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系统分析和设计
《MIS的系统分析》课件

MIS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以及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 核心。该课件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MIS系统的核心内容和构建要点。
什么是MIS系统?
定义
MIS系统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管 理科学及信息科学等知识对企业 各级管理决策实施全方位、整体 化的支持。
功能和作用
MIS系统在信息处理、管理决策、 项目控制、业务流程等方面起到 中枢作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改善决策质量,增强竞争力。
发展历程
MIS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主机时代、 个人计算机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 代的辗转演变。当前MIS系统正 面临着Big Data、AI等新一轮科 技革命。
系统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定义
系统分析是一种主要通过研究、观察、
MIS系统的开发
开发过程
项目启动、需求确定、开发环境 配置、编码实现、调试测试等是 MIS系统开发中的主要过程,是 MIS系统从构想到现实的关键阶 段。
编码
编写高质量代码能够极大地提高 MIS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 重复利用性,也是保证MIS系统 开发质量的关键。
测试和调试
通过各种系统测试、质量分析工 具和调试手段,对MIS系统进行 全方位的测试和调试。使之能够 实现最佳性能和操作效率。
流程
2
分析和文档化等方法来作出决策的过程。
系统分析的主要流程包括:概念阶段、
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
测试、系统上线、系统维护和修改和重
3
方法
复迭代等等。
数据流、数据字典、E-R图和逻辑结构图
等是系统分析中主要的分析工具和形式
化方法,有助于更为准确地描述和实现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标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容及方法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在现代组织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信息系统,它的设计涉及到许多内容和方法。
下面将从MIS的概念、特点、内容及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MIS的概念和特点1. MIS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对组织内外部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以支持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组织管理的信息系统。
2. MIS的特点(1)MIS具有系统性。
它是一个包括人员、设备、通信和数据处理等各个组成部分的综合系统。
(2)MIS具有信息化。
它是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的信息系统。
(3)MIS具有管理性。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管理者提供信息支持,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组织管理。
二、MIS的内容MIS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是MIS中的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包括信息的采集、加工、储存和传递等活动。
2. 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开发是MIS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等阶段,其中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
3. 决策支持MIS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包括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提供多种查询和分析工具,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
4. 业务流程管理MIS还涉及到对组织内各个业务流程的管理,包括流程建模、流程优化和流程监控等活动。
5. 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是MIS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系统安全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三、MIS的设计方法1. 数据驱动设计MIS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对象和数据流程,然后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
