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 右心衰实验

合集下载

机能实验学急性右心衰

机能实验学急性右心衰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家兔急性右心衰院(系):韶关学院医学院专业班级: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姓名:***学号:112指导教师:***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机能实验报告实验目录:1 实验目的2 实验装置和器材3 实验药物4 实验动物5 实验原理6 实验方法动物手术安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观察项目7 实验注意事项8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记录波型及静态测量数据9 实验结果讨论10 实验结论11 实验思考12 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实验次序:六实验项目:家兔急性右心衰班级:11临本姓名:符宏展学号:112 实验类型(打√):(基础□综合□设计□)一、实验预习二、实验操作原始(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时间:2013年5 月 22日 (星期三第1-4节)实验同组人:马腱明符宏展朱佛妹叶超群黄小花张鹏黄锦霞实验记录波型及静态测量数据实验结果讨论:引起急性右心衰的因素1.耳缘静脉注入液体石蜡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液体石蜡是一种大分子的物质,它从耳缘静脉注射入体内后会跟随体循环回流至右心室,进而排至肺循环,并能阻塞肺小动脉,使右心室收缩期压力负荷大大增加,右心室射血明显降低。

由于发病急剧,心脏常常来不及充分的代偿,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的发生。

2.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加快心力衰竭:在进行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之前心脏已经发生右心衰竭,此时如果快速的静脉输液,会造成体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明显的升高,右心室容量负荷大大增加,在短时间内没有代偿的机制,最后发生心力衰竭。

急性右心衰的表现及原因颈静脉充盈,体静脉压升高肝脏肿大胸水、腹水肠系膜水肿原因:血容量增加,右心房压力升高,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体循环淤血,出现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

本次实验通过增加右心的前后负荷复制出急性右心衰竭的动物模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观察到,最初听诊心音有力,呼吸音正常,血压正常,呼吸正常;耳缘静脉注入第一支液体石蜡后,液体石蜡在血液中分散形成的小脂滴导致肺动脉栓塞,一方面机械阻塞肺动脉,更重要的是由于反射性地引起全肺血管收缩,这就必然引起肺动脉高压。

机能实验 右心衰实验

机能实验   右心衰实验
急性右心衰竭的 发生及药物治疗
实验目的
1.复制急性右心衰动物模型 2.观察右心衰时家兔的表现 3.探讨右心衰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实验原理
静脉缓慢注射石蜡 导致肺栓塞
右心后负荷增加
快速输生理盐水 右心前负荷增加
右心衰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方法与步骤
▪ 称重、麻醉、固定 ▪ 颈部手术、插管及心电描记 ▪ 肝素化处理 ▪ 观察指标:肤色、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 ▪ 肝-中心静脉压反流试验 ▪ 复制cess summary
全麻(5ml/kg)
右静脉\左动脉\气管插管, ECG
记录指标:BP、CVP、R、ECG(正常)
耳缘静脉注射石蜡 , 0.2ml/min,
BP 或CVP出现明显变化,肝颈症阳性,记录数据(右心衰) 输液, 150滴/min
直至动物死亡(频死前)
右心衰实验各生理参数的变化
呼吸 (次/min)
正常
注射石蜡直至肝颈 症阳性
剂量 ?
输液至动物死亡前 剂量 ?
HR (次/min)
BP (mmHg)
CVP (cmH2O)
肝-颈静脉返流 实验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正 常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给 石 蜡 后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肝 颈 症 阳 性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Red electrode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观察1(第一次)
CVP(cmH2O) 血压 (mmHg) 平均压 心率 (次/分) 呼吸频率 (次/分)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压迫右上腹3秒 钟,以中心静 脉压上升的 cmH2O数表示
正常情况: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

实验四_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四_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四_急性右心衰竭实验四急性右心衰竭介绍: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的下降,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心力衰竭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按起病及病程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按心输出量的高低分为:低输出量性和高输出量性;按发病部位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时左心室泵血功能下降,是从肺循环流到左心的血液不能充分射入主动脉,因而出现肺淤血及肺水肿;右心衰竭常见于大块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衰竭的右心室不能将体循环回流的血液充分排至肺循环,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压上升而产生下肢甚至全身性水肿。

心脏负荷分为: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压力负荷又称后负荷,指心室射血所要克服的阻力,即心脏收缩所承受的阻力负荷;容量负荷又称前负荷,指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腔舒张末期容量。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等可引起右室压力负荷过度(想想我们今天用什么增加右室压力负荷的?);三尖瓣或肺动脉关闭不全时引起右心室容量负荷过度(想想我们今天用什么增加右室容量负荷的?)。

