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2003/09/27 经济学

何威

(概要)

摘要:有关行为金融理论的文献,在最近大量出现,至今还没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对行为金融理论的各个方面加以评述,系统的总结了有关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行为金融行为偏差期望理论投资策略

一、导言

现代标准金融理论是建立在米勒(Miller)和莫迪利安(Modigliani)套利定价理论、马柯维兹(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夏普——林特纳——布莱克(Shape, Linter and Black)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布莱克——默顿(Black, Schoels and Merto)期权定价理论(OPT)的基础上。现代标准金融理论之所以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似乎用这些工具解决了所有的金融问题。这些经典理论的基石是有效市场假说(EMH),它的分析框架局限在理性分析范围内。随着金融市场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不能用标准金融理论解释的异常现象,标准金融理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行为金融理论在80年代正式兴起。大多数重要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年内才出现,至今还没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Robert J.shiller(1997)从以下几个层次定义行为金融学:(1)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和决策理论与经典经济学和金融学相结合的学科;(2)行为金融学试图解释金融市场中实际观察到的或是金融文献中论述的与标准金融理论相违背的反常现象;(3)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如何在决策时产生系统性偏差。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理论争论核心是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包含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它是资产真实价值的最优估计。它有三个弱化的假说组成:当投资者是理性时,投资者理性评估资产价值,市场是有效的;即使有些投资者有非理性行为,但由于是随机产生的,也不会导致价格的系统性偏离;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不是随机产生的,由于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也将使价格回归基本价值;最后,即使非理性投资者在非基本价值时交易,也会导致他们的财富的减少,以致不能在市场上生存。行为金融学从两个方面对有效市场理论提出了质疑:一是人的完全理性;二是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因此从根本上说,行为金融理论是由这两个方面构建的。具体的说,一是从心理学、社会说、人类说的角度分析人的有限理性;二是套利行为的局限。

本文以下部分的结构如下:(二)部分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人类行为与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三)部分分析套利行为的局限与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四)一些有影响的行为金融模型;(五)行为金融理论对金融市场上反常现象的解释;(六)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及政策含义;(七)小结,行为金融理论的评价及展望。

二、人类行为与金融市场的有效性

人们在决策时,存在两种偏差:一是偏好(preference);二是信念(belief)。这两种偏差将导致人们的行为偏离完全理性方式下所做出的决策。

1.有关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Kahneman and Tversky, 1979; Tversky and Kahneman, 1992)

期望理论是应用于经济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它也是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预期效用理论(Expected Untility Theory, EU),是解释人们在不确定下选择的标准理论。但是,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人们会系统背离预期效用理论。由此,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非预期效用理论,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把违反预期效用理论的现象归结为三个效应。一是确定效应(certainty);二是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三是分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期望理论把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编辑阶段是对不同的可能性结果进行决策前分析,得出简化的结果。评价阶段是决策者对由编辑得到的简化的结果进行评价,选择价值最高的情形。决策者的评价依赖于价值函数v(V alue Function)与权重函数π(Weighting Function)。价值函数是期望理论用来表示效用的概念。人们通常是以获利与损失来感受结果,而不是财富的最终状态。获利与损失总是与一定的参照点(reference point)相比较。在参照点以上部分(获利区间),价值函数上凸,表明此时决策者属风险偏好型;在参照点以下部分(损失区间),价值函数下凹,表明决策者属风险厌恶型;在参照点附近,价值函数的斜率有明显的变动,表明人们面对风险态度的逆转——风险厌恶与风险偏好的转变。因此,价值函数呈S型。权重函数认为人们对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观概率不同与实际的客观概率。按照实际客观概率情况分为极不可能、很不可能、很可能、极可能四种情况。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主观概率有着明显的差异。人们认为极不可能出现的概率为0,极可能的情况必定出现。人们高估很不可能情况出现的概率,而低估很可能情况出现的概率。在很不可能与很可能之间,权重函数的斜率小于1。例如人们主观认为20%和25%出现的概率几乎相等,权重函数的解释是它们在很不可能与很可能之间,函数的斜率小于1。尽管期望理论未能给出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的具体形式及参照点的明确决定因素,但是它确实解释了许多用标准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如股金溢价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期权微笑(option smile)等。

(2)模糊厌恶(Ambiguity Aversion)

Ellsber悖论(Ellsber, 1961)暗含着人们有模糊厌恶倾向。

2.有关信念的研究

(1)遗憾(Regret)与认识不协调(Cognitive Dissonance)

Kahmenan和Tversky(1982)将遗憾定义为人们发现不同的选择本能得到更好的结果而带来的痛苦感觉。

认识不协调,指人们不愿看到他们过去的想法是错误的,它可能是遗憾过去错误的想法。同遗憾理论一样,人们倾向于避免出现认识不协调现象,而有时这种行为是非理性的(Festinger,1957)。(2)锚定(Anchoring)

锚定,指人们估计数值时,往往会受到与此有关的暗示所影响。Shiller(1999)认为一种商品的价格越是模糊,暗示的影响越大,锚定在决定价格方面越是重要。

(3)心理会计(Mental Accounting)

心理会计,指投资者在潜识中倾向于把不同的投资放在不同的心理会计帐户中,而且对不会的心理会计帐户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

(4)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和历史无关性(Irrelevance of History)

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在决策时存在着过度自信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们过高估计高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过低估计低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如人们往往认为当实际只有80%以上可能事件必定会出现,而认为只有20%以下可能事件不可能发生。第二,人们用于估计数值的置信区间过于狭窄。Alpert、Raiffa(1982)认为人们自以为的98%置信区间实际上只有60%。自我

