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认知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创新研究”,批准号:E I B 030496。作者简介:李勇忠(1969-),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5-04-21(修改稿)

2005年第8期

总第197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5,№8Serial №197

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3

李勇忠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7)

摘 要: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关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关系,而Lakoff 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它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关系。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框架下一实体(源域)为另一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本文从转喻的概念本质出发,分析了转喻与言语行为,转喻与认知距离等的关系。进而分析了转喻的语用学意义,诸如新格氏理论与转喻推理图式在语用推理中的互补性及转喻与含义和显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转喻;认知框架;突显;语用推理

Abstract:Traditional rhetoric treats metony m ic relation as a kind of contiguity in physical world,while Lakoff and other cogni 2tive linguists treat it as contiguity in concep tual world .Metony my operates within the same cognitive frame in which one entity,the source,p 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entity,the target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 tual nature of metony m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 bet w een metony my and speech act,metony my and cognitive distance,etc .It further analyzes various top ics concerned about the p rag matic significance of metony my,such as the comp lementarity bet w een Neo 2Gricean theory and metony m ic schema in p rag matic inference,the relationship s bet w een metony my and i m p licature,metony my and exp licature .

Key words:metony my,cognitive frame,highlight,p rag matic inference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5)08-0001-04

1.关于转喻的定义

转喻,亦即借代,是传统修辞研究的重要辞格之一,但作为一种概念现象,最先却是由Lakoff 和Johns on 在他们合作

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1980)一书中提出的。转喻被认为主要用于间接指称,如:用the Cr own 借代the monarch,换言之,转喻所表示的是一个实体与另一实体之间的“代表”(stand f or )关系。Lakoff (1987)后来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理

想化认知模型”(I C M )来进一步阐释他的认知观点。I C M 是

表征交际者概念及语义知识的认知结构,I C M 可细分为4种类型:意象图式、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其中转喻模型是产生类典型效应(p r ot otype effects )的基础。例如,La 2koff 注意到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一般会把mother 与housewife mother 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会把常年呆在家、任劳任怨地做家务事、抚养子女的母亲看成是母亲的典型代表。上位词mother 与下位词housewife mother 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转喻关系。

Lakoff 把隐喻看成是发生在两个不同认知域(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同构映射(is omor phic mapp ing ),而转喻则是发生在同一概念域内部的突显。传统修辞学把转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而Lakoff 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转喻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

转喻常被看作是一种指称现象,表示的是代表关系。但

是,我们认为代表关系,即替代关系(substituti on ),不足以概括转喻运作的全部。除了某些词汇的历时语义演变外,转喻的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一种认知操作的过程。最近的转喻研究表明,转喻应该被看作是为理解目标概念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触点(cognitive trigger )。Radden &K vecses (1999:21)给转喻下了一个广为学界认可的定义: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mental access )。

2.转喻的本质

转喻图式“X F OR Y ”字面上表达的是一种替代关系,在以下的行文中我们依然沿用这一图式,原因有二:其一是出于简明,其二是遵守认知语言学界约定俗成的做法。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转喻的本质。

2.1转喻是一种偶然关系Radden &K vecses 的转喻定义是基于Lakoff (1987)和Langacker (1993)的观点: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无疑,他们的定义把转喻从传统的修辞观中拯救了出来,同隐喻一样,转喻不只是语言的修饰,它更是一种认知手段。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他们的定义有“大而全”之嫌,该定义无法把非转喻的表达与转喻区分开来。请看例句:

(1)The p iano is in a bad mood .

(2)The l oss of my wallet put me in a bad mood.

例(1)中the p iano很显然是转喻指称弹钢琴的人,“钢琴”为“弹钢琴的人”提供了心理通道。例(2)中概念实体the l oss of my wallet同样为概念“non2possessi on(of the wal2 let)”提供了心理通道。那么例(2)的“丢了钱包”与“不拥有钱包”是否与例(1)中“钢琴”与“弹钢琴的人”属同样的转喻关系呢?我们认为不是。从概念上来说,“丢”是“不拥有”的必要条件,亦即:“我在某时(t)丢了钱包”预设(p re2 suppose)“我从某时(t)开始,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拥有这个钱包”。但“钢琴”与“钢琴手”之间不是必要关系,而是偶然关系,“有一架钢琴”并不预设“有一个钢琴手”,钢琴与钢琴手不一定同现,它们之间是一种偶然。这就是说,LOSS F OR NON2P OSSESSI O N不是转喻,而MUSI C AL I N STRUM E NT F OR MUSI C I A N却是常见的转喻。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转喻表达的是一种偶然关系(或非本质关系)(contingent re2 lati on),在大多数情形下,转喻依赖语境。

2.2转喻与言语行为

转喻模型的提出表明转喻不只是发生在指称层面。从语用的角度来看,转喻同样存在于述谓、命题及言语行为层面。如:

(3)GeneralMot ors had t o st op p r oducti on.

(4)a.Iwould like you t o cl ose that window.

b.Cl ose the window.

例(3)包含了一个命题转喻,GeneralMot ors转喻指代该公司的行政官员。同时它又包含了一个述谓转喻“必须或有义务停产”转喻代指停产这一真实发生的事件,遵循概念转喻“OBL I G ATI O N T O ACT F OR ACTI O N”(行动的义务代行动)。这一概念转喻是由高层概念原理生成的:潜在事件(如做某事的能力、可能性、许可、义务)与事件的真实发生之间存在着转喻关系。事件被概念化为理想化认知模型,包含了作为子成分的事件实现的时态和情态。

例(4)则是一个言语行为转喻,a句转喻唤起(evoke)一个请求b。言语行为转喻的基本思想是:言语行为的某一属性可以借代整个言语行为,正如我们常会用人的某一属性借代整个人一样,如“秃子”、“胖子”、“眼镜子”等。

2.3认知距离与转喻力

转喻的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借代关系在力量方面是不同的。其转喻力的大小取决于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概念的接近程度。例如:

(5)a.There’s a draft in here.

b.Cl ose that window.

