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输注羟乙基淀粉和琥珀酰明胶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内稳态的影响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内稳态的影响李前辉;王玲;吴青华;胡百奇【摘要】目的比较乳酸钠林格液、6%羟乙基淀粉130/0.4、4%琥珀酰明胶用于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患者内稳态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脑膜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乳酸钠林格液组(Ⅰ组)、6%羟乙基淀粉130/0.4组(Ⅱ组),4%琥珀酰明胶组(Ⅲ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前,分别用相应液体以20 ml/kg·h的速度AHHD30min,诱导时及以后继续用相应液体20 ml/kg·h的速度AHHD30 min后手术.并于AHHD前(T1)、AHHD毕(T2)、AHHD后60 min(T3)、A.HHD后120 min(T4)采集静脉血待测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以及Ⅷ冈子、VWF及放免法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并于上述各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测血气及电解质.结果 3组患者AHHD后各时间点与T1比较Hct、Hb均降低(P<0.01).3组患者AHHD后各时间点与T1比较PT、TT、AFFT、FBG、Ⅷ、VWF均有明显变化(P均<0.05),其中TT、FBG、Ⅷ、VWF未超出正常值范围,而PT、APTT已超出正常值范围.APTT的变化,Ⅱ组、Ⅲ组与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患者AHHD后各时间点与T1比较B2-MG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3组患者AHHD后与T1比较,pH、K+无明显变化(P>0.05),HCO3-、PaCO2均明显降低(P<0.01).AHHD毕与T1比较,Na'+、Cl-均明显升高(P<0.01),Ca2+的变化Ⅱ组、Ⅲ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术前AHHD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6%羟乙基淀粉130/0.4和4%琥珀酰明胶用于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但临床观察无出血增加现象.6%羟乙基淀粉130/0.4和4%琥珀酰明胶用于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术前肾功能正常患者的肾功能没有明显影响.3组AHHD后血气指标无明显变化.3组AHHD后Cl-均增加,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和4%琥珀酰明胶组AHHD后Ca'2+降低,应予以注意,必要时及时补充钙离子.【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0(027)001【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内稳态;术前准备【作者】李前辉;王玲;吴青华;胡百奇【作者单位】471031,河南洛阳,150医院麻醉科;471031,河南洛阳,150医院麻醉科;471031,河南洛阳,150医院麻醉科;471031,河南洛阳,150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9.9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技术,因实施简便,且可减少出血量和异体输血,应用日益广泛。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诊治

临床表现: ABCDE
E-Exposure
4.血管性水肿与荨麻疹类似但是可导致深部组织水肿 ,可出现于眼睑、嘴唇有时出现在口腔与咽喉。
大多数过敏反应仅有皮肤表现而并不发展为过敏性休 克。
非全麻病人的过敏性休克表现
1.所有的过敏反应是从血压略升和胃肠平滑肌收缩 开始的,故病人可能首先表现出胃肠不适症状,如 腹痛、恶心、呕吐等; 2.继而因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引起吸气性呼吸困 难,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咳嗽、发绀。
3.感染性休克:麻醉前可出现以下症状:①体温 >38℃或<36 ℃ ②心率> 90次/分③呼吸急促, 次数超过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 <4.3kPa④ 白细胞计数增高;
立即处理
1.遵循ABC(airway, breathing, cireulation)原则; 2.撤除一切可能的致敏因素(肌松药、抗生素 、 胶体、乳胶等); 3.寻求上级帮助,准确记录时间; 4.保证气道,需要时行气管插管,吸入纯氧; 5.低血压时,抬高患者下肢;
后续处理
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儿童的药物使用剂量。 [氯苯那敏] 1)12岁:10m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2)6~12岁:5m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3)6月到6岁:2. 5m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4)<6月:250ug/k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 一、有休克表现,即血压骤降至 10.7/6.7kPa (80/50mmHg)以下,甚至测不出,心率升至120 次/分以上,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蒙胧,重 则昏迷。
二、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 相关的症状。
病因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或物质: 1.肌松药:(50%-70%) (1)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常见43%); (2)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胶体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肾功能的影响

第4 2卷
第 3期
哈 尔 滨 医科 大 学 学 报
J OUR NAL OF HAR N MED C I ERS TY BI I AL UN V I
V j4 No 3 0 . 2. .
