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荧光粉的分析测试方法

LED荧光粉的分析测试方法
LED荧光粉的分析测试方法

评估方案

一、荧光粉的分析测试方法

1、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测定

把样粉装好后,放到样品室里,选定一个激发波长,作发射光谱扫描,读出发射光谱的发射主峰。给定发射光谱的发射主峰,作激发光谱扫描,读出激发光谱峰值波长。重新装样,测试3次,各次之间峰值波长的差值不超过±1nm,取算术平均值。

2、外量子效率的测定

把样粉装好后,放到样品室里,选定一个激发波长,激发荧光粉发光,利用光谱辐射分析仪测试得到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功率分布。计算荧光粉在该激发波长下的外量子效率。重新装样,测试3次,各次之间的相对差值不大于1%,取算术平均值。

3、相对亮度的测定

将试样和参比样品分别装满样品盘,用平面玻璃压平,使表面平整。用激发光源分别激发试样和参比样品。用光电探测器将试样和参比样品发出的光转换成光电流,并记录数值。试样和参比样品连续重复读数3次,各次之间相对差值不大于1%,取算术平均值。

4、色品坐标的测定

把试样装好放入样品室中。选定激发光源的发射波长,使其垂直激发样品室里的荧光粉样品。利用光谱辐射分析仪按一定的波长间隔(不大于5nm)测试得到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功率分布。按GB 3102.6-1993中“6.39 色品坐标”的公式求出荧光粉的色品坐标。

重复测试3次,各次之间x、y的差值均不超过±0.001,取算术平均值。

5、温度特性的测定

把试样装好放入样品室中,于室温下测试其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相对亮度及色品坐标等。每一试样按测定步骤平行测3次,各次之间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的差值均不超过±1 nm,相对亮度的差值不超过±1%,色品坐标的差值不超过±0.001。启动加热装置,将被测的荧光粉试样加热并稳定在设定的温度值10min。稳定在预定的温度下,测定荧光粉试样的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相对亮度及色品坐标等。每一试样按测定步骤平行测3次,各次之间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的差值均不超过±1nm,相对亮度的差值不超过±1%,色品坐标的差值不超过±0.001。冷却荧光粉试样至室温,测试其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相对亮度及色

品坐标等。每一试样按测定步骤平行测3次,各次之间以及与加热前相比,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的差值均不超过±1nm,相对亮度的差值不超过±1%,色品坐标的差值不超过±0.001。计算试样在室温与加热时的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相对亮度及色品坐标变化,得到被测荧光粉的温度特性数据。取荧光粉2.00 g放到25 mL的烧杯中,加入15 mL的去离子水,并放入磁力子。将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 min后静置1 h以上。用快速滤纸滤出澄清液体,进行测试。按照pH计使用说明书标定仪器,并进行温度补偿。将电极浸入待测溶液,摇动烧杯待平衡后,读出样品的pH值。样品连续测试3次,各次之间的差值不超过±0.1,取算术平均值。

7、电导率的测定

取荧光粉2.00 g放到25 mL的烧杯中,加入15 mL的去离子水,并放入磁力子。将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 min后静置1 h以上。用快速定性滤纸滤出澄清液体,进行测量。设定仪器常数和温度补偿系数。把温度传感器和电极放入样品溶液中,摇动液体,当显示稳定时,读取数据。样品连续测试3次,各次之间的差值不超过±0.1μS/cm,取其平均值。

8、粒度分布的测定

称取0.5g-1.0g粉体样品放置于盛有10mL去离子水的50ml烧杯中,加人分散剂1.0ml,于水浴超声槽中( 超声槽中预先加人适量水,水量以刚浸过烧杯中样品溶液为宜) 超声分散20min,立即测量。依次启动主机电源、进样器电源及计算机测量程序。在分散器中加人分散介质,启动泵系统使之循环于样品池,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设定样品及背景测量时间,开始背景检测至仪器显示可以加人样品。调节循环泵转速至合适转速,用水洗涤仪器进样系统3次。取分散好的样品缓慢加人到已测背景的分散介质中至测量所需浊度。启动仪器超声装置,进行测量,重复测量 3 次,取其平均值。将仪器进样系统洗涤3次后进行下一样品测试。

9、比表面积的测定

将试样于105℃烘烤 l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量。称取已净化于燥过的专用样品管的质量( 精确至0.000lg ),用专用漏斗将试样装入样品管中,控制待侧试样总表面积在2m2以上。独立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吸附前,应对试样进行脱气处理。

将试料在200℃真空中加热脱气2h。

荧光粉的主要特性包括晶体结构、结晶性、发光特性、色度、表面形态、粉体粒径、活化中心价数等。其相应的分析工具见表。

二、荧光粉的性能

LED荧光粉按颜色大致可分为:蓝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黄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其中黄色荧光粉的应用占主要部分(各颜色荧光粉的的应用方式大致如下表)。

荧光粉按成分大致可分为:铝酸盐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氮化物(或氮氧化物)荧光粉、硫化物荧光粉,其中铝酸盐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的应用占主要部分(各成分荧光粉的激发效率大致如下表)。

1.铝酸盐荧光粉;(优点:亮度高,发射峰宽,成本低,工艺成熟,应用广泛,黄粉效果

较好;缺点:抗湿性较差,激发波段窄,光谱中缺乏红光的成分,显色指数不高)

2.硅酸盐荧光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灼烧温度比铝酸盐体系低100度左右,

理论上具有很好的发展研究趋势,但是目前工艺不成熟,应用较少)

3.氮化物荧光粉;(激发波段宽,温度稳定性好,非常稳定红粉、绿粉较好;但是制造成

本较高,发射峰较窄)

4.硫化物荧光粉。(激发波段宽,红粉、绿粉较好,但是对湿度敏感,制造过程中会产生

污染,对人有害,属于淘汰的产品)

三、荧光粉的评估

一般情况下,荧光粉的评估项目包括效率评估、色度评估、可靠性评估以及其它相关参数的评估,其中大部分LED封装厂商将效率评估,色度评估做为评估重点。按目前市场状况,由于各荧光粉厂商的制造技术能力不同,其产品性能也各有优缺点。当然,也有部分商家为了追求暴利,在荧光粉里面添加部分有机粉末或是无机盐(例如硫化物),以次充好。因此,荧光粉的评估重点已不再单单局限于荧光粉自身的效率及色度,其自身的可靠性评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荧光粉稳定性验证方案:

1、荧光粉的耐热性验证:

荧光粉在被封装成SMD成品时,需要经过150℃左右的烘烤成型,而且终端客户使用时,SMD成品会经过REFLOW组装到PCB上,其回流焊最高温度是260℃。也就是说,荧光粉在前期使用的时候,其经受的最高温度是260℃。所以,可将耐热实验的温度设定在260℃。从以上可知,有以下两个验证方案可以选择:

由于终端客户实际使用的也是马鞍型的温度曲线,所以能更好的模拟客户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案二来验证荧光粉的耐热性是最佳的选择。以下是采用日东八温区无铅回流焊(上八下八温区)做的相关实验,其中图六是可靠性较好的荧光粉样品,图七是可靠性较差的荧光粉样品,实验证明,采用这方案可以有效验证荧光粉可靠性。

2、荧光粉的耐湿性验证:

通常情况下,当荧光粉与封装胶水充分混合固化后,封装胶水本身会起到一定的防潮隔湿作用,从而保护荧光粉不受水解。但每一款封装胶水自身都有一定的气密性,即水汽可以不同程度的渗透到封装胶体内部,与荧光粉发生相关反应;所以其荧光粉的耐湿性性能,受封装胶水气密性的影响很大。现有封装胶水气密性大致如下表:

由于各封装胶水气密性不同,所以用相同款荧光粉进行耐湿性验证时结果也会不同。这样我们就无法更客观的来验证荧光粉的耐湿性能;为了更客观的验证荧光粉(包括可能添加的物质)的耐湿性能,我们有两种方案来选择。一是将荧光粉放置于中性水里浸泡,二是将荧光粉放置在高湿(90%RH)机里储存。采用第一种方案验证时,其湿度可看成是100%RH,但此种方案对荧光粉来讲比较苛刻(特别是硅酸盐荧光粉,从目前我司的实验结果来看,如下图八,几乎所有荧光粉厂商的产品均无法通过此项实验的);采用第二种方案验证时,其水是以气态的形式与荧光粉接触,也更接近实际产品失效的机理。(即使是硅酸盐荧光粉,从目前我司的实验结果来看,如下图九,发现一些国外荧光粉厂商的产品在同行业对比中,其耐湿性能较好)

C、荧光粉的热稳定性测试

荧光粉的耐热性不同于热稳定性,耐热性偏重于荧光粉的前期性能,相对来讲是一个瞬态性验证;而热稳定性则偏重于荧光粉的后期性能,是一个相对较长期的验证;虽然现在业界有些荧光粉测试仪可测试出荧光粉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激发效率,但大多数测试仪只是采用对样品粉盘底部加热;而实际上,荧光粉测试仪在测试样品时,是通过接收样品粉盘表面荧光粉激发出来的光谱;由于荧光粉本身的导热系数相对较差,如果采取只加热粉盘底部的方式去测试荧光粉样品,其得到的数值是很不准确的。因为可能机台设定加热温度为120℃,粉盘实际温度也为120℃,但粉盘表面荧光粉则是远低于这个温度的。而相对较好的方式是采用空间加热,即将整个粉盘放于热空气中,使粉盘表面的荧光粉样品充分受热。这种方式的测试结果就比较准确。但相对的设备费用会较昂贵。如LED封装厂进行此项验证,其前期设备投入成本则较高。所以较合理的验证方案是将荧光粉充分混合封装胶水固化成成品后,再进行高温老化。(当然,使用此方案时验证时,应使用信赖性较好的芯片及气密较好,抗衰减性能较好的封装胶水等原物料),经过一定的老化时间再对比其衰减数据(通常情况下是老化1000HRS)。

D、荧光粉的抗紫外性能测试

现业界大部分LED都是通过蓝光芯片加荧光粉组成白光,但蓝光芯片本身在紫外部分存在一定的能量,其芯片波段越短,紫外部分的能量会越多,而荧光粉本身会吸收部分的紫外能量并转化为可见光(如图十一)。

当荧光粉吸收紫外能量的时候,其也会加速荧光粉自身的老化,特别是在荧光粉的后处理技术较差,荧光粉中添有部分有机粉末或是无机盐(如硫化物)等物质时,其抗紫外性能就更显得重要了。

综合以上四个方案,其各自特点如下表:

荧光粉的耐热性、耐湿性、热稳定性、抗紫外性等四个性能决定了荧光粉可靠性能的好坏,只有这四个性能达到一定标准,那才能满足白光LED的使用要求。

常用的光源品种

1.热辐射光源 白炽灯是第一代电光源,它是使电流通过灯丝将灯丝加热到白炽状态,从而发出可见光的。卤钨灯也属于热辐射光源。这类光源的发光效率比较低(每W只发出6.5~20.0 lm 的光通量),光色偏黄,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很高,比较费电,寿命也比较短。虽然在不断改进.但仍存在上述缺点。白炽灯适用于家居、旅馆、饭店,还可用作艺术照明和信号照明;高色温的白炽灯可用于舞台与电视照明、电影放映和摄影等。由于白炽灯产生高温,因此不可将其靠近易燃物。 由于卤钨灯的内部充以卤族元素,克服了白炽灯泡易黑化的现象,减少了光通量的损失,使光源寿命有所加长(是白炽灯的1.5~2.0倍),光色与显色性也都有所改善。其中溴钨灯与碘钨灯的性能比较好。 卤钨灯一般分为管形卤钨灯(分单端和双端)、PAR灯和MR型卤钨灯3种。双端管形卤钨灯可用于展示空间的泛光照明和一般照明。单端管形卤钨灯可用于橱窗或展示照明等需要控制光束的场合。单端和双端卤钨灯都可以采用红外反射膜来提高发光效率。由于使用了红外反射膜使卤钨灯的红外辐射大大减少,因此不但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被照明对象,而且还使卤钨灯的发光效率提高了15%-20%。 PAR灯(Parabolic A1uminized Reflector)的字面意思是“抛物线镀铝反射灯”。卤钨PAR 灯的效率比普通PAR灯的效率高,可节约电能40%左右。这种灯可广泛用于橱窗、展厅等处的照明。 MR型卤钨灯的全称是“冷反射定向照明卤钨灯”,也叫“冷光杯”。它是低电压型。 的(一般为12 V)灯具,由灯泡和反射镜封在一起构成。它的抛物面是由玻璃压制而成的.内表面涂了很多层介质膜,这些层介质膜能反射可见光,透射红外光。因此,可见光被反射到需要照明的物体上,而所发射的红外线绝大部分被反射镜滤掉了。所以,在被照物体的表面上几乎没有红外辐射,因此MR型卤钨灯的俗称是“冷光束卤钨灯”。 一般照明用的卤钨灯的色温为2 800—3 200 K,与普通白炽灯相比,光色更白一些,色调也稍冷一点。卤钨灯的显色性非常好,一般显色指数可以达到100。对卤钨灯也能进行调光,但应注意,当灯的功率下调到某一数值时,由于灯泡外壳温度下降得太多,卤钨循环不能进行,于是卤钨灯就变成了普通白炽灯。这时,由于灯泡外壳太小,容易发黑;另外,游离的卤素要腐蚀灯的内导丝。因此,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对卤钨灯进行过分调光。 2.气体放电照明光源 这类光源的发光原理是利用某些元素的原子被电子激发而产生可见光。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霓虹灯和泛光灯等,都是充气放电光源。 (1)荧光灯 荧光灯是低压汞放电灯,管的两端有电极,管内充有低压汞蒸气和少量氩气,管内壁涂荧光粉层。通电后,电极产生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电子高速冲击汞原子,产生紫外线,紫外线刺激荧光粉层发出可见光。荧光粉的成分决定了荧光灯的颜色与发光效率。一般照明

