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应力线轧机

合集下载

短应力线轧机(课堂PPT)

短应力线轧机(课堂PPT)
短应力轧机
材料四班
1号:李丹阳 2号:李迎馨 4号:李栋格
1
短应力线轧机介绍
所谓短应力线轧机是指 应力回线缩短了的轧机。 这里所说的应力回线是轧 机在轧制力的作用下机座 等各受力件的单位内力所 连成的闭合环线,简称应力 线,受力件的弹性变形量又 与其长度成正比,因此缩短 应力回线的长度,就能减 小轧机的弹性变形,提高机 座的刚度。
轴向固定 轴承座轴向定位机构主要功能是在保证轴承座能摆动自位轴承受力的 前提下,通过对轴承座的轴向定位,控制轧辊在轧制过程中的轴向窜动。 长方柱通过螺钉与固定支座相连,轴向固定端轴承座通过两边两对球 面垫与长方柱压靠固定,轧辊通过推力轴承和轴承座端向固定。 轴向力主要又长方柱承受。
11
六、新式短应力线轧机轴向固定和调整原理
6
三、短应力线轧机径向调整原理
由一套蜗轮蜗杆带动立柱旋转 实现辊缝调整,即蜗轮与一 个长蜗杆相啮合,每个蜗轮 又与辊系一个立柱以键相联 接,蜗杆轴上安装有内齿圈 和外齿轴套两个齿形离合器, 可以同时压下,也可以单侧 压下,选用齿形为花键的牙 嵌离合器,这种齿形可以传 递较大的力矩且容易啮合。 压下机构调整完毕后,蜗轮 蜗杆传动机构能自锁
注:轴承座安装时在固定支座和轴承座之间放置 四个等高垫以保证轧辊两端水平。
15
十、短应力线轧机的易损零件
轧辊、四列滚动轴承、推力轴承、平衡弹簧、耐 磨滑板、球面垫、平衡螺母、压下螺母、套筒等
16
十一、新旧短应力线轧机对比
17
新式轧机平 衡机构采用 液压
旧式轧机平 衡靠平衡弹 簧调节
18
旧式轧机径 向调节结构 采用手轮调 节
8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的平衡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使用 弹性阻尼体代替弹簧, 可以做到吸震和缓冲的 作用;没有采用液压缸, 消除了使用液压缸平衡 方式产生的泄漏、失效 现象。但是长期使用会 产生老化失效。

探讨短应力线轧机机列设计的问题

探讨短应力线轧机机列设计的问题

探讨短应力线轧机机列设计的问题短应力线轧机广泛应用于国内棒、线及小型型钢轧制生产线上,因其重量轻,投资少,刚度高而受到轧钢厂的青睐。

顾名思义,短应力线轧机因其在轧制受力时机体应力圈比传统牌坊轧机短,轧制时刚度高,变形小。

短应力线轧机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起源于摩伽沙玛公司,国内目前使用最多的两种形式分别是DANIELI机型与POMINI机型,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注意的问题:1万向接轴的选型;2轧辊装配端部的结构形式;3轧机锁紧缸的型式;4轧机压下形式;5导卫型式。

