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

中医养生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
中医养生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

男靠吃女靠睡

男女有别体现在很多方面。中国民间有句古话叫:男靠吃女靠睡,强调的就是男女养生各

有侧重点。

中医解释,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男性要靠吃来维持动的能量,以攒阳气;而女性为了养阴就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

不过,中医指出,男靠吃女靠睡讲的是一个侧重点,实际上,男女养生在吃和睡两方面上都应有讲究。

对于男性来说,吃主要为了养肾精,因为肾主阳气收藏,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可以多吃补肾生精的食物,如枸杞、淮山药、栗子、黑芝麻、莲子等。对于女性来说,虽然吃不如睡更重要,但也要吃对才行。女性需要养肝血,因此要多吃补血养阴的食物,如当归、红枣、阿胶、羊肉汤等。

在睡眠上,男女每天睡眠时间都最好维持在8小时左右。晚上连续睡眠不要少于6小时,白天中午再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不过,睡眠还要把握最佳休息时间。人休息的最好时间段是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有些人从凌晨1点睡到早上9点,虽然时间是足够了,但因为没有把握好睡眠的最佳时间,

睡眠质量也会较差。此外,女性在经期因为失血过多,可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在男性养精、女性养血方面,不要过度依赖吃以上食物,还必须坚持营养平衡和体育锻炼。睡觉方面也应注意过犹不及,睡眠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健康。

养生十要十忌十伤十多十少十要:

头要常梳面要常擦目要常转耳要常揉

齿要常叩津要常咽腹要常摩腰要常动

足要常搓性要常动

十忌:

忌晨裸头忌湿地久坐忌汗出扇风忌冷着汗衣

忌憋尿便忌烫澡忌蹲便忌独脚穿裤

忌头部急转忌熬夜不眠

十伤:

久视伤眼久行伤筋久坐伤腰久卧伤气

忧极伤心多食伤胃久立伤骨遇悲伤肺

暴怒伤肝久听伤神

十多十少:

少肉多菜少说多做少盐多醋少糖多果

少衣多浴少酒多水少食多嚼少车多行

少虑多笑少药多练

保腿养生八十不老

干洗脚——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直至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再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至20遍。这样可使关节灵活,腿肌力增强,也可预防小腿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及肌肉萎缩等。

甩腿——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两条腿轮换甩动,每次甩80至100下为宜,此法可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小腿抽筋等症。

揉腿肚——以两手掌紧扶小腿,旋转揉动,每次揉动20至30次,两腿交换揉动6次。此法能疏通血脉、加强腿的力量,防止腿脚酸痛和乏力。

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扭动数10次,然后再逆时针扭动。此法能疏通血脉,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等症。

减-肥产品:怎么说呢,根据个人情况决定,反正对于我这种没有什么毅力减-肥,又总会偷点懒的人来说是必吃的,应该对我成功减-肥占到了80%左右的作用(丢人啦~(@^_^@)~)。我始终觉得中药的调补比这边的方法管用,所以每次都是从淘-宝上面买了之后带过来,或者和需要的文件什么的一起让妈咪寄过来。吃过不少种,觉得有几种最管用,都是吃几天就能看出效果的,增强信心啊~~(如果只推荐一种我就摆脱不了“托”的嫌疑啦~~~哇哈哈),大家可以根据自

己的情况选择吃!!

【经典燃脂】:老牌的瘦-身店铺了,点店铺名称进去你就能看见以前顾客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对比照片,那是相当震撼啊!月减20斤,纯天然不反弹~最近店铺搞活动,不管是无效还是效果很好都可能免单哦,另外还有多种礼品赠送,具体的信息点进去看看就知道了左旋肉碱Tb店:适合上班族以及学生族女性的店铺,店内“绿色瘦身”分类下的“果蔬多纤维代餐粉”和“奶茶果纤瘦-身粉”尤其适合女孩子口味,每天代替一餐便可轻松告别赘肉哦!另外,她家的“植物草本精华”瘦-身产品每期都能热销8000多件,几乎支撑了整个店铺98%的营业额,强力推荐!

中药瘦-身:这家店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推荐了,总之就是一个强!顾客瘦-身记录一个月劲减39斤!神一般的产品,天使一般的店主呀~~他家的东西算是比较全的,果蔬、肉碱、精油全都不错,推荐推荐推荐!!

