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法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分析

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分析

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分析公路工程中,盐渍土路基是一种常见的路基类型。

盐渍土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和收缩性,容易受水分影响而产生变形,从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盐渍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盐渍土路基的特性盐渍土是指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盐类物质,主要包括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等。

盐渍土在遇水后易溶解并导致土壤中盐分的积聚,影响土壤颗粒间的结合力,使土壤具有膨胀性和收缩性。

盐渍土对植被的生长和水分的渗透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盐渍土路基具有以下特性:1. 膨胀性和收缩性较大,易造成路基变形和裂缝;2. 抗渗性能较差,易造成路基内部积水;3. 盐分对土壤结合力的影响,使得路基稳定性降低。

1. 路基设计针对盐渍土路基的特性,应采用合理的路基结构形式和截留排水系统。

应尽可能选择路线避开盐渍土区域,以减少盐渍土路基的使用量。

对于已确定使用盐渍土路基的路段,应采用较为厚实的填料层和基层,在填充时应注意夯实并充分排水。

路基顶部应采用防水层和排水系统,以减少水分对路基的侵蚀。

2. 施工工艺盐渍土路基的施工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改良:在施工前应对盐渍土进行改良处理,利用化学物质减少土壤中盐分的积聚,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2)填筑夯实:选择合适的填料材料,夯实时应注意充分排水,避免填料中盐分的积聚。

(3)路面铺装:采用优质的路面材料,同时要注重路面排水,减少水分对路基的侵蚀。

3. 现场管理盐渍土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包括对土壤的采样测试、施工工艺的监督管理和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等,以确保施工质量。

三、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的解决方案针对盐渍土路基的特性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4. 路面防水排水系统:采用防水层和排水系统,减少水分对路基的侵蚀,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对于公路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路盐渍土路基处理与防治策略

公路盐渍土路基处理与防治策略

公路盐渍土路基处理与防治策略
公路盐渍土路基处理与防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措施: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应充分考虑盐渍土的影响,采取预防措施,如改变路基填料的选择和混合比例,选择适合的填料,加强路基的排水功能等。

2. 排水措施:盐渍土的形成与水分过剩有关,因此,改善路基的排水条件是防治盐渍土的关键。

可采取排水沟,暗沟等排水措施,保证路基处于较干燥的状态。

3. 淋洗措施:对已受盐渍土影响的路基,可采取淋洗措施,以去除土壤中的盐分。

淋洗措施可以使用淡水进行,也可以使用含盐浓度较低的水进行,以逐渐将土壤中的盐分浓度降低。

4. 土壤改良措施:针对盐渍土路基,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措施来降低盐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石灰石粉石膏引入等,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和盐分含量。

5. 添加剂措施: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如聚合物、膨润土等,来改善盐渍土的性质,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抗渗透性。

6. 维护管理措施:一旦出现盐渍土问题,应及时进行维护管理,定期检查路基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盐渍土问题,以防止其影响到公路的正常使用。

在处理和防治公路盐渍土路基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盐分含量、水分条件等因素,以有效解决盐渍土问题,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营和使用。

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分析

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分析

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分析公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盐渍土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复杂地质环境,对于盐渍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盐渍土的特点、施工技术设计原则和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盐渍土的特点盐渍土是指土壤中含有过高的盐分和钠盐,通常在干旱地区和海岸地区比较常见。

盐渍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结构疏松:盐渍土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钠盐,会导致土壤颗粒膨胀,结构疏松,抗剪强度较低。

2. 土壤渗透性差:盐渍土中盐分浓度过高会导致土壤渗透性变差,易产生渗透发泡现象。

3. 土壤容重大:盐渍土中盐分含量较高,容重大,易产生龟裂及坍塌现象。

4. 土壤肥力低:盐分对作物生长有抑制作用,会影响土壤的肥力。

二、施工技术设计原则在进行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设计时,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 充分了解盐渍土地区的地质环境特点,进行综合地质勘察,明确盐渍土的类型、分布范围、盐分浓度等情况。

2. 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盐渍土对路基工程的影响。

3. 保证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避免由于盐渍土地质环境影响而引起的变形和破坏。

4.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减少盐渍土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腐蚀作用。

三、关键技术分析1. 路基材料选择在盐渍土地区进行路基施工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通过添加外加剂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处理,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路基处理技术针对盐渍土路基地区的特点,需要采取适当的路基处理技术。

