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及防治措施
云南地震带

云南地震带引言: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被誉为“南天风景”,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然而,这片美丽的土地也经常受到地震的困扰。
云南地震带是指云南省境内发生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区,这里的地震活动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云南地震带的地理特征、地震活动以及人们对地震的应对措施。
1. 云南地震带的地理特征云南地震带位于云南省境内,呈南北走向,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
该区域是中国唯一一个东、南、北三个地壳构造单元交汇的地方,地质结构复杂。
同时,云南地震带还位于印度-欧亚板块和印度-澎湖板块之间的边界。
这种复杂的地理特征使得云南地震带具有较高的地震活动性。
2. 云南地震带的地震活动云南地震带是中国云南省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每年都会发生多次地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云南地震带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发生了许多重大地震事件,其中一些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1996年7月5日的云南临沧地震是近年来云南地震带最为严重的地震事件之一,造成了上千人死亡和大量的房屋倒塌。
3. 对地震的应对措施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云南省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
首先,建立了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地震的发生情况。
其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加入了地震防灾要求,提高了建筑物对地震的承载能力。
此外,云南省还定期进行地震演练,加强公众的地震知识和自救能力培训,以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应对能力。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云南省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水平。
结论:云南地震带是云南省境内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区,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地理特征使得地震活动频繁,给当地的人民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云南省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和研究,提高地震防灾能力,减小地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和破坏。
解析地质灾害治理与防治

解析地质灾害治理与防治[摘要]本文依据云南省的地形、地质以及气候特征,对云南省地质灾祸管理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扼要的探求和论述。
1云南省的区域结构背景云南作为地质灾祸最频发的地域之一,由于地形地貌以及天文位置影响,各种地质灾祸散布在省内。
云南省的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岩浆作用、断裂结构以及蜕变成矿的多期性、长期性、继承性的活动。
断裂结构为不同等级、范围、特征的结构方式与地形地貌。
它具有显著的区带特征。
云南地形结构相对复杂,很多河流、山脉、坝子、湖泊的走向都受断层控制。
我省作为地震高发区,仅次于西藏、台湾与新疆,处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中南区域,同属于南亚地震系列。
依据云南区域结构显现状况来看,能够分红五个板块。
在扬子板块中,主要包含丽江台缘、滇东、川滇褶断带;华南板块,主要是滇东南加里东褶断带,以及甘孜到松潘的板块、思茅到昌都的板块、念青唐古拉到冈底斯的板块。
由于不同的区域单元,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并且湖泊、河流、山脉、盆地都会遭到断裂带影响,所以会直接控制地震散布,让其具有不同的气候特征。
2气候、地形与地貌2.1气候云南受安定洋与印度洋季风影响严重,从属于热带与亚热带高原潮湿气候。
由于纬度相对较低,在北纬21到29度之间,地形高差差别很大,以显著的垂直气候散布,干湿时节类型多样,在高原上呈现出“一雨成冬,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年温度不断在4到25度之间,大多数地域在15度左右。
一月份大多数地域的气温在8到17度,而西北山区则会低到零下4度;七月份普通在11到29度之间,只要澜沧江、元江、金沙江河谷气温相对较高,最高气温能够到达43度以上。
东川市的纬度差不到26度,程度间隔长达30多公里,由于相对高差到达1000米,落雪、汤丹、新村三地的年均匀气温分别为:7度、13度、20度,无霜期分别为:173d、260d、316d。
全省的雨季散布在5到10月,均匀降雨量为600到2300毫米之间,6到8月的降水量为整年的60%,这一时段也是云南地质灾祸最严重的时期。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2.25•【字号】云政办发[2004]44号•【施行日期】2004.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通知(云政办发[2004]44号)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二月二十五日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20年)前言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国土面积 39.4万平方千米。
全省设6个地级市、2个地区、8个自治州、10个县级市、80个县、29个自治县、10个市辖区,省会驻地昆明市。
2002年末全省总人口4333.1万人,平均每平方千米110人。
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47%。
云南省“十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3大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滇、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4大战略,培育和壮大烟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电力和矿产5大支柱产业。
在“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推进云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受自然条件制约,云南省是我国地质灾害危害最重的地区。
地质灾害的危害,严重制约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贯彻“十六大”精神,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动地、有预见性地部署和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讨论稿)》,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编制本规划。
云南西部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方案

