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地面排水设施
疏干井降水原理

疏干井降水原理
疏干井是一种常见的排水设施,它的作用是将地下水或雨水排出,以避免地面积水和地下水位过高。
疏干井的降水原理是通过井壁和井底的孔洞,将地下水或雨水引入井内,再通过管道排出井外。
疏干井的建设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壤类型、降雨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疏干井的深度应该超过地下水位,以确保井内不会积水。
同时,井壁和井底的孔洞大小和数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保证水能够顺畅地进入井内。
在降雨时,地面上的雨水会渗入土壤中,形成地下水。
如果地下水位过高,就会导致地面积水。
此时,疏干井就能够发挥作用了。
井壁和井底的孔洞能够将地下水引入井内,再通过管道排出井外,从而达到降水的目的。
除了降雨时,疏干井还可以用于排除地下水。
在建筑工程中,地下水会对施工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排水。
疏干井可以将地下水引入井内,再通过管道排出井外,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疏干井是一种重要的排水设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和地面积水,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
疏干井的建设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下水位、土壤类型、降雨量等,以确保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铁路路基排水.pptx

• 摸清水源,合理规划,因势利导,综合治理。 • 保护生态平衡,与农田水利相结合,少占农田。 • 排水设计应经济实用,以节约加固工程量。 • 防重于治,防治结合。
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适用,并做到系统规划,合理 布局,与当地排水设施相协调。
第2页/共35页
第二节 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构造
第26页/共35页
路基排水施工技术要求
• (平台防护及截水沟未及时施工,冲刷导致锚索外露)
第27页/共35页
路基排水施工技术要求
• 3、地下排水设施施工: • 1).地下排水设施要与地表排水系统相配套,水路保持畅通,沟槽内碎石回填均匀、密实。 • 2).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可采用排水沟或暗沟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沟底宜埋入不
• 5).检查井基坑回填应按路基相同部位的材料和压实要求采用人工分层回填,夯击密实。施工时应避免机械 损伤检查井井壁。
第32页/共35页
路基排水施工技术要求
• 质量通病: • 1).排水系统与实际地形不协调,与周围结构物的排水系统衔接不畅。地上排水系统和地下排水系统不配套。 • 2).排水设施流水断面几何尺寸达不到要求,沟底地基不密实。 • 3).流水坡度存在反坡或沟内局部下沉、凹陷、积水、淤塞。
(3)反滤层 是为了汇集水流,并用以防止含水层中土粒堵塞排水层而设置的。反滤层应 尽可能选用颗粒大小均匀的砂石材料,分层填埋,相邻两层颗粒直径之比不小 于1:4,设计时填料的颗粒应为含水层土的最大粒径的8~10倍。(石屑:指采石 场加工碎石通过的筛下部分)
第15页/共35页
渗井
1. 渗井的功能 将排不出的地表水或边沟水渗到地下水层中而设置的用透水性材料填筑的竖井。
地面排水设备

