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笔计3(儿童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3(儿童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3(儿童社会工作)

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运用专业的价值理念、科学知识和方法,改善或者消除儿童的脆弱性。一、儿童的含义

(一)儿童的定义

( 1 )儿童社会工作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为依据,以年龄为界定指标,将儿童界定为所有未满18 周岁的自然人。

(2) 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未成年人界定为未满18 周岁的公民,与《儿童权利公约》对儿童的界定一致。因此,在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儿童"与"未成年人"同义,可以互换使用。

(二)儿童概念的形成

( 1 )儿童概念是在20 世纪20 年代,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受到关注的。

(2) 菲利普·阿里耶斯于1960 年发表的专著《儿童的世纪》中将人们对儿童和童年的关注推向高潮。

(3) 在接下来的10 多年里,西方学者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有关儿童生活史的论文和专著,对儿童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二、儿童的特点(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社会属性的特点

1.童年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基础。童年是人生的最初阶段。每一个儿童在童年时期的经历决定了他进人成年期的状态,对其成年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儿童是每一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是家庭概念中的基本要素。儿童在家庭中的存在能使每-个家庭得到延续,包括延续家庭的经济和文化,是家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二)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儿童的发展和进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三)儿童成长发展的特点

1.快速性

从出生到年满18周岁,儿童的身体,包括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等都处于迅猛地成长过程中。每一个人只在儿童期经历这样快速且全面的发展。

2.阶段性

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性也被称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从出生到18周岁,其成长阶段通常包括婴儿阶段(0~1岁)、幼儿阶段(2~3岁)、学前阶段(4~5岁)、学龄阶段(6~12岁)和青少年阶段(13~18岁)。不同阶段的儿童不仅具有较为相似的生理发展特点,也有需要完成的共同的社会心理发展任务。

3.顺序性

(1)在儿童身体的快速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遵循从上到下、由近到远、从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性。

(2)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也具有顺序性。从积极人格培养的角度,婴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信任人格的培养,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自主人格的培养,学前阶段儿童则需要完成勤奋的人格培养。这些社会心理人格的培养必须在儿童成长发展的某一个阶段完成,这些阶段无法变更顺序。

4.不均衡性

在迅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儿童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从出生到年满18 周岁,儿童会经历两个相对来说更加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

(1)从出生到1 周岁,这之后生长速度会减慢;

(2)青春期,这个阶段的生长速度又会加快,18周岁时骨髓的发育基本定型。

从系统来说,儿童的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等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免疫系统到12 岁左右趋于成人水平。

5.个体差异性

儿童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在身心发展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等方面,都有不同于整体特征的个性化特点,具有不同于他人的成长轨迹。

6.分化与互补性

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和成熟,多数情况下都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性特点。

三、儿童的需要(重点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但儿童的需要很重要,考查的可能性很大,考生在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儿童的发展过程需要获得不同方面的照顾、引导、支持和保障才能完成。

(一)生存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包括:

(1)生命存在的需要,即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包括养育照料和可获得的最高水平健康医疗照料。(2)社会存在的需要,即获得社会身份,包括姓名、户籍和国籍。

(二)发展的需要

发展需要包括:

(1)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得到父母的爱和适当管教,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有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满足其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求知欲。

(3)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有适合儿童且安全的娱乐场所,为儿童形成良好的娱乐休闲态度、方式和行为提供教导和培养。

(三)受保护的需要

儿童受保护的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免遭伤害需要,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为的伤害。人为的伤害主要包括:

( 1) 儿童虐待。包括:

①针对儿童的身体虐待,如体罚和责打。

②情感虐待,如用讽刺、挖苦和侮辱性语言对儿童进行管教,不公平地对待儿童以及歧视儿童。

③性虐待,如成人对儿童实施性行为,成人让儿童一起观看性活动、性音像或者性图片以及成人为了自身的性快感而与儿童发生的一切接触和抚摸行为。

(2) 儿童忽视。包括:

①对儿童身体健康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的忽视。

②对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的忽视。

③对儿童社会化发展需要的同伴交流和接触社会的机会的忽视。

(3) 儿童剥削。主要包括:

①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

②让儿童从事商业性活动的性剥削。

(四)社会化需要

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它要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行为方式。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

(1)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使儿童掌握吃饭、穿衣、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语言表达等人类发展的最初行为方式。

(2)促使儿童的自我观念发展,使儿童能分清自我与非我两者的关系。

(3)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好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4)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儿童逐步适应社会规范,具备社会公德;培养社会角色,使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游戏角色、学校角色以及社会角色等。

四、儿童面临的问题(重点掌握)

考查年份:2015年。2015年考查了案例分析题中的1小题。主要考查方向:儿童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儿童的生活照料和成长教育状况得到普遍改善的同时,儿童在养育、保健、照料、教育、保护等方面仍然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

(一)儿童生存的问题

1.新生儿健康问题

2.儿童营养问题

3.儿童户籍问题

(二)儿童发展的问题

1.贫困的问题

2.家庭监护的问题

(三)儿童保护的问题

1.儿童遗弃的问题

2.儿童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

3.儿童被性侵的问题

4.儿童被忽视的问题

5.儿童被拐卖的问题

五、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含义类的知识点近几年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是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层面

儿童社会工作一般可分为:

( 1) 微观层面。即指根据儿童个体本身的需要而开展的个案辅导工作。

(2) 中观层面。即指以满足儿童需要为中心,针对儿童家庭或有相同问题同伴开展的小组工作。( 3) 宏观层面。即指以满足儿童需要为中心,针对社会组织和社区的社会工作,或针对政策改变开展的调查研究、宣传倡导等社会工作。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1.支持性儿童服务

( 1) 服务的对象: 全体儿童及其家庭,尤其是家庭监护状况良好的家庭。

( 2) 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个别化咨询辅导。

②为儿童提供休闲娱乐服务。

③为准妈妈提供咨询以及协助办理新生儿户籍登记服务。

(3) 目的:支持父母履行教养职责,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2.补充性儿童服务

( 1) 服务的对象: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其家庭。

(2) 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为经济困难家庭连接资源,为儿童提供经济补助。

②为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父母提供托育服务。

③为新生儿及其父母提供健康育儿资讯和技能培训服务。

(3) 服务的目的:通过弥补父母亲职能力的不足,改善父母的亲职状况,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3.替代性儿童服务

( 1 ) 服务的对象: 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

(2) 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家庭收养;②家庭寄养;③机构养育或教养。

(3) 服务的目的:通过替代儿童的父母履行亲职职责,使儿童回归家庭环境,健康成长。

4.儿童保护服务

( 1 ) 服务的对象:遭受人为伤害(包括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伤害)的儿童及其家庭。

