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量递减分析目前研究进展及展
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摘要油田开发是一个从前期钻探,经过生产开发,到后期减产的全过程,表现在油田产量的变化上必定要经过产量上升-产量稳定-产量下降的全过程。
当油田开发进入产量递减阶段以后,无论人们采取何种措施,都无法改变产量下降的趋势。
产量递减阶段不同的递减规律对产量和最终采收率的影响不同,研究它们的递减规律,对预测油田未来产量变化和最终的开发指标及以后开发措施的调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油气田产量递减的递减模型、递减类型进行简要的介绍,同时对目前常用的递减类型判断方法(图解法、试凑法、曲线位移法、二元回归法、水驱曲线法、相关系数比较法等)进行了比较说明。
分析了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产量递减规律,并从理论方面对影响产量递减规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推导出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影响权重,结合油田实际,提出了减缓产量递减率的途径。
系统的分析了各类区块的产量变化规律,利用低渗透的渗流理论,推导出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方程。
针对不同类型区块,给出产量预测的优选模型。
关键词:产量递减;规律;类型判断;递减率;影响因素AbstractOilfield development is from the early after drilling,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post production, performance changes in oil yield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duction must go through rose-stable yield-production decline.When the oilfield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production decline, whatever measures to take, can not change the decline in output. The neural network - genetic and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for example decreasing the type of new methods of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In this page, the relevant law of diminishing oil and gas field production (basic concept, the decrement model, decreasing type) for a brief introduction, the current commonly used decreasing the type of judgment (graphic method, by trial and error, the curve displacement method, the binary regression method, water flooding curve metho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were introduced and evaluation.This paper analyse the production decline law in oilfiel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oduction decline law, establish relevant equation, and work out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Combining with the reality in oilfield, we put forward the approach to slower production declining, analyse the variation of production for each type of block by the numbers. According to percolation theory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derivated the production declining equation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optimizing patterns are worked out aimed at different types of block.Key words: production decline ; laws ; type-determination ; decline rate ; effect element目录1 前言 (1)1.1设计论文的目的、意义 (1)1.2课题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1.3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2)1.4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2 产量递减规律 (3)2.1基础概念 (3)2.1.1递减率 (3)2.1.2递减系数 (3)2.2产量递减模型 (4)2.2.1产量递减模式 (4)2.2.2Arps产量递减预测模型 (5)2.2.3Li-Horne 产量递减预测模型 (5)2.3产量递减规律 (6)2.3.1产量递减的研究方法及步骤 (6)2.3.2产量递减规律的理论基础 (8)2.3.3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 (10)3 产量递减规律的数学分析 (11)3.1递减率 (11)3.1.1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1)3.1.2累积产量(或采出程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3)3.2累积产量与瞬时产量之间的关系 (13)3.2.1三种递减规律的比较 (14)3.2.2对递减指数与初始递减率的初步探讨 (17)4 产量递减类型 (19)4.1指数递减 (19)4.1.1双曲线递减 (19)4.1.2调和递减 (19)4.2递减类型判断的常用方法 (20)4.2.1图解法 (20)4.2.2试凑法 (21)4.2.3曲线位移法 (21)4.2.4水驱曲线法 (22)4.2.5相关系数比较法 (23)5 油田产量递减影响因素分析 (25)5.1影响产量递减的单因素分析 (25)5.1.1储采比 (25)5.1.2采油速度 (25)5.1.3含水上升率 (26)5.1.4产液量 (26)5.2不同类型油田产量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27)5.2.1地质因素分析 (28)5.2.2渗流系统分析 (28)5.2.3开发系统 (28)5.2.4系统表观参数 (29)5.3减缓产量递减的途径 (29)5.3.1提高井网密度 (29)5.3.2放大生产压差 (29)5.3.4降低综合含水及相对流动系数 (30)5.3.4提高有效渗透率、增加有效出油厚度和降低地下原油粘度 (30)5.3.5油井生产时间计算 (30)6 结论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1 前言1.1设计论文的目的、意义设计论文的目的及意义:油田开发是一个从前期钻探,经过生产开发,到后期减产的全过程,一个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产能建设的结束,由于地下的剩余油越来越少,产量递减是不可避免的,表现在油田产量的变化上必定要经过产量上升-产量稳定-产量下降的全过程。
