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课件

合集下载

宋元时期的科技PPT课件

宋元时期的科技PPT课件

泥活字加工工序
活字印刷术: 用胶泥刻字,每字 一印,用火烧硬另 设一铁版,版上匀 敷以松脂、蜡、纸 灰等混合而成的粘 胶物。印刷时,将 铁框置于铁版上, 在框中排列胶泥活 字,制成一版;再 用火烤版,使粘胶 物熔化,并用另一 平版把字压平,冷 却后可上墨印书。 用毕再加热,即可 将活字拆下。
泥活字
2.宋元时期,主要有哪些火药武器?
用弓发射的火药 箭
古代“火箭”
元朝铜火铳
想一想
火药的主要用途 有哪些?当时火药的 发明和传播有何意义?
名称
时间 发明者 传播

意义
促进了世界文 化的传播
造纸术 西汉 劳动人 活字印 刷术
东传朝、日西经 阿拉伯传入欧洲
北宋
毕昇
东传朝、日,西传非、 经济、省时,促进 欧 了文化传播
司南由天然磁石磨制而成,形状像一把勺子,把它放置在一 个刻有24个方位的罗盘上。它是根据磁铁指极性的原理制成的。
高精度罗盘指南针
北宋时的 罗盘针
缕悬法 指南针
北宋水浮法 指南针
指南鱼
指南针 (航海罗 盘)
3.指南针是何时出现的?有何优势?除用于航海外, 还可用于哪些方面?它是怎样传入欧洲的?
我国北宋时期即开始使用接近现 代意义上的指南针。 和早期的司南相比,指南针定位 准确,使用更为方便。 指南针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 大地测量及军事和战争等。 指南针在我国发明后,经阿拉伯 传入了欧洲。
形形色色的现代指南针
现代军用指南针
三、火药
北宋水浮法指南针
宋代的抛石机和突 火枪
宋元时的火蒺藜(地雷 的雏形)
火箭
元朝铜火铳
1.中国是火药发明的故乡,古人是 如何发明火药的?火药何时开始用于战 争?它是怎样传入欧洲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共30张PPT)
传入 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元朝 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 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 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知识提纲

元 科
1.科技




①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 ②指南针:北宋发明—用于航海事业 ③火药: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雕版印刷术
( 1 )发明: 隋唐 时期。 ( 2 )局限: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 一种书籍。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明 北宋时的匠人 毕昇

改 进
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 农书 》中对木活字技 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 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两个“变”字: 死字变活字,死版变活版。
2.改进与发展 北宋泥 活字
元中期 铜制活字
木制 活字
元代
王祯转轮 排字法
3.传播
西

欧洲、波斯
活字 印刷术
朝鲜、日本

东南亚地区
历史与现在的对接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激光照排印刷
工匠雕版
铜活字
激光打印机
纪念这位专家
王选,2006年去世,江 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 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 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 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 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 父”, 获2001年度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
火药元代铜火铳在今天



我国自行火炮
2、火药 ③传播及影响
传播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 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3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31张PPT)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 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创造及改进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 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万字, 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
明代还创造了多种“多发火箭〞,如同 时发射10支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 32支箭的“一窝蜂〞;最多可发射100支 箭的“百虎齐奔箭〞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应用 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创造了火铳。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元代〕铳身上阴刻有“至顺三年二月 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
元 时
科技
指南针 创造及改进 应用 传播及影响


火药 创造 应用 传播及影响



陆路交通
中 外
兴旺的中外交通

海路交通
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以丝路精神将“一带 一路〞建成和平、繁荣、 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习近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陆路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 “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 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 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急递铺令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共27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共27张PPT)

整体感知
三大 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展、 传播及影响 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及应 用
宋 与元 中时 外期 交的 通科 技
火药的发明、发展、应用 及传播
驿站的出现及作用
中外 交通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四大发明 的 问世之路
自主学习一
阅读课文P59到P61页内容,并从中找出相关答案,用 横线标注出来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改进者和改进的方式?对 外的传播过程和影响? 北宋毕昇;王祯的转轮排字法。 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2、指南针是由什么时期的什么发展过来?什么时候 开始应用?对外传播过程和影响? 战国时期的司南;北宋末年海船上应用。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 3、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传播过程和影响? 唐朝发明火药;宋代应用于军事领域。
本课小结
宋 与元 中时 外期 交的 通科 技
三大 发明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 印刷术 战国司南,发展成宋代指南 针,并应用于航海上。 唐朝发明--宋代应 用--传播到欧洲
中外 交通
驿站沟通全国,便利交通, 经济文化交往,巩固统治。 陆上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 方的交通要道。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 期
巩固训练
自主学习二
阅读课文P62到P63页内容,并从中找出相关答案, 用横线标注出来 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表现? 陆路和海陆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海上丝绸之路进入 鼎盛时期,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3、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 近至日本朝鲜,远之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4、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将世界的文明带入中 国,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 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35张)

