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思维对英语写作结果的影响
浅析汉语思维对高中英文写作的影响

浅析汉语思维对高中英文写作的影响摘要:英文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考察高中生英语应用技能的重要依据,在高中英语能力测试中占有紧要的位置。
新课改之后安徽加入了新高考的队伍,英语首当其冲增加了新题型“读后续写”,这让英文写作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并进一步拔高了对高中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
故而想要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必须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然而许多学生在写英文作文时常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在自己的写作当中套用汉语思维,从而导致作文中有过多Chinglish现象的出现。
本文通过分析汉语思维对高中生用英文进行写作的影响及原因,从而找出相对应地解决方案,来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技能。
关键词:汉语思维,高中英文写作,解决方案随着科技变革、社会进步,各国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国际间的交流沟通也与日俱增,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英语写作技能作为学习外语四大基本技能之一,怎样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技能已成为目前英语一线教学的重要任务。
而中国和英美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汉语思维与英式思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故在用英文写作当中,许多学生受汉语思想影响,易在写文章时犯下许多错处,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不利于对英语这门课程的进一步研习。
因此,分析汉语思维对英语学习者在写作方面的影响,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大有裨益。
一、汉语思维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文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许多学习者因为英语基础较差,还不会使用英式思维进行思考,所以许多学习者在用英文写作时是都会在大脑中先拿中文来进行构想,然后将想好的中文一句句地翻译成英文,这样一篇英语作文就写好了。
但是这类简单机械的对应思考方式,是作文中极易出现Chinglish现象的重要原由。
因为中文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是印欧语系,不一样的语言体系无论使用上还是构成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而且词汇的使用是与文化和使用的人是密切相关的,英语和汉语中的词汇并不总是对等的,因而用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汉语思维直接进行英语写作,这很显然是行不通的。
浅谈中文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影响-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中文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引言由于汉语文化的影响,高中生从出生开始就在中国汉语文化的氛围和熏陶下长大,英语学习受中文思维的影响,加上语言之间有相通性,学生不自觉地将中文的一些习惯迁移到英语课程中,造成英语的学习效果不佳。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到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在思维和具体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加以应对,更好地找到高中英语教学的诀窍。
一、中文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影响(一)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众所周知,中文与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中文两类语音在音位系统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相应发声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发音上二者有着较大的区别。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对部分长度较长、音节较多的单词发音难以掌握,加剧了学生掌握发音的难度。
同时中文字正腔圆、语调平实的特点,都可以在英语中得到体现。
就字正腔圆来说,“字正”就是每一个字都要清晰地发出来,尽量不要弱读、连读甚至省略;“腔圆”就是通过“四声”促成语调起伏,并以此形成抑扬顿挫之感。
例如中式英语在表达“Put it on the table”“behind him”“past time”时,没有必要读成“pu ti ton the table”“behindim”“pas time”,完全可以把每一个音都发出来。
(二)对英语词?R教学的影响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陌生词汇,容易从中文意念出发,在中文词语中寻找对策,往往会出现错误。
比如在词汇学习上学生易出现指称不对应而发生错误,在英语中“sister”一词泛指姐姐或妹妹,而中文中姐姐与妹妹有明显的区分,在学习上容易造成误解。
其次,对于中英两者之间表达方式的不同很多学生把握不准,主要是因为英语的表达习惯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比如中文中的“抚养孩子”和“养鸟”两种“养”都是一个中文字,但在英语中“养孩子”和“养鸟”的词语搭配就不是同一个,“rear bird”“bring up child”。
浅谈汉语思维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汉语思维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个主要方面,也是检测英语水平的五个方面。
其中,写作是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考试卷中书面表达30分,占整张试卷分值比率的2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近几年我省书面表达得分都不高。
2009年浙江英语高考书面表达阅卷数据显示:满分30分,省平均成绩为14.8分,而且得分在24分以上的比率小,29分的只有六份,无满分作文。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1)英语书面表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在平时的书面表达教学中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解决。
在这些问题中,很多老师都发现许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有很深的汉语思维印迹,而这也正是许多学生作文得分不高的重要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有许多的相关研究,但是其理论主要集中在汉语负迁移和学生的汉式英语表现方面。