( 2) 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伤害预防服务。是通过对有伤害风险儿童及其家庭的介入,逐步减少直至消除风险的过程,可能包含的服务可以是支持性的,也可以是补充性的。

②伤害应对服务。通常是指儿童伤害发生后,为受到伤害的儿童提供家庭外安置服务的过程,多数时候是替代性服务。

六、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了解)

本考点主要是对儿童社会工作含义的拆分,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儿童社会工作从儿童这一特定服务对象的特点出发,对上述要素进行了具体的界定,使其区别于其他领域或者人群的社会工作。

(一)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

1.儿童权利的概念

儿童权利是指儿童根据一个社会的道德或者法律而享有从事某些行动的自由以及受到某种对待的资格。

2.儿童需求与儿童权利的关系

(1)儿童需求和儿童权利的概念对儿童社会工作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2)儿童需求的概念向他人和社会指出了一个事实,即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前提和条件的,要想儿童能够成长和发展,就必须满足这些前提和条件。但是,并没有对他人和社会是否应该满足这些前提和条件承担责任和义务进行说明。

(3)儿童权利的概念从权利的视角,“享有某些行动的自由的权利”包含了儿童需求概念的内涵;同时,又通过“受到某种对待的资格的权利”补充了儿童需求概念内涵的不足,即对他人和社会提出了要求,不仅要求他们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还要求这些帮助和支持必须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

3.儿童权利理念的作用

(1)在儿童社会工作的实务中,儿童需求的概念要求儿童社会工作者要了解和掌握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知识,解决“什么是儿童的需求”的问题。

(2)儿童权利的概念不仅要求儿童社会工作者拥有这些知识,还要求他们以这些知识为基础,掌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和技巧,具备服务儿童的能力,解决“如何满足儿童需求”的问题。

(二)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

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体系包括儿童发展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工作的专业实务理论知识。

( 1)儿童发展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以及社会行为发展等理论知识,这些知识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综合了解和分析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是否正常,准确诊断儿童问题。

( 2) 社会工作的专业实务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充权理论、优势视角等,这些理论知识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判断通过怎样的步骤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儿童问题。

( 3) 儿童发展理论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为什么要服务"的问题,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帮助解决"怎样服

务"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工作者的实务能力提供基础和保障。

(三)聚焦亲职能刀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

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以满足儿童成长需要为核心,将儿童的家庭置于实务的中心,针对不同的情形,为儿童提供家庭支持、补充和替代服务来保障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需要在坚持专业理想的前提下,走本土化道路,即一方面尊重我国社会的客观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专业理想,促进环境向有利于儿童权利实现的方向改善。

七、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儿童中心的原则:围绕儿童来开展。

(二)服务个别化原则:将每一个儿童看成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个儿童的独特性

(三)儿童发展的原则:遵循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特点,确保所有服务都是有利于其成长发展的。(四)儿童参与的原则:随时鼓励儿童参与到服务的过程之中,实现儿童的自我成长。

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补充和改善家庭状况、救助和保护受伤害儿童。

一、促进的儿童健康成长(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学习本考点时需要掌握提供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

(一)传播理念和知识

1.母婴保健服务

母婴保健包括婚前保健和孕产期保健两个阶段。

(1)婚前保健服务

①婚前卫生指导:关于性卫生知识、生育知识和遗传病知识的教育。

②婚前卫生咨询:对有关婚配、生育保健等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③婚前医学检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包括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和有关精神病。

(2)孕产期保健服务

①母婴保健指导:对孕育健康后代以及遗传性疾病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

②孕妇、产妇保健: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

③胎儿保健:为胎儿生长发育进行监护,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

④新生儿保健: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哺乳和护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2.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

向新生儿母亲和家人宣传婴儿早期喂养的最佳方式一母乳喂养,并辅导和训练母亲母乳喂养技术,督促其实施母乳喂养。具体内容包括:

(1)母乳喂养的概念。

(2)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母亲、家庭、社会和婴儿。

(3)母乳喂养的好处:对婴儿、对母亲、对家庭和社会。

(4)母乳喂养技术指导。

(5)母乳喂养方案(6 个月~2 周岁)。

(6)婴幼儿辅食添加

3.幼儿早教具体内容包括:

(1)幼儿早教的可能性。

(2)未成熟大脑的可塑性。

(3)智能发育的关键期。

(4)早教的类型:婴儿中心类型、家长中心类型和两者兼顾类型。

(5)早教的方法:环境剌激、观察、游戏、示范、提问、试误和发现。

(6)早教的内容:根据发展阶段决定,并有侧重聚焦点。

4.科学育儿

具体内容包括:

(1)科学育儿的理念:儿童权利和现代儿童观。

(2)科学育儿的知识:儿童生理、心理人格和社会行为发展的知识。

(3)科学育儿的技能:观察的技能、沟通的技能、引导的技能等。

(二)提供家庭支持服务

1.亲职辅导

(1)亲职辅导指根据家长需要提供的如何做好父母的指导和教育工作,一般可采用个别辅导、家长自助小组和亲子互动团体等方式进行。

(2)目标是帮助父母提高亲职能力,做个好家长。

2.婚姻辅导

婚姻辅导以夫妻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夫妻双方个人身心素养的成长为基础,提升其对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经营能力,最终实现个人身心健康成长、两性关系改善和家庭关系改善的目标。

3.家庭辅导

家庭辅导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以全体家庭成员为对象,以改善家庭成员关系为重点,以恢复能够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为目标的专业指导或治疗活动。

4.亲子关系辅导

亲子关系辅导是指以父母和子女为对象,以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的专业指导或治疗活动。

(三)开展儿童支撑服务

1.儿童问题辅导

(1)儿童问题辅导是指专门为儿童提供的辅导服务,包括针对儿童自身的问题行为、与他人的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身心障碍的康复与治疗问题等开展的一系列专业服务活动。

(2)其目的是为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情绪疏导和支持、行为指导和矫正,从而预防可能出现的更加严重的问题,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2.儿童的娱乐和休闲

娱乐和休闲可以帮助儿童:

(1)强壮身体。

(2)促进情绪的放松和调适。

(3)增进人际关系和改善社交技能。

(4)获得同伴认同。

(5)得到自我实现。

(6)培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凝聚家庭,增进亲子关系。

3.儿童的社会化引导

儿童的社会化引导是指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与其社会化发展需要相符合的社会化引导服务。主要内容包捂:

(1)自我认同。

(2)技能学习。

(3)团队精神。

(4)社会责任。

二、家庭状况的补充和改善(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但考点内容相对重要,考生需要掌握。