2 O 年
W ANG n W ANG a — u n Ya g, Tin y a
( e r etfA e ks 0y, h it l i l oe e H ri M d a U ir t, ab 5 0 1 C i ) Dp t n o ns f am £ g TeFr ic lg , ab ei l n e i H ri 10 0 , hn sC n a C l n c v sy n a Abt c:O jci T v ut t fc fauehpro m chm dl i ( H D)wt %H s s at bet e oea a h e et o ct yevl i e oi t n A H r v l e e f s . e uo i 6 h E (0 / .)ad4 glui nrnl m tn Me o s T iyA A 工一Ⅱ au ae tw r n o l 200 5 n % e fs eo a f c o . t d h t S o n e i i h r d hpt n ee admy i s r
d i di o3gop :ru a i ue t 6 H S 2 /g nsedo id t r sg pA w s n s w h % E (0mLk )i pe f 0—10m / m nbfr v e n u o f di 8 0 L3 i e e o
[ 要 ] 目的 观 察 输 入 6 摘 %羟 乙 基 淀 粉 和 4 琥 珀 酰 明 胶 进 行 急 性 高 容 量 血 液 稀 释 ( H D 对 患 者 围 术 期 。 % AH ) 肾功 能 的影 响 。 方 法 3 。 能 正 常 , S 0例 肾功 A AI ~Ⅱ级 的 择 期 胃肠 手 术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3 , 组 A组 ( 斯 组 )、 贺 B组 ( 血定 安 组 ) C组 ( 体组 ) 8 ~10m / i 和 晶 以 0 0 L3 n的速 度 分 别 输 入 2 lk 的 6 m 0mJ g %羟 乙基 淀 粉 、%琥 珀 酰 明 胶 和 乳 酸林 格 液 4
围手术期补液管理

液体治疗是麻醉医师临床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全部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
输液的种类、量和速度因患者的身体状况、所患疾病以及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状态不同而千变万化。
液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组织、器官必需的氧供,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的平衡和作为多数临床治疗用药的载体。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对液体治疗的观点比较保守,基本上倾向于采取限制性策略。
在随后的三十多年中,有关液体治疗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有些观点甚至尖锐对立,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但是,即便是在激烈的争论中,学者们还是对一些基本问题有着近平共同的认识。
1.体液、电解质生理1.1正常体液分布人体含水量随性别、年龄及脂肪分布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一般成年男性身体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女性为50%。
婴儿体内含水量较多,约占体重的70~80%。
体内水分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又可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
其中组织间液中可与血浆交换的部分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功能性细胞外液对体液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1.2电解质对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的电解质主要包括钠、钾、钙、镁以及氯离子。
在生理情况下,机体有着精确的调节机制来保持各部分体液成分内电解质含量的稳定。
在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最主要的阴离子是C1-,二者的生理浓度分别是(135~145)mmol /L和(96~106)mmol/L。
它们对于维持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是至关重要的,二者约占血浆总渗透压(280-320mOsm/L)的(77~90)%;而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K+,最主要的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Ca+和Mg2+在体内的含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存在于骨组织中,体液中的浓度很低。
但是他们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神经电活动的形成和传导、肌肉收缩、酶活性等基本生理功能的维持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和调节总是相互伴随、相辅相成的,机体通过四种方式来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在体内各生理间隙的移动,包括渗透作用(osmosis)、扩散或弥散(diffusion)、主动转运(activetranspt)和过滤(filtration)。
