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共38页

合集下载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ppt课件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ppt课件

19.59
11.34
69.08
教育机智
19.19
11.11
69.70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 18.95
12.63
68.42
教学科研能力
18.18
24
11.11
70.71
成熟阶段 对教学活动驾轻就熟,并理解教学环境;充满安全感;能 ( 从 教 五 年 处理教学中发生的事情;不断尝试新的技能;关注孩子需 及其以上) 要的满足,重视与孩子的关系
7

费斯勒(fessler,1985):教师生涯循环理论
生涯推出 生涯消退
离开教学工作 准备离开专业岗位,期待改职或退休
稳定和停滞 职业生涯高原期,只求无过,不求有功 生涯挫折 对工作提出质疑,工作满足度下降
❖ (1)任教前关注阶段 关注自己与理想的教师角色
❖ (2)早期求生存阶段 关注自我胜任能力,关注对课堂的控制、是否
被学生喜欢、和他人对自己教学的评价 ❖ (3)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如何正常完成教学任务,掌握相应的教学技巧 ❖ (4)关注学生阶段
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个性需要
5
❖ 沃尔特研究发现,有94%的初任教师说他们最初曾 尝试采用较为民主的教学方式,而在遭遇困难之后 ,91%的初任教师承认他们不得不作出让步。
❖ 哈里斯调查表明,任教前,有93%的教师认为学生 有学习能力,而任教一年后下降为88%,任教两年 后下降到86%。
6
伯顿(Burden,1979):教师发展阶段论
阶段 求生存阶段 (第一年)
主要特征 教师关注的是班级管理、学科教学、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 学内容的了解,缺乏信心,不愿意尝试新方法
调整阶段 开始了解孩子的复杂性并寻找新的教学技术; (第2—4年) 教师与孩子相处变得更加开放和真诚

教师的五种教学境界

教师的五种教学境界

教师的五种教学境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中的关键角色。

优秀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然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五种教学境界,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实现方法。

首先,教师的第一种教学境界是“懂教学”。

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掌握丰富的教学知识和方法,理解学科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只有深刻理解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此外,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二种教学境界是“悟教学”。

悟教学是指教师能够深入思考教学的本质和目标,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学知识和方法。

教师应该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能够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并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通过悟教学,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三种教学境界是“爱教学”。

爱教学是指教师热爱教学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学生付出努力。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通过爱教学,教师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第四种教学境界是“化教学”。

化教学是指教师能够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实现教育目标。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化教学,教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一种教学境界是“舍教学”。

舍教学是指教师能够主动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建立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及其境界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及其境界

教师专业成长得四个阶段及其境界王业春本人师范大学毕业在中学任教已22年,先后送过两届初中毕业班与14届高中毕业班.每天接触最多得就就是教师,也曾聆听过不少“大师”得讲座与教诲,对教师得成长及教育得发展有切身体会。

目前到了教学生涯发展得瓶颈期与困惑阶段,梳理成长经历及相关思考,特作此文,献给无数与我一样在三尺讲台奋力挣扎得同行。

一般来讲,教师得专业成长要经历四个阶段:入职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与知名教师.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完整地走完这四个阶段,许多人停留在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

1、入职教师——刚参加工作得年轻教师她们对教育事业有新鲜感,对教学工作有紧张感,对学校及整个团队有依赖感。

这一阶段得教师,由于刚从大学毕业,有一定得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对一般得教学方法与技巧有所了解,同时由于年轻,接受新鲜事物快,有朝气与活力,对自己将来得发展充满憧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得拼劲与闯劲,这些都就是入职教师得优势。

也正就是由于年轻,她们对教育教学实践还没有经历与经验,她们得教育教学还处于模仿、借鉴、学习与吸收阶段。

因此,作为学校得管理者,应该给她们家得温暖,关心她们得成长、为她们得成长提供更多得机会与平台,给她们指定有奉献教育精神、业务能力强得教师为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业务方面指导她们,更重要得就是应在生活上关心她们,帮助她们树立正确得教育观与人才观,使她们明白教育就是事业而不仅就是职业。

