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手术配合

合集下载

腰椎内固定加融合术护理配合ppt课件

腰椎内固定加融合术护理配合ppt课件
2、协助手术医生摆体位,体位为俯卧位,双臂 固定于身体两侧。股粗隆处用软垫防止手术时 间长受压。头部用头圈保护好防止受压。
3、放好负极板,托盘。固定好病人,检查管路情况
学习交流PPT
13
4、与洗手护士共同核对好台上物品。 5、配合医生皮肤消毒、铺巾、穿手术衣
及麻醉师给药。 6、术中减少参观人数,监督手术人员无菌操作
及时补充手术所需物品。
学习交流PPT
14
7、连接好电刀、吸引器等所需物品,二次核 对病人信息。
8、取正中切口,准备镊子、纱布、血管钳、 拉钩。递20#刀片依次切开皮下组织、筋 膜、肌肉显露病变部位。
9、显露椎体,递cobb、椎板拉钩推开 骶脊肌至关节突外侧。
学习交流PPT
15
10、显露椎体上下关节突,递尖嘴咬骨钳,在 椎体的上关节突与椎板形成的人字脊顶为 椎弓根的进针点。
后路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植骨融合术的护理配合
---
学习交流PPT
1
目录
一.疾病解剖知识 二.病史 三.治疗方案 四.围手术期的护理 五.手术护理注意要点
学习交流PPT
2
一.疾病解剖知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腰椎 间盘是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三部分组成。
*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 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 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 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 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 临床症状。
25
五、手术护理注意要点
1、注意病人保暖。 2、体位安置妥当,肢体处于功能位,尤其是眼睛,
男病人注意生殖器避免受压,保持皮肤完整。 3、术前检查器械螺丝的完整性。 4、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控制参观人数。 5、严格检查植入性产品、器械灭菌情况。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压迫症状而进行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本手术记录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和过程,以及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医生手术步骤:1. 患者定位:患者采取俯卧位,并根据术前CT/MRI影像确定手术部位。

2. 局部麻醉: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感到轻微疼痛。

3. 皮肤切开:医生在定位后,通过医用刀具在患者的腰部进行皮肤切开,露出手术部位。

4. 钢针导向:医生通过X光引导下将钢针插入到患者的椎间孔位置,确保手术的精确性。

5. 制作通道:医生在钢针导向下逐步扩大通道,最终露出神经根和椎间盘突出部位。

6. 摘除髓核:医生使用椎间孔内窥镜等微创器械,将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突出部分或髓核摘除,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7. 清理术野:医生清洁手术部位,并确保术野内没有残留的碎片或出血。

8. 定位封闭:医生将手术部位进行局部止血,并逐层缝合皮肤,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1. 术后密切观察:术后患者需要在病房内密切观察,注意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2. 术后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提重物。

3. 术后用药:根据医嘱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

4.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5. 康复锻炼:术后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帮助加速康复和预防复发。

总结: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微创的神经根减压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术后的合理护理和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第二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该手术通过椎间孔镜技术,将突出的髓核组织摘除,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

腰椎配合

腰椎配合
PART 03ຫໍສະໝຸດ 手术配合器械护士配合及注意事项
用物准备
1、手术器械:骨科基础包、脊柱包、骨刀包、公司器械; 2、敷料:剖腹包、手术衣、夹单包; 3、一次性物品:纱布(各种型号若干)、手套(各种型号若干)、吸 引器、电刀、电刀头(中长、长)、电刀擦皮、双极电凝、灯把、手术 薄膜、刀片(22号、11号)、9×24三角针、3-0慕丝线、脑棉片、明胶 海绵、引流球、敷贴若干; 4、高资耗材:骨蜡、可吸收缝线(0、2-0) 5、仪器:电刀、吸引器、C-臂机
基本手术步骤及配合
6、做植骨及椎间融合器的植入; 配合:咬除的骨头剔干净剪成碎骨颗粒,根据试模测得 的大小,将碎骨植入CAGE中,再植入椎间隙中; 7、上钉棒,止血,冲洗,引流,缝合。 配合:根据测得长度选择合适的棒,弯棒,上棒,上 螺帽,加压,锁死,折断螺母。
手术步骤
手术步骤
注意事项
1、无菌技术 2、脊柱解剖与手术步骤 3、细节方面 4、提醒 5、核对与清点
01 植入椎弓根钉
02 椎板切除,行有效的椎管减压


