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孩盗汗的两剂药方(非常有效)
治疗盗汗验方

治疗盗汗验方治疗盗汗验方1、盗汗。
用白术四两,分别以一两同牡蛎炒,同石斛炒,同麦麸炒。
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杰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2、盗汗验方。
用防风二两、川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临睡时服。
3、再方。
用龙胆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胆汁三两(滴入少许温酒)调服。
治小儿盗汗,可加防风。
4、再方。
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5、再方。
用豉一升,微炒香,放清酒三升中泡三天,取汁服(冷热均可)。
如无效,可多服几剂。
6、盗汗、自汗。
每夜卧时,带饥吃蒸饼一枚。
几天后即可止汗。
7、再方。
用韭根四十九根。
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8、治盗汗不止。
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诚,临时温服。
9、虚劳盗汗,烦热口干。
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饭后服,米汤送下。
此方名“青蒿丸”。
10、治盗汗、阴汗。
用麻黄根、牡蛎粉,共研为末,扑身上。
又方:麻黄根、椒目,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酒送下。
外用麻黄根、旧蒲扇,共研为末,扑身上。
11、痞症(发热、盗汗、胸背疼痛)。
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浆水内煮十沸,去面。
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黄,研为末。
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每服一钱,临星时服,冷蜜水送睛。
忌油腻鱼肉。
12、盗汗不止。
有桃枭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心二根,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13、盗汗遗精。
用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盐汤送下。
14、虚损积劳(身体久虚或大病后出现盗汗、气喘、心悸、胃弱、多卧少起等病象)。
用乌雌鸡一只,治净,以生地典一斤(切细)、饴糖一斤,放入鸡腹内,扎定,装铜器中,用甑蒸熟,食鸡饮汁,勿用盐。
一月照此法吃鸡一次,极效。
15、遗精白浊,盗汗虚劳。
用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空心服,盐汤磅送下。
16、气虚盗汗的治疗验方。
自汗、盗汗、出汗多,中医的止汗方法很管用,值得学习

自汗、盗汗、出汗多,中医的止汗方法很管用,值得学习来源:杏林明师学社作者:杏林明师编辑部夏季,出汗这件事是不可避免的。
正常的汗出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如果汗出过多,不论天冷天热、白天晚上,动不动就一身汗,那就不正常了。
正巧有朋友问,中医有没有可以治疗汗多的方法。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中医对出汗的看法,以及治疗汗多的思路。
另外,张教授还有一张代茶饮的方子,送给大家,一般汗多的朋友,在家用开水泡着喝就行,省得来回往医院跑了。
01白天晚上都出汗,一活动汗更多在张教授的门诊里,有很多受汗多困扰的患者。
杨大姐就是其中一位。
她这2年来出汗量明显比之前增加,只要稍微活动下,全身就往外冒汗,晚上比白天还严重。
而且很怕风怕冷,出门在外,总要比别人穿得厚。
我们来看当时的记录——临床医案杨某某,女,54岁。
【主诉】汗出增多2年。
【病史】患者自诉近2年以来,全身汗多,以夜间为重,动则加剧,平素恶风畏寒,神疲乏力,肢体困重不适;自觉排便不爽,大便溏稀,饮食稍有不慎则腹泻,夜尿2-3次。
【刻下】患者形体偏胖,衣衫较厚,出汗量多,神情倦怠,肢体乏力,纳食一般,大便溏薄,舌淡胖苔厚腻,脉濡细。
——张景明教授临床验案——02为什么有些人会出汗多?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把出汗这件事给整明白了,并简要概括为7个字——阳加于阴谓之汗。
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张教授打了一个很通俗易懂的比方——这就好像我们在家里烧水一样,炉子下有火,火是阳;炉子里有水,水是阴。
火把水烧开了或烧到半开时,有水蒸气冒出来了,蒸汽到了锅盖上,形成了水珠,就好比我们的汗液。
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阳加于阴谓之汗”。
在运动的时候、天热的时候,阳气蒸化津液出汗,这是正常的生理性出汗。
为什么有些人会出汗多?卫气要先做检讨。
我们人体出多少汗,由体表的卫气来管控着。
阳是正常的,阴也是正常的,但是卫气虚了,固摄汗液的功能不正常了,汗液没人管,自由自在地想走就走,身体就会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地往外冒汗。
小儿盗汗的偏方