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 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35张)

王祯,字伯善,东平(今山东东平)人,曾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尹和永丰(今江西 永丰)县尹等职。谈到转轮排字架的发明,先要从王祯创制成功木活字谈起。据 《梦溪笔谈》记载,毕升在发明活字印刷术时,也曾试制过木活字,但发现木 材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后有伸胀性,排出版来高低不平,又容易与药物相粘 ,不便取下,所以只好用胶泥做活字。而王祯经过反复实践,解决了这些问题 ,制造出一套3万多字的木活字。为了提高木活字印刷的排字效率,他发明了转 轮排字架。轮盘直径约7尺,轮轴高约3尺。轮盘是贮存木活字的,可旋转自如 。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湾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 定期往返
影响
陆路与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 进一步发展起来
课堂练习
1、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 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 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 这里介绍的是( ) A. 雕版印刷术 B. 火药的使用 C. 指南针的发明 D. 活字印刷术
材料一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 12年, 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 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 当时一个熟练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 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一种书籍;成本高、利 用率低。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优点:变死字、死版为活字、活版,可循环使用
泥活字是刻在一个个用黏土做的小方块上的单字,方法是用胶泥刻 字,每字一印,经火烧硬而成泥活字,并用它们在两块铁板上交替 排版和印刷。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书成功,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 诞生。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西夏文佛经)于1991年在宁夏贺兰山腹地考古时被发现,印本为9 册蝴蝶装本,共220页,10万字,印以当地造白麻纸。每半页版框直高23.6cm,横宽15.5cm,四周双边,白口,无 鱼尾,有页码,此本内有汉文数字"四"、"廿七"等字倒置。经考古学家研究确认它是西夏王朝(公元1038年--公元 1227年)时期的木活字作品。《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出土为验证当时木活字印刷已研制成功提供了实物证据。西 夏王朝与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在历史上几乎同时存在,当时北宋在科技(包括造纸术、制墨技术)、教育、 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因而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增,从而推动了宋代印刷业的繁荣发展,史料记载有西 夏建国初期曾大量从北宋购买书籍,后来才逐步建立自己的雕版印刷业。所以专家认为西夏的木活字印品应当是用 从宋代流传过去的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木活字印刷术可能在宋代已经存在了。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26张PPT+视频)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26张PPT+视频)
——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火药
我航行在索马里附近,被 海盗盯上了,这伙强盗打算乘 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我们。 我怎么保护自己安全?
火药的发展历程
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时间 唐朝 唐末 宋元 南宋 元朝
发展历程 炼丹家偶然发明 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突火枪发明(枪炮始祖) 发明了火铳 [chòng]
药物
数学

西


印火 指 纸 驿 农 手
刷药 南 币 站 业 工


制 生业
度 产生
技产
双向交流 共同发展

技 术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发明:北宋毕昇
排版:转轮排字法 应用于文化并传播
活字印刷术
司南、罗盘 北宋应用于航海并传播
宋元应用于战争并传播
指南针 火药
创新 开放 海上丝绸之路
宋元科技
宋 突火枪
《宋史》中多处记载北宋时期的 火器,如火箭、火球、火蒺藜等。
元 火铳
由于竹筒承受不了太大的气压, 因此至迟在元代,已经出现了用 铜或铁铸成的筒式大炮。这类炮 统称为“火铳”,又因其威力大, 被尊称为“铜将军”。
火药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
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
变革。
——恩格斯
从汗八里城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每条大路按照市镇的位
置,每隔大约数十里就有一个招待信使与客商的旅馆。这给来
到帝国朝廷的专使和来往于各省、各王国的钦差提供了很大方
便。
——《马可波罗行纪》
位于河北的鸡鸣驿
急递铺令牌
作用: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全国的政治联系,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精品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精品PPT教学课件
4.活字印刷术发明的影响
推动了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 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七年级 下册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 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 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现代印刷技术
印刷技术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指新课南标 针、火药的应用
三核心、素养发新课达标 的中外交通
2.海上交通发达
1)原因
①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②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 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2)表现
①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 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二核心、素养指新课南标 针、火药的应用
人民教育
1)火药的发明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2)火药的应用
①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②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火药,可由火花、火焰 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 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 。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 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 明。
三核心、素养发新课达标 的中外交通
1.陆路交通的发展
1)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 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七年级 下册
2)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 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知识链接: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 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 一。
1.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1)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
①司南: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 为“司南”。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36张PPT)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36张PPT)