本文笔者力图从汉语思维角度对上述问题做一番探讨,并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汉语思维及特点(一)思维和语言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不同文化孕育出不同的语言。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造就了汉语和英语这两种使用最广泛却风格特点迥异的语言。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看,语言有口语、书面语和手势语三种形式。
语言能够表情达意是和思维有很大关系的。
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思维的时候需要语言,语言和思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相随,不可分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不管运用本族语思维还是用外族语思维,一个人思维时总得运用一种语言。
”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知道,许多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书面表达时写出的句子很有“中国特色”,这主要是学生习惯于用汉语进行思维,另一方面,从理论上也说明了学生书面表达中的问题根源之所在。
(二)英汉语思维语言按亲属关系可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等。
汉语就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就属于印欧语系。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特点的语系。
中英思维差异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教育文档

中英思维差异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在英语学习中,英语写作能力是评判大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
写作文是运用自身所得知识,结合写作对象,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它是一种实践性活动的能力,是语言输出的一种方式,从而成为衡量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当前我国现代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其总体水平不容乐观。
无论是考试还是平时作业,作文形式几乎都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三段式”作文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英语考试的主要模式。
文章旨在追究“中国式英语作文”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作文水平。
一、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难以提高的原因英语作文这个模块一向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表达过于简单生硬,总是影射着中文表达然后翻译成英语的痕迹,这种“中国式英语”是英文表达的不流畅和不和谐的来源。
有些学生为了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花费了不少心血和努力,认真研读英语语法、句法,但是其英语作文的提高却是微乎甚微。
特别对于中文水平很高的学生,为什么他的英语作文反而更不地道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这种创造性活动工程中,我们习惯性地用我们已知的语言去转换成为目的语言,即中文的思维模式去写英语作文,这样我们大脑中根深蒂固的语言习惯和思考方式就强加在了目的语上,很容易造成目的语的表达出现问题。
所以英语思维对于英语写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突破这种原有语言的障碍和限制,形成英语语言的思维就是提升英语作文水平的必经之路。
二、中英思维的区别在英语写作中,当代大学生如何突破固有的思维,摆脱汉语作文的表达方式去完成英语写作呢?区分中英语言思维方式是养成英语思维写作的前提。
下面主要讲述三点主要差别。
(一)对主题的把握对于同一个主题作文,中国学生更注重自我直观经验,习惯于直觉体悟,从主体意向出发,对自身实践的经验和所得到的感悟反省加以总结、归纳,但是缺乏明确的概念界定与严密的演绎推理。
中国人偏向于感性思维,即具体思维,相反的英美国家的人更偏向于理性思维,即抽象思维。
汉语思维负迁移 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汉语思维负迁移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一、影响
1. 语法错误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初中生很容易在英语写作中犯下语法错误。
在英语中动词时态的使用和词序的排列,都与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初中生很容易出现错误。
2. 词汇选择
3. 句式表达
汉语和英语的句式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很容易受到汉语句式
的影响而出现句式表达不当的情况。
在汉语中,修饰语通常放在名词的后面,而在英语中
则放在名词的前面,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初中生在写作中出现句式错误。
二、对策
针对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学校和老师们可以设置相应的语法训练课程,针对英语语法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知识。
为了解决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词汇选择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学生的词汇训练,引导
学生在写作中使用更加准确的词汇,提升他们的词汇水平。
4. 多角度比较
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和汉语的不同之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比
较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语法、词汇和句式结构特点。
5. 鼓励练习
学校和老师们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英语写作练习,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让学生通过
实际的写作练习来加深对英语写作的理解和掌握。
汉语思维的负迁移对初中生英语写作存在一定影响,但通过学校和老师们的合理对策
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这一难题,提升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
希望通过不断的
努力,初中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写作技巧,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潮流。
汉语思维负迁移 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汉语思维负迁移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汉语思维负迁移对初中生英语写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法、词汇、句子结构等方面。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有一些对策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第一,加强英语语法学习。
