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幼儿学习的迁移及其培养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及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及迁移
编辑ppt
• 新奇性 • 因人而异。鲜花的芳香可引人注意,但久
居芝兰之室者却不闻其香。 • 狗咬人不成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编辑ppt
• 重要性: • 主要看是否符合个体的需求或动机。 • 个体在饥饿时,食物最重要;个体在疲惫
时,休息最重要。
编辑ppt
• 短期记忆有四项原则: • 1.善用声码为先的原则 • 2.扩大意元与记忆广度 • 3.发挥运作记忆的特征 • 3.复习后输入长时记忆
编辑ppt
• 学习语文材料时,字形、字音、字义三者在编 码程序上比较,声码最为重要。就我们学习英 文的经验来说,容易拼音的字,易学也易记。 根据此一原则,无论是学英文还是学母语,遇 到生字新词时,务必先求语音正确。正确读音 之后,再求字形与字义的记忆,就比较容易。 此点尤以学习外文的拼音文字为然。
• 例如:行车中看见路口发生一起车祸,如 不经心,事后的记忆自然模糊不清。如当 时稍加留心,多看一眼车祸现场状况,并 记下时间、地点、肇事汽车类型及现场的 大致情形等,同样是20秒的经验,你将会 留下更明确的记忆。
编辑ppt
• 短期记忆之后的信息,有两种可能的处理方式: • 一是达到使用目的后即予以弃置;暂时查拨的
电话即属此类。 • 另一类是输送至长时记忆,以备将来检索之用;
学英文查单字的经验即属此类。 • 第二类的处理方式,如在短时记忆期不及时复
习,则不容易达到输入长期记忆的目的。因此, 建议大家在查英文单字时多看它几眼,尽可能 对该字的形、声、义的认知多重复几遍,以便 加强记忆。
编辑ppt
• 长时记忆有多种策略: • 1.多重编码策略 • 2.轨迹法 • 3.关键字法 • 4.主观组织法 • 5.情境助忆法
• 核对结果时发现,错误最多的就是同义词, 原因是它们的意码相似所以容易发生混淆。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幼儿园)》专用教材考点精讲及典型题详解(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幼儿园)》专用教材考点精讲及典型题详解(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幼儿园)》专用教材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第4章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迁移4.1考点精讲一、幼儿学习的动机及其有效激发(一)幼儿学习动机及其分类1.动机的定义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发、引起个体活动,引导、维持已引发的活动,并促进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作用。

2.幼儿学习动机的分类(1)普遍型学习动机与偏重型学习动机①普遍型学习动机:指幼儿对各项学习活动均有较强的内在学习动力;②偏重型学习动机:指幼儿只对某一或几项领域的学习有较强的动机,而对其他领域的学习缺乏强烈的动机。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①内在动机:指幼儿对学习本身感兴趣,由此而引发的动机。

②外在动机:指幼儿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3.幼儿学习动机的内容(1)好奇(curiosity)。

好奇是指幼儿去观察、探索、操作、询问新奇、有趣的事物,从而获得对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的内在冲动。

(2)兴趣(Interest)。

兴趣指幼儿对某人、某物或某事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注意的内在心向。

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幼儿认识事物、探求现象的一种重要动机,也是幼儿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

(3)诱因(Incentive)。

诱因指诱发个体行为的外在原因。

诱因按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正诱因(Positive Incentive)和负诱因(Negative Incentive)。

(二)动机理论与幼儿的学习1.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与幼儿的学习(1)行为主义对动机的理解行为主义认为动机只是儿童强化后的产物。

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在性质上是外控的,属于外在动机,而不关注儿童学习的内部动机。

(2)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的不足①只重外部控制难以有效激发、培养幼儿的求知欲。

②将手段目的化不利于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

2.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Need Theory)与幼儿的学习(1)人本主义对动机的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者把教育视为发展个体内在潜能的过程。

《认知与学习》学习迁移(邹)分析PPT课件

《认知与学习》学习迁移(邹)分析PPT课件

步骤来摧毁肿瘤,同时又避免伤及健康组织
呢? 2020年9月28日
5
第一节 学习迁移及其理论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生获得
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 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的影 响。
2020年9月28日
6
请判断以下是不是学习迁移?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练习毛笔字与板书 学习英语再学习法语会觉得容易一些 学习到x(a+b)=xa+xb后,认为log(a+b)=loga+logb 了解鲸鱼的特性后,我对“哺乳动物”这一概念有
我学会了PQ4R的阅读方法。
2020年9月28日
8
二、迁移的种类 (一)迁移产生效果: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 负迁移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了另一种学
习。
20年9月28日
9
(二)迁移产生的层次:纵向迁移和横向迁 移
横向迁移是指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似的两种学 习之间的迁移。
包括注意、意志、记忆、知觉、想象、推断 和判断等。 训练官能等于“训练肌肉”。
2020年9月28日
16
教学:“痛苦的训练”“训练的内容不重要” “… …学史使人明智、学数学使人缜
密… …” “做这些题目有什么用呢?哎,最起码可以
训练我的思维。”
2020年9月28日
17
桑代克1901-1927年的系列研究:对记忆官能、 估算面积和长度的官能进行训练
式:A-C或A+C,称为直接法。这说明实验组在做 6,7,8题时,受到了前面定势的影响。只有19% 的人不受影响,而采用了直接法,而控制组是 100%的人采用了直接法。
2020年9月28日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



