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专家共识(全文)
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专家共识

NTAA患者的疼痛评估
• 疼痛程度评估 • 推荐意见:交流正常的患者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
估腹痛程度,对交流困难患者可使用Wong-Baker面部病 情量表评估腹痛程度。
NTAA患者的疼痛评估
• 急性腹痛促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造成肺栓塞。 • 急性腹痛造成患者焦虑以及家属的恐惧。
NTAA早期镇痛的概念及观念演变
• NTAA早期镇痛(NTAAA)是指具有毒麻药品处方资质的 医生对NTAA患者进行初步问诊、查体后,在病因尚未明 确前给予镇痛剂的处理。
NTAA早期镇痛的概念及观念演变
• 多项研究表明,镇痛剂虽然使患者疼痛减轻,但疾病表现 出的体征、检验学结果及影像学特征并没有变化,因此不 会掩盖患者腹部体征及引起死亡率和致残率升高。
NTAA患者常用镇痛剂的应用
• 推荐意见: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中重度疼痛患者的镇痛, 联合用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同时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避免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推荐意见:中重度患者镇痛时联合用药不仅可增强镇痛效 果,也可以减少用药产生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NTAA患者常用镇痛剂的给药方法
• 镇痛效果评估 • 应用镇痛剂30min后使用NRS的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评 估镇痛效果。
• 推荐意见:镇痛效果评估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根据 疗效指数调整镇痛方案。
NTAA患者的疼痛评估
• NRS的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疗效指数=(A-B)/A×100%
(A=镇痛前的NRS评分。B=镇痛后NRS评分)
• 推荐意见: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镇痛剂是急诊环境下的首 选给药方法;静脉注射为第二推荐的给药方法;不推荐口 服给药作为NTAA患者的常规给药途径。
盐酸罂粟碱联合曲马多注射液应用于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临床研究

盐酸罂粟碱联合曲马多注射液应用于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临床研究引言:急腹症是指腹腔内病理过程导致的突然发生的腹部疼痛,常见原因包括胆石症、阑尾炎、胃肠道疾病等。
急腹症的治疗过程中,早期有效的镇痛对于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盐酸罂粟碱联合曲马多注射液在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司接受治疗的90例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方法,实验组采用盐酸罂粟碱联合曲马多注射液。
对每组患者在入选后的最早24小时内检测入院时的疼痛评分、镇痛效果、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基础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镇痛效果方面,实验组的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24小时内,实验组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两组在药物剂量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讨论:盐酸罂粟碱联合曲马多注射液具有镇痛效果明显,作用强且持久的特点。
其成分中的盐酸罂粟碱是一种镇痛药物,能够通过中枢镇痛途径发挥镇痛作用。
曲马多是一种吗啡样药物,可以与中枢镇痛途径及周围镇痛途径相结合,增强镇痛效果。
因此,使用盐酸罂粟碱联合曲马多注射液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
结论:盐酸罂粟碱联合曲马多注射液在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中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宜的镇痛方法,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是一项关于盐酸罂粟碱联合曲马多注射液应用于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的临床研究。
该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治疗非创伤性急腹症中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020版成人非阿片类镇痛药围术期应用专家共识