归因偏差(biased self-attribution)是一个和过度自信紧密相连的概念。人们实践过程中,往往会认为理想的结果是由他们的能力所导致的而不理想的结果是由外部原因所致。因此人们很难在实践过程中纠正过度自信倾向,并且可能会进一加强这种倾向。Shiller(1999)认为如果把过度自信与锚定联系起来,可以理解投资者意见分岐和出现巨额交易的一些原因。

历史无关性是过度自信的一种特别类型,指人们认为历史是无关的,它并不预示着未来,他们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特有的直觉判断未来。这种倾向促使人们很少从过去的统计数据中吸取教训,而且大多数投资者几乎没有研究过历史数据,他们往往描定于近期的观察。

(5)代表性启示(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和保守主义(Conservatism)

当某一可能性事件P与人们熟知的范畴M、N有关,并且范畴M属于范畴N。Kahneman、Tversky (1974)认为当人们判断事件P出现的概率时,往往注重M对P的影响而忽略N。这种代表性启示意味着人们认为M可以反映N的实质,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由熟悉事情所导致的可能性的判断倾向于认为局部可以反映整体。

保守主义:Edwards(1968)认为人们面对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当出现有关决策的新信息时,人们可能不会按照理性的贝叶斯方式改变原先的信念。如把新信息作为基础概率,人们给予新信息太少的权重。保守主义与锚定有一定的联系,人们锚定于先前对概率的估计会产生保守主义。保守主义在金融市场中表现为投资者对新信息给予太少的权重,固守原先的想法,导致对信息的反映不足(under-reaction)。与保守主义相关的一个倾向是确认倾向(confirmatory bias),人们倾向于用先前的信念解释模棱两可的事件。因此会对新信息不够重视。

代表性启示与保守主义是一对矛盾的倾向。Nicholas Barberis、Richard Thaler(2001)认为人们会自然的处理这两种倾向。当人们认为新数据可以代表数据的总体特征时,会给予新数据过多的权重,出现代表性启示。而当人们认为的新数据不能代表数据的总体特征时,将给予新数据过少的权重,给予原先的想法过多的权重,导致保守主义倾向。

(6)脱节效应(Disjunction Effect)

脱节效应,指人们倾向于在相关信息披露后才会做出决定,而不管这些信息是否对所要做的决定有无意义。

(7)注意力反常(Attention Anomalies)和可得性启示(Availability Heruistic)

注意力反常,指由于注意力、记忆、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人们在潜意识中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可得性启示,指人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常见的或被经常报道的事情所影响。

(8)异想(Magical Thinking)和类异想(Quasi-Magical Thinking)

B.F. Skinnner(1948)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对一群饥饿的鸽子,每隔15秒喂一点少量食物,久而久之,每个鸽子表现出特定的进食动作。好像认为是由于它们特定的进食动作而得到了食物。心理学家称此行为为异想。

类异想:Shafir、Tversky(1992)认为人们往往以为他们的行为能影响事情的结局(类似与异想),但事实上他们却做不到。

(9)文化与社会传播(Culture and Social Contagion)

社会心理学已经证实,人们具有从众心理。这种心理有助于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对股市产生相似的想法。人们对股市产生相似想法是股市过度繁荣或崩溃的基础。当考虑了他人的判断时,即使知道其他人是一种从众行为,完全理性的人也会参与其中。

三、套利行为的局限与金融市场的有效性

标准金融理论认为,理性的投资者能通过套利,纠正由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所导致的价格对基本价值的偏离。但事实上,套利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实施套利行为将面对多种风险。(Nicholas Barberis and Richard Thaler, 2001)认为存在着下面几种风险:

1.基本风险(Fundamental Risk)

基本风险指,由于基本价值的下降而带来的风险。

2.噪声交易者风险(Noise Trader Risk)

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一些噪声交易者。当一只股票的价格偏离基本价值时,一些悲观的投资者(噪声交易者)会认为股价可能进一步下跌,从而抛掉这只股票,导致股价越来越偏离基本价值。3.执行成本(Implementation Cost)

为了预防基本风险,卖空有替代关系的股票是必需的。即使能找到有很好替代关系的股票,有时可能出现卖空的供给不足。而且当投资者需要卖空外国股票时,一些法律的限制也将导致无法实施卖空。另外,交易费用(如佣金)也会限制卖空的实施。

4.模型风险(Model Risk)

对基本价值的估计是实施套利行为的关键。我们只能从已知的理论模型中,推断出基本价值。但用模型估计出来的基本价值是否正确呢?我们不能得到绝对的肯定。这种不确定性影响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

四、行为金融模型

行为金融学家认为对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行为金融学家提出了许多行为金融模型。一些有影响的模型包括: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 Asset Pricing Model,BAPM)、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BPT)、DSSW模型(DeLong, Shleifer, Summers, Waldmann, 1990a, 1990b)、BSV模型(Barberis, Shleifer, and Vishny, 1998)、DHS模型(Daniel, Hirsheifer and Subramanyan, 1998)、HS模型(Hong and Stein, 1999)。

五、行为金融理论对金融市场上反常现象的解释

包括:1.行为金融理论对股金溢价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波动性之谜(volatility puzzle)、预测之谜(predictability puzzle)的解释;2.行为金融理论对横截面收益可预测性与时间序列收益可预测性的解释;3.行为金融理论对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及证券价格协同性(comovement)的解释;4.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反常行为的解释;5.行为金融理论对公司反常财务行为的解释

六、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及政策含义

1.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

典型的行为投资策略如下:

(1)反向投资策略(contrary investment strategy)

(2)动量交易策略(momentum trading strategy)

(3)成本平均策略(dollar-cost averaging strategy)和时间分散策略(time-diversification strategy)(4)小盘股策略

2.行为金融理论的政策含义

七、小结

大多数关于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文献,在最近几年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通过上文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领域里标准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从对标准金融理论的假设与结论提出质疑,到对市场有效性、资产定价模型等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一直到提出自己的资产组合理论,行为金融理论正在逐步漫向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我们可以预见,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的争论还会不断的深入。

目前争议最多的领域是行为金融有大量的来自其他社会学科的行为偏差假设。一些批评者认为行为金融理论往往用多种行为偏差解释同一反常现象,那么到底是哪种解释最合理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这些众多的行为偏差,使行为金融理论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对金融市场中的反常现象的解释范围更大。传统理性分析的方法,一般不关注假设是否足够合理,只要推出的结论合理,就认为是正确的。而行为金融理论的这些行为偏差假设,都经过其他社会学科的实证检验,

换言之,行为金融不但要求结论合理,而且前提假设也有其科学性。

行为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仍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首先,目前的行为金融模型都只基于投资者偏好、信念、有限套利中的一种或两种。如果行为金融模型能建立在这三者之上,那么无疑其解释力更强。其次,目前的行为金融理论用投资者固定的行为偏差去解释各种反常现象,但更有意义的研究是投资者如何在实际决策过程转化这些行为偏差,即如何把静态的行为偏差动态化。再次,至今为止行为金融理论缺少能直接应用于实际投资的模型,目前更多的行为金融理论在于解释反常现象。最后,一个更有挑战的方向是研究金融市场中的信息是如何传播的、投资者的信念是如何传播的、人们的注意力如何集中于某一热点股票,即众多个体的行为偏差如何产生总体的行为偏差。这对理解股市的泡沫与崩溃有重要的意义。Robert J. Shiller(2000)和DeMarzo、V ayanos、Zwiebel(2000)在这方面已做了一些研究,进一步的研究很值得我们去拓展。

参考文献:

〔1〕Brad M. Barber, T errance Odean, ―The Internet and the Investor‖,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2001; V ol. 15: 41-54

〔2〕David Hirshleifer, ―Investor Psychology and Asset Pricing‖, 2001; Working Paper

〔3〕Daniel Kahneman, Mark W. Riepe, “Aspects of Investor Psychology‖,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1998; V ol. 4

〔4〕Daniel Kahneman, Tversd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1979, 47: 263-291

〔5〕Eugene F. Fama, “Market Efficiency, Long-Term Returns, and Behavioral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 283-306

〔6〕Hersh shefrin, ―Behavioral corporate Finance‖, ―Beyond Greed and Fear: Understandi ng Behavioral Finance and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9

〔7〕Hersh Shefrin, Meir Statman, ―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0, V ol.35, No.2

〔8〕Kenneth L. Fisher, Meir Statman, ―A Behavioral Framework for Time Diversification‖, 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1999

〔9〕Kenneth L. Fisher, Meir Statman, ―Investor Sentiment and Stock Returns‖, 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2000

〔10〕K ent Daniel, David Hirshleifer, Siew Hong Teoh, ―Investor Psychology in Capital Markets: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2001; Working Paper

〔11〕Lawrence A. Cunniingham, ―Behavioral Finance and Investor Governance‖, Working Paper, 2001〔12〕Malcolm Baker, Serkan Sanasoglu, ―Limited arbitrage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2

〔13〕Mark Mitchell, Todd Pulvino, Erik Stafford, “Limited Arbitrage in Equity Markerts‖, 2001; Working Paper

〔14〕Matthew Rabin,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8; V ol. XXXVI(March): 11-46

〔15〕Meir Statman, ―Foreign Stocks in Behavioral Portfolios‖, 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1999

〔16〕Meir Statman, ―Behaviorial Finance: Past Battles and Future Engagements‖, 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1999

〔17〕Meir Statman, ―Lottery Players/Stock Traders‖, 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2002

〔18〕Nicholas Barberis, Richard Thaler, ―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 ?

〔19〕Rober t J. Shiller, ―Human Behavior and the Efficeinc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1999; V ol.1

〔20〕Robin Greenwood, ―Large Events and Limited Arbitrage: Evidence from a Japanese Stock Indes Redefinition‖, 2001; Working Paper

〔21〕Russell J. Fuller, ―Behavioral Finance and the Sources of Alpha‖, 2000; Working Paper

〔22〕Susan K. Laury, Charles A. Holt, ―Further Reflections on Prospect Theory‖, 2000?

〔23〕Terrance Odean, ―Do Investors Trade Too Muc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1279-1298 〔24〕Terrance Odean, ―Are Investors Reluctant to Realize Their Loss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8; V ol.LIII, No.5

〔25〕Ulrich Schmidt, Host Zank, ―Risk Aversion in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1

〔26〕Jay R. Ritter, Ivo Welch,“A Review of IPO Activity, Pricing, and Allocations‖, 2002; Working Paper

〔27〕Jeffrey Wurgler, Ekaterina Zhuravskaya, ―Does arbitrage flatten demand curves for stocks? ‖, 2001; Working Paper

〔28〕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 ―Stock Market Driven Acquisitions‖, 2001; Working Paper 〔29〕Eli Ofek , Matthew Richardson, ―The Rise and Fall of Internet Stock Prices‖, 2002; Working Paper 〔30〕Charles M. Jonesa, Owen A. Lamontb, ―Short Sale Constraints and Stock returns‖, 2002; Working Paper