显然,此例两句的转喻力要比例(4)两句的转喻力弱,例(4)a是说话者直接发出的请求,而例(5)a则是说话者陈述事实。也就是说,(4)a与(4)b的认知距离要比(5)a与(5)b的距离短,因而转喻借代的可能性大。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认为,在大多数语境下,例(5)a表达的正是一种请求或命令:把窗户关上,或者说b是a的会话含义。

我们可以设计出一条转喻链来描述以上的认知操作过程:

P→不希望(P)→希望(不是P)→致使(Q,不是P)→执行(Q)

P代表例(5)a的命题内容,Q代表b的内容。

关于转喻力与认知距离的关系,石毓智先生(2000:63)用“V+的”结构作了生动描述。他指出:事物越抽象,其离散性就越弱,相应地用“的”指代起来也就越困难。如,说“开车的”,我们常规性地指“开车的人”,而不指代“开车的技术”,故我们不说“他已经掌握了开车的(技术)”。认知距离对转喻指代有影响。“V+的”结构最容易指代与行为动作关系最为密切的施事、受事,要是没有确切的上下文,我们一般不会用它来指代工具、地点等,因为它们与行为的认知距离较大。比如“吃的”,最有可能是指有关人或食品,不大容易理解为与吃有关的刀、地方等。正如“壶开了”(The kettle is boiling),凭直觉,我们很快就能辨认出是“壶里的水开了”。因为“壶”与“水”构成了常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稳固的、恒常的,一说到“壶开了”,作为与“壶”构成邻近关系的“水”马上就被激活了。如果是油在壶里加热,我们一般不说“壶开了”,因为壶与油不构成常规关系,换言之,壶与油的关系不如壶与水之间紧密,亦即,两者的认知距离比水与壶的认知距离远,因而被转喻借代的可能性要小。

2.4转喻的普通性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修辞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认为转喻与隐喻不只是语言表达的饰物,它们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认知机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转喻不仅是语言意义(语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运用(语用学)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对象。实际上,因为转喻的存在,要想在语义学和语用学之间划上一条明显的界线已经不可能了。日常语言充斥着转喻。“突显的部分代全部”已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帮助我们经济简约地把握和认识世界。“长颈鹿”是以长长的脖子得名的,“红胸鸟”(redbreast)以红红的胸而著称。红胸鸟还有个学名“欧鸲”,但记得的人恐怕只有鸟学专家了。以外显特征来命名的还有,鸟类:yell owbeak,pur2 p lehead,bluetail等;形容人的有:potbelly(大肚者),ball oon2 nose,fatface,skinnylegs,等等。

3.转喻与认知框架

沈家煊(1999)指出,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们来说,各种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常见的认知框架有:容器—内容,如壶与壶中的水;整体—组成部分,如人与脸;当事—行为/经历,如他失败了;施事—(工具)—动作—受事/结果,如小王用脚踢开门;施事—动作—与事/目标—受事,如李响送妈妈一张贺年卡。

认知框架与理想化认知模型同为重要的认知手段,在语言的理解和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框架语义学的代表人物菲尔墨(Fill m ore)认为,框架由一系列相关的范畴组成,其结构根植于生成话语的语境。词语的意义由说话者的脚本经验及话语预设的社会机制所决定。不考虑整体框架,就无从建构词语所表达的确切意义。如不考虑框架“星期”,便无从理解“星期二”,无法确定它是指一周开始后的第三天(参见李勇忠李春华,2004)。框架内诸成分密切相关,由于邻近性而彼此构成转喻关系。突显(highlight)在意义的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语用者会根据交际需要突显出框架内的某

一语义成分。选取什么样的框架是由识解(construal)决定,取决于说话者如何把自己的经验概念化(concep tualize),以达成交际,便于听者理解(Cr oft&Cruse,2004)。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在感知和认识世界时常常会选择一个特定的透视域,只有进入到透视域的事物才会在认知层面上突显出来,然后经过认知过滤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显突与基体(p r ofile/base)是意义生成的一对基本范畴。例如,land与gr ound是一对近义词,基体相同,都是指同一概念内容,但两词突显的内容不同。Land指称的是地球干燥的表面,与sea 相对,而gr ound则是与air相对的。菲尔墨指出显突不同,语义推导也不同,如The bird s pends its life on land和The bird s pends its life on the gr ound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指这种鸟只生活在陆地不生活在水中,后者则指它们只在地面行走不能在空中飞翔。Langacker(1987:164)也举了两词来说明,r oe和caviar,两词均指鱼卵,但突显的内容不同。前者突显的语义成分为繁殖系统,而后者则突显食品。

转喻的运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认知域内的成分突显。如果说隐喻是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那么转喻则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的矩阵域(domain matrix)与次域(sub2 domain)之间的映射,亦即矩阵域与次域之间的突显。一定的认知框架内以显著的东西转喻借指不显著的东西是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知名大报Herald Sun在2005年元旦发表了一则报道,题为“Candles Rep lace Ne w2year Fire works”,现摘录导语如下:

A world grieving f or the more than125,000dead in A sia’s tsuna m i catastr ophe marked a s omber passage t o the Ne w Year with the traditi onally exuberant celebrati ons ecli p sed by mourn2 ing,and re me mbrance candles often rep lacing fireworks.