(一)补充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1.连接现有政策资源

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帮助其连接符合的政策资源,改善其家庭经济状况。这些政策包括孤儿生活保障政策、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残疾人补助、大病医疗救助、特殊困难救助、教育救助津贴等。

2.就业援助

为父母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并提供就业信息,为其就业提供帮扶,从而实现提高其就业能力,改变其就业状况,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目的。

(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1.亲职教育

为亲职不当父母提供亲职教育,并跟踪辅导,以帮助父母纠正不当教养理念和行为,改善亲职状况,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基本保障。

2.“四点半课堂”

(1)“四点半课堂”是为在学校放学后、父母下班回家前的时间段里无人看管儿童提供的托管项目,在此用来指代所有为补充父母或儿童主要照顾人时间和精力不足而提供的儿童托管服务。

(2)它为临时无人着管儿童提供了安全和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或者学习空间,降低了儿童因临时缺乏监护而面临的各种风险,如意外伤害、被拐骗、结识社会不良青少年等。

三、儿童的救助和保护(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为永久或者临时失去家庭监护的儿童提供的替代家庭监护服务。具体类型如下。

(一)儿童收养服务

儿童收养服务的环节和程序

(1) 送养儿童信息发布。

(2) 收养人/收养家庭招募。

(3) 收养人/收养家庭评估。

(4) 收养人/收养家庭培训。

(5) 送养儿童与收养人/收养家庭适配。

(6) 办理收养手续。

(7) 送养儿童进入收养家庭。

(8) 收养后跟踪回访。

(9) 评估结案。

(二)家庭寄养服务

1.家庭寄养服务的定义

( 1 )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出现了家庭监护永久或者临时缺失的儿童,如不满18 周岁的

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委托给家庭养育的照料模式。寄养儿童的监护权不变,仍由委托机构承担,儿童户籍仍然在原来的福利机构。家庭寄养为儿童福利机构儿童提供了家庭环境,使其有机会感受家庭生活的氛围。

(2) 家庭寄养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为永久或者临时失去家庭监护的儿童选择合适的寄养家庭,并完成寄养安置的服务过程。

2.家庭寄养的服务环节

(1)寄养家庭招募。

(2)筛选合格家庭。

(3)评审合格家庭。

(4)寄养家庭培训。

(5)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

(6)寄养监督与支持。

(7)寄养结案。

(三)机构养育服务

( 1 )机构养育,也被称为集体养育或者院舍养育,它是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由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一种照料模式。

(2) 机构养育或集体养育服务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为院内适合集体养育的儿童提供集体养育的安置服务。社会工作者需要为机构集体养育的儿童尽可能创造一种家庭的氛围。

(3) 目前,我国提供机构养育的机构是儿童福利院或社会福利院,机构养育的对象多为病残弃婴或孤儿。

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评估

评估的方法在儿童社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用于服务需求评估,也可以用于服务效果评估。

(一)评估的定义

评估是指儿童社会工作者为明确儿童服务需求而开展的服务需求评估,即儿童社会工作者按照专业规范,采用人户走访、相关人员访谈以及观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以儿童发展理论为依据,全面、综合地对儿童自身、家庭环境以及儿童家庭所在社区的环境进行调查,收集并分析信息资料,明确儿童成长状况,发现影响儿童成长风险因素或儿童伤害的过程。它是一个持续的、不断进行的工作过程。

(二)评估的方法

1.家庭走访

走访的目的是到儿童的家庭环境中实地观察和感受儿童的生活环境,并在自然的环境中与儿童及其家人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信息。

2.实地观察

实地观察是指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儿童的家庭里,按照儿童发展的基础知识理论,直接观察和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儿童自身的、家长和家庭的。

3.会谈

会谈是指儿童社会工作者以了解儿童服务需求为目的,与儿童及其家人、邻里、同伴进行的面对面谈话。

4.查阅文档

在儿童服务需求评估过程中,常见的查阅内容包括儿童的健康记录文档、在校成绩记录文档、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档案等。另外,还可能根据具体的服务对象的特点查阅其他文档,如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犯罪事实记录以及拘留记录等。

(三)评估的工具

1.评估工具的界定

评估工具即儿童社会工作者用于帮助自己完成儿童需求评估实务工作的标准用具,通常可以分为两

大类:

(1)过程工具,此类工具多为观察指标表、访谈提纲、心理或行为量表,用于了解某一个儿童个体的具体成长发展的状态;

(2)结果工具,此类工具多为记录表,用于记录某一个儿童个体的成长状态是否符合他所在的儿童成长发展阶段的一般规律。

2.评估工具的特点

服务记录工具通常具有唯一性,某一范围(县、市、省或者全国)的儿童社会工作者均使用相同的服务记录表格。

3.评估工具的作用

(1)评估工具通过提供规范的表格填写要求,为儿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实务工作提供统一的指导。(2)评估工具能够为参与服务的所有专业人员提供可靠且科学的有关服务对象的信息。

(3)评估工具为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提供最低的统一标准,因此,评估工具最后能够起到托底专业服务品质的作用。

4、评估工具P87表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个案辅导(了解)

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个案辅导是一种社会工作的干预服务方式,此处重点讲述针对儿童的个案辅导。

(一)个案辅导的定义

个案辅导是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方法应用于干预服务中形成的一种服务方式,适于帮助儿童消除和改善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困惑或者偏差,是有效改善儿童个体的消极情绪、偏差行为和负面社会认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服务过程。

(二)个案辅导的模式

( 1) 个案辅导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心理学理论。

(2) 最早形成的是心理社会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理性情绪治疗等实务模式,它们被称为个案辅导的传统模式。

(3) 受到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个案辅导尝试发展出了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等新的实务模式。

(三)游戏辅导

1.游戏辅导的定义

游戏辅导是社会工作者针对儿童,为其创造一个自由玩耍的空间和氛围,以结构式或非结构式游戏形式,发挥游戏的治疗性力量,协助儿童重述或再现经历和表达情感,接纳自我和他人,最终实现预防和解决儿童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实现同伴融合、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的一种辅导模式。

2.游戏辅导的理论依据

(1)游戏辅导的原始理论依据是心理分析理论,即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将内在的情绪外显化,让内心无意识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得到呈现;通过与社会工作者的互动,可以增加儿童自我行为和情绪的认知,促进儿童的个人发展,增强儿童面对困难的信心和能力。

(2)人本主义理论和行为理论在后期也逐渐被引人游戏辅导实务中,与心理分析理论一起成为游戏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3.常见的游戏辅导形式和类型