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应思考一下我们复制的急性心力衰竭模型都有哪些特点?实验目的:1:复制急性右心衰竭的动物模型。

2:观察增加前、后负荷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3: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实验步骤1. 称重:需掌握捉拿家兔的正确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与其他四指抓住家兔项背部皮肤,再以另一只手托住其臀部,将其重心承托在掌上;切忌以手抓提兔耳或捉拿腰背部(可伤耳、造成皮下出血)。

2. 麻醉: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0g/L乌拉坦(5ml/kg)行全身麻醉。

3. 固定:背位交叉固定法先把固定带系4个活扣,分别套在家兔的四肢上,前肢套在腕关节以上,后肢套在踝关节以上,抽紧固定带的长头。

2个同学,1个人抓住两前肢和耳朵,1个抓住两后肢,把兔子翻过来仰卧位放在兔台上,(翻转过程中,家兔会出现剧烈的挣扎,同学们一定要抓住家兔,勿放松,以免被家兔抓伤)。

机能实验急性右心衰截图

机能实验急性右心衰截图

(1)正常血压、心率、呼吸,CVP,心音强度、肺部呼吸音
血压:收缩压95mmHg,舒张压68mmHg,脉压差27mmHg;心率245次/分;呼吸48次/分;CVP:最大值9.72mmHg,最小值3.91mmHg,平均值6.87mmHg;
心音强度:强;肺部呼吸音:正常
(2)自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液体石蜡2~3min后:
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1mmHg,脉压差29mmHg;心率241次/分;呼吸87次/分;CVP:最大值16mmHg,最小值1.2mmHg,平均值12mmHg;
心音强度:较强;肺部呼吸音:肺部干性罗音
(3)输液至10分钟时:
血压:收缩压97mmHg,舒张压73mmHg,脉压差24mmHg;心率244次/分;呼吸94次/分;CVP:最大值23mmHg,最小值9mmHg,平均值15mmHg;
心音强度:较弱;肺部呼吸音:出现肺部湿性罗音
输液至20分钟:
血压:收缩压81mmHg,舒张压57mmHg,脉压差24mmHg;心率225次/分;呼吸79次/分;CVP:最大值9.72mmHg,最小值3.91mmHg,平均值6.87mmHg;
心音强度:较强;肺部呼吸音:正常
输液至30分钟,出现右心衰:
血压:收缩压72mmHg,舒张压45mmHg,脉压差27mmHg;心率199次/分;呼吸105次/分;CVP:最大值24mmHg,最小值19mmHg,平均值21mmHg;
心音强度:弱;肺部呼吸音:肺部干性罗音并湿性罗音
(4)输液至家兔右心衰竭死亡:。

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报告

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报告

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报告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报告摘要:急性右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因素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通过动物实验,我们观察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等因素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影响,并研究了相关的生理指标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急性右心衰竭的重要诱因,而肺动脉高压则是其常见的合并症。

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引言:急性右心衰竭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心脏右侧泵功能不全,导致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低灌注。

尽管对急性右心衰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实验选取实验动物(大鼠)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实验组则分别进行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肺动脉高压的诱导。

通过监测动物的心功能指标、肺循环指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来评估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生程度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诱导的实验组中,动物出现了明显的右心室功能减退,伴随着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低灌注的表现。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导致了心肌细胞的坏死和纤维化,进而影响了心肌的收缩功能和泵血能力。

而在肺动脉高压诱导的实验组中,动物出现了右心室肥厚和扩张,以及肺循环高压的表现。

肺动脉高压导致了肺循环阻力的增加,进而使右心室承受更大的负荷,最终导致右心室功能减退。

讨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急性右心衰竭的重要诱因。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和纤维化,进而影响了心肌的收缩功能和泵血能力。

这与临床上急性右心衰竭常见于冠心病等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观察结果相吻合。

另外,肺动脉高压也是急性右心衰竭的常见合并症。

急性右心衰竭的复制及抢救实验报告

急性右心衰竭的复制及抢救实验报告

急性右⼼衰竭的复制及抢救实验报告急性右⼼衰竭的复制与抢救⼀、实验⽬的1、通过快速增加右⼼室的前、后负荷,复制急性右⼼衰。

2、观察急性右⼼衰时⾎流动⼒学变化及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改变,在对这些⽣理指标变化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加深对⼼⼒衰竭发⽣机制及对机体影响的理解。