万汶

万汶通用名: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称:万汶英文名:Hydroxyethyl Starch130/0.4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Wanwen【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略带粘性的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本品为血液容量扩充剂,其容量扩充效应和血液稀释效应取决于分子量大小、取代度、取代方式和药物浓度,以及给药剂量和输注速度。
给健康志愿者在30分钟内输注本品500 mL后,其容量扩充效应为本品输注体积的100%,该100%容量效应可稳定维持4-6小时。
用本品进行等容血液置换,可维持血容量至少6个小时。
毒理研究:在狗和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中,每日静脉输注本品按体重9 g/kg,连续给药3月,结果未发现毒性反应。
给药期间,由于非生理条件下,肝、肾应激反应增加,可观察到试验动物的网状内皮系统、肝实质和其它组织对羟乙基淀粉的摄取和代谢有所增加。
每日静脉输注本品的最低毒性剂量按体重计高于9 g/kg,该剂量相当于人体最大治疗剂量的3倍以上。
在大鼠或兔子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本品无致畸毒性。
每日给兔子输注10%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50 mL/kg,可观察到胚胎死亡的现象。
给怀孕和哺乳期大鼠,以上述剂量单次推注给药,可观察到幼崽重量增加延缓及生长延缓,在母体表现液体负荷增加。
尚未进行本品对生育力影响的研究。
【药代动力学】羟乙基淀粉的药代动力学较为复杂,与分子量和摩尔取代度密切相关。
当静脉给予本品时,低于肾阈(60,000-70,000道尔顿)的小分子很容易通过肾脏经尿排泄,大分子羟乙基淀粉在通过肾脏排泄之前,被血浆α-淀粉酶降解为小分子。
本品在输入体内后,血浆中羟乙基淀粉的平均分子量为70,000-80,000道尔顿,在治疗期间保持在肾阈值之上。
本品分布容积约为5.9升,输注本品30分钟后,血药浓度为最大血药浓度的75%,6小时后降至14%。
羟乙基淀粉130上分析

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上市分析一、产品分析1、概述由于输血中存在传染其他疾病的危险,如输血性肝炎、HBV(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HIV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一些其他未知病毒的感染等,并且在重点传染病中,经输血传染的病例已经连续三年位居首位,使输血成为一个高风险的事件。
我国总用血量1600吨/年,不必要输血占50%,血源紧张,价格昂贵,节约用血已成为当务之急。
并且人体对血液稀释有相当的耐受性。
近年来随着自体输血技术的发展,使人工胶体血浆代用品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除补充血容量外,常作为自身输血和血液稀释的一种替代物,据初步估计,仅中国内地医药市场,目前其市场容量已达数十亿人民币,且在不断飞速发展中。
2、羟乙基淀粉130/0.4与同类产品的比较3、羟乙基淀粉130/0.4与同类品种价格比较分析:1•人血白蛋白属于天然的血浆代用品,临床一线经过大量的实践应用,其扩容性较差,因资源有限,价格较高,临床上仅限用于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及低白蛋白血症等特殊情况。
2.琥珀酰明胶和聚明胶肽属于明胶类胶体,相对分子质量小,对凝血功能影响小,可有效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改善静脉回流量和心排出量,加快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的运氧能力,还能减轻组织水肿,有利于组织对氧的利用。
它的渗透性利尿作用还有助于维持休克病人的肾功能。
缺点是扩容时间较短,同时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高,所以用量不大。
3.右旋糖酐40或70属于右旋糖酐类,右旋糖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不易渗出血管,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的水份以补充血容量,从而维持血压。
其扩溶时间较明胶类有所延长,但对凝血功能影响明显,由于其具.有显著改善微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价格低廉等特点,所以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用量。
4.羟乙基淀粉按相对分子质量划分,有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羟乙基淀粉(<100 000)、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羟乙基淀粉(100 000〜300 000)和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羟乙基淀粉(>300000)3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医学