很显然,标题运用了转喻。“蜡烛”可以激活矩阵域“悼念活动”;“烟花”可以激活矩阵域“庆祝活动”。换言之,“蜡烛”和“烟花”分别是两个认知域中最显突的成分。在“海啸”袭击亚洲部分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黑暗日子里,这则新闻无疑是该报的头版,作者借助转喻,简明扼要地借助标题传递了整条新闻的信息,吸人眼球,最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新闻报道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请看以下两例:

(6)已有20万上海人通过普通话测试,公共场所不再“阿拉”“阿拉”。

———上海《新闻晚报》(2003年9月17日)

(7)在中国盖第一高楼,日本投资方不担心“9-11”。

———《南方都市报》(2003年2月16日)“阿拉”是上海话中最显著的特点,此处用“阿拉”代上海话,“9-11”是令美国乃至世界没齿难忘的悲惨日子,于是“9-11”也成了恐怖活动的代名词,符合部分代整体的认知规律。

4.转喻的语用学意义

认知语言学与当代语用学的一个主要理论目标就是要模拟和阐释人类对话语的理解和意义的推导,认知与语用是语言交际过程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对认知和语用进行人为的分割,只会导致片面地理解语言。

说到转喻的语用学意义,首先要谈的当推语用推理了。人类最常见的推理方式莫过于逻辑和经验。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方式,语用推理往往不同于纯逻辑推理,它是基于逻辑知识及个人经验的“临时推理”及“缺损推理”(default inference),很大程度上来说,它更多表现为逆证推理(abductive inference),亦即,借助结论和大前题推导出小前题。转喻影响和制约着人们思维及行动,转喻在语用推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知识结构酷似一张张由各种不同认知域构成的网络体系,由一个个知识节点(node)串联而成,任何一个节点的激活都可影响到与它关联紧密的节点,从而像电流一样迅速唤醒(invoke)相关的知识。这一设想得到了认知心理学家Collins&Loftus的“激活扩散模型”(Sp reading and Activati on Model)的支持(参见李勇忠,2004: 16)。知识节点之间由于彼此的邻近而构成了转喻关系,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转喻是自然的推理图式,利用转喻图式有助于听话者更好地领会话语的含义。

4.1转喻与含义(i m p licature)

古典格赖斯以及新格赖斯学派无不把会话含义的研究放在首位。实际上,Lakoff的转喻模型与Levins on(2000:37)提出的“信息启示原则”(I2Hearistic)有异曲同工之妙。Levins on认为词语往往蕴含着常规语用含义,即缺损义(de2 fault meaning),“简说的只表达常规含义”。Levins on把他的理论与格氏的会话合作理论的量原则的第二条次则联系起来:“不要说超过交际需要的多余的话”。黄衍(Y.Huang, 1991:306)有更详细的论述,他把“方式原则”细分为说话人编码准则和听话人推理准则两部分:

说话人编码准则:不要无端采用冗长的有标记表达式;

听话人推理准则:倘若说话人采用了冗长的有标记表达式,他的意思不同于采用无标记表达式,具体地说,他是在设法避免无标记表达式的常规联想和信息量含义。例如:

(8)I need a drink.

(9)I need a drink,but no alcohol,p lease.

例(8)表达的意思是“我要喝酒”,drink的常规含义是alcoholic beverage,这符合“简说的则表达常规意义”的信息原则。根据语用含义的可取消性,(9)增加了取消drink常规含义的成分,因而例(9)所表达的意思改变了。

可取消性同样存在于Lakoff讨论的转喻性激活的常规意义中。在言语交际中,mother常激活其常规义house wife mother,但两词的转喻联系同样可以通过附加成分取消,而不会造成误解,如:

(10)She is a mother of t w o daughters but she is not a house wife.

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通常是指通过转喻原理激活的常规关系(Radden&K vecses1999:27)。而新格赖斯主义认为,意义是通过一般会话含义推导而来。简说的就是常规的,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日常交际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上月我买车了”,在当今轿车进入家庭的热潮下,“买车”很容易就激活“买轿车”的常规意义,但这种意义是可以通过附加成分取消的,如:“上月我买车了,是老牌的凤凰自行车。”

新格赖斯理论与认知语言学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双方缺少对话,我们有理由预见,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是语言学界研

究的下一个热点。

4.2转喻与显义(exp licature)

新格氏理论以及关联理论的追随者,有不少对认知语言学的转喻和隐喻观提出了批评。Papafragou和Song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转喻和其他修辞格一样都可以纳入到语用推理(演绎推理)的基本框架之下,故没有必要再提出独立的转喻推理模式。Papafragou(1996)对转喻的认知“联结主义”(ass ociati onist)方法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认为这种方法在描写和解释层面上都不足于概括转喻的本质,因为它对于创造性的新奇转喻(ad hoc met ony my)缺乏阐释力。故我们不应该赋予转喻特别的地位,它只不过是一种显义罢了,它属于语用推理,亦即它是由潜隐的语义内容转义为明晰的话语而已。但大多数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话语意义的获得需要激活大脑里长时记忆中的转喻关系网(met ony m ic relati ons)(参见Panther and Thorn2 burg,2003:9)。人们之所以能快捷而准确地推导出话语的深层含义,都是转喻使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说,转喻推理图式比之传统的语用学上的会话含义推导更能有效地说明人类大脑的认知操作过程。

4.3转喻推理图式

图式理论是关于背景知识的基本理论,图式是包括一切关于人、物、事件的抽象的知识结构。在人脑中以长时记忆的方式储存着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当一个符号或一组文字输入时,相关的图式会被激活。图式内各成分之间以转喻的方式构成一张相互关联的网。语用者可以根据交际需要,选择某一个节点从而激活与之相关的部分。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转喻的使用实际上是一种语用策略。如:

(11)布什要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进攻。

(12)刚开始,爱人小于也有意见。一是孩子小,一到周末本想喘口气,黄小毛就去打麻将了,每次不仅没有进项,反而还要失去一些。小于有意见很正常。后来黄小毛就给小于做思想工作,讲这是一种变相投资,等以后整出头来了,别人就开始往他身上投资了。反过来正过来讲,头发很长的小于终于听明白了,为了将来,她把不满埋在了心里。

———石钟山《幸福生活万年长》选自《小说月报》2003年第2期

“布什”转喻借代美国政府继而借代美国军队,“联合国”转喻借代“联合国安理会”;“头发很长的”借代女人进而借代“见识短”,出自俗语“头发长,见识短”,两例都是利用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根据语境和交际需要,以点带面或以面代点激活相关的知识节点。

在会话含义的推导过程中,语境的作用不可小视,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理论所牵涉到的含义推导均属于纯语用层面,属含义推导的差错修复模式(err or recovery model),而关联理论的推导则是一种在动态的语境中选择最具关联性意义选择模式(meaning selecti on model),但这些理论均忽视了人类的基本认知模式———转喻。与隐喻一样,转喻是我们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含义的推导过程是隐喻与转喻共同参与的过程。

5.结语

无论传统修辞学还是现代认知语言学,都认为转喻关系是一种邻近的替代关系,但是,修辞学把这种替代定位在现实世界里的邻近,是现实事物名称之间的替代,而认知语言学则把这种邻近定位在概念层面,是语用者意义建构过程中的概念替代。Radden&K vecses(1999)提出了转喻的三假说: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的认知操作。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的实质在于心理上通过一个概念实体把握另一个概念实体。他把转喻理解为一个概念实体(即参照点)为另一个概念实体的把握提供心理通道的“参照点现象”便是这个道理。

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其本质是概念性的。这正是本文的出发点。转喻的普遍性决定了其在语用推理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认为转喻是理解和生成话语的认知方式,更是一种语用策略,转喻语言具有经济性,可增加语境效果、增加语言的稠密度及其诗性效果,这些是转喻的语用功能,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将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Cr oft,W illia m&D.A lan Cruse.Cognitive L inguistics[M].Ne w

York: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Huang,Y.A Neo2Gricean Prag matic Theory of Anaphora[J].Jour2

nal of L inguistics,1991(27):301-35.

[3]Lakoff,George.W o m en,Fire,and D angerous Things:W hat Catego2

ries Reveal About theM ind[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 ar,vol.I:

Theoretic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i: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Langacker,Ronald W.Reference2point Constructi ons[J].Cognitive

L inguistics,1993(4):1-38.

[6]Levins on,Stephen C.Presum ptiveM eanings:The Theory of General2

ized Conversational I m plicature[M].Ca mbridge,MA,and London: The M I T Press,2000.

[7]Panther,K2U&L.Thornburg.On the Nature of Concep tualMet ony2

my[A].I n:Panther,K2U&L.Thornburg(eds.)M etonym y and Pragm atic Inferencing[C].Am sterda m/Philadel phia:John Benja2 m 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3:1-20.

[8]Papafrag ou,Anna.Figurative Language and the Se mantics2prag matics

Distincti on[J].Language and L iteratur e,1996,5(1):179-93.

[9]Radden,Günter&K vecses,Zoltán.T owards a Theory ofMet ony my

[A].I n K.2U.Panther&G.Radden(eds.)M etonym y in L an2

guage and Thought[C].Am sterda m and Philadel phia:John Benja2 m 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17-59.

[10]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

[11]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3-15.

[12]李勇忠李春华.框架转换与意义建构[J].外语学刊,2004

(3):24-29.

[13]李勇忠.言语行为转喻与话语的深层连贯[J].外语教学,2004

(3):14-18.

语用学

语用学肖蓉芳 莫里斯:1938年《符号理论基础》提出符号学包括三个部分: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会话含义推理合作原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1977《语用学杂志》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发行是语用学成为语言学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得到承认的标志列文森《语用学》堪称第一本比较系统、完整的语用学教科书 利奇《语用学原则》勾画了语用学的研究范畴,指明了语义学与语用学的联系与区别 尤其礼貌原则合作原则 语用学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纯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弗思接受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观点)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 韩礼德1964提出语域(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话语的风格)术语,即语境 陈望道提出的“情境”显然就是弗思提出的情景语境,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六何说” 何故,是说写说的目的:如为劝话人的还是但想使人了解自己意见或是同人辩论的 何事,是说写说的事项:是日常的琐事还是学术的讨论等等 何人,是说认清是谁对谁说的,就是写说者和读听者的关系 何地,是说认清说者当时在什么地方:在城市还是乡村之类 何时,是说写说的当时是什么时候:小之年月,大之时代 何如,是说怎样的写说:如怎样的裁剪,怎样配置之类 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指示词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指示词语:指示用法:身势用法象征用法(菲尔默) 非指示用法:照应用法非照应用法 会话含义(N解):1、当说话人违反了这些准则或次准则的时候,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它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2、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来的,把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含义,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格赖斯合作原则:在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四条准则及相关次准则: 1、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 A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尤其是: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4、方式准则:清楚明白的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 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炼D有条理 得体原则:1、礼貌准则(类似于利奇的礼貌原则):得体准则宽宏、、赞誉、、谦虚、、一致、、同情、、 2、幽默准则幽默的基本功能:增添欢乐消除隔阂缓解矛盾显出超群才智摆脱困境回敬挑衅 3、克制准则:讽刺挖苦指桑骂槐说反话