检漏荧光粉操作规范

检漏荧光粉操作规范 我们为用户提供荧光粉检测服务,荧光粉检测一般在滤袋全新安装后进行,以检测其气密性。如果检查的是使用过的除尘器,打开清灰系统清灰20min左右,以提高检测准确性。针对这样的情况并结合该除尘器的特点我们拟定如下检测方案,以帮助检测漏灰的确切位置。 客户: 项目: 材质: 规格数量: 过滤面积: 准备事项 -停机清理净气室的灰尘及物料,以免其干扰判断 -荧光粉:按每平米过滤面积5克荧光粉,以1磅折合0.4536KG计算(BHA检测标准) -开始投粉前,将清灰系统打开清灰10-20min左右. -自备专用荧光粉检测用荧光灯、工具(记号笔、彩色粉笔等识别破损位置)、荧光眼镜等 -荧光灯便用前请充满电,以达到最佳识别效果 检漏荧光粉操作指南 检测中,请按以下操作要求为指南,进行检漏操作,如运行现场情况有所变化,请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在清灰系统停止运行的条件下,引风机50%-80%开度运行(以能够将荧光粉吸入不致掉入灰斗为标准),将VKH-11荧光粉按每平米过滤面积为5g的用量投入除尘器的进风管道的开口处。 -荧光粉的投入口位置应距离除尘器进风口约8m以外为合适,否则应考虑将荧光粉从除尘器的灰斗出口或灰斗检修门处投入。 -从喂入口添加荧光粉时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不过投料时间不宜太久,只需要正常将荧光粉倒入喂入口即可;一般50公斤的荧光粉控制在3分钟左右;100公斤增控制在6分钟左右的时间 -荧光粉添加完成后,必须要求引风机在停机后1分钟左右时间内停机。 -约过半小时后,开打开净气室 -荧光粉投入完毕后,关闭主风机,并打开除尘器的顶盖,用荧光灯(紫外线灯),仔细地检测清洁室内的花板接缝处,滤袋与花板的接口点等。检测时,周围环境亮度越暗越有助于泄漏检测工作的进行。-针对除尘器结构,可以除尘器顶部盖一层厚的帆布(要求盖上后净气室不见光) -分析原则:如果在净气室某一位置发现有发亮的粉状物,则说明附近有漏点,应注意查看粉状物的位置分布数量及走向,并用记号笔作标记. -观察重点位置:除尘器四壁,布袋口四周. -如发现问题,应标记清楚,并及时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注意:人员进除尘器前检查身体不得沾染荧光粉,以免干扰判断。建议投粉人员和检查漏点人员由2人分别担任。 -如果漏点较多,可以更换新滤袋后采用绿色荧光粉(VKH-12)做二次检漏

常规指标测试方法

常规指标测试方法 COD:重铬酸钾法;波长λ=435;5ml比色皿 测量范围:1~1500mg/L 测试步骤: 于5ml比色皿中加入少量Hg2SO4(作为屏蔽剂),再加硝解液3ml(也可以分开加:先加 2.25ml Ag2SO4+ H2SO4,再加0.75mlK2CrO7)最后加入2ml水样,盖紧瓶塞,摇匀于150℃硝解2h,完全冷却后测量COD值 试剂: ①10g Ag2SO4用于1L浓H2SO4(98%),Ag2SO4:H2SO4=1:100 ②49.032g K2CrO7溶于1L的水中 ※硝解液即将①和②按3:1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 注意: 1.水样若浓度过高,则须先稀释,一般测量在600~800mg/L内较精 确 2.一般可先将硝解液加于试管中别用,减少润洗造成的浪费 3.空白可用一星期 4.若水样浓度高,进行稀释时一般取5ml水样,取太少误差相对较大

测试方法: 方法①:以0.45μm滤膜过滤后测试COD 方法②:离心机(转速为4500rpm)离心40min后取上清液测COD

5 1.取水样160ml 2.称取0.4gLiOH于黑色胶漏 3.瓶口涂加润滑剂后,将胶漏置于其中 4.于35°条件下硝解5天

NH4+–N 纳氏试剂光度法;420nm;50ml比色管 步骤: 1.取1ml水样 2.加水至50ml刻度线 3.加入1ml酒石酸钾钠 4.加入1.5ml纳氏试剂 5.摇匀静置10min 试剂: 1.酒石酸钾钠: 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去除氨氮,冷却,定容至100ml 2.钠氏试剂: 称取16gNaOH,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 称取7g碘化钾(KI)+10g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条件下缓缓注入NaOH溶液中,定容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

LED荧光粉种类

LED荧光粉产业以及市场调研报告 1 LED荧光粉概述 LED荧光粉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美国GE公司持有多项专利,国内也有一些专利报道。蓝光LED激发的黄色荧光粉基本上能满足目前白光LED产品的要求。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粒度。最好能制备出直径3~4nm之间的球形的荧光粉。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日亚化学公司的Nakamura等人经过不懈努力,突破了制造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关键技术,并由此开发出以荧光材料覆盖蓝光LED 产生白光光源的技术。半导体照明具有绿色环保、寿命超长、高效节能、抗恶劣环境、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工作电压低及安全性好的特点,因此被誉为继白炽灯、日光灯和节能灯之后的第四代照明电光源,或称为21世纪绿色光源。美国、日本及欧洲均注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设立专门的机构推动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 2 LED荧光粉的种类 2.1 YAG铝酸盐荧光粉(Y3Al5O12:Ce) 描述:淡黄色粉末,点涂于蓝光芯片,受蓝光芯片激发产生黄光。黄光与剩于蓝光合成白光。 优点:亮度高,发射峰宽,成本低,应用广泛,黄粉效果较好。 缺点:激发波段窄,光谱中缺乏红光的成分,显色指数不高,很难超过85,特别是低色温白光LED中,必须使用优质的红色荧光体 2.1.1 文摘1:YAG粉合成工艺

2.2 硅酸盐荧光粉 优点:激发波段宽,绿粉和橙粉较好。 缺点:发射峰窄,对湿度较敏感,缺乏好的红粉,不太耐高温,不适合做大功率LED,适合用在小功率LED。 2.2.1硅酸盐绿色荧光粉 传统的硫化物基质荧光粉在空气中化学稳定性差,容易被气化,亮度也低,在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现已逐步被替代;而铝酸盐体系具有 2.3 氮化物荧光粉 优点:激发波段宽,温度稳定性好,非常稳定.红粉、绿粉较好。 缺点:制造成本较高,发射峰较窄。 2.3.1 氮化物荧光粉的主要类型及制造 摘文1:LED氮化物荧光粉主要类型及制造

