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

合集下载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篇一: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中医方剂名。

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本方原为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之剂。

王清任认为隔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组成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用法水煎服。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病机胸中血瘀,气机阻滞。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辩证要点胸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现代运用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等属瘀阻气滞者。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配伍特点活血与行气相伍;祛瘀与养血同施;升降兼顾。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主治血府逐瘀汤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

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适应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及副作用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及副作用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及副作用血府逐瘀汤简介血府逐瘀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伤寒杂病论》。

它由桃仁、红花、川芎等多种中草药组成,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治疗血瘀、瘀血症以及一些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的疾病。

功能主治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具体如下: 1. 疏通经络:血府逐瘀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改善血液供应不足的问题。

经络疏通可以有效缓解局部疼痛,增加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提高组织的代谢能力。

2. 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可以加速血液的流动,改善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液在血管中凝固成块。

它对于一些慢性病引起的血液淤滞、湿瘀、气滞等问题特别有效,可以消除瘀血,解除疼痛。

3. 缓解疼痛:血府逐瘀汤对于一些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的疼痛问题,如痛经、月经不调、胸痛、腹痛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舒缓经络,疏通气血,缓解疼痛症状。

4. 改善皮肤问题:血府逐瘀汤可以改善一些皮肤问题,如淤血、瘀斑、瘀青等,以及一些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皮肤干燥、暗沉等问题。

它能够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使皮肤恢复健康。

副作用血府逐瘀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

但是相较于西药,中药的副作用较少且较轻微。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时可能出现以下副作用: 1. 消化不良:一些患者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时,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的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是因为血府逐瘀汤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时会引起胃肠道的反应。

对于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减少使用剂量或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2.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对血府逐瘀汤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如出现皮肤发红、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3. 不良反应: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一般在停药后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血府逐瘀汤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并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病史以及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情况。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处方: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药理作用:1.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并可防止由于微循环紊乱而致的血压急剧下降。

证明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的效应。

2.凝血作用和抗凝作用《浙江中医杂志》1981(10):428,本方静脉制剂在试管内有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和凝血酶凝固时间,对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能复活肝脏清除能力。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

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

共奏活血调气之功。

摘录:《医林改错》卷上黄芽汤方剂名解:《周易参同契》中“阴阳之始,玄含黄芽”,此方为黄老先生的调阴阳的第一方,故名黄芽汤方子组成:人参3钱甘草2钱茯苓2钱干姜2钱方药比例:3:2:2:2方子解释:人参加干姜:崇阳补火甘草加茯苓:培土泻水方子功效: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方子加减: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加桂枝,丹皮以疏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加陈皮,杏仁以理肺方药解释:甘草:味甘,气平,性缓。

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桂枝:味甘、辛,气香,性温。

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通常表现为意识、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

该病病发率较高,会对患者及其家人造成很大的困扰。

血府逐瘀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疗效。

下面就这一疗法进行详细的探讨。

1. 血府逐瘀汤的理论基础血府逐瘀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有当归、川芎、红花、桃仁、香附、甘草等。

该方剂以调节气血、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有着一定的疗效。

在中医理论中,精神障碍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郁内结,使得气血失调,导致瘀血凝滞。

因此,治疗要以调节气血、活血化瘀为主要手段。

血府逐瘀汤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得出的有效方剂,作用在于活血化瘀,改善气血循环,进而改善精神障碍。

2. 实验研究结果在血府逐瘀汤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它能够有效地改善精神症状,详细情况如下:(1)降低病情评分:有一项对血府逐瘀汤治疗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表明,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后精神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了70%。

(2)改善睡眠质量:另一项关于血府逐瘀汤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发现,该方剂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降低早醒和夜间醒来的频率。

(3)提高生活质量:还有一次对血府逐瘀汤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显示,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失眠、焦虑、疲劳等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3. 注意事项虽然血府逐瘀汤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效已被证实,但在使用它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否则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用药剂量要准确:中药方剂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都会受到剂量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时也要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因个体差异存在的剂量调整需要特别注意。

(2)不要与西药混用:由于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对血液及其他器官有损害,因此不推荐与某些有活血作用的西药联合使用。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而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心绞痛,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血府逐瘀汤也有着一定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是《伤寒论》中的一种方剂,主要由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等生物碱类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改善心脏循环系统的微循环,促进冠状动脉的血液流畅,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血府逐瘀汤中的桃仁、红花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可以改善心脏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症状。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临床上,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一般需要长期服用。

通过中药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缓解心绞痛的症状,改善病人的心脏供血情况,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

血府逐瘀汤还可以改善心脏微循环,预防心脏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需要遵医嘱服用,不能随意更改剂量和用药时间。