会话含义与文学翻译

会话含义与文学翻译 中文 译者的主观感悟乃是文学作品英译的传统手法,因此主观臆断取代了科学的体察与分析,翻译时多凭臆测,而缺乏对全文的透彻理解与深刻阐释。本文由此而发,特地以杨宪益夫妇二人合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Y ang Hsienyi & Gladys Y ang (trans.). 1995.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V ols.I.II.III)前八十回为研究对象,用H.P.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对书中人物之一王熙凤的话语进行语用实证分析,旨在强调文学文本的内外语境及语用因素,着力考察语用学之于文学翻译的文本生成力,同时以语用学的会话含义学说实证考察语用学的普遍阐释力及文学翻译所应采用的语用原则,理论阐发与实证考察相携而行,以达译学模式理论整合的研究目的。作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H.P.Grice 的会话含义学说认为话语的自然意义有别于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为使交际成功,说话者即应遵守相关的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Maxims of Quality, Quantity, Relevance and Manner)。而这四项准则便是https://www.360docs.net/doc/7f16052163.html,本文赖以进行实证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借此即可以科学的理论模式整合翻译阐释,使"义生言外",译文差可逼近原文,尤其是原文的内在底蕴或曰"会话含义"。据此以观文学作品,说话者的个人意图或言外之意无疑是作品理解与阐释的一个重要因素。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往往意味深长,需要听话者仔细体会,而就译者而言,也须借鉴会话含义学说,依据上述准则予以认真揣摩,小心处理。为具体说明这种理论模式的语用阐释力及文学翻译所应采用的语用原则,也为了阐明某一具体文本中会话含义的处理手法,本论文以理论为观照,对实例一一采取了实证分析的阐释模式,希望能对我国译学研究及跨语际实践(Translation Studies & Translingual Practice)有所启示。本文的理论意义在:既将语用理论及其分析模式引进了具体的文学翻译,为我国译学研究及跨语际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同时又为语用学研究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因此而获得跨学科的交互视野,这于学科整合、交相融通无疑大有裨益。 译文 Sense and sensibility are approaches generalized within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of translation, which, among other things, have resulted in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s at the cost of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characterized by analytically insightful interpretations. The present study, on the contrary, is committed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5)co-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 ang, just in terms of the Four Maxims proposed by H.P.Grice(1981), aiming to lay much claim to the contextual or the pragmatic factors attached to literary texts,

教育学概念定义

教育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指有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实施身心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教育者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的影响他们生理,心里以及性格发展的人。 受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里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的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教育媒介 教育媒介指构建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材料等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 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以及人的道德的发展。 德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办法的教育。 智育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只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只是,基恩能够,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的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教育功能

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听力是语言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近年来一些语用学家更将听力理解定义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 听力是语言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近年来一些语用学家更将听力理解定义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尽管我国对英语听力教学已做了诸多改进。实际教学与学习成果依然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学生听力障碍的根源并不完全在于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与学习中,学生听清了也听懂了全部意思,做起配套练习却屡屡犯错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就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听力障碍在于听力技能的缺乏。听力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地、主动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过程。嘲听力的这种积极、能动的特点表明,要想提高听力水平,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针对性的听力技能的培养。而要做到这一点,强化学生的语言反应能力和重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文针对听力理解中学生“听得懂,作不对”、“听得字,不识句”的问题,从当今语用学炙手可热的语境角度着手,剖析确吾境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1语境及其特点 近年来。语境受到了普遍关注,已成为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和修辞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人们对语境不断深入了解和探讨,随之形成了对其更加详尽的论述和认识。语境作为语用学的一个概念,在语言学习与话语交际中对言语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语境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语境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无确切定义,因为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对语境有不同认识。在语言学领域,人们认为语境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y提出的。1923年,他区分出两类语境:。文化语境”(context of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0f situation)。“文化语境”(contextof culture)即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即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还有一些语言学家将语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解释。两我国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和归纳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何兆熊教授将语缴分为语言的知识和语言外的知识;朱晓农教授将其分为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本文采取朱教授的说法。其中语言环境可定义为:一个语言单位与另一个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该语言单位可以小至音位大至句子、段落。非语言语境指言语交际过程中某个言语单位表达某种特定定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观因素。旧 1.2语境的特点 语境主要有两大特点??制约性和生动性。语境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部分,对语义的选择有很大的决定性。也就是说语境制约着整个言语交际,使言语交际中的各个词实现了具体的语境意义.这是语境的制约性。而语境的生动性则指具体的、不同的语境可以使语义更加丰富生动。 1.2.1制约性

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概念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旨在理解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 理变化。 少年期:是 11、12岁 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大 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6、青年初期:是 14、15岁 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

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 / 14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9、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 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

从语用学角度学习意义

从语用学角度学习意义 摘要:语用学和语义学是相互关联而又不尽相同的两个学科。语用学的诞生使得以往人们不能解释的一些语言现象得到解决,也使人们对语言意义的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关键词:意义;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语义学;语用学意义是我们研究交际活动的中心。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义学可被定义为意义的学习。语用学是语言学领域里的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新的分支。一般说来,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如何运用语言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的学科。区分语用学和语义学的标准就是是否考虑语境。一般来说,语境由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拥有的知识构成。没有这种知识,语言交流就不可能。本文旨在阐述语用学和语义学的相互关系与相异之处,并解释语用学是怎样影响我们学习意义的。 一、词汇的意义 词义是客观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抽象概括的反应。然而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我们不能根据这个概念来简单的理解交流过程中的词汇的意义。即便我们从概念意义的角度来理解一个词汇的意义,也还是有不同的方法来解释它的。在日常会话中,至少可以用以下的四种方法来理解一个词汇的意义。假设你不知道英语词汇”desk”的意义,他人可以指着此词汇所表示的物体,并告诉你”这就是desk”;也可以向你描述”desk”就是”一件有一个平面和四条腿的家具,可以用在阅读和书写的时候”;或者向你这样解释,说”desk”就是”桌子的一种,带有抽屉”;如果对方是一名英语