荧光粉配比技术

你是是否想学习LED白光配粉技术,想要做好暖白,正白,冷白等白光? 那又如何选择芯片和荧光粉,荧光粉的配比又该怎么确认呢?点荧光粉的坐标/色温范围又该怎么定呢?我这是一个建设性的问题,相信很多这样的新手都想了解这个问题,那请看下面详细解答: 首先大家在配粉的过程中有点误区!在配粉之前先在CIE图上看看: (1)寻找需要的荧光粉波长;当我们需要某个色温段或者某个X、Y坐标点的时候,这时需要知道自己所用蓝光芯片的波长。当知道我们使用的芯片波长(图中芯片波长460nm)并且知道要做的坐标点(x0.44 y0.41),这时候在CIE图上将芯片波长点与所要达到的坐标点x、y两点连一条直线并延长到上端的CIE波长点,这个时候这个波长延长点就是我们需要的荧光粉的发光波长了(目标荧光粉波长~585nm)。因此要达到这个色坐标就需要用到这个波长的荧光粉了。

2)当我们找到目标荧光粉的波长之后呢,就要寻找相应的荧光粉来做,但是只使用一种荧光粉的话显色较低,因此我们需要用两种以上荧光粉来调配如红粉+绿粉(红粉+绿粉根据光的叠加混色原理可得到需要的目标荧光粉波长),如何选择两种荧光粉?如何调配两种荧光粉的比例呢?这就涉及到需要做的色坐标的目标荧光粉波长和需要做的显色指数要求是多少了,红绿粉适当的比例可得到需要的荧光粉的波长,如果对Ra要求较高时可选用波长较长的红色荧光粉如650nm的红粉(光谱越宽显色指数越高)配合波长

520nm左右的绿粉,做90以上显指就很容易了。(找需要的目标荧光粉波长时,根据小标题(1)的方法把已经做出来产品进行测试得到一个坐标点并与蓝光芯片波长做一条直线延伸到CIE上方的波长点;如果这个点的波长比目标荧光粉的波长长的话那么需要减小红色荧光粉的比例,如果比目标波长短的话要增加红色荧光粉的比例) 3)当找到合适的红绿粉并且也找到了目标荧光粉的比例后(红粉与绿粉的比例不要变),如果产品的坐标点仍然偏离需要的坐标点的时候,你可以在CIE上观察到此时产品的色坐标与你要的色坐标点、蓝光芯片的波长点、目标荧光粉的波长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只需要调节硅胶与荧光粉的比例(红粉+绿粉),当色坐标低于目标坐标时增加荧光粉浓度,当色坐标高于目标坐标时减少荧光粉浓度。

【测试】频响指标以及测试方法

【关键字】测试 频响 频率响应 简称频响,英文名称是Frequency Response,在电子学上用来描述一台仪器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处理能力的差异。同失真一样,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一个“完美”的 交流缩小器,应该在频响指标上具有如下的素质:对于任何频率的信号都能够保持稳定的缩小 率,并且对于相应的负载具有同等的驱动能力。显然这在目前技术水平下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 针对不同的缩小器就有了不同的“前缀”,对于音频信号缩小器(功率缩小器或者小信号缩小 器)来说,我们还应该加上如此的“前缀”:在人耳可闻频率范围内以及“可能”影响到该范围 内的频率的信号。这个范围显然缩小了很多,我们知道,人耳的可闻频率范围大约在20~20KHz, 也就是说只要缩小器对这个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能够达到“标准”即可。实际上,根据研究表明, 高于这个频段以及部分低于这个频段的一些信号虽然“不可闻”,但是仍然会对人的听感产生影 响,因此,这个范围还要再扩大,在现代音频领域中,这个范围通常是5~50KHz,某些高要求的放 大器甚至会达到0.1~数百KHz。 但是,上述要求表面上好像是比“完美”低了很多,却仍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我们 连这样的要求也不可能达到。于是,就有了“频响”这个指标。(附言:指标本身就代表着“不 完美”,如果一切都“完美”了,指标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缩小器有两种失真: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我们通常把后者叫做“失真”,而把前者用其它方 式表达出来。非线性失真我们已经知道了是一种什么情况了。而线性失真就是指频率和相位方面 的“误差”,即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 频率失真及其产生原因 频率失真是一种“线性失真”,意思是说,发生这种失真时缩小器的输出信号波形和输入波形仍 然是“相似形”,它不会使缩小器对要处理的信号产生“形变”。一个单纯的频率失真可以看成 缩小器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缩小倍数不同,例如,1个十倍缩小器,对1KHz的信号的缩小倍数是10 倍,而对于10KHz的交流信号可能缩小倍数就变成了9.99倍,于是,我们就可以说这台缩小器有频 率失真了。在电声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频响曲线的不平直”,这里面的“曲线”我们稍

LED荧光粉

在制作白光LED的方法中,有两种方法都与荧光粉有关,因此在制作白光LED时,必须对荧光粉进行仔细研究。 荧光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材料,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白光LED的亮度、色坐标、色温及显色性等。 因而开发具有良好发光特性的荧光粉是得到高亮度、高发光效率、高显色性白光LED的关键所在。 所谓荧光粉是指那些可以吸收能量(这些所吸收的能量包括电磁波(含可见光、X射线、紫外线)、电子束或离子束、热、化学反应等),再经由能量转换后放出可见光的物质,也称之为荧光体或夜光粉。 目前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基本是用能带理论进行解释的。不论采用那一种形式的发光,都包含了: ?激发; ?能量传递; ?发光; 三个过程 一、激发与发光过程 ?激发过程: 发光体中可激系统(发光中心、基质和激子等)吸收能量以后,从基态跃迁到较高能量状态的过程称为激发过程。 ?发光过程: 受激系统从激发态跃回基态,而把激发时吸收的一部分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来的过程,称为发光过程。 一般有三种激发和发光过程 1. 发光中心直接激发与发光 (1). 自发发光 过程1:发光中心吸收能量后,电子从发光中心的基态A跃迁到激发态G 过程2:当电子从激发态G回到基态A,激发时吸收的一部分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来的过程。 发光只在发光中心内部进行。 (2). 受迫发光 若发光中心激发后,电子不能 从激发态G直接回到基态A(禁戒的跃迁),而是先经过亚稳态M(过程2),然后通过热激发从亚稳态M跃迁回激发态G(过程3),最后回到基态A(过程4)发射出光子