效果才是硬道理,各类强效产品排行:

搓脚——将两手掌搓热,然后搓两脚各100次。此法具有滋肾水、降虚火、舒肝明目等作用,还可防治高血压、眩晕、耳鸣、失眠、足部萎缩酸疼、麻木浮肿等。

暖足——暖足就是每晚用热水泡脚,可使全身血液流通,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对心绞痛发作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蹬腿——晚上入睡前,可平躺在床上,双手紧抱后脑勺,由缓到急进行蹬腿运动,每次可达3分钟,然后再换另一条腿,反复8次。这样可使腿部血液畅通,尽快入梦。

按照人体器官24小时工作表作息可养生长寿月有阴晴圆缺,人体的机能状态在一天24小时里同样有规律可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力教授通过媒体介绍了人体器官24小时工作表。

1∶00 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者想睡反而睡不着。

2∶00 绝大多数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状态,肝脏却在紧张工作,生血气为人体排毒。

3∶00 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肌肉完全放松。

4∶00 "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老年人最易发生意外。血压处于一天中最低值,糖尿病病人易出现低血糖,心脑血管患者易发生心梗等。

5∶00 阳气逐渐升华,精神状态饱满。

6∶00 血压开始升高,心跳逐渐加快。高血压患者得吃降压药了。

7∶00 人体免疫力最强。吃完早饭,营养逐渐被人体吸收。

8∶00 各项生理激素分泌旺盛,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9∶00 适合打针、手术、做体检等。此时人体气血活跃,大脑皮层兴奋,痛感降低。

10∶00 工作效率最高。10∶00-11∶00属于人体的第一个黄金时段。心脏充分发挥其功能,精力充沛,不会感到疲劳。

12∶00 紧张工作一上午后,需要休息。12∶00-13∶00是最佳"子午觉"时间。不宜疲劳作战,最好躺着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14∶00 反应迟钝。易有昏昏欲睡之感,人体应激能力降低。

15∶00 午饭营养吸收后逐渐被输送到全身,工作能力开始恢复。15∶00-17∶00为人体第二个黄金时段。最适宜开会、公关、接待重要客人。

16∶00 血糖开始升高,有虚火者此时表现明显。阳虚、肺结核等患者的脸部最红。

17∶00 工作效率达到午后时间的最高值,也适宜进行体育锻炼。

18∶00 人体敏感度下降,痛觉随之再度降低。

19∶00 最易发生争吵。此时是人体血压波动的晚高峰,人们的情绪最不稳定。

20∶00 人体进入第三个黄金阶段。记忆力最强,大脑反应异常迅速。20∶00-21∶00适合做作业、阅读、创作、锻炼等。

22∶00 适合梳洗。呼吸开始减慢,体温逐渐下降。最好在十点半泡脚后上床,能很快入睡。

23∶00 阳气微弱,人体功能下降,开始逐渐进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劳开始缓解。

24∶00 气血处于一天中的最低值,除了休息,不宜进行任何活动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7d4755172.html,

我们体内的湿气和阳气的关系

我们体内的湿气和阳气的关系 今天北京的天气不好,本来都过了清明节了,往年这个时候很热,但是今年却很冷,我们家楼下的玉兰花都开了,在寒风中静静地开放着,整个天空雾蒙蒙的,湿气很重,因此显得阴冷。 所以,这让我非常有冲动讲讲阳气和湿气的关系,因为在下面讲述的一系列的张仲景的去湿的方子的时候,是无处不涉及到湿气和阳气的关系。 我们的老祖宗非常的聪明,他们从大自然中找出很多和人体对应的地方,他们给我们建立了一个天人相应的思考体系,这个思路让我们处处受益。 那么,我们身体中的阳气和湿气是什么关系呢? 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就和我们看到的天气一样,当雾气重的时候,遮住了太阳光,我们看不到太阳,因此温度降低了,据说,当年火山喷发,烟雾布满天空,地面很久都见不到太阳光,温度变得很低,结果,恐龙倒霉了,似乎恐龙的消失与此有关,否则现在动物园里关的不应该是老虎而是恐龙。 那么,当太阳光充足的时候,也会把雾气给散去,比如到了中午的时候,一般雾气就散了,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出来。 我们的体内也是这样,水湿和阳气是互相影响的。在我们的体内,阳气就像是太阳,湿气就像是雾气。 有很多患者问我:“我到底是湿气重引起的阳虚呢?还是阳虚引起了湿气重呢?” 如果明白了大自然的状态,我们就明白我们体内的情况了,就是这两者是互相影响的,有的人,先伤了阳气,阳气不足,就像太阳下山了一样,会引起湿气泛滥的;同样,如果湿气重了,就如同大雾天一样,也是遮蔽住阳光的,所以阳气也不足了。 我们的体内,和大自然是对应的,我们的心属火,就像自然界的太阳一样,如果湿气重,那么会严重地影响心阳。 脾属土,也就像大自然中的大地一样,如果湿气泛滥,那么脾阳也会被困住,这和发了洪水的大地一样,土到处都会是湿的,没有办法耕种。