成人非阿片类镇痛药围术期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王国林,仓静,邓小明(负责人),朱涛,严敏,李文志,闵苏,张加强,陈万生,罗艳,袁红斌(执笔人),徐仲煌,郭澄,黄文起,戚思华,董海龙围术期疼痛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临床医师在围术期疼痛管理时对非阿片类镇痛药的选择和实际应用差异较大。
为此,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医师围术期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完善围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
一、围术期常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的分类围术期常用的非阿片类镇痛药有对乙酰氨基酚、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包括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NMDA受体拮抗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本专家共识主要介绍目前围术期常用的非阿片类镇痛药(表1)。
表1 围术期常用的非阿片类镇痛药及其药理作用类别药理作用代表药物乙酰苯胺类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PGs)的合成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丙帕他莫环氧合酶抑制剂抑制环氧合酶,减少PGs合成氟比洛芬酯、酮咯酸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抑制环氧合酶-2,减少PGs合成帕瑞昔布钠、塞来昔布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右美托咪定、可乐定NMDA受体拮抗剂抑制NMDA受体活性,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氯胺酮钙通道阻滞剂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钙通道,减少一些神经递质的钙依赖性释放普瑞巴林、加巴喷丁二、围术期常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一)对乙酰氨基酚1. 围术期应用方案可单独用于术前或术后轻度至中度疼痛的短期治疗,常用剂量为每6小时口服6~10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3000mg/d;也可与阿片类镇痛药或曲马多或NSAIDs药物联合应用,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组合成分用于手术后疼痛的预防与治疗,日剂量不超过1500 mg[1]。
丙帕他莫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前体药物,1g丙帕他莫在血液中分解为0.5g对乙酰氨基酚,常用剂量为每6小时静脉滴注1~2g,日剂量不超过8g。
非创伤性急腹症的镇痛治疗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NTAA 患者的疼痛评估
• 镇痛效果评估 • 应用镇痛剂30min后对镇痛效果进行复评并评估不良
反应,根据复评结果指导进一步镇痛措施。
•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A-B)/A x 100%
• 交流正常患者使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腹
痛程度。
• 1~3分为“轻度疼痛”,4~5分为“中度疼痛”,
6~7分为“重度疼痛”,8~10分为“极重度疼痛” 。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NTAA 患者的疼痛评估
• 疼痛程度评估 • 交流困难患者可使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
• 急性腹痛还会造成患者情绪焦虑、无助、沮丧,以及家属的
恐慌等。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合理镇痛的优势 • 剧烈疼痛时患者常难以配合查体或辅助检查,早期使用
镇痛剂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 镇痛剂虽然使疼痛程度减轻,但疾病表现出的体征和影
像学特征并没有变化,其检验学结果也不受镇痛剂影响, 因此不会因使用镇痛剂掩盖腹部体征或者引起病死率或 致残率升高。
• ④必要时可联合使用三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实施多
靶点镇痛。
NTAA 早期镇 痛流程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THANK YOU.
• 镇痛剂不良反应评估 • 恶心评分≥6 分、呕吐评分≥6 分、镇静评分≥2 分,
三者有其一为不良反应不能耐受,需要调整镇痛方案 。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NTAA 患者的镇痛治疗
非创伤性外科急腹症早期止痛方案探讨

痛, 由患者根据 不 同程 度 的疼痛选 取不 同 的数字 , 医生 根据患者的症状 表现进行 确认 。( 2 ) 止痛效 果判 断 : 根 据 中华 疼痛 学会 韩济 生推荐 的 V A S加权值 计算 法 : V A S 加权值 =( A—B / A)×1 0 0 , 其 中 A= 治 疗前 V A S 、