的过程,成为受迫发光。 受迫发光的余辉时间比自发发光长,发光衰减和温度有关。 2. 基质激发发光 基质吸收了能量以后, 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 (过程1); 在价带中留下空穴,通 过热平衡过程,导带中的电子很快降到导带底(过程2); 价带中的空穴很快上升到价带顶(过程2’), 然后被发光中俘获(过程3’), 导带底部的电子又可 以经过三个过程产生发光。 (1). 直接落入发光中心激发 态的发光 导带底的电子直接落入发光中心的激发态G(过程3),然后又跃迁回基态A,与发光中上的空穴复合发光(过程4)

荧光粉名词术语

荧光粉名词术语本标准规定了荧光粉材料生产、性能测试和科研、教学中的常用名词术语的定义。 1 基本概念 l.1 发光luminescence 发光是物体热辐射之外的一种辐射,又称为“冷光” 。这种辐射的持续时间要超过光的振动周期。 l.2 荧光fluorescence 激发停止后,持续时间小于10-8 s 的发光称为荧光。蒸汽、气体或液体在室温下的发光,是典型的荧光。但有时不以发光的持续时间作为荧光的定义,而是把分子的自发发射称为荧光。 1.3 磷光phosphorescence 激发停止后,持续时间大于10-8 s 的发光称为磷光。重金属激活的碱土金属发光物质的发光是典型的磷光。而有时则把晶体的复合发光称为磷光。但现在对荧光和磷光已不作严格区别。 1.4 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 用紫外、可见或红外辐射激发发光材料而产生的发光称为光致发光,常见的如日光灯的发光就是光致发光。 1.5 电致发光electro luminescence 在电场或电流作用下引起固体的发光现象统称为电致发光。目前常见的电致发光材料有三种形态:结型、薄膜和粉末,其中粉末电致发光又有直流和交流之分。 1.6 .交流电致发光A.C.Electro luminescence 由交流电场引起的发光现象称为交流电致发光。它靠交变电场激发,即使通过的传导电流很小,仍可得到发光。 1.7 直流电致发光D.C.electroluminescence 由直流电场和电流作用引起的发光现象称为直流电致发光。它和交流电致发光不同,要求有电流流过发光体颗粒,否则不论电场有多强也不能得到发光。 1.8 阴极射线致发光cathodoluminescence 固体受高速电子束轰击所引起的发光称为阴极射线致发光,各种示波管、显象管,雷达指示管是典型的阴极射线致发光器件。 1.9 X —射线致发光X—ray luminescence 由X—射线激发发光物质产生的现象称为X—射线致发光,如X—光荧光屏。 1.10 放射线致发光redio luminescence 由放射性物质的射线激发发光物质产生的发光称为放射线致发光。如夜光表上的发光就是由钷)(Pm-4)B射线激发硫化锌:铜产生的发光。 1.11 闪烁scintillation 电离粒子(a、B或Y射线)激发荧光体所引起的瞬时(约10-6S以下)闪光称为闪烁。 1.12 热释发光thermoluminescence 发光体的温度升高后贮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现象叫热释发光或加热发光。其发光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叫热释发光曲线。热释发光反映了固体中电子陷阱的深度和分布,可以测量物体所受辐射计量,做成计量计,可以鉴别文物的真伪和化石的年代。 1.13 原子的状态和能级State and energy level of atom 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或离子)。它们的总能量在一定范围内只能取一系列不连续的确定的分立值,这些分立的能量值称为原子的能级,并对应于不同的能量状态。 1.14 能级图energy level diagram 按微观粒子系统容许具有的能量大小,由低到高按次序用一些线段表示出来,这就叫做系统的能级图。能级的数目是无限的,通常只画出和所研究问题有关的能级。 1.15 能级的简并degeneracy of energy level 在某些情况下,对应于某一能量E,微观系统可以有n个不同的状态,这种情况称为能级的简并。同一能级的不同状态数g ,称为该能级的简并度。 1.16 能级的分裂split of energy level 微观系统在电场、磁场等的作用下,原来简并的能级分裂成几个能级的现象称为能级的分裂。 1.17 基态ground state 原子或分子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系统都有许多特定的,各不相同的能量状态,其中最低的能量状态称为基态。

LED荧光粉的分析测试方法分析

评估方案 一、荧光粉的分析测试方法 1、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测定 把样粉装好后,放到样品室里,选定一个激发波长,作发射光谱扫描,读出发射光谱的发射主峰。给定发射光谱的发射主峰,作激发光谱扫描,读出激发光谱峰值波长。重新装样,测试3次,各次之间峰值波长的差值不超过±1nm,取算术平均值。 2、外量子效率的测定 把样粉装好后,放到样品室里,选定一个激发波长,激发荧光粉发光,利用光谱辐射分析仪测试得到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功率分布。计算荧光粉在该激发波长下的外量子效率。重新装样,测试3次,各次之间的相对差值不大于1%,取算术平均值。 3、相对亮度的测定 将试样和参比样品分别装满样品盘,用平面玻璃压平,使表面平整。用激发光源分别激发试样和参比样品。用光电探测器将试样和参比样品发出的光转换成光电流,并记录数值。试样和参比样品连续重复读数3次,各次之间相对差值不大于1%,取算术平均值。 4、色品坐标的测定 把试样装好放入样品室中。选定激发光源的发射波长,使其垂直激发样品室里的荧光粉样品。利用光谱辐射分析仪按一定的波长间隔(不大于5nm)测试得到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功率分布。按GB 3102.6-1993中“6.39 色品坐标”的公式求出荧光粉的色品坐标。 重复测试3次,各次之间x、y的差值均不超过±0.001,取算术平均值。 5、温度特性的测定 把试样装好放入样品室中,于室温下测试其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相对亮度及色品坐标等。每一试样按测定步骤平行测3次,各次之间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的差值均不超过±1 nm,相对亮度的差值不超过±1%,色品坐标的差值不超过±0.001。启动加热装置,将被测的荧光粉试样加热并稳定在设定的温度值10min。稳定在预定的温度下,测定荧光粉试样的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相对亮度及色品坐标等。每一试样按测定步骤平行测3次,各次之间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的差值均不超过±1nm,相对亮度的差值不超过±1%,色品坐标的差值不超过±0.001。冷却荧光粉试样至室温,测试其激发、发射主峰波长,相对亮度及色

饲料六大指标检测.