可以采用湿法加固、碾压加固等方式对路基进行处理,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3. 防渗技术盐渍土在长期湿润条件下容易产生渗透发泡现象,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防渗技术措施,例如设置排水系统、加设防水层等,防止土壤中的盐水渗透到路基结构中,导致路基的变形和破坏。

盐渍土路基施工方案

盐渍土路基施工方案

盐渍土路基施工方案盐渍土是土壤质地中含有较高盐分的土壤类型,其在路基施工中常常会对工程质量和路基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盐渍土路基施工难题,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盐渍土路基施工前,应充分了解盐渍土的性质、分布和含盐量情况,利用地质勘测资料确定最佳施工路线。

同时,需要进行现场勘查,对盐分浓度高的区域进行特别关注,根据盐渍土的性质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

二、路基处理针对盐渍土路基施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盐渍土改良:通过添加改良剂(如石灰、石膏等)来中和盐分,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壤深度处理:对盐渍土路基进行适当的挖填、夯实等处理,使土壤质地均匀,减少盐分浓度差异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排水设计: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盐分随水流扩散,影响路基工程质量。

三、材料选用在盐渍土路基施工中,应选择经过特殊处理的路基材料,确保其在高盐环境下具有稳定的工程性能。

优质的路基材料有助于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四、施工工艺盐渍土路基施工应按以下工艺流程进行:1.基础处理:清除路基表层杂物,保证施工基础平整。

2.材料铺设:按设计要求铺设路基材料,严格控制厚度和均匀性。

3.压实处理: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对路基进行压实,确保路基稳定性。

4.封闭层施工: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封闭层施工,保护路基免受外界盐分侵蚀。

五、质量控制为保证盐渍土路基施工质量,应加强质量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同时,要根据现场条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安全防范在盐渍土路基施工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合理规划工程进度,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秩序良好,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盐渍土路基施工需要科学的前期准备、合理的路基处理方案、专业的材料选用和施工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防范措施。

只有全面考虑各个环节,才能确保盐渍土路基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稳定性。

盐渍土路段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盐渍土路段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盐渍土路段路基专项施工方案盐渍土地基概况:本项目沿东天山博格达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冲洪积扇一线展布,整体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

地质分区主要分为洪积扇区、河床区、黄土梁(峁)区,本项目黄土主要分布黄土梁(峁)区,同时洪积扇区也有零星分布。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全线地质勘察结果,沿线盐渍土分布属亚硫酸及氯盐渍土,弱盐渍化,均为非盐胀性土。

盐渍土需要处理分离式路基有3.9km,整体式路基有2.1km。

一、盐渍土路段施工方案考虑到当地盐渍土的水盐状态特点,应力求在路基填料不发生冻结,也不积水的枯水季节施工。

一般在地下水位高的黏土盐土地区,以夏季施工为宜,砂性土盐土地区,以春季和夏初施工为宜,强盐渍土地区,在表层含盐量较低的春季施工为宜。

针对盐渍化程度采用路基换填、设隔断层、改善排水条件等有效措施,具体处理措施如下:(1)对于地表为弱盐的路段,清除表土30cm后铺筑路基。

清除地表盐渍土并压实,采用砾石土回填,地表以上路基填料选择非盐渍土的砾石类土填筑。

(2)对于地表为中盐以上路段,清除表土为30cm后铺筑路基,并在路床层位内设置土工布隔断层,以隔断毛细水的上升对路基的不利影响。

(3)路基填料选择非盐砾类土筑;完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避免地表降水侵入路基。

二、盐渍土地段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的控制路基基底表层处理,清除表层盐结皮及盐渍土,地表盐渍土清除厚度30cm,铲除后的地表应做成由路中心向两侧约2%的横坡。

盐渍土路段应采取分段连续的施工方式,段落不宜过长,力求一次施工到路床顶面设计标高,最好于当年铺筑路面基层。

如果当年不能铺筑路面时,应采取防止雨、雪水侵入路基的措施。

在设置隔断层的地段,要一次做到隔断层的顶部。

1、盐渍土路堤施工的依据以《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为施工标准,而《盐渍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仅作为参考,不作为盐渍土段路基施工控制的标准。