(完整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

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 2、滤过分数 3、肾糖阈 4、球管平衡 5、渗透性利尿 6、水利尿 7、血浆清除率 二、填空题 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为,由和两部分组成。 2、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由、和组成。 3、肾血流量主要靠,适应机体的紧急情况则主要靠和。 4、全身动脉血压变动在范围内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的结果。 5、肾小球滤过膜由、、三层结构组成。 6、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是;而滤过的动力为。 7、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肾小囊内压)。 8、尿生成的基本过程是,生成原尿,及,最后生成终尿。 9、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 10、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有:、、。 11、葡萄糖可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其部位发生在。 12、在肾小管液中的HCO3-是以的形式被重吸收的。 13、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氨基酸的重吸收需要伴随的重吸收才能进行。 14、NH3的分泌不仅促进的分泌,而且增进的重吸收。 15、酸中毒时,肾小管分泌H+增多,H+-Na+交换,K+-Na+交换,因而血钾升高。 16、肾髓质组织间液中主要的渗透物质是和。 17、肾小管中滤液的重吸收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这种定比重吸收现象称为

______________。 18、水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主要受和的调节。 19、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的升高和________减少。 20、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其分泌受和的调节。 三、选择题 1、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D ) A、肠道 B、泪腺 C、肺 D、肾 E、皮肤 2、肾的功能最重要的是( D ) A、排出代谢终产物 B、排出多余或无用物质 C、分泌肾素 D、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3、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E 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管 D、集合管 E、肾单位 4、可分泌肾素的结构是肾脏的 D A、致密斑 B、系膜细胞 C、间质细胞 D、颗粒细胞 E、感受器细胞 5、肾脏致密斑的分泌是直接感受 D A、肾血管血压变化 B、肾血流NaCl 含量变化 C、肾小管内压变化 D、肾小管液NaCl 含量变化 E、入球小动脉牵张刺激 6、有关肾素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它是由近端小管细胞分泌的 B、肾素分泌可导致血钠和水丢失 C、肾素分泌是由平均肾动脉压升高引起的 D、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 E、它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 7、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是 D A、血流量小 B、血流分布均匀 C、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压高 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高 E、肾血流量易随全身血压波动而变化 8、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主要靠下列哪项来调节 A A、自身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 9、当动脉血压( A ),肾血流量可保持不变。 A、80~180mmHg B、60~180mmHg C、80~120mmHg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素问·生气通天论》论述阳气在人体的地位、作用和生理病理时, 指出: “阳气者, 精则通神, 柔则养筋”。历代注家对此多有注释和训诂,均见仁见智,各有千秋。根据前人所云阳气之重要性, 后世将调补阳气、振奋阳气的治法,用于改善某些老年性顽固性疾病、中风病中出现的神志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经筋病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历代注家的注释和训诂 王冰注: “然阳气者, 内化精微养于神气, 外为柔软以固于筋”。意思是阳气可以通过气化作用, 内化为精微来充养神气, 通过柔软四布的阳气来温养坚固筋腱。 张介宾注: “神之灵通变化, 阳气之精明也, 筋之运动便利, 阳气之柔和也”。意思是神在于人是灵通变化的, 阳气可使其精明, 筋在于人是要运动便利的, 阳气可使之柔和。 张志聪注: “阳气者, 水谷之精也, 故先养于五脏之神。柔者, 少阳初生之气也, 初出之微阳, 而荣养于筋, 是以少阳主筋也”。意思是阳气是水谷的精华, 所以先养五脏之神, 柔阳是少阳初生的阳气, 是人体初发的微小的阳气, 之所以荣养于筋, 是因为少阳是主筋的。 高世栻注: “精, 精粹也。柔, 柔和也。上文烦劳精绝, 至目盲耳闭而神气散乱, 故曰: -阳气者, 精则养神. , 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精而神无所养也。上文大怒气绝, 至血菀而伤筋, 故曰: 阳气者, 柔则养筋. , 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柔而筋无所养也”。高氏互参前文, 把“精”释为精粹之阳, 把“柔”释为柔和之阳。 湖北中医学院李今庸教授认为: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是说明安静则阳气正常而神形皆治。他认为,“精”字与“靖”字因同声假借, “靖字与“静”字因同义而假借, 因此精可训为静。因“柔”义为安, 静义亦为安, 二者可互训。 王冰把阳气与神的关系, 用阳气内化精微的过程连接, 阳气与筋的关系以阳气所具有的、无处不在的、流动的、柔软的性状来说明, 讲的是阳气的状态与神和筋的关系; 张介宾用阳气能使神和筋的特性充分发挥, 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讲的仍然是阳气的状态与神和筋的关系; 张志聪则把阳气分为水谷化生的精微和少阳初生之气, 并与五脏之神和少阳所主之筋相联系。所有的注家中只有张氏讲的是物质; 高世栻把阳气分为精粹的和柔和的两种, 精粹的负责养神, 柔和的负责养筋; 李今庸先生认为保持安静状态的人体的阳气能神形皆冶, 同样是讲阳气的状态与神、筋的关系。 综上所述,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意思有三: 一是阳气具有精和柔的状态; 二是阳气既可养神, 又可养筋; 三是精阳养神, 柔阳养筋。 2、临床应用 中风偏瘫属于中医"经筋病"的范畴,十二经筋病候以运动障碍和疼痛为主,多表现为与动作障碍有关的疾患。根据"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理论,认为经筋拘挛责之阳气不足,失于养神柔筋。故治疗应调补阳气为主,通过重点加强背部及腰骶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经线的针灸治疗,振奋阳气,从根本上发挥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功,以改善中风病中出现的神志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经筋病症。另外,有报道称对老年某些顽固性疾病, 采用振奋阳气之法进行治疗, 是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的。

