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十三讲

弟子规第十三讲
弟子规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弟子规“信”之二

2

让学生懂得从小就要谨言慎行,并且明确告诫有三种言语是绝对不能说的。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讲授法,举例法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要求学生抄写《弟子规》谨之三

(13)信之二

《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谨言慎行,并且明确告诫孩子们有三种言语是绝对不能说的。那么,这三种言语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说过这种不得体的话?与人交谈中,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什么样的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如何才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谈吐得体的人呢?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谈吐得体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不仅要求孩子们诚实守信,还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谨言慎行,并且明确告诫有三种言语是绝对不能说的。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说过类似不得体的话?在与人交谈中,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

在上一讲里,我们讲了《弟子规》“信”这个部分,讲到人要讲信用、讲信誉。这个部分,首先就是从言语、词语开始的。言语高雅、风趣幽默的人,到哪里都会很受欢迎。相反,言语鄙俗、油滑、闪烁的人,到哪里都会遭到别人的反感。那么,如何让自己在社会上,在和朋友的交往当中受欢迎呢?《弟子规》首先要求大家做到如何不让别人反感,如何不让别人讨厌,要知道哪些话绝对不能说,哪些语气绝对不能用。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一定要警惕和戒除三种情况,哪三种情况呢?奸巧语,非常奸佞的、存心不良的花言巧语,这种话先得戒

除。从小养成这个习惯,不能说奸佞的话。这是第一。

污秽的词语,很肮脏的,很下流的,很鄙俗的,这些话不要让它从嘴里蹦出来,不要说脏话。这是第二。

市井气很浓的,非常庸俗的,张家长、李家短的,这种添油加醋的是非话,零零碎碎的闲话,也别说。这是第三。

这三种情况都是要戒除的。

奸,怎么讲都不是一个好字眼。在我们汉语当中,有很多字眼你既可以从正面理解,也可以从反面理解,但奸这个字,你只能从反面理解。如果奸这个字再加上花巧,那就是放大了的奸,那是更坏的一个词。言语是内心的反映,就算你再掩饰,你总有露出来的一天。一个说话非常奸巧的人,非常奸猾,非常会耍花巧的人,再中国传统当中,特别是儒家文化当中,绝对不是个好人。

《诗经?小雅》里边有一首《巧言》,意思是非常善于说话,说话非常花巧。下面说的什么,大家知道吧?巧言如簧。大家都记住了巧言如簧这个成语,可没记住后面的四个字:颜之厚矣。意思就是如果你把一个事,花言巧语说得像美妙的歌声那样动听,那这个人脸皮够厚的,所以巧言如簧不是一个褒义词。

刚才讲的是奸巧语,接着奸巧语的是什么?是勿佞巧。

两个巧字连在一起,这绝对不是巧合。像《弟子规》这样影响极大的书,它的编排结构都是非常严谨和富有深意的,两个巧字连在一起,是对我们的加倍提醒。我们中国人说话时很讲究语言技巧的,要求言语得体,对于长辈应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打开门到广场上对大众说什么言语,这都是很有讲究的。但是,讲究有一个度,不能超过这个度。如果过了这个度,就成

了奸巧,好事就变成了坏事。所以传统教育孩子的时候,一般要求孩子宁拙勿巧。宁愿慢一点,笨拙一点,不要搞得很轻巧,很花哨,这是不可以的。

奸巧也好,佞巧也好,都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奸巧佞巧就两种大类型。我总结了一下,可以分别用两个成语来命名这两个类型:

第一个成语是溜须拍马,这是很奸巧、很佞巧的。溜须拍马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面前往往有一种内心的自卑感,会顺着别人说话,去讨好别人。而最终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的目的,这叫溜须拍马。但是我们如果不懂得这个成语,我们就不知道溜须拍马到底有多佞巧,有多奸巧。

这个成语分成两件事,一件事叫溜须,一件事叫拍马。

溜须是怎么回事呢?宋朝有个宰相叫寇准,是个大文豪,非常有学问,他有个学生叫丁谓。有一次贵为宰相的寇准请自己的学生来吃饭。我们知道,古代的成年男子往往胡子都很长,而且很漂亮,结果吃着吃着寇准的胡子一不小心沾上了一颗饭粒,但是他自己不知道。坐在他旁边的门生丁谓看见了,就赶紧跑过去,帮老师把这饭粒拿下来,然后把老师的胡须一根根给捋一遍,捋得特别整齐。这个就叫溜须,做过头了!你跟老师说胡子沾了个东西,上去替老师拿下来,这都没错。可拿下来之后还给老师溜须干吗呀?这是很佞巧的,古人很不赞成。