03 探查松解神经根 ,处理椎间隙
04 植骨、上棒、临时锁紧
05 加压撑开、最终拧紧、折断螺母
手术步骤
基本手术步骤及配合
1、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分离筋 膜肌肉、韧带,显露椎板;(重切骨膜剥离器、浅撑) 2、显露棘突, C-臂机定位病变椎体,在病变椎间隙上下各一 腰椎的两侧椎弓根内放置定位针,定位准确后置入椎弓根螺钉; (浅撑换单撑) 开口器开口——探子——开路器——探子——丝攻——探子(血 管钳夹住测大小)——进钉 定位置:定位针(上骨蜡) 定方向:开口器、开路器 定深度:球形探子
基本手术步骤及配合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方法:选取2012年1月份到2015年11月份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38例患者,把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配合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中的出血量及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平均分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例发生术后感染并发症,占(5.26%),对照组3例发生术后感染并发症,占(15.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手术配合护理能够确保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后路钉棒系统;胸腰椎骨折;手术配合与护理胸腰椎骨折是骨科中一种常见损伤,一般多合并脊髓损伤。

患者越早接受早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椎板减压,越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选取2012年1月份到2015年11月份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38例患者,所有患者都在全麻的情况下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取得了满意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份到2015年11月份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38例患者,所有患者都在全麻的情况下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

其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22岁到58岁,平均年龄(37.12±3.28)岁;损伤部位T6到L121例,损伤部位L2-517例。

把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配合护理。

腰椎后路手术配合

腰椎后路手术配合

椎间盘
后纵韧带
前纵韧带
➢ 椎体与椎体之间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 接依靠骶脊肌、腰背肌、腹肌增强稳定性。
➢ 黄韧带(椎管与椎板之间) ➢ 棘间韧带 ➢ 棘上韧带 ➢ 横突间韧带 ➢ 关节突关节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横突间韧带
➢ 1.椎体大 ➢ 2.椎孔呈三角形 ➢ 3.椎弓根较胸椎、颈椎大 ➢ 4.棘突呈方形或斧形向后伸 ➢ 5.L4-L5,L5-S1是脊柱系统生理弯曲的最低点,承重,间盘突出 的最常见部位,约占90~96%
二、体位准备
二、体位准备
俯卧位摆放上肢时远端关节要 低于近端关节!
自膝部至足部妥善加垫,以缓 解足腕压力,足背自然下垂, 足尖离开床面!
目录
01 腰椎解剖及后路手术 02 手术准备
03 手术配合
04 术中注意事项
POWERPOINT
CLICK HERE TO ADD TITLE
先行椎弓根钉的植入
目录
01 腰椎解剖及后路手术
02 手术准备
03 手术配合 04 术中注意事项
POWERPOINT
一、术前准备
仪器设备:吸引器、电刀机、双极踏板、踏凳2 体位垫:软枕一大一小、胸垫1、(条件充足可备头圈) 器械敷料:全包手术衣、敷料、剖宫包、减压盆、灯罩、骨科中单、消毒布绷、椎特2 一次性物品:电刀、双极、骨蜡、脑棉、止血海棉、吸引管、吸头、电粘贴、小纱、大纱、 骨科粘贴巾、敷贴、负压引流球、可吸线、尖刀片、圆刀片、一次性中单、2-0丝线、手套
限制运动 维持解剖 防止畸形发生
从两侧分别将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隙
3、内固定
构成: 椎弓根钉、固定棒、融合器、连接杆 种类繁多 形态稍异 方法相近 作用:促进骨的融合

