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直升飞机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

直升飞机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一、直升机飞行事故及其原因分析据统计,1991~1995年,日本直升机共发生62起事故,其中,死亡事故为21起。
就事故原因分类来说:驾驶员的人为因素造成的为最多,占70%左右;其次是,飞行环境因素,占20%左右;第三是,机体维修不良,仅占10%左右。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因驾驶员的人为因素而造成事故的几种情况。
1)没能充分掌握直升机性能,或在直升机发生故障时出现不适当地判断与操作而造成的事故最多,占19起。
理由是,在机体发生故障时可进行迫降或减少速度缓冲撞击力,避免人员死亡,但有时也会发生重大死亡事故。
例如:1994年10月20日,一架贝尔直升机在日本冲绳县低空悬停中突然打转,造成主旋翼折断、脱离机体而坠毁,机上4人全部死亡。
2)掌握气象信息不够,或错误地判断气象造成直升机进入云、雾中或在能见度较差的状态下撞山等,共发生18起事故。
例如:1994年9月29日,一架川崎BK117B在日本宫崎县喷洒农药中突然下雨、起雾等,在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撞山起火,造成10人全部死亡。
这是日本直升机飞行史上较严重的一起事故。
3)不遵守规章制度、安全意识差,使直升机进入极不安全的高度下飞行而撞在输电线或索道上共发生6起事故。
例如:1995年10月28日,一架法航宇公司SA315B机在日本熊本县巡视配电线飞行中,由于不遵守规章制度而撞在索道上坠毁,机上3人全部死亡。
4)在低空飞行中因忽视安全,不调查、不做障碍物标记,而造成直升机发生事故2起。
例如:1994年3月23日,一架贝尔206B直升机在日本秋田县十和田湖上空违反高度——速度线图的安全规定而坠入湖中,造成驾驶员死亡的事故。
5)在发动机发生故障时出现错误操作造成事故9起。
例如:1995年8月5日,一架法航宇SA365N机在日本兵库县起飞爬升中,由于发动机声音不正常,在迫降时造成机体严重损坏事故。
6)由于不遵守其他有关安全飞行的基本注意事项而造成事故8起。
直升机涡环状态与飞行安全

直升机涡环状态与飞行安全直升机涡环状态(Vortex Ring State,VRS)是直升机飞行中的一种特殊飞行状态,又称为涡卷状态。
当直升机下降速度过快时,主旋翼的下旋气流会与上旋气流相碰撞,形成一个涡环。
直升机在涡环状态下,会出现严重的飞行不稳定性和失控飞行的风险。
因此,了解涡环状态对直升机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涡环状态的形成与特征涡环状态的形成与下降速度、下降角度、直升机速度、气流稳定性等因素相关。
一般来说,当直升机下降速度超过主旋翼产生的向上气流速度时,涡环状态就会发生。
涡环状态下,直升机的下降速度减小,升力产生减小,飞行稳定性降低,容易出现旋转、振荡、高度下降等失控飞行状况。
涡环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首先是主旋翼失去升力,无法维持直升机的高度。
其次,直升机会出现明显的抖动和振荡,操纵杆的控制感明显减弱。
此外,直升机还会出现高度下降、姿态不稳、旋转等异常现象。
涡环状态与飞行安全的关系涡环状态是直升机飞行中非常危险的状态,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
首先,涡环状态下直升机失去升力,导致高度下降,可能会发生坠毁事故。
其次,涡环状态下,直升机的操纵性变差,操纵杆的控制感减弱,驾驶员很难掌控飞机,容易失控。
涡环状态的飞行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涡环状态容易引发直升机的破产,导致无法恢复控制,加重飞行员的压力并带来创伤。
其次,涡环状态下直升机的高度下降非常迅速,驾驶员很难及时做出反应。
再次,操纵杆的控制感减弱会使驾驶员产生迷惑,可能做出错误的操作。
此外,涡环状态容易导致直升机的结构受损,扰流片、尾部旋翼等部件可能会受到过载破坏。
因此,为了确保直升机飞行安全,必须对涡环状态有所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涡环状态的预防与控制为了预防涡环状态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注意控制直升机的下降速度和下降角度。
下降速度过快,角度过大会加速涡环状态的发生。
其次,要避免在弱气流条件下进行下降,因为气流的稳定性会影响涡环状态。
民用直升机飞行事故分析及对策

1 前言
直升机以其独特的飞行性能, 被广泛应用到军 事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 民用直升机的应用已渗 透到人类社会生活、 经济发展的众多领域, 并对人类 社会生活、 经济、 贸易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特别是 欧、 美少数发达国家, 人均直升机的拥有量已成为衡 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 全世 前, 界共有民用直升机近2 ( 0架; 广泛应用的有近百 3 X ) 种型号, 一百多个型别;全世界平均每百万人拥有直 升机3. 9 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民用直升机的应 用尚比较薄弱和落后。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国 民经济实力的增强, 促使我国民用直升机近几年有 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海上石油勘探、 开发, 海上搜 索救生、 医疗救护、 森林防火、 抢险救灾、 消防救助、 旅游观光、 农业应用、 科学考察、 公务应用、 边防巡 逻、 海关缉私、 环境监测等领域, 我国应用直升机都 十分成功, 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令人 欣慰的是, 发展警用直升机, 使直升机成为警用装备 的一部分, 提高公安执法快速反应能力和执法现代 化水平, 已受到国家公安部的关注和重视, 并被提到 了 议事日 程。自1 9 年武汉公安局购置了第一架 93 几80 活塞式警用直升机之后, 广东省公安厅、 郑州、 深圳、 南京、 大连、 三门峡等市公安局相继购置了警
