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社会统治下的女性悲歌——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喧哗与骚动》的女性形象
浅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突 。《 喧哗 与骚 动》 就是这样一 个 典型 的例 子 。这篇 小说讲述 了康 普生一 家由辉煌走 向分崩离 析的
过 程 以及 美 国南 方 的 变 迁 史 。 表 现 了 在 新 旧社 会 交 替 中 ,叛 逆 女 性 对 新 生 活 的 追 求 以 及 作 者 对 人 性 的 呼 唤 。 福 克 纳采 用 了 时 空 变 换, 多视点叙 事 , 意 识 流 以及 象 征 主义 等多种描写手法 , 构 思奇妙 ,
一
.
关 于作 者 与作 品
人物 : 凯蒂 , 康普 生太太 以及 黑人
厨娘迪尔西。 二. 凯蒂的人 物形 象 凯 蒂 是 康 普 生 家 唯 一 的 一 个 女 儿 ,她 有 两 个 哥 哥 , 昆丁 和 杰
一
福 克 纳是 美 国 著名 小 说 家 , 曾 度 获 得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他 的 小
界。
荡 ,最后 连那个令 人窒息 的家她 都不能 回。她 的反 叛还是遭 到 了 彻 底 的 打 击 ,顽 固 的 旧势 力 还 是
把 她 打垮 了 ,她 是 旧 南 方 妇 女 观 和 道 德 观 的牺 牲 品 。 三. 康 普生 太 太 的人 物 形 象
传 统以及邪 恶势力对抗 ,追求美 与 爱 ,虽 然 离 家 出 走 但 是 最 终 还 是 没有 逃脱 其 悲剧性 的 人生 ; 康
普 生 太 太 是 个 自私 , 自怜 的人 。她
凯 蒂 从 小 就 是 一 个 叛 逆 的女 孩, 小 时 候 她 就 说 要 离 家 出走 , 离 开 这 个 死 气 沉 沉 的 家庭 ,永 远 不 再 回来 ;在 为 祖 母 举 行 葬 礼 的 时
浅谈_喧哗与骚动_中三个女性人物形象

和欢乐。 如果说康普生太太伤害凯蒂的生活, 那么, 凯蒂的堕 落与她兄弟也有很大关系。凯蒂的兄弟都是传统礼教的 维护者。 首先在童年时代, 昆丁就竭力用清教主义思想左 右她, 后来是昆丁把她引入性行为, 接着, 又是昆丁拼命 阻止她成长, 妄图永远把她禁锢在童真中。最后, 当凯蒂 爱上艾密斯后, 昆丁又横加干涉, 破坏她获得爱情的唯一 机会。虽然班吉是一个白痴的低能儿,但面对凯蒂的堕 “堕落 ” 落, 不是哭就是闹。 他同昆丁在阻止凯蒂的 上十分 相似。 他们所体现的清教道德同自私的目的交织在一起, 实际上, 与其说他们真的是在阻止她的堕落, 不如说是怕 失去她, 从而永远地拥有和占有她。关于昆丁, 福克纳一 “他倒不是爱他妹妹的肉体, 开头就说: 而是康普生家的 荣誉观念。 ” 。 实际上, 凯蒂原本是一个诚实、 个性强、 爱憎分明、 敢 于同传统和不良行为作斗争的女孩。她不准杰生欺辱班 吉, 甚至敢于揭露她母亲的虚伪, 很小的时候就具有叛逆 “我要是逃走, 她公然宣布: 而且永远也不 精神。 # 岁时, 回来 ” 。她在河边玩耍把衣服打湿后, 她蔑视清教思想严 重的昆丁的威吓, 脱下衣裙来晾干。但是, 她的叛逆最终 还是失败了, 并终于堕落了。她的堕落不但是她的反叛, 而恰恰说明了她反叛的不彻底性。 康普生太太和凯蒂作为南方淑女的形象,深受清教 主义的束缚, 是南方价值观塑造出来的女性。 康普生太太 的“罪恶 ” 和凯蒂的“堕落 ” 成了传统价值世界毁灭的象 征。然而, 福克纳在创造人物形象的整个忧郁的画卷中, “维持 ” 他看到了一个亮点, 那就是 康普生家里一切的黑 人女保姆迪尔西。 “迪尔西是我所喜欢的人物之一, 福克纳说: 因为她 勇敢、 大胆、 慷慨、 温柔和诚实。 ” 他后来在为这部小说写 “引言 ” “迪尔西代表未来 ” 的 中说: 。 她是新生与生活的象 征。 她对主人的孩子充满了慈爱与关心, 同情心永不枯竭 似地从她身上涌流出来。从她善良的本性出发来对待他 人, 她照顾和关心班吉。 她不畏惧主人的仇视与世俗观念 的歧视, 勇敢地保护弱者。在杰生虐待小昆丁的时候, 她 挺身而出。特别难能可贵的是, 尽管她是佣人, 却敢于反 对杰生的恶行, 并直斥他的冷酷无情。福克纳曾说过, 由 于迪尔西正直无私, 连杰生对她也暗怀敬畏之心。的确,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 她都是杰生的对立面。通过对比, 作 者充分肯定了迪尔西有着真诚善良的一面,正是这种正 直和善良, 给予了她充实的生活和道德勇气, 她的身上体 现了人类的一些优秀品质,和杰生以及康普生家的人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整幢坟墓般冷冰的宅子里,只有她的厨房是温暖 的,在整个摇摇欲坠的世界里,只有她是一根稳固的柱 “人性复活 ” 子, 她是复活的象征, 寄托了福克纳 的理想。 在她的身上闪烁着一种永恒价值和人类希望的光芒。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作者:汪晓霞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摘要:威廉·福克纳,著名的美国南方作家,一生中创作了众多著作,小说《喧哗与骚动》是他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在这部小说中,女性人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这部小说,探讨父权制对女性的摧残与压迫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女性主义;父权制;女性意识作者简介:汪晓霞(1990-),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2一、引言威廉·福克纳,20世纪美国南方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喧哗与骚动》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女性人物的生活不仅反映了传统南方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与迫害,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