1、地面排水设备有哪些类型,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
地面排水设备主要有:排水沟、侧沟、天沟、截水沟、矩形水槽、跌水和急流槽。
(一)排水沟1.平坦地带,横坡不明显,且路堤高度小于2 m时,宜在路堤两侧设置排水沟。
2.当路堤高度大于2.0m时,可以只在大面积横坡方向的上方设置排水沟。
在路堤高度小于2.0m的平原地带,确认下侧不会有积水和造成地面径流的可能时,也允许只在上方设置排水沟。
3.在农田地区,常把开挖排水沟的弃土置于排水沟的外侧,筑成挡水埝,以阻挡农田排灌水流入排水沟。
挡水埝顶宽一般采用0.5 m,两侧边坡坡度不大于l:1,靠排水沟一侧的坡脚与排水沟之间应留出适当的距离。
4.紧靠路堤护道外侧的取土坑,如能适当控制其深度,以连接上、下游的排水沟或排水通路,则可利用于地面排水。
此时,取土坑底部宜做成由两侧边缘向中间倾斜的2%~4%的横坡,或在取土坑中部设置适当断面的排水沟。
(二)侧沟1.侧沟水不宜流入隧道排水沟内。
因此,当出洞方向路堑为上坡时,侧沟要用与线路纵坡相反的坡度,称为反坡排水。
只有对长度为300m以下的短隧道,在洞外路堑水量较小,且含砂量小,不易淤积,修建反坡排水将增加大量土石方等困难条件下,才允许将侧沟水引入隧道排水沟内,但应验算隧道水沟断面(不够时应予扩大),并在高端洞口设置泥砂沉淀井。
2.侧沟水应排出路堑以外,在填挖交界处沿山弯转偏离路基排出,以防冲刷路堤。
但对深长路堑和反坡排水的侧沟,可以根据地形条件增建穿越路基的横向盖板水沟,将水引排到路基的外侧,在路堑边坡较低处,开挖马口排走。
(三)天沟1.天沟距堑顶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5 m。
2.如果边坡为不易渗漏的岩石和黏性土,或对天沟已采取防渗措施,或路堑不高,即使边坡坍塌也不致影响行车时,天沟距堑顶的距离可以减小到2 m。
3.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天沟距堑顶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l0m,同时还应加固防渗。
4.如果堑顶上有弃土堆,天沟一般应设在弃土堆以外2.O~5.0 m。
路基排水种类及施工要点

路基排水设施的种类和施工要点1、前言排水设施是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排水系统对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做好路基排水,确保路基达到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而解决路基排水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此,对路基排水设施的种类和施工要点探讨如下。
2、排水设施分类根据水源的不同,影响路基路面的水流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大类,所以路基排水工程分为地面排水及地下排水两大类。
2.1 地面排水地面排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设施。
其作用是将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流入路基内。
地面排水又分为临时排水和永久排水,临时排水应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 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 应采取疏导、堵截、隔离等工程措施。
2.2 地下排水地下排水设施有排水沟、暗沟(管)、渗沟、渗井、检查井等。
其作用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或拦截地下水并将其排出路基范围以外。
3、排水设施设置原则3.1 地面排水施3.1.1 边沟边沟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以利于将雨水及路面水排出路基以外。
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边沟和涵洞接合处应与涵洞洞口建筑配合,以便水流通畅进入涵洞。
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3.1.2 排水沟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通常不宜超过500m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 %。
排水沟的出水口,应设置跌水和急流槽将水流引出。
3.1.3 截水沟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汇水面积等进行设置。
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
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小于2m截水沟应先施工,与其他排水设施应衔接平顺。
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
排水工程造价实战跌水与急流槽课件

(5)所用砂砾垫层或基础材料、填缝材料、钢筋以 及地基平整夯实及回填等土方工程均含人相关 子目单价之中,不另行计量与支付。
(6)土工合成材料的计量、支付按第205节规定执行。 (7)渗井、检查井、雨水井的计量、支付按第314节
规定执行。
2.支付
按上述规定计量,经监理人验收的列入工程量清单的以下工程子 目的工程量,其每一计量单位将以合同单价支付。此项支付包括 材料、劳力、设备、运输等及其他为完成地面排水工程所必需的 所有费用,是对完成工程的全部偿付。
呆瓜学造价系列
造价实战
——排水工程(跌水与急流槽)
路基排水的分类
根据影响路基的水流的不同分: 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 常见的地面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 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倒 虹吸管与渡水槽以及蒸发池等 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有暗沟、渗沟 和渗井等。
地面排水:跌水与急流槽
多级跌水
急流槽
跌水与急流槽施工工艺(简)
3.支付子目
注:尺寸类别较多时,可自行按顺序增加
编制办法﹒附录四
5
排水工程
4 急流槽
1 现浇混凝土急流槽 2 浆砌片石急流槽
……
km 按不同的结构类型分节
m3/m
按不同的材料、尺寸划 分细目
m3/m
m3/m
……
结合图纸套定额
为方便操作, 演示过程中将借助软件实现
工程数量大样图
图纸1:施工图设计
1.在清单上列出M7.5浆砌片石急流槽,输入单位、数量
2.套选定额(所选定额仅作参考)
浆砌片石
定额 套选
1-2-3-3
工程量
预制混凝土急流槽
定额 套选 1-2-4-12
工程量
铺砌混凝土预制块急流槽
5常见的地面排水设施