1、万向接轴的选型万向接轴有很多形式,在冶金行业轧机机列中大多选用鼓型齿式万向接轴和十字轴万向接轴两种。

鼓型齿式万向接轴重量轻,对中性较好,十字头万向接轴重量偏重,传递扭矩大,适合较大轧机机列的使用。

在轧机机列设计时在长度方向上应长短适宜,过长则重量增加对接轴轴承磨损较大,过短则造成万向轴中心线偏角大,缩短万向轴的使用寿命。

设计时必须提出动平衡要求,级别为6.3级,否则现场使用时接轴托架会出现周期摆动现象,导致托架销轴疲劳断裂。

接轴托架主要功能为换辊时托住万向接轴,基本为自对中形式,在轧制过程中不起作用。

摩根牌坊轧机的接轴托架只是起到换辊时托举功能,在轧制时与万向接轴完全脱开。

万向接轴在换辊时必须考虑与轧辊配合部分的自重耷头问题,必须在接轴托架设计防旋转的结构,一般在两侧伸出轴设计键连接。

2、轧辊装配端部的结构形式在万向接轴选型后在轧辊装配的端部结构问题,由于鼓型齿式万向接轴和十字轴万向接轴结构的不同,要求在装配中有所区别,轧辊上下辊缝由于要对齐,上辊一般轴向有3~5mm调整余量,鼓性齿式万向接轴端部有伸缩量,要求顶紧配合,而十字轴式万向接轴(轴端没有伸缩余量)则要求与端部留有10mm左右的间隙。

两者要求轧辊装配的端部有所区别,鼓型齿式万向接轴端部顶紧时所有零部件之间端面没有间隙,最终受力零部件为轴承内圈,不得有轴向窜动,各零部件与轧辊轴颈之间为过渡配合。

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精选.

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精选.

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短应力轧机简介——短应力轧机主要由轧辊装配、拉杆装配、压下装置、轧机机座装配、导卫梁装配、孔型更换移动装置、轧辊平衡装置(蝶形弹性胶体)等几大部分组成。

●轧机本体轧机本体主要由四根带螺纹拉杆构成。

轧辊辊缝的调节是通过压下装置转动拉杆来实现。

辊缝相对轧线对称、同步调整。

轧制力由轴承座、拉杆吸收。

轧辊由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支承,轴向力由一对背对背安装的由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承受,上轧辊轴向调节通过蜗轮蜗杆驱动装有止推轴承的螺纹套实现。

张力拉杆装置,用四根张力拉杆,把轴承座,压下装置联为一体,沿张力拉杆形成环形短应力线,具有很高的刚度,保证轧制时轧机具有较小的弹性值。

张力拉杆装置中有四个平衡装置,用于轧辊平衡,供给张力拉杆预紧力,并消除各接合件的间隙。

●压下装置压下装置用于控制轧辊开口度,压下调整装置由手动或液压马达传动,通过离合器将两根传动轴连接为一体,由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再通过蜗杆带动四个蜗轮使张力拉杆转动,实现轧辊轴上下对称移动,达到规定的中心距,单边调整时,将离合器打开即可。

一、短应力线轧机的拆装要求:1、轧机在下线后进入预装间前必须吹灰,清除轧机表面氧化铁皮及油污后,方可拆卸,严禁带脏物安装。

2、将轧机辊缝调整到需要位置,按顺序拆卸各零部件,并摆放整齐,严禁乱扔乱放。

3、利用感应加热器取出轴承内圈(重车孔型的轧辊,轴承内圈完好的可不取出)。

4、认真做好检查、清洗、更换工作,油孔管路安装前要畅通,清洗干净。

5、安装前必须仔细检查轧辊孔型、辊颈、扁头、螺丝孔等,不合格者不准安装。

6、轧机主轴承的润滑采用46#抗磨液压油,每次装配完上线前都必须注油,轧机压下装置及拉杆装配内每次都必须加注润滑脂,压下装置要定期打开检查。

7、热装另件应按图纸要求进行,公盈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8、滚动轴承装配时,应清洗干净,再涂润滑油。