教师,他通常会告诉你”desk”的中文含义就是”书桌”。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仅凭这样的定义是不能理解词汇的真正意义的,必须把语境的作用充分考虑进来。例如,”dog”一词,大多数人都会将它定义为”一种家养的驯服的动物”,但是在下面的这个例子中,”dog”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father:there is a dog! mother: oh! call the kids back!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dog”的意思是父亲要提醒母亲有狗,让她把孩子们叫回来以防被狗伤到的意思。 二、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 句子的意义通常被认为是句子本身的、抽象的、内在的性质。但是如果我们把句子看成是人们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所说的话,句子就转化成了话语。话语则是指具有一定交流功能的最小语言单位。它可能恰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可能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比如英语中用来打招呼的”hello”。我们在研究句子的意义时,就应该将它所在的语境考虑在内。所以想要明确界定”狗在叫”是句子还是话语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既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话语,对于它的界定完全决定于我们是如何看待和分析它的。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语法单位,是脱离语境而独立存在的,那么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句子。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说话人在某个语境下,带有一定目的而说出的话,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话语。例如,”我鼻子上冒汗了”这句话,如果把它当做是一个孤立的句子,那这个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6052163.html,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探讨 作者:李海艳 来源:《成才之路》2012年第33期 摘要:语言学这一领域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作为其分支学科的语境和语用学更显 得尤为重要。教师首先对语境这一概念进行定义,把语境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并对其进行解释,接着说明什么是语用学以及语境对于语用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举例说明语境在语用学中的解释功能以及这一功能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境;语用学;解释功能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信息传递工具。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总要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不问语境,不仅在搞语言研究时会遇到种种棘手的难题,在语言教学中也常常使教育者陷于难以自圆其说的窘境。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语境这个因素在语用意义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离开了语境,便无所谓语用意义了。下面,我将就语境在语用学中最基本的一种功能——解释功能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语境的定义及分类 本文主要是结合语境在语用学尤其是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论述,基于这一点把语境定义为在言语行为过程中对话双方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或推导、分析理解话语含义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语用学家把语境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 语言知识指的是交际过程中的双方必须具有对所使用语言的共同知识,包括所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此外,交际双方必须了解交际的上下文,即口语中所说的前言后语。 语言外知识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表达某种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方式、目的,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各种与话语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肢体语言)等。 二、对语用学的理解 一些语言学家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步建立起一门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中的作用的新学科,这就是语用学。语用学这个术语是美国逻辑学家莫里斯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在语义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指出:语义是“二价”的,即X意指Y;而语用学是“三价”的,即说话人通过X意指Y。例如:(1)“dog”意指“犬科哺乳动物”。(二价)(2)说话人通过“dog”意指“小心!有条狗”。(三价)

语言学知识_语用学

语用学 一.语用学(Pragmatics)的定义: 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之中。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1)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 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1) 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认为,言者在说话时可同时执行三个动作:即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指言者发出言语,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动作。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某人说I promise to give you a surprise时,他是在许下诺言。 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言语表达的而实际实施的行为。 2)舍尔(Searle)的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在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分类:阐述性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ctives),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ves)。 3)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通过话语来实施某一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意思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需要推导其话语的施为用意。

语用学

语用学 A填空:1*10 1、“语用学”这一术语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于1938年首先提出,并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中提出符号学包括: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2、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的标志:1977《语用学杂志》 3、80年代语用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主要表现为1983年两本优秀语用学教材:列文森《语用学》(第一本系统的)和利奇《语用学原则》。 4、语用学研究方法的三种类型:纯语用学(形式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5、“语境”由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23年《意义的意义》提出,他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6、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是由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创立的。他把语境分为:上下文(由语言因素构成)、情景上下文(由非语言因素构成) 7、韩礼德从弗斯的“情景语境”得到启示,1964提出“语域”,并分为三个方面: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话语的风格。 8、我国传统与文学注意到的语境和语境的重要作用:唐孔颖达《正义》,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9、20C30S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提出情境理论,即““题旨”与“情境”相适应理论”,从修辞学的角度促进了语境研究的发展。该书还提出了“六何说”,即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事何如。 10、指示词语是语用学最早选定的研究对象,因为它直接涉及到语言结构和语境的关系。(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提出) 11、会话含义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12、格赖斯《逻辑与会话》提出: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 13、格赖斯把意义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其中非自然意义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交际理论。 14、话语含义中以会话含义最为重要。 15、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列文森三原则