〔31〕Gene D’Avo lio, “The Market for Borrowing Stock‖, 2000; Working Paper

〔32〕Alon Brav, Paul A. Gompers, ―The Role of Lock-ups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2

〔33〕Malcolm Baker, Jeffrey Wurgler, ― Market Timing and Capital Structur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LVII, NO. 1 . FEB. 2002

〔34〕Malcolm Baker, Jeremy C. Stein , Jeffrey Wurgler, ―When Does the Market Matter? Stock Prices and the Investment of Equity-Dependent Firms‖, 2001; Working Paper

〔35〕Malcolm Baker, Jeremy C. Stein, ―Market Liquidity as a Sentiment Indicator‖, 2002; Working Paper

〔36〕Malcolm Baker, Robin Greenwood, Jeffrey Wurgler, ―The maturity of debt issues and predictable variation in bond returns‖, 2002; Working Paper

〔37〕George M. Frankfurter a, Elton G. McGounb, “Resistance is futile: the assimilation of behavioral Fin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2; V ol. 48 375–389

〔38〕Stanley E. Zina,b, ―Are behavioral asset-pricing models structural?‖,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49 , 2002, 215–228

〔39〕Ba rbara S. Poole, ―On time: contributions from the social sciences‖, 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 , 9, 2000, 375-387

〔40〕George M. Frankfurtera, Elton G. McGounb, aLloyd F. Collete , “Anomalies in finance: What are they and what are they good for?‖,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10 , 2001, 407-429 〔41〕Werner F.M. De Bondt, ―A portrait of the individual investor‖,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42 , 1998, 831-844

〔42〕Joseph Chen, Harrison Hong, Jeremy C. Stein,“Forecasting Crashes: Trading V olume, Past Returns and Conditional Skewness in S tock Prices‖, 2000; Working Paper

〔43〕罗伯特·J·希勒,《非理性繁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4〕周宝凤、池祥莹、周冠男、等,《行为财务学:文献回顾与展望》,台湾国立中央大学

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传导渠道分析的文献综述

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传导渠道分析的文献综述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金融10—02 姓名:陈--- 程-- 张--

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传导渠道分析的文献综述 【摘要】从2007年初开始,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危机的爆发带来了全球信贷紧缩,与美国房地产的衰退结合和共同作用,导致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快速放缓,并且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更糟的是从2008年l0月后,由美国国家刺激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开始侵蚀实体经济。世界几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已经出现明显下滑,失业率剧增,世界经济出现衰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难逃牵连,也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的现象。本文献主要通过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为例来分析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并且结合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对稳定我国稳定金融系统做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政策性建议 一、金融危机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既是经济危机的分界点也是虚拟经济发展的临界点,这一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剪刀差形态不断扩大,而且八十年代之后世界范围内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都是以虚拟经济为导火索的。通过上述的分析,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虚拟经济的不断扩张加速了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剧了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给一国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乃至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虚拟经济所持的态度,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指导思想严重制约了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抑制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繁荣,因此正确认识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当今理论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要认识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首先要认识虚拟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虚拟经济产生之初,是为了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通过资金的流动,来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后来随着金融工具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规避风险就成为了虚拟经济的另一大功能。通过这两点,可以看出合理的虚拟经济发展对经济的整体发展是起促进作用的,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危机。 但是物极必反,近年来,由于金融监管体系的松懈以及相关立法的滞后,虚拟经济的高盈利性驱使着各国金融机构不断对金融工具及衍生工具进行创新,使得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我们知道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的,因为这种定价方式考虑到了对未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金融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结构这个概念首先由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提出,他指出金融结构是一个国家金融的上层结构,金融发展(Finance Development)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自戈德史密斯提出这些重要论断以来,有关金融结构的研究就受到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重视,甚至成为世界国金融战略调整的重大议题。 金融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概念,表现为世界不同国家拥有各不相同的金融结构模式,以及同一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金融结构模式。近些年,经过无数学者的研究和探索,这些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金融和法律主导型”以及“金融服务主导型”这四大类型的金融结构模式。以下我将主要从第三种“金融和法律”(即LLSV学派)探讨金融结构的观点。 在大多数学者们进行金融结构到底是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激烈大讨论的时候,也有部分学者产生了新的想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LSV学派的金融和法律理论。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以下简称LLSV)等学者没有掉入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的定义案臼,而是独辟蹊径,率先抓住一国法律体系的渊源与该国金融结构形成与演进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法律制度对市场投资者和银行债权人保护程度不同等角度展开研究,并以此作为变量解释不同类型金融体系形因,将金融结构的差异,归结为各国法律制度的异同。 LLSV认为一国的法律制度影响和制约了本国的金融结构,不同法律制度产生不同的投资者保护程度,一国的金融结构主导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该国法律所赋予的债权人和股东的权利差异,以及执行这种权利的力度差异。LLSV对49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金融体系进行了实证经验,认为具有普通法系的国家更倾向于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更重视中小股东的权利,大公司股权分散化结构趋势明显,因而更容易发展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则较为强调银行债权人的权利,由于相对缺乏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而最终发展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从法律渊源的差异、对市场投资人的法律保护力度与执行力度来看,习惯法对市场投资者保护最强,而法国民法系国家最弱,德国民法系国家居中。 同时LLSV(2000)指出:法律(包括立法和执法)是保护外部投资者不受内部人剥削的关键机制,法律保护制度既决定了控制权私利的高低,也决定了外部融资机会的大小。因为任何理性的投资者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极端情况下,为避免内部人攫取公司利润,都不会给公司提供融资,金融市场化的进程难以深化。随着法律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对内部人的剥削行为的约束也逐渐升级,致使其剥削成本增大,控制权私利锐减.剥削手段趋于无效,内部人对外部投资者的剥削将越来越困难,企业融资的外部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公