什么叫拍马呢?大家知道,元朝时蒙古入主原中原,蒙古族时草原民族,非常喜欢骏马,元朝当官的一般都骑一匹好马。那时候,按照蒙古族的风俗,你去夸这个主人,一定要顺便夸夸他的马:哎呀,你这匹马真漂亮,长得好,英俊,是骏马。但拍马的时候,一般不能拍马头的,你只能“啪啪”拍马屁

股。所以在元朝的时候,路上一见面就“啪”一声拍这马:哎呀,您这马真好,您这马怎么那么好,像天上的龙子一样。这个就叫拍马。

溜须拍马凑合在一起就是阿谀奉承,就是奸巧的代名词。

像这种溜须拍马的人,在我们的历史上都是笑柄。清朝时有两个人在此道最有名,一个是和珅。和珅贵为国家大员,官位已经很高了,但是只要乾隆一咳嗽,贵为大员的和珅,马上就会捧着一个痰盂给他接着,这就是佞巧。不但做事儿佞巧,他说话也佞巧,但是终有被人揭露的一天,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当乾隆爷一驾崩,嘉庆皇帝一上台,和珅不就完了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还有一个溜须拍马的高手,他的水准一点都不亚于和珅,但是我们大家都不太熟悉,他叫高士奇。高士奇原来家境贫寒,流落到北京城靠卖字为生。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大学士明珠。明珠是一个权臣,推荐到高士奇到宫内去工作。这个人很有心机,进宫的时候,身上揣一个小口袋,口袋里放什么呢?放的都是金豆子,一颗颗都是黄金做的,他见了太监就给一颗,然后问皇上最近在看什么书啊?皇上在考虑什么问题啊?回去之后他马上给

自己补课,第二天皇上一问什么,他都准备好了。皇上就觉得这个人学问太大了,所以他就越混越好。这个人就是出名的奸巧、油滑。

有一次,康熙皇帝带着很多人骑着马出去打猎,这时候皇帝已经很赏识高士奇了,所以叫他也起着马跟着一起去打猎。那一天,皇帝骑着一匹新马,比较烈,这只马尥蹄子,啪啪啪,把泥浆水全部溅到了皇帝的身上。弄得皇帝脸上一块泥、龙袍上一块泥,很狼狈,心里很不爽,脸色也很难看。大家都很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办。高士奇骑着的那匹马没事,他浑身光鲜,一点泥都没有,但他却跑到一个泥塘里面,就地打滚,把衣服弄得全是泥巴,颠

颠地跑到皇帝面前。皇帝一看说:哎,爱卿,你怎么弄成这样?高士奇答:皇帝,您真是龙马精神,骑术高超啊,你看微臣被马给摔到泥坑里,弄了一身泥。皇帝想:我这匹马那么不听话,我还骑着,龙袍上才两点,哪像你弄一身泥。高士奇就是这么一个说话极其佞巧的人。

《弟子规》中的“奸巧语”就是指奸邪巧辩的言语,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有两类,一类是溜须拍马的高手,还有一类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不惜去攻击别人,甚至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垫脚石。这种人的座右铭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那么这类人能总结成哪四个字呢?

这类人总结成四个字就是口蜜腹剑。口蜜腹剑也是有典故的。唐朝的权相李林甫,特别会琢磨人,他主要的专业就是琢磨人,非常阴险狡诈。李林甫只要发现有一个人才华很高,皇帝已经开始赏识他,可能要重用他,就开始琢磨他,然后把他给干掉。李林甫暗算别人的时候,嘴上非常甜,心肠很毒辣,所有当时有人称他叫口有蜜、腹有剑,合起来就是“口蜜腹剑”。