分 类
负 迁 移 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正迁移
横向 迁移
竖向 迁移
自下而上的迁移 自上而下的迁移
“ 横向迁移也称为水平迁移, 是指儿童把已有学到的知
“ 竖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
是指不同内容、不同任务
识或活动经验推广到其他
难度的两种学习或活动之
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
间的相互影响与迁移。
中。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3.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C )。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泛化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4.有些教师主张搞“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期
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中去,这符合了哪一种迁移理论( A )。

A.形式训练说
要 判断的成绩没有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实验结果?
➢代表人物:桑代克
02 相
➢观点: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促

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

习具有相同的共同要素。
素 ➢评价:学校的学习应力求与现 说
实情境相似,避免教育与现实
脱节。
02
思考:为什么会打排球


的人再学打气排球会很

容易上手?


结论:两种学习情境相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述而》
讨论交流:
(1)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 (2)应试教育的弊端是什么? (3)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第四章 学习迁移与学前教育指导

第四章 学习迁移与学前教育指导

第四章学习迁移与学前教育指导Contents 目录 4.1 学习迁移与迁移的分类4.2 学习迁移理论4.3 学前儿童学习迁移的教育指导4.1 学习迁移与迁移的分类•学习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所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只要人们学习,就存在着学习迁移。

情景1:为让幼儿发现圆形和圆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把一张圆形的彩色纸对折后,剪掉了中间部分,留下一个圆环。

接着,教师拿出三角形的纸,请幼儿想办法把它变成梯形。

有三分之一的幼儿很快拿起剪刀,剪掉了三角形的一个角,把三角形变成了梯形。

其他幼儿看到了这样的方法,也学着把三角形变成了梯形。

情景2:在活动的第一个游戏中,幼儿需要把实物卡片放到和它相似的图形下面。

游戏的小卡片特别多,许多幼儿将卡片散乱地摆放在桌上,然后在这一桌子的卡片中去寻找自己需要的卡片。

而有几个小朋友却把小卡片一张张叠好,一只手捏着,另一只手拿一块摆一块,做得又快又好。

情景3:在活动的最后一个游戏中,幼儿需在游戏图中寻找图形娃娃。

幼儿从上到下看图案,从左到右数图形,完成得较快。

一个小孩子说:“在甜点游戏中我们也这样玩过!”(一)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Ø迁移影响效果方面:•正迁移:积极的;•负迁移:消极的。

•横向迁移(Lateral Transfer,水平迁移):指儿童把已有学到的知识或活动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中。

•竖向迁移(Vertical Transfer,垂直迁移):指不同内容、不同任务难度的两种学习或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迁移(二)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分类•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或活动对后续学习或活动的影响。

•逆向迁移:即后续学习或活动对先前学习或活动的影响。

Ø迁移发生方式:•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指某一领域的学习或活动直接影响另一种领域的学习或活动;•非特殊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指迁移产生的原因尚不明确,既可能是原理、原则的迁移,也可能是态度情感的迁移。