210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云南西部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方案朱建华(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云南 大理 671000)摘 要: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每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对于云贵高原山区省份,地质灾害的发生受季节性影响明显,其甚至成为诱发灾害频发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降低坡体水位和支挡成为治理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有效工程措施。
然而,目前多依据地质勘探时的地下水位及工程地质条件开展工程治理,没有考虑边坡稳定性的演化过程。
因此,基于坡体稳定性的演化过程,提出经济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成为这一地区亟待解决的工程与科学问题。
关键词:云南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灾害特征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11-0210-2收稿日期:2019-11作者简介:朱建华,男,生于1986年,纳西族,云南大理人,水工环工程师,主要从事灾害治理勘查及治理工程设计等技术类工作。
1 研究区域概况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部。
地处东经100°06'~100°41'、北纬24°39'~25°10'之间。
从现场勘查情况来看,随着近年云南省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扩大、人口增加,该冲沟排水量逐年增大,加之滑体结构松散,加快了滑坡前缘掏蚀,局部前缘陡坎高达4m ~5m,陡坎后部滑体逐渐失稳变形。
2 导致地质灾害形成因素2.1 地形地貌条件滑坡长82m,前缘剪出口与后缘高差约24m,地形坡度15°~30°,植被稀疏,欠发育,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空间条件。
2.2 水文因素工程区雨季常有连续性降雨及暴雨,且雨季较长,增大了山坡岩土体的重度,同时降低其强度。
地表水及坡体内地表水入渗,软化滑带。
洪水冲刷滑坡前缘冲沟,沟床淘蚀下切严重,逐步释放坡体应力。
大气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3 地质灾害治理方案与工程布置根据研究区东侧滑坡区的特点,在稳定性分析和上述方案初步论证的基础上,地质灾害治理思路主要采用:抗滑桩对滑坡推力进行支挡保护滑坡后部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
云南地质调查报告

云南地质调查报告云南地质调查报告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为了更好地了解云南的地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地质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云南的地质特征、地质资源以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情况。
一、地质特征云南地处滇池盆地和滇西北高原的交汇处,地形复杂多样。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云南境内主要有以下几种地质类型:1. 山地:云南地势起伏,山地占据了大部分面积。
其中,横断山脉是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它横贯云南北部,是中国的重要分水岭之一。
此外,怒江大峡谷、泸沽湖等地也是云南山地地貌的代表。
2. 高原:滇西北高原是云南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
该地区地势平缓,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宜人。
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3. 盆地:滇池盆地是云南的重要盆地,位于云南中部。
这个盆地地势低洼,是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二、地质资源云南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其中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等。
以下是我们调查得出的一些重要发现:1. 矿产资源:云南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了大量的金、银、铜、锌、铅、锡等金属矿藏。
此外,云南还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2. 水资源:云南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省份之一。
滇池、怒江、澜沧江等河流为云南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这些水资源不仅可以用于农业灌溉,还可以发展水电能源。
3. 能源资源:云南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这为云南的能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的调查显示,云南已经建设了一系列水电站和地热发电设施,有效利用了这些能源资源。
三、地质灾害云南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主要包括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
根据我们的调查,以下是云南地质灾害的一些特点:1. 地震:云南位于中国的地震带上,地震频发。
其中,1996年的云南省昆明市地震是云南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 滑坡:云南地势复杂,山地较多,滑坡现象较为常见。
地质学知识:云南省地质灾害与规划管理

地质学知识:云南省地质灾害与规划管理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其地处环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且地质构造复杂,其中多山地区的地质灾害在其自然灾害中占据了首要的地位。
由于地质环境的限制,云南省地质灾害的频率、规模及影响较大,给当地的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一、云南省地质灾害的影响地质灾害是指地球表面或内部因自然或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或变化,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云南省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
其中滑坡灾害是云南省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每年因滑坡灾害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泥石流灾害是云南省主要的二次地质灾害之一,除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外,还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分布在昆明市等地,也给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二、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1.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云南省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为了有效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云南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影响,必须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重点加强山洪、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水平。