饲料、粪便常规指标检测 1.水分 原理:样品在103度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遗失的质量为水分。在该温度下干燥,不仅饲料中的吸附水被蒸发,同时一部分胶体水分也被蒸发,另外还有少量其他易挥发物质挥发。 步骤:1.洁净的称样皿(103±2度烘箱中烘30min, 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后称重,准确至0.001g.(重复操作,直至2次质量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2.分析天平称取5g左右式样到称样皿中(每个样品2个平行,还要2个对照盖子无需盖严,留缝在103度烘箱中烘4h,取出盖好盖子,冷却30分钟称重。标准:GBT 6435-2006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2.粗灰分 原理:试样在550度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分数表示。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中的沙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步骤:1.将坩埚于马弗炉中灼烧(550℃,30min,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准确至0.001g。 2.称取5克试样放入坩埚(每个样品2个平行,还要2个对照,在电炉上低温炭化至无烟为止。 3.炭化后,将坩埚移入马弗炉中,与550℃下灼烧3h。 4.观察是否有炭粒,如无炭粒,继续于马弗炉中灼烧1h,如果有炭粒或怀疑有炭粒,将坩埚冷却,用蒸馏水润湿,在103℃的干燥箱中仔细蒸发至干,再将坩埚至于马弗炉中灼烧1h,至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准确至0.001g。

注意事项:1.样品自然放在坩埚中,勿压,避免样品氧化不足。2.样品开始炭化时,应有坩埚盖,防止损失,并打开部分坩埚盖,便于气流流通。3.炭化时,温度应逐渐上升,防止火力过大而使部分样品颗粒被逸出的气体带走。4.灼烧温度不宜超过600度,否则会引起磷硫等盐的挥发。 标准:GBT6438-2007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3.粗脂肪 原理:油重法:用乙醚等有机溶剂反复浸提饲料样品,使其中脂肪溶于乙醚,并收集于盛醚瓶中,然后将所有的浸提溶剂加以蒸发回收,直接称量盛醚瓶中的脂肪重,即可计算出饲料样品中的脂肪含量。 步骤:1.索氏提取器干燥处理。抽提瓶(内有数粒沸石——(103±2度烘箱,烘干30分钟——干燥器冷却30分钟——称重——重复操作至两次之差小于0.0008g为恒重。2.试样的称取与烘干。分析天平称试样1.3g——滤纸包——铅笔注明标号——103度烘箱烘干2h——干燥器冷却——称重。(此步骤中,要带手套称重,且保证滤纸包长度可全部浸于石油醚中为准。3.试样的反复抽提。滤纸包——抽提管——抽提瓶加石油醚60~100毫升——60~75度水浴加热——石油醚回流——控制回流速度和时间。(抽提前,先将滤纸包浸泡在石油醚较长时间,可减少抽提时间;一般控制回流10次/h,共回流约50次,本实验中,滤纸包已在石油醚浸泡20h以上,回流(3~4次/h,共回流2h;检查抽提管流出的石油醚挥发后不留下油迹为抽提终点。4.抽提后的烘干称重。取出滤纸包——干净表面皿——晾干——装入称样皿——103度烘箱烘至恒重——称重。 注意事项:1.全部称重操作,样品包装时要带乳胶或尼龙手套。2.测定样品在浸提前必须粉碎烘干,以免在浸提过程中样品水分随乙醚溶解样品中糖类而引起误差。3.除样品需干燥外,索氏提取器也应干燥。4.实验所用提取试剂为石油醚,需要无水,无醇,无过氧化物,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或者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时有引起爆炸的危险。5.加热乙醚或石油醚严禁用明火直接加热。

led荧光粉

LED荧光粉是制造白色LED的必须材料。 首先,我们要了解白色LED的发光原理。白色LED芯片是不存在的。我们见到的白色LED 一般是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发出白色光的。好比:蓝色涂料和黄色涂料混在一起就变成了白色。 其次,不同波长的LED蓝光芯片需要配合不同波长的黄色荧光粉能够最大化的发出白光。 所以说,LED荧光粉是制造白色LED必须的东西(白色LED也有另外几种发光方式,但是市面上白色LED95%都是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的原理)。 黑体(热力学) 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辐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辐射出去的电磁波在各个波段是不同的,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谱分布。这种谱分布与物体本身的特性及其温度有关,因而被称之为热辐射。为了研究不依赖于物质具体物性的热辐射规律,物理学家们定义了一种理想物体——黑体(black body),以此作为热辐射研究的标准物体。 所谓黑体是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当然黑体仍然要向外辐射)。显然自然界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许多地物是较好的黑体近似( 在某些波段上)。黑体辐射情况只与其温度有关,与组成材料无关. 基尔霍夫辐射定律(Kirchhoff),在热平衡状态的物体所辐射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之比与物体本身物性无关,只与波长和温度有关。按照基尔霍夫辐射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黑体必然是辐射本领最大的物体,可叫作完全辐射体。用公式表达如下: Er =α*Eo Er——物体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发射出来的辐射能; α——该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系数; Eo——等价于黑体在相同温度下发射的能量,它是常数。 普朗克辐射定律(Planck)则给出了黑体辐射的具体谱分布,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面积的黑体在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和单位波长间隔内辐射出的能量为 B(λ,T)=2hc2 /λ5 ·1/exp(hc/λRT)-1 B(λ,T)—黑体的光谱辐射亮度(W,m-2 ,Sr-1 ,μm-1 ) λ—辐射波长(μm) T—黑体绝对温度(K、T=t+273k) C—光速(2.998×108 m·s-1 ) h—普朗克常数,6.626×10-34 J·S K—波尔兹曼常数(Bolfzmann),1.380×10-23 J·K-1 基本物理常数 由图2.2可以看出: ①在一定温度下,黑体的谱辐射亮度存在一个极值,这个极值的位置与温度有关,这就是维恩位移定律(Wien) λm T=2.898×103 (μm·K) λm —最大黑体谱辐射亮度处的波长(μm) T—黑体的绝对温度(K) 根据维恩定律,我们可以估算,当T~6000K时,λm ~0.48μm(绿色)。这就是太阳辐射中大致的最大谱辐射亮度处。 当T~300K,λm~9.6μm,这就是地球物体辐射中大致最大谱辐射亮度处。 ②在任一波长处,高温黑体的谱辐射亮度绝对大于低温黑体的谱辐射亮度,不论这个波长是