小儿盗汗的偏方
关于《小儿盗汗的偏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盗汗对小宝宝人体的损害非常大,这儿详细介绍好多个小秘方处理小儿盗汗。
1.小儿盗汗补钙补锌法
(1)能够把小黄鱼做成酥鱼。
作法是:把锅烧热,锅内放进葱、姜放底,把10公分上下长
的小黄鱼排污在
上边,加适当醋用温火煮烂,乃至能够连剁椒鱼头、鸡骨头都烛穌。
那样,成条鱼就都变成了能够服用的补铁剂。
(2)将马铃薯清洗削皮,切割成一小块,下锅内放水容易上火煮20~40分钟,或上笼蒸30分钟,熟后取下,剥削皮,放
入碗上用汤勺抑制捣烂,添加熟牛乳搅拌均匀,即成牛奶土豆泥。
此食带有很多蛋白,碳水化合物化合物,
维他命和营养元素,牛乳还带有维他命D,有益于钙的消化吸收,对小宝宝发肓有利。
2.泥鳅鱼鱼头汤治盗汗
取泥鳅鱼一条,净重
200~250克,用温开水洗去鱼身粘液,去首尾、内脏器官;上锅再加适当的菜籽油,油烧以后放鱼煎至淡黄色,随后加适当冷水,文火慢熬至约有小半碗汤,放少量食用盐,熄火就可以,最终给孩子喝粥吃荤。
小宝宝出現盗汗症状时,要立即查清原因,尽快医治,但一般不认为病理性医治,只是采取有效对策,清除小儿盗汗的物理学要素。
治疗盗汗的中药方

盗汗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常常表现为睡眠过程中身体异常出汗,醒来后出汗停止。
中医认为盗汗多由阴虚阳亢、气血亏损所致,因此治疗盗汗的中药方多以养阴潜阳、生津补气、收敛止汗为治则。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盗汗的中药方:五砂散处方:五倍子5份,辰砂1份。
用法:共研细末,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
主治: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
玉屏风散加减处方:白术12克、黄芪20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贴。
若汗出严重者加麻黄根12克、乌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枣仁12克、茯神18克、桂圆12克。
主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
当归六黄汤加减处方:当归12克,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各6克,黄芪12克。
用法:水煎服。
主要用以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面赤、心烦尿赤、舌红。
若阴虚火旺轻者,可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泻其火而不伤其阴,适用于结核病。
主治:阴虚火旺引起的盗汗。
此外,治疗盗汗的中药方还有红枣7~10枚,仙鹤草20~50克,水煎服:用武火烧热锅,倒入腰花速炒熟,然后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次。
这个方子主要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盗汗等症。
总之,治疗盗汗的中药方有很多种,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中药方前,需要了解自己的症状和体质,以便选择合适的中药方进行治疗。
同时,需要注意中药方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等不良后果。
『盗汗集』盗汗方剂-仙枣汤

介绍一个简单的方剂
方名:仙枣汤。来源:俞伯君《浙江中医》。
组成:仙鹤草30-90克,红枣5-10枚。水煎服。
功:补肾健胃,收敛止汗。
主治:盗汗、虚损等。
盗汗就是睡着以后出汗在婴幼儿非常容易见到一直到青少年当中都不少见成年人在身体体质变化疾病等因素影响下也很容易出现盗汗
『盗汗集』盗汗方剂-仙枣汤
盗汗,就是睡着以后出汗,在婴幼儿非常容易见到,一直到青少年当中都不少见,成年人在身体体质变化、疾病等因素影响下也很容易出现盗汗。
这时使用中医手段进行调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夜间盗汗的中医验方

夜间盗汗的中医验方
夜间盗汗是指入睡后汗出,醒后即止的症状。
有的人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
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
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其中若是偶尔盗汗可不必在意,经常盗汗并伴有发热、咳嗽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夜间盗汗患者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自治。
验方法:
1、生黄芪 30 克,黑大豆 90 克,白术 10 克。
洗净加清水 500 毫升,煎至 250 毫升,加食盐少许,饮汁食豆。
2、浮小麦30 克,淮山药30 克。
浮小麦以布袋包,与淮山药同加水煎汤,代茶饮。
3、浮小麦 15 克,乌梅 10 枚,桑叶 9 克,红枣 10 枚。
加水煎服。
用于阴虚盗汗。
药膳法:
1、羊肚 200 克,浮小麦 30 克。
羊肚洗净、切块,与浮小麦同煮熟,吃羊肚喝汤。
2、浮小麦 50 克,红枣 6 枚,甘草 6 克,桂圆肉 5 枚。
水煎喝汤,吃枣和桂圆肉。
外用法:
1、五倍子 1.5 克,朱砂 0.3 克。
共研为细末,冷开水调,睡前敷脐中,次晨去掉。
2、龙骨、牡蛎、糯米各等量。
共研细末,布包扑身上。
每日数次。
宝宝夜间出汗,仙鹤草+枣,从根本上止住盗汗