2. 模块化设计MIS的复杂性要求进行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进行设计和开发,以便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MIS的系统分析举例

宿舍财产 物品号 C,12 物品名 C,20
邮政快递数据
姓名 C,6 宿舍号 C,6 到达时间 D,8 接收时间 D,8 邮件数量 C,6
20
四.数据字典
报修数据 宿舍号C, 6 晚归数据 学号 C,12 宿舍号 C,6 晚归时间 D,8 晚归原因 C,50 物品号 C,12 提交日期 D,8 解决日期 D,8 报修原因 C,50
离返校数据 学号 C,12 用户数据 用户ID C,20 用户密码 C,20 用户类型 C,1 宿舍号 C,6 离校时间 D,8 返校时间 D,8
21
五.系统功能模块图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报修管理
邮件管理
离返校管理
夜归管理
系统管理
登 记 报 修
查 询 报 修
登 记 已 修
登 记 邮 件 信 息
查 询 快 件
夜归信息 登记表
18
三.数据流程图
5.总数据流图
登记报修
查询报修 查询快件
学生报修 信息登记表
登记已修
学生
确认接收
登记 查询
邮件快递 信息登记表
离返校 信息登记表 夜归 信息登记表
登记快件
管理员
查询
登记
查询
19
四.数据字典
住宿学生 学号 C,12 宿舍 宿舍号 C,6 宿舍电话 C,11 姓名 C,6 性别 C,2 专业 C,20 宿舍号 C,6 入住时间 D,8
7
3. 班费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学生
缴纳班费
班费记录本
支出班费
班长
8
4. 数据流程分析
学生 班级学生基本 情况登记表 收入明细查询
缴纳班费
收入明细账 班长 支出明细账 支出班费
MIS的系统规划与分析

数据流程图的作用与实例
是系统分析的图形表示,易于整体理解; 数据流程图有5~9层即可。 数据流程图不是物理实现,主要表明数据流 向,逻辑过程正确即可; 下面试设计“保健信息系统” 流程图:
0:系统总体数据流程图 P1 数据录入
原始数据
2018/9/19
2018/9/19 课件编写: 肖洪生 3
3.2
系统规划的内容
根据前期调查的资料,总结企业目前MIS应用现 状,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归纳新系统建设的 必要性; 新系统概述,新建系统的目标、主权功能、运行 模式、所需资源、运行环境等; 新系统建设计划,人、财、物力初步 安排等; 新系统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研、 究报告。
2018/9/19 课件编写: 肖洪生 11
——经济可行性研究中应当注意问题 ·MIS系统费用应当有:
硬件投资=计算机+外围设备+机房环境+OS+DBMS+开发 工具; 系统开发人工费; 运行维护人工费用,材料消耗费用及日常性开支;
·收益估算应当:
节约资源方面——节能、节省人力、节约 资金等; 提供信息的数量、精度、速度、难度; 企业利润增加量; 回收周期预计。
注:读、写由数据流向指定
D1
源
P1
D2
P2
D3
终点
F
一个简单的数据流程示意图如上所示,P1、 P2表示前后关联的处理步骤,在P2处理时,要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再与D2数据流一起共同加工 处理,输出D3数据流到终点。
2018/9/19 课件编写: 肖洪生 16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 每个加工处理必有输入/输出,即数据流的进出 方向; • 加工处理过程由粗到细,同一层次用“Pnn”(P 表示处理, nn为本层次序号)表示,下一层次 处理用Pnn.mm(mm为下一层次处理的序号)表 示,依此类推,……; • 数据流程图设计思路是典型的“自顶 向下”的过程; · 数据流程图上不用设计分枝、控制、 异常处理等细节。
mis系统分析和设计课件(1)

数据的属性和详细内容即指这些数据流和数据 存储是由哪些数据项组成,数据项的名称、 类型和长度,数据项的取值范围,哪些业务 需要用到这些数据项,数据的重要程度和保 密程度,数据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
.
17
处理单元描述分析
数据处理单元按处理逻辑可分为三大类:数 据计算,数据综合,数据的逻辑判断 数据处理单元分析方法:
业务流程图的作用:
制作业务流程图的过程也就是系统分析员全面了 解系统业务处理流程概况的过程,业务流程图是 系统分析人员作进一步分析的依据.
业务流程图是系统分析员、管理人员、业务操作 人员相互交流的工具。
系统分析人员可直接在业务流程图上理出可以实 现计算机处理的部分
可利用业务流程来分.析业务流程是否合理。 9
数据计算和数据综合一般使用管理数学模型 数据的逻辑判断一般使用判定树与判定表。
判定树与判定表都是描述数据处理的逻辑判断过程的工具。
判定树是用树型分叉图。它直观,但当判断条件较多时显得 有些繁琐。 判定表是用表格形式。它又四部分组成:(见例表)
.
18
决策树
折某 扣公 政司 策的
销 售
交易额 >$ 5000
●量-本-利分析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
●数学规划模型
b 生产作业计划是要具体给出产品数量,加工路线,时间安 排,材料供应以及设备生产能力负荷平衡等方面。具体方法有 :
.