直升机能垂直起飞降落, 能够进行空中悬停、 低 空低速飞行、 机动灵活,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 域。但直升机在飞行中, 动部件受交变载荷作用, 在 执行特殊任务时由于受复杂因素制约, 操纵不当, 也 容易酿成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统计, 下面列举的为 近几年来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 2. 1 .直升机森林防火的安全事故 ( 1)2〕 年4 月5 日, X〕 东航通用航空公司米 一 8 直升机在沈阳机场过夜。当夜气候恶劣, 系大风、 沙 尘暴天气。 在风力作用下, 旋翼长时间大幅度挥动, 拉断系留绳, 直升机严重损坏。构成重大航空地面 事故, 经济损失 1 1. 4 万元。 4
“沙盲”环境下直升机安全探讨

“沙盲”环境下直升机安全探讨“沙盲”环境指的是沙尘暴等天气条件下,能见度较低、沙尘较多的情况。
这种环境下,直升机的视野受到限制,飞行员难以准确辨识地形和障碍物,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对于直升机驾驶员来说,保证飞行安全十分关键。
为了提高“沙盲”环境下直升机的安全性,飞行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
这种培训应包括飞行技巧、紧急应对措施等内容。
飞行员应该了解沙尘暴等天气条件下直升机飞行的特殊规定和安全操作程序,熟悉仪表飞行和全天候飞行的技术要求。
直升机需要配备先进的导航和监测设备,以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和飞行参数。
应使用先进的地形警告系统,确保在低能见度环境下能及时发现附近的地形障碍物。
还需配备高精度的气象雷达,及时获取天气变化的信息。
这些设备将为飞行员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有助于提高飞行安全性。
为了降低碰撞风险,直升机需要采用颜色鲜明、易于识别的涂装。
在沙盲环境下,视野受限,飞行员很难直接地辨认飞行器的形状和位置。
通过采用鲜艳的颜色和醒目的标识,可以帮助飞行员更容易地识别和定位直升机,减少碰撞的可能性。
建立健全的指导性文件和规范标准也是提高直升机在“沙盲”环境下安全性的关键。
相关部门应制定详细的飞行操作规定,规定直升机在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的飞行限制和安全操作要求。
加强对直升机运行和维护的监测和检查,确保直升机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沙盲”环境下直升机的安全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通过飞行员培训、先进的导航设备、醒目的涂装和规范的操作指导,可以提高直升机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的飞行安全性,降低飞行事故的发生率。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将能够有效保障直升机在“沙盲”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直升机飞行安全操作规程

直升机飞行安全操作规程直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航空工具,其灵活性和机动性使得其在军事、救援和民用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直升机的特殊性质使得飞行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保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直升机飞行安全操作规程。
1. 飞行准备直升机飞行前的充分准备工作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首要条件。
在开始飞行之前,必须进行检查直升机的机械状况以及各种设备的可靠性。
如发动机、旋翼、控制系统、燃料以及通信等必须经过严格检查。
2. 乘客和机组员的准备工作在乘坐直升机前,乘客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遵循机组人员的指示。
他们需要正确佩戴安全带,并了解逃生和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流程。
机组人员也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掌握直升机的操作技能和应对不同情况的能力。
3. 飞行操作流程直升机飞行操作规程包括起飞、飞行、降落和停机几个环节。
在起飞前,必须进行详细的预飞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和系统运转正常。
在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必须根据飞行计划和导航要求进行操作。
在降落前,需要提前做好适当的通信和减速准备工作,确保安全降落。
停机时,务必确保机舱内没有人员和障碍物,并落实好机身稳定。
4. 飞行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尽管在飞行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飞行安全事故仍然会发生。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机组人员必须娴熟掌握各种应对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在遭遇技术故障或气象突变时,飞行员需要迅速调整飞行计划,采取合理的紧急处理方法。