B组高于 c组( P< 0 . 0 5 ) ; 3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结论
疼 痛 效果 显著 , 不 良反 应较 少 , 且对外科 疾病诊 断无 显著影 响 。
曲马 多- I - 间苯三酚缓解外科急腹症患者
【 关键词】 止痛; 非创伤性外科急腹症 ; 曲马多; 间苯三酚
后0 . 5~ 1 . 0 h 内, 进行各项辅 助检查 之前 的临床诊断 为 初步诊断。用止 痛药后进 行各 项检 查后 明确诊 断或 者
为腹痛 < 6 h 入 院的初诊患者 , 就诊时诊断不 明确 , 但已 排除内科和妇科 急腹症 , 腹痛程度视觉模 拟评分 ( V i s u a l A n a l o g u e S c l a e , V A S ) > 3分 。疑诊为泌尿 系结石 9 0例 ,
非创伤性外科 急腹症是急诊 外科最常见 的疾 病 , 患
者发病急 、 病情重 , 疼痛是最显著 而主要的症状 , 患者 因 疼痛剧烈往往强烈要求先止 痛 , 而急诊医生受到 既往观 念 的影响又不敢立 即给 予患者 止痛 治疗 。 目前缺 乏规
观察 患者 的疼痛 程度 、 不 良反应 , 并 进行必 要 的辅 助检 查, 如 B超 、 x线 、 C T 、 M R I 和实验室检查等 以明确诊 断 。
最新:中国急诊成人镇痛、镇静与谵妄管理专家共识重点内容

最新:中国急诊成人镇痛、镇静与澹妄管理专家共识重点内容2023年12月6日,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症学组、中国急诊成人镇痛、镇静与澹妄管理专家共识组撰写的《中国急诊成人镇痛、镇静与谱妄管理专家共识》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正式发表,本共识是目前国内首部综合性的急诊疼痛、躁动、澹妄评估与处理的共识,针对急诊成人患者在院前急救、急诊诊室、抢救室、留观室、急诊病房、院内转运/检查、院际转诊中等环境下(除外ICU ),可能遇到的疼痛、躁动、谑妄评估与处理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旨在为急诊医护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与指导。
1.1疼痛与镇痛评估结果:O=放松、舒服;1 ~3分=轻微不适;4~6分=中度疼痛;7~10 分=严重疼痛、不适或两者兼有疼痛干预的截点:≥6分推荐意见1:能言语表达且无认知障碍的急诊成人患者建议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 );无法言语或有认知障碍的成人清醒患者建议采用FLACC(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 FLACC )量表; 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建议采用疼痛量表(behavioral pain scale, BPS ∖(2级,强烈推荐)推荐理由:在选择疼痛评估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各项条件,包括认知、情感、语言和文化背景等等。
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数字评分法(NRS , 附表1 ), FLACC量表(附表2 ), BPS量表(附表3 \对于无认知障碍的成人患者采用NRS ,该量表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供,要求患者根据O 分(无疼痛)到10分(可想象的最严重疼痛)对疼痛强度进行评分。
轻度疼痛的评分为1 ~3分,中度疼痛评分为4~6分,重度疼痛评分≥7分。
NRS相较于其他量表更容易让患者理解,并且评估快速有效,不需要患者提供其他复杂的信息,但是语言以及文化背景可能会对评估造成影响。
因此,对于无法言语表达或有认知障碍的成人,FLACC量表评估可能更有效。
非创伤性急性腹痛处理的决策

非创伤性急性腹痛处理的决策所有急性腹痛除非已有相反的证据,否则皆应看作必须进行急诊手术的外科疾病。
为了尽快确定手术指征,临床和放射线学检查必要时应反复进行。
对所有急性腹痛患者,医生必须立即作出如下决策。
即:①立即手术;②住院观察;③可以回家。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急性腹痛分别介绍如下。
急性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包括上腹部中央,即剑突下疼痛、右上腹和左上腹疼痛。
上腹部中央主要有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等。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根据病史、实验室、内窥镜及X线检查、B超可以明确诊断。
胃癌急性穿孔:主要根据病史与胃十二指肠溃疡鉴别。
年龄超过40岁,全身状况较差,消瘦,疼痛不规律,服用抗酸药物无效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80%腹部立位平片中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对溃疡史不明确或全身情况差者可先行修补缝合,但约1/3患者仍需进行彻底的溃疡手术,包括胃大部切除术、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或缝合穿孔后行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空肠吻合术、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对过去有持续的溃疡病史、穿孔在6小时内或空腹穿孔在12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者可行胃大部切除术。