装配时应使其受力均匀,严禁用铁锒头打击轴承体, 如果配合过紧时,可用木头或铜棒轻轻打或把内圈放入感应加热器重加热。

短应力线轧机 PPT

短应力线轧机 PPT
Hale Waihona Puke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的平衡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使用 弹性阻尼体代替弹簧, 可以做到吸震和缓冲的 作用;没有采用液压缸, 消除了使用液压缸平衡 方式产生的泄漏、失效 现象。但是长期使用会 产生老化失效。
五、轧制力经过的零件
轧辊→轴承→轴承座 →球面垫→压下螺母 →压下螺丝→机架
严重。 ★轴承座轴向震动:长方柱与轴承座固定螺钉松动。
★压下螺母与立柱台肩未抵紧。这是由于压下螺母的定 位销位置不对造成的。
六、新式短应力线轧机轴向固定和调整原理
• 1 轴向固定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无长方柱,轴向固定采用压下立柱与轴承座的紧密配合。 压下立柱上有轴向固定套,与轴承座间隙很小,防止轴承座的轴向运动;轧辊通
过推力轴承和轴承座端向固定。 轴向力由立柱承受,立柱尺寸较大。 • 2轴向调整 直接通过扳手拧蜗杆,带动轴端的齿圈转动,其余同旧轧机。
短应力轧机
材料四班
1号:李丹阳 2号:李迎馨 4号:李栋格
短应力线轧机介绍
所谓短应力线轧机是指 应力回线缩短了的轧机。 这里所说的应力回线是轧 机在轧制力的作用下机座 等各受力件的单位内力所 连成的闭合环线,简称应力 线,受力件的弹性变形量又 与其长度成正比,因此缩短 应力回线的长度,就能减 小轧机的弹性变形,提高机 座的刚度。
七、叙述本轧机轧辊轴承座自动调位原理
在轧辊弯曲时,通过 球面垫来事轴承座跟着 轧辊一起弯曲摆动,减 少轴承烧损。通过压下 螺母下有一个球面垫、 长方柱与轴承座之间有 一个球面垫、固定轴承 座与长方柱的螺母为球 面的来实现自动调位(由 于三者摆动球心不同, 所以只能减轻不能消除)

短应力线轧机

短应力线轧机
新式轧机靠 液压马达调 节
-
十二、短应力线轧机轴承座不规则运动方式 及原因
★轴承座上下震动: 1、平衡弹簧断裂或者疲劳失效(单边轴承座震动) 2、支座与轴承座连接不紧,即“腰没夹紧”(上下轴
承座一起震动) ★轴承座前后震动:支座与轴承座之间的耐磨铜板磨损
严重。 ★轴承座轴向震动:长方柱与轴承座固定螺钉松动。
-
三、短应力线轧机径向调整原理
由一套蜗轮蜗杆带动立柱旋转 实现辊缝调整,即蜗轮与一 个长蜗杆相啮合,每个蜗轮 又与辊系一个立柱以键相联 接,蜗杆轴上安装有内齿圈 和外齿轴套两个齿形离合器, 可以同时压下,也可以单侧 压下,选用齿形为花键的牙 嵌离合器,这种齿形可以传 递较大的力矩且容易啮合。 压下机构调整完毕后,蜗轮 蜗杆传动机构能自锁
短应力线轧机缺点
轴向固定调整和轴承座自位机构相互干涉影响,即降低了轴向刚度,容易造成窜辊。 由于压下螺母受力较大,且更换不方便,如有损坏,需要将整套辊组及蜗轮箱等全部拆装。
-
三、短应力线轧机径向调整原理
径向调整其实就是轧机的压 下,旧式短应力线轧机采用 手动压下,通过手轮带动蜗 轮蜗杆转动,来带动压下立 柱转动,立柱只转不动,压 下螺母与压下立柱螺纹配合, 通过压下螺母的轴向约束, 达到压下螺母的上下运动, 压下螺母压在球面垫上,进 而将力传递到轴承座上;轴 承座的上下移动带动轧辊上 下移动,从而达到调成辊缝 的目的。
短应力轧机
材料四班
1号:李丹阳 2号:李迎馨 4号:李栋格
-
短应力线轧机介绍
所谓短应力线轧机是指 应力回线缩短了的轧机。 这里所说的应力回线是轧 机在轧制力的作用下机座 等各受力件的单位内力所 连成的闭合环线,简称应力 线,受力件的弹性变形量又 与其长度成正比,因此缩短 应力回线的长度,就能减 小轧机的弹性变形,提高机 座的刚度。