因此,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这部小说,探讨父权制对女性的摧残与压迫以及在压迫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二、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起源于女权主义,是由女权主义的不断发展衍变而来。
女性主义注重性别意识和文化建构,是从文化批判的立场出发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掀起的第二次女权运动,主要是对两性生存境况的反思、批判揭露男性文化对女性形象的扭曲,抨击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以及援用女权的视角解读经典作品,进行语言文学批评。
三、父权制下男性对女性的态度在父权制盛行的美国南方社会,女性无疑是父权制的受害者,男性主导的社会影响着她们的思维方式,使她们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父权制对待女性的毁灭性影响首先体现在男性对待女性的态度上。
在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女性人物凯蒂可以说是小说的中心,然而她从来没有正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通过三个男性人物的内心独白呈现了她从天真无邪走向堕落的故事。
事实上,三位男性人物的内心独白恰恰反映了他们对待女性的态度。
无声的反叛: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女性形象

无声的反叛: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女性形象摘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的著名作家,女性形象在其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作品《喧哗与骚动》是一部蕴涵丰富的小说,是福克纳小说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女主人公凯蒂成长于美国南方父权制和清教妇道观的压迫与毒害下。
通过其作品《喧嚣与骚动》中的凯蒂命运,福克纳揭示了美国南方旧传统以及康普生家庭的冷漠无情是造成凯蒂悲剧的根源。
关键词:女性;南方;凯蒂一、《喧嚣与骚动》简介《喧嚣与骚动》于1929年出版,是福克纳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也是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
福克纳在这部作品上心血花得最多,该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小说里充满了三兄弟喧嚣的声音和愤怒的情绪,因为他们对凯蒂的行为无法理解也不予原谅。
全书以康普生家的女儿凯蒂的堕落为中心,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最后几代人的生活状况,即没落贵族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史,并揭示了其衰败的原因。
故事是关于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祖上出过一位州长、一位将军。
家中原来有很多黑奴与田地,如今只有一幢破败的宅子,一个黑佣人迪尔西和她的小外孙勒斯特了。
一家之长康普生先生是1912年病逝的,身为律师却从不见他有任何业务。
整天喝得酩酊大醉,还经常发些愤世嫉俗的论调并把悲观情绪传染给大儿子昆丁。
康普生太太是一个极其自私冷酷,毫无母爱的母亲。
整日无病呻吟,总认为自己受气吃亏,可实际上正是她在拖累、折磨全家人。
她对自己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念念不忘,以致她真的成了一种“身份”的化身,而完全没有能力扮演好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家中没有任何人能从她那里获得爱与温暖。
虽然小说中没有单独以她的观点为中心的章节,但书中所有人物都与她息息相关,所以女儿凯蒂可以说是全书的中心,身为“淑女”的凯蒂从“南方淑女的规约”中冲出来,变成了一个轻佻放荡的女子。
《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第一篇:《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The Ecological Feminism Consciousness of William Faulkner in the Sound andthe Fury 摘要: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通过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和凯蒂的悲剧揭示了男权社会及其中心文化对生态和女性的双重压迫,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以及对女性能够取得自身权利和地位的期望。
关键词:男权社会,女性,压迫Abstract: By the decay of Compson’s family and the tragedy of Caddy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William Faulkner reveals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and center culture’s making double oppression to ecological and women, expressing the author’s expectations to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 women’s possession of their own rights and status.Key words: patriarchal society, women, oppression 一福克纳与《喧哗与骚动》威廉·福克纳出生于美国南部的一个种植园主之家。