外传: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 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 纪(封建时代)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 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 封建制度的奴役下。”
——德克·海德
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
Hale Waihona Puke 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
(1)刻板费时费力
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
(2)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们地的方历史课本约12.8万字,大概需
(3)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要很他困刻难多长,时间?(7年)
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4)不能重复使用
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 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到最后一 个字时,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二、指南针应用(远洋航行)
(1)发明与应用
司南(模型) 战国
罗盘 宋朝
材料一 舟师(掌舵者)识地理(辨别方向),夜
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天色昏暗即指阴天)
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州可谈》
材料二 渺茫天际,天水一色,船舶往来,惟
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
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活字印刷术
① 制作过程
使字模变硬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可以再次排版 印刷拆版
变“死”字为“活”字(反复使用) 变“死”版为“活”版(及时修改) 优点:省时,省力又经济,提高效率
泥活字版(模型)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经过蒙古人西征等 途径传入欧洲
13世纪,传 入朝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时期的科技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沈括和郭守敬
造纸术 印刷术 指么不 足之处?
唐咸通九年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一、活字印刷术
毕昇(约970—1051 ) 北宋发明家。出身
平民。11世纪中期 (北宋)发明活字印刷 术,比欧洲早了400多 年。
美 洲
印 度
指南针 麦哲伦海峡
好望角
1.世界上最早的指示 方向的仪器是什么? 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司南,战国时期
2.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 成的?
磁勺和铜盘。
根据磁铁指极性的原理制成的。
二、指南针
北宋时 的罗盘 针(水
浮法)
指南 鱼
缕悬 法指 南针
指南针 (航海 罗盘)
3.指南针是何时出现的?有何优势?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 国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 却拿来当饭吃 。”
名称 时间 发明者 传播
造纸术 西汉 劳动人 东传朝、日西经

阿拉伯传入欧洲
意义
促进了世界文 化的传播
活字印 刷术 北宋 毕昇
东传朝、日,西传非、 经济、省时,促进

了文化传播
指南针 北宋 (原名 (战 司南) 国)
火药 唐朝
泥活字加工工序 泥活字
烧造
制模
排版
想一想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 又省时”?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出 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而雕版印刷则不能 更换错别字。
优点:重复使用,保存方便,大大提 高了印刷的效率。
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会不 会迷失方向?为什么?
欧洲
劳动人 民
炼丹家
南宋时,阿拉伯 人学会使用
元朝经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
为远洋航行提 供了重要条件
改变了作战方 式
四、沈括和郭守敬
北宋时期杰出的科
学家,在天文、历法、
算学、医学、地理学方
面都有突出成就,著有
沈括
《梦溪笔谈》。
郭守敬
郭守敬是元朝 著名的天文学家, 参加了元朝规模空 前的天文测量,编 成《授时历》,得 出一年的周期是 365.2425天,是当 时最精确的历法。
唐朝时期道家在炼丹过程中逐渐发 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 事;
2.宋元时期,主要有哪些火药武器?
北宋水浮法指南针
宋代的抛石机和突火枪
宋元时的火蒺藜(地雷 的雏形)
火 箭
元朝铜火铳
想一想
火药的主要用途 有哪些?当时火药的 发明和传播有何意义?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 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 敬神;
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 技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提示:政治、经济、民族关 系、对外关系、前人的基础。
活字印刷
指南针

火药及火药武器

沈括和《梦溪笔谈》
郭守敬和《授时历》
宋元时期的科技
政治: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安定。
经济:经济中心的南移
原 因
民族关系:民族间频繁的经济文化的 交流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前朝基础:隋唐时期科技的发展
我国北宋时期即开始使用接近现代意义 上的指南针。
指南针定位准确,使用更为方便。
4.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哪些方面?它是什么时 候怎样传入欧洲的?
指南针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大地测 量及军事和战争等。
指南针在我国发明后,南宋时经阿拉伯 传入了欧洲。
形形色色的现代指南针
现代军 用指南 针
三、火药
1.中国是火药发明的故乡,古人是 如何发明火药的?火药何时开始用于 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