同时,必须配备完备的紧急救援设备和通信工具,以便及时联系地面救援队伍。
5. 飞行员的素质要求直升机飞行员是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关键。
高素质的飞行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承受飞行过程中的高强度和高压力。
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空中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飞行员还必须接受定期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6. 飞行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具体的操作规程,建立积极的飞行安全文化也是保障直升机飞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升机户外防护措施

直升机户外防护措施直升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它能够在各种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包括军事行动、搜索和救援、医疗紧急情况的救援等。
但是,由于直升机通常在恶劣的天气和环境条件下飞行,它们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风险。
因此,直升机的户外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直升机户外防护措施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措施和技术。
直升机户外防护措施的重要性直升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机器,它的安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机械故障、气象条件、飞行员技能等。
在户外环境中,直升机必须面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地形和环境条件,这增加了直升机在户外飞行时发生事故的风险。
因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户外防护措施对于保证直升机的安全和顺利执行任务非常重要。
直升机户外防护措施的实施还可以帮助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降低事故发生时的损失。
如果发生事故,直升机和机组人员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对环境和公共安全也会带来风险。
因此,通过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风险。
直升机户外防护措施的常见措施和技术1. 机场和起降场的选择选择适合直升机起降的场地至关重要。
这些场地必须满足特定的要求,包括大小、坡度、地形和植被等。
此外,场地的选择也应考虑风向和风速等因素,以确保直升机在起降时不受外部条件的影响。
2. 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直升机在户外飞行时面对各种天气条件,包括风、雨、雪、雾等。
因此,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非常重要。
这些系统可以帮助飞行员提前了解飞行路线上的天气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
3. 飞行员培训和技能飞行员是直升机飞行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他们的技能和经验可以影响直升机的安全飞行。
因此,对飞行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训练非常重要。
飞行员应该了解如何应对不同的天气和环境条件,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4. 技术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直升机的技术设备应该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在最佳状态下飞行。
这包括对发动机、机身、旋翼等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以及定期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不同地形环境特点及其对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影响

不同地形环境特点及其对直升机飞⾏安全的影响不同地形环境特点及其对直升机飞⾏安全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经纬度跨度⼤,地表特征差异明显,⽓候复杂多样。
由于通航直升机在飞⾏作业时⾼度相对较低,飞⾏安全受⼤⽓和地形环境影响更加明显。
⼭地⼭地地形起伏⼤,⽓流紊乱复杂。
可供起降场地少,起降困难;⽆线电领航设备性能变差,易产⽣误差造成偏航;迎风坡、背风坡造成上升、下降⽓流变化明显,地表温差⼤,容易产⽣乱流涡旋,造成直升机操纵困难。
⼭地飞⾏的关键在于⼀定要在安全⾼度以上,⾼度就是⽣命。
飞过⼭脊后不应⽴即下降⾼度,以免飞⼊滚轴湍流中,在⼭⾕飞⾏时,应尽量靠近迎风坡飞⾏,飞出⼭⼝后不要过早地转弯,以免误⼊⽴轴湍流中。
在云中飞⾏,应保持越⼭的安全⾼度,同时注意云内负温情况,避免直升机积冰。
⼭地飞⾏,⽓压⾼度表因升降⽓流影响,误差较⾼,常可偏⾼数百⽶,加上⼭区⽆线电导航设备性能变差,应把握飞⾏⾼度,避免迷航。
⼭区中午常出现局地雷暴,飞⾏时密切注视不要误⼊积⾬云。
⼭地风向变化⼤,起飞、降落必须注意当时风的实况。
⾼原⾼原地区空⽓密度⼩,⽓流扰动强烈。
⾼原地区海拔⾼,空⽓稀薄,发动机剩余功率⼩,旋翼效能下降,直升机性能降低;⾼原地区太阳辐射强,⽓温变化⼤,对流和乱流活动强烈,易产⽣强烈颠簸,直升机操纵性能变差;我国⾼原地区⾼峰林⽴,沟壑纵横,河湖甚多,⾼原飞⾏时,具有⾼空飞⾏、低空领航和⼭地飞⾏的综合特点。