同时,加强对地质灾害发生机制的研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科学规划和建设工程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对地形地貌进行破坏,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工程。
例如,在山区建设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情况,避免在易发地质灾害区域的建设或过境。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做到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密度,合理布局建筑,减少人员密集区域。
3.提高公众的灾害应对能力尤其在山区,人民是首先面对地质灾害的群体,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灾后应对能力对于防治地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加强地质灾害应对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知识和应对能力。
三、云南省地质灾害规划管理为了有效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对云南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影响,云南省明确了防灾救灾工作思路,以地质灾害防治为中心,以综合防灾和工程防灾为主要手段,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的规划管理工作。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1.18•【字号】云政发[2010]172•【施行日期】2010.1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172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我省地质环境复杂、脆弱,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受气候、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呈现出多发易发态势,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具体行动,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省人民政府决定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地质灾害年均损失比“十一五”降低15%,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减少20%;“十三五”期间全省地质灾害年均损失比“十二五”降低 20%,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再减少30%。
现就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以预防滑波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和“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加快推进实施十项重大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设立专项防治资金。
按照争取国家支持一部分、省投入一部分、州(市)自筹一部分的原则,每年全省筹集不少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其中,省每年安排5亿元,争取国家支持3亿元,州(市)自筹2亿元左右。
专项资金年初由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牵头落实到位,设立专户,专账管理,统筹安排,专款专用。
云南省山地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第27卷第3期2005年9月甘 肃 冶 金G ANS U MET ALLURGYVol.27 No.3Sep.,2005文章编号:167224461(2005)0320078204云南省山地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3吴 伟1,范柱国1,张红兵2;马 玲1(1.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3;21云南省地质环境检测部站,云南 昆明 650000)摘 要:本文从山地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对云南山地地质灾害的历史及现状、主要类型及危害、生成环境和分布规律的分析研究,认为地形坡度、地面高差和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是影响滑坡的主控因素;活动断裂是影响泥石流生成的主要因素;新构造运动类型和强度是控制云南滑坡、泥石流活动的本质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云南山地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山地地质灾害;影响因素;防治对策;云南省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The Geologi cal Cal am ity of M ount a i n Regi on i n Yunnan Provi n ce and Counter measures of Preventi n g and Cur i n gWU W ei1;F AN Zhu2guo1;ZHANG Hong2bing2;MA L ing1(1.Kunm 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Kunm ing650093,China;2.Geol ogical Envir onmentMeasuringMaster Stati on of Yunnan Pr ovince,Kunm ing650000,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fact ors fr om the mountainous regi on geol ogy disasters,thr ough t o the Yunnan mountainous regi on geol ogy disaster hist orical and the p resent situati on,the p redom inant type and the har m analysis,p r oducti on envir on2 ment and distributed regular,thought the terrain sl ope,the gr ound elevati on difference and the gneiss engineering geol ogy type were the main fact ors which affected the landslide.The active break is affected fact ors of the mud-r ock fl ow p r oduc2 ti on,The ne w tect onic move ment type and the intensity are the essential fact ors of the Yunnan landslide and the mud2r ock fl ow activity.And it p r oposed the p reventing and contr olling measures,and has the certain instructi on significance t o the p re2 venting and contr olling measures of Yunnan mountainous regi on geol ogy disaster.Key words:geol ogical calam ity of mountain regi on;influence fact or;counter measure of p revent and cure;Yunnan Pr ovince0 前 言云南省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境内发生的 泥石流具有分布 面 积 大、规 模 大、影 响 范 围 广、频 率 高、危 害 烈 等 特点,在我国乃至 世 界 都 极 为 罕 见。