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认知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创新研究”,批准号:E I B 030496。作者简介:李勇忠(1969-),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5-04-21(修改稿) 2005年第8期 总第197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5,№8Serial №197 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3 李勇忠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7) 摘 要: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关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关系,而Lakoff 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它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关系。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框架下一实体(源域)为另一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本文从转喻的概念本质出发,分析了转喻与言语行为,转喻与认知距离等的关系。进而分析了转喻的语用学意义,诸如新格氏理论与转喻推理图式在语用推理中的互补性及转喻与含义和显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转喻;认知框架;突显;语用推理 Abstract:Traditional rhetoric treats metony m ic relation as a kind of contiguity in physical world,while Lakoff and other cogni 2tive linguists treat it as contiguity in concep tual world .Metony my operates within the same cognitive frame in which one entity,the source,p 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entity,the target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 tual nature of metony m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 bet w een metony my and speech act,metony my and cognitive distance,etc .It further analyzes various top ics concerned about the p rag matic significance of metony my,such as the comp lementarity bet w een Neo 2Gricean theory and metony m ic schema in p rag matic inference,the relationship s bet w een metony my and i m p licature,metony my and exp licature . Key words:metony my,cognitive frame,highlight,p rag matic inference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5)08-0001-04 1.关于转喻的定义 转喻,亦即借代,是传统修辞研究的重要辞格之一,但作为一种概念现象,最先却是由Lakoff 和Johns on 在他们合作 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1980)一书中提出的。转喻被认为主要用于间接指称,如:用the Cr own 借代the monarch,换言之,转喻所表示的是一个实体与另一实体之间的“代表”(stand f or )关系。Lakoff (1987)后来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理 想化认知模型”(I C M )来进一步阐释他的认知观点。I C M 是 表征交际者概念及语义知识的认知结构,I C M 可细分为4种类型:意象图式、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其中转喻模型是产生类典型效应(p r ot otype effects )的基础。例如,La 2koff 注意到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一般会把mother 与housewife mother 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会把常年呆在家、任劳任怨地做家务事、抚养子女的母亲看成是母亲的典型代表。上位词mother 与下位词housewife mother 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转喻关系。 Lakoff 把隐喻看成是发生在两个不同认知域(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同构映射(is omor phic mapp ing ),而转喻则是发生在同一概念域内部的突显。传统修辞学把转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而Lakoff 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转喻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 转喻常被看作是一种指称现象,表示的是代表关系。但 是,我们认为代表关系,即替代关系(substituti on ),不足以概括转喻运作的全部。除了某些词汇的历时语义演变外,转喻的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一种认知操作的过程。最近的转喻研究表明,转喻应该被看作是为理解目标概念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触点(cognitive trigger )。Radden &K vecses (1999:21)给转喻下了一个广为学界认可的定义: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mental access )。 2.转喻的本质 转喻图式“X F OR Y ”字面上表达的是一种替代关系,在以下的行文中我们依然沿用这一图式,原因有二:其一是出于简明,其二是遵守认知语言学界约定俗成的做法。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转喻的本质。 2.1转喻是一种偶然关系Radden &K vecses 的转喻定义是基于Lakoff (1987)和Langacker (1993)的观点: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无疑,他们的定义把转喻从传统的修辞观中拯救了出来,同隐喻一样,转喻不只是语言的修饰,它更是一种认知手段。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他们的定义有“大而全”之嫌,该定义无法把非转喻的表达与转喻区分开来。请看例句: (1)The p iano is in a bad mood .

语境作为语言学概念

语境作为语言学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985年提出来的。Wegner告诉我们.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实际使用而产生的,语言的意义也只有根据语境才能确定(朱永生,2005:3)。而后,Malinowski系统地提出语境概念。他把语境分为三种:话语语境(context of utterance)、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eultune)。话语语境就是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指。使用语言的一般环境”,文化语境则指“作为语言基本渊源的文化现实和人们的生活与习惯”(刘辰诞,1999:84)。胡壮麟(1994:182)更为清晰地将语境归结为三类:语言语境(1inguistic context),即篇章内部的环境,或称上下文(co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即篇章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context ofculture),即说活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 首先正式提出“动态语境”这个概念的是丹麦语用学家Mey(200l:40),他认为:“语境是动态的,它不是静态的概念。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它是言语交际时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在此之前,国外语言学家V柚也多次对语境的动态性作出过论述。朱永生(2005:29)通过对H批day语域理论的总结,提出。所谓的动态语境.即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中的某一个、某两个甚至所有这三个因素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语言使用的现象”。语境的静态观与动态观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认为。语境是预先给定的;而后者认为,语境是选择建构的。 到目前为止,静态的语境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把语境解释为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语言活动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系统地决定了话语的形式,话语合适性以及话语的意义;另一类就是把语境解释为语言活动参与者所共有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使听话人得以理解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所表达的意义。这两类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语境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交际者根据这个语境来确定意义。这种静态语境观不适用于动态的的言语交际过程,不能有效地起到解释并且指导交际的作用。因为言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循环状的过程,参与者轮流扮演发话者和受话者的角色。言语交际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当受话者把反馈信息传递给发话者时,发话者的状态已与起始状态有所不同,当交际过程进入下一回合时,交际双方都将面临新的情况,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及非语言的交际手段成为交际双方继续交际的新的语境要素。 二、动态的语境观关于动态语境的研究,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研究语言的使用情况,对语境这一概念的界定和构成要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如波兰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从提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概念,维索尔伦提出了语境适应论的观点,指出语言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而且也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的选择过程。无论哪种观点本质上都认为语境是不断运动着的、可变的。为了便于研究语境的动态特征,我们把语境定义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某一言语活动有影响的共有知识的统一体。我们研究语境的动态特征,就是把语境置于发展变化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进行研究。交际过程也是语境的构造过程。发话者能够有意识地操纵“共有知识”来构造有利于实现自己交际目的的语境统一体;受话者能够从“共有知识”中激活相关的要素,并且加入交际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信息,构造能够有效地理解话语的语境统一如:Interviewer: Have you visited the skill center? Electrician:Yes, Idid. Interviewer: So you’ve had a look at the workshops?Electri-cian :Yes. Interviewer: You know what the training allowance is? Do you? Electrician: Yeah. Interviewer: Have you visited the skillcenter? Bricklayer:Yes. I’ve been there. Yeah.Interviewer: Soyou’ve had a chance to look around’?And did