油田现行的产量递减率计算方法及分析

第20卷第2期西南石油学院学报Vol. 20No. 21998年5月Journal of Sout 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 May1998油田现行的产量递减率计算方法及分析张宗达邓维佳胡海燕(华北石油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摘要各种方法计算的递减率值,虽然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产量的递减,但含义有所不同,不能当作相同指标来引用和对比。
根据递减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不同递减率表达式基本含义的认识,研究了不同递减规律下递减率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推导出了年产量递减率、产能递减率、递减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上述关系式及其递减规律,能够快速而简捷地进行递减率指标预测,从而确定年度分月产量运行安排或开发生产规划安排,能有效地指导油田开发生产管理。
主题词产量;递减率;产能预测;计算方法;分析中图分类号TE357在油田开发动态分析、配产配注和开发生产规A—阶段递减率,小数。
划中,常用递减率来分析油区、油田、区块以及注采在有的油田,是用下述方法计算递减率的井组或单井的开发变化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D′= ( Q 0 - Q 1) / Q 0(3)势。
因此,递减率的概念运用极为广泛。
就计算方式中法来讲,上级部门虽然有规定,但各油田在实际应用Q 0—上年度的年产油量, t ;时又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各种方法计算的递减率值,虽然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产量的递减,但含义有所不同。
如果把不同方法计算的递减值当作相同指标来引用和对比,往往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的递减率是统计单元在时间阶段末的生产能力比阶末D = ( q0 - q1) / q0(1)式中量相对于起点生产能力(或称为“理想产油量”)的递q1—递减后第t月的日产量, t/ d ;减,它与阶段内每个时间点的生产能力变化密切相D—到t月的阶段递减率,小数。
关,是油田产能递减过程的综合表现,因此本文把它若计算阶段是一整年度, q0则表示上年12月份定义为产量递减率。
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及在油气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及在油气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孙贺东1 邓兴梁2 常宝华1 李世银2 江杰2(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34000)摘要: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是利用日常生产数据!通过典型曲线拟合等方法定量确定储层储渗参数、预测油气井生产动态的一种新技术。
本文系统介绍了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的发展史以及与试井分析的异同。
论述了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主题词: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油气藏,动态监测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in Dynamic Reservoir Surveillance Sun Hedong1 Deng Xingliang2 Chang Baohua1 Li Shiyin2 Jiang Jie2(1 Langfang Branch,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troChina, Langfang 065007;2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Tarim Oil 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Korla 841000) Abstract:Advanced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APDA), or Rate Transient Analysis or Production Analysis, is a procedure to process and interpret daily production data of wells for obtaining parameters of such wells or reservoirs. The history of APDA and its similarities to and differences with well test analysis is introduced. The process of dynamic analysis using advanced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methods is introduced. Furthermore, we also present several case studies and expounds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APDA.Key words:Advanced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Reservoir,Surveillance1 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发展历程当油气藏开发进入中、后期,单井日常生产数据分析就成为油气藏动态分析研究的重点,一是确定生产井未来最可能的寿命,二是评估其未来产量,三是确定井间连通关系及加密潜力。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及递减规律分析方法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及递减规律分析方法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田开发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评价油田开发效果及分析递减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和递减规律分析方法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在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产量指标:包括原油产量、气体产量等。