他发现唐玄宗非常欣赏一个叫李适之的人。李适之是一个大臣,非常有学问,有才华。李林甫一看,呦,这个人风头要超过我了,他就去找那个李适之。他说:哎呀,你真有才华,我非常希望你赶快提拔上来,你是国家的栋梁啊。华山那里面有金矿啊,有很多黄金,只不过皇上一时间还没有注意到,这件好事你可以去做,你向皇上建议,去开采华山的黄金。这样的话会增加国库的收入,皇帝会更加欣赏你,你将来前途无量。李适之就去找唐玄宗,说华山游黄金,建议赶快开采。唐玄宗隔了一天问李林甫说:哎,李适之向我建议,开采华山的黄金。李林甫说:皇上,华山游黄金,臣早就知道了,为什么我不建议开采呢?因为华山在风水上是龙脉,不能动土去挖的啊!黄金跟皇帝的龙脉相比,皇上的龙脉更重要,千万不能挖。这么一弄,李适

之不久倒霉了?从此以后,皇上就不搭理李适之了:你为了点黄金把我们家龙脉给挖了,你还想干吗?这就是口蜜腹剑的典故,这种人都没有好下场的。

到了后来,李林甫一会儿挤兑掉一个人,一会儿挤兑掉一个人,慢慢地开始独揽大权,使自己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但是因为树敌太多,晚年他生病了,渴望再见一眼皇帝,可已经见不到了。为什么呢?因为旁边很多人把他隔开了,他只能由家人扶着站在城门口,看见皇帝远远地站在城楼上,跟他招招手,李林甫回去之后就死了。死了之后还被人掘墓,尸体被挖出来,把身上的官服剥掉。最后李林甫的儿子以一介庶民的身份埋葬了他。所以,奸巧的人,无论你是溜须拍马,还是口蜜腹剑,都不会有好下场。我们有哪个人会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呢?没有一个会愿意的。所以我们要按照《弟子规》这样教育孩子,奸巧语不要说。

《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告诉孩子们从小就要谨言慎行,并且明确告诉孩子们有三种言语是绝对不能说的。第一种不能说的是“奸巧语”,第二种是“秽污词”,也就是骂人的脏话。那么,当你第一次碰到孩子开口骂人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至于秽污词,当然是指一个人说话肮脏、下流,我们平时说这个人嘴臭,就是这个意思,这种人是典型的缺乏教养。有谁愿意跟一个满嘴脏话的人打交道?没有人愿意的。所以作为父母,见到孩子第一次开口骂人的时候,就必须严厉禁止。

现在孩子接受资讯的渠道很多,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到外面跟别的孩子玩的时候,都会学说脏话。父母一旦听到孩子骂人、说脏话,一定要警示。我们现在好多父母,特别是长辈,看到孩子说一句骂人的话,因为孩

子长得很可爱,就觉得很好玩儿,有时候甚至还鼓励他再骂一句,千万不可以这样,一定要小孩子从小养成习惯,嘴里不要有脏词,不要说脏话,千万不能觉得好玩儿,去纵容孩子。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写的一个小说《洗澡》?里面描写到,老一代知识分子在家里吵架时马上用英语,为什么在家里吵架要用英语?就是不愿意让孩子听到。因为这是长辈之间的事,不要让孩子受到影响。现在,我们好多三口之家父母吵架的时候,气头上的话、不冷静的话都出来了,往往会说一两句过头的话,甚至是骂人的话来,这样孩子就听进去了。所以,夫妻在家吵架的时候千万不要对骂,如果控制不住,也得避开孩子,千万不能让孩子生活在不适当的言语当中。

老百姓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为人父母就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其实《弟子规》中提到的“秽污词,切戒之”,绝不仅仅是约束孩子的,成年人也同样适用。接下来《弟子规》还告诫孩子们,说话时不能沾染“市井气”。什么叫市井气呢?

什么叫市井?相传古代的时候八户人家共用一口井,满八户人家就要掏一口井,大家共用,所以市井慢慢地就引申为人口聚集的地方。背井离乡就是这个道理,井就是乡,乡就是井。市井是后来延伸出来的一个词,就是形容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也有集市的意思。

市井气是什么?粗俗、庸鄙,而且往往带有很强的买卖气,这种语气就叫市井气。在我们的传统中,这样的语气是要戒除的。现在,我们一般的奸巧语大家都会注意的,说话的时候要掌握分寸,实事求是;秽污词现在一般也

会注意,因为开口骂人谁都不会认为是件好事,谁都不会认为满嘴脏话是好事。但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最不小心的就是这个市井气。