并且患者在服用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密切关注心脏功能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血府逐瘀汤虽然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着一定的疗效,但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适合使用。

特别是对于有明显出血倾向、有肝肾功能不全、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慎重使用,甚至禁忌使用。

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使用中药方剂。

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瘀第一方

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瘀第一方

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瘀第一方胸中血瘀是常见的一种中医病症。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胸中血瘀发病人数明显增多,严重降低了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鉴于此,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中血瘀的相关情况。

1.认识胸中血瘀1.1症状胸中血瘀的症状通常包括胸痛、头痛、长时间不能痊愈,或是长期呃逆不止、干呕、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等。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嘴唇、双眼、舌质有异常等表现,例如嘴唇发黑或两眼暗黑,舌头上甚至还有瘀斑、瘀点。

这些症状都可能是胸中血瘀的表现。

1.2原因胸中血瘀的原因通常是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导致。

当血液瘀积在胸中时,就会导致气机的运行受到阻碍,从而引起胸部疼痛,并且痛有定处,像是被针扎一样的感觉。

体内的瘀血瘀阻在上焦,会遏制清阳之气的升发,清空失养,便会导致头部疼痛。

胸中有血瘀,还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行,并造成胃气上逆,出现呃逆干呕等多种症状。

1.3胸中血瘀的危害血瘀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阻碍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影响其正常功能。

这可能导致疼痛、肿胀和冷感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组织坏死或功能障碍。

血液凝聚和堆积在特定区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和局部组织受压,引起疼痛和肿胀。

血瘀被认为是一些慢性病风险的因素。

它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1.认识血府逐瘀汤2.1血府逐瘀汤治疗常见疾病血府逐瘀汤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中医方剂,被誉为中国古代治疗血瘀证的第一个专方。

它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胸中血瘀证,其中包括一些特定的症状和疾病。

血府逐瘀汤诸多中草药物通过相互配伍,共同发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胸中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

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症状和疾病:头痛:一些突发的头痛,特别是没有明显外感或内伤原因的头痛,可能是由于血瘀所致。

血府逐瘀汤可以活血化瘀,缓解头痛。

胸痛:对于冠心病等引起的胸闷、胸痛,中医称之为胸痹。

血府逐瘀汤治脑梗的案例

血府逐瘀汤治脑梗的案例

血府逐瘀汤治脑梗的案例
血府逐瘀汤是传统中医方剂,被广泛用于治疗脑梗的临床实践中。

以下是一个血府逐瘀汤治疗脑梗的实际案例:
患者:一位60岁的女性,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头晕、头痛等症状,被送入急诊。

诊断:经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如CT、MRI)确认患者为右侧大脑半球内动脉栓塞引起的脑梗。

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诊断,决定采用中医药治疗血府逐瘀汤。

方剂的配伍包括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参、莪术、当归等。

治疗过程:患者每天服用血府逐瘀汤三次,持续一个疗程(通常为1周)。

疗效评估: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左侧肢体无力明显改善,言语清晰度提高,头晕头痛减轻。

随访:患者继续服用血府逐瘀汤进行长期治疗,并定期复查。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大脑半球内动脉栓塞的病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总结:血府逐瘀汤可作为一种中医辅助治疗脑梗的方剂,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促进病灶的恢复。

然而,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血府逐瘀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具有活血祛瘀的功能。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不畅的情况,从而减轻瘀血引起的各种疾病症状。

•血府逐瘀汤还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疼痛、消肿止痛。

主要用途•风湿病:血府逐瘀汤有良好的治疗风湿病的效果,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血液循环不畅:血府逐瘀汤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问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内外伤痛:血府逐瘀汤对于损伤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适用于外伤、骨折等状况。

•妇科疾病:作为一种常用的妇科方剂,血府逐瘀汤能够调理女性的经期问题,改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痔疮:痔疮多与淤血有关,而血府逐瘀汤能够消散淤血、舒缓肛门部位疼痛。

用量注意事项•血府逐瘀汤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每次服用血府逐瘀汤的剂量为10~30ml,每日3次。

•在服用血府逐瘀汤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疾病的康复。

•对于长期服用血府逐瘀汤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的稳定。

•服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总结血府逐瘀汤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药方剂,其主要功能为活血祛瘀,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用量、饮食调理等方面的问题,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同时,在服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血府逐瘀汤的正确应用,对于改善疾病症状,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清任认为膈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

根据“血府”产生“血瘀”的理论,王氏创立血府逐瘀之剂,称为“血府逐瘀汤”。

案一:江西巡抚阿霖公,年74,夜卧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召余诊之,此方五剂全愈。