融资方面论文-文献综述

(一)国际上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和融资现状的研究综述 李集成(2012)美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实施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其操作方式是通过政府定期拨款设立的基金作为融资担保,引导其他资金来设立“小企业投资公司”,“小企业投资公司”在对小企业和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刚开始的操作方式是由小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投资公司提供短期优惠贷款,后改进为为小企业投资公司公开发行长期债券,政府为其发行的长期债券进行担保的方式。经过40多年的运作,该计划充分体现了小企业投资公司的价值,培养出了苹果、联邦快递等创新型企业。 以色列:以色列对企业的支持与美国相同点都是政府主导推动。但是以色列的操作方式与美国不同,以色列是先由政府拨款一亿美元成立YOZMA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通过参股方式参与民间资金设立商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再由商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对创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些商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对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给予资金支持,但其重点是创业企业的早期,投资的领域也限于在IT、医药、生物科学、通信等高技术领域并且具有专利技术的创业企业。 韩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重重,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韩国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支大学生优秀创业企业在金融和政策上等同于商业企业,并且在贷款方面更优惠于商业企业。韩国政府中小企业厅设立专门奖励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创业基金,基金规模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2.5亿韩元到2009年增加到6亿韩元。在中小企业厅的带领下,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团体也纷纷跟进支持大学生创业。韩国一系列做法,使得韩国创业在1998年至2001年间,每年以一杯的速度迅猛发展。 英国:英国用减税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英国的做法与前面几个国家不同,其主要操作方式是针对私人股权投资的减税政策,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进行。比如2000年实施的《公司创业投资法规》中规定,在税收方面,资金投入未上市的小型高风险企业3年以上,则可享受投资额20%的税收地面,税收地面额再投资可以推迟纳税,在种种税收政策的鼓励下,英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在2000年的适合超过60亿英镑。每年大概提供38%的资金投向大学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 [1] (二)现阶段国内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和融资现状的研究综述 吴运霞(2006)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李岚清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际运用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际运用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传统理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对人类在处理经济事务中为什么往往不能够冷静、客观和理性地做出决定的原因作出解释和寻找答案。本文将主要阐述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辅以实际案例分析理论的实际运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投资者不够理性,市场不够完善,或者投资者并不追求利益最大,等等,这些都不符合经典金融学的假设。所以一门新的学科,行为金融学产生了。 行为金融学以一种源自心理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将人的实际心理及其由此决定的行为特征纳入分析框架的金融学说而逐步兴起,它一经出现便在以有效市场假说为代表的现代金融理论中激起了波澜——不仅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现有框架提出了质疑,更为现代金融理论难以解决的异常现象作出了解释。行为金融学是针对现在被称之为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并不是要取代它,而是要弥补经典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 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上的。但大量实践证明人类并非如此,人们总是根据主观判断来做出抉择,有时太过自信,有时太够保守;再加上条件的限制,如信息的不完全等也会影响判断;在特定情况下,人有时会因自己的多样性选择而放弃理性行为。每一个微观个体的判断加总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小的影响。其次,经典金融学还假设,理性人总能抓住非理性人找到套利机会,因此理性人最终会在资本市场上存活下来。而实际上假设之所以为假设是太理想化了,显然在实践中的“反常现象”还需要其他理论来解释。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一).预期理论。它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论点: 1.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针对风险的态度。人们总是以自己身处的位置和衡量标 准来判断行为的收益与损失,因此更注重于预期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 2.损失规避。人们的偏好与财富的增量决定,而非财富总量,所以人们对损失 的敏感要高于收益,即损失效用大于收益效用。例如,在居民储蓄问题上,若实际率为正的,人们宁愿选择收益保障的银行存款,而非其他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 3.非贝叶斯法则的预期。概率论中的贝叶斯法则认为,分析样本数接近总体数 时,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接近总体的事件发生概率。这就不难解释中小散户的亏损问题了,因为长期看来,这些人的投资是非理性的,因此证券市场就不按照原先的规律,即贝叶斯法则运行。 4.框架效应。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会注意到环境的关系,会考虑问题以何种 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股市上呈现收益状态时,人们选择确定性收益,同时规避风险,反之勇于择险。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牛市时卖出,熊市时不抛现象。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金融危机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危机理论文献综述 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不仅次数大大增加,破坏力也明显增强。理论界对金融危机的研究的热情也同时被激发。迄今为止,金融危机理论大致可分为三代:以Krugman (1979)和Flood and Garber (1984)为代表的第一代理论;以Obstfeld(1994、1996)为代表的第二代理论;第三代理论因出现较晚,争论很大,流派很多。第一代模型认为政府实行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与固定汇率制的内在矛盾引起一国外汇储备的枯竭,当外汇储备降到临界水平就会引发投机性攻击,造成危机。第二代模型认为政府行为并不是线性膨胀的,而是理性的;所以政府会比较维持和放弃汇率制度的成本来选择措施,危机并不一定发生在储备耗完之后;另外这模型还强调“多重均衡”和“自我实现”性,当公众预期危机会发生时,“好”的均衡会转为“坏”的均衡从而引发危机。第三代模型的观点还不统一,研究者从而不同角度对危机形成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有的强调危机的传染性、有的强调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有的强调道德风险引起的过度借贷、有的强调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还有的强调企业的收支平衡恶化。三代金融危机模型都与现实事件相联系。第一代模型是对七八十年代拉美金融危机的解释,第二代模型以1992年EMS 金融危机为基础,第三代模型是对1997亚洲金融危机的解释。 1、第一代模型 1.1基本分析框架 0,>-=-αφαφt t t i y p m (1) 10)1(<<-+=r R r rD m t t t (2) 0>=μμt D (3) t t s p = (4) t t t s E i i +=* (5) 除了利率,其余的变量都为LOG 值。t m 表示名义货币,t D 国内信贷,t R 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汇储备的账面价值,t s 即期汇率,t p 价格水平,* i 国外利率(假定为常数),t i 国内利率。t E 表示t 时期可用信息的预期值。 方程(1)定义了实际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国内利率成反比。方程(2)是将货币量与储备和国内信贷相联系的一个等式。(3)式表示国内信贷以速度μ增长。购买力平价和公开利率平价分别由(4)式(5)式表示。 在完美预期条件下,t t t s s E =。设0* ==i y 并结合方程(1)、(4)和(5)得到: t t t s s m α-= (6) 当汇率固定时,设为s ,则0=t s 。中央银行通过向公众购买或出售国际储备来调节国内货币需求。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 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1、 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2、 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 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3、 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1 由图可见中国学者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在2006年后开始出现逐渐下滑,也表明了这一领域目前在中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此方面的研究分析 4、 研究内容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向,笔者对2007-2016十年间的208篇样本进行了逐一归类与整理,并进行了分类统计,由于其中部分文章有领域交叉,并且领域交叉文章,笔者将计入交叉领域双方,所以最终文章总数会大于208,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2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总计 综述及评介775132312132 基本理论研究 5444231528 (个人行为/集体 行为/有效市场假 说等) 公司金融中的应 52314427230 用 证券市场的应用14179787143272 房地产市场的应 2114 用 商业银行的应用