我举个几个例子,这种情况我想很多朋友都碰到过。在商场里面,一个服务员在那儿卖服饰,这时候进来一个人,一看这件衣服标价一百块钱,进来的人觉得贵,问八十块钱可以卖给我吗?这个营业员要八十五块钱。买的人还想争取一下:我就出八十块钱,能不能卖给我。这本来是生活中的讨价还价。但是我们往往会听到服务员说:哎呀,看你这个人,穿得跟公主一样,穿得跟皇太后一样,还缺这五块钱啊?你要缺这五块钱,你穿成这样干吗?这就叫市井气,很庸俗,很鄙俗。

我还看到过这么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去买鞋,正好碰见一个老大妈也买鞋,老人家比较细心,多试了几双谢。那营业员过来了,一般来讲营业员应该欢迎顾客,应该好好说话,但是那营业员态度很不好:哎呀,你烦不烦,挑来挑去的,你到底买不买?这个大妈也很有意思:小姑娘,你们这儿贴了一个标语,我一看标语——顾客就是上帝,我还不能挑几双试试?这老人家说的一点都没错。那个年轻的营业员化着浓妆,当时说的话就很过分:顾客是上帝啊,但是您不知道,上帝是个老爷爷,而且上帝是长胡子的啊。您有胡子吗?您是老爷爷吗?您怎么跑我们这儿冒充上帝了?这种话就是市井气,缺德少教,是我们一定要避免的。

市井气在现代社会最集中的反应在哪里呢?我个人对这个现象非常反感,就是动辄称老板。这种市井气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因为在今天,她已经侵入我们的校园中间。现在的校园里,研究生管自己的导师也叫老板,比如我的研究生,有时候会相互说,你今天干吗去了?我去查个资料。谁叫你查的?我们老板,指的就是我。这也叫市井气,应该戒除。而戒除奸巧语、

秽污词、市井气这三种言语,我们说起来简单,要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可真不容易。这个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让孩子在他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远离这一类的言语。家长自己更要以身作则,时时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比较清爽的语言习惯。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进入社会,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受到别人的欢迎。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一个谈吐得体的人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喜欢。那么,在与他人的交谈过程中,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如何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谈吐大方、举止优雅的人?接下来有十句非常重要的话送给大家。

有人标举出十句这样的话,第一句是“水深流去慢,贵人语言迟”。一条河,如果它的水很深,那么它的流速一般是比较慢的,最起码看上去比较慢,这就叫水深流去慢。贵人语言迟呢?贵人一般开口都比较慢,或者说话的语速比较慢。中国人有个爱好,就是把大家的孩子抱在一块儿比:你们家的孩子已经开口说话了,我们家的孩子已经能说很多话了,他们家的孩子还不能说话。那时候我奶奶一般就会说:贵人语言迟。就是说你说话比较慎重,比较缓慢,比较迟,是一种尊贵的表现。这句话也叫语言宜少又宜迟,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是“话不可说绝,事不可做绝”。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处世智慧,叫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别把话说到很极端,让自己没有退路。

第三句是“酒中不语”。现在我们不太注意,喝酒的时候是话最多的时候,我敬你一杯,你敬我一本,话越来越多,酒越喝越高,这在过去时非常忌讳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酒中不语真君子,酒气冲头话多过。就是说你说话要注意,不要说出不恰当的话,一喝酒,脑袋一大,什么都脱口而

出,这是会闯祸的。

古人还讲“气头不语”。这个跟我们现在也不一样。现在大家郁闷的时候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会告诉你别生闷气,有什么不高兴、不痛快的你说出来,心理郁闷你叫出来,不行你骂出来。古时候不行,因为传统中没有心理咨询师,你没法跟医生这么说,所以古代讲究气头不语,生气的时候不要说话。因为也许你一生气,不妥当的话就说出来了,所以生气的时候最好不要乱讲话。这是第四句话。

第五句是“熟人不语”,这个话到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今天遇到熟人,遇到好朋友,就要畅聊一番,没话找话,瞎聊狂侃。但古代人反而提醒我们,熟人说话更要当心。为什么?因为太熟悉了,大家没有遮拦,言多必失啊。比如大家跟我很熟悉,一见我说:哎呀,钱老师,你怎么长这么胖啊,又长了一圈儿?你知道我爱不爱听?这叫熟人不语。过去古人讲“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就是老虎再陌生,你上去拍拍它,哪天老虎吃饱了,精神好,没准还舔你一下。但是人与人之间再熟悉,你说话没遮拦那是不行的,要有一定的距离感。这个距离感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而且古人特别强调一点,不能“交浅言深”。交情没有深到这个地步,话说得很深,这是很不合适的。