主要用来评价油田的开发潜力和产出能力。
2)开发成本指标:包括投资成本、生产成本等。
主要用来评价油田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益。
3)环境指标:包括水平面、土壤污染等。
主要用来评价油田的环保效果和社会效益。
目前,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和综合评价法。
1)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油井开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评价油田开发效果。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受样本个数和选择的影响。
2)数学建模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模拟和预测。
该方法能够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定量评价,但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
3)综合评价法:主要是综合考虑产量指标、开发成本指标和环境指标等因素,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该方法能够全面考虑油田开发的各个方面,但评价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三、油田开发递减规律分析方法1. 递减规律的概念油田资源的开采是一个逐渐减少的过程,这种逐渐减少的规律称为递减规律。
了解递减规律对于预测油田的开发潜力和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生产曲线法:通过对油井生产曲线进行分析,找出其递减规律。
该方法简单实用,但只能提供局部信息。
2)产量衰减速率法:通过对产量衰减速率进行分析,推断出油田的递减规律。
该方法能够对油田的产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但需要较多的数据和专业知识。
四、结论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和递减规律分析是油田开发中的重要工作,通过科学的评价和分析可以为油田的合理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和递减规律分析方法,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支持。
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简介-20131203

现代递减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义: 渗流力学为基础,以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测量油气井的压力、产量、温 度等生产动态数据,研究和确定生产层生产能力、井控储量、物性参数的方法。
数据分析
井底压力 温度
廊坊分院开发所
地面流量
WHP
井口压力
3/22
一、项目背景
立项背景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已成为油藏工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国内外水平差距巨大
型曲线和分析方法 √ 应用——塔中复杂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气藏工程研究
获得两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支持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M500403)面上项目 当年进站人数30%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批特别资助 (2012T50140) 在站人数2%
廊坊分院开发所
研究思路
5/22
二、主要成果与创新
产量递减分析方法
[3] 黄炳光 实用气藏动态分析方法
产量递减规律
[4] 张宗达 油田产量递减率方法及应用
[5]
John Lee
Gas Reservoir Engineering
Decline Curve Analysis for Gas Well
[6] Poston Analysis of Production Decline Curves
[7]
Chaudhry
Gas Well Testing Handbook
[8] Ahmed
Advanced Reservoir Engineering
[9] Ahmed
Reservoir Engineering Handbook
Application of Decline Analysis Method Decline Curve Analysis Analysis of Decline and Type Curves
致密气藏多层砂体合采井产量递减分析方法

致密气藏多层砂体合采井产量递减分析方法
柳洁;魏克颖;李宁;杨映洲;郝军慧;李林清;史文洋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2024(45)3
【摘要】致密气藏主力产层多为多层叠置河道砂体,合采时普遍存在各产层贡献不明及砂体动用边界不清的问题。
首先,考虑各层河道砂体形态特征和边界尺寸差异,根据等效渗流体积原则,建立了致密气藏多层河道砂体合采井生产模型。
其次,基于现代产量递减分析理论,形成了致密气藏多层河道砂体的边界确定方法和合采井产量递减分析图版。
最后,讨论不同河道砂体边界距离、砂体数量和砂体位置下的产量递减特征,明确了多层河道砂体对产量递减的影响。
研究表明:致密气藏多层河道砂体合采井产量具有5个递减阶段,不稳定流中期阶段可诊断各层砂体边界距离是否相等;河道砂体范围越小,宽砂体数量越少,宽砂体占比越小,储集层稳产能力越差,不稳定流早期阶段和不稳定流中期阶段易出现产量递减速率增大现象。
建立的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可为产层动用程度评价和增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总页数】6页(P340-345)
【作者】柳洁;魏克颖;李宁;杨映洲;郝军慧;李林清;史文洋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28
【相关文献】
1.一种低渗气藏单井产量递减计算方法及分析——以大牛地盒三气藏为例
2.新场气藏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方法及应用
3.层间非均质性致密气藏多层合采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4.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递减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5.川西须家河组第二段深层致密气藏多层合采井产量递减劈分模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RIMA模型在研究油气田产量递减规律中的应用

f 口V一= () ()“ 0 e , { () 0 £ = £ ) O ≠ ££ = , ( )o,( =, , , 肠 , s
I £) 0 , ,= , < V
式 中 ,B 为延 迟 算 子 , 有 B ‘ x ; V为 差 分 算 子 ,有
So t we tP toe m ie st , ih a 0 0Ch n ) u h s er lu Un v r i Sc u n 61 50 , ia y