金融学2013年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报告 班级:09经济学(2)班学号:Xc09580217 姓名:金芳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而居民消费对于我国GDP新增份额的贡献率逐年下降,日趋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发张的障碍。我国必须改变过度依靠进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局面,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目前对我国来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全是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下,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已引起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只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且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现有的理论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才能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二、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一)国外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Gormley,Liu,Zhou(2010)认为,若政府没有提供一系列安全网,如失业、工伤、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为了未来的生活有所保障,最为理智的做法就是尽量缩减当前消费、增加未来储蓄。 Kotilikoff(1979)利用生命周期函数,在分析部分均衡和总体均衡时发现,退休效应只是对社会保障在资本存量上的替代效应部分抵消了,因此社会保障会增加居民储蓄,降低消费。 Barro(1978)的代际转移支付理论,认为生命周期家会所理论撕裂了各代人之间的联系,他的理论以储蓄为中介变量,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内个人代际转移支付所补偿,因此不部分抵消挤出效应,如果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偏好、禀赋、工作岗位,并且都缴纳相同的税金和社会保障费用,那么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的引入而产生变化。在这种情况,若存在遗产动机,那么社会保障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效应即为零。 (二)国内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强,很多学者倾向于预防性储蓄理论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臧旭恒、裴春霞(2004)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现状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现状: 摘要:由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存在着偏差,现代金融学无法对金融市场上的一系列“异象”进行充分的解释。行为金融学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投资者的实际行为进行研究,解释了金融市场上的这些“异象”。众多国内外学者结合与投资者偏好、信念以及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对投资者实际投资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非理性行为。进一步加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合作,将有助于更快的推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更加准确、系统的解释金融市场上的非理性行为,来为投资者决策进行服务。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前后,关于股票市场的一系列研究和实证发现了一些与理性人假设不符的异常现象,如人们会过早的卖掉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面对这些异常现象,诸多学者对于完全理性人的假设提出了质疑,通过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金融市场上的这些异象得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行为金融学这个学科也逐渐随之出现。Thaler 将行为金融学称之为一种“开放性思维的金融学科”,因为它承认一些经济金融机构、个人存在非完全理性行为的可能性。大多数情况下,行为金融学是将心理学应用到金融行为者的身上。金融学的倡导者坚持认为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人,而只是普通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真实行为,揭示了投资者的非理性和竞争市场中人的易犯错性[1]。 尽管这种对于理性的背离是随机的,但也是系统的。Shleifer 指出投资者对于经济理性的背离是高度普遍和系统的[2]。很长一段时间前,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了人们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在做预测时会经常犯一些可预见的错误。通过结合心理学和金融学,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解释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Ritter认为行为金融学由两大块构成:认知心理和套利限制,他认为认知指的人们就是如何思考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过程中存在一些系统的错误,如人们的过度自信倾向,人们总是过多的注重近期的经验、经历等。而且人们的这种偏向也有可能产生分歧[3]。Witteloostuijn和Muehlfeld 认为认知心理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主流研究方向,它使得我们对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认知缺陷和心理偏向会对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产生影响[4]。由于投资者是非完全理性人,因此他们的认知缺陷、心理偏差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以致做出有损他们资产的决策。倾向于这些偏差的投资者经常会冒一些他们所不了解的风险,得到一些他们所没有预测到的结果,会进行一些没必要的交易,当最终结果为坏的时候他们会经常自责或者责怪他人[5]。 Kent Baker和Nosinger 认为常见的投资错误是由投资者的认知、情绪缺陷和心理偏向引起的,并把这些偏向分为了两类:投资者是如何思考的(how investors think)和投资者是如何感知的(how investors feel),并阐述了心理偏向和投资者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bias)、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一、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二、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

