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300例临床分析
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318例体会

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318例体会引言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碎石术等。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方式,因其精准、安全和高效的特点,逐渐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总结318例使用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体会。
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简介1. 设备原理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利用电磁波的聚焦原理,通过精确定位,将能量集中于结石部位,实现碎石。
2. 设备特点设备具有双定位系统,可以更精确地定位结石位置,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3.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的结石,特别是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或不适合的患者。
临床资料1. 患者选择选取31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年龄范围18-75岁,结石大小在5-20mm 之间。
2. 治疗过程所有患者均采用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结石破碎情况。
3. 疗效评估治疗后1个月进行复查,评估碎石效果及有无并发症。
治疗体会1. 精准定位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的双定位系统能够精确定位结石,提高碎石效率。
2. 治疗安全性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3. 碎石效果治疗后1个月复查,95%以上的患者结石得到有效破碎,排出体外。
4. 术后恢复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5. 患者满意度患者对治疗过程和效果的满意度高,对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的治疗方式表示认可。
讨论1. 技术优势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2. 适应症选择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特别是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患者,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 并发症预防通过精确定位和能量控制,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
结论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精准、安全、高效的特点,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体外冲击波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体外冲击波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方法,参考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7%,参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7%,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方法治疗前均对患者出现的合并疾病进行治疗,保证患者各类指标恢复正常后,保证手术可顺利进行后进行手术。
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压、降糖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取石手术方式,治疗中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观测。
观察组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采用xt03c型体外冲击波碎石诊断治疗机,患者取仰平卧体位,采用x线系统患部进行定位后治疗。
频率为60次/分,手术电压95-13kv,工作平均电压为115kv,放电次数为1500-1300,平均每次1870次。
对于双肾结石患者先粉碎较小结石,再粉碎剩余结石,双输卵管结石则先粉碎梗阻一侧,无梗阻结石先粉碎较小结石。
对于结石在肾及输卵管的不同位置者则先费随输卵管结石。
手术治疗最多进行3次,平均治疗15次。
对于需要多次治疗患者,则选择合适的间隔时间。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利尿、解痉、抗炎治疗,在术后康复期间,叮嘱患者多喝水,多跳跃。
术后给予患者结石通片,每次5片,每天3次。
连续服药1周为1疗程。
13疗效判定显著有效:肾绞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肉眼可看出结石随尿液排出,尿检结果显示正常,对患者进行静脉尿路造影、b超、x线摄片,结果显示结石完全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尿检显示尿液中有少量红细胞,经静脉尿路造影、b超级x线摄片结果显示,结石位置下移或者结石变小。
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变化,经监测,结石未变小,甚至变大。
其中,总有效率为显著有效及有效总和。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

cm 0
组病例 应用 新 型低 能 量 的 H . S K E WL— V 碎 石机 采用 x线 和 B超 双 重定 位 系 I
次无明显 效果 , 应建 议改 作 其他 手 术治
疗, 避免对 肾脏 因多 次复 打 造成 反 复挫
出现心 、 肺等脏器严重并发症 。 肝、
讨 论
能定位看清结石 的情况下 , 急诊行 E WL S
术, 能迅速缓解疼痛 , 粉碎结石 , 达到标本 由于 E WL的非侵人性 , S 对机体损 伤 小, 对泌尿系结石 的治 疗安 全有效 , 誉 被
74 0 10 0陕西省渭南市第一医院
结 果
l 韩见知 , 庄乾元. 实用腔 内泌尿外 科学. 广
2 李洪州 , 薛广兴 , 范邓强 , 输尿管结 石并 等.