⾼原地区的⽓流与⼭地有些类似,主要是风速较⼤、湍流较强、风的分布不均匀、我国青藏⾼原、黄⼟⾼原、内蒙古⾼原,冬、春季节由于地表植被覆盖稀疏,常出现沙尘暴。
青藏⾼原地区的云具有明显特点,主要表现为积状云和层状云,冰晶云和⽔滴云常直接互相转化,过渡形态的云常常可见,云⾼与云状时常不⼀致,很少出现中云,⽽且各类云均可能带来降⽔。
还会出现⼀些特殊形态的地形云,如紧贴⼭峰背风侧的旗云,云与雪⼭混成⼀⾊的雪⼭冰川云。
⾼原地区雷暴⽇数较多,降雹次数也多,但雷暴维持时间和降雹持续时间均较短。
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研究

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研究第一章:引言直升机飞行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其波动、风、恶劣天气等多种因素都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进行研究。
第二章:直升机飞行安全的重要性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是直升机飞行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不到位,那么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会处于极大威胁之下,同时直升机的损失也可能会触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因此,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不仅关乎到机组人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对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形象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保障飞行安全、获得客户信任、提升组织效益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章: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机制3.1 领导机制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的领导机制需要设立责任明确、权责一致的机构,确保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
这一机制除了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外,还需要明确上下级责任目标的传递、安全风险识别等各种工作流程的协调和把控,以便保证飞行安全。
3.2 组织机制直升机飞行的管理体系是满足企业实际情况的系统化平台,将组织、技术、制度、市场以及客户等各个资源有机综合起来,协调飞行管理活动。
细化的组织体系、合理分工的管理结构、灵活主动的管理机制,有助于形成对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全方位保障。
3.3 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安全风险管理是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常见的管理手段包括安全预警、健康检查、数据记录和分析等。
这一机制的目标主要是提高飞行安全风险的感知,减少飞行事故的发生和偏差,确保飞行活动的安全。
3.4 质量管理机制质量管理机制以质量为核心,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来对直升机飞行活动进行全面优化。
整个系统中需要严格把控直升机飞行活动每个环节的质量,从容差预防、质量监管、安全策略制定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直升机飞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第四章:直升机飞行管理制度直升机飞行管理制度是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直升机飞行管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编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技术报告课题名称: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学员姓名施杰专业飞行与指挥班级直—11指导教员韩旭鹏2009年02 月论文题目: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作者:施杰指导教员:韩旭鹏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城市地形、飞行高度、城市气候等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并根据城市特点对空中出现特情的处置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直升机城市安全TITLE:Analysis Of Helicopter Safety Flight In The Cities AUTHOR:Shi JieTUTOR:Han Xupeng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elicopter flight characteristics in thecities.Analysis focused on the urban terrain,flight altitude,urban climate and other factors impact on flight safety.