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三、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作者XX大学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文献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同时,文献也表明,如果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进行融资,那么金融发展会缩小收入不平等。反之,金融发展则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经济增长 一、前言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外生的经济技术进步率(Solow,1956,Swan,1956)。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黑箱,人们不确切知道哪些因素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一代代的经济学家尝试打开技术进步的黑箱。在20世纪80年代,对技术进步的黑箱的研究取得了进展,Romer (1986)和Lucas (1988)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从而开启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时代。在经济增长理论取得突破之前,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Diamond and Dybvig,1983,Diamond,1984,Gale andHellwig,1985,Townsend,1979)。也正是由于这些突破性的进展,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上,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是因,即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Hicks,1969);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是果,即经济增长带来了金融发展(例如,Lucas,1988)。在20世纪90年代,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理论,经济学家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也即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金融发展。

有关金融危机中羊群效应的外文文献综述

有关金融危机中羊群效应的外文文献综述 Adam Szyszka在《Behavioral Anatomy of the Financial Crisis》一文中首先交代了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宏观经济背景,其次剖析了人的行为是如何深刻加剧了金融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的行为就是羊群效应。文中写道: 在楼价反弹伴随着股价和大宗商品价格迅速增长的时候,很明显是由于市场参与者的从众行为导致的投机泡沫,羊群行为可能同时发生于理性和非理性投资者中((Bikhchandani & Sharma, 2000;Devenow & Welch, 1996; Hirshleifer & Teoh, 2003)。对羊群效应的分析构成了行为金融学,因为投资者整体出错才会影响资产价格,单一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不会影响市场价格的,如果投资者没有集体行动,并且未在在同一时间犯类似的错误心理,他们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彼此抵消,市场将保持高效率。 在牛市期间,非理性的投资者做出购买决策并不是基于该资产的基本面,而是基于观察别人在该资产早前价格上涨中的行为,从而模仿其进行投资决策。他们希望资产进一步增值,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此时的资产价格已经相当的昂贵。他们的思维动机和行为方式可以描述如下:由于人们的投资,资产价格上涨。因为别人都买,因此价格会越来越高,利润也就由此产生。这是典型的跟着增长趋势下赌注,这种机制在文献中被称作反馈交易。有相当多同样思维的投资者在践行着反馈机制,由于越来越多的新投资者加入,从而导致大量的需求

并推高价格的上涨,媒体的宣扬和专家的看涨言论也助长了更多地投资者加入。 Cutler, Poterba, & Summers (1990) and DeLong et al. (1990)描述了非理性投资者的反馈交易模型,此外,DeLong et al. (1990)认为,理性的投资者可以预期反馈交易中存在非理性投资者并且能够故意的破坏价格,换句话说,通过预测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理性的投资者可以提前决定购买一些资产,当非理性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导致资产价值越来越发散时,理性投资者也有足够的时间出售资产获利。 虽然无法判断分析师或市场主体的行为是非理性狂热还是理性行事,他们有利于市场的言论并非没有意义。例如:Trueman (1994)认为,金融分析师按照自己的意见理性行事,但发布预测和建议时又与其他分析师的预测趋同,证明了理性的专业人士中也会存在羊群行为,因为他们恐惧自己的名誉遭到损失,或者是特定的报酬和特定评价方式使得他们产生了逆向选择。一般情况下,牛市中专业人士更加积极的赌价格上涨而非下跌,即使他们知道资产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基本合理的水平。 即使所有的投资者都保持理性,羊群行为理论上也会导致资产的错误定价,这是所谓的信息瀑布导致的结果。Banerjee (1992) and Bikhchandani, Hirshleifer & Welch (1992)提出的模型中,理性的决策者在有风险的情况下采取行动,正确运用贝叶斯规则,并根据他人的行为推导出自己的信息。 Lee (1998)提出了一个模型,大量累积的私人信息可能会突然

补充资料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行为、理性与金融 行为、理性与金融——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作者:郭燕 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围绕理性人始终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预设,金融学形成了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组成的抽象的理论框架。但是,这些理想的模型似乎在越来越多的现实检验中出现问题,1977年,罗尔(Roll)发现,统计数据与模型的冲突显示作为标准金融学基石的CAPM可能是无法验证的。 之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学术界的有效市场假说(EMH),也被指出了许多统计异常现象。同时,标准金融理论的另一个关键概念β系数,显示出其与股票投资收益仅有不明显的联系。1992年,作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奠基人之一的E·法玛(Eugene Fama)甚至撤回了对CAPM的支持。这些无疑把现代金融学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经典的、数量经济基础上的严谨体系如果不是错误的,也至少是很不完善的。金融学面临着一旁是没有严格的统计数据支持的模型、另一旁是没有理论解释的实证数据的局面,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来研究金融活动当中人们决策行为的“行为金融学”便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点。 其实,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并不是晚近的事情,在主流金融学的兴起、发展过程中,作为社会科学当中重要分支的行为学早已渗入金融学当中,只是一直在边缘位置上若隐若现。早在1951年,美国奥兰多商业大学的布鲁尔(O.K.Burell)教授就发表了“一种可用于投资研究的实验方法”一文,率先提出了用实验来讨论理论的必要性;随后的1967年,来自俄勒冈大学的巴曼(Bauman)发表了“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更加明确地批评了金融学科片面依靠模型的治学态度,并指出金融学与行为学的结合应