第六句是“邪事不语”。不正当的事情,或者擦边球的事情,不要乱讲。现在我们好多孩子不太注意。比如好多孩子凑一块儿相互会问:你这张碟片哪儿买的?我正规店里买的。我这张地摊儿上买的,盗版,五块钱。这个话在过去都不能说,因为做的不是一件正当的事情,所以这个叫邪事不语。

第七句是“戒秽污词”,这也是古人的话。秽污词你不要讲,脏话不能

讲,这个《弟子规》里提到了。

第八句是“戒轻诺”。就是你不要轻易许诺,轻易答应别人。

第九句是“戒话扰”。就是人家很忙的时候,你不要去打扰人家。比如我在忙一件事,你突然来唠叨,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会让人很讨厌。

最后一句是“戒揭短”。拿我举例子,比如有些朋友问我:钱老师,你有一米七吗?那不就是在揭我的短吗?所以这样的话最好不要说。再比如你看到一个女孩子:哎呀,好久不见,你怎么胖成这个样子了?在今天,这样都算揭短。所以大家要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俗语。《弟子规》也就是从这些智慧当中提取出来的,把它融入生活,来教育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谨言慎行的习惯。

我们千万不要把说话当做一件小事。在语言的表达方面,在和别人的交谈和交往方面,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还应该有哪些地方要时刻注意?请大家听一下。

第七讲长善及慎及始

第七讲:长善与慎于始 家庭教育根本方法:1、上所施,下所效;2、养子使作善也;3、长其善而救其失;4、慎于始。 一、长善 1、上周我们讲上所以施下所效,使作善。今天讲长善与慎于始。长善这个词出自于中国的教育经典:?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又当什么讲呢,简单解读一下:长是增长激发,善是善行和善心,这个和赏识有点同,但又不同; 2、本善:利他、忍让、明辨、诚敬、自信,习性:贪、嗔、痴、慢、疑。我们希望孩子的本善能够长养,人生能够变化,所以能把这部分善给长养出来,把这部分善给放大。 3、为什么要长善呢?要想改变坏习惯,重要的是先要养成好习惯,我们培养孩子的善行,养正以后他的习性慢慢就消退了。这就是我们讲到长善的根本原因。 3、成长足迹:——《冬令营》活动的老师给每个孩子长善。 4、《只有你能欣赏我》 5、小故事:《上帝为每一只笨鸟准备了一个矮树杈》 6、思考:如果您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年,遇到这样的老师、母亲,您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 7、《小孩不笨》——哪一个家长是我? 8、讨论:长善,对于孩子的“心性成长”有哪些益处? 9、家长做好长善的四个误区:(1)、传统老观念,吝于表扬孩子。(2)、挑问题专家,以为这就是教育。(3)、不明善恶,不知该长什么。(4)、孩子没有“善”,让我怎么办? 10、求求你,帮帮我! 亲爱的爸爸、妈妈: 每个孩子都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在我成长的路上,我会迷惘,

我会不知所措,可是,我很想很想把事情做好。所以,在我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时候,你的肯定,会让我更加自信,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孩子。在我第一次做错的时候,你的鼓励,会让我不会轻易放弃,努力,努力,再努力。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在邻居阿姨面前说我笨,说我不行,那时,我的心特别地失落,甚至会流血,从小,我就被贴了标签,是个坏孩子,笨孩子,我会抬不起头来,我会越来越笨。爸爸、妈妈,有了你们的鼓励,我不再害怕失败,我知道,每个人的天份不一样,可是,只要我努力了,我会考出属于我的第一,走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爸爸、妈妈,今天,我已经会把自己的袜子洗了,还陪奶奶下楼拎菜,我正在努力地成长,你们看到了吗? 谢谢你们,在我弱小的童年,陪我一起走过…… 11、《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母亲呦你像月亮,散发出温柔的光,我们像迷途的羊,依偎在你的身旁。母亲呦你的手掌,拍拍着我们背上,为我们轻轻的唱,让我们幸福成长,你的爱像月光,那么温柔又慈祥,在你的怀抱中,是最幸福的时光,你的爱像月光,给我温暖和希望,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12,如果这是您孩子拿回来的一张考卷,您看到了什么,又如何做?1 + 6 =7 14+18=22 23+15=38 11+18=29 15+19=44 13、哪一件事是我们最应该做的?(1)、指责孩子?(2)、嘲笑孩子?(3)、帮助孩子? 14、要给孩子长哪些? 考了个高分?学会了占小便宜?会说两句俏皮话? 学会主动学习,礼让同学,懂礼貌会和大人说话,帮助父母劳动。 当父母没有正知正见时,孩子该长什么,不该长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说长善,不是简单的表扬。长善应该长得是善,见善才可以长,非善不可以长。 15、现场体验:路标都错了,车往哪里开?