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的 同时,对患者实施一 定预 防措施也具有 较高价值 。在生 活中需养成 良好生 活习惯 ,戒烟 限酒 。不可过多食用咸 辣食物 ,在饮食 时注意食
值 更高 。总之 ,脑肿瘤患者在 治疗 过程 中及手术 治疗 后予 以对 于护理 干预 ,可 以增 强疾病知识 了解 度 ,缓解不 良 心理 情绪 ,降低 并发症发 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 具有 明显临床应用价值 。 参考 文献 [ 1 】 胡 俊 红, 刘福 艳 , 张 秀洲 . 社 区护理 干预 对脑 卒 中患 者生存质 量 的 影I l i a [ J ] . 齐鲁 护理杂 志, 2 0 1 0 , 1 6 ( 7 ) : 8 — 9 . [ 2 】 魏 崾, 闫涛景 统 康 复护 理 干预对 脑 卒 中偏瘫 患 者肢 体运 动功 能 及日 常生 活能力 的影 响 [ J ] . 医学信息( 上旬刊 ) , 2 0 1 1 , 2 3 ( 6 ) : 1 7 5 — 1 7 6 . 【 3 】 凌彩 坚. 脑 卒 中后 抑郁 的 影响 因素及 其护 理对 策【 J ] . 护理 实践 与
脊柱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 %- 6 %,其中以胸腰段脊椎骨折最多见【 1 】 d
由于椎 弓根 螺钉 内固定 术治疗 胸腰 椎骨 折 固定 牢 固可靠 ,固定节段 短, 对 脊柱活动 的影响小 ,经临床 显示 治疗效果确切 ,已成为脊柱 后 路短 节段 固定 的首要 选择。我院2 0 1 3 年6 月至2 0 1 4 年6 月采用经后路 椎 弓根螺钉 内固定术 治疗胸腰椎骨折 3 O 例 ,临床效果 满意 ,现将手术 配 合 体会报道如下。
3 5 6 .1 临 床护理 ・
良影 响。因为受到疾病 折磨 ,而且大部分 患者无法进行 生活 自理 ,往 往 出现烦躁、悲观 、抑 郁等不 良情绪 。护理人员需定 期对 患者进行 随

后路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手术配合

后路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手术配合

后路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手术配合通过对脊柱侧弯手术的配合12例,总结脊柱侧弯的手术配合方法,认为掌握脊柱侧弯的手术步骤和术中配合要点,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以及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标签:脊柱侧弯;手术配合脊柱侧弯在青少年脊柱畸形中较为常见,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通常通過手术矫形固定植骨融合进行治疗[1]。

此类手术难度大,器械多,出血多,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进行精心的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脊柱侧弯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8~19岁,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9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3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实施脊柱侧弯矫正术。

1.2 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取后路正中切口,充分暴露畸形段棘突、椎板,在C臂机透视下于两侧椎弓钉处分别植入适当的螺钉,左右各放置一根相应长的棒,旋转矫形后锁紧螺钉,观察畸形得到矫正,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正常后置横联,加压锁定,各椎间植入术中切除的骨进行椎间融合,最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1.3手术配合1.2.1 术前准备①患者的准备:因多数患者为初次手术,缺乏对手术的认识,加上环境的陌生,均会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影响手术及预后,巡回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对病房中的患者进行访视,通过宣教方式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缓解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手术,配合治疗。

②器械的准备:除脊柱手术常规器械外还需要准备矫正内固定的器械,C臂机,血液回收机等,必要时还要准备磨钻[4]。

③环境的准备:手术最好安排在层流手术间,术前充分消毒室内空气。

④手术护士自身的准备:脊柱侧弯手术具有较高难度,术中应用的器械较多,要求护理人员对手术方式全面了解,将手术步骤熟记于心,熟练配合。

1.2.2 术中配合巡回护士的配合:(1)热情接待患者进入手术间,安慰、鼓励患者,并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等。