金融文献综述

文献归纳和述评 研究背景 由于标准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行为金融以心理学和行为学为基础,提出有限理性和非有效市场,来解释金融市场的异象,这是对标准金融学的强有力挑战。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之间的差异是研究目标不同。标准金融学描述经济个体的最优决策行为,而行为金融描述的是真实决策行为。 国内外行为金融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状况 行为金融理论奠基人是美国心理学家、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和实验经济学家Amos Tversky,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大量的行为实验,观察对比发现,许多投资者在实际决策时表现出非完全理性和风险厌恶特征,投资行为的期望值在不同情境多种多样。 1979年Kahneman 和Tversky 共同提出的“期望理论”,成为了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学说,该理论把投资者的情绪变化纳入模型参考指标,提出了在不同风险偏好和效用函数下投资者的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期望理论”的出现成为行为金融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行为金融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Kahneman还在2002年摘取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预示着行为金融理论和行为经济理论在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进一步开拓出心理学方法在经济学应用空间。1982年Kahneman、Slovic 和Tversky 在《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中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的经典经济模型中基本假设相违背的三个方面: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为“认知偏差”。 1985年,Bondt和R.H.Thaler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引发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复兴,通过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实证检验了美国市场存在过度反应。学术界视他们的研究工作为行为金融研究的正式开端,标志着行为金融的研究进入黄金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更多的学者投入了这项工作,Thaler、Shiller、Shefrin、Statman 以及Odean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Thaler分别在1987和1999年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心理会计等问题,Shiller在1990年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投机价格和流行心态的关系等,得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股价波动加剧。Odean在1998年研究投资者在风险厌恶的条件下,结合股票价格、成交量、组合收益等方面就处置效应、过度自信等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得到投资者普遍具有处置效应和过度自信行为特征。因此,Thaler、Shiller、Odean等人被称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的第二代领军人物。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行为金融理论更加注重投资者心理对最优组合投资决策和资产定价的影响。Shefrin和Statman在1994年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随后在2000年,他们又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行为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如资产金字塔一层一层构成。每层有不同的目标,每层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有的是为了避免贫困和破产,规避等闲;有的是为了暴富,追逐风险,进一步充实了行为金融理论。 国内研究现状 行为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模型和策略介绍阶段,近年来也开始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实际问题。国内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年至2000年底,这一阶段主要集中于研究行为金融理论与经典金融理论系统冲突,应用期望理论对一些典型心理特征和决策特征进行介绍和研究,运用行为金融解释股市“异象”以及介绍该理论的研究前景。1999年,刘力教授的《行为金融理论对EMH假说的挑战》一文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行为金融理论与EMH之争及其基本理论的文章。2000年,牛芳和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黄铁矿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成分相同而属于正交(斜方)晶系的称为白铁矿。成分中还常存在微量的钴、镍、铜、金、硒等元素,含量较高时可在提取硫的过程中综合回收和利用。 简介 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 黄铁矿是铁的二硫化物。纯黄铁矿中含有46.67%的铁和53.33%的硫。我国一般将黄铁矿作为生产硫磺和硫酸的原料,而不是用作提炼铁的原料,因为提炼铁有更好的铁矿石。黄铁矿分布广泛,在很多矿石和岩石中包括煤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一般呈黄铜色立方体。黄铁矿风化后会变成褐铁矿或黄钾铁矾。黄铁矿可经由岩浆分结作用、热水溶液或升华作用中生成,也可产于火成岩、沉积岩[1]中。 黄铁矿化学成分是FeS2,是提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其晶体属等轴晶系。成分中通常含少量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立方体晶面上有与晶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结核状。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参差状断口。摩氏硬度较大,达6-6.5,小刀刻不动。比重4.9―5.2。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 有趣的是,由于黄铁矿外观与黄金类似,被称为“愚人金”。如何识别它和真正的黄金呢?只要拿它在不带釉的白瓷板上一划,一看划出的条痕(即留在白瓷板上的粉末),就会真假分明了。金矿的条痕是金黄色的,黄铁矿的条痕是绿黑色的。用手掂一下,手感特别重的是黄金,因为自然金的比重是15.6―18.3,而黄铁矿只有4.9―5.2。另外,灼烧也可以辨别——黄铁矿会发出刺激性气味(SO2)。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金融市场中存在很多不能被传统金融学所解释的现象,比如股权滋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封闭式基金之谜、股利之谜、小公司现象、一月份效应、价格反转、反应过度和羊群行为等等。学者们将这些违背有效市场假说,传统金融学理论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现象称之为“异象”或“未解之谜”。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大“异象”对传统金融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向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严峻挑战。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完美的”传统金融学理论。 传统金融学理论把人看作是理性人,即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理性的,追求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人们的估计是无偏的,满足贝叶斯过程。因为人的假设与现实中人的决策行为有一定差异,所以人们开始关注人类行为及心理在决策中的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金融问题,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从而金融学的研究焦点开始从“市场”研究转向“人类行为”研究。 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36年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证券的价格取决于投资者共同的心理预期。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行为金融学是由美国奥瑞格大学教授Burrel和Bauman(1951年)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对投资者的决策研究仅仅依赖于化的模型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投资者的某些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对决策的影响。心理学Slovic(1972)教授从行为学角度研究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随后,Tversky 和Kahneman在1974年和1979年分别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进行了行为金融学研究,分别讨论了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问题,从而奠定了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中的大量“异象”被发现,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当时的行为金融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异象”、投资者非理性和投资者行为方面的实证研究。Debondt和Taler(1985)在《股票市场反应过度了吗》一文中基于多年的股票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正式提出了“反应过度”假说,并指出投资者会对突发的信息产生“反应过度”。Barber和Oden(2000,2001)通过对个人投资者的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远低于CAPM所决定的收益,认为其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