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典诗词之美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古典诗词之美作文(精选34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古典诗词之美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篇1读一首诗词,犹如品一杯上好的茶,品作者的心,品作者的情。
悠悠的香、润润的甜、淡淡的情、纯纯的美,还是深深的苦、隐隐的愁,都让我沉醉其中。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中国诗起于先秦,鼎盛于唐朝。
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统称为诗歌。
按故事情节还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韵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诗能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还能抒情言志。
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韵律,吟诵更是动听感人。
词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
词是合乐的歌词,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学习诗词。
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我仿佛遇到了那位醉意朦胧,已是白发生的词人。
他好似一枝残花,在艰辛世事的暴风雨中失尽了芳华,在当权者的排挤下磨去了棱角。
在这人生的低谷,他只得借酒消愁。
弥漫醉意中,他还不忘端详起手中的宝剑,梦想着在沙场为国杀敌。
他渐渐地失去意识,跌入梦中,恍然地回到了辽阔的联营。
士兵的生活氛围热烈,正为一场激战做准备。
激战开始。
沙场狼烟滚滚,战士们斗志高昂,战马风驰电掣,放箭声霹雳轰响,速战速决。
大功告成,博得生前身后的英名。
突然,梦醒了。
什么激战,什么英名,什么收复中原,一切都开始旋转、消失。
作者的理想是多么宏伟,而现实是多么凄惨!而作者也无力回天,只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语文品味古代诗词的优雅之美初二语文重要知识总结

语文品味古代诗词的优雅之美初二语文重要知识总结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了解古代诗词的优雅之美,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审美素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古代诗词的优雅之美进行总结。
一、古代诗词的音韵美古代诗词追求音韵的和谐,崇尚音律的美感。
诗句中运用平仄格律的对仗,使得诗词的音调谐调悦耳。
例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样以平仄相间的韵脚,使整首诗充满了音韵美。
二、古代诗词的意境美古代诗词渲染意境的能力非常强大,能够通过简练的语言、贴切的比喻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将美好的景象和深刻的感悟传达给读者。
例如,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样写意的描绘,给人以宁静、悠然的感受,让读者在阅读中沉醉其中。
三、古代诗词的情感美古代诗词常常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诗人通过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表达了对理想和追求的向往之情,使读者在情感上得到了深深的触动。
四、古代诗词的文化美古代诗词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和智慧。
每一首诗词都是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修养和追求。
比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和忧虑,寄托了对国家前途的期许和希冀。
总之,古代诗词的优雅之美体现在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和文化美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和欣赏古代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到优雅的艺术,培养语文修养,提高审美素养。
在初二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多读好诗词,用心去品味、欣赏,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提升自己的语文品味,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品味唐诗之美传承中华文明活动总结

品味唐诗之美传承中华文明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三千多年前,黄河流过的大地就已经传唱出许多美丽动听的诗歌,接着从华北到江南,整个中华民族都笼罩在诗歌扣人心弦的韵律里。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团甲16社区孔子学堂在葵园教育开展了“我从诗国来,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名篇精讲”。
外面是炎炎烈日,室内的学友们却沉浸在白居易笔下《忆江南》的美好风景中。
跟着老师在白居易的笔下欣赏了江南风景后,老师又将大家带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勾勒的垂钓画卷中。
欣赏完唐诗中自然风光的优美后,又进入到了宋词的世界里。
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却是有另一番风味。
两首《如梦令》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通过此次活动,弘扬国学文化,培养学友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友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
唐诗宋词品味经典之美

唐诗宋词品味经典之美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