阐述LED荧光粉的用途和工作原理

阐述LED荧光粉的用途和工作原理 近年来,在照明领域最引人关注的事件是半导体照明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日亚化学公司的Nakamura等人经过不懈努力,突破了制造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关键技术,并由此开发出以荧光材料覆盖蓝光LED产生白光光源的技术。半导体照明具有绿色环保、寿命超长、高效节能、抗恶劣环境、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工作电压低及安全性好的特点,因此被誉为继白炽灯、日光灯和节能灯之后的第四代照明电光源,或称为21世纪绿色光源。美国、日本及欧洲均注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设立专门的机构推动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 LED实现白光有多种方式,而开发较早、已实现产业化的方式是在LED芯片上涂敷荧光粉而实现白光发射。 LED采用荧光粉实现白光主要有三种方法,但它们并没有完全成熟,由此严重地影响白光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 第一种方法是在蓝色LED芯片上涂敷能被蓝光激发的(YAG)黄色荧光粉,芯片发出的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互补形成白光。该技术被日本Nichia公司垄断,而且这种方案的一个原理性的缺点就是该荧光体中Ce3+离子的发射光谱不具连续光谱特性,显色性较差,难以满足低色温照明的要求,同时发光效率还不够高,需要通过开发新型的高效荧光粉来改善。 第二种实现方法是蓝色LED芯片上涂覆绿色和红色荧光粉,通过芯片发出的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绿光和红光复合得到白光,显色性较好。但是,这种方法所用荧光粉有效转换效率较低,尤其是红色荧光粉的效率需要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种实现方法是在紫光或紫外光LED芯片上涂敷三基色或多种颜色的荧光粉,利用该芯片发射的长波紫外光(370nm-380nm)或紫光(380nm -410nm)来激发荧光粉而实现白光发射,该方法显色性更好,但同样存在和第二种方法相似的问题,且目前转换效率较高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粉多为硫化物体系,这类荧光粉发光稳定性差、光衰较大,因此开发高效的、低光衰的白光LED用荧光粉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我们是国内率先进行LED用高效低光衰荧光粉研究的研究机构。最近,通过与我国台湾合作伙伴的联合攻关,多种采用荧光粉的彩色LED被开发出来了。 采用荧光粉来制作彩色LED有以下优点: 首先,虽然不使用荧光粉,就能制备出红、黄、绿、蓝、紫等不同颜色的彩色LED,但由于这些不同颜色LED的发光效率相差很大,采用荧光粉以后,可以利用某些波段LED发光效率高的优点来制备其他波段的LED,以提高该波段的发光效率。例如有些绿色波段的LED效率较低,台湾厂商利用我们提供的荧光粉制备出一种效率较高,被其称为"苹果绿"的LED用于手机背光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LED的发光波长现在还很难精确控制,因而会造成有些波长的LED得不到应用而出现浪费,例如需要制备470nm的LED时,可能制备出来的是从455nm到480nm范围很宽的LED,发光波长在两端的LED只能以较低廉的价格处理掉或者废弃,而采用荧光粉可以将这些所谓的"废品"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颜色而得到利用。 第三,采用荧光粉以后,有些LED的光色会变得更加柔和或鲜艳,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当然,荧光粉在LED上最广泛的应用还是在白光领域,但由于其特殊的优点,在彩色LED 中也能得到一定的应用,但荧光粉在彩色LED上的应用还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荧光粉名词术语》

荧光粉名词术语 本标准规定了荧光粉材料生产、性能测试和科研、教学中的常用名词术语的定义。 1 基本概念 l.1 发光luminescence 发光是物体热辐射之外的一种辐射,又称为“冷光”。这种辐射的持续时间要超过光的振动周期。 l.2 荧光fluorescence 激发停止后,持续时间小于10-8 s的发光称为荧光。蒸汽、气体或液体在室温下的发光,是典型的荧光。但有时不以发光的持续时间作为荧光的定义,而是把分子的自发发射称为荧光。 1.3 磷光phosphorescence 激发停止后,持续时间大于10-8 s的发光称为磷光。重金属激活的碱土金属发光物质的发光是典型的磷光。而有时则把晶体的复合发光称为磷光。但现在对荧光和磷光已不作严格区别。 1.4 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 用紫外、可见或红外辐射激发发光材料而产生的发光称为光致发光,常见的如日光灯的发光就是光致发光。 1.5 电致发光electro luminescence 在电场或电流作用下引起固体的发光现象统称为电致发光。目前常见的电致发光材料有三种形态:结型、薄膜和粉末,其中粉末电致发光又有直流和交流之分。 1.6.交流电致发光A.C.Electro luminescence 由交流电场引起的发光现象称为交流电致发光。它靠交变电场激发,即使通过的传导电流很小,仍可得到发光。 1.7直流电致发光D.C.electroluminescence 由直流电场和电流作用引起的发光现象称为直流电致发光。它和交流电致发光不同,要求有电流流过发光体颗粒,否则不论电场有多强也不能得到发光。 1.8 阴极射线致发光cathodoluminescence 固体受高速电子束轰击所引起的发光称为阴极射线致发光,各种示波管、显象管,雷达指示管是典型的阴极射线致发光器件。 1.9 X—射线致发光X—ray luminescence 由X—射线激发发光物质产生的现象称为X—射线致发光,如X—光荧光屏。 1.10 放射线致发光redio luminescence 由放射性物质的射线激发发光物质产生的发光称为放射线致发光。如夜光表上的发光就是由 钷)(Pm-4)β射线激发硫化锌:铜产生的发光。 1.11 闪烁scintillation 电离粒子(α、β或γ射线)激发荧光体所引起的瞬时(约10-6s以下)闪光称为闪烁。 1.12 热释发光thermoluminescence 发光体的温度升高后贮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现象叫热释发光或加热发光。其发光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叫热释发光曲线。热释发光反映了固体中电子陷阱的深度和分布,可以测量物体所受辐射计量,做成计量计,可以鉴别文物的真伪和化石的年代。 1.13 原子的状态和能级state and energy level of atom 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或离子)。它们的总能量在一定范围内只能取一系列不连续的确定的分立值,这些分立的能量值称为原子的能级,并对应于不同的能量状态。 1.14 能级图energy level diagram 按微观粒子系统容许具有的能量大小,由低到高按次序用一些线段表示出来,这就叫做系统的能级图。能级的数目是无限的,通常只画出和所研究问题有关的能级。 1.15 能级的简并degeneracy of energy level

金属常规力学指标测试

实验一金属常规力学指标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金属材料常规力学指标的测试方法。 2、掌握各个常规力学指标的作用及意义。 3、了解各个指标的相互关系。 4、熟悉所用测试仪器及设备的原理和操作使用。 二、实验方法及采用标准 1、金属拉伸试验标准GB/T 2、金属冲击试验标准GB/T 229-2007 3、金属扭转试验标准GB/T 10128-2007 三、实验数据处理 1、依据国家标准,分别计算各个力学参数指标。 (一)金属拉伸实验标准GB/T 材料的弹性、强度、塑形、应变硬化和韧性等许多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统称为拉伸性能,它是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拉伸实验是标准拉伸试样在静态轴向拉伸力不断作用下以规定的拉伸速度拉至断裂,并在拉伸过程中连接记录力与伸长量,从而求出其强度判据和塑性判据的力学性能试验。 (1)试验要求 1)原始标距的标记 对于比例试样,应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修约至最接近5mm的倍数,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标距的标记应精确到取值数值的 1%。 2)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 圆形截面试样应在试样工作段的两断及中间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选用三处测得横截面积中的最小值。 (2)拉伸性能的测定 利用试验机的绘图装置得到力-位移关系曲线,如下: 图1 拉伸试验力-位移曲线