浅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保健的感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现在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吃得健康。近些年来受媒体的宣传的影响, 大家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健康并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健康以 及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如今中医保健、食物养生、养生预防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很庆幸学校给 我们安排了中医保健这门课,虽然课时不多,一周就两节课,但是中医保健这门课让我学 到了很多以前从不知道的但对我们却非常有用的东西,也让我对中医养生保健有了一定程 度的认识。 中医保健也可以叫做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传统中医养生是指通过怡 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 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 的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 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 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中医学把精、气、神的保养看作人 体养生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就谈到过这些问题。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 三大法宝。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老子》中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 基本要求。 中医保健所追求的境界就是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 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中医保健 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医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这三大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使人体达到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典名著《黄帝内经》就是讲解这方面的专著!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养我们的身体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饮食有节,营养均衡。合理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人们常说“健康 是吃出来的”,同时也说过“病从口入”,这些都在说明饮食对健康的重大影响。我们平时饮食要有规律,调理有法,荤素搭配,注意饮食卫生,进食时要保持身心愉悦,细嚼慢咽。吃东西要有节制,既不能偏食,也不可暴饮暴食,更不能因为减肥而节食。只有这样我们 才有可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其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重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标志,而良好的心 态则是开启健康与长寿之门的“金钥匙”。中医特别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对人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所以主张通过不不同的方式,如“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安神定志”等来调节化解人们的悲观消极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如果我们整日忧虑、烦恼、惊慌、焦虑,冷淡,怎么能使身材健康呢? 再次,养成良好的习惯。少抽烟,少喝酒,少熬夜,早起早睡,多运动,如果我们把 这些都做到了,那么身体健康也就不是问题了。现在的人每天玩电脑玩手机,坐下了就懒 得动,出门就坐车,运动越来越少了,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了。什么眼睛近视,肥胖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突出,心脏病等一系列的病都来了,而且有趋向年轻化的迹象。俗 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女性健康与中医养生

女性健康与中医养生 如果您脸上长痘,面无光华;如果您睡眠不好,有黑眼圈;如果您手脚寒凉,腰酸痛经;如果您体态臃肿,渴望健康——请您学习中医养生,懂得这样得道理;女三十五岁,肾气渐衰;善补者滋阴潜阳;为阳,血为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血离气则死,气离血则亡;心平气与,血清颜清;美在其外,健在其内。把人补瘦,勿把人泻瘦,饿瘦。我今天给大家谈一谈中医养生,着重得多讲一讲女性问题,也就就是女性得养生,中医养生它就是一个古老得话课,但就是真正了解它得人并不就是太多,什么叫养生,简单得说:养生就就是养护生命,那如何养护生命呢?现在社会上关于保健得课题不少,但就是真正能够把天地人瞧成一体,把人作为自然得一个组成部分来瞧待养生得并不多,在某些方面存在了很多得误区,比方说我前两天听讲,全国妇女每年所消耗得化妆品大概就是四千个亿。这四千个亿给妇女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衰老得加剧。因为现在化妆品里边很少没有激素、没有汞、没有铅得,所以,经常使用化妆品得人,皮肤得毛孔都就是粗得。当您不用化妆品,人得气色还就是白里透粉得时候,这才就是真正健康得美。什么叫气色?在内有气,在外才有色。内无气,色从哪来?在四十年代得时候,英国得女性平均年龄只有四十岁。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她们用了大量得化妆品,化妆品里如果没有铅与汞,人得脸,不会白。但就是,人得皮肤它也与人其它机制就是一样得,它有吸收能力得,慢慢形成了铅、汞中毒。所以当时得英国妇女得平均年龄就就是四十岁左右。现在,在西方已经开始用自然疗法了。我英国得一个学生她就是做精油护理得,她讲它们精油就是出不了口得,因为天然得生产得那一点连英国人都不够。那么,西方与港澳在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把西方得垃圾送到了我们国内,这就就是蓬勃兴起得美容院。这之所以敢那么讲,因为我得养生第一批吸纳得就就是全国得这些美容队伍。那么,我得这些学生现在几乎都不再做了。因为,她们都不用。因为她们回顾到以前感觉到很羞愧,觉得就就是从

