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切入技巧》_《诗歌鉴赏之炼字切入技巧》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诗歌鉴赏之炼字技巧教学目标:掌握诗歌鉴赏炼字题的切入点。
教学过程:一、概念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二、古诗鉴赏炼字切入点(一)、从词性入手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
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分析】第三联有动词“咽”、形容词“冷”【答案】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二)、从描写对象入手我们在分析炼字题时,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例: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
【分析】第三联写了诗人的行为。
【答案】“穿”“数”描写所涉及对象的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在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三)、从表现手法入手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如果有表现手法,要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第一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诗词鉴赏水平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顾文炜《苦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
)大家说得都没错。
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2、何为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高考常见题型: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直接鉴赏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确定字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三、炼字对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木兰花》宋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根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哪些类型的词呢?(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教师再呈现PPT整理)老师做了一个整理。
小结:关注动词关注形容词、副词、数词关注特殊词(颜色词)四、高考真题例析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诗歌炼字教案

诗歌炼字教案教案标题:诗歌炼字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3.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创作炼字,提升词汇运用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诗歌欣赏与分析;3. 诗歌创作与炼字。
教学准备:1. 诗歌欣赏材料:包括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如抒情诗、叙事诗、讽刺诗等;2. 诗歌创作指导材料:包括诗歌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词汇参考资料:包括常用的形容词、动词、名词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二、诗歌概念与特点介绍(10分钟)1.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韵律、节奏、意象等;2. 引导学生分析一首简短的诗歌,让他们体会诗歌的独特之处。
三、诗歌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提供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尝试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运用和表达手法,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诗歌创作与炼字(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诗歌特点和技巧;2.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词汇的运用,尤其是形容词、动词等,让诗歌更具表现力;3. 指导学生通过炼字的方式提升诗歌的表达能力,即选择更准确、生动的词汇替换原有词语。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展示与分享,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2.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课堂学习的重点和要点,强调诗歌对于词汇运用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诗歌创作和炼字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培养对诗歌的兴趣;2. 提供更多的诗歌创作指导材料,让学生有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诗歌写作能力;3.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
《诗歌的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的炼字》公开课教案高二语文组代芳教学目标:1、了解鉴赏古诗语言考查的三种题型:炼字、炼句、语言风格,掌握炼字类题型高考出题的设问模式。
2、学习炼字题解题的思路,掌握炼字题解题的方法,明确规范答题的步骤。
3、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鉴赏古诗词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树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学习炼字题解题的思路,掌握炼字题解题的方法,明确规范答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炼字题解题的方法,明确规范答题的步骤。
学情分析:进入高二下学期,学生们对于古典诗歌鉴赏在必修五册已经有所积累,对于这一专题已经储备一定的知识,但落实到考试卷面上依然丢分严重,平均在4-5分左右。
所以,我们在高二下学期把古典诗歌鉴赏作为一个专题,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形象、语言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为将来高考提前攻坚。
专题和考点解析:从近两年高考来看,诗歌鉴赏始终是学生高考试卷中的一块硬伤。
2010年,辽宁卷考查的是宋代陈与义的五言律诗《雨》,满分11分,全省平均分5.87分,难度0.53;2011年,辽宁考查的是一首题画诗——宋代黄庭坚的《题郑防画夹五首》,平均分6.75分,比2010年相对偏易,难度0.56。
所以,要想在高考中能够有所突破,诗歌鉴赏是一个必抓的重要环节。
根据《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诗歌鉴赏这一专题要求学生能够: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级别:鉴赏和评价D鉴赏诗歌的语言,高考主要从三个方面考查:1、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2、炼字3、炼句,而高考考查最多的就是炼字。
所以,这堂课我把诗歌炼字作为一个专题,让学生掌握炼字题解题的方法,明确规范答题的步骤。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1、导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中国古典诗歌可谓是中国艺术殿堂里最美的瑰宝。
这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也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肃杀悲凉,这里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清新明丽,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厚重。