2、盐渍土地区路堤填料的可用性以《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15)及《新疆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为准。

盐渍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方法

盐渍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方法

盐渍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方法1基底处理1)表土不符含表规范规定时,应挖除;除应将基底土挖除外,并应按设计要求换填透水性较好的土。

2)含水量超过液限的原地基土,应按设计要求将基底以下1m全部换填为透水性材料;含水量界于液限和塑限之间时,应按设计要求换填100~300mm厚的透水性材料;含水量在塑限以下时,可直接填筑粘性土。

3)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弱土体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透水性好的粗粒土换填,高度宜高出地下水位300mm以上。

4)在内陆盆地干旱地区,路面为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表处时,应按设计要求在路堤下部设置封闭性隔断层。

5)地表为过盐渍土的细粒土、有盐结皮和松散土层时,应将其铲除,铲除的深度通过试验确定。

地表过盐渍土层过厚时,如仅铲除一部分,则应设置封闭隔断层,隔断层宜设置在路床顶以下800mm处;若存在盐胀现象,隔断层应设在产生盐胀的深度以下。

2路基填筑1)盐渍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0mm,砂类土松铺厚度不宜大于300mm。

碾压时应严格控制含水量,碾压含水量不宜大于最佳含水量1个百分点。

雨天不得施工。

2)盐渍土路堤的施工,应从基底处理开始,连续施工。

在设置隔断层的地段,宜一次做到隔断层的顶部。

3)地下水位高的粘性盐渍土地区,宜在夏季施工;砂性盐渍土地区,宜在春季和夏初施工;强盐渍土地区,宜在表层含盐量较低的春季施工。

3隔断层处理隔断层设在路堤内一定深度处,以保证隔断向上迁移的水分和盐分,是防止路基盐胀,翻浆的十分有效的路基处理措施,也是盐渍土地区降低路基高度常用的做法。

4排水1)施工中应及时合理设置排水设施,路基及其附近不得积水。

2)取土坑底面应高出地下水位至少150mm,底面向路堤外侧应有2%~3%排水横坡。

3)在排水困难地段或取土坑有可能被水淹没时,应在取土坑外采取适当处治措施。

4)在地下水位较高地段,应加深两侧边沟或排水沟,以降低路基下的地下水位。

5)盐渍土地区的地下排水管与地面排水沟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

简述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

简述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

简述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在我国,盐渍土的分布非常广泛,其盐分的组成、性质以及盐化程度都有所不同,由于它的化学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具有很强的保温特性以及吸湿特性,所以如果应用了氯盐渍土对路基填筑时则会被吸水软化。

此外,由于在硫酸盐渍土当中有一定的松胀性,这也是引起路基出现下沉与隆起的主要因素。

而在碱性盐渍土当中它的特性是非常不稳定的,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膨胀性,所以这些地区的路基在施工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为施工企业必须要对此更加努力地研究施工技术,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1 盐渍土的特性所谓盐渍土就是在土层经过盐渍化的一个过程。

在进行公路施工时,一般是通过在地表土层相应的厚度内,并且要大于含盐土层里进行施工。

由于盐渍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在施工时所应用的混凝土以及钢筋、石料一些材料等都会造成一定的侵蚀。

我们都知道,盐渍土所含的水溶盐会具有一定的侵蚀性,其中的氯盐有很强的保温性,如果应用其对路堤进行填筑就会引起很多问题,不仅会降低路堤的强度,还会被吸水软化。

一旦路基的填料具有较高的含盐量时,其盐粒一般不会被溶解,在路基当中的土粒会含有一些盐粒,如果吸收了一定的水分,就会把盐粒溶解掉,降低了土体的密度以及增大了它的孔隙,从而导致路基出现不稳的现象。

如果盐渍土是碱性的,其中就会含有一定的阳离子,并且与遇水胶体颗粒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并且在两种颗粒的周围会形成水膜状,从而也就降低了它们之间的凝聚力,产生膨胀,产生分离。

而盐渍土当中会含有一定的碳酸钠,它的含量如果超过了相应的范围时,就会出现明显的膨胀现象,这对路基的施工是极为不利的。

在盐渍土当中还存有一种性质,就是硫酸盐渍土,它的主要含量是硫酸钠,它的温度高于32.4℃时就会发生溶解,同时缩小其体积,出脱水现象产生。

如果温度小于32.4℃时,则会加大它的体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温差的大小会影响路堤的土体,并且产生松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减少路基的强度等。