教育心理学重要概念

教育心理学重要概念 第一章教师与教育心理学 新教师:刚进入教学领域的新手 教学法---内容知识:有效呈现教学内容的知识 专家型教师:胜任某一学科教学任务,其教学效绩优于一般教师的一类教师。 教学专长:专家型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知识与能力 学科知识专长:指所教学科的内容知识 课堂管理专长:支持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课堂条件的知识 教授专长:为了完成目标,所拥有的有关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总与诊断专长:获得关于全部学生与个别学生的信息状况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学习与教学的中间学科或联系学科。 描述性研究: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探讨两个事件之间的关联程度的研究方法。 相关系数:表明两个测量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强度与方向的一个数值。 实验研究:在情境中引入变量,记录结构并分析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认知发展 智慧(思维):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来自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发生认识论:研究认识如何发生或起源以及如何逐渐发展的一门学科。 图式: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 适应:通过同化与顺应维持有机体生存的一种认知机能 组织:通过对图式中有关信息的组织,促进对环境中新信息的同化与顺应,属于另一认知机能同化:对环境中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到图式中去的过程(一种量变) 顺应:环境中刺激导致图式调整或重构的过程(一种质变) 成熟: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就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

逻辑---数理经验:就是个体对动作与动作之间关系理解的结果,这类经验来源于动作,而不就是来源于物体。 平衡化:指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其目标指向更好的平衡状态。 自我调节:就是个体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建动作图式的认知发展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从表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守恒:指儿童已经认识到无论客体的外形发生什么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低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主要受成熟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就是运用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考察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一种认知发展理论。 内化:指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将外部的人类经验不断转化为自我头脑中内部活动的过程。 个人言语(维果斯基):引导思维与行为的自我谈话 自我中心式言语(皮亚杰):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她人的一种言语,代表个人认知发展的不成熟。最近发展区: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间的距离。 教学支架:就是指儿童试图解决超出她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与指导。支架式教学:一种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模式。 第三章社会与情感发展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阐述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由生物、心理与社会等三方面因素制约的人格与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危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 自我意识: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 自我认识: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 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具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与态度。

语用学

语用学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目录 编辑本

语用学 语用学yǔyòngxué [pragmatics] 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符号或语言词句与其使用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 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 语用学的另一核心概念就是意义。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发展的观点看,语用学的崛起是语义研究的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语用学是一种对意义的研究。但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不同于形式语义学所研究的意义,它所研究的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由此可知,语境对意义的作用在语用学研究中十分重要。 研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学科。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C.W.莫里斯(1901~1979)和R.卡纳普(1891~1970)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提出的。60年代,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1912~1960)和J.塞尔勒(1932~)先后发表了“语言行为”的理论; 美国语用学家P.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合作原则”的理论。以上三个学者的贡献使语用学从概念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认识到语言与语用学的密切关系,英语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层面上,学生即使掌握了标准的语言、丰富的词汇、正确的语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更不能进行成功而有效的交际。因此,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学习者应在交际中运用语用策略消除歧义,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虽然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对语用学的定义和范畴尚没有统一的见解,但却有一种共识,即“语境是语用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一门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的新学科。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总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这里的语境包括交际的场合(时间、地点等),交际的性质(话题),交际的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过去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等)以及上下文。语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使用”(金定元,1992:171)。换言之,要判断某些具体的言语行为是否得体须依据其使用的语境,离开了语境就使判断本身失真或失去意义。

语用学中“会话含义”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语用学中“会话含义”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会话含义”理论简介 “会话含义”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的。他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三次演讲,在其中第二讲《逻辑与会话》中提出“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这里只作简单的介绍。 格赖斯认为,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总是遵循一定的目的和方向,力图使交际进行下去,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这就要求交际参与者都要共同遵守一定的原则,格赖斯把这些原则称为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分为四条,每一条包括一些相关的次准则。简单地说,这四条原则是: (1)质的原则。所说的话要力求真实。不说虚假的话和缺乏证据的话。 (2)量的原则。所提供的信息量要足够而又不超出。 (3)关系原则。所说的话要扣住当前话题,要与交际意图相关。 (4)方式原则。所说的话要清楚明白,简洁而有条理。 这些原则,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得到遵守。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合作原则。但是,言语交际活动是复杂的,人们有时违反某一原则,反而可以收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格赖斯注意到了这些现象,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听话人也能理解,或者听话人依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判断,这时就产生了“会话含义”。 格赖斯认为,人们可能在四种情况下不遵守合作原则: (1)说话人直接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如“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无可奉告”,“不要再说了”。 (2)说话人暗中违反某一原则,把听话人引入歧途,使人产生误解或受骗,“说谎”即是此类。 (3)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冲突”情况,即为了维护一条原则而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原则。这多半出现于人们对所谈的话题不清楚或没有足够把握的时候。如: 甲:明天什么天气?乙:也许是下雨吧。 这里,乙违反了方式原则,把话说得不清楚,但他遵守了关系原则。这样的答话也是合作的,乙只是不能确定,因而加了“也许”一词,表明是一种推断。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核心素养三人谈]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概念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作者|褚宏启|余文森|崔允漷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褚宏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几年来,在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研究领域,“核心素养”成为非常时髦的一个热词,谈论教育问题时如果不涉及核心素养,似乎有落后之嫌。但是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看法并不相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滥用、泛用该词的现象比比皆是,随意性很强,乱象迭出。对此概念进行梳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很有必要。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 “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1997 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研究项目,此时并未在项目名称中直接使用“核心素养”一词,但2003 年出版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时,则使用了该词。为推进核心素养走进教育实践,2005年经合组织又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以增强核心素养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 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受到经合组织研究项目的影响。欧盟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02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首次使用了“KeyCompetencies”这一概念,并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2006 年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以核心素养促进终生学习》(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标志着8项核心素养最终版本的正式发布。欧盟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10年的报告《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Ke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