传统养生方法

传统养生方法 传统养生是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注重从人的整体出发,不论动、静或动静结合,都是通过自我的修炼和调养,使阴阳平衡,身心和谐,形意合一,内壮外强。 气功养生(吐纳、导引、行气、炼丹、禅修) 运动养生(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等) 按摩养生(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按摩推拿) 饮食养生(通过合理、卫生的饮食) 房事养生 药物调理养生(通过药物) 1.气功养生 气功是通过人的意识的作用,对生命过程进行自我调节,是一种独特的锻炼精、气、神的自我身心修炼的方法。简言之,气功就是自我调动人体的潜能,寻求健康长寿,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一种科学的自我修炼的方法。 气功锻炼主要通过调心、调息、调身,来达到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的目的。 吐纳养生——用呼吸、吐纳来健身养生以求长寿的方法,是一种最简便而又效果很好的养生法。 行气养生——通过行气来达到长寿的养生方法。 以六种不同的发音和口型,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使气血畅通,祛病强身。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六字诀”的著名养生法。 导引养生——“导引”是我国古代养生家很重视的一种养生方法。主要是通过意念、呼吸和动作,来伸展肢体,宣导气血的运行,以达到健体养生的目的。 2.运动养生 通过身体的适量运动加上呼吸和意念的配合进行养生。这是我国养生家几千年总结的宝贵经验,与西方体育运动绝然不同。 如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形意强身功等。这是最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运动,因此是最受推崇的养生方法。 3.按摩养生 按摩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养生术。它是在“导引”、“按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神经末梢的刺激,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过程,来帮助并维持器官与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使机体得到改善

阳气

阳气 目录 一、什么是人体阳气 二、阳气的来源 三、阳气有哪些作用 生活常识 四、什么是阳气不足、气血两虚 五、气血不足的原因 六、气与血之关系 七、中医治疗血虚证有哪些方法 一、什么是人体阳气 阳气,生理学名词。与阴气相对。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 二、阳气的来源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而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 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三、阳气有哪些作用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它有哪些主要功能呢? 1、温养功能 阳气对与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他的温养作用。阳气就跟太阳一样,太阳出来暖洋洋,人有阳气也才能身体暖暖活活的,这种温煦的功能,在我们人群中可以看出来,有些人就怕冷的很,有些甚至在夏天最热的时候都还觉得身上冷,我们通常就会说这种人“底火不够”“阳气不足了”;相反,有些人就不怕冷,别个都穿两三件衣服了,他还只穿个单衣,这种人我们说他“阳气旺”,阳气旺当然是好事,但有可能有些人要就问,阳气旺的的人冬天倒是好过,夏天热了不就恼火了?其实冬天好过、夏天不好过,虽然是阳气旺但不是阳气旺就功能好,这涉及阳气的另外一个功能,过会我们会提到。阳气可以温煦人体,还能温养人体,看看自然界,春天夏天,日照充足,气候温热,动物植物就活动能力强、生长迅速,但到了秋冬,天寒地冻,万事万物也就萧条萎靡,植物就枯枝败叶,动物就潜伏冬眠。人也是一样,《内经》将阳气这种温养功能高度地概括为“若天与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人要有了充沛的阳气才能够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手敏捷、身体强壮。相应的如果成天精神萎靡、说话走路都费力,我们四川话就说这种人“阴司倒阳的”,司是司机的司,有管事、管理、掌管的意思,倒就是倒台、跌倒的倒。就是说,阳气不足,都有点不能起到主导主宰人体,反

人体生理学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3.肾糖阈 @ 4.渗透性利尿 5.球-管平衡 二、填空题 1.肾单位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 3.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脉注射甘露醇后尿量将_______,这种利尿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 5.促进ADH合成和释放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 6.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_______________的重吸收和对_______________的分泌。 三、选择题 1.完成尿生成的结构是() A.肾单位 B.肾小体和肾小管 C.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

D.肾单位、集合管和输尿管 E.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 2.关于致密斑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近球小管起始部 B.是钠离子含量的感受器 C.可释放肾素 D.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E.是晶体渗透压感受器 3.肾不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的现象发生在下列哪种情况时()A.囊内压升高 |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血压降至90毫米汞柱 D.滤过膜通透性增大 E.有效滤过面积减少 4.下述哪种情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A.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B.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 D.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 E.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