27
●投入产出矩阵模型 ●网络计划(PERT)模型/关键路径(CPM)模型 ●排序模型 ●物料需求模型(MRP) ●设备能力负荷平衡模型
逐级将每一处理功能扩展、分解。并加入对例外情况的 处理,形成低一级数据流程图。如此反复,直到数据流 程图的细化程度满足用户要求而止。
机械行业MIS系统设计与开发

机械行业MIS系统设计与开发1. 引言在机械行业中,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开发对于企业的高效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械行业MIS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过程的监控与控制、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关键业务的集成管理,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MIS系统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机械行业MIS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2.1 用户友好性MIS系统要求界面简洁明了,操作简单易懂,以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MIS系统应以模块化的方式设计,每个模块对应一个业务功能,方便系统的维护和扩展。
2.3 数据一致性MIS系统中的数据应保持一致性,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应能够实时同步,以避免数据不一致带来的问题。
2.4 安全性MIS系统要保护企业的核心数据安全,采取合适的身份验证机制和访问控制策略。
3. MIS系统的开发流程3.1 需求调研与分析在开发MIS系统之前,需要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业务流程,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MIS系统的总体架构,确定系统的模块划分和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
3.3 模块开发根据系统架构设计的结果,逐个开发各个模块,编写相应的代码和数据库设计。
3.4 测试与调试在模块开发完成后,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与调试,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和bug。
3.5 部署与运维经过测试与调试的MIS系统可以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同时需要进行系统的运维工作,包括数据备份、系统监控等。
4. MIS系统开发工具和技术4.1 开发工具•编程语言:Java、Python等•开发框架:Spring、Django等•数据库:MySQL、Oracle等•版本控制工具:Git、SVN等•集成开发环境:IntelliJ IDEA、PyCharm等4.2 技术要点•前后端分离: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数据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合适的数据库结构,并进行优化。
某电力公司MIS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详细分析

;l_■某电力公司M I s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详细分析方菡(皖黄山市黄山区供电公司安徽黄山2457∞)电子科掌[擅要】电力行业正在由以安全运行为中心向以面向用户、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优质服务。
更好的服务社会,各级电力公司相继进行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工作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化促进电力营销。
把信息化与企业核心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现代化、生产智能化和营销网络化。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子系统中圈分类号;T■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8)∞1∞15一01一、簟电力M I S的开发与运行环曩(一)应用环境。
某供电局早在1994年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并购入物资管理、农电管理和营业收费系统,在使用初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由于已有系统的开发应用没有在统一的规划下进行,造成现有应用系统功能不完善,数据编码标准不统一,不利于系统的维护与扩充;不利于数据的存储,不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无法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绝大部分应用系统还处于单机状态,不能实现信息共享,现有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业务管理的需求。
(二)网络环境。
网络核心层选用Q ui dw a y5516核心路由交换机,办公楼(共6层)的每一层、电力建设公司和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各设~台Q u i d w ay s2016并汇聚接入Q ui d-ay s3526,形成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骨干网络。
城区营业站及乡镇供电所均采用无线网(2M)接入,加快传输速度。
(三)软硬件环境。
两台}I P5500服务器采用集群技术实现双机热备用,存储采用磁盘阵列实现R A ID5磁盘冗余;服务器采用w i ndoW s2000 A dvan ced se r ve r或w i ndoW s2003A dv anc ed ser ver网络操作系统,选用0r acl e9i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运行于w i n do宵s98第二版(或更新版本)操作系统平台上;采用D el phi6.O、c++Bui l der、or acl e8.0和P LS Q L D ev el oper等作为应用开发设计工具。
MIS--系统分析资料

内容
系统分析概述 系统调查及用户需求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数据查询应用分析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报告