(1)常见的游戏辅导形式有沙盘游戏、看图讲故事、戏剧表演、体育游戏等。

(2)根据游戏的功能,游戏辅导可以分为感觉运动性游戏、功能性游戏、建筑性游戏、戏剧性游戏和规则游戏五大类型。

(3)根据游戏的进行过程,游戏辅导通常可以分为无导向游戏辅导和导向型游戏辅导两大类型。

①无导向游戏辅导(non - directive counseling),是指社会工作者为儿童创造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和氛围,让儿童在一个毫无干涉的环境中自由玩耍,包括自由选择和摆放玩具的过程。无导向游戏辅导又称为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辅导模式,被归类于心理动力辅导范式之下。

②导向型游戏辅导(directive counseling),在实务中最常见的是人物创造和编故事。社会工作者通过设计游戏、带动儿童参与游戏、提示游戏主题等方法,鼓励儿童在游戏中对玩具进行拟人化表达或者角色想象,即讲故事。导向型游戏辅导通常用于低龄儿童创伤辅导,被归类于认知行为辅导范

式之下。

4.游戏辅导的特点

游戏辅导的最突出特点就是让儿童通过游戏获得实践并提高自己在所有发展领域的技能。儿童游戏辅导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儿童参与游戏是受本能驱使的。

(2)辅导游戏是由儿童自由选择的。

(3)游戏过程是充满想象力的。

(4)儿童是主动参与到游戏中的。

(5)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是快乐的。

5.游戏辅导适用的范围

(1)一般的儿童心理困惑,需要获得心理成长。

(2)儿童心理或行为问题,包括多动症、攻击行为、情绪问题、创伤后应激反应、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沉默内向等。

6.游戏辅导的原则

(1)建立融洽的治疗关系原则。游戏辅导社会工作者必须与儿童建立温暖、友善、和谐的关系,在治疗中提供包容和鼓励。

(2)接纳的原则。游戏辅导社会工作者要完全接纳接受辅导的儿童,接受儿童就是儿童本身。无论儿童做出了怎样的行为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游戏辅导社会工作者需要做的是接纳,而不是评判。(3)反馈的原则。游戏辅导社会工作者要对儿童的情绪表达保持敏感做出回应。只要游戏辅导社会工作者反馈儿童表达的情感,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言行,他们就会获得鼓励,继续前进,就会看到儿童获得了自知力。

(4)儿童中心的原则。游戏辅导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儿童有信心,相信儿童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困难,并且只要提供机会,儿童就能够作决定并改变。

(5)循序渐进的原则。个案辅导是一个需要时间的干预过程,不能过于急躁而过多干涉游戏的过程。

三、团体辅导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熟悉)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生在学习中需要熟悉学校辅导课程和离异家庭儿童团体辅导,对团体辅导的类型了解即可。

儿童团体辅导是将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儿童群体的一种专业干预方法。

(一)团体辅导的定义

儿童团体辅导即运用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按照儿童团体的特征,组织和调动儿童成员互动和分亭,达到解除团体成员在行为养成和情绪管理方面存在的偏差或者高危风险,或者帮助改善和解决团体成员个体、成员个体之间以及整个团体在行为养成、情绪管理、创伤康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专业干预模式。

(二)团体辅导的类型

1.儿童发展性团体辅导

发展性团体辅导以教育引导和提供资讯为主,目标是帮助儿童应对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者困难,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儿童治疗性团体辅导

治疗性团体辅导以为高风险儿童提供行为、态度或价值理念的引导和矫正以及为身心受创伤儿童提供康复为主,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对自己的认同,认识自己的权利,在摆脱困境的同时提升自身应对困境和挑战的能力。

(三)学校辅导课程

1.学校辅导课程的理论依据

(1)学校辅导课程的理论依据是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

(2)阿德勒认为个人的社会兴趣状况可以反映其心理健康状况。大部分的儿童和青少年问题都可以归因为他们的社会兴趣发展不足。学校可以依据社会兴趣的理论框架,依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设计全校的社会兴趣发展辅导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活动,训练全体学生发展社会兴趣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学校辅导课程的目标

(1)预防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和情绪问题。

(2)促进和增强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技能发展。

(3)改善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状态,促进他们学业进步。

3.学校辅导的阶段和内容

四、离异家庭儿童团体辅导

1.团体辅导的原因

将团体辅导应用于离异家庭儿童的辅导的原因包括:

( 1) 团体辅导的一般优势:

①同龄人更愿意与同龄人交流。

②团体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使成员对父母离异现象有更加全面和更加现实的了解。

③成员对团体的忠诚有助于提高成员应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2) 团体辅导应对离异家庭儿童面临的特殊问题的优势:

①团体辅导最突出的优势是让参与其中的成员直观地了解到父母离异不是自己一个人独特的经历,周围还有人经历着和自己一样的困难和挑战,从而迅速形成团体认同,缓解团体成员个体在面对班级、年级乃至学校等大环境时的压力感。

②离异家庭儿童通常都有情绪异常的问题,包括失落、抑郁、愤怒、暴力、自责等。团体辅导意味着是若干人共同进行的辅导,这些人(即团体成员)有着相同的父母离异的经历,较为容易接纳彼此,并有机会在彼此接纳的情境下分享失落、挫败、愤怒等情绪,从而使异常的情绪得到发泄,最终恢复平和。

③离异家庭儿童常常挣扎的问题之一是无控制感,而团体辅导活动本身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过程本身就能够帮助团体成员体验和恢复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在团体辅导过程中,成员们通过共同协作能学会分辨好的和不好的情绪,掌握情绪管理方法。

2.团体辅导效果良好的条件

(1)目标群体的界定和评估。

离异家庭儿童团体辅导需要一个成员同质性较高的团体。同质性主要体现在下面3 个方面:

①年龄。成员的年龄需要接近,处于相同或者临近的发展阶段,最好是处于能够清晰表述自己的感受的年龄阶段。

②经历。成员的经历需要接近,对父母离异事实的接受和认知状态相似。

③意愿。成员需要有参与团体活动、遵守团体规则、分享自身经历并与成员共同成长的意愿。(2)团体成员的招募和进选。

儿童社会工作内容和方法

社会工作者: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人事考试教育网2011-3-18 11:18 【大中小】【我要纠错】 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1、儿童养育和保健 儿童的养育主要是指在饮食喂养、合理营养、居住环境、托儿设施等各个方面对儿童更完善、更全面和更科学的抚养和培育。 儿童的保健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妇婴保健,即利用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婴儿死亡率;二是指对儿童的卫生工作,即通过健康检查、身体缺点的锻炼及矫治、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宣传等等方式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全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2、儿童照顾和教育 儿童照顾是指在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环境中给予儿童在生活、学习、成长等各方面的呵护和关怀。 儿童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多个径途使儿童学会认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具备生活中必需的能力,习得初步的社会规范,培养基本的道德品格的过程。 对残疾儿童的照顾、教育和康复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和采取各种特殊的工作方法。 3、儿童救助和保护 儿童救助主要是指对孤儿、被遗弃儿童以及生活困难儿童的救济和帮助。对前者的救助形式主要有儿童福利院教养、家庭寄养和收养等。对后者的救助的主要方式是为贫困或单亲家庭提供经济和物质上的救助,以使儿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儿童保护包括三个层面上的工作:一是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从制度上规定和保护儿童的各种权利;二是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具体手段切实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如生命权,被抚养权、健康权等;三是保护儿童的成长,与各种有关的社会力量(家庭、学校、警署、法院、青少年保护专设机构等)合作,对一切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行为作斗争。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 1、儿童辅导 (1)儿童辅导的基本概念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