作为入职教师,首先要面对新得教育环境调整自己得思路与心态。

毕竟以前在大学学习得东西都就是间接得理论性得(现在得师范大学好像对中小学教育得技能培养有所加强),或者听其她人谈得中小学教育环境并不切合现在学校得实际,尽快从失落得阴影中走出来投入新得工作.其次,要熟悉所在学校并适应学校得管理制度与人际氛围并融入其中,熟悉所教得学生与教材,带着教材走进学生、与学生一起认识教材、使用教材与重构教材。

这一阶段,需要做得事很多,除了正常得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就是多向其她教师得课堂学习。

【高中生物】教师的三重境界

【高中生物】教师的三重境界

【高中生物】教师的三重境界我们通常说一篇文章、一首诗、一幅画要有“意境”。

有了意境,作品就具有了生命力与想像力。

而做人亦是如此,需要追寻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是人对自我如何安身立命的自觉意识,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自我审思。

时下,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说:“生活没意思”。

为什么会感到没意思?因为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些人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对于生命本真的体悟,失去了对于人生境界的执著追求,物的理念代替了生命的理念。

海德格尔说过:“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当人失去了诗意的指引时,人便不由自觉地“堕落”了。

然而,即使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就是要追寻作为教师的人生境界。

教师的境界可划分为三层:职业境界、道德境界、生命境界。

职业境界是最低层的教师境界,与其他社会职业并无多大区别。

这个层次的教师缺乏自觉的精神,感受不到教育事业中的生命价值,缺少对学生的关爱与提高自我教学品格的主动精神,维系他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动力是获得生存的物质需要。

如果教师没有对生命的觉醒与呵护,就会缺少从事教育最基本的爱的精神。

把教师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来看待,只能带着茫然的眼睛去面对生命,只能疲于应付每天的日常琐事,计算每天的收入所得。

可以说,教师工作是一项清苦的工作,如果只处于职业境界,天长日久就会产生“没意思”的感觉。

道德境界的教师超越了职业境界,以道德为追求,要求自己做好教师。

道德本身是指引人超越自然本能,提升境界的一种社会规范,当这种社会规范内化为人的主体意识时,人便达到了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感受到教师使命的崇高,以道德追求为生活旨趣,主动探究教学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从自我道德要求的内心出发去关爱学生、帮助学生。

道德境界的教师以责任心为主要动力,以对学生负责为基本要求,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道德认识,那么教师会感到自责与内疚。

生命境界是教师的最高境界。

生命境界是指教师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看待,将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到教师专业中去。

教师的四重境界

教师的四重境界

教师的四重境界教师是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职业之一。

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培养未来一代的栋梁。

然而,作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并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还需要具备一种特殊的境界。

这种境界被称为“教师的四重境界”,它包括了为人师表、育人为本、以身作则和不断学习的四个方面。

首先,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第一个境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求自己始终以正面的榜样示范给学生。

他们要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他们要担负起教育引路人的责任,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健康成长的道德风范。

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修养和品德,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和启迪。

其次,育人为本是教师的第二个境界。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教师还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立能力。

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在教师的四重境界中,以身作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做到责任心强、坚持原则、遵守法律法规。

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诱惑,严守职业操守。

他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不良风气的侵蚀。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标杆,促进他们积极向上的成长。

最后,教师的四重境界之一是不断学习。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习的引导者。

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知识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

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不断学习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只有不断学习,教师才能不断进步,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总之,教师的四重境界是为人师表、育人为本、以身作则和不断学习。

只有在这四个方面不断努力,教师才能胜任自己神圣而伟大的职责。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境界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境界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境界作者:高江海高瑞娟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年第02期教师的成长是一条循序渐进、螺旋递升、追求生命质量至高的道路。

教师是特殊的社会公民,他有着和其他社会成员不同的成长规律:文化意识伴随教师度过人生的全部历程;在“传道受业解惑”中展示自身的生命价值;永不停息的求索精神得到世人的尊敬。

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立足自己的专业去终身学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甘当人师,立足事业的发展不断地探索,以此构成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境界。

境界一:自强不息伴一生学习是教师成长永恒的主题。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一个人因学习而拥有,因学习而丰富,因学习而发展。