对穿孔时间较长而腹部症状不明显的遮盖性胃穿孔可考虑试行保守治疗。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常与酗酒、胆石、血脂过高、手术或创伤、妊娠及药物有关。
腹痛剧烈呈持续性,有腰背部及腹部紧缩感,左上腹压痛或有胆囊炎体征,血尿淀粉酶显著增高。
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约25%无血淀粉酶增高,严重的低钙血症为预后不良的征象。
B超、CT可观察到肿胀或坏死的胰腺。
处理方面,禁食、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输液为最基本的措施,应用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胰酶抑制剂,有胰腺缺血、坏死迹象时应使用广谱抗生素,对重型坏死性胰腺炎应输全血,准备剖腹清创、引流或腹腔灌洗。
右上腹疼痛:最常见结石性胆囊炎,大部分急性胆囊炎患者伴有胆石症,胆道梗阻疾病包括胆总管、肝内外胆管结石,临床表现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等,需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减压通畅引流。
探讨非创伤性急性腹痛处理的决策

不畅 , 以致迟滞 而痛。血瘀 , 山于情 志过激 、 气郁 结 、 不利 , 热 凉血 。 可 肝 经气 而致气滞 血瘀 ; 也可 因产后 胞脉空虚 , 血室 正开 , 起居 不慎 , 寒饮 23 感 _刮痧 疗 法 :许 多 刮痧 资料 中都提 到产 后 腹 痛 的治 疗 方 法 , 刮
3 小 结 的 色质 与全 身症状 及 舌脉 的 变化 。 22中药 疗 法产 后 腹 痛 的治 疗 : . 大法 虚 者 补之 温 之 。 者 散之 行 寒 综 上 所述 , 以看 到 中 医治疗 方 法甚 多 , 治 疗 产后 腹痛 有 可 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之 , 血虚 证予 以补 血 益气 , 选 用肠 宁汤 ( 如 可 当归 、 九地 、 参 、 很多 效果 , 人 山 为妇 产科 医 师们 提供 了重 要 的临 床 治疗 参 考依 据 。 药、 断 、 冬、 川 麦 肉桂 、 草 ) 津 亏便 燥 者 , 中取 肉桂 、 甘 如 方 加火 麻 参考 文献 仁、 子仁、 柏 肉苁 蓉 以 润燥 温 肾 ; 血 虚 兼 寒 , 痛喜 敷 , 若 腹 畏寒 肢 『 郑 其 国. 后腹 痛 锁 言『 . 海 中医杂 志. 9 .11 . 1 】 产 J上 1 1 01. 9 7 冷者原 方加 吴 芋 、 香 等 , 茴 以温 中散 寒 , 急止 痛 。 若恶 露行 而 『 李 云. 缓 倘 2 ] 产后腹 痛 琐 言【 蒙古 中医药 . 0... J 1 2 8 6 0 3 3 】 漫谈 J 开卷 有益 19 . 1. 】 92 . 24 不畅者 , 方加 泽泻 、 寄奴 、 参 等 以活 血化瘀 。 瘀症 则予 活 【 喻 孝 贤, 产 后腹 疗 【 , 原 刘 丹 血
冷, 以致寒 凝血瘀 , 血瘀 阻致经脉 , 从而形成 “ 不通则痛 ” 的病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专家共识(全文)非创伤性急腹症(Non-traumatic acute abdomen, NTAA)是指腹腔内、腹壁、胸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发病时间短于1周,可能需要手术等紧急干预。
急诊科收治患者中约5%~10%以急性腹痛为主诉,在年龄超过65岁的人群中这一比例甚至高于20%。
NTAA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憩室炎、胃炎、盆腔炎、胆石症、输尿管结石、消化性溃疡穿孔、肠梗阻等。
除上述常见的病因外,近些年因血管性疾病导致的NTAA明显增多,如腹主动脉瘤、肠系膜动脉缺血、主动脉夹层破裂等。
这些患者中,1/2至2/3需要入院治疗,且1/3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NTAA的不良预后因素包括:高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类固醇药物的使用,器官衰竭等。
此类患者往往起病急、疼痛程度重,及时镇痛的需求强烈。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验。
World Society of Pain Clinicians(WSPC)认为,疼痛是人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急性腹痛会使患者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增加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风险。
急性腹痛还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导致全身组织的耗氧增加、胃肠蠕动减弱影响其功能、尿道及膀胱肌肉动力减弱引起尿潴留,以及促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造成肺栓塞。
此外,还会造成患者情绪焦虑、无助、沮丧,以及家属的恐慌等。
镇痛剂(analgesic)是指可部分或完全缓解疼痛的药物。