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及事故应对

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及事故应对

短应力线轧机重量轻、整体刚度高、弹性变形小、成材率高、安装调整及操作维护简单便捷,故而备受轧钢厂家青睐,逐步占据市场中更高的份额。

高速重载恶劣工况中,轧机轴承失效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轧机在线运行中轴承状态大幅降低,使用寿命也会缩短。

高速线棒材组轧机轴承中,在确保装配质量达标的前提下,采取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等措施,当轴承部位有异常出现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轴承更换,即可减少轴承事故引起的损失。

文章通过研究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及事故应对,能提升短应力线轧机应用价值,助力轧钢厂生产稳定性及产量的提升。

1 短应力线轧机特点及轴承结构短应力线轧机特点包含:①轧机底座由在线固定与随轧机吊运移动的两部分组成,彼此间的配合建立在滑板的基础上,液压锁紧与横移换槽具备更高的准确性及效率;②液压压下,能够更精确、高效地控制料型,并大幅降低劳动强度;③轧机在线运行中,通过弹性组拟题平衡装置的应用,可提供料型稳定性方面的保障,在轧机弹跳问题方面也能产生良好的控制作用。

短应力线轧机轴承是以内圈与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的滚动轴承,其中内外圈间有诸多滚动体的配置,在保持架的作用下使彼此间维持适宜的距离,内圈安装部位以轧辊辊颈为主,转动一致于轧辊。

轴承常见结构见图1。

轴承载荷承载体是套圈(即内、外圈)与滚动体间的接触面,亦有“滚道面”的别称。

从形状方面来看,滚动体包含球与滚子两种,其中滚子形状诸多,如球面滚子、圆锥滚子、滚针等。

保持架的应用,能保证轴承圆周方向上精准分布滚动体,避免安装中出现散落的情况。

处于工作状态的保持架,从理论层面而言不会承受载荷外力。

2 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2.1 轧机轴承尺寸配合表1和表2是在参考热轧轧机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轧机轴承座腔体、轧辊辊颈与轴承的配合尺寸数据情况。

2.2 轴承游隙轴承运行中结构形式、润滑方式、转速、配合面粗糙度、承载负荷、轴承装配过盈配合量等,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径向游隙大小。

所以,需要从实际工况条件出发,综合各类因素精准选择,突出合理性。

Φ550 短应力线轧机

Φ550 短应力线轧机
(1)短应力线轧机都备有二套以上的辊组,换辊时将旧辊组取下,换上新辊组,所需的备件多,包括轧辊、轴承座、拉杆、蜗轮箱、蜗杆等,相对增加成本。
(2)由于压下螺母受力较大,且更换不方便,如有损坏,需要将整套辊组及蜗轮箱等全部更换。
(3)短应力线轧机各部件的加工精度高,所需要加工设备精度高。
2.3
高刚度轧机具有精度高、换辊及调整方便等优点。但由于轧机在安装、维修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造成产品尺寸时有超差现象。轧机轴窜、轴向不稳定是造成钢材尺寸超差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 减少甚至消除轴向不稳定造成的轴向窜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1.4
辊缝调整机构用于调整辊缝的大小。由于调整行程比较小,且不需要经常调整,所以采用手动或液压马达压下,该装置采用大传动比的蜗轮蜗杆减速,因此省力,结构紧凑。图1为辊缝调整机构原理图,由一套蜗轮蜗杆带动拉杆旋转实现辊缝调整,即四个蜗轮与一个长蜗杆相啮合,每个蜗轮又与辊系一个拉杆以键相联接,蜗杆轴上安装有内齿圈和外齿轴套两个齿形离合器,可以同时压下,也可以单侧压下,选用齿形为花键的牙嵌离合器,这种齿形可以传递较大的力矩且容易啮合。压下机构调整完毕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能自锁。从辊缝调整机构可以看出,由于取消了压下螺丝,进一步缩短应力回线,提高了该轧机的刚度,从而获得了高精度产品,减少了轧制废品,提高了轧机产品成材率。拉杆上、下两端有旋向相反的T形螺丝起压下螺丝作用,拉杆上顶端与蜗轮箱配合,下顶端与小底座配合,它联接上、下轴承座,代替普通轧机的牌坊承受轧制力、支承辊子及压下机构的重量,并且参加压下传动实现对称调整。因此,要求拉杆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较好的韧性,能承受交变负荷且要耐磨,故拉杆采用S34Cr2Ni2Mo。采用这种结构实现了对称调整,保证了轧制线固定不变,从而,使导卫装置的调整、安装、维护都很方便,减少了操作事故和工艺事故,提高了成材率和作业率。