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法结构差异较大,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往往容易出现语法错误。
应重点学习英语语法知识,理解英语句子的构成和用法,并结合实际写作进行练习。
第二,扩大英语词汇量。
中文和英文的词汇选用和用法也存在差异,所以要培养良好的英语词汇积累习惯。
学生可以通过背单词、多读英语文章、参加英语角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并能够准确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英语写作。
学会英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中文和英文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所以学生需要通过多读英语文章、欣赏英语写作范文等方式来学习英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并且在写作过程中,要尝试多种句子结构的运用,提高写作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第四,开展英语写作训练。
只有通过实际写作训练,才能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同时请老师或同学进行修改和评价,从而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第五,注重英语写作技巧的培养。
学习英语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如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运用适当的过渡词、清晰地陈述观点等。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英语写作相关的技巧和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要想克服汉语思维负迁移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学生应该加强英语语法学习,扩大词汇量,学会英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实际写作训练,并注重英语写作技巧的培养。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汉语思维模式对中学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

论汉语思维模式对中学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摘要:文章通过学生作文中的一些实例,从五个方面说明了汉语思维模式对中学生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以期提高学生英语的写作水平,写出地道老练的英语文章。
关键词:汉语思维;英语写作;负面影响;对策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提起英语写作,或多或少地都会让教师和学生们感到头疼。
“为什么学生的英语作文久练而水平却难以有显著的提高?“为什么有些学生的作文文理通顺,无语法错误,但一看便知是出自non-native speaker之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发现,其症结在于大多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习惯于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尽管写的是英文,但其选词,造句乃至布局谋篇都是汉语作文的模式。
而教师往往对学生作文中的表层语言错误花费大量精力,而未能从更深层次的文化思维模式方面加以分析引异,以致造成以上的局面。
据此,文章从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语言表达影响的角度,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克服汉语思维模式的负面影响,用英语准确的表情达意,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一、汉语思维模式对遣词的负面影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造词,词性误用等现象。
例如:1、people who want to join the major should master economics, mathematics, english and good - talking is necessary.2、after a lot of think. i think the armycollege is the best choice for you.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第一名学生用连字符直接合成两个单词,想表达“好的谈吐”之意;而第二名学生则将两个单词合在一起使用,想表达“军校”之意。
他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这与之前所学的构词法有关。
英语中确实存在这种构词法,如学生所学过的full - time,part - time, snow - white, newcomer, sunshine,waterfall等,这种构词法与汉语非常接近,符合汉语的思维方式。
中文母语思维对英语影响 例子

中文母语思维对英语影响1. 引言中文和英语作为全球两大主要语言之一,它们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
母语是个人最早接触到的语言,也是思维的基础,中文母语思维对英语的学习和运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探讨中文母语思维对英语的影响,并给出一些例子进行论证。
2. 语音和发音在中文中,声母韵母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而英语中的辅音连读和元音发音则是其特点之一。
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发音时,往往会受到中文母语思维的影响,出现不少发音错误。
汉语中不存在th音,因此很多学生在发音时会替换成s或t的音,造成语音错误。
3. 词汇和句型中文和英语的词汇和句型有着巨大的差异。
中文强调主语、谓语、宾语的位次,而英语强调主谓宾结构。
这种差异也会影响学生构建句子的顺序和表达方式。
“我去商店买书”这句话在英语中需要转换成“I go to the store to buy a book”,这种转换对我国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
4. 逻辑思维中文强调整体性思维,更注重上下文的联系和整体的呼应,而英语更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这种差异也影响了学生在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在写作表达中,我国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直接的例子和描述,而英语更注重逻辑推理和论证。
5. 文化背景中文母语思维还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表达方式和思考方式上体现出独特的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这在学习英语时也会产生影响。
在表达感情和情感时,我国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含蓄和间接的方式,而英语更注重直接和开放的表达。