3、设计抢救⽅案,加深对⼼衰防治原则及所⽤药物药理作⽤的理解,培养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快速输注中分⼦右旋糖苷(右旋70),右旋糖苷分⼦量较⼤,不易渗出⾎管,可提⾼⾎浆胶体渗透压,从⽽快速扩充⾎容量,导致⾎流⾼动⼒循环状态,静脉回流增加,⼼脏过度充盈,⼼输出量初期相应增加,增加右⼼室前负荷,此时右⼼室前负荷显著增加,供氧相对不⾜,能量消耗过多,⼼脏失代偿状态⼼衰将必然发⽣。

缓慢静脉注射38o C液体⽯蜡,液体⽯蜡在⾎液中分散形成的⼩脂滴导致肺⼩动脉栓塞,机体应激反射性地引起全肺⼩⾎管收缩,增加右⼼室后负荷,导致右⼼衰竭。

抢救原则:去处病因,然后通过应⽤呋塞⽶(利尿药)、毒⽑花甙K(强⼼甙类)及卡托普利(⾎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肼屈嗪(扩⾎管药)等药物,达到利尿、增强⼼肌收缩⼒和扩张⾎管使⼼衰得以缓解的⽬的。

三、实验对象家兔(2-3Kg)四、实验器材和药品略五、操作步骤(⼀)取兔、称重、⿇醉、固定(⼆)⼿术1、⽓管插管:颈部剪⽑,沿甲状软⾻⾄胸⾻上缘,颈部正中切⼝,切开⽪肤5-7cm,逐层钝性分离⽪下组织及肌⾁,游离出⽓管,⽓管下⽅穿⼀粗线,在⽓管软⾻环4-5环间做⼀倒“T”形切⼝,插⼊⽓管插管,并结扎固定。

2、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右侧颈静脉,分别下穿两线备⽤。

3、肝素抗凝:⽿缘静脉注射1%肝素⽣理盐⽔1ml/kg4、左颈动脉插管:游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并在远⼼端结扎,以动脉夹夹闭近⼼端,在颈总动脉前壁剪⼀斜⾏切⼝,将已经作好准备的动脉插管(⾎压换能器头端直⽀⼩管连接动脉插管,侧⽀⼩管连接三通管;⽤注射器将⽣理盐⽔通过侧⽀三通管缓慢注⼊传感器头和动脉插管内,将传感器头和动脉插管内的空⽓排尽。

机能实验学急性右心衰12页word文档

机能实验学急性右心衰12页word文档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家兔急性右心衰院(系):韶关学院医学院专业班级:2019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姓名:符宏展学号:112指导教师:梁俊辉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机能实验报告实验目录:1 实验目的2 实验装置和器材3 实验药物4 实验动物5 实验原理6 实验方法动物手术安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观察项目7 实验注意事项8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记录波型及静态测量数据9 实验结果讨论10 实验结论11 实验思考12 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实验次序:六实验项目:家兔急性右心衰班级:11临本姓名:符宏展学号:112 实验类型(打√):(基础□综合□设计□)一、实验预习二、实验操作原始(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时间:2019年5 月 22日 (星期三第1-4节)实验同组人:马腱明符宏展朱佛妹叶超群黄小花张鹏黄锦霞第二支液体石蜡 2.3469 234.2343 2.23 100 +++ 干啰音第一支生理盐水 2.1608 227.4898 2.19 105 +++ 干啰音第二支生理盐水 2.2831 245.0322 2.48 107 ++ 干啰音第三支生理盐水 2.5155 262.8902 3.01 105 ++ 干啰音第四支生理盐水 2.3669 240.8253 2.54 102 ++ 湿啰音第三支液体石蜡 2.6801 91.6116 1.47 34 + 湿啰音实验记录波型及静态测量数据实验结果讨论:引起急性右心衰的因素1.耳缘静脉注入液体石蜡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液体石蜡是一种大分子的物质,它从耳缘静脉注射入体内后会跟随体循环回流至右心室,进而排至肺循环,并能阻塞肺小动脉,使右心室收缩期压力负荷大大增加,右心室射血明显降低。

由于发病急剧,心脏常常来不及充分的代偿,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的发生。

2.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加快心力衰竭:在进行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之前心脏已经发生右心衰竭,此时如果快速的静脉输液,会造成体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明显的升高,右心室容量负荷大大增加,在短时间内没有代偿的机制,最后发生心力衰竭。