传统观点认为NTAA患者在未明确诊断之前不能使用镇痛剂,以避免因使用镇痛剂掩盖病情、改变体征,影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甚至导致误诊、误治。
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正确地使用镇痛剂不仅可以明显减轻NTAA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感受,而且不影响诊断的准确率。
还有一些研究提示,NTAA患者早期使用镇痛剂后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不使用镇痛剂的患者。
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在NTAA早期使用镇痛剂,但是目前国内、国外目前仍缺乏NTAA早期镇痛相关的指南或规范。
本共识专家组基于现有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成人NTAA早期镇痛的依据、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并达成共识,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建议。
1 NTAA早期镇痛的概念及观念演变推荐意见1:急腹症患者评估疼痛情况之后,要尽早使用镇痛剂。
早期使用镇痛剂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NTAA早期镇痛(non-traumatic acute abdomen early analgesia, NTAAA)是指有毒麻药品处方资质的医生对NTAA患者进行初步问诊、查体后,在病因尚未明确前给予镇痛剂的处理。
传统的观点认为急腹症明确诊断前不能给予镇痛药物。
1921年,Cope 首先提出急腹症患者不能给予早期镇痛的观点并记录在由他主编的《Early Diagnosis of the Acute Abdomen》一书中,但此观点的提出没有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50余年后的1979年,Fraser对急腹症患者不宜早期使用镇痛剂的观点提出了异议。
1986年,Zohie 等在研究中发现,急腹症患者早期应用镇痛剂不仅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而且使用镇痛剂后有助于提高触诊定位的准确性。
1992年,Attard 等在研究中发现,早期使用镇痛剂既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又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而且使用镇痛剂后,更有助于患者配合各项检查,因此诊断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1996年,Pace等的研究提示,急腹症患者早期使用吗啡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且不影响诊断和处理的准确性。
2000年,Mahadevan等的研究提示,急腹症患者使用曲马多后患者疼痛明显下降,腹部触痛、反跳痛、叩痛等体征未消失,没有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2004年Wolfe等的研究提示,急诊阑尾炎患者早期使用吗啡后疼痛明显下降,而体征没有发生改变。
2012年,Oguzturk 等发现曲马多和对乙酰氨基酚可明显减轻腹痛程度,而且不影响诊断的准确率。
上述研究表明,镇痛剂虽然使疼痛程度减轻,但疾病表现出的体征和影像学特征并没有变化,其检验学结果也不受镇痛剂影响,因此不会因使用镇痛剂掩盖腹部体征或者引起死亡率或致残率升高。
而且,剧烈疼痛时,患者常难以配合查体或辅助检查,早期使用镇痛剂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在一系列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下,NTAA患者不宜早期镇痛的观点被扭转。
1996年,Silen提出有资格的医生在经过询问病史和系统的体格检查后可以使用镇痛剂。
1996年版的《Early Diagnosis of the Acute Abdomen》中修改了关于急腹症早期镇痛的表述,指出有毒麻药品处方资质的医生在对NTAA患者进行初步问诊、查体后可以使用镇痛剂。
2000年,美国急诊医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提出急腹症患者在经过初步评估后可以使用镇痛剂。
2015年日本腹部急救医学学会与日本放射学会、日本初级保健协会、日本妇产科协会、日本血管外科协会共同编撰的《急腹症管理指南》中提出急腹症评估疼痛情况之后,要尽早使用止痛剂。
2 NTAA患者的疼痛评估具有毒麻药品处方资质的医生在完成问诊、体格检查的同时,需要对疼痛性质及程度进行评估,应根据疼痛性质及程度给予相应镇痛剂,应用镇痛剂30 min后对镇痛效果进行复评并评估不良反应,根据复评结果指导进一步镇痛措施。
2.1 疼痛性质评估推荐意见2:急腹症疼痛性质评估重点是区分腹痛是否为绞痛,绞痛患者给予镇痛的同时可辅助性给予解痉药。
NTAA患者腹痛性质包括刀割样痛、烧灼样痛、隐痛、绞痛等。
在疼痛性质评估中,重点是区分患者腹痛是否为绞痛。
通常,阵发性发作或阵发性加重的疼痛多为绞痛。
绞痛常见病因包括肠梗阻、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胆结石等。
绞痛患者在给予镇痛剂的同时可辅助性地给予解痉药。
2.2 疼痛程度评估推荐意见3:根据NTAA接诊的特点,交流正常患者使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估腹痛程度,对交流困难患者可使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腹痛程度。