”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养由哪里来?从根本上说还是学习。

我们把通常所说的书可分三类:一是“饭碗”书,即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是教师不可不读的书;二是继续教育书,继续教育学习是国家对教师的法定要求;三是教育智慧书,包括教育理论书、教学艺术书、教学名家论著等。

我们所说的读书学习,主要指第二类、第三类书和一些优秀的教育书刊,这是提升教师智慧和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获取知识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读书。

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捷径是什么?是教师勤奋地学习。

教师具备了学习的本领,就意味着掌握了自我发展的诀窍,把握住了成长的主脉。

纵观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教师,读书少得可怜,甚至是厌恶读书,自己仅有的一点点知识也是在学校读书时,老师靠着应试那一套逼出来的。

在给学生讲课时,除了课本和教参上的东西之外,一点辅助性的内容都说不上来,课讲得干瘪瘪,没有一点新鲜气息,试想这样的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吗?我们知道,许许多多教育家的成长都是和他们终生勤奋读书分不开的,叶圣陶、于漪、魏书生无一例外的是博览群书的典范,他们在广泛吸收前人的教育教学宝贵经验的同时,又将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无愧于名副其实的教育家称号。

教师是文化的代言人,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

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教师的职业自我与专业发展ppt课件

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教师的职业自我与专业发展ppt课件

教师的职业满意感
•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 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
• • 成就感:个体在职业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 幸福感:个体在职业过程中的满足感。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教师职业专业发展的阶段
• (3)整合。如果说适应只是了解、认同的话,那 么整合就是使各种场景中的角色与环境和身份相 协调,并游刃有余。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身份 有基本的认同,并且不想与周围的人作对的话, 那么,进入不同的场景,他就会识别场景的气氛 并做出与此场景相匹配的行为、言语、面部表情 乃至身体姿势等方面的反应,教师被场景所形塑。 同时,他能轻松自如地进入该场景。
• 第五步,在达成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 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教师职业专业发展的阶段
• (1)融入。新教师被分配在一所学校中,面临的 首要问题是适应。他不仅需要适应学校的各种规 章制度、人际关系,同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 战。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 教师职业倦怠感主要是指个体在职业行为过程中 的情绪衰竭,表现在工作中没有激情和动力。

【精编范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三个层次-范文模板 (7页)

【精编范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三个层次-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三个层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三个层次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历史性的教育变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教师生命的崇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走在超越自我的生命里程之中,不断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

如何实现自我蜕变,奠定专业内涵,设计自我专业发展的行为策略,承担自我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文拟从教师自我专业的行为跟进到行为改进的行为策略方面探讨一种发展的方向。

一、行为跟进:从行为模仿到观念转变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涉及到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行为跟进阶段,二是行为改进阶段,三是行为品质阶段。

在行为跟进阶段,首先要澄清对行为模仿的片面认识,不要以为模仿就是不思进取,就会僵化教条。

事实上,一个年轻的教师如果缺少学习模仿的对象,就有可能失却前进的方向与目标,无所适从于教学改革的思潮,结果造成思想上的模糊和行为上的迟滞,要想进行行为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1. 踩着别人的足迹磨砺自己的功底。

当一名新教师从师范院校走出来踏上教学岗位的时候,他所面对的第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原先的师范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想在严峻而残酷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可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面对复杂多变难以适应的教学实践,一些印象式的现成的教育学知识几乎是不堪一击。

于是,我们不得不让这些新教师寻找距离最近、时间最短的行为模仿对象。

教学行为模仿的第一种对象是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当你还是学生的时候,他们是怎样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有效教学的,可以采用回忆记录的方式进行筛选,从中选择优秀的教学者予以模仿,从而迅速改变自己教学的陌生感;行为模仿的第二种对象是所在学校教师中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以跟班听课、合作备课等形式先模后教,先学后练,不求神似,但求形象,逐步接近他们的教学特点;行为模仿的第三种对象是一些名师的教学录像资料,认真揣摩他们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经验,挖掘他们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不是被动吸收,而是找寻规律,合理有序地积累学习心得,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