短应力线轧机的结构特点分析

短应力线轧机的结构特点分析
第l期(总第118期) 2003年3月
山西机械 SHANⅪ MACHINERV
No.1 Mar.
文章编号zl008—8342(2003)O卜0013·02
短应力线轧机的结构特点分析
高晋芳
(太原矿山机器集哥有限公司设计院,山西
太原030009)
摘要。介绍了短应力线轧机的结构特点和性能.它具有轧{}{精度高、重量轻、废品少、见效快的特点t受到轧钢厂
由于缩短了应力回线,提高了轧机的刚度,从而获 得了高精度产品;设计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简化了装 配,减少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在轧制期间更换辊环时, 导卫装置保持在原有位置.不需要更新移动;轧辊辊缝 对称调整,保证了轧制线固定不变,因而,延长了导卫 装置的寿命。 3需要解决的问题
(1)短应力线轧机都备有二套以上的辊组,换辊 是将旧辊组取下,换新辊组,所需的备件多,包括轧辊、 轴承座、拉杆、蜗轮箱、蜗杆等,相对增加成本。
丁轧制线固定不变,从而,使导卫装置的调整、安装、维 护都很方便,减少了操作事故和工艺事故,提高了成材 率和作业率。 1.6轧辊平衡装置
由于轴承座及上轧辊的自重使拉杆螺丝与压下螺 母之间产生间隙。此间隙若不消除,则轧钢时将在间隙 处产生冲击,影响整个机座的刚度,因此必须采用平衡 装置来平衡上轴承座和上轧辊的重量以消除间隙。 2与普通牌坊式轧机相比短应力线轧机的优点
当轴向调整轴承座或安装误差使拉杆被迫歪斜球面垫允许拉杆有一个小范围的摆动以减小轴承的边缘负荷提高轴承寿命球面垫要满足硬度和表面耐磨性的要求故球面垫材料选用40crnim114辊缝调整机构辊缝调整机构用于调整辊缝的大由于调整行程比较小且不需要经常调整所以采用手动或液压马达压下该装置采用大传动比的蜗轮蜗杆减速因此省为辊缝调整机构原理图由一套蜗轮蜗杆带动拉杆旋转实现辊缝调整即四个蜗轮与一个长蜗杆相啮合每个蜗轮又与辊系一个拉杆以键相联接蜗杆轴上安装有内齿圈和外齿轴套两个齿形离可以同时压下也可以单侧压下选用齿形为花键的牙嵌离合器这种齿形可以传递较大的力矩且容易啮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短应力线轧机径向调整原理
由一套蜗轮蜗杆带动立柱旋转 实现辊缝调整,即蜗轮与一 个长蜗杆相啮合,每个蜗轮 又与辊系一个立柱以键相联 接,蜗杆轴上安装有内齿圈 和外齿轴套两个齿形离合器, 可以同时压下,也可以单侧 压下,选用齿形为花键的牙 嵌离合器,这种齿形可以传 递较大的力矩且容易啮合。 压下机构调整完毕后,蜗轮 蜗杆传动机构能自锁
承座一起震动) ★轴承座前后震动:支座与轴承座之间的耐磨铜板磨损
严重。 ★轴承座轴向震动:长方柱与轴承座固定螺钉松动。
★压下螺母与立柱台肩未抵紧。这是由于压下螺母的定 位销位置不对造成的。
★相邻轧机轧辊轴线的高度差大,造成接轴倾角过大。 ★接轴的甩动。在速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接轴的甩动