强 烈 的 板 块 运 动,多 样 的 地 形变迁以及复杂的地质构造使云南境内 94%的土地面积都属于 山地,山地地形与喀斯特地貌所带来的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 纵度大、流域形状 便 于 水 流 等 特 点,为 泥 石 流 的 形 成 提 供 了 必 要 条件,据 统 计,全 省 共 有 较 大 的 泥 石 流 沟 317条,分 布 范 围
(1.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7; 2.云南第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5)
摘 要:从云南省地理区位出发,探究云南省域内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建
议,以期为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 云南省地质灾害类型
2.1 地震
云南省位于 青 藏 高 原 东 南 部,属 于 欧 亚 板 块 和 印 度 板 块 汇 聚、消减、相互作 用 的 边 缘 地 带。云 南 省 境 内 发 生 的 地 震 具 有 频 度高、强度大、灾害重、震源浅、分布广等特点,主要源于云南省特 殊的区域构造结构和强烈的地壳运动。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发 生的 23.6%的 7级大震、18.8%的 6级以上强震发生在云南省, 云南省 84%的国土面积基本地震烈度在 7级以上,是全国平均水 平的 2倍多,是为我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据 文献记载,云南全省 128个市县中,曾经发生过 5级以上地震的市 县多达 110多个,发生过 6级以上地震的市县有 30多个,发生过 7级以上大地震市县有 10多个,几乎所有市县都受到过 4度烈度 以上的地震侵袭。1970年发生的通海 7.8级大地震造成受伤人 数超过 32431人,2014年鲁甸的 6.5级地震造成 3143人受伤, 22.97万人紧急安置转移。地震是云南省各类地质灾害中危害最 重大的一类,地震 除 了 本 身 具 有 巨 大 的 破 坏 力 外,而 且 还 经 常 诱 发泥石流、崩 塌、滑 坡、地 陷、地 裂 等 其 他 地 质 灾 害,甚 至 引 发 火 灾、水灾、瘟疫等次生灾害。
第20441卷8第年 296期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SVeopl..4 42N0o1.826
·57·
文章编号:10096825(2018)26005702
云南省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及防治措施
王旭峰1 栾乔文2 张茂腾1 张鸿飞1
3 云南省地质灾害主要特征
3.1 自发性
自发性即自然发生与不可避免性。云南地处板块交界处、地 质构造复杂、地形以山地为主,这是自然演变的成果,不以也无法 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对 于 由 此 而 产 生 的 地 震 这 类 内 生 地 质 灾 害, 即使准确无误地预测灾难即将发生,以目前的技术也无力去阻止 灾害的发生或进行直接地干预,基本上只能被动预测和灾害发生 时进行积极援救和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对于泥石流、崩塌、滑坡等 表生地质灾害,最 好 的 方 法 也 仅 是 疏 散 人 群,将 被 保 护 对 象 撤 入 安全地区,不能撤 离 的 建 筑 物 或 者 重 要 工 程 设 施 进 行 加 固,实 施 保护性的防备,对于重大地质灾害,只能最小化损失,而无法彻底 消灾与化灾。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1 云南省地质灾害现状
云南省位于东经 97°31'~106°11',北纬 21.8°~29°15'之间,是 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地震最频繁的区域之 一,其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 4.12%,但是每年由于地质灾害造成 的损失超过全国总损失的 20%,频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和制约 着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1991年—2017年间,云南省共发生地质 灾害 16900余起,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总金额高达千亿余元,直 接经济损失平均约占云南省 GDP总量的 0.12%,地质灾害发生 的范围遍布云南全境[1]。云南省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是发生频 率很高、受灾范围比较广、灾害损失较大。1991年—2017年期间, 云南省发生大型地质灾害、特大型地质灾害占地质灾害总数的比 例分别为 10.37%与 18.26%,各类地质灾害对省内人民的生命财 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
56000km2,同时气候干湿季明显,主汛期集中降雨、短时强降雨 频发致使山坡土 地 快 速 饱 水,山 坡 稳 定 性 急 剧 降 低,导 致 发 生 滑 坡、促使泥石流的产生。云南省泥石流分布范围广、数量多,爆发 时阻塞交通、淤埋 河 床、冲 毁 良 田、掩 埋 村 镇 等 对 全 省 的 经 济、社 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016年 4月云南楚雄发生泥石 流,造成 36.7万人受灾;2016年云龙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由于预警 及时无人伤亡,但冲毁了 78间房屋、648亩良田,直接造成经济损 失 3000多万元。
2.3 崩塌、滑坡灾害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 落、滚动、堆积在 坡 脚 的 地 质 现 象。滑 坡 是 斜 坡 岩 土 体 沿 着 贯 通 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崩塌与滑坡灾害都是在 相应的地质、地形、气候、地震等条件下,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所以两者经常是共同发生的。地震频发、山多、坡陡、地质构造复 杂以及断裂断块差异运动强烈等决定了云南是崩塌、滑坡地质灾 害频发地区。据文献记载,崩塌、滑坡遍布云南全省,共 5条崩滑 带,12条崩塌发育带。崩滑带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昆明、福贡—永 平、潞西—六库以及南 汀 河 流 域 等,其 中 以 金 沙 江 崩 滑 带 灾 害 最 为严重。崩塌与滑坡带来山体的整块脱离及下坠,往往给工农业 生 产 以 及 人 民 生 命 财 产 造 成 巨 大 损 失,有 的 甚 至 是 毁 灭 性 的 灾 难。2010年云南保山山体滑坡导致 19人失踪;2013年镇雄山体 滑坡塌方 45万 m3,造成 2人受伤,1000余人受灾,2100人紧急 安置转移,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1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