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ities,making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isposal methods to the special air circumstances.KEYWORDS:elicopter city safey目录0引言 (1)1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特点 (2)1.1直升机飞行的特点 (2)1.2城市气候对飞行的影响 (3)1.3能见度对城市飞行的影响 (4)2 预防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发生危险应注意的问题 (5)2.1如何在城市复杂地形中保证飞行安全 (5)2.2 保持高度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6)2.3机动飞行的注意事项 (8)3空中特情的处置方法研究 (9)3.1 空中出现特情的原因分析 (9)3.2出现特情的处置方法 (11)4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0 引言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直升机依靠其自身的高效性及高机动性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民用直升机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一个国家民用直升机的拥有量已成为衡量其经济实力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直升机进入人们生活,提高了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也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针对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分析,重点分析了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并对特殊情况的处置方法做了一定的总结。
准确地掌握这些方法,对于保证飞行安全,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飞行安全是完成飞行任务的基本前提,只有确保了飞行安全才能在飞行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下面首先分析一下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特点。
1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的特点1.1直升机飞行的特点所谓直升机就是依靠发动机驱动旋翼产生拉力﹑纵横向力﹑操纵力矩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从飞行特点上来看,直升机具有较高的机动性。
它可以原地起降而不受场地限制。
另外,它还具有高效性,它相对于其它交通工具要更加迅速﹑快捷等。
1.1.1高机动性直升机的起飞方式较其它飞行器不同,它可以通过增大发动机功率带动旋翼增加旋翼拉力,从而使直升机垂直离开地面上升高度。
并且在功率允许的范围内,直升机可以在任何一个高度上保持位置方向不变的悬停状态。
这相对于其它飞行器需要借助一定的速度才能起飞就具有较高的机动性能。
另外,直升机在一定的高度上保持悬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尾桨的拉力而改变直升机的方向,使其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进行增速飞行。
这些在城市中飞行都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在城市中起飞,楼房﹑电线杆等高大建筑分布各处,若从地面通过增加速度而起飞,很可能在起飞过程中与建筑物发生碰撞。
因此,能从一定高度增速这就十分必要了。
另外如在楼群之间起飞,还要调整起飞方向,而直升机的旋停转弯性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此可见,直升机所具有的飞行特点是极易在城市中飞行的。
1.1.2直升机的高效性在速度方面相比与其它的交通工具,直升机的速度完全超过了它们。
例如直—11型直升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278公里∕小时,这相比与汽车、火车的速度都要快捷。
另外,对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汽车、火车等受各种地形条件的限制,很可能再行进过程中要走很多的弯路,有时甚至需要绕道而行,这些都极大程度的占用了行程的效率。
而直升机就可以完全不用考虑这些问题。
在城市中飞行,只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便可从起点直线直线飞到目的地,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在行程中所需要的时间。
由这两点可以看出直升机相比与其它的交通工具具有很强的高效性,能大大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1.2城市气候对飞行的影响城市中人群居住较多,是人口十分密集的地方。
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就导致整个城市的气温相比与城市周边人口较少的地区要高出很多。
随着空气温度的升高,造成了气温水平分布不均匀,这就会引起热力扰动气流的形成。
而在飞行过程中受到这种扰动气流的作用便会使直升机发生颠簸、摇摆以及局部抖动等现象,这些现象称为颠簸。
颠簸按照其强度可分为弱、中、强三个等级,它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首先,颠簸时仪表受到不规则的震动,指示常会发生一些误差。
特别是在颠簸幅度较大,直升机忽上忽下变动频繁时,由于仪表指示往往落后一些,升降速度表、高度表、空速表等全静压系统仪表的指示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不能准确反映出瞬间的飞行状态。