返回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第5章系统分析
MIS的系统分析定义:
系统分析:是对要用信息系统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它包括问题 的定义、问题原因的识别、问题解答(solution)的详细说明和 满足系统解决方案的信息需求的识别。
数据暂时存储或永久存储的地方。不考虑存储介质或 存储技术的限制。(搭载静态数据) 定义:供本系统长期使用、更新的数据资源 例如:“库存台账”
返回
外部实体(项)
外部实体是系统之外的信息提供者或使用者,又称外部 项,即存在于系统之外的人员或组织。用于说明数据输 入的源点(数据源)或数据输出的终点(数据终点) ,起 辅助理解的作用,不是系统中的元素。 它可以是某个人员、组织、某一信息系统或某种事物。
★ 可用资源和限制条件
★ 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返回
4. 数据的调查与分析
数据——信息的载体,是系统要处理的
主要对象,因此要全面准确的收集、整
理和分析数据。这是在系统分析阶段必
须要进行的工作。
⑴ 数据的收集
⑵ 数据的分析
⑶ 数据分析的工具
返回
⑴ 数据的收集
① 数据的来源 ② 数据收集的方法
返回
① 数据的来源
按键或
击鼠标
2.基本成分
★
数据流
加工(或称处理逻辑)
数据存储
外部项(实体)
返回
数据流
由一组确定的数据组成,用带 有名字的箭头表示,名字表示流经 的数据,箭头表示流向。
例如:
“发票”——由品名、规格、 单价、数量等数据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Æ ® Æ ñ ú ²ã þ Ä Ï » º ² Î ² Æ Á » ² Á æ ñ ± ¸ · í 0U ÓÆº ¾ Ó » º ¾ª»® ª Æ ® Æ ñ æ ® ² Î ¸ º U U » Ê ³± ² Æ Ô ² õ » · ú ²¤â U U ú ²è Æ ª ¢ ² Æ É » ¿ ² C C U ú ²¤Õ ² Æ ¸ Ò U U C úúÖì â æ × Æ É²ÆÔ ¿ ´ ¿ Ö ðÈ µ ¶ U ú ú Ü ¦ Æ ® É ² Ä Á » º Ä Ï è ï ² Á Ð Ç U U ðµ ðÌ ³Ò Á ³ úÛ Ï Ê Ç Ó ¸ À ÏÊ ú Û ø î Ü í U ú Û Ï Ê U © õ þ ñ ¶ º ²Î U ¢ Ë ²Ô U Æá º » ²º á Æ U É ¾ á Æ ³ ±º » ËÂ È Ô » º È Ê Ë ±Æ ® Ë ±Ð · » Ë È Ô Õ Æ ¿ ¹
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新系统MIS逻辑方案主要包括:
确定合理的业务操作流程。 确定合理的数据流程 确定必要的功能和数据项 从管理的角度合理划分子系统或功能模块。 确定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型。
新系统可能涉及到的管理模型
( 1)综合计划模型 ( 2)生产计划管理模型 ( 3)库存管理模型
( 4)财会管理模型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根据系统目标及初步调查的结果,研 究系统开发工作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及其可能带来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作出系统能否开发的可 行性报告及开发范围报告。
可行性分析主要从三方面去分析: 环境的限制分析:分析当前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当前
的管理体制及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各类人员的知识水平等 对新系统的影响
欠帐情况
时间
判断表
1 可能方案 C1(金额) M 条 C2(欠款) N 件 C3(时间) / R=15% 结 R=10% 果 R=5% R=0
2 M Y D
3 M Y N
4 L / /
功能/数据分析
功能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功能与数据的关 系的密切程度划分MIS的子系统或功能模块。 U/C矩阵及其建立 正确性检验 U/C矩阵的求解 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
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MIS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有关系统开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提出几种MIS设想方案 对几种MIS设想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的结果 提出MIS开发的具体设想,包括:开发范围, 数据处理方式,人员分工,日程安排等等。
详细调查的范围
1)组织机构和功能业务 2)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 3)工艺流程和产品构成 4)数据与数据流程 5)业务流程与工作形式 6)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的管理方法 7)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 8)可用资源和限制条件 9)现存问题和改进意见
数据流程图举例
产品数据
定货处理 客户 发票 定货处理
信贷状态 客户数据
库存数据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就是用于表达和陈述数据流和数据存 储的详细内容的一种工具。 数据的属性和详细内容即指这些数据流和数据 存储是由哪些数据项组成,数据项的名称、 类型和长度,数据项的取值范围,哪些业务 需要用到这些数据项,数据的重要程度和保 密程度,数据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
生产量指标。有: ●安排预测和合同定货的生产任务模型 ●物料需求计划(MRP)模型 ●设备负荷和生产加工能力模型 ●量-本-利分析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 ●数学规划模型 b 生产作业计划是要具体给出产品数量,加工路线,时 间安排,材料供应以及设备生产能力负荷平衡等方面。具体方 法有:
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图主要用于表示一个组织系统中与某一管 理业务有关的信息处理顺序、处理内容和处理结果 。它是在各职能部门划分的基础上,着眼于对某项业 务活动所处理的单据、文件进行跟踪,将这项业务 处理过程按顺序,用规定的符号进行描述。 业务流程图的作用: 制作业务流程图的过程也就是系统分析员全面了 解系统业务处理流程概况的过程,业务流程图是 系统分析人员作进一步分析的依据. 业务流程图是系统分析员、管理人员、业务操作 人员相互交流的工具。 系统分析人员可直接在业务流程图上理出可以实 现计算机处理的部分 可利用业务流程来分析业务流程是否合理。