1)断后伸长率测定 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对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按下式计算断后伸长率A: 式中:L o—原始标距;L u—断后标距。 应使用分辨力足够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测定断后伸长量L u- L o,并精确到±。 0.25mm 2)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将试样断裂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断裂后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2% ±。原始横截面积与断后最小横截面积之差除以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率得到断面收缩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S o—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横截面积;S u—断后最小横截面积 3)抗拉强度的测定 对于呈现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位移图,读取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 4)屈服强度的测定 对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应测定其上、下屈服强度。上、下屈服强度的判定采用以下基本原则: i.屈服前的第一个峰值应力为上屈服强度,不管其后的峰值应力比它大 或者比它小。 ii.屈服阶段中如果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谷值应力,舍去第一个谷值应力不计,取谷值应力中最小者判为下屈服强度。 iii.屈服阶段中呈现屈服平台,平台应力判为下屈服强度;如呈现多个而且后者高于前者的屈服平台,判第一个平台应力为下屈服强度。 iv.正确的判定结果应该是下屈服强度低于上屈服强度。 试验时记录力-位移曲线,从曲线图读取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和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恒定力,将它们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上屈服强度: 下屈服强度: (3)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 1)强度性能值修约至1MPa。 2)屈服点延伸率修约至%,其他延伸率和断后伸长率修约至%。 3)断面收缩率修约至1%。

荧光粉的配比 LED封装

浅谈LED荧光粉配胶程序 荧光粉在LED制造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绿色荧光粉配合黄色荧光粉和蓝色LED芯片,可获得高亮度白光LED;若使用绿色荧光粉配合蓝光LED芯片,可以直接获得绿光;若使用绿色荧光粉配合黄色荧光粉与蓝色LED芯片,可以获得冷色调白光;绿色荧光粉也可配合红色荧光粉与蓝色LED芯片而获得白光。白光LED的显色指数(CRI)与蓝光芯片、Y AG荧光粉、相关色温等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Y AG粉,不同色温区的LED,用的粉及蓝光芯片不一样。目标色温越低的管子用的粉发射峰值要越长,芯片的峰值也要长,低于4000K色温,还要另外加入发红光的粉,以弥补红成分的不足,达到提高显色指数的目的,在保持的芯片及粉不变的条件下,色温越高显色指数越高。 在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来看,蓝光与Y AG的最佳匹配关系如下: Y AG发射峰值/nm 蓝光峰值波长/nm 530±5 450-455 540±5 455-460 550±5 460-465 555±5 465-470 这样做出的白光比较白,一般芯片厂家提供的都是主波长,峰值波长要用专门仪器测试,测出来的值一般都比主波长短5nm左右。荧光粉与芯片波长决定了色坐标中一条直线,确定了荧光粉与芯片波长。只要增加减少配比都可以调节色坐标在此一条直线上位置。 常见的LED晶粒如下: 材料波长材料波长 InGaN 475-485nm InGaN 525nm InGaN 465-475nm InGaN 505nm InGaN 455-465nm InGaN 515nm InGaAlP 620-640nm GaAlAs/GaAs 660nm InGaAlP 610-620nm GaAlAs/GaAlAs 660nm InGaAlP 600-610nm GaP 700nm InGaAlP 592-600nm GaP 570-575nm InGaAlP 580-593nm GaP 565-570nm InGaAlP 567-577nm GaP 550-565nm InGaAlP 550-565nm PY---GaAlAs 585nm 由于荧光粉目前有无机类和有机类荧光粉。若不添加有机类荧光粉之情况,Y AG荧光粉和AB胶之比例一般为1:6 ~ 10(重量比)。至于AB胶应为 6 ~10g之间的多少数量,必须视蓝色芯片的功率大小做调整。芯片功率大者,在荧光粉数量固定不变下,AB胶数量应较为少(例如1:6)。反之,功率小者AB胶数量应较为多(例如:1:10)。 LED荧光粉配胶程序是LED工艺中,相当基础的一环,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做的。 准备工作: 1、开启并检查所有的LED生产使用设备(烤箱、精密电子称、真空箱) 2、用丙酮清洗配胶所用的小烧杯。 3、准备所需的量产规格书或相应的联络单,及相应型号胶水等并确认其都在有效的使用期内。

白光LED与荧光粉之特性探讨

白光LED与荧光粉之特性探讨 照明(Lighting)与显示(Display)是现今光电产业中两项极为重要的发展领域,而全球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能同时符合“节能”与“环保”双重特性的白光LED(Light emittingdiode),其在照明与显示装置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的确受到高度的瞩目及重视。 白光LED因具有节能与环保的双重特性,一般认为会是取代热炽灯与荧光灯的革命性光源;而荧光材料则是照明与显示装置的关键材料,尤其是自从高亮度LED蓬勃发展以来,再度又受到高度的重视。白光LED具有数种可行的制作方式,其中利用荧光粉所制作的白光LED,因具有制作简单、驱动容易、成本低廉等多项优点,未来于照明与显示等各项应用中,势必将会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目前有三种较普遍的方法去制作白光LED,第一种是将红光、绿光、蓝光,三色做混光;第二种是利用紫外光 LED发光然后通过红色、绿色、蓝色的荧光粉,而混合出白光;第三种则是利用蓝光打在黄色荧光粉上,混合出白光。现今之高亮度LED多数系利用多元磷化物(如InGaAlP等)或氮化物(如InGaN等)等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其发光颜色因受发光机制与材料能隙的限制,故皆属于窄波宽的单色光。然就照明与显示之应用而言,则多数需要使用白色光源,倘若利用LED来制作白色光源,必需应用光色组合的技术,始能达成获得白

光的目的。目前在白光LED之光色组合的各种可行技术当中,利用单芯片LED(Single-chip LED)结合各类型荧光材料来进行光色转变及混光作用,可谓是一种最便捷、最节省成本的方法,而其中应用无机物荧光粉(Phosphor)所制作的白光LED,一般又称为PC-White-LED (Phosphor- converted white-LED)。 LED(Blue-LED+Yellow phosphor)而言,有文献资料指出,目前此类白光LED之放射光谱中,蓝光波段部份约占白光总光能的31%,而经由荧光粉转换的黄光则占有白光总光能的69%的比例。 另一方面,若以UV-LED结合荧光粉所制作的白光LED(UV-LED +R/G/B phosphors等)而言,来自UV-LED的紫外线乃全部经由荧光粉的转换而形成可见光,故经由荧光粉转换的光能,几乎接近白光总光能的100%。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荧光粉在单芯片白光LED所占有的重要性及地位。 白光LED 白光LED最早乃是以蓝光LED搭配“钇铝石榴石”(YAG:Ce3+;Yttrium Aluminum Garnet dopedwith Ce3+ activator)之黄光荧光粉所制成,此类白光LED的推出引起全球的瞩目,也肇始了LED应用的新纪元。事实上,白光LED除了前述之蓝光LED加上黄光荧光粉的制作方式之外,尚可以蓝光LED加上绿/红光或其它组合之荧光粉,抑或是以UV-LED加上蓝/绿/红光或其它组合之荧光粉而制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