2 影响路基的因素第一,一般在盐渍土当中都会有一定的吸附性刚离子,如果这些离子在遇到水分子时,其中的刚离子就会与胶体颗粒进行相互的作用,并且在其周围形成一些薄膜,使其分离,并且在颗粒之间有一定的黏附力,致使土体产生膨胀。

盐渍土路基施工工艺及常见问题处理

盐渍土路基施工工艺及常见问题处理

浅析盐渍土路基施工工艺及常见问题处理摘要:本文作者根椐自己在施工中总结的经验,从几方面谈一谈盐渍土路基施工中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盐渍土路基施工工艺一、盐渍土的概念盐是由金属离子(包括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当土壤中的离子结合、盐分积聚,便使得土壤盐渍化。

盐渍土是土层盐渍化过程的产物,在公路工程中,主要是指地表土层1米厚度内,易溶盐平均含量超过0.3%的含盐土层。

二、路基施工与控制1、施工工艺流程恢复定线→路基开挖→填前碾压→压实度检测→铺设土工布→填料→整平→调整含水量→压实→压实度检测→分层填筑→路基整修→边坡整修。

材料选择(以鄯吐项目第四合同段为例):水采用坎儿井的井水;砾石土采用当地吐鲁番的天然砂砾,砂砾的最大干密度2.36g/cm3,最佳含水量4.9%。

复合土工布采用山东宏祥生产的4m宽二布一膜土工布,复合土工布是由土工织物(或玻纤网)、高分子材料等(如pe膜、eva等)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耐水压、耐腐蚀、强度高、耐磨损、耐低温、无毒性、平面排水功能好,防渗作用优良等特点。

2、施工方法2.1测量放样:用全站仪定出路线中桩,用水准仪测出中桩和边桩的原地面标高,根据设计高程计算出边桩位置,确定路基开挖边线,固定好边桩。

2.2路基开挖:盐渍土路基要根据地势的起伏,用挖掘机开挖,根据中桩和边桩的原地面标高及换填厚度确定下挖深度,宽度要一次开挖到位。

挖出的土方及时用挖掘机和自卸车装运至弃土场,然后根据开口线位置进行削坡,削坡时根据施工放样一次清除。

2.3填前碾压及铺设土工布路基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填前碾压,基底碾压合格压实度要求:填土高度h>1.5m时,原地面压实度≥93%;填土高度0.8m ≤h≤1.5m时,原地面压实度≥95%;填土高度h<0.8m时,原地面压实度≥97%。

用水准仪测出填前碾压的高程,根据填土高度、填前碾压的高程及水平分层的原则计算出填筑层数及相应的宽度,表面的平整度与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仔细检查路基的表面,清除尖硬凸出的碎砾石,使土工布不被刺破,然后进行下道工序铺设复合土工布,复合土工布幅宽不小于4m,土工布应路基全断面铺设,并铺设平展,不得有折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法摘要:盐渍土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很广, 随着我国广大西北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对盐渍土地基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盐渍土具有溶陷性,盐涨性与腐蚀性,给公路工程带来许多危害,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施工中总结的经验从几方面谈一谈盐渍土路基施工中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盐渍土路基分类;主要病害;特殊处理方法
一、盐渍土的概念
盐是由金属离子(包括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当土壤中的离子结合、盐分积聚,便使得土壤盐渍化。

盐渍土是土层盐渍化过程的产物,在公路工程中,主要是指地表土层 1 米厚度内,易溶盐平均含量超过 0.3%的含盐土层。

二、盐渍土分类及主要病害
盐渍土主要有硫酸盐渍土、碳酸盐渍土及氯盐盐渍土。

硫酸盐渍土中硫酸盐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温度降低时,盐溶液达到饱和程度,盐分即从溶液中结晶析出,体积增大,温度升高时,结晶又溶解与
溶液中,体积缩小,硫酸盐渍土这种季节性的体积变化,引起路基季节性的隆起及下沉。

碳酸盐渍土在潮湿的情况下,由于胶体颗粒与吸附性阴离子的相互作用,胶体颗粒与粘土颗粒周围形成结合水薄膜,减少各颗粒间的粘结力,使其相互分离,引起
土体膨胀,造成路基塌陷。