(1)交流正常患者使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图1)。
由患者选择符合其疼痛感受的分值来量化疼痛程度,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
临床评定以1~3分为“轻度疼痛”,4~5分为“中度疼痛”,6~7分为“重度疼痛”,8~10分为“极重度疼痛”。
NRS具有快速、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
▲图1 数字评价量表(2)交流困难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患者,可使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r face pain rating scale):由6张从微笑或幸福直至流泪的不同面部表情图组成(图2)。
但这种方法易受情绪、文化、教育程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应结合具体情况使用。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的临床评定同NRS法。
▲图2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2.3 镇痛效果评估推荐意见4:镇痛效果评估使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根据疗效指数调整镇痛方案。
NRS的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疗效指数=(A-B)/A×100% (A=镇痛前NRS评分、B=镇痛后NRS评分)。
疗效指数≥50%,镇痛效果为疼痛可控制,不需要调整镇痛方案;疗效指数< 50%,镇痛效果为疼痛不可控制,需调整用药剂量或使用更强效药物。
2.4 镇痛剂不良反应评估推荐意见5:镇痛剂不良反应的评估,包括恶心评分、呕吐评分、镇静评分;当恶心评分≥6分、呕吐评分≥6分、镇静评分≥2分,三者有其一为不良反应不能耐受,需要调整镇痛方案。
镇痛剂不良反应的评估主要评估药物的短期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评分、呕吐评分、镇静评分。
恶心评分、呕吐评分,分别参照上述NRS法,以无恶心、呕吐为0分,最剧烈的恶心、呕吐为10分进行评分。
镇静评分:清醒为0分,呼之睁眼为1分,摇晃身体能睁眼为2分,不能唤醒为3分。
当恶心评分≥6分、呕吐评分≥6分、镇静评分≥2分,三者有其一为不良反应不能耐受,需要调整镇痛方案。
NTAAA疗效评估表(见表2)。
表2 成人NTAAA疗效评估表注:恶心、呕吐评分:以NRS法评为0~10分,1~4分为轻度,5~6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镇静评分:0分=清醒,1分=呼之睁眼,2分=摇能睁眼,3分=不能唤醒3 NTAAA常用镇痛剂的使用3.1 常用镇痛剂的分类NTAAA常用镇痛剂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曲马多(tramadol)、阿片类药物等。
使用镇痛剂前,应熟知该药物的药理作用、给药途径、安全剂量、禁忌证、不良反应等。
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用药后的注意事项,尤其是疼痛缓解后不应轻视NTAA的病情严重性,应按照医师的建议继续诊疗。
在用药30 min后,应再次评估,出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时及时处理。
(1)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合成前列腺素而产生镇痛作用。
对轻至中度疼痛可单独应用。
对严重疼痛患者,可与NSAIDs药物、曲马多或阿片类联合应用,产生镇痛相加或协同效应。
口服给药常用剂量为每6小时6~10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3 000 mg/d;静脉输注常用剂量为每6小时1 000 mg或每4小时650 mg,可以单次或重复给药,最大剂量不超过4000 mg/d。
联合给药或复方制剂不超过1500 mg/d,否则可能引起肝脏损伤和急性肾小管坏死。
推荐意见6:对乙酰氨基酚对NTAA轻至中度疼痛可单独应用;对严重疼痛患者,可与NSAIDs药物、曲马多或阿片类联合应用。
推荐意见7:NSAIDs对NTAA轻至中度疼痛可单独应用。
对严重疼痛患者,可与曲马多或阿片类联合应用,产生协同效应。
(3)曲马多:多为中枢性镇痛药,与阿片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通过抑制神经元突触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并增加神经元外5-羟色胺浓度影响痛觉传递而产生镇痛作用,需要有毒麻药品处方资质的医师开具。
曲马多的镇痛作用强度为吗啡的1/10~1/8,和等剂量哌替啶作用几乎相当。
对中度疼痛可单独应用。
对严重疼痛患者,可与乙酰氨基酚、NSAIDs或阿片类联合应用,产生协同效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出汗、眩晕、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排尿困难等,少见不良反应包括心悸、心动过缓或直立性低血压,偶见胸闷、口干、疲劳、瘙痒、皮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