中医美容与养生保健

中医美容与养生保健 开始选报这门课程是出于兴趣与一个女生的爱美之心,而通过这学期中医美容与养生保健这门课的学习,我渐渐觉得中医是一门博大精神的学问,我从中明白了很多。 美容中医学是一门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美学,运用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方法,研究健康美丽容颜、形体的养护,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维护人体形神美为目的学科。 它的定义内涵包括:①表明了美容中医学是医学美学与中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医学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诸如辨证论治、中药、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手术等中医药手段所进行的美容。②反应了美容中医4种服务方式.即“维持”(美容保健)、“修复”(损美性疾病诊治)、“改善”(修饰、掩饰容貌缺陷或瑕疵)、“塑造”(美容外科术)。 养生就是顺应自然,系统安排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恰当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等),适应自然规律的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方式,就叫中医美容与养生。其目的是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其关键是强壮脏腑,扶正固本,保养真气,起到保健强身、防病抗衰的作用。 美容与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美

容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中医美容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美容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美容与养生方法很多,着眼点各异,但殊途同归。大致分以下几类: 调神美容养生: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 吐纳美容养生: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导引美容养生: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中医理论-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中医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三寸气在”等等,这里所说的“气”,实际上是指人的生命活动,也是中医所说气的基本含义。确切地说,人体的气是指推动人体生命运行的能量,它有很强的活力,能在人体内运行不息而又无形可见,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气难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说它“无形”。气在体内运行不息,从而推动和调控着人的呼吸、心跳、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进行。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所在,气是生命的表征。 气是由精化生的。人体之气由三部分组成,即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亦称“天气”)。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即人体的一身之气;天,在此应含有先天之气的“天”及天气之“天”两层意思;谷气,则是水谷之气的简称。 人体之气的生成,需要通过多个脏腑,特别是肾、脾、胃、肺三脏功能的综合作用。如先天之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而先天之精藏于肾,故有“先天之气在肾”之说。先天之气的生成,与肾主藏精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称肾为“生气之根”。水谷之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饮食物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始能化生水谷之精,因而水谷之气的生成与脾胃的纳运功能关系十分密切。《内经》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就是对脾胃功能重要意义的强调。所以,脾被称为“生气之源”。自然界的清气,不仅要依靠肺的呼吸作用才能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同时,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宗气”,聚积在胸中以后,也需要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才能布散到周身上下,以发挥其生理效应。因此,肺被称为“生气之主”。 总之,人体之气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来源要充足,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原料,这就需要先天禀赋充足、后天饮食营养丰富,以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源源不断;二是肺、脾(胃)、肾三脏的功能正常且配合协调,才能保障气的

第五章 肾脏的排泄

第五章肾脏的排泄 排泄是机体新陈代谢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机体将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终产物以及不需要或过剩的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机体的排泄器官有肾脏、肺脏、皮肤、消化道等。至于经粪便排出体外的食物残渣,因为它既未参与体内细胞的代谢,又不是从血液循环中排出的,故不属于本章所指的生理排泄物。 经肾脏排出的物质不仅种类最多,数量也最大,一个健康人的肾脏通过对血浆的不断处理,能使细胞外液的各种条件,如水、电解质、酸碱度、渗透压以及各种有机物等得以保持在细胞活动所需的最适水平。因此,肾脏的泌尿功能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表8一1 机体的排泄途经及其排泄物 排泄途经排泄物 肾脏水分、尿素、肌酐、盐类、药物、毒物、色素等 肺脏二氧化碳、水、挥发性药物等 皮肤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消化道钙、镁、铁、磷等无机盐、胆色素、药物、毒物等 唾液腺重金属、抗生素等 肾脏除排泄功能外,还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例如产生对血压起调节作用的肾素,以及刺激骨髓造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本章重点讨论肾脏的排泄功能。 第一节概述 一、尿量和尿的理化性质 1.尿量:正常人每昼夜尿量约为 1000~2000 ml,平均 1500 ml。正常情况下,机体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总是保持平衡的。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水分的摄入量和经其他途经的排出量。如果水分经其他途经排出量不变,水的摄入量增多,尿量也增多,水分经其他途经的排出量增多,则尿量减少。 每昼夜尿量长期超过 2500 ml,称为多尿;持续在 100~500 ml范围之内,称为少尿,持续低于 100 ml,称为无尿。多尿会因为水分的大量丢失,而引起脱水;少尿或无尿会因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而影响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特别是无尿,后果更加严重。 2.尿的理化性质新鲜尿液呈透明、淡黄色。尿的颜色来自尿色素,并受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服用大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2时,尿呈亮黄色。病理情况下尿的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等。 尿的比重与所含溶质成正比,并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为1.010~ 1.025之间。大量饮水时,比重可低于1.003,缺水时,比重可高于1.030。尿的比重与肾对尿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有关,因此尿比重的检查,可以作为了解肾功能的指标之一尿的渗透压一般比血浆高,介于 925~3727 kPa(350~1450 mOsm)之间。尿的渗透压与所含溶质的颗粒浓度成正比。大量饮水,尿被稀释,渗透压可降低为154 kpa(60 mOsm);缺水时,尿被浓缩,渗透压可升高至3727 kpa(1450 mOsm)。尿液渗透压可反映肾稀释和浓缩尿的功能。 正常尿一般呈酸性,PH值在5.0~7.0之间。尿的酸碱度受食物和新陈代谢产物的影响。富有蛋白质的饮食,在体内产生硫酸盐、磷酸盐较多,尿为酸性。富有蔬菜或水果的食物,其中的有机酸根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而转变为碳酸氢盐而排泄,故使尿呈碱性。 二、尿的化学成分 尿液中水分约占95%~97%,溶质约占3%~5%,其中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有机物中以非蛋白氮为主,如尿素、肌酐、尿酸、马尿酸等;无机物中以电解质为主,如正钠离子、负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正钾离子和氨离子等。 正常尿中含有微量的蛋白质和葡萄糖,但用一般检验难以测出,故可忽略不计。若查出尿中有葡萄糖时,称为糖尿,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尿中蛋白含量增加,称蛋白尿,多见于肾炎患者。 三、肾脏的结构特点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1.肾单位:是肾脏的功能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机能。人的两侧肾脏约有2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的组成如下: 肾单位可分为两种类型:

中医养生重要性

中医养生重要性 中医养生重要性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 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气是生命动力 概括地说,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体说来,气在人体所发挥的作用,或者说它的功能活动,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的温煦与凉润作用 温与煦,都是“暖”的意思。气能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消除寒冷,所以说气有温煦作用。人体的体温所以能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脏腑经络以及各组织器官所以能维持旺盛的功能活动,都要仰赖气的温煦作用。同时,人体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才能运行输布,所以有“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的说法。 温煦作用属于气的阳性方面的作用,称为“阳气”。所以《医碥》说:“阳气者,温暖之气也。”阳气在人体的作用,犹如天体中普照万物的太阳,所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阳气不足,产热过少,就会发生虚寒性病变,表现为体温偏低,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脏腑的功能活动减弱,精血津液运行迟缓、代谢减弱,以及形成瘀血、痰饮、水肿等病变。 二、推动与调控作用 推动也包括着激发的作用。中医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所有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进行,都要靠气的激发推动作用。如果气虚,激发推动作用减退,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生殖机能衰退,或者出现早衰,同时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也会减弱。另一方面,人体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的生成,以及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等,也要靠气的运动来推动,所以有“气行则血行”、“气行

肾脏的排泄功能测试试题及答案

肾脏的排泄功能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A. 肠道 B. 肾脏 ( 正确答案 ) C. 肺脏 D. 皮肤 正常成人每天的尿量为() A.1000~2000mL ( 正确答案 ) B.1000~2500mL C.100~500mL D.500~1000mL 无尿是指每天的尿量在() A.1000~2000mL B.200~600mL C.100~500mL D. 少于 100mL ( 正确答案 ) 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A. 血浆晶体滲透压 B. 血浆胶体滲透压 C.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 正确答案 )

D. 囊内压 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的是() A. 肾交感神经兴奋 B. 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 正确答案 ) C. 静脉注射高滲葡萄糖液 D. 注射抗利尿激素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 每分钟一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B. 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 正确答案 ) C. 每分钟一侧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D. 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下列滤过分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能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好坏 B. 滤过分数约为 29 % C. 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 正确答案 ) D. 每分钟两肾生成的终尿量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某患者因外伤急性大出血,血压降至 60/30mmHg ,尿量明显减少,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 正确答案 )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 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D. 肾小囊内压升高 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 A.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B.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 C. 血浆蛋白浓度增高 D. 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减少或消失 ( 正确答案 ) 可主动重吸收 CI 的部位是() A. 远端小管 B. 髓袢升支粗段 ( 正确答案 ) C. 近端小管 D. 髓袢降支粗段 原尿成分与血浆相比不同的是() A. 葡萄糖含量 B. 尿素含量 C. 蛋白质含量 ( 正确答案 ) D. 肌酐含量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胶体滲透压 + 囊内压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囊内压 ( 正确答案 )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囊内压 D.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囊内压