诗歌赏析炼字初中教案

诗歌赏析炼字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运用“炼字”的技巧,分析诗句中的关键字词。
2. 能够品味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能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4.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炼字”的技巧。
2. 分析《春晓》中的关键字词,体会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1. 运用“炼字”的技巧,分析诗句中的关键字词。
2.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春晓》的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思考古诗中哪些字词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提问:为什么这些字词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春晓》的作者孟浩然及其创作背景。
2. 展示《春晓》的原文,引导学生朗读。
3. 分析《春晓》中的关键字词,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4. 讲解“炼字”的技巧,如通过修改字词来提高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三、实践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春晓》中的关键字词,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3. 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发挥想象,描绘画面(10分钟)1. 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晓》中所表现的画面。
2.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炼字”的技巧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古诗,欣赏其中的美景和情感。
3.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它诗作,如《宿建德江》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炼字”的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分析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引导他们欣赏更多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诗歌鉴赏之炼字型(公开课) ppt课件

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ppt课件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1分)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
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炼叠词、拟声词: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 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形象生动,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9
ppt课件
常,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映阶碧草自自春色,隔叶黄鹂空空好音。——杜甫《蜀相》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小楼昨夜又 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ppt课件
“空”意为徒然、白白地,诗人久久伫立在玉阶上,空
中宿鸟归家急迫,夜色黯淡,愁思萦绕心头,诗人不知归往
何处。“空”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诗人无奈、无措的情景,
与“急”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诗人孤寂、漂泊无依、惆怅
的复杂心情。
12
ppt课件
答题步骤
①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②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若使用了什么手法,需点出) ③点情境(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 。
ppt课件
诗歌鉴赏
之炼字型
教学目标:
1
1、掌握古诗词炼字的类型。 2、规范炼字题的答题思路。
ppt课件
什
么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
是 过反复琢磨,精心挑选最贴切、最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公开课教案x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公开课教案x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高中语文》第四册·诗歌鉴赏详细内容:本节课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炼字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炼字的概念,认识炼字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诗歌中的炼字,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通过欣赏、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炼字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重点:分析诗歌中的关键字,理解关键字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李清照的《如梦令》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
随后,提问:“你们能听出这首诗中的哪个字用得特别巧妙吗?”2. 诗歌鉴赏(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字,如“绿肥红瘦”,“夜雨寄北”等,分析关键字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和美感。
3. 方法讲解(10分钟)讲解诗歌炼字的一般方法,如含义深刻、形象生动、音韵优美等,并示范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诗歌。
4. 实践练习(10分钟)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诗歌中的炼字,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诗歌炼字:含义深刻、形象生动、音韵优美七、作业设计1. 请选取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炼字,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 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歌,运用炼字技巧,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音频、鉴赏、讲解、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诗歌炼字的一般方法,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炼字技巧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组织诗歌鉴赏比赛,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锻炼自己的炼字技巧。
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关于诗歌炼字的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高中语文》第四册·诗歌鉴赏2. 详细内容:本节课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炼字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初中诗词鉴赏炼字教案