家兔急性右心衰竭

家兔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前注射石蜡后快速输液后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呼吸频率心率称重麻醉固定颈部备皮分离气管穿一根线颈总动脉及颈外静脉分别穿两耳缘静脉注射肝素2mlkg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夹闭另一侧颈外静脉插管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夹闭10滴分输液记录心率呼吸血压中心静脉压耳静脉注射1ml石蜡再次记录上述指标快速输液5mlkg分钟增加25mlkg输液量测各项指标一次直至动物死亡
实验目的
复制家兔急性右心衰的动物模型。 观察心衰时的各项生理指标(呼吸、 血压、心率 、中心静脉压) 探讨家兔急性右心衰的发病机制。
实验原理
注入栓塞剂增加右心后负荷 快速输液增加右心前负荷
实验动物
● 家兔1只
实验器材
直止血钳4把 动脉夹1个
输液器1套 弯止血钳2把 气管插管1个 生理盐水1瓶 大剪刀1把 三通2个 线团1个 手术剪1把
开始清点器材 准备操作
胸、腹水水量;观察心脏各腔的体积。
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缩压 舒张压 中心静脉压 呼吸频率 心率
注射石蜡后 快速输液后
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需要掌握的是:
主菜单:输入实验人员名单,定标调零 输入信号:四个通道的生物信号的选 择
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结扎颈外静脉 的远心端,剪 口,向心脏方 向插入静脉导 管,结扎固定, 以10滴∕分的 速度缓慢输液。 记录中心静脉 压。
注意:事先要将中心静脉压计和静脉输液装置通过三 通与静脉导管连接好,测中心静脉压时阻断输液,输 液时停止测中心静脉压
7.记录心衰前生理指标
用湿纱布覆盖颈部切口,让动物稳定5分 钟,记录心衰前生理指标: 呼吸(次/min) 心率(次/min) 血压 (mmHg) 中心静脉压(cm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d electrode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பைடு நூலகம்
观察1(第一次)
CVP(cmH2O) 血压 (mmHg) 平均压 心率 (次/分) 呼吸频率 (次/分)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压迫右上腹3秒 钟,以中心静 脉压上升的 cmH2O数表示
正常情况: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
)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急性右心衰竭的 发生及药物治疗
实验目的
1.复制急性右心衰动物模型 2.观察右心衰时家兔的表现 3.探讨右心衰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实验原理
静脉缓慢注射石蜡 导致肺栓塞
右心后负荷增加
快速输生理盐水 右心前负荷增加
右心衰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方法与步骤
▪ 称重、麻醉、固定 ▪ 颈部手术、插管及心电描记 ▪ 肝素化处理 ▪ 观察指标:肤色、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 ▪ 肝-中心静脉压反流试验 ▪ 复制右心衰模型
右心衰实验各生理参数的变化
呼吸 (次/min)
正常
注射石蜡直至肝颈 症阳性
剂量 ?
输液至动物死亡前 剂量 ?
HR (次/min)
BP (mmHg)
CVP (cmH2O)
肝-颈静脉返流 实验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正 常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给 石 蜡 后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肝 颈 症 阳 性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Experimental process summary
全麻(5ml/kg)
右静脉\左动脉\气管插管, ECG
记录指标:BP、CVP、R、ECG(正常)
耳缘静脉注射石蜡 , 0.2ml/min,
BP 或CVP出现明显变化,肝颈症阳性,记录数据(右心衰) 输液, 150滴/min
直至动物死亡(频死前)
颈部手术
▪ 右静脉插管 描记CVP ▪ 左侧颈总动脉插管 描记BP ▪ 气管插管 描记R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5cm
静脉插管
Tract 2: CVP
动脉插管
气管插管
Tract 3: Respiratory wave
ECG
right
left
white electrode
Black electrode
注射石蜡
从水浴箱内抽取 37.5℃ 石蜡
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石蜡,同时 观察BP和CVP的变化,若BP 下降10mmHg或CVP轻度上升,停止推石蜡,观察5min10min,若血压恢复正常,继续推少量石蜡,直至BP或CVP 出现明显变化
注意:
控制注射石蜡的 速度(0.2ml/min) 注射石蜡的同时观察BP、CVP和呼
吸的变化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观察1(第二次)
肺栓塞造模成功后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阳性出现后,观察记 录一次指标)
然后,开始输液(150滴/分)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观察1(第三次)
输液:
以 150 滴/min的速度从颈外静脉输液, 直到动物死亡。
(动物死亡之前,观察记录一次指标)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