乡土气息浓郁的小镇、美国南部的地方风情、家庭环境都成为福克纳创作的无尽源泉。
福克纳以近二十部长篇小说及上百部短篇小说构建了自己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在“约克纳帕塔法郡”里,充满了种族矛盾、男女困扰和家庭的不和谐。
《喧嚣与骚动》中康普生夫人形象的解读

《喧嚣与骚动》中康普生夫人形象的解读作者:孙薇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3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作品《喧嚣与骚动》中康普生夫人形象的解读,剖析了其既是一位害人者又是一位受害者的可悲命运的根源。
揭露了南方妇道观对整个女性群体的摧残、压制与迫害。
认为福克纳不仅不是一名“厌女主义者”,还是一名同情女性、尊重女性,深刻揭露与无情批判对女性进行摧残与迫害的传统力量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康普生夫人南方妇道观南方淑女【基金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王国中女性众生相(2010SQRW096)”。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86-02威廉·福克纳是当代美国及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穷其一生书写着美国南方,在他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的神话王国里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女性,她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性格鲜明,命运多舛。
尤其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形象不断招致女权主义者的批评,福克纳本人也被看作是一个“厌女主义者”或“大男子主义者”:勒斯特·费德称福克纳为“女性的诽谤者”。
[1]埃文·豪也认为“福克纳具有严重厌恶女人的倾向。
”[2]但是我们应看到福克纳以其独特的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受害女性形象,并探索她们人性扭曲、心理畸变、沦丧堕落的原因。
以其重要作品《喧嚣与骚动》康普生夫人形象为例,一方面她是福克纳所批判的自私、冷漠和虚伪的母亲,南方传统的忠实捍卫者,“毒化了家庭气氛和损伤了孩子们的心灵。
”[3](P205)另一方面,福克纳对她的批评中也夹杂着些许的同情,即使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母亲,她也对孩子们有着自己的爱与担心。
但由于南方男权社会剥夺了母性的“所有感情和哺育孩子的特性”,[4]造成南方母性的扭曲和异化。
1.不称职的母亲和妻子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应该是家庭的中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主义本科毕业论文

学号:Feminism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单位:专业名称:申请学位级别:论文提交日期:学位授予单位:Feminism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主义学生姓名:单位:论文完成时间:AcknowledgmentsIt is a special privileg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and respect for all the people who helped me with my paper.My thanks go first to xxx, my supervisor, sparing no time and energy, out of her heavy load of office work,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mmitments, to provide substantial guidance on my career as well as on this thesi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paper, the detailed advice and constant help from her have been both academically authoritative and generous. I also wish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here to thank her for opening up in front of me a world of wonders in English literature. Without his strenuous efforts at enlightenment, I could not have chosen to write on the feminism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Secondly, I am greatly indebted to all the teachers in our department, whose introduction and guidance have