造成轧机轴承座的振动。
分析轧机轴承座不规则振动的方式和引起的 原因有哪些?
1.上下震动:平衡弹簧失效或断裂(单个轴承座振动)、 丝杠与基座没有安装固定好(上下轴承座同时振动)
2.左右振动:耐磨滑板安装不合理(过薄)或损坏 3.前后振动:轴承座与长方柱之间安装不紧密、 机
架与机座没有固定锁紧
谢谢观看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一、短应力线轧机整体结构
离合器
轴承座
手轮
上轧辊 下轧辊
齿圈齿套
支撑座
一、短应力线轧机零部件
传动装置:电机 传动轴 蜗轮蜗杆 手轮 传动齿轮 压下装置:丝杠 压下螺母 平衡螺母 平衡弹簧 球面垫 轴向调整装置:齿套 齿圈 推力轴承 端盖 轧辊、轴承座、辅助零件等
二、短应力线轧机与有牌坊轧机相比较
注:轴承座安装时在固定支座和轴承座之间放置 四个等高垫以保证轧辊两端水平。
十、短应力线轧机的易损零件
轧辊、四列滚动轴承、推力轴承、平衡弹簧、耐 磨滑板、球面垫、平衡螺母、压下螺母、套筒等
十一、新旧短应力线轧机对比
总结比较 平衡问题 径向调整 轴向调整 轴向固定
旧式短应力 线轧机
平衡弹簧
手轮
齿圈齿套
轴向固定 轴承座轴向定位机构主要功能是在保证轴承座能摆动自位轴承受力的 前提下,通过对轴承座的轴向定位,控制轧辊在轧制过程中的轴向窜动。 长方柱通过螺钉与固定支座相连,轴向固定端轴承座通过两边两对球 面垫与长方柱压靠固定,轧辊通过推力轴承和轴承座端向固定。 轴向力主要又长方柱承受。
六、新式短应力线轧机轴向固定和调整原理
• 1 轴向固定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无长方柱,轴向固定采用压下立柱与轴承座的紧密配合。 压下立柱上有轴向固定套,与轴承座间隙很小,防止轴承座的轴向运动;轧辊通
过推力轴承和轴承座端向固定。 轴向力由立柱பைடு நூலகம்受,立柱尺寸较大。 • 2轴向调整 直接通过扳手拧蜗杆,带动轴端的齿圈转动,其余同旧轧机。
七、叙述本轧机轧辊轴承座自动调位原理
传递路径: 手轮→蜗杆→蜗轮→齿轮→压
下立柱→压下螺母→球面垫 →轴承座→轴承→轧辊
四、短应力线轧机同步弹簧平衡
短应力线轧机立柱上各个零件工作原理: 装配在立柱上、轴承座内部零件由上 至下依次为:同步弹簧、平衡螺母、压 下螺母、球面垫。
平衡原理 平衡螺母与立柱螺纹配合,弹 簧的平衡力起源于平衡螺母,作用于轴 承端盖,抬起轴承座整个重量,力由轴 承座下部向上传至球面垫、压下螺母, 使压下螺母与丝杠之间为下间隙,消除 了★压下螺丝与压下螺母的间隙∆1、 ★ 压下螺母与球面垫的间隙∆2、 ★球面 垫与轴承座的间隙∆3。避免轧钢时冲击 和噪音
短应力轧机
材料四班
1号:李丹阳 2号:李迎馨 4号:李栋格
短应力线轧机介绍
所谓短应力线轧机是指 应力回线缩短了的轧机。 这里所说的应力回线是轧 机在轧制力的作用下机座 等各受力件的单位内力所 连成的闭合环线,简称应力 线,受力件的弹性变形量又 与其长度成正比,因此缩短 应力回线的长度,就能减 小轧机的弹性变形,提高机 座的刚度。
短应力线轧机缺点