6.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文母语思维对英语的学习和运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母语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中文母语思维对英语的不利影响,提高英语的学习效果。
中文母语思维对英语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除了语音、词汇、句型、逻辑思维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也受到了中文母语思维的影响,比如写作风格、口语表达和语言习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思维对英语写作结果的影响
作者:陆忠丽颜璐夏倩王翔
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针对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要用英语而不是中文思维的问题,研究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写前准备和写作两个阶段中中文思维与其写作结果之间关系的分析,探究在写作教学中是否可以允许学生适当运用母语。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学生母语思维英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1.039
1 研究背景
90年代以来,母语对于二语写作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Krapels (1991)发现二语写作者在写作中母语的应用非常普遍。
Friedlander(1990)的研究显示二语写作者在写与其母语相关的题目时,在写前准备阶段运用母语思维能写出更好的文章,而当所写题目与二语相关时,则在写前准备阶段使用二语效果更好。
Lally (2000)发现在写前准备阶段分别运用母语和使用二语思维写的文章,在词汇与表达方面没有明显区别,而在文章结构和总体印象方面,运用母语的则较好。
国内学者研究了高中学生母语思维与英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发现母语在外语输出中有三个主要作用:①对作文内容的逻辑推理;②对语言形式的分析、判断;③对外语词汇、短语或句子的检索。
他们同时发现写作过程中多依赖母语为中介影响作文的质量,但学生的逻辑推理过程以母语思维为主。
可见,母语思维对英文写作是存在影响的。
然而上述研究并没有探讨写作过程中使用中文是否影响学生的英语写作结果,有什么影响,在写作过程的哪个阶段影响较大,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影响是否不同等问题。
本项研究通过对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对英语水平较高)的跟踪调查,分析数据,探究在写作教学中是否可以允许学生适当运用母语,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取英语专业10名大一学生和10名大三学生进行测试及对大二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学生在写作过程的两个阶段分别使用英语和中文进行思维写成的文章。
数据收集四次,步骤基本相同。
2.2 研究过程
将同一年级学生随机分成两大组,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Is Money All Powerful?),要求两个年级的一组学生用中文就所给作文题目进行讨论,另一组学生则用英文讨论,讨论后即开始写作。
第二次,教师给出一个与前次题目类似的题目(Is Honesty Out of Date?),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求前次用中文的改用英语,而前次用英语的改用中文,第三次,教师给出作文题目(Which to choose: Further Study or Find a Job?),要求两个年级的一组学生直接用英语写作,结果一年级组平均分为60.5,二年级组平均分为62.6;两个年级的另一组小组学生则先用中文写再翻译成英语,平均分为63.2和64.7。
第四次,教师给出一个与前次题目类似的题目(Internet: Both a Blessing and a Curse),要求前次直接用英语写的学生先用中文写再翻译成英语,平均分分别为62.9和64.4;而前次先用中文写再翻译成英语的学生则直接用英语写,平均分分别为61.4和62.5。
对所有学生作文又要按内容(40%)、语法(30%)、得体(30%)三方面进行分项评分。
3 研究结果
3.1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
42.9%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写作时对中文的依赖程度较入学时减少。
在问到英语写作习惯时,有57.1%的学生表示习惯先列提纲,再用英文写作,只有3.6%的学生表示习惯先列提纲,再用中文写作,最后翻译成英语。
3.2 中文思维在英语写作准备阶段
在无论是大一学生还是大三学生写作前用中文讨论的平均分比用英文讨论的高出2~3分。
在作文内容上用中文思维的明显比用英文的分数高,在内容上更加丰富;而在语法和得体方面则差别不明显。
3.3 中文思维在英语写作过程阶段
中文思维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也相当重要。
直接英语写作的学生所得分数都基本低于先用中文写再翻译成英语的同学,后者在内容上比前者丰富的多且观点充足。
在语法方面,我们发现作为英语专业学生语法一般差别不是很大。
在文章得体性方面,直接用英文写的不如由中文翻译成英语的同学。
同样两组学生,在第一次直接用英文写的在第二次先写中文再翻译成英文所得的分数比同组直接用英文写的同学所得分数高。
3.4 中文思维与英语写作水平关系对写作结果的影响
研究对象中包含了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对他们每次写作得分的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后可以发现,在写前准备阶段,同样适用中文讨论的大一和大三学生,大三学生的分数要高于大一学生,尤其是在内容和语法上。
在写作过程阶段,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大三学生在构思内容,结构及管理过程上普遍优于大一学生。
4 结论
在英语写作中学生习惯于先列提纲,再用英文写作,这表明中文思维对英语写作存在影响。
英语写作课程的开设与改革使得学生对中文思维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少。
在英语写作中,中文思维对学生英文写作主要有着积极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内容构思以及文章结构上。
但是运用中文思维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写作中得体性不够,而且在语言输出上不符合英语国家习惯。
中文思维对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写作积极影响更大,相对水平较低的学生能更好的运用中文思维来写作。
前者在作文的内容和语法方面都高于水平低的学生,而在文章得体性方面两者差距不明显。
作者简介:陆忠丽(1991-),女,江苏苏州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生,江苏镇江 212013
颜璐(1992-),女,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生,江苏镇江 212013
夏倩(1992-),女,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生,江苏镇江 212013
王翔(1969-),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江苏镇江 2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