given me a great hand.Finally, I wish to thank my family and my dear classmates. Every time when I was confronted with difficulties, my classmates would come to me, exchanging their thoughts with me to widen my vision. And every time when I feel tired of creation, my beloved family would give me positive energy to let me continue.General speaking, I give all my faithful thanks to all of them from my deep heart once again.AbstractWilliam Faulkner w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during 20th century in America. In his novel, the female images hold the balance. The Sound and the Fury contains rich value which marks the maturity of Faulkner’s art caree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 giv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and backgroun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ader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sis.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ree main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in terms of the author’s concern about women’s social status, namely, Mrs. Compson, who represents the outdated and lifeless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south of America, heroine Caddy, who was brought up under patriarchy and Puritanism whils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outdated traditions and longing for love, and little Quentin, the new hope of feminism who symbolizes endurance and doughtiness. To move forward a single step, the third part explores the causes of such phenomenon, relig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as the main causes and other related influential factors. At last, this thesis shows the female view of Faulkner.Key words: Feminism, 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Causes, Concept on feminism摘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的著名作家,女性形象在其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喧嚣与骚动》中康普生夫人形象的解读

… …
威廉 ・ 福克 纳是 当代 美 国及 世界 最伟 大 的作 家之 一 , 穷 其一 生书写 着美国 南方 . 在他 营造 的“ 约克纳 帕塔 法” 的神话 王国里生 活着形形 色色的女性 。她 们来 自不 同的社会 阶层 , 性格 鲜明 . 命 运 多舛 。 尤其 随着女权主 义的兴起 。 福 克纳笔下 的女 性形 象不断招致女 权主义 者的批评 , 福 克 纳本人 也被看 作是一 个“ 厌女 主义 者” 或“ 大男子 主义 者” : 勒 斯特 ・ 费德称 福克纳 为“ 女性 的诽 谤者 ” … 埃文・ 豪也认 为“ 福 克纳具有 严
' , , ’ l l l l l , l , , ' , ' , ' ’ ' , , l , l l l l l , l ' ' , , , ’ , ’ l , l , l , , , l , , , , ' l ' ' ' , , ' ' ’l , , , ' ● l ' ● , ,
【 摘要】 通过 对威廉 ・ 福克纳 的重要作 品《 喧 嚣与骚 动》 中康普 生夫人 形 象的解读 , 剖 析 了其 既是一位 害人 者又是 一位受 害 者的可悲命运 的根 源。 揭 露 了南方妇道 观对整 个女性 群体的摧残 、 压制与迫 害。 认 为福克纳不仅 不是一名“ 厌 女主 义者” , 还是
喊道 : “ 如 果我有母亲 我就可 以说母 亲啊母 亲” 。 I 5 1 ( P 1 9 4 )  ̄ 果 康 普 生 夫 人 对 昆 丁 多一 点 关 心 与 体 贴 , 他 就 不会 将 对 母 亲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女性主义者来说,家庭和社会
河 南 农 业 2018 年 第 11 期(下)
56 H E N A N N O N G Y E
学术探讨
XU E SHU TA N TA O