Ab ta tAr smo esc n n tpr p ry e ta tt e r n o n s fi o m ai na d ARI A d l a e i p o e u t sr e : p d l a o o e l xr c h a d m e so nf r to ,n M mo esc n b r r v d is e
摘
要 :阿 尔浦斯 模 型不 能很 好地提 取随 机性 信息 ,而A IA 型恰好 可 以改进这一 点 。本文应 用A A 型对位 于英 国 RM 模 RM 模 J 一
北 海 的Ba E s# 的 产 量 数据 进 行 了拟 合 及 预 测 。 结 果 表 明 , 这 种 方 法 是 有 效和 实 用 的 。 r at e  ̄田
CH EN e , i , H IQi n CH ENG .o g , ANG u W n b n‘ S o g , Da y n W In
( . mp trS in eo olg f u h s e r lu Unv r i , ih a 0 00Chn ; . ce c f olg f 1Co u e ce c fc l eo t we t toe m ie st Sc u n 61 5 , ia 2 S in eo c l eo e So P y e
产量指数递减的表达式__理论说明

产量指数递减的表达式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产量指数递减是一个在农业、工业和经济领域中广泛研究的重要现象。
它表示当某个生产要素或条件发生变化时,单位面积或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产出会逐渐减少。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解释和实例分析,探讨产量指数递减表达式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产量指数递减的定义并探讨影响产量指数递减的因素(节2)。
接着,我们将推导和说明产量指数递减表达式(节2.3),并使用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在不同场景下研究产量指数递减模型的应用(节3)。
然后,我们将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节4.1),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改进方向(节4.2)。
最后,在结论部分(节5),我们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并给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和展望(节4.3)。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产量指数递减现象,并通过建立相应的表达式,提供一种量化分析产量递减的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应用性,并讨论其在不同场景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最终,我们希望能为农业、工业和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产量指数递减表达式的理论解释2.1 产量指数递减的定义产量指数递减是一个描述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生产因素的增加,单位产量逐渐降低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当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源、资金、劳动力等)达到一定限制或不适合进一步扩大时,产量就会出现递减的趋势。
2.2 影响产量指数递减的因素影响产量指数递减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局限性、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等。
资源局限性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依赖的资源数量存在上限,一旦超过这个上限,产出将出现下降;技术条件则反映了生产工艺和方法对于单位输入所能获得的输出效果;市场需求对于产品销售和价格也会影响到最终的单位产出。
2.3 产量指数递减表达式的推导与说明在研究中,为了方便描述和预测不同因素对于产量指数递减带来的影响,可以使用表达式进行理论模型推导。
其中最常见且简单有效的表达式为:Y = A * X^b其中,Y表示单位产量,A是定量参数,代表了初始条件下的单位产量水平;X 为生产要素的数量或质量等指标,如土地面积、资金投入等;b为常数指数,刻画了生产要素对单位产出的影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 Holditch 等人发现在Burgos 气田有大约1/3
的压裂气井在生产表现出拟稳定状态(如果采用非稳定 数据计算储量,偏低);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 4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显然,生产数据是边界条件、储层物性等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如果仅使用生产数据就能够精确地描述储层特征无疑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因此,世界著名试井专家George Stewart教授指出:生产 数据的分析将是试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他称该项技术为PDA =Production Data Analysis) 因为在多数情况下,生产数据可能也是唯一能够获得的数据,特
重整流量积分导数:
( PI.INte ) ln(t e )
PI.INt.Derivative
Blasingame递减曲线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16页
1999年,Agarwal进一步发展了现代产量递减技术,给出了具有有限
导流能力、无限导流能力的低渗透压裂气井产量-时间递减标准曲线。
q(t ) qi exp(Di t )
1
q Dd
q(t ) qi
b=0 b=0.8 b=1 b=0.4
调和递减(b=1)
q(t ) qi (1 曲递减(0<b<1)
q(t ) qi (1 bDi t )1 / b
0.001 0.001 0.01 0.1 1 tDd 10 100 1000
达到等速下降的阶段(确定
OGIP) 。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 8页
Arps递减图版
1945年Arps根据矿场资料的统计研究,提出了油气藏在进入定容衰竭 过程后(达到拟稳定流动状态),将遵循三种递减方式,即指数递减、调 和递减、双曲递减。 t Dd Di t 指数递减(b=0)
现代产量递减 分析目前研究进展及展望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二〇〇六年七月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 1页
主要介绍目前国外正在大力研究的现代产量 递减分析 技术(PDA),以及这项技术目前在 长庆低渗气田应用情况,同时结合我们对这项 技术的初步理解,指出其下一步发展方向。请 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0
d
重整压力积分导数:
qI.INt.Derivative
NPI递减曲线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15页
重整流量: 重整流量积分:
PI (t )
q(t ) pi p wf (t )
PI.INte
1 te
te
0
PI ( )d
1 te
te
0
q( ) d pi p wf ( )
1
100
10000
克服了Arps关系式仅能够用于拟稳定生产数据的弱点。但是 Fetkovich图版不能分析存在多次关井以及变井底压力的生产数据。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13页
引入拟等效时间处理变压力/产量生产数据,将其等效为定流量生产
数据,然后再利用类似试井的典型曲线拟合方法进行拟合。 t Zi Gi 1 q( )d 1 Q(t ) t ( c ) ( c ) [m( p)] 气体 t a g i g i 液体 cr q(t ) 0 q(t ) ( p)cg ( p) q(t ) 2 pi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21页
运用Blasingame等人提 出的典型曲线,拟合得到 G32-4井的参数如下:渗 透率K(10-3μm2): 10.18mD,表皮系数:- 4.54,单井控制储量 (108m3) :2.864,单井
控制面积(km2) :4.59
G32-4的Blasingame递减曲线
20030817
20031117
20040217 20040517
20040817
20041117
20050217 20050517
20050817
20051117
20060217
分别设定四个点(2003-3-1、 2003-12-31、 2004-12-31、 2006-4-30 ) 研究陕215井的渗流特征、泄流半径和地层压力的变化。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实际变压力/产量生产 等效定产量生产
实际生产时间
拟等效时间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14页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图版
重整压力:
pi p wf (t ) q(t )
1 qI . INt e 重整压力积分: te
(qI.INte ) ln(t e )
te
pi p wf ( ) q( )
• 下一步发展方向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 7页
渗流特征
对于一个定容封闭的气藏,
当气井以稳定产量开井生产时, 按其压力变化的动态,压降曲线
可以划分为非稳态、过渡态和拟
稳态三个阶段。非稳态阶段指压 降漏斗呈圆形向外扩展,而尚未 达到边界影响之前的压力动态 (确定K、S、Xf等参数);拟稳 态阶段指压降漏斗业已达到边界, 并在气井控制范围内的压力动态
别是对于一些低渗压裂气井、边际经济效益井。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 5页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全新的产量递减分 析技术,为了区别于过去仅用来确定气井动 态储量的传统递减分析技术,称之为现代产 量递减分析技术。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 6页
汇 报 提 纲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目前研究进展 • 长庆低渗气田应用实例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 9页
b=0
b=0.8
b=1
b=0.4
在不稳定阶段, 汇成一条线
1
0.1
不稳定阶段
拟稳定阶段
拟稳定状态遵循 三种递减方式。
qDd
0.01 0.001 0.001
(0.2~0.3),在
0.01
0.1
1 tDd
10
100
1000
如果采用非稳定数据进行Arps递减分析,可能会出现 b>1的情况,在低渗透油气藏比较常见。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 2页
汇 报 提 纲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目前研究进展 • 长庆低渗气田应用实例
• 下一步发展方向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 3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为了获取可靠的储层参数和地质储量,常需要关井
测压,对于低渗透油气藏,可能需要关井长达数月,严 重的影响生产; 由于关井不能太长,对于低渗气藏,大多仅仅反映了 裂缝特征,不可能对储层特征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1
re/rw=500
re/rw=1000
tD
0.0864kt 2 ct rw
qD
曲线分为两个部分,在不稳定
0.1
流动期间,对于不同的re/rw均汇
聚为一条曲线,当达到拟稳定状态 时,就等同Arps的指数递减曲线 b=0, 圆形油藏定压开采时无因次解
第11页
0.01 1.E+00 1.E+02 1.E+04 1.E+06 1.E+08
tD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re/rw=50
re/rw=500
q Dd
3 q D (ln reD ) 4
qDd
1000 100 10
t Dd
2t D 3 2 reD (ln reD ) 4
1 0.1 0.01 0.001 0.00001
0.0001
0.001
0.01
0.1
第27页
气井已经初步进入拟稳定渗流状态,单井控制面积S=5.5km2,天然气 地质储量OGIP=7.35×108m3,地层压力PR=25.7MPa(应该准确)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28页
2004-12-31
气井已经进入拟稳定渗流状态,单井控制面积S=5.5km2,天然气地 质储量OGIP=7.35×108m3,地层压力PR=24.4MPa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否则,就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偏低。
当气井渗流达到拟稳定状态时,连续跟踪
地层压力变化是气井生产潜力分析的有效技
术途径。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31页
汇 报 提 纲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目前研究进展 • 长庆低渗气田应用实例
1
10
tDd
此时曲线也可分为两个部分,在不稳定流动期间,对于不同的 re/rw变成了为曲线族,当达到拟稳定状态时,不同的re/rw就汇聚
为一条Arps指数递减曲线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12页
Fetkovich递减图版
Fetkovich利用Moore等人发表的通过联合不稳定曲线和Arps递减曲 线,形成了Fetkovich递减曲线图版。
第25页
2003-3-1
气井处于不稳定渗流状态,单井控制面积S=1.8km2,天然气地质储 量OGIP=2.38×108m3,地层压力PR=25.6MPa(应该偏低)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第26页
2003-12-31
应用原模型,早期能够较好拟合,但是后期模拟压力明显低于实测 压力,说明波及面积增大。 新疆-长庆低渗油气藏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20030817
20031117
20040217 20040517
20040817 气量 水量 油量
20041117
20050217 200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