这些经典之作,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情感享受和思想启迪。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的优美旋律与深邃意境,始终流传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品味唐诗宋词的经典之美,展示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不可磨灭的艺术魅力。
一、尽显诗人才华的唐诗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纷纷挥毫泼墨,创作出了无数千古绝艳的作品。
从李白奔放豪迈的《静夜思》到王之涣豪情壮志的《登鹳雀楼》,每一首唐诗都如一颗华丽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例如,《静夜思》以短小精悍的词句,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孤独感;《登鹳雀楼》则通过壮丽的景象和雄浑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雄心壮志的追求。
这些作品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使人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二、宋词的婉约与深沉唐宋之交,中国文化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个时期的宋词,继承和发展了唐诗的优秀传统,同时加入了更为纤细细腻的情感表达。
宋词以其凄凉含蓄的风格和婉约动人的音乐性,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无论是辛弃疾豪放激昂的《青玉案·元夕》,还是李清照婉转深情的《如梦令》,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打动着读者。
辛弃疾的作品中充满了激情和反抗精神,而李清照的词则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触动和深沉感受。
这些作品通过凝练的语言和绚烂的意象,将人们带到了一个个绚丽多彩的情感境地,引起人们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三、唐宋诗词的社会反映唐诗宋词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一扇窥探当时社会风貌的窗口。
从唐朝的社会繁荣到宋朝的士人风度,唐宋之间的变化可以通过诗词作品的变化得到清晰地呈现。
在唐朝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市井生活的欢乐和热闹,也能领略到对壮丽山川和宏伟建筑的赞美。
而宋朝的词则更多地关注个体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错综复杂和人们内心的挣扎与哀愁。
从语言角度品味古诗词之美

从语言角度品味古诗词之美-中学语文论文从语言角度品味古诗词之美◎赵维菊古诗词的语言准确、生动、凝练、精辟,往往一字千钧,一字震人心灵。
它言简意丰,言简意赅,言简意深。
古人创作非常重视炼字: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有杜甫的“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都是非常经典的例子。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诗歌语言往往“一字之差,相去千里”。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关键字句的反复赏读、探究、体味。
本文从赏析“诗眼”(词眼)人手,反复咀嚼体会古诗词语言的“一字千斤”的凝练美;同时,借助想象和联想再现古诗词的画面美;挖掘诗的深层内涵,感悟诗营造的美好意境,从而更深地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
一、精心咀嚼文字,赏析古诗词的语言美语文教师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运甩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体验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古诗词语言的凝练美,体会诗的深意。
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这样一句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句词中的前半句,平白如话且只有寥寥六个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绮丽的山村夏夜图:宁静的山村夏夜,明月朗照,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醒了枝头的乌鹊,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以从“惊”字作一些相关联想,也许是月光太亮,惊醒了熟睡中的乌鹊,让它们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鸟儿的惊惶;亦或是月儿圆得有些出奇,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
同时,又可作逆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在朗照的月光中,欣赏它们白天无法观赏到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如果只是单纯地翻译字句:月亮出来了,惊起了树上的乌鹊,就不能体会“惊”字带来的无穷的韵味儿了。
描写读诗词的唯美文案句子(精选合集2篇)

描写读诗词的唯美文案句子(篇一)读诗词,如同漫步在花丛世界,细细品味,余音缭绕心头,让灵魂在文字之间舒展开来,感受那份唯美的当下。
1. 诗词如借来的翅膀,让我在文字的世界中翱翔。
2. 吟诵诗词,化作心灵的馨香,在宁静中绽放。
3. 诗词之美,在于词句间的那份诗意盎然。
4. 一首诗,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每个字都值得珍藏。
5. 读诗如触动琴弦,每个音符都是心灵的律动。
6. 诗词如细雨,洒落在心田,滋润着一颗花朵般的心灵。
7. 读诗如谈心,与古人对话,融入写意的画卷。
8. 诗词之美,在于那份超越时空的思绪相通。
9. 唯美的句子,如心灵的邀约,带我进入诗词的境地。
10. 诗词之韵,如风吹过耳畔,让心灵激荡无边。
11. 读诗如入画,与诗人共赏春花秋月。
12. 诗词之美,在于那一笔一画间流淌出的情感。
13. 一首好诗,如一杯醇美的茶香,舒缓心灵的疲惫。
14. 诗词如泉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内心的沃土。
15. 读诗如在琴键上流淌指尖的柔情,宛如一曲心弦。
16. 诗词之境,如行走在山水画中,悠然自得。
17. 一阙佳句,如一瓣娇艳的花朵,在心海中怒放。