氯盐盐渍土中氯盐有较强的吸湿性,使土的最佳含水量降低,引起路基强度降低及不稳定。

由于盐渍土的特殊的工程性质,盐渍土中的水携盐上聚,使路基产生盐渍化,危害路基稳定。

盐渍化公路的主要病害有盐胀、松散、裂缝、沉陷等,若直接在盐渍土路基上铺筑路面,盐渍土将会对水泥、石灰及沥青材料产生不良影响,使路面强度不足。

这些危害破坏路面,造成路面坎坷不平,影响公路交通的正常使用。

在路基填筑时,路床以下 0-80cm要求无盐, 80-150cm要求弱盐以下。

三、路基施工与控制
1、施工工艺流程
恢复定线→路基开挖→填前碾压→压实度检测→铺设土工布→填料→整平→调整含水量→压实→压实度检测→分层填筑→路基
整修→边坡整修。

材料选择(以鄯吐项目第四合同段为例):水采用坎儿井的井水;砾石土采用当地吐鲁番的天然砂砾,砂砾的最大干密度
2.36g/cm3,最
佳含水量 4.9%。

复合土工布采用山东宏祥生产的 4m 宽二布一膜土工布,复合土工布是由土工织物(或玻纤网)、高分子材料等(如 pe膜、 eva 等)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耐水
压、耐腐蚀、强度高、耐磨损、耐低温、无毒性、平面排
水功能好,防渗作用优良等特点。

2、施工方法
2.1 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定出路线中桩,用水准仪测出中桩和边桩的原地面标高,根据设计高程计算出边桩位置,确定路基开挖边线,固定好边桩。

2.2 路基开挖:
盐渍土路基要根据地势的起伏,用挖掘机开挖,根据中桩和边桩的原地面标高及换填厚度确定下挖深度,宽度要一次开挖到位。

挖出的土方及时用挖掘机和自卸车装运至弃土场,然后根据开口线位置
进行削坡,削坡时根据施工放样一次清除。

2.3 填前碾压及铺设土工布路基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填前碾压,基底碾压合格。

压实度要求:填土高度 h>1.5m 时,原地面压实度≥93%;填土高度 0.8m≤h≤1.5m 时,原地面压实度≥95%;填土高度 h<0.8m 时,原地面压实度≥97%。

用水准仪测出填前碾压的高程,根据填土高度、填前碾压的高程及水平分层的原则计算出填筑层数及相应的宽度,表面的平整度与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仔细检查路基的表面,清除尖硬凸出的碎砾石,使土工布不被刺破,然后进行下道工序铺设复合土工布,复合土工布幅宽不小于 4m,土工布应路基全断面铺设,并铺设平展,不
得有折皱。

当沿路线纵向铺设时,应先由外侧向内侧铺筑,幅与幅接头处采用搭接,搭接长度横向不小于 0.3m,纵向不小于
0.5m。


根据路基的纵坡和横坡,低的一幅接头在下,高的一幅接头在上。

铺筑完后,要仔细检查有无破损处,发现后应在破损处的上面加铺大小适当能防止破损处不漏水的土工布进行补强,铺设完成后严防车辆上路,并应随即填料。

距复合土工布 8cm以内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6cm。

土工布铺设应及时覆盖不应超过 48小时。

2.4 闷料
首先要选择取料厂,先挖探坑,每隔 50m 取一次样化验,寻找可用取土场。

2.5 网格划分及路基填筑
路基每施工作业段内用白灰打网格,网格按每层的摊铺面积及每个运料车运料的数量进行划分。

用挖掘机取料,用自卸车运输,自卸车按指定的路线将填料运至施工现场,由专人指挥卸料车将料卸入每个方格内。

局部填料不足的地段,采用装载机进行补料。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每层填土宽度应超出路基设计边线 50cm,以保证路基修整后路堤边缘压实度满足要求。

路基填筑采用与路面平行分层填筑法施工,每层按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控制。

在填筑路段按每 20m 放出中桩和边桩。

根据填土厚度,在边桩上拴线做好
标记,同侧边桩之间挂线,作为指挥卸料人员、推土机及平地机操作手施工时的标记。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填筑一层要恢复一次中桩和边桩。