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 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并非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当前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 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注意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 工作理论。 把人与环境看做是由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中的均衡关系,使它可以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五、标签理论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 13级社会工作洪丽丽 学号:130302007

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习—考试—升学”模式任然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巨大的成长压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被喻为“三重门”,是青年学生一路成长学习所必须经历的三道门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青年学生表现出诸多不良反应,首当其冲的是厌学,厌目前青少年厌学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些表现为消极怠学,较隐蔽不宜在初期察觉,一旦发现时往往已患病多时了,如装样子,阴奉阳违,或是精神不振,容易疲倦,情况严重的甚至烦躁,影响到家庭关系或是师生,同学关系。有些表现为暴躁反叛,较明显。但程度也更严重,如长期不做作业,上课就睡觉,甚至逃课逃学,离家出走等等。 (一)厌学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具体表现在: 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 2.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有的干脆弃学出走。 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

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因此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 4. 他们对各学科(或部分学科)的学习有畏难情绪,预、复习无恒心,心不在焉,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课外阅读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不愿意参加考试;经常去网吧,听歌、玩手机游戏等;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出走、自杀等等 (二).青少年厌学的原因 青少年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客观原因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难免精华与糟粕俱来,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着思想还不成熟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生活中那些不良风气、错误的舆论导向,特别是一些腐朽、堕落生活方式的浊流,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学生那本就经不住诱惑的意志,。 (2).家庭环境影响 学生的学习,除了学校,很多事情是和家庭分不开的,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家

儿童社会工作练习题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一、单选题 第1题我国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 )岁。 A.0~10 B.0~12 C.0~14 D.0~16 第2题儿童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向儿童提供服务时,有时需要重构与代偿给儿童的先天需要就是( )。 A.爱的需要 B.学习的需要 C.生存的需要 D.游戏的需要 第3题儿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组织等都处于成长之中。这样全方面的发展,只发生在儿童期。这说明儿童具有( )特点。 A.基础性 B.成长性 C.发展性 D.可塑性 第4题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与抚养环境。因此,对这些环境中的要素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这说明儿童的心理具有( )。 A.发展性 B.探索性 C.可塑性 D.模仿性 第5题近年来广受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可以通过( )的方式,具体实施专业介入。 A.支持性服务 B.保护性服务 C.补充性服务 D.替代性服务 第6题 ( )对儿童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应该考虑或重视将儿童当前的状况与过去的成长经历密切地联系起来。 A.心理社会发展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第7题黄敏敏所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门从事儿童服务。她与同事最近要在某社区开展“预防儿童性侵害’’等活动。那么在上述活动中,该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多种角色,其中特殊的角色就是( )。 A.倡导者 B.保护者 C.支持者 D.协调者 第8题儿童社会工作中,对那些家庭儿童关系体系在结构上虽然完整,但已经出现压力,如果不介入外部力量,则可能导致结构性问题,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损害,如离婚、分居时的家庭冲突,亲子关系过度紧张或者过度亲密等情况,通过家庭工作或者以个案及小组方法给予支持的服务就是( )。 A.保护性服务 B.补充性服务 C.支持性服务 D.替代性服务 第9题在儿童的( ),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逐渐显现,一些个体开始表现出行为及心理偏差。例如,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第10题目前已在我国进行标准化并制定了全国常模,同时被用于儿童青少年行为、情绪研究的儿童测量量表就是( )。 A.社会期望量表 B.儿童受虐量表 C.自我意识量表 D.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第11题社会工作者王艳专门负责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孤儿弃儿的机构养育等开展服务工作,这属于儿童社会工作中的( )。 A.支持性服务 B.保护性服务 C.补充性服务 D.替代性服务 第12题近年来,幼儿园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到课堂中,进行亲子类的活动。于就是,学校社会工作者林萍决定对家长团体进行指导,帮助她们开展活动,训练内容包括沟通技巧、孩子行为改变技