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ppt课件

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ppt课件

PPT课件
32
第五部分 并发症
并发症
硬脊膜撕裂
神经根损伤 马尾神经损伤
椎间隙感染
术后复发及镜 下止血困难
PPT课件
33
手术注意事项
1.认真核对患者信息防止接错病人 2.保证患者手术体位安全、舒适并满足医生手术需求 3.在手术中,保持环境安静。巡回护士严密监测生命征及尿量,对清
醒者,给病人安慰与鼓励,尽量排出病人紧张情绪和不舒服的感觉。 4.严格术中无菌操作,控制参观人数预防感染 5.术后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管好患者的病历、标本等并交代其注意
PPT课件
5
一、病因
❖ 1.退变:脊柱退变;髓核含水量减少,弹性和抗 负荷能力减退;纤维环变薄弱、破裂;棘间韧带 与黄韧带退行性变化,弹性减小、变脆。
❖ 2.损伤:各种外伤导致椎间盘压力增加,均可促 进退变及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 3.遗传因素。 ❖ 4.妊娠。
PPT课件
6
二、诱因
❖ 1.腹压增高: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术前
术中
术后
准备
配合
随访
PPT课件
18
一、术前准备
❖ 1.术前访视 ❖ 术前前一日访视病人,先自我介绍及手术室的环境
,告之病人禁饮、禁食、麻醉方式、手术体位、手 术中的注意事项,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手术治 疗的重要性,实施心理疏导,树立信心更好的配合 手术,缓解和消除病人及家属的焦虑及恐惧。
PPT课件
PPT课件
❖无菌台上用物准备 ,11号刀片、大角针 、线4、7号、敷贴、 电刀头、吸引管、明 胶、棉片、20ml注 射器、骨蜡、手套、 无菌贴膜、引流管和 引流袋
23
一、术前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植骨、上棒 配合:碎骨装入一次性吸引管(1/3处)
锤子 铳子/高跟鞋 锤子
长的植入棒
(五) 植三骨、、上棒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配合:选择合适的棒 折弯 丝 抗扭力扳手临时锁紧
持棒钳加持棒
准备顶
(七)加压或撑开、最终拧紧、折断钉尾 配合:加压或撑开后透视
手术结束
关闭切口
配合:清点放置引流 1.减压、固定合适后,清点棉片、纱布及钉尾个数。放
维持解剖 防止畸形发生
3.内固定?
USS内固定
脊柱通用系统 (universal spines system,Uss)
➢ 构成: 椎弓根钉、固定棒、融合器、连接杆 ➢ 种类繁多 ➢ 形态稍异 ➢ 方法相近 ➢ 作用:促进骨的融合
内固定作用
➢ 椎板结构的破坏,必然带来脊柱不稳 ➢ 椎弓根钉系统可对脊柱的前中后柱做到坚强固定 ➢ 杜绝术后早期不稳定微动,减少微动引起的增生 ➢ 提高了椎体间植骨融合的成功率
重点内容
腰椎解剖
手术方法与 配合要点
(一)椎骨的连结
椎间盘
(一)椎骨的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 ➢ 椎体与椎体之间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
韧带相连接依靠骶脊肌、腰背肌、腹肌增强 稳定性
后纵韧带
前纵韧带
椎间盘
(一)椎骨的连结
➢ 2.椎弓间的连结 ➢ 黄韧带(椎管与椎板之间) ➢ 棘间韧带 ➢ 棘上韧带 ➢ 横突间韧带 ➢ 关节突关节
1.椎管减压?
❖ 椎管由24个游离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构成, 上接枕骨大孔,通向颅腔;下达骶管裂孔。
❖ 内容物:脊髓、脊神经根以及脊髓周围的血管 和被膜。
腰椎管狭窄症:是中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性纤维结构异常导致腰
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而使硬脊膜或神经根受压
或刺激的系列症状。
三、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5)定位置 配合:插入定位针(同一侧放入型号一样的) (6)透视 配合:纱布、方单准备
三、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7)椎弓根钉植入 配合:选择合适的螺钉,起子旋上螺钉
丝锥
螺钉 起子
固定钉 万向钉 固定钉 万向钉
C臂机为手术中定位提供很好的帮助