案二:一女22岁,夜卧令仆妇坐胸方睡,已经两年,余亦用此方,三付而愈。

◆本方为治疗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胸痛胸闷的方剂。

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

胸胁为肝经循行之处,瘀血内阻胸中,气机郁滞,故胸胁刺痛;郁滞日久,肝失调达之性,故急躁易怒;气血郁而化热,故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或入暮潮热;瘀血阻滞,清阳不升,则为头痛;瘀热上冲动膈,可见呃逆不止;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证象。

治当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开胸止痛。

┌玉女煎——补肾,引热下行。


│血府逐瘀汤——通利血脉,引瘀血下行。

牛膝┤
│镇肝熄风汤——补益肝肾,引血下行,以平上亢之肝阳。


└独活寄生汤——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

┌桑菊饮——宣肺止咳。


│普济消毒饮——与甘草配,清利咽喉。


桔梗┤清瘟败毒饮——载药上行。


│参苓白术散——引药入肺以益肺。


└血府逐瘀汤——与枳壳配,升降上焦之气而宽胸。

◆全方的配伍特点是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

合而用之,使瘀去气行,则证可愈。

血府逐瘀汤是由桃红四物汤(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合四逆散(枳壳易枳实)而成。

因瘀阻于胸,妨碍肝之疏泄,且疏畅肝气有利于祛瘀,故配四逆散。

方中牛膝能祛瘀血,通经脉,并有引瘀血下行的作用;桔梗与枳壳相配,一升一降,行气宽胸,有使气行血畅之功。

◆后世以本方加减,可通治多种血瘀气滞证。

血瘀经闭、痛经者,可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等以活血调经止痛;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加郁金、丹参以活血祛瘀,消症化积。

血府逐瘀汤▲▲▲
〖方源〗《医林改错》〔释名〕〔病案示例〕
〖组成〗桃仁四钱[12g] 红花三钱[9g] 生地黄三钱[9g] 川芎一钱半[5g]
赤芍二钱[6g] 牛膝三钱[9g] 桔梗一钱半[5g] 当归三钱[9g]
柴胡一钱[3g] 枳壳二钱[6g] 甘草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5top
〖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病机分析〕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5top
┌桃仁、红花、川芎┐
│├活血祛瘀
└当归、生地、赤芍┘
牛膝——通利血脉以助祛瘀,并引血下行。

柴胡——舒肝解郁,升举清阳。

┌桔梗┐
│├升降配伍,行气宽胸
└枳壳┘
┌凉血祛瘀,化久郁之热
生地┤
└与当归相伍又养血,使祛瘀不伤正
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配伍特点〕〔本方组方特点〕 1.本方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剂。

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为证治要点。

〔本方后世加减运用〕
2.常用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与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精神抑郁属血瘀气滞者。

5top
本方中活血祛瘀药物较多,故孕妇忌服。

5top
临床报道: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49例,治疗组痊愈29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有效率97.5%;对照组(西药组)共40例,痊愈15例,好转11例,无效14例,有效率65%;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
5top
〖附方一〗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组成:赤芍一钱(3g)川芎一钱(3g)桃仁二钱,研泥(6g)红花三钱(9g)
老葱三根,切碎(6g)生姜三钱,切片(9g)大枣七个,去核(5g)麝香五厘(0.15g),绢包黄酒半斤
用法: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功用:活血通窍。

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昏晕,或耳聋年久,或头发脱落,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而见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热等。

〖附方二〗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五灵脂炒,二钱(6g)当归三钱(9g)川芎二钱(6g)桃仁研如泥,三钱(9g)
丹皮二钱(6g)赤芍二钱(6g)乌药二钱(6g)延胡索一钱(3g)
甘草三钱(9g)香附一钱半(5g)红花三钱(9g)枳壳一钱半(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膈下瘀血,形成积块;或小儿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

〖附方三〗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小茴香七粒,炒(1.5g)干姜二分,炒(3g)延胡索一钱(3g)
没药一钱(3g)当归三钱(9g)川芎一钱(3g)
官桂一钱(3g)赤芍二钱(6g)蒲黄三钱(9g)五灵脂二钱,炒(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少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连接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等证。

〖附方四〗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秦艽一钱(3g)川芎二钱(6g)桃仁三钱(9g)红花三
钱(9g)
甘草二钱(6g)羌活一钱(3g)没药二钱(6g)当归三钱(9g)
五灵脂二钱,炒(6g)香附一钱(3g)牛膝三钱(9g)地龙二钱,去土(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

主治:气血闭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医林改错》五大逐瘀汤比较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