幼儿学习的迁移理论ppt课件

幼儿学习的迁移理论ppt课件

精选编辑ppt
5
• 4. 特殊迁移与非特殊迁移
•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 的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
• 非特殊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原理和态度的 迁移。这一类迁移是教育的核心。
精选编辑ppt
6
三、学习迁移的理论
• (一)形式训练说
•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心理学家沃尔夫 (C.Wolff)为代表的官能心理学提出了迁移的形式训练说。 他认为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意志力等,都是每 个人的心所具有的官能。不同官能的组合,构成各种不同 的心理活动。
•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儿童的某种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 的结果。各种官能的幼芽在个人生下来时就存在于每个人 身上。学习就是要把这些原始的、未成熟的官能发展成能 力或能量。它还认为某些学科对于训练某些官能可能有特 殊的价值。
精选编辑ppt
3
• 2. 正迁移与负迁移
•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 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可分为横向迁移和 竖向迁移。
•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也称干扰。指一种学习 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精选编辑ppt
4
• 3. 低通路迁移与高通路迁移
• 由萨洛曼和帕金斯提出的这两种迁移,分别发生 在不同的情境中。
• 低通路迁移(low-road transfer):一个非常熟练 的技能从一种情境迁移至另一种情境时,通常不 需要思维或者只需要很少的思维,这就是低路迁 移。
• 高通路迁移(high-road transfer):有意识地将在某 一情境下习得的抽象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关 键是从学习情境中抽象出规则、核心概念或程序 以应用到新情境。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
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为了促 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 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 概念和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他认为:“领会基本的原 理和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训练迁移’的大道。”奥苏 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 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
其迁移的效能,学习与教学才能省时省力。否则 迁移效果小,甚至会阻碍迁移的产生。怎样才能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呢?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其标 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 1、结构化 • 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 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 如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只有结构化的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重构教材结构,进而构建 合理的心理结构。
7
二、共同要素说
• (一)代表人物: 桑代克、吴伟士 • (二) 主要观点: • 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
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 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 • “共同元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 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8
三、经验类化理论
• (一)代表人物: 贾德 • (二)主要观点 • 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
上产生的,即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认知结构是迁移的中介变量。 认知结构是通过累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
组织的、适合当前学习任务的知识体系。
13
• 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 • ①可利用性: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
供利用 • ②可辨别性:学习任务与原有观念的可以辨别的

《学习的迁移 》课件

《学习的迁移 》课件
极态度迁移等
人工智能与学习迁移
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深度学习在迁移学习中的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学习迁移的推动 人工智能与学习迁移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数据与学习迁移
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如何帮助提高学习迁移效果 大数据与学习迁移的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 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验
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智能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技术,实现精准教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混合式学习: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教 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 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汇报人:
0 1
02
03
04
05
06
认知结构说
认知结构是学 习迁移的基础
认知结构说的 代表人物
认知结构说的 主要观点
认知结构说在 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性
内容相似性:学习 材料之间的相似程 度
情境相似性:学习 与迁移情境之间的 相似程度
结构相似性:学习 材料之间的结构相 似性
概念性相似性:学 习材料之间的概念 性相似性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迁移的 实质,为迁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 献
概括说
学习迁移的定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的影响,即已获得 的知识、技能、方 法和态度对学习新 知识、新技能、新 方法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理论 基础:主要有认 知结构理论、共 同要素理论、概 括化理论和学习 定势理论等。
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结构是指学 习者头脑中的知 识结构,它影响 新的学习知识的 获得和保持。
共同要素理论: 认为只有当学习 情境和迁移情境 存在共同成分时, 一种学习才能对 另一种学习产生 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幼儿学习的迁移及其培养
1
第四章、幼儿学习的迁移及其培养
引入:
两岁孩子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孩子数一数有多少人。

孩子:“一条、两条……”孩子的行为虽然可笑,但是却可以理解,因为前一天妈妈刚刚教会了孩子数鱼缸里的金鱼。

所以,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的学习必须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而新的学习过程又会对个体原有的这些这些内容产生影响。

这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

学习的迁移在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如果确有迁移,幼儿就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情境中。

一、 学习迁移的涵义
学习的迁移: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景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简言之,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述而》
不能迁移的学习是机械的学习,所以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的理念。

要想做到“为迁移而教”,我们必须了解迁移并哪些类别,迁移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促进迁移的方法有哪些,这也是本章的三个问题。

二、 学习迁移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学习迁移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 按迁移的内容
1.知识的迁移:小孩数人,学习汉语拼音对学习英语字母,汉语语法对英语学法的影响
2.态度的迁移:看抗日电影,生活中的日本人
3.技能的迁移:骑自行车对骑摩托车的影响。

(二) 按迁移的顺序
1. 顺向迁移
2. 逆向迁移 让学生举例
和皮亚杰的理论相联系。

(三) 按迁移的效果
1. 正迁移:加法的学习促进乘法
的学习。

2. 负迁移:汉语拼音学习对英语
中的音标学习的干扰影响。

学习一个数量词之后对另一类物体数量词的干扰。

零迁移
正负迁移一般同时存在:例子,中国人到英国旅游,交通规则的迁移。

教学的目标:促进正迁移,尽量减少负迁移。

(四) 按意识的参与程度
1. 低路迁移:不需要或者很少需
要意识参与的迁移,其发生是自然的自动化的,例如:学会使用电脑,很容易去使用另一台电脑。

学习了winXP 系统,再去操作win7系统,低路迁移受阻。

2. 高路迁移:需要个体有意识的
将某种请将学到的抽象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景。

你在学习
教育心理学原理时想到这些原理将来在你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应用。

三、 迁移理论
四、 促进幼儿学习迁移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