1: m
H
b a)
1:n
1:1 H b b)
R1=5.6
R=0.3
0.3~0.5 R=0.3
c)
0.3~0.5
R=0.3 d)
R=0.3
H 1:n
e)
1:n 1:0.1
H b f)
边沟的横断面形式示意图:a)、b)梯形;c)、d)流线形;e)三角形;f)矩形
挖方坡顶的截水沟
截水沟
边沟泄水流入涵前窨井剖面图(单级跌水) 挖方段截水沟:1-截水沟;2-土台;3-边沟
四、路基排水的一般原则
1.摸清水源,全面规划,做到正确合理 2.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与农田水利结合 3.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4.出口尽可能接至天然河沟,减少桥涵
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中央分隔带排水
路面表面排水设计
设超高的曲线段路面水可采用两种型式排出
排水性路面设计
縦断坡面の大きい箇所
跌水构造示意图:1-护墙;2-消力槛
急流槽
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
山区排水
平曲线路段的边沟
坡面排水系统
地下排水设施 渗沟布置图例
接头连接
横向排水管排水
三、排水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 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保证路基路面处于
坚实和稳定状态。
要求: 1.各项设施应具有足够的泄水能力 2 .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不能过长 3.排水设施应有较好的耐久性
公路排水的类型 1、 路界表面排水:排除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地表水,包括由落在
路界范围内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能进入路界的公路毗邻地 带的地表水,以及由相交道路流入路界内的表面排水等。
2、 横向穿越路界排水:公路跨越溪沟、河流、渠道、洼地时, 将公路上游侧的地表水流穿过路基引排到公路下游侧。
常见的道路排水方式

常见的道路排⽔⽅式道路排⽔⽅式有明式、暗式及混合式三种⽅式。
明式由街沟、边沟、排⽔沟等组成明沟或明渠排⽔。
暗式⽤暗管排⽔,包括街沟、⾬⽔⼝、连管、⼲⽀管、各种检查井及出⽔⼝等。
混合式是明暗结合的排⽔⽅式。
⼀、常见型排⽔⽅式1、明式排⽔明式排⽔主要适⽤于岩基开挖,对砂砾⽯或粗砂覆盖层。
多⽤在道路两侧的⾬⽔和污⽔的排放,这种露天排⽔⽅式,不美观。
▲明式排⽔意向图2、暗式排⽔暗式排⽔主要有管排⽔、⾬⽔⼝、各种检查井及出⽔⼝等。
利⽤暗藏的⽅式排⽔设施藏在地表层下,把⾬⽔和污⽔排出去,避免了暴露性,不影响美感。
▲暗式排⽔意向图⼆、⽣态型排⽔⽅式1、植被浅沟植被浅沟常⽤在道路两侧、不透⽔地⾯的周边和⼤⾯积绿地内等处,可与⾬⽔管⽹或集⽔池相连,其表⾯⼀般种草进⾏覆盖。
▲植被浅沟结构⽰意图▲植被浅沟意向图2、植草沟植草沟分为三种类型:标准传输植草沟、⼲植草沟和湿植草沟。
标准传输植草沟是开阔的浅植物型沟渠。
⼀般应⽤于⾼速公路的排⽔系统,在径流量⼩及⼈⼝密度较低的地区,可代替路边的排⽔沟或⾬⽔管道系统。
⼲植草沟是开阔的、覆盖着植被的⽔流输送渠道。
运⽤时,通过⼈⼯改造⼟壤所组成的过滤层,以及过滤层底部铺设的地下排⽔系统,对⾬⽔具有传输、过滤、渗透和持留能⼒,从⽽保证⾬⽔在⽔⼒停留时间内从沟渠排⼲。
⼀般应⽤于居住区,需要定期割草,才有效保持植草沟⼲燥。
湿植草沟与标准传输植草沟系统类似。
⼀般⽤于⾼速公路的排⽔系统和⼩型停车场或屋顶的⾬⽔径流,但由于其⼟壤层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潮湿状态,可能产⽣异味及蚊蝇等卫⽣问题。
▲植草沟⽰意图3、⽣物滞留池⽣物滞留池是通过⼈⼯挖掘的浅凹绿地,主要吸收屋顶或地⾯的⾬⽔,利⽤⼟壤植物和微⽣物的⽣化及物理作⽤使⾬⽔净化,并渗⼊⼟壤,涵养地下⽔。
▲⽣物滞留池⽰意图。
不得不说,这次把路基排水讲清楚了