志 ,0 11 12~13 2 0 ,6:6 6
守治疗观察 ; 如超 过 1 不排 石 , 周 应采 取
积 极 的治 疗 方 法 , “ 头 石 ” 予 碎 石 如 龙 再
统, 能迅速 将结石 定位 , 不存 在盲 区和 监 测 困难 问题 ; 可根据 患者的耐 受程度及 结
石 的硬度 和大小 , 调整 冲击 波的能 级 , 达 到将结石粉碎 的 目的, 结石粉碎颗粒 较 且 细 , 于排 出 , 后 并 发症 轻 的好 效 果 。 便 术 在2 7例碎石 不佳 的患者 中 , 3例术 后 有 证实为 ’ 肾内组 织钙 化 ,4例输 尿 管结 石 2 被息 肉包裹 、 嵌顿 于管 壁或输 尿管 狭窄 、 严重扭 曲等 , 是造成 E WL失 败的主要 原 S 因 , 通 过 腔 内取 ( ) 治 愈 。对 均 碎 石 “ 石街 ” 的治疗 , 者认 为不 管 “ 笔 石街 ” 多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200例疗效分析

察集合 系统有无扩张积液 , 发现扩张’ 肾盂 与输尿管后 , 沿扩 张的输尿 管 向下寻找 。 直到发现强 回声结石 反射 。如背 部探 查 难 以追踪查 清结 石部位 , 可嘱患者仰 卧或 侧卧位 , 并将探头稍加压以推 开肠 管进行 扫查 。在输尿管第二狭窄处寻找结石时 , 根据输 尿管跨过髂血管的解剖特点 , 选择 搏动的髂外 、 总动脉作 为标志物协助定 髂 位 。盆段输尿管 可借助 充盈膀 胱把肠 管推开后沿扩张 的输尿管寻找结石 。 碎石方法 : 首先选用超声显像仪进行 定位 , 探头频率 为 3 5 z .MH 。碎 石术 前患 者适度充盈 膀胱 , 在上机 定位前 , 采用 先 B超检查结石 的位置 、 量、 数 形态 、 最佳探 测部位及最短结石至皮 肤的距 离, 必要时 在皮肤上做好标志 。根 据 B超 探测 的距 离、 方向, 调整反射 器角度, 机上探 头位 置
2 谢登宏 , 连庆 , 毅兰. 蒋 赵 冲击波碎 石术与 碎石 干预 因素的关系研究进展. 广西 医学 ,
2 0 ,0 8 : 19一l9 . 0 8 3 ( ) 18 11
3 Ab e d l—Kh l k M, h i K , s b y E, ta . ae S e r Elo k e 1 P o n si fc oso e t c r o r a s o k r g o tc a t rf r x r o p e l h c a
视定位系统克服 了 B超 因肥胖 、 粪块 、 肠 气等干扰而影响结石显像 的缺点 , 能轻松 穿透骶骨和髂骨 , 使输尿管各段结石清晰
显影 , 作简单 、 操 费时少 , 因而成为结石定 位的首选 方法。而 B超除 了作 为 阴性 结 石的定位方 法 , 前 常规使 用 B超进行 术 探查 , 过 了解 结石 大 小 和双 肾积 水 情 通 况, 结合病史 , 以初步判 断 。 可 肾功能受损 程度 , 掌握 E WL适应证 ; S 还可 以避免对 已做 出的结石诊 断报告 的盲从 , 特别是在 结石活动 期 , 石位 置常常 发生变 化 , 结 使 用 B超进 行 术 前 探 查 , 减少 误 诊 、 能 漏 诊 , 高 E WL成 功 率 。据 本 组 资料 显 提 S 示, 通过 B超辅助 , 能将 X线 电视定位 系
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318例体会

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318例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体外碎石;输尿管结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最常见的结石病,多产生于肾内,由于体位变换,运动量和尿流量的改变,将肾内结石推入输尿管没有顺利排出而形成。
我院于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采用新型电磁式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机治疗318例输尿管结石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结合病案分析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18例,其中男244例,女74例,年龄19~78岁。
左侧输尿管结石186例;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82例(25.7%);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35例(11%);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69例(21.6%);右侧输尿管结石132例;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59例(18.5%);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47例(14.7%);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26例(8.1%)。
合并有肾脏积水的268例(84.2%);结石最小0.4 cm×0.6 cm,最大2.4 cm×2.7 cm。
1.2治疗前准备本组病例均经泌尿系彩超、静脉肾盂造影、螺旋CT等影像资料确诊;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肾功能检测,心电图检查等。
阴性结石患者需要B超定位。
碎石患者适当憋尿,急性发作绞痛的病人术前进行镇痛治疗(如肌肉注射山莨菪碱等)。
1.3治疗方法采用HB ESWL V型X光和B超双定位碎石机。
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仰卧在碎石机上,而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俯卧在碎石机上。
工作电压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结石的破碎程度不断调整,结石被定位在监视器的十字标线上,把冲击波引入患者体内击碎结石。
从影像上观察结石已散在变形即完成碎石的全过程。
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消炎和排石药口服,每次碎石间隔一周。
在排石期间嘱患者大量饮水并适当运动。
每次排尿观察尿内容物是否有粉末沉淀或小米粒状碎石颗粒排出。
2结果本组318例输尿管结石病人经复查影像资料显示318例结石均已粉碎,碎石率达100%。
超声定位泌尿系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在21~74岁,均采用超声定位行ESWL治疗。治疗电压10~13Kv,冲击次数为1600~3000次,ESWL治疗间隔为7~10d。结果 对1例肾
结石及1例膀胱结石治疗3次及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5次以上碎石效果不佳改为其他治疗。3例患者随访未果,余106例患者1次
碎石成功62例,2次以上成功44例。结论 超声定位泌尿系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是一种效果显著的临床治疗方法。
结石诊断标准:超声声像图显示肾 脏、输尿管、膀胱内可见颗粒状或团状强 回声,后方伴有声影,部分患者有梗阻者 并可见肾盂肾盏积水。
碎石成功标准:碎石后超声显示结石 形态改变,或呈一线性排列强回声(结石 碎后沉积于后壁);或显示多个为小颗粒 强回声;或体积变大,回声强度较前减低, 后方声影减弱;1次或多次碎石后结石完 全排出,症状消失。术后可行中西医药物 结合排石,嘱患者多饮水,并于碎石治疗 后前2d禁止激烈运动。