18. 读诗如闲游在思想的花园中,沐浴着诗意的阳光。
19. 诗词字里行间,有鸟儿的鸣叫,有风儿的低语。
20. 坐看云起,流连诗海,感悟诗词独特的魅力。
21. 读诗如漫步在时光的长廊,品味古人的情怀。
22. 诗词之美,在于那份纯粹的言语交融。
23. 佳句如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思绪中舞动诗意。
24. 读诗如轻舟起航,航向心灵的彼岸。
25. 诗词之境,如置身于梦幻的世界,与诗人相伴。
26. 笔下诗句,如涟漪般荡漾心湖,唤起琴弦的回响。
27. 读诗如走进一幅美妙的画卷,沉浸在文字的绚烂中。
28. 诗词之美,在于那份流转于文字间的美好情愫。
29. 佳句如痴痴的爱情,温暖了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30. 读诗如与古人轻轻相拥,在文字中寻觅心灵的归宿。
31. 诗词字里行间,流淌着岁月的痕迹,约定了诗心的相聚。
29品味经典诗词之美传承古典文化精华

品味经典诗词之美传承古典文化精华——提高初中生鉴赏古诗词能力之我见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响亮的品牌,集形式美与情理美、语言美与意境美、音乐美与色彩美于一身,具有不可估量的美育功能与教化功能。
对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一方面是传承和宏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育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精神。
因此,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给予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和迫在眉睫的任务。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从容应对中考古诗词阅读鉴赏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观点。
一朗读激趣感受诗词音乐美兴趣是形成能力的前提。
古诗词阅读兴趣的激发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在于“读”,朗读诗词,是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长期的朗读能增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达到陶冶性灵,开阔心胸,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取得提升的效果。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最近几年来的初中语文教材,强化了古诗词的阅读教学,增设了背诵默写的篇目。
但若是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读而不讲究方式,学生会感到没有趣味。
教师要从读的方法人手,别出心裁,引导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诗词音乐之美,体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设置意境,提高传统朗诵水平。
在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练习古诗词的朗诵背诵。
老师可利用一些名家的古诗词朗诵磁带或光碟进行示范引导,老师的朗诵大体功较好的,更可与学生同读。
通过聆听、体会与练习,主要从朗诵方式和技能上取得提高,注意掌握朗读的节拍、音韵、重音等。
鼓励高声朗读,增强自信。
2. 掌握必然朗诵古诗词知识(1)读准句读。
古诗文教学,除强调读准字、词之外,更要让学生进入到古诗的语境中,把握朗诵的要领,体会其中味道,教师得当的把“句读”引入朗读教学中,让学生拿到与古诗文情感对话的钥匙。
“句读”《辞源》注解为:句和逗,指文章中停止和停顿的地方。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通用25篇)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通用2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篇1岁月沉浮,中华民族经历时光的磨砺而依然屹立于东方,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传承,而见证中华文化的唐诗宋词犹如桂冠之明珠,哪怕时光荏苒,也不减光辉。
从牙牙学语开始,妈妈便拿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一字一句教我读。
从小就背会了许多诗词,可随着知识的增多,才发现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可是心中却有了对诗词的眷恋与痴迷。
月上梢头,雨打屋檐,总会忍不住低吟几句,感觉琅琅上口,满心舒畅。
通过对诗词的了解,也愈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读唐诗宋词,仿佛将自己置于古典文字堆砌的美妙梦境之中,古色古香的气息令人如痴如醉,不亦乐乎,手捧着书卷,思绪携着哀思的唐宋雨,在不知不觉中穿越了数千年,想象着月照长安,雨落汴京该是怎样的意境啊!一壶酒,就醉倒了整个天下。
他端着斗酒向我走来,一轮明月在他抚须长叹中发出清冷的光。
只有月的无声陪伴,那便“举杯邀明月”,借着酒意挥剑起舞,在地上映下一片影,月光不时地照在剑上,一道道凛冽的光,更加使人觉得惊心动魄。
他是真正的寂寞之人,却有着飘逸豪放,不摧眉折腰之气势,举杯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超然又洒脱。
那“玉碗盛来琥珀光”的酒,散发着扑鼻的浓烈,我也渐渐醉倒在他的诗中,希望能与他一起领略疑似九天垂落的瀑布,一起感叹蜀道的艰难险阻,去敬佩他敢“凤歌笑孔丘”的狂傲不羁,哪怕此时不顺意,明朝也可散发弄扁舟。
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铜琵琶在演奏。
江面上的火还在蔓延,赤壁之下,浓烟滚滚,乱石穿空之间,阵阵号角点燃了东坡的斗志,他为天下百姓而于官场之中苦苦挣扎的悲凉,化作一首令人为之震撼的悲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古典诗词之美
天地有大美,横亘苍穹间。
夺天地之秀的鸟儿,
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
壮丽雄奇的名胜古迹,
鬼斧神工的锦绣山川,
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令人无比神往、无比感叹。
然人世间虽有百媚千红,而我却独爱诗词这一种。
如果你没有细细品味过它们,
就不能领略其中的意境与情怀,
如果你还没有发现诗词之美,
那就缺少了一种人生的境界,
如果你还没有感受过诗词的力量,
那么就请开始细细品味吧!