初中诗词鉴赏炼字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炼字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欣赏和分析诗词中的炼字技巧。
3. 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炼字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欣赏和分析诗词中的炼字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炼字的深层含义和表达效果。
2. 运用炼字技巧进行诗词创作。
教学准备:1. 相关诗词材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字词选择对于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在阅读诗词时,有没有注意到诗人对字词的精心挑选和运用?二、什么是炼字(5分钟)1. 解释炼字的概念:炼字是指诗人在创作诗词时,通过反复推敲和选择,用最准确、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2. 强调炼字的作用:炼字可以使诗词更加精炼、形象生动,增强读者的感受和体验。
三、欣赏和分析诗词中的炼字技巧(1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诗词例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其中的炼字技巧。
2. 以《登鹳雀楼》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炼字,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分析“尽”和“入”字的运用,表达出日落的景象和黄河奔腾的气势。
四、炼字的练习和创作(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诗词片段,让学生进行炼字的练习,选择最合适、最有表现力的字词来替换原诗中的字词。
2. 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运用炼字技巧,选词炼句,创作出具有生动意境的诗词作品。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炼字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炼字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炼字练习和创作中的体会和收获。
3.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要求学生注重炼字的发音和表达。
2.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比赛,要求运用炼字技巧,创作出有意境的诗词作品。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诗词中的炼字技巧,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只要一字,尽得风流)
教课目的:
1.认识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察;
2.经过解说和练习,归纳累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3.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课方法:
优选习题,归纳总结,掌握运用。
课前作业: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哪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黄昏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邪念;毒龙:指世俗欲望。
问:你以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何?请联合全诗简要
赏析。
教课过程:
一、导入:在进入今日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苦吟》
为人性僻耽佳句,。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
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顾文炜《苦吟》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先人特别在乎诗歌语句的磨炼,对个别词特别在乎。
)大家说得都没错。
先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
留下了很多磨炼语言的美谈。
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PPT】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辞时进行精美的磨炼斟酌和创建性的搭
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取精练精巧、形象生动、委婉深刻的表达成效。
这类对字词进行艺
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字能够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
二、寻
认识了炼字的观点以后,此刻我们来看一些诗句,请大家找出诗句中最精华传神的字。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木兰花》宋祁)动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夕阳圆。
(王维《使至塞上》)形容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数目词
流光简单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颜色色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颜色词
依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要点关注哪些种类的词呢?(让学生众说纷纭地说,教师再体现 PPT整理)
老师做了一个整理。
PPT1. 要点关照动词
2.关注修饰语(形容词为主、兼备副词和数词)
3.关注词的特别用法(词类的活用)
副词:“不知哪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品
对我们解题来说,光知道哪个字是最精华传神的,只是是个开始。
接下去的答题才是
要点。
下边让我们来看下昨天的作业,分值为 6 分。
投影上有我们四个同学的典型答案。
大家看看能给几分,要说得出原由。
( PPT展现出)
(PPT展现的答案种类可能有① 2 分剖析不充足感情理解错误② 4 分缺手法、啰嗦③ 5 分缺通感剖析将错误部分在每句后边标明出。
)
这几个答案总有一些缺憾,都是不认识答题步骤造成的。
依据正确答案和做题经验来归纳答题要领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
请大家依据正确答案归纳出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同桌进行沟通。
( 3min) 教师请一位同学回答,并板书。
答案:答案:两个字分别是“咽”、“冷”。
( 1 分)
“咽”运用拟人手法,描述山中的流泉因为岩石的阻截,发出低吟,忧如人哭泣之声。
(2 分)
“冷”运用通感手法,“日色”是视觉形象,“冷”是感觉,这样的描述写出了因为山
林阴暗,阳光照在青松上,带给人阴冷的感觉。
( 2 分)
两字创建了山中清静孤寂的境界,写出了作者安静淡泊的感觉。
( 1 分)
(PPT 炼字解题法)
1.解说该字的含义;
2.指出该字的特别用法(表现手法、活用、被动等)及成效(联合诗句描述);
3.这个字在全诗中创建了如何的境界或表达了如何的感情。
简写:
1.释义
2.特别用法及成效
3.境界或感情
四、练
在掌握答题要领此后,让我们一鼓作气,再来一题!查验下这个方法的有效性。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清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请剖析第三联中“递”“窥”两个词语的表现力。
第三联两句诗中最精华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何?请简要赏析。
正确答案:“递”和“窥”。
( 1 分)
①“递”运用拟人,将凛凛的北风温柔化,忧如它也对早梅充满了怜爱之意,写出梅花内蕴清香,随
风轻轻四溢。
( 2 分)
②“窥” 运用拟人,将无知的禽鸟人品化,形象地描述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诧异的神态。
(2 分)
两个字重视写梅花的姿色和丰韵,衬托了诗人的欣喜心情。
( 1 分)
五、归纳总结
今日我们经过练习讲评,归纳总结出炼字题要关注哪些词类,是哪些?答题模式的步骤是?大家再回想下,步骤应当是怎么样?第一步 .... (PPT体现)。
讲堂上的练习其实不够,需要课后稳固。
今日的作业是三维设计P230的题型一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