的作用,在碎石过程中根据结石的变化随 时进行调整,以不同角度冲击结石。同时 在超声监测下密切观察结石变化,可以观 察到碎石全过程,碎石后超声显示结石形 态改变,或体积增大疏松,或回声强度较 前减低,后方声影较前减弱;或范围变大 显示多个为小颗粒强回声,结石排净后则 强回声消失,碎石中一旦观察到结石已 经粉碎,即可适时终止治疗,避免不必要 的冲击。如结石直径大应用ESWL宜分次 治疗,至少应间隔7d以上,重视保护肾功 能。对较大且不易粉碎的结石,应坚持低 能量、分次治疗的原则,反对仅靠增加治 疗能量、延长碎石时间来提高碎石疗效的 错误做法[3]。运用超声定位,对医患双方均 无X线辐射损害,可实施全程监测。需注 意的是肠道积气,不仅有碍结石定位,且 会损失冲击波的能量,因此,术前避免摄 入产气的食物,进少渣饮食,必要时清洁 肠道[4]。本研究结果提示,超声监测体外冲 击波碎石治疗是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一 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安全,创伤小,病 人易于接受。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体会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体会王晶晶【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86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5例,对照组241例.所有的患者均确诊为泌尿系结石,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2.9%,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愈率为40.2%,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药排石汤可明显提高泌尿系统结石的排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3(008)013【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体外冲击波;中药;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作者】王晶晶【作者单位】062552,华北油田总医院附属井下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发病率高且发病原因多样的临床常见病,据临床资料统计,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能高达5%~10%,而且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多需要患者进行二次治疗,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1]。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因其安全、高效、痛苦小等优势,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ESWL因其本身并不具备排石的作用,因此治疗后,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感染、腰痛、腰酸等并发症。
因此通过我院的研究发现,ESWL联合中药汤治疗泌尿系结石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前者导致的并发症等不足,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86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用ESWL独立治疗及ESWL联合中药汤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48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2例,女性174例,平均年龄为58.2岁。
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应用体会

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总结b超定位eswl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经验。
方法:分析2011年元月~2013年元月采用b超定位的600例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结石200例,输尿管结石345例,膀胱结石55例。
结果:一次结石完全粉碎率90.5%,二次碎石率9.5%。
结论:b超定位的成功与准确性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b超定位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01-02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eswl仍是多数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免除了开放手术和腔内碎石结患者带来的的创伤和并发症,eswl b超定位准确,无辐射损伤,能动态观察结石位置,且对尿路阴性结石有独特优势,但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我院2011年元月2013年元月采用b超定位eswl治疗尿路结石6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元月~2013年元月,采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600例尿路结石患者中,男421例,女179例,年龄20~79岁,其中肾结石200例,输尿管结石345例,膀胱结石55例,结石最小的直径5mm,最大30mm,病程半小时~3个月不等。
临床表现均为下腹部疼痛、腰痛,部分患者伴有呕吐、会阴部放射痛、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1.2治尿方法。
选用凯信kx2000b/c全数字b型超声诊断仪进行定位,然后采用武汉兴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xk3000—x型碎石机进行碎石。
术前常规做血尿常规、血凝分析、b超、kub、静脉泌尿系造影等,以确保碎石适应症。
碎石前先用b超检查结石的位置、数量、形态、最佳探测部位及最短结石至皮肤的距离,必要时在皮肤上做好标志,选择最佳碎石途径和观察点。