人体阳气与疾病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 能够成为一名中医,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奇遇。 我16岁初中学业未竟,毅然从军,西北全境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23岁蒙冤,50岁后平反昭雪。所幸28年时光,未敢虚度。逆境中学习中医,并终生矢志不悔,可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46年来的中医生涯中,闯过重重难关,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用为中医师,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 我一生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为解救病人疾苦,我苦练针灸,搜集简便验廉的中医治法,力求使农民少花钱而治大病。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情极可悯。推出去于心不忍,接下来则力难胜任,只好现买现卖,急用先学,白天诊病,夜晚挑灯翻拣资料,读书明理,辩识病机,寻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燃眉之急。故一生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自迈入医门,常为破解一则医学难题,弄得焦头烂额,废寝忘食忘食。至今虽年近古稀,仍不敢稍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是这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患者群,以及身处逆境奋发苦斗,锻炼、造就了我攻克多种疑难病的能力。 更由于农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医。一发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屡见不鲜,人间惨事,莫过于此。为救危亡于顷刻,我被逼上急症攻关之路,殚心竭虑探索仲圣先师六经八纲辩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要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在自学中医的第6年,终于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及多种危重急腹症,竟获成功。擅治急症,是中医学的固有传统,历代中医名家大师,人人都是"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何以现代中医退出急症阵地?时下世人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我呼吁老中青三代中医起而雪耻,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自甘附庸。要充满自信心与豪情,走中医自身发展的道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黄帝内经重视阳气思想的源流与应用_刘永旭

130 第13卷 第4期 2011 年 4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4 Apr . ,2011 1 扶阳思想的起源 古代哲学认为,“太极”是无形的一元之气,太 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然后分出先天无形的元阴、元阳,从而化生后天有形的阴阳。阴阳学说始于《周易》,《周易》中的乾、坤分别代表阳与阴,乾由纯六阳爻组成,故为至阳,其性纯阳刚健,乃天元之始,万 物之父[1] 。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古代医家也把阴阳学说用于医学领域,在阴阳这对矛盾中,古人更重视阳气的主导作用。《黄帝内经》尤以对人体阳气的叙述全面而深刻,这一点与其长期观察天象得出的结论有关。古人认为天体中的太阳是天之阳气,能给自然界带来光明和温暖,阳气可司天体运行,蒸腾气化,推动万事万物生长发育,蓬勃向上,生生不息,不断更新。古代医家把人体的阳气比做天体中的太阳,具有护卫生命、温煦脏腑、抵御外邪、推动、升提、气化等与天体中阳气一样的作用。在人体的阴阳平衡中,阳气起主导作用。故《内经》中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的记载。 2 阳气的生理、病理规律 古人在阴阳二气中为什么重视阳气呢?因为 阳气是彰显的、向上的、向外的、功能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知。在生理上,阳气的主导作用在于维系生命、司生长化收藏的气化活动,阳气“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以升降出入为运动方式。“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为阳之基”。阴是在行使各种功能的过程中消耗掉的精血津液,为阳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在人体以心阳、肾阳(命门)更为重要,两脏之阳温养、推动其它脏腑实施各自的生理功能。总之,五脏的生理功能即是阳气的不同运动状态,精血津液的化生、输布和排泄,全赖阳气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五脏的功能活动。 《内经》中有关阳气致病的症候论述得详细而生动,阳气失常的病理状态有:阳气固护卫外失常、阳气蓄积、阳气郁遏、阳气厥逆、阴虚阳亢、阳热内盛、阴精阳气失调等病气传化。如阳盛则阴病,则见“烦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腹满以 《黄帝内经》重视阳气思想的源流与应用 刘永旭1,闫也2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摘 要: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阴阳这对矛盾中,古人更重视阳气的主导作用,《黄帝内经》一书 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因病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养生等方面阐述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其重视阳气的思想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各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形成了重视阳气、偏于温补的学术流派,他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内容,《内经》重视阳气的理论在各科疾病的发病学与治疗学上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阳气;中风 中图分类号:R2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4- 0130- 02 收稿日期:2010-10-18 作者简介:刘永旭(1984-),男,辽宁丹东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神经内科疾病。 Huangdi Neijing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tream and Application of Yang-qi LIU Yong-xu 1, YAN Ye 2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Abstract: The Yin and Yang theory is the philosoph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is contradiction,the ancient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eading role of yang-qi. The Huangdi Neijing , a book from thehuman body structure,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pathogenesis,disease diagnosis,treatment,prognosis,health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human body yang-qi. The emphasis on the idea yang-qi deeply impact on later doctor a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school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formatting the emphasis on yang,warming biased academic school .They express their views,contending,rich the contents of the motherland medicine. Huangdi Neijing pay attention to yang-qi theor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are still with the therapeut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uangdi Neijing ;Yang-qi;stroke

中医传统养生小常识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 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 一、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搓弹双耳法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五、双手拉耳法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曰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八、双手扫耳法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以上八法,可根据各人所需选择,或单项或几项配合进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简单易学的强肾健体保健法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 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肾阴虚者,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 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