不得不说,这次把路基排水讲清楚了一、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讲究实效、注意经济。
一般情况下,地面和地下设置的排水沟渠,宜短不宜长,以使水流不过于集中,做到及时分散,就近分流。
沟渠的设置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以防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稳定。
路基边沟一般不应用作农田灌溉渠道,两者必须合并使用时,边沟的断面应加大,并予以加固,以防水流危害路基。
二、地面排水设施常用的路基地面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等,必要时还有渡槽、倒虹吸及积水池等。
这些排水设备分别设在路基的不同部位,各自的排水功能、布置要求或构造形式,均有差异。
2.1边沟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平坦地面填方路段的路旁取土坑,常与路基排水设计综合考虑,使之起到边沟的排水作用。
边沟的排水量不大,一般不需要进行水文和水利计算,依据沿线具体条件,选用标准横断面形式。
边沟仅靠路基,通常不允许其他排水沟渠的水流引入,亦不能与其他人工沟渠合并使用。
边沟不宜过长,尽量使沟内水流就近排至路旁自然水沟或低洼地带,必要时设置涵洞,将边沟水横穿路基从另一侧排出。
边沟的横断面形式有梯形、矩形、三角形及流线型等。
边沟可采用浆砌片石、栽砌卵石和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
砌筑用的砂浆强度,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M7.5,对于其他等级公路采用M5。
边沟出水口附近,水流冲刷比较严重,必须慎重布置和采用相应措施。
由于边沟泄出水流流向路堤坡脚处,两者高差大,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地形与地质等具体条件,将出水口延伸至坡脚以外,以免边沟水冲刷填方坡脚。
沟水流流向桥涵进水口时,为避免边沟流水产生冲刷,应作适当处治。
当边沟水流流至回头曲线处,一般边沟水较满,且流速较大,此时宜顺着边沟方向沿山坡设置引水沟,将水引至路基范围以外的自然沟中,或设急流槽或涵洞等结构物,将水引下山坡或路基另一侧,以免对回头曲线路段冲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是造成路基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路面唧泥
由于排水不良造成公路破坏
砂泥岩高边坡滑坡
公路强度降低
二、常见的公路排水设施
边沟
梯形边沟
优美的碟形边沟
植草的碟形水沟
挖方坡顶的截水沟
将截水沟的水引下来
跌水
急流槽
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
四、路基排水的一般原则
1.摸清水源,全面规划,做到正确合理
2.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与农田水利结合
3.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4.出口尽可能接Βιβλιοθήκη 天然河沟,减少桥涵谢谢观赏
山区排水
平曲线路段的边沟
坡面排水系统
地下排水设施
渗沟布置图例
横向排水管排水
接头连接
三、排水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
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保证路基路面处于坚 实和稳定状态。 要求: 1.各项设施应具有足够的泄水能力 2 .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不能过长 3.排水设施应有较好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