儿童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儿童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来源:《社会工作实务》作者:范明林时间:2007-11-11 一、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人类的本质是先天的,决定个人行为的力量并非是环境而主要是人的内在驱力。大部分行为的背后都潜藏着生物性的驱力,如性与攻击,等等,它们会依据个人人格成熟程度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佛洛依德(S.Freud)是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他的理论包括人格结构、意识层次、焦虑和自我防卫、俄狄普斯情结等多个方面,其中,个体自我发展理论或个体心理性发展阶段理论对儿童社会工作及其开展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佛洛依德的自我发展理论包含五个主要阶段: 1、口腔期:从出生到1岁。在婴儿及幼儿时期,嘴巴是获取满足的主要器官,吸吮和啃咬占据儿童的大多数时间。如果个体在口腔期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则将产生冲突,同时在成人阶段也可能会产生诸如依赖与忧郁的特质。 2、肛门期:从2岁到3岁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另一种挑战,在这个时期,肛门成为注意的焦点,由对大便的保留和排泄会引起儿童的愉快的推迟或者满足。一般认为幼儿时期惩罚性的排泄训练,会造成日后成人时期许多的负面结果,如强迫性行为特质、过分谨慎及焦虑。 3、性器期(又称男性生殖器阶段):从3岁到5岁。在此阶段生殖器官变得重要起来,儿童开始发现自己的外生殖器,或是进行性别的分化。这个阶段的负面影响出在成人期的特征是:强烈占有欲、爱出风头和好胜。 4、潜伏期:从6岁到12岁。在此阶段儿童持续对同性别父母认同,个体的超我也透过父母的价值而被增强。基本上,在此时期儿童学习新技巧并发展较好的自我价值感。 5、青春期(又称女性生殖器阶段):12岁以后。这个时期成熟的外生殖器是个体满足的主要来源。 在佛洛依德的理论中,儿童上述阶段的的发展表现了先天与后天的复杂结合,人类生理影响着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许多环境因素(如父母的疏忽或严厉、与兄弟姐妹的关系)确定着各阶段的发展结果。总的来说,生理成熟过程引起快乐的重点从身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从口腔到肛门到生殖器官),发展阶段中的经历影响着不同个性的最终结果。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同的个体的基本需要和渴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满足或受到挫折;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人会体验到不同的愉快和满足,以及不同的痛苦和心理冲突。 佛洛依德强调,为了成功地度过上述心理性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都要求有最佳程度的满足——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在一个阶段中得到的满足太多,就会不愿意继续前进;如果得到的满足太少,挫折和焦虑会伤害未来发展。比如,在生命的第一年得到过多的口腔满足会引起对这一阶段的固结。结果是不完全的个性发展,成人之后仍会过度依赖他人,对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名解5*8 简答2*10 论述2*20 1 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及原因 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应根据我国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首先,就普遍状况来说,我国儿童的青春期约在13—14岁之间,特别是男童,其青春期大多数在14岁左右,这样,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比较符合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其次,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0—5岁主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6—14岁主要由共青团组织的少年儿童工作部负责,14岁以上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对象。将儿童年龄界定为0—14岁有利于和实际工作的接轨。 2为什么儿童受保护? 儿童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的未成年人”。这一概念本身,具有浓厚的受保护色彩。具体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理解。物质上,不具有生产能力,需要借助监护人或是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维持生命。精神上,儿童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有限,离开周围人与社会的支持,不可能健康成长。另外,在自我权利的争取方面相对弱势。 3 青少年的含义 每一个青年人都是能动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特的人。在人的发展阶段性角度,青年是未成熟的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特别帮助的人;在社会总体人群划分上,青年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予以特殊的保护;青年群体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年的概念具有基础性和未来性;青年对社会的参与要受到群体特征的限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体文化具有趋同、矛盾,甚至对抗等多种关系,在一定时期会表现出进步性和创新性及新奇、怪异等特征,有时具有破坏性 4 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 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有功利观和权力观两部分。功利观,即把青少年作为某种客体来认识----一部分内容承袭了传统观念中对于青少年的认识;另一部分来源于对无产阶级事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的思考和认识。权利观,即把青少年看作一个活的能动的主体。首先表现在对青少年群体的认识上,将青少年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题库14-1-8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题库14-1-8

问题: [多选]下列各项属于儿童行为特点的有()。 A.成长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探索性 E.模仿性 儿童的行为特点有:①探索性,由于儿童对事物认知的能力尚有欠缺,其很多行为表现出探索的性质,其过程和结果也是增加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②模仿性,整个儿童阶段都是人的学习期,儿童在行为上,也经常会去重复他所看到的别人的行为。AB两项属于儿童生理特点。C项属于儿童心理特点。

问题: [多选]下列适合开展儿童小组工作的类型有()。 A.课外兴趣班 B.少先队小队 C.幼儿园集中教学 D.假日服务小队 E.课外补习小组 适合开展儿童小组工作的儿童小组类型有很多,如幼儿园和小学里各种课外兴趣班、少先队小队、课外补习小组、假日服务小队等,只要在这些小组中加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手法,就可以展开儿童小组工作服务。当然,也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主题,利用各种招募手段来组成儿童小组。

问题: [多选]儿童社会工作中,要考虑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这些要素包括()。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传媒 E.社区环境 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主要是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手游模拟器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8157988.html,/)

问题: [多选]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工作者在宏观层面的儿童社会工作的有()。 A.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各项服务 B.参与保障并推动儿童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C.参与保障社会面向儿童的信息和资讯提供 D.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儿童的观点表达和对社会事务的参与 E.参与各项有关保障和维护儿童基本权益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并配合其宣传和实施 社会工作者在宏观层面的儿童社会工作主要包括:①参与各项有关保障和维护儿童基本权益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并配合其宣传和实施;②参与保障并推动适合儿童需要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监督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③参与保障并推动儿童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完善;④参与保障社会面向儿童的信息和资讯提供,并努力使其符合社会整体对儿童的期望目标;⑤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儿童的观点表达和对社会事务的参与。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内容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 作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名解 5*8 简答 2*10 论述2*20 1 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及原因 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应根据我国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首先,就普遍状况来说,我国儿童的青春期约在13—14岁之间,特别是男童,其青春期大多数在14岁左右,这样,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比较符合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其次,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0—5岁主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6—14岁主要由共青团组织的少年儿童工作部负责,14岁以上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对象。将儿童年龄界定为0—14岁有利于和实际工作的接轨。 2为什么儿童受保护? 儿童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的未成年人”。这一概念本身,具有浓厚的受保护色彩。具体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理解。物质上,不具有生产能力,需要借助监护人或是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维持生命。精神上,儿童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有限,离开周围人与社会的支持,不可能健康成长。另外,在自我权利的争取方面相对弱势。 3 青少年的含义 每一个青年人都是能动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特的人。在人的发展阶段性角度,青年是未成熟的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特别帮助的人;在社会总体人群划分上,青年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予以特殊的保护; 青年群体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年的概念具有基础性和未来性;

青年对社会的参与要受到群体特征的限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体文化具有趋同、矛盾,甚至对抗等多种关系,在一定时期会表现出进步性和创新性及新奇、怪异等特征,有时具有破坏性 4 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 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有功利观和权力观两部分。功利观,即把青少年作为某种客体来认识----一部分内容承袭了传统观念中对于青少年的认识;另一部分来源于对无产阶级事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的思考和认识。权利观,即把青少年看作一个活的能动的主体。首先表现在对青少年群体的认识上,将青少年看作社会生活当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代群;另一个组成是对青少年个体的认识。 5 八大新型儿童观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倡导的八大新型儿童观:价值观、权利观、亲子观、健康观、发展观、学习观、养育观、性别观。价值观,儿童自诞生以来就拥有和成人一样的价值和意义。权力观,儿童的权利与生俱来而且儿童是权利的主体。亲子观,父母要言传身教,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健康观,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观,每个孩子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自出生起就开始学习的过程,而随时都在学习。养育性别观,男孩和女孩具有同等的价值,对儿童的养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 6 儿童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制度化的儿童服务的活动,其功能在于对儿童和社会的贡献。包括: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从儿童社会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人格的培养。[2015年真题] A.信任 B.自主 C.勤奋 D.独立 【答案】B 【解析】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从积极人格培养的角度,婴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信任人格的培养;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自主人格的培养;学前阶段的儿童则需要完成勤奋的人格培训。这些社会心理人格的培养,必须在儿童成长发展的某一个阶段完成,这些阶段无法变更顺序。 2.某儿童服务中心计划为3岁以下的儿童及家长开展科学喂养知识讲座和亲子活动,为3~6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辅导、娱乐等活动,为7~14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以及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上述活动主要是依据()特点而设立。[2014年真题] A.儿童性格 B.儿童发展 C.家长心理 D.家长行为 【答案】B