⑵需要一定的麻醉深度, 如掌控不良, 可能造成循环 负荷过重产生心脏意外如心衰肺水肿。
⑶稀释效能有限, 鉴于血管的固有容积, 不可能作无 限制的血液稀释, 1000-1200ml的扩容量, 仅可使 Hct下降7~8%。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AHH)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示意图
急性高容量液稀释
示意图
AHH 的实施
是在麻醉后通过深麻醉或使用血管扩张药使血管容量 得到一定的扩张,同时快速补充相当于20% ~25%自身 血容量的胶体液,术中出血用等量的胶体液补充,而 尿液及术野蒸发的水分用等量的晶体液补充,使整个 手术期间病人的血容量始终保持高容状态。
4.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只要保持血小板计数( Plt) > 60X1012 /L, 其他凝血因子不低于正常水 平的30%即可满足凝血的需要。 AHH 基本不影响围术期的凝血功能
Lars等[ 21] 对全髋置换术患者用6% 羟乙基淀粉( HES) 200 /0.5 15m l/kg 于术 前AHH, 发现H b、H ct、P lt如预料的那样较AHH 前降低, H b在术后第三天下 降到最低水平, P lt于AHH 后最初下降, 随后几天又增加并且高于术前, 但PT 和 APTT 均在正常范围内,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与术中下降, 术后几天又增加。
节约用血技术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临床输血量
全国每年临床输血4600吨 67%是围手术期输血 围手术期输血中67%在手术室
血源紧张
血液稀释技术
o 血液稀释的原理是通过补充血浆代用品或 血液代用品, 降低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 数量, 使同等量的外科出血情况下, 明显减 少红细胞的丢失数。
围术期肾功能的变化

围术期肾功能的变化一、麻醉药对肾功能的影响麻醉对肾功能的影响包括两方面:麻醉药对肾脏的直接影响和麻醉对心血管功能抑制后对肾脏的间接影响。
(一)术前用药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很少影响肾功能。
阿托品有部分以原形经肾排出;而东莨菪碱更少,仅有1%。
对危重肾病宜选后者。
安定类药基本由肝脏降解,部分代谢产物经肾排出,治疗量对循环及肾功能的影响轻微。
(二)镇痛及镇静药吗啡主要由肝脏降解,代谢产物大部分自尿排出,以原形经尿排泄不超过12%。
有10%由胆汁进入肠道,可被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称为肝肠循环,是导致少尿、无尿、呼吸抑制延长的原因。
吗啡可使肾血流减少9%、肾小球滤过率降低17%。
芬太尼主要在肝内经受广泛的生物转化,形成多种无药理活性的代谢物,随尿液和胆汁排出,不到8%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氟芬合剂有控制交感神经活动的一定肾功能保护作用,是被推荐的肾病麻醉方法之一。
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瑞芬太尼,是一种药效强、起效迅速、作用消失快、无蓄积作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镇痛药。
它主要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产物为瑞芬太尼酸,红细胞为主要代谢场所。
瑞芬太尼酸由肾脏以原形排出,因此,对于肾衰竭的患者,瑞芬太尼酸的终末半衰期明显长于正常者(增长1.5~6.8小时),但由于其效价非常低,即使连续输注24小时,其蓄积的代谢产物也不会达到临床有效浓度。
因此,肾衰竭的患者瑞芬太尼的敏感性并不增强,苏醒也无改变。
氯丙嗪对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与吗啡相反,通过抑制使尿量增加;但剂量加大后血压下降,肾血流与尿量随之减少。
(三)静脉全身麻醉药静脉麻醉药中,巴比妥类明显减少GFR(20%~30%)和尿量(20%~50%),常用的硫喷妥钠以剂量相关方式使肾小球滤过减少,肾血流灌注降低,重症肾衰竭的患者诱导量可较正常减少75%,并随尿毒症严重程度药效延长。
氯胺酮麻醉时肾血流量和肾血管阻力均增高。
氯胺酮2mg/kg并不增加肾素活性及导致肾脏缺血,但能增加心脏负荷,对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肾脏患者慎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03 6 /m .i n10 -14 .0 0 .2 Oh 1 .7 0c ajs .0 7 2 52 1.40 2 .s 1
作者 单 位 :5l 1 0 广 州 ,广 州 医学 院第 三附属 医 院麻 醉 科 0 5
43 9
国际医药卫生 导报 2 1 0 1年 第 1 7卷 第 0 4期
( 稿 E期 :2 0 01 01 收 t 01 - — )
( 任校 对 :成观 星) 责
・
药物 与临床 ・
围术 期输 注 羟 乙基 淀粉 和琥 珀酰 明胶对 老年 患 者 肾功 能 的影 响
谭 秀华 黄 隽 卢筱琳 陈戟 詹 鸿
【 摘要 】 目的 比较 同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输 注琥 珀酰明胶与羟 乙基淀粉(3 /.) 老年病人 肾功能 的影 1 00 对 4
2 0 ,2 (l 1 1 1 3 0 8 42 3 - 3 .