2.6整平
用山推 ty180 型推土机推开料堆并粗平一至二遍,徐工
py200型平地机精平二至三遍,用人工清除草根、超粒径填料。

进行含水量试验,然后根据填料的含水量、最佳含水量及该段填料数量计算是否
应补洒水量,若需要补洒水,应确保补洒水后填料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但不应超过 2%。

用水准仪检测松铺厚度,用路基横向边桩之间挂线法检测平整度,厚度及平整度超限部位用平地机处理,直至
满足规范要求。

同时注意平整时要补洒一次水,以防止表面离析。

2.7压实压实时采用两台英格索兰 -175 型压路机联合作业。

英格索兰-175型特点: a、最高频率 30.4hz;最低频率 18.3hz;
b、最低行使速度6.6km/h,最高行使速度 13.2km/h;
c、爬坡度 30%;
d、最高振幅 1.16(mm),最低振幅 0.81 (mm);
e、轮宽 2.1m。

用第一台压路机用低速以 2.6km/h 的速度从路线低处向路线高处进行静碾,碾压方向采用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处重叠0.4-0.5m,纵向重叠 1/3 轮宽,确保碾压无漏压,无死角;
第二台压路
机同样的速度由左向右进行弱振碾压。

第一台压路机静压完毕后回至起点从左向右进行强振碾压,依此轮流作业。

在压实过程中,适时检测压实度与含水量,并及时的补洒水或晾晒。

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及时恢复中桩和边桩,检测各断面高程、路基宽度、平整度、横坡度及中线偏位等各项指标,通过路基填筑的施工,得出如下结论:
2.7.1 松铺厚度控制在 30cm 以内, 93 区松铺系数为 1.10,95 区松铺系数为 1.12, 97 区松铺系数为 1.14。

2.7.2最佳含水量 5.0%,符合实际施工情况。

2.7.3 填料的闷料用水量按 100m2,渗透 1m,需用水 18m3,闷料时间宜为 72-96 小时。

若闷料时间短,则闷料不均。

2.7.4 93 区的碾压遍数为静碾 1 遍,弱振 3 遍,即可达到压实度标准,为使表面密实,再静压 1 遍。

2.7.5 95区的碾压遍数为静碾 1 遍,弱振 3 遍,强振 2 遍,即可达到压实度标准,为使表面密实,再静压 1 遍。

2.7.6 97区的碾压遍数为静碾 1 遍,弱振 3 遍,强振 3 遍,即可达到压实度标准,为使表面密实,再静压 1 遍。

2.7.7 机械组合为:小松 pc220-6 挖掘机 1 台,组合自卸车 6 辆、装载机 1台、平地机 1 台、推土机 1 台、压路机 2 台、
洒水车 2 辆能满足运距 2.5km以内路基填筑要求。

以灌沙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层 8 处 /2000m2,按每层所属区间(93区、 95区、 97区)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

2.8路基修整
检测合格后对路基边坡进行修整,边坡采用二次刷坡,部分段落完成后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第一次刷坡,坡面预留 50cm 土层由第二次放样清除,确保路基边坡满足设计要求。

2.9注意事项:
2.9.1 在开挖过程中,应及时修整边坡,确保边坡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2.9.2 施工过程中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

如遇土层性质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

2.9.3对于废弃方不得乱丢乱弃,应运至指定弃土场。

2.9.4施工路段施工期间,要始终保证排水畅通。

四、施工中常见的泛盐问题及处理
1、当路基填筑高度较低时,由于路基范围内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当水位降低,易溶盐结晶,出现泛盐。

在此情况下,做好路基范围内的排水工作。

2、当路基填筑高度较高时,由于碾压不及时,填料中水分蒸发损失,将盐分带到填筑顶面出现泛盐。

3、路基碾压时洒水补水,洒水过量,受毛细水的影响,盐
分转移,造成顶面出现泛盐。

4、料场填料含盐量发生变化,含盐量超标,因此出现泛盐。

此时要加强路基填料的检查,不合格材料不得填筑。

否则工程返工既影响施工进度又造成资源浪费。

5、路基填筑碾压完成后,未及时进行路面工程施工,路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水分在慢慢蒸发的过程中,在表面出现泛盐。

当遇到上叙情况,将路基顶面铺筑一层 30cm 厚填料,只需要初压即可,当需要进行下道工序时,提前几天再施工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