轴向固定调整和轴承座自位机构相互干涉影响,即降低了轴向刚度,容易造成窜辊。 由于压下螺母受力较大,且更换不方便,如有损坏,需要将整套辊组及蜗轮箱等全部拆装。
三、短应力线轧机径向调整原理
径向调整其实就是轧机的压 下,旧式短应力线轧机采用 手动压下,通过手轮带动蜗 轮蜗杆转动,来带动压下立 柱转动,立柱只转不动,压 下螺母与压下立柱螺纹配合, 通过压下螺母的轴向约束, 达到压下螺母的上下运动, 压下螺母压在球面垫上,进 而将力传递到轴承座上;轴 承座的上下移动带动轧辊上 下移动,从而达到调成辊缝 的目的。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的平衡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使用 弹性阻尼体代替弹簧, 可以做到吸震和缓冲的 作用;没有采用液压缸, 消除了使用液压缸平衡 方式产生的泄漏、失效 现象。但是长期使用会 产生老化失效。
五、轧制力经过的零件
轧辊→轴承→轴承座 →球面垫→压下螺母 →压下螺丝→机架
六、短应力线轧机轴向固定和调整原理
九、短应力线轧机的拆装
• 先把传动端联结轴与轧辊分开,再拧支座上的 四个固定螺栓,使轧机与支座分离。天车吊住 吊耳整体吊至换辊间。如需换辊,把离合器两 侧固定装置拆开,轴向固定装置拆开,将轧辊 抽出。如需换压下螺母或球面垫等内部零件, 则要先拆掉蜗轮箱,拧开轴承座上盖进行更换。
• 轧机的安装过程与拆卸过程相反,先把支座固 定在轨梁上,再把轧机吊在支座上,用四个固 定螺栓拧紧。
长方柱
新式短应力 线轧机
阻尼橡胶
液压马达
蜗轮蜗杆和 轴向固定套 齿圈齿套 紧密配合
新式轧机平 衡机构采用 液压
旧式轧机平 衡靠平衡弹 簧调节
旧式轧机径 向调节结构 采用手轮调 节
新式轧机靠 液压马达调 节
十二、短应力线轧机轴承座不规则运动方式 及原因
★轴承座上下震动: 1、平衡弹簧断裂或者疲劳失效(单边轴承座震动) 2、支座与轴承座连接不紧,即“腰没夹紧”(上下轴
在轧辊弯曲时,通过 球面垫来事轴承座跟着 轧辊一起弯曲摆动,减 少轴承烧损。通过压下 螺母下有一个球面垫、 长方柱与轴承座之间有 一个球面垫、固定轴承 座与长方柱的螺母为球 面的来实现自动调位(由 于三者摆动球心不同, 所以只能减轻不能消除)
八、轴承座安装时,如何保证轧辊两端水平 (等高)?
在轴承座与机座之间分别放置四个 高度相等的垫片,然后安装球面垫和 压下螺母,就能保证四个压下螺母相 对机座等高,从而保证轧辊两端水平。
• 1 应力回线短,刚度高,保证产品高精度,容易实现负偏差制。 • 2 立柱两端有正反螺纹,能实现对中调整,轧制中心线不变。能提高
作业率,节省检修和更换导卫横梁时间,减少操作事故,避免轧件弯 头、冲击、缠辊等工艺事故,提高导卫寿命。 • 3 轴向调整方便,轴向游隙小。 • 4 使用平衡弹簧,平衡力大小不变,弹簧在轴承座内结构紧凑。 • 5 该种轧机的辊系在换辊前进行预安装并调整好,停车后新辊系更换 时间短。轧机预调性能好,换辊快,成材率高。 • 6 轴承座自动调位,四列圆柱轴承均衡受力,提高了轴承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