根据b超探测的距离、方向、调整反射器角度,机上探头位置和水囊高低,并在水囊和探头上涂抹耦合剂,然后患者上机,使原先做好的标志贴紧探头,一边微调碎石机的三维运动,一边在b超图像上寻找结石影像,使结石影像调至图像中心线上,测量结石至皮肤的距离,调节碎石机第二焦点的距离,使其一致,完成定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上尿路结石患者6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00例患者采用X线与B超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方法,对照组300例患者采用B超定位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临床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所需要手术时间与结石排净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优越性(P<0.05),实验组患者输尿管上段、中下段结石定位成功率(99%、98%)相对于对照组(74%、68%)有显著优越性,组间数据对比(χ2=4.35、6.32,P 均0.05。
结论X线联合B超双定位系统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在协助定位上能够互相弥补劣势,增加优势,有定位准确性高,碎石成功率高等优点,能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了患者康复。
标签:B超;X线;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以操作简单、无侵袭性、不开刀等优点[1]。
但是该方法碎石成功率与操作前准确定位有十分大的关系。
为了深入研究ESWL更好临床定位效果,我院就专门对2008~2013年的600例患者采用联合定位的方式进行对比,下面将本次研究进行详尽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2013年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6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0例,实验组中100例肾脏结石,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0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0.5±8.1)岁;对照组中100例肾脏结石,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0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0.6±5.2)岁。
经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高度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300例患者采用X线与B超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患者根据结石位置不同,采用不同体位: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仰卧位,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俯卧位,医师要嘱咐患者在定位前适量饮水,保证膀胱充盈。
肾脏结石冲击电压(13~15 V),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冲击电压(15~17 V),冲击次数(1500~2000次),平均频率(1800次),频率(90 bpm)。
对照组300例患者采用B超定位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余同实验组。
患者在碎石术完成后,给予常规消炎止血剂,重要利尿排石方剂,嘱咐患者每日多饮水,可将中药代替日常茶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1 w后复查,复查结果显示如果结石未排除干净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此碎石。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碎石时间、结石排净时间、住院时间等等,对比两组患者结石定位成功率与一次碎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处理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相关指标分析实验组患者所需要手术时间与结石排净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优越性(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P>0.05)。
2.2结石定位成功率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肾盂结石定位成功率分别为:100%与98%,(χ2=1.23,P>0.05),实验组患者输尿管上段、中下段结石定位成功率(99%、98%)相对于对照组(74%、68%)有显著优越性,组间数据对比(χ2=4.35、6.32,P均0.05。
3讨论
ESWL是近些年逐渐出现并兴起的一项不需开刀、操作简单、无需麻醉操作、费用低廉的技术,在临床一经应用深受广大医师与患者喜爱,逐渐成为医院主要治疗上尿路结石手段之一[2]。
目前ESWL碎石前定位主要是:X线和B超这2种。
X线是在临床较早应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后经改善应用到人体内肉眼不可见病灶定位与扫描,其应用到上尿路结石定位中有以下几个优势:①定位范围比较大,能够充分显示两个肾脏与周围组织中的结石,能够帮助发现多发结石;②显示直观,能够目测结石大小、位置、形态、数目等等基础信息,碎石后还能够显示与反应碎石效果;③受干扰小,X线定位主要是根据辐射人体内不同组织产生的回波进行成像,与人体内血流其气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但是,X线也有以下几个缺点:①X线本身存在一定的辐射性,对操作者与患者有一定损伤;②不能显示X线阴性结石,这部分结石需要其他方法解决;③对于肾脏结石更深的部位不能反映出,不能根据X线显示判定结石位于肾盏、肾实质或者肾盂。
B超则有以下的几个优点:①与X线比较不存在射线损伤。
②定位能够更加精确,图像显示细微较高,不但能够对结石位于肾盏、肾实质或肾盂做出准确定位,还可以明确地显示出肾脏的形态与结构,甚至是有无积水跟积水的程度等。
③能够显示X线不能显示的阴性结石。
同时B超也有一定的缺陷:①对结石本身的面貌反映差,特别是结石面积较大与多发结石情况。
②对输尿管中段结石不能良好反应,容易受到肠道积气与盆腔骨骼等方面的干扰。
综上所述,X线联合B超双定位系统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在协助定位上能够互相弥补劣势,增加优势,有定位准确性高,碎石成功率高等优点,能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了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谭剑敏,高贇,徐丹枫,等.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选择[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23):65-68.
[2]孙晓文,夏术阶,LU Jun,等.体外冲击波碎石、逆行输尿管镜或微创经
皮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29(8):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