教育的平等机会是他们的基本目标之 一。因为教育是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 因素,它保证了女性的经济独立和能 够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婚姻。在 《喧哗与骚动》 中,由于社会对男孩和 女孩的双重标准,卡迪失去了在外接 受教育和工作的权利。她是康普顿家 族唯一的女儿,卡迪不能像昆廷那样 幸运地进入哈佛。当她强烈的好奇心 无法得到满足,她的活力无法释放 时,她变得焦躁不安也就不足为怪 了。然而,当她在没有他人正确引导 的情况下去爱艾姆斯的时候,所有人 都开始责备她了。除此之外,由于缺 乏足够的教育,她无法在经济上独 立。在被丈夫抛弃、被母亲流放之 后,她的堕落是不可避免的。
一、女性主义和福克纳的女性人物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女性运动的 兴起,女性主义成为西方文学批评的 新力量。女性主义者关注的是所有女 性的边缘化,并认为我们的文化是男 权文化。女性主义批评人士普遍认 为,她们的目标是揭露父权社会以及 其产生的偏见,不断发现和重新评价 女性文学作品,并检查社会、文化、 文学、文学批评和性心理背景。我们 知道,女权主义批评的第一个目标是 重新审视男性作家的作品和暴露在以 男性为主导的文化中女性受到的束缚 和压制。因此,以这样的理论目标为 基础,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来分析 《喧 哗与骚动》。 如果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谈到福克纳对女性的态 度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厌恶 女性,同情女性或女性医生。抛开这 些差异,本文将结合南方文化和父权
在一定程度上,卡迪在故事中叙 事 的 缺 席 具 有 象 征 意 义 。《喧 哗 与 骚 动》 的 其 中 三 章 由 她 的 三 个 兄 弟 讲 述。主要是围绕着卡迪,以及她的性 觉醒、怀孕、婚姻、婚姻失败、无父 的婴儿和流亡对家庭的影响。一个从 来没有出现过并没有为自己说话的重 要人物,只是存在于她兄弟的记忆 中。她所体现的令人钦佩的品质和康 普顿的荣耀已经过去了,她就是过 去。更重要的是,她的缺席象征着南 方妇女的状态:没有本体,没有身 份,没有声音,被其他人定义、描述 和解释。我们可以说:她只是一个象 征,而不是一个身份。通过这种艺术 叙事,作者揭示了南方社会对女性的 普遍态度。父权社会的双重标准无处 不在。
社会解读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二、康普顿太太:受害者和他人
的迫害者 从女性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康普
顿夫人是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 深受男权文化的影响,没有一点叛逆 的意识,一生都掌控不了自己的命 运,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她就 像一个影子,过着由古老的传统和规 则决定的生活。她的精神和人性的扭 曲便是最好的证明。她被男权主导的 社会和清教主义同化,成为了男权文 化的忠实信徒。作为一个由传统南方 观塑造的女人,她的温柔和自然的爱 被完全压抑了。一般来说,对于一个 正常的家庭,妻子和母亲应该是爱的 来源和象征。相反,她是一个冷酷、 虚伪、自私的女人,总是为她的丈夫 和孩子们感到惋惜和抱怨。
教学育术管探理讨
XU E SHU TA N TA O
男权社会统治下的女性悲歌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 《喧哗与骚动》 的女性形象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王巧丽
摘 要: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试分析 《喧哗与骚动》 中三个悲剧女性角色。以在传统的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的痛苦和遭遇为主 要关注点,对这部小说的详细解读,可以得知她们所生活的男权社会制度是女性悲剧的真正根源。
因此,这样一个无爱的家庭导致 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昆廷的自 杀,卡迪的堕落,杰森的贪婪,本吉 的悲惨遭遇,以及康普顿的虚无主义 和死亡。或多或少,康普顿太太都应 该对这个南方大家庭的衰落负责。
此外,作为一名受到父权文化制 度迫害的女人,她是没有能力去爱、 同情和正常生活的。更具有讽刺意味 的是,她并没有打算与不公平的命运 作斗争,而是忠诚地支持这样的传统 和习俗。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康普顿 夫人只是众多没有自己真实身份的受 害女性中的一员。
关键词:男权社会;女性主义;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 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喧哗与骚动》 是他的南方传奇之一,得名于莎士比 亚的 《麦克白》。它是福克纳小说中最 好的一部,在哲学、心理学、种族主 义以及文化等方面已经成为许多批评 家关注的焦点。它讲述了一个女人在 古老的南方清教徒和父权社会中堕落 的故事。本文将关注小说中的主人公 和其他几个女性角色,并从女性主义 的观点揭示出南方圣洁女性观和父权 社会所但仍然注定劫数难逃
(一) 在男权文化的双重标准下挣 扎和受害
在当时的父权社会中,一个根深 蒂固的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女性天 生不如男性。因此,社会对男孩和女 孩的期望是不同的:女孩应该呆在家 里,男孩被鼓励出去做一些更重要的 事情。在这样一个想法的影响下,卡 迪被家庭和社会认为要成为一位淑 女。尽管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一 种新的美丽的生活,但是她的这种想 法不被人们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