11 翁永振 ,江振康. 障碍典型病例分析[ . : 4 精神 M] 北京
科 学 技 术 文 献 出版 社 ,2 0 :18 19 0 3 2- 2 . [] 邱 昌建 , 5 罗字鹏 , 张波 , 刑事 责任能力评定 中“ 等. 待
I MHG N,F b u r 0 1 e ray2 1 .Vo.7 No0 11 4
.
u d rn r a t p r t na dt y odo e ai nw r n o ye u l ii e t g o pa d V g o p 2 n e i gbe s o e ai n r i p r t e e a d ml q a yd vd d i o o h o r l n G r u n r u 0
s rh1004 o n lu cini te lel uigpr p rt ep r d Me o s F r ai t t c (3 /. nr a fnt dr d r ei eai ei . t d ot p t ns a ) e o nh e y n o v o h y e
Co a e t e i fue c f s e i y a e e a i n y r x e h ls a c n r n lf n to mp r h n l n e o u e n l t d g l t n a d h d o y t y t r h o e a u c i n i h l e l u n e i p r tv e o T nt e e d ry d r gp ro e a i e p r d i i AN Xi - u , H U uh a ANG J n, LU Xi o l a a -i n, C HEN J,Z i HAN Ho # De rme t f n sh so o y, T e t idaf i t dh s ia fG a g h u Me iM n pa t n a e t e i lg o h r f la e o p t l h i o u n z o de
响。方法
择期乳腺手术 、 甲状腺手术病人 4 例, O 随机分 为两组 , 即琥 珀酰明胶 组( 和羟 乙 G组)
基 淀粉组f 组 G 自切 皮开始输 入2 /g v 组 0ml 的琥珀酰 明胶 , k V组则输入2 l g 0m/ 的羟乙基淀粉 , k 以醋酸林格 氏液补充其余体液体需要 量 , 术后第 1 天和第 2 ,继续 分别输入 2 /g・ 天 0ml k 天的琥 珀酰 明胶和羟 乙基淀粉 。记 录麻醉前(n、术毕 . 术毕 5 T) ) 、 小时(. T) 、术后第 l 天 ) 第 2 T) 、 天( 以及第 3天( T) 各时点 的心率 、 平均动脉压 、 V 值 ,测定 以上各点血肌酐 (r C P c ) 、尿 d. ,血 微球 蛋 白( .M) 一 、视黄醇结合 蛋白(B ) 。结果 R P浓度 两组 患者生命体征 、血 c 浓度在各 个时点差 r 异均无显著性( 尸>00 两组 患者血 ,M浓度在各个 时点差异亦无 显著性( 0 5,但较正 . 5 ~ P> . ) 0 常值(o 0 /) 1 3 mgL有升 高;尿 O .M、尿 R P t一 B 浓度在手术开始后进行性 升高 , 1 T 比较 , T 一T 与
Un v r iy Gu n z u51 50, Chi i e st , a g ho 01 na
[ bt c] O jcie T o p r h f e c f u cn ltdglt n y rx eh l A sat r bet oc m aeteil neo e iyae eai a dh doy ty v nu s n
国际医药 卫生导报 2 1 第 l 01 年 7卷 第 O 4期
I MHGN,F bu r 01 ,V 11 No0 e r ay2 1 o.7 .4
标准【 】3版. :山东科学技术 出版社 ,2 0 : M. 济南 01
l 64—1 65.
分类 的精 神病性障碍 的诊断分析【1 医学杂志 , J法 .
差异有显著性( <00 l而在T ~ 个 时点上 , 尸 .5 , T 的4 V组较 G组升高 的幅度更 大 , 异有 显著性 差 ( <0o ) J .5。结论 p 通过对 肾功能敏感 指标 的监测表明 ,羟乙基淀粉相对于琥珀酰 明胶 , 对肾 其
功能影响更大 ,而且 主要是影响了 肾小管的功能 。 【 关键 词 】 琥 珀酰 明胶 ;羟 乙基 淀粉 ;肾功能 :老年 人
.
n lk ~Geou i e s n u e r u u igo e ain, h l e go pwa u e i y rx e h l l g ‘ lf sn f s di G g o pd r rt wa i n n p o w i t r u s n s dw t h d o y t y e h V i 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