侧位片
椎弓根
(二)椎板切除,行有效的椎管减压(全椎板方式为例) ★全椎板、半椎板及椎板间开窗3种不同范围的椎管显露方式★
三、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2.棘突、椎板的显露 配合:准备纱布(医师在将椎旁肌剥离至关节突关节背外
侧时使用),巾钳,随时清理电刀笔的血痂
三、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3.螺钉的植入 (1)定钉点 配合:巾钳 (2)去除骨皮质 配合:咬骨钳
纱布接骨
电刀止血
三、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3)定方向 配合:开路锥 加深器/推进器 (4)定深度 配合:球探子 (直、弯两种)
二、术前准备
➢ 提前20-30分钟洗手整理器械台、与巡回护士清点所有 物品。
➢ 备好消毒钳及碘酊小纱、酒精小纱,留好棉球 ➢ 准备使用的器械:
二、体位准备
➢ 俯卧位摆放上肢时远端关 节要低于近端关节!
➢ 自膝部至足部妥善加垫,以 缓解足腕压力,足背自然下 垂,足尖离开床面!
头偏向一侧
三、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一)先行椎弓根钉的植入 1.切口(皮肤-皮下-深筋膜) 配合:大镊(主刀使用),小镊(一助使用或不用),刀柄,两
块纱布,显露深筋膜后递自动撑开器
三、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2.棘突、椎板的显露 配合:准备纱布(医师在将椎旁肌剥离至关节突关节背外
侧时使用),巾钳,随时清理电刀笔的血痂
术中关注的问题
➢ 钉棒留在体内,如有微生物带入,会 造成远期感染
➢ 血供差, 微生物易繁殖 ➢ 血供差, 抗菌素不容易杀灭微生物
一旦发生感染只能去除植入物,去除后椎板切除多的患 者容易椎体不稳而导致滑脱,进而再次出现神经根症状
无菌技术
➢ 无菌防护屏障的维持—艾利斯钳固定电刀/双极 ➢ 不确定是否无菌的物品应视为是带菌 ➢ 在无菌区内的所有物品必须是无菌的 ➢ 一旦包装被打开,无菌容器的边缘就不再无菌 ➢ 参与手术操作者最好戴双层手套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横突间韧带
(二)腰椎解剖特点
➢ 1.椎体大 ➢ 2.椎孔呈三角形 ➢ 3.椎弓根较胸椎、颈椎大 ➢ 4.棘突呈方形或斧形向后伸 ➢ 5.L4-L5,L5-S1是脊柱系统生理弯曲的最低
点,承重,间盘突出的最常见部位,约 占90~96%
(三)椎体解剖标志
椎体
上关节突
椎管
横突
椎弓根 棘突 横突 椎体 下关节突
重点内容
腰椎解剖
手术方法与 配合要点
一、术前准备
(一)基础用物 1.敷料:耳包底包;普通方单;中单2包;手术衣;一次性
门诊包(2-3包) 2.器械:椎板;外来USS器械 3.物品:10#、15#刀片;脊柱针;3-0、0#慕丝线;20*30
膜;引流管;引流袋;清洁袋2个;单级、双极电刀笔; 吸引器管;20ml注射器× 2;手套;脑棉片;骨蜡;明 胶海绵;骨蜡;明胶海绵;2个一次性吸引器头;灯把
置引流管,皮七号线固定。 2.大圆七号线或VCP752D线缝合深筋膜、浅筋膜两层。 3.大圆一号线缝合皮下。 4.皮一号线缝皮。
手术中出血的止血方法
➢ 创面软组织出血 -单极电凝及时止血 ➢ 椎板出血- 双极电凝止血、骨蜡 ➢ 椎管内静脉丛出血-双极电凝止血、明胶海绵、
脑棉片 ➢ 椎体间隙出血-明胶海绵卷,融合时取出
原因:
➢ 腰椎滑脱; ➢ 间盘突出; ➢ 椎板增厚; ➢ 黄韧带增厚,甚至骨化
正常影像片
椎间盘突出影像片
髓核脱出
2.植骨融合?
植骨融合
➢ 植骨的来源:自体骨,肋骨,胫骨,腓骨,异体骨 ➢ 融合原理:以病变椎体为中心,在病变的上一个椎
体和下一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 植骨融合作用: 限制运动
消 毒 铺 单
平 衡 液
消毒前调试 好灯光的位 置避免消毒 后在无菌区 上方移动造 成灰尘流动
器械车2
器械车1
三、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31 先行椎弓根钉的植入 2 椎板切除,行有效的椎管减压 3 探查松解神经根 4 处理椎体间隙,摘除突出的间盘 35 植骨、上棒、临时锁紧 6 加压撑开、最终拧紧、折断螺母
1.棘突、黄韧带椎板切除 显露椎管 配合:
显露椎管图
椎板棘突复合块
(三)探查松解神经根 配合: 两个神经剥离子 、神经根拉钩
(四)处理椎体间隙,摘除突出的间盘 1.切除后纵韧带 配合:神经剥离子/神经根拉钩 小圆刀
髓核钳
2.摘除椎间盘 配合:髓核凿(先小后大,铰刀/刮匙)
终板刮匙
锤子
髓核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