遨游在诗词的世界里,
你可以自由的穿梭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
站在任何一个诗人词人的生活场景里,
甚至是诗人的面前,静静的看着他们,
飘游在字里行间去身临其境的感受诗词的背景,
感受作者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与家国情怀。
我是多么的庆幸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拥有如此浩瀚诗词的
国度里,
能够轻而易举毫不费力的传承和学习到两千多年的古典文
化积淀,
来启迪和慰藉这一世的成长,此生心甘情愿醉倒在这诗词的
阆苑里。
人生无处不诗词,诗词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从呱呱坠地到离开世界这一辈子,
我们都会感恩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与不易,于是就会想到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想到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想到孝经里的典故;
当我年少贪玩时,
我会想到朱熹偶成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想到唐王贞白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当我看到村里池塘中悠闲的白鹅,
马上会想到骆宾王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当我下地干活汗流浃背时,
我马上会想到李绅的“汗滴禾下土”,
想到劳作一生的父母是多么的不容易;
看到父母的白发和被岁月雕刻的长满皱纹的脸庞,
我会想到慈禧的“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想到孔子家传里皋鱼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
当我感念师恩时,
我会想到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当我交到一个知心好友时,
我会想到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
当与朋友家人分别时,
我会想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与一个久未见面的朋友不期而遇时,
会想到“他乡遇故知”,
当人生失意而恰巧又与一个同样失意的陌生人碰在一起时,会想到白居易琵琶行里面的“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
落人”;
每当忆起漂泊在外十五年的岁月,
我会想到李煜破阵子中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会想到李煜浪淘沙中的“帘外雨潺潺,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会想到东汉古诗十九首里面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会想到马致远的小令“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离家的时间越长便会越发的眷恋故土。
经常思念家乡和亲人,很多节日不能回去,
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每每总是让我聊以慰藉,
也让我黯然神伤;
当感觉到迷惘时,
我会想到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沮丧时,
会想到欧阳修的蝶恋花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泪眼问花花
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不得志时,
会想到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想到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想到黄巢的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想到杜牧的题乌江亭名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
知”;
开心时会想到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安花”,
想到诗仙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会想到诗豪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会想到大文豪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抑郁惆怅时,
我会想到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当与兴趣相同的友人一起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时,
会想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刚毕业那会找不到工作时,
会想到曹操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渐渐地骑驴找到马之后,
会想到左传里“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当真正扎根在西岗工作成为一名机关干部又不想沉沦时,会情不自禁的想到陆游的病起书怀那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想到顾宪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当伤春悲秋的情感涌上心头时,
我会想到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想到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想到晏殊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到户外踏青时,
看到桃花梨花次第开,草长莺飞燕徘徊,
看到游人如织,落英缤纷时,
会想到髙鼎的“拂堤杨柳醉春烟”,
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
白居易的“绿杨阴里白沙堤”,
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而当缤纷的花瓣落在身上时,
我会马上想起李煜的“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当周末的下午与家人外出散步看到日落时,
会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看到倒映在河水里的落日时,
马上会想到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当华灯初上,明月升空时,
我总会想到北宋吕渭老的“十里华灯相照”,
想到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
想到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想到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想到“李白的花间一壶酒”,“床前明月光”,
想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当夜幕降临抑或是夜雨霏霏,
仔细聆听和感受着夜的静谧时,
会想到诗佛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会想到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想到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想到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
一沙鸥”,
想到许浑的“山雨欲来风满楼”……
踏进诗词的天地,
跃入诗词的海洋,
尽情的呼吸,
恣意的徜徉,
无论是柔美清丽的婉约,
还是气吞山河的豪放,
无论是上古的诗经还是唐宋元明清的诗苑词阆,
你不能不为其中散发着叹为观止的音律美所折服,
不得不为其中那浪漫凄美恬淡闲适的意境所倾倒。
品味古典诗词之美,
踏上拜谒先贤之旅,
领略古国文化之韵,
感受语言灵动之妙,
平添百年人生之乐。
(滕州市西岗镇王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