【解析】儿童成长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阶段性是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有的典型特点。儿童从出生到18岁以前,其成长阶段通常包括婴儿阶段(0~1岁)、幼儿阶段(2~3岁)、学前阶段(4~5岁)、学龄阶段(6~12岁)和青少年阶段(13~18岁)。不同阶段的儿童,不仅具有较为相似的生理发展特点,也具有需要完成的共同的社会心理发展任务。题中,该儿童服务中心为不同年纪的儿童开展不同的活动,依据了儿童成长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设计的。 3.小李发现邻居小张经常打骂女儿,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小邓反映,希望小邓进行干预。小张表示打骂孩子是自己的家事,不用外人管。小邓告诉小张,不能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管教不当造成严重伤害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小邓上述说法依据的基本价值理念是()。[2016年真题] A.家长对儿童具有权威性 B.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 C.保障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D.儿童教育发展的最优化 【答案】B 【解析】儿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儿童社会工作要以保障儿童的基本生存和发展,保障所有儿童获得公平服务,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保障儿童参与社会等为专业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儿童受国家保护,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禁止虐待、残害儿童,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等。小张经常打骂女儿属于虐待行为。 4.某地自实行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办法以来,接收了100多名孤残儿童。为了提升孤残儿童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其中属于宏观层面的选项是()。[2013年真题] A.走访寄养家庭,了解寄养家庭的实际困难 B.开展调研,撰写报告,向政府提交政策建议 C.开办支持小组,提升孤残儿童的自我效能感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设计方案

. 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 13级社会工作洪丽丽 学号:130302007

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习—考试—升学”模式任然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巨大的成长压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被喻为“三重门”,是青年学生一路成长学习所必须经历的三道门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青年学生表现出诸多不良反应,首当其冲的是厌学,厌目前青少年厌学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些表现为消极怠学,较隐蔽不宜在初期察觉,一旦发现时往往已患病多时了,如装样子,阴奉阳违,或是精神不振,容易疲倦,情况严重的甚至烦躁,影响到家庭关系或是师生,同学关系。有些表现为暴躁反叛,较明显。但程度也更严重,如长期不做作业,上课就睡觉,甚至逃课逃学,离家出走等等。 (一)厌学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具体表现在: 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 2.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有的干脆弃学出走。 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

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因此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 4. 他们对各学科(或部分学科)的学习有畏难情绪,预、复习无恒心,心不在焉,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课外阅读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不愿意参加考试;经常去网吧,听歌、玩手机游戏等;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出走、自杀等等 (二).青少年厌学的原因 青少年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客观原因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难免精华与糟粕俱来,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着思想还不成熟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生活中那些不良风气、错误的舆论导向,特别是一些腐朽、堕落生活方式的浊流,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学生那本就经不住诱惑的意志,。 (2).家庭环境影响 学生的学习,除了学校,很多事情是和家庭分不开的,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家

儿童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1: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2.1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2.1.1儿童的概念与界定 (1)儿童的概念一般意义上指未成年的人类。在有的国家将人在性成熟以前均称为儿童。①儿童概念的表述1989年11月20日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多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 ②儿童概念的内涵演化包括:a.儿童是人的生命中一个特定阶段;b.儿童是作为人生的初始期而受到关注的;C.儿童是人特别需要保护和关爱的阶段。 (2)儿童的界定 ①生理年龄无论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18岁,还是我国所使用的14岁标准,这些对儿童界定的方法,均是以其生理上生命存续的时间为依据来辨识儿童的身份。②心智年龄在特殊因素的作用下,心智年龄和生理年龄会产生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虽然在公共政策等层面很难体现,但其决定了服务对象的实际状态,对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3)儿童的特点 ①生理特点 a.成长性。儿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组织等也都处于成长之中,这样全方面的发展,只发生在儿童期。 b.基础性。儿童的成长为其今后的成年打下基础,并可能由于童年的某些经历,造成其成年后的问题。 ②心理特点 a.发展性。儿童的心理与其生理一样处于发展期,人格基本成形,认识和社会化还处于雏形。 b.依恋性。儿童对其抚养者的依恋,不仅基于情感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生存需要的自然反应。 c.可塑性。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抚养环境。 ③行为特点 a.探索性。由于儿童是对事物认知的能力尚有欠缺,岂有很多行为,表现出探索的性质,其过程和结果,也是增加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b.模仿性。通过这种模仿性,人们可以采取控制示范行为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1.2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儿童生存的需要不仅表现在其要获得足够的物质以满足生命延续和身心成长方面,还表现为这些需要的满足,不能依靠其个体实现,必须由其家庭或者社会来满足。有时需要社会政策层面介入帮助,亦可上升为法律的强制性要求。 (2)爱的需要儿童在家庭或者机构中生活需要爱,以使他们的情感也能够获得发展,使他们在成年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与其他社会成员正常相处。儿童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具体实务中,有一部分就是要重构对儿童爱的供给,或者是帮助儿童建立起爱的代偿机制。 (3)学习的需要儿童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使其今后成年步入社会时,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和家庭有责任和义务为儿童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4)游戏的需要儿童需要游戏,这是由其天性决定的。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体的成长,并通过游戏学会与人相处,逐渐地认识了解社会。当前由于游戏治疗的放松性和疗养作用,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年龄阶段以及各类社会群体的社会工作直接实务中,但这还是有别于儿童对快乐的自然而然的需要。 (5)社会化的需要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社会角色,掌握道德规范。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儿童的社会化,既是儿童成长发展的个体的需要,也是社会对儿童群体的整体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既要保护儿童使他们获得健康成长,又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儿童社会工作既要努力通过合适的途径去增进社会对儿童的保护,还要教育引导儿童学会自我保护,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1.3儿童的成长与面临的问题 儿童成长各阶段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见表2 1。 表2.1儿童成长各阶殷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自我测试题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一、多选题 1.童年是人生命的起点,“儿童”是一个人生命的起始阶段,是与成年人相对应的群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其独特性,下列()属于儿童成长发展的特点。 A:快速性B:阶段性C:分化与互补性D:顺序性E:基础性 2. 童年是人生命的起点,“儿童”是一个人生命的起始阶段,是与成年人相对应的群体,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具有()社会特点。 A:童年是人生的基础B:儿童是家庭的基础C:儿童个体发育不均衡 D:儿童成长有个体差异E:儿童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3. 儿童的发展包含了身体从弱小到强大、智力从低到高、心理人格从无到有、行为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需要获得不同方面的照顾、引导、支持和保障才能完成。下列哪些是儿童发展过程的需要()。A:生存的需要B:发展的需要C:受保护的需要D:社会化的需要E:休闲的需要 4. 儿童发展需要有基本的经济保障,获得适当的父母关爱以及良好的家庭和社区环境,因此儿童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 A:贫困的问题B:家庭监护的问题C:受教育的问题D:拐卖的问题E:遗弃的问题 5.下列关于儿童社会工作说法正确的是()。 A:儿童社会工作是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 B:儿童社会工作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为理论依据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C:儿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 D:儿童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得到适当的养育、照料和教育。 E:儿童社会工作的中观层面指以儿童需要为中心,针对政策改变开展的调查研究、宣传等工作。 6.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能力、救助和保护受伤儿童。下列()是提供家庭支持服务内容。 A:儿童问题辅导B:亲子关系辅导C:家庭辅导D:婚姻辅导E:亲职辅导 7.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与其社会化发展需要相符合的社会化引导服务,主要内容包括()。A:自我认同B:技能学习C:团队精神D:娱乐休闲E:社会责任 8.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有其使用于自身的实务原则,那么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家庭中心方法的实务原则()。A: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需要考虑的 B: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C: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家庭寄养照料为了让儿童适应尽可能时间长 E: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9.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又包括()内容呢。 A.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知识和理念B.提供家庭支持服务C.开展儿童支持服务 D.链接现有政策资源E.困境儿童父母就业援助 10.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包括()等常见的倡导方法。 A:网络媒体倡导B:名人效应倡导C:海报宣传倡导D:讲座论坛倡导E:政府干预倡导 二、单选题 1.某儿童服务中心计划为0-1岁以下的儿童及家长开展亲子知识讲座,为2-3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辅导、娱乐等活动,为6—12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以及身心健康教育。上述活动主要是依据儿童成长发展的()特点而设计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互补性 2.儿童的()也被称为儿童的成长需要,是指导儿童为了身心发展,需要获得的关爱、教育和引导。 A:生存的需要B:发展的需要C:保护的需要 D :社会化需要 3.某儿童机构组织4-7岁的儿童进行日常生活用品使用与维护的辅导,社会工作者的这项服务工作是根据儿童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习题(初级社工)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岁。 A.0~10 B.0~12 C.0~14 D. 0~16 2.儿童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向儿童提供服务时,有时需要重构和代偿给儿童的先天需要是()。 A.爱的需要 B.学习的需要 C.生存的需要 D.游戏的需要 3.儿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组织等都处于成长之中。这样全方面的发展,只发生在儿童期。这说明儿童具有()特点。 A.基础性 B.成长性 C.发展性 D.可塑性 4.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抚养环境。因此,对这些环境中的要素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这说明儿童的心理具有()。 A.发展性 B.探索性 C.可塑性 D.模仿性 5.近年来广受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可以通过()的方式,具体实施专业介入。A.支持性服务 B.保护性服务 C.补充性服务 D.替代性服务 6.()对儿童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应该考虑或重视将儿童当前的状况与过去的成长经历密切地联系起来。 A.心理社会发展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心理分析理论