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大致步骤: 首先要掌握现行系统的全部资料和管理业务流程图 确定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外部实体,绘制顶层数据 流程图。 分解顶层数据流程图,绘制一级细化图。 通常在现行 系统的业务流程图的基础上,将整个系统的功能进行低 一级细分,然后根据用户要求和系统目标,确定每一分 功能的输入输出和外界实体间的联系,以及功能处理过 程中需要存储、查询和处理的一系列文档资料,从而绘 制低一级数据流程图。 逐级将每一处理功能扩展、分解。并加入对例外情况的 处理,形成低一级数据流程图。如此反复,直到数据流 程图的细化程度满足用户要求而止。 最后对最终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框、存储框和数据流程 线分别编号。
决策树
最近三个月无欠帐 记录-R=15%
折 扣 政 策
某 公 司 的 销 售
交易额
20年以上老客户 -R=10% 20年以下客户R=5%
>$ 5000
最近三个月有 欠帐记录
交易额
<=5000-R=0
变量表
条件名称 金额 取值 M L N Y D N 含 义 >$50 000 <=$50 000 无欠帐记录 有欠帐记录 20年以上老客户 20年以下老客户
组织结构分析
组织结构图
厂长
工厂管理委员会
厂长工作部
经营部
生产部
后勤部
宣传部
厂长办公室
厂长办公室
企业管理处
计划统计处
厂办
小车队
企管科
质检科
计算中心
综合计划科
统计科
功能/业务关系分析
物资管理 物资计划 物资采购 仓库管理
物 资 供 应 计 划 MRP
供 应 计 划 完 成 情 况
消 耗 定 额 完 成 情 况
业务流程图
见例图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的收集 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
从满足正常的信息处理业务分析,需要哪些数据,哪些数 据是冗余的,哪些信息暂缺,需要进一步收集。 从满足科学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些数据的精度如何,能否 满足管理的需要,信息的及时性如何,对于一些定量化的 分析(如预测、控制等)能否提供信息支持,能否正确反 映业务的实物流等等。 从数据的特征分析,分析数据的类型,长度,取值范围, 所属业务,业务量,重要程度和保密程度等。
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方法 1)自顶向下全面展开 2)弄清它存在的道理再分析有无改进的可能性 3)工程化的工作方式 4)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 5)主动沟通和亲和友善的工作方式 2。初步调查 初步调查所调查的内容比较粗糙,其目的主要是为可 行性研究收集资料和提供依据的。 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组织状况调查:单位的特征,业务范围,管理制度, 经济效益和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等等。 环境调查:行业状况,主要协作单位情况,市场行情 等等。
绘制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确定绘制的范围。然后才根据系统范 围和组织结构图,从上自下的、逐步细化的 绘制出管理业务流程图。 绘制时要以业务处理为主干线,并且每一个 处理框都应有数据或实物输入输出。 任何两个处理框都不宜直接相连,而要通过 数据存储或报表单据等联接。 尽量减少系统与外部实体间的输入输出。 尽量避免流程线的交叉,实在避步开时用弧 线绕开。
处理单元描述分析
数据处理单元按处理逻辑可分为三大类:数 据计算,数据综合,数据的逻辑判断 数据处理单元分析方法:
数据计算和数据综合一般使用管理数学模型
数据的逻辑判断一般使用判定树与判定表。
判定树与判定表都是描述数据处理的逻辑判断过程的工具。
判定树是用树型分叉图。它直观,但当判断条件较多时显得 有些繁琐。 判定表是用表格形式。它又四部分组成:(见例表)
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图是以管理业务流程图为依据,通过抽象 的舍去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物流等,单从数据信息流 动的角度,来描述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数 据信息的传递、处理和存储过程的一种工具。 数据流程图有以下用途: 系统分析人员用这种工具可以详细分析信息流 程,并可根据需要修改、删除、补充某些数据流 或处理过程。 系统分析人员可在该图规划出需要计算机处理的 部分。 根据数据存储,进一步做数据库设计。 根据数据流向定出数据存取方式。 根据处理过程,可较好地确定出计算机处理流程 ,为系统设计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 张昌蓉
一、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总任务是通过对各组织部门,各 业务的调查,进一步明确用户的要求,并在 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构造新的信息系统逻辑 模型,并提出系统分析报告,为下一阶段的 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系统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 可行性分析 组织结构和功能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功能/数据分析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厂长(或经理)任期目标的分解模型、 ●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结构调整模型
●中长期计划滚动模型 b 资源限制模型主要是反映企业现有各类资源和实际 情况对综合发展模型的限制情况。常用模型有: ●数学规划模型 ●资源分配限制模型
(2)生产计划管理模型
生产计划的制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生 产计划大纲的编制,第二是详细的生产作合计划有关的
( 5)成本管理模型 ( 6)经营管理决策模型
( 7)统计分析模型
( 8)预测模型
(1)综合计划模型
综合计划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一个切实可靠的综合计划方案,基本上就奠定了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综合计划模型一般由综合发展计 划模型和资源限制模型两大部分组成。常用的综合模型 有: a 综合发展模型主要是用来反映企业的近期发展目标 ,它包括利税发展指标,生产发展规模等等 常用有:●企业的中长期计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