此时若依靠仪表飞行,就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其次,颠簸时飞行高度、速度以及飞行状态都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化。
颠簸强烈时直升机高度的变化可达数十米以至数百米,这样就会给飞行员操纵直升机带来很大困难,需要用很大的精力来保持飞行状态,因而体力消耗大易于疲劳。
最后,一般颠簸对于直升机结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直升机长时间受到强烈颠簸机体的某些部位(如旋翼、尾桨)就可能产生变形甚至折毁。
由此可见,颠簸对于直升机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城市中建筑物、街道、广场起伏变化大,扰动气流强烈,“城市风”的影响大。
在高大建筑物背风面往往有下降气流区,在街道拐弯和出口处有涡流区存在。
在街道上空,往往风向风速不稳定,这些都是空气流经粗糙不平的地面或障碍物时形成的扰动叫动力扰动气流。
它同样可以引发直升机颠簸而发生危险。
1.3能见度对城市飞行的影响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看清楚目标物轮廓的最大距离。
以千米或米为单位。
能见度与飞行活动密切相关,它是决定飞行气象条件简单或复杂的依据之一,也是决定能否飞行的重要依据。
而影响能见度的基本因子有: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和大气透明度。
1.3.1目标和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人们观测目标时,是通过目标物和衬托它的背景之间的亮度来鉴别的。
所谓亮度对比,就是观测者所感受到的目标物亮度和背景亮度之间的差值与两者之中较大的一个亮度之比,以K表示。
K的数值在0—1之间,若K=0,就无法看到目标;若K=1,目标物看得最清晰。
在城市中飞行就是进行空中能见度的观测,通常以城市地面为背景,而建筑物与地面亮度差异较大,所以空中较容易辨认。
1.3.2大气透明度我们观测目标物时,在观测者与目标物之间隔着空气,由于空气分子和其它微粒对来自目标物和背景的光线有吸收作用,使这些光线到达观测者眼中已经减弱。
另外,气层本身受到各方面光线照射后也有一定的亮度,这个亮度会自然地附加在目标和背景的亮度上。
在大气中,很多天气现象都可严重影响大气透明度。
主要有:雾、风沙、浮尘、烟幕、降水、吹雪等,这些天气都可能在城市中飞行时遇到,从而影响城市飞行的能见度;影响视觉使地标不容易找到;影响直升机的起飞和目测着陆;影响目视飞行等。
进而就可能造成迷航或飞行员产生错觉等飞行事故。
使飞行员精神紧张,操纵不当而发生危险。
另外,由于能见度差,空气中的杂物较多,空气质量不高使发动机吸入大量湿气和微小颗粒等杂物影响发动机功率,使飞行阻尼增大,从而对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
2 预防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发生危险应注意的问题2.1如何在城市复杂地形中保证飞行安全直升机经常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遂行各类飞行任务,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飞行是指城区低空、超低空飞行,可以说城区飞行是超低空飞行中的一个特例。
因此,超低空飞行特点也适用于城市中飞行。
在城市中飞行,由于建筑物的高低起伏不定造成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因此地面效应在城市中飞行不便于被利用。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起飞着陆时,虽然直升机具有较高的机动性,但由于起飞着陆场地面积小,净空条件差,多采用垂直起飞着陆。
起飞增速和着陆消速的下滑线都比较高,这就要求直升机的剩余功率大,飞行载重要小一些,目测要更准确,操纵要更柔和。
高楼间飞行时,也要注意观察好高楼间的距离,防止旋翼与之发生碰撞。
另外,遇到电视塔、超高摩天大楼等建筑物时,一般采用转弯避开而不飞跃。
因为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许多障碍物可能造成直升机飞行员的视力障碍,只有飞过这些建筑物后才能发现其它高大建筑物。
而城市本来建筑物之间的间隔就不大,当发现时可能已经很近,如果这时仍然强行飞越时,必然要过急过量的上提总距使直升机使用较大的功率来保持一个较大的上升角。
在剩余功率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过急过量的上提总距就可能导致直升机旋翼失速,使直升机振动、掉高度、操纵性变差。
从而未能飞越障碍物而与之碰撞发生事故。
因此如遇高大障碍物时通常转弯避开而不飞越。
2.2保持高度是安全的重要保证高度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论是在任何时候是否保持好规定的高度都能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
特别是在城市这种地形十分复杂的地区飞行,高度的保持就显得更加重要。
2.2.1起飞、着陆中高度的作用直升机在城市中起飞和着陆多数在楼顶进行,由于楼顶的面积及周围的环境等因素就给起飞和降落带来很大的困难。
首先是直升机在悬停时保持稳定比较困难。
一般楼顶平台面积都不大,直升机悬停时,视线所看到的地方很可能是楼下,这样一高一低就不好确定直升机的位置和离地高度。
这就要求机组协同,分工明确。
一人集中注意力保持好直升机状态和位置,一人帮助观察障碍物并提醒高度。
这不仅要求个人的飞行技术十分过硬,对于机组人员的协调一致的配合也是十分重大的考验。
显然楼顶悬停属于直升机的精确悬停。
其次是直升机机在楼顶起飞增速后,机头飞离楼顶,飞行员视线看到楼下地面,可能产生高度增高的感觉。
如果下放总距修正,就可能导致尾梁、尾桨碰到楼体,进而发生事故。
在下滑消速过程中,由于飞行员视线由地面转到楼顶,会产生高度下降过快的感觉而补总距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