7.黄敏敏所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门从事儿童服务。她和同事最近要在某社区开展“预防儿童性侵害’’等活动。那么在上述活动中,该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多种角色,其中特殊的角色是()。 A.倡导者 B.保护者 C.支持者 D.协调者 8.儿童社会工作中,对那些家庭儿童关系体系在结构上虽然完整,但已经出现压力,如果不介入外部力量,则可能导致结构性问题,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损害,如离婚、分居时的家庭冲突,亲子关系过度紧张或者过度亲密等情况,通过家庭工作或者以个案及小组方法给予支持的服务是()。 A.保护性服务 B.补充性服务 C.支持性服务 D.替代性服务 9.在儿童的(),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逐渐显现,一些个体开始表现出行为及心理偏差。例如,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10.目前已在我国进行标准化并制定了全国常模,同时被用于儿童青少年行为、情绪研究的儿童测量量表是()。 A.社会期望量表 B.儿童受虐量表 C.自我意识量表 D.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1.社会工作者王艳专门负责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孤儿弃儿的机构养育等开展服务工作,这属于儿童社会工作中的()。 A.支持性服务 B.保护性服务 C.补充性服务 D.替代性服务 12.近年来,幼儿园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到课堂中,进行亲子类的活动。于是,学校社会工作者林萍决定对家长团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开展活动,训练内容包括沟通技巧、孩子行为改变技巧、家庭改变技巧等,这些活动很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林萍的这种工作方法属于()。 A.儿童小组工作 B.儿童团体辅导

社会工作者:学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社会工作者:学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一、任务中心理论 任务中心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个案工作方法,它的倡导者是雷伊德(Reid)和艾士旦(Epstein)。任务中心理论主张在诊断暨服务过程中,首先订定明确的计划与时限,如此才可能达成治疗的目标。因此,它是一种简单而且有一定时间限制的个案工作方法。任务中心理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内容: 1、对人的看法。 任务中心理论认为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个人通过专业服务的过程,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可以运用这些能力、方法和技巧面对日后可能发生的类似问题或新的问题。因此,人是健康的、常态的,问题的产生只是个人能力的暂时欠缺而已。 2、对问题的看法。 任务中心理论认为问题的存在是个人内在的心理因素与外在的环境因素交 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当事人的外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考察。

任务中心理论的主要目标是问题的分类。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问题分为七大类: (1)人际冲突,这类问题主要是指人与人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既可能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和社会上其他人的冲突,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个人需求、人格特质、性格特征、角色期待与行为关联等多种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事情的看法上存在分歧,冲突就不可避免。 (2)社会关系的不满意。对于与他人建立的社会关系,个人在事先总会抱有一定的期望,而当这种期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时,个人就会感到不满。例如,一个喜欢对朋友推心置腹的人,也会对朋友抱同样的要求。但是,当他发现自己的朋友有什么事情并不会向自己吐露时,便会因为自己对朋友关系的信任没有得到适当的回应而产生不满。想象和实际存在差距时,个人可能就会产生一定的适应问题。因此,问题的核心在于彼此对关系的期待和投入并不相同。 (3)与正式团体之间的问题。个人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总会成为某一个或几个正式团体的成员。而在成为正式团体成员之后,个人就面对与团体之间的协调问题,例如个人的价值观念如何同集体的价值观念匹配,个人的目标如何同集体的目标结合。如果个人无法将自己同团体有效地融合,对团体没有足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同特定组织和机构产生冲突。 (4)角色执行的困难。角色一词是戏剧影视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社会学中,角色就是与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行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会基于一种地位和身份,按照一定期望,选择一定行为模式去履行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