宝宝夜间出汗,仙鹤草+枣,从根本上止住盗汗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生于草地、荒地、路旁、山坡。
主要作用是收敛止血、止痢、杀虫。
主治各种出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痈肿、跌打及创伤出血。
《本草纲目》称仙鹤草有补虚强壮作用,能治劳力过度所致脱力劳伤。
盗汗是指睡时汗出、醒时自止的病证。
各种原因所致盗汗,多由气阴两虚,营卫不和,腠理不固,以至津液外泄所致。
一般常用当归六黄汤、生脉散、大补阴丸治疗,但有的有效,有的无效。
上海近代名医丁福保先生用仙鹤草、大枣治疗盗汗效果满意(载《浙江中医杂志》)。
之后许多医生用仙鹤草为主治疗盗汗、自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仙鹤草味涩收敛,滋补强壮,同大枣合用能益气固表,调补阴血,使营卫调,腠理固密,津液不致外泄而盗汗自愈。
药物组成:仙鹤草60克、大枣20枚(掰开)。
水煎服。
安阳关思友用上方治疗20多例自汗盗汗患者,均获良效。
如治赵某,黎明汗流浃背20余日,患者消瘦、气短、怕冷、咽干、失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证属气阴两虚,用本方取得良效。
仙鹤草又叫脱力草,还可以治疗疲乏症,症见全身疲乏无力,头晕头昏,少气懒言,没精神等,属于脾气虚弱的表现。
仙鹤草能补脾益气,用于治疗脾虚引起的上述诸症。
可用仙鹤草40克、红糖30克,将仙鹤草煎2次混合,分成2份,早晚各服一份,服用时将红糖加到药液中搅匀。
本疗法适用于小儿与大人,此些偏方都是我和小区妈妈们各自用过和收集起来的,对宝宝平时常见的疾病,如咳嗽,发烧,便秘,湿疹等,也都有针对的食疗方和小偏方,另外,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如果宝宝经常踢被子,睡觉时候咯吱咯吱磨牙,早上起来口臭严重,眼屎多,舌苔不正常,突然很爱吃饭或者突然厌食,这些都说明宝宝快要生病了,或者体质很不好,脾胃功能很差,家长如果不及时护理,宝宝以后会经常生病,而且很反复。
治儿童盗汗偏方

治儿童盗汗偏方宝宝入睡不久即汗出淋漓,特别是头部和颈部,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盗汗现象,多见于表虚的儿童。
可以试试下面的偏方:黄芪20克、浮小麦20克、麻黄根10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0克、糯稻根10克、红枣6枚、煅牡蛎30克。
先放冷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用中火煎开,再用小火煎15分钟,倒出第一汁:再以同样的方法煎取二汁,将两汁药合并,分成两份,每天服一份,分2—3次饮服。
隔日服的放冰箱,服时加温。
泥鳅鱼200~250克,用温水洗去粘液,去头尾、内脏,用适量菜油煎至黄色,然后加水适量,煮汤至半碗,再加盐适量,喝汤吃肉。
每日一次,年龄小者分次服食。
本方治疗因营养不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缺钙、佝偻病等引起的盗汗五十八例,均获显著效果,一般连用5~6天即可见效。
我的小孙子从一岁多开始,经医生诊断为自汗、盗汗症。
由于孩子太小,不愿意吃药打针,后来在朋友处了解到用浮小麦可治疗小儿自汗盗汗的偏方,经试用效果明显。
其方法是:到中药店买浮小麦一两,再到副食店买上等的好红枣、红糖若干备用。
首先将浮小麦的三分之一洗净,放入无油的铁锅内,用温火炒成黄色,炸开小口并放出麦香味时,加冷水一碗,同时放入5-6枚大红枣一起煎煮(放入前将红枣洗净、剪开或用手撕成若干小块,容易煮烂),待红枣煮烂后,过滤去渣,加入适量红糖,分早晚两次服完,如果放凉了,可隔水加热再服。
三天为一个疗程,一般轻者用一个疗程,重者两个疗程见效。
无毒副作用。
前段时间可乐睡觉都是满头大汗,每晚都要换一身衣服,可乐外婆说是流虚汗,宝宝体弱的表现,告诉我这个偏方(其实是老年人的土方)。
开始3天没见明显效果,服完3帖,神了,晚上睡觉没流汗了,我都是装保温杯里带到幼儿园给宝宝当水喝的。
神效神效。
给家有宝宝流虚汗的共享宝宝入睡不久即汗出淋漓,特别是头部和颈部,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盗汗现象,多见于表虚的儿童。
可以试试下面的偏方:浮小麦(即瘪小麦)20克、黄芪20克、大红枣7枚(若是小红枣放14枚)红枣剁碎,先放冷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用中火煎开,再用小火煎15分钟,每天服一剂,分2—3次饮服,连服7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小孩子盗汗的两个药方,奇效!
我家的小朋友,今年6岁。
一直出虚汗,中午睡觉都是大汗淋漓的,最厉害的时候,睡衣和枕头都湿了,持续了一段时间,面色不好,胃口也差。
食疗、西医、吃虚汗停颗粒、玉屏风颗粒、龙牡壮骨颗粒等都无效!后来,听街坊说,附近的龙生堂药店有中医师可以给开药,可以带去看看。
下班后带去药店,老中医给小朋友把了一下脉,看了舌头。
给开了第一剂药,叮嘱两碗水煲成一碗,睡觉前喝。
以下内容需下载后可看。
药方一:党参15,北芪20,白术12,浮小麦12,麻黄根12,夏枯草8,牡蛎20,麦冬8,五味子8,乌梅7,。
一剂药喝了,出汗大为减少!!
第二天再去复诊,重新开第二剂药方:
药方二:党参20,白术12,北芪20,麻黄根10,夏枯草6,云岑10,五味子7,浮小麦15,牡蛎15,乌梅8,淮山15,陈皮4.这个药方吃了两剂,虚汗竟然没有了!
看来中医还是很神奇哟!特写此日记,谢谢这个梁医生,并记下这个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