弟子规读后感50字5篇

弟子规读后感50字5篇 2018-03-13弟子规读后感50字篇一:文明,是一件美好的事物。 它不仅陶治了我们的情操,而且提高了我们的修养,使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很规范。 在《弟子规》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增进了对许多事物的理解。 但,最令我感触深的,就是《入则孝》这一部分。 弟子规读后感50字篇二:暑假里,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 它的每个故事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道理。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友爱兄弟、勤奋学习。 今后,我向故事中的人物一样,爱学习、尊长辈,做一个文明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50字篇三: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中的一句话:置官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我知道了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到固定位置,避免造成脏乱或穿时找不到它们。 记得有一次妈妈让我上床睡觉,我脱了衣服,把衣服扔到地上,起床时找不到衣服了,妈妈说:在地上。 ”我到了学校已经迟到了。

从此以后,我立志要做个规范整洁的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50字篇四:读[弟子规],它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 读[弟子规],它让我们学会做人言行要谦虚,做人要诚实守信。 要求自己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我读到[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的时候,老师解释句子的意思是‘学习他人的优良品质,同时注意改正自己的缺点。 ’弟子规读后感50字偏五:读完>后,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它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规范。 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诚实守信。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要尽量去准备,父母所不喜欢的东西,要小心的去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每次放学回家,都不主动写作业,都要爸爸妈妈催个两三遍才回去做,完全缺乏时间观念,把时间一点点的浪费了。 我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做一个让爸妈值得赞许的孩子。 学习《弟子规》有感400字刘蔓仪2017年高中生的读后感:读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总叙: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文:不要因为是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文: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3篇

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教材之一,是一部针对儿童的行为规范,全部需要身体力行,执行力与示范性很强的读物。下面是网带来的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 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品读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

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古人黄香九岁为双亲温席;沈云英替父亲守卫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双亲;董永卖身葬父;陆绩怀橘遗亲;王祥为母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 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以父母为首的优良品德,把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要做孝顺父母的人! 篇二: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 冬天带走了秋天最后一片黄叶,收获,交杂着工作的欢乐与泪水;喜悦,记载着孩子成长的点滴。今年九月来到龙岗幼儿园后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经过一学期培训与学习,使我对《弟子规》有了深刻认识与了解。 每日的中午是我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的时间----听《细讲弟子规》讲座。蔡礼旭老师从生活中点滴讲起,教导我们平时应如何孝顺父母、兄弟和睦;教导我们与朋友、同事之间应怎样相处;还教导我们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及人生怎样创造幸福等等。每听一次蔡老师的讲座,都会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回想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蔡老师所说的相差无异。 生活中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是毫无怨言的付出,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们;而作为子女的我们有没有真心的去孝顺我们的父母,关心父母的生活哪怕是短短的一声问候;对于朋友及亲人是否真诚相待;对

[工作感悟及心得]感悟弟子规

[工作感悟及心得]感悟弟子规 【--读书心得】 它,总如清泉,每感茫然之际,涤净他们身上的尘埃;它,总如轻风,每处苦闷之时,驱除他们心中的烦扰;它总如明灯,每在迷惘之时,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在东方灿烂皇冠宝座上,矗立着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他,凭着那份理念,那份信仰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随着春雷的一声巨响,他实现了祈望了几千年的梦,而那引领古老的中华民族冲破暗夜,探索前行的最大功臣莫过于《弟子规》了。 古人云:“百事孝为先。”那“孝”是人的根本吧! 周朝的文王为父亲安适开止,每天鸡初鸣,天未亮就向自己的父亲请安并让父亲脸上充满笑容,天天如此,从未感到一丝疲倦或是不耐烦。 一代君王都能舍其金躯之身,忘其金贵之体,有如此孝顺之心,何况是平凡的我们呢?也许正因为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地,使其开创了国家八百年的基业,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我们不能不说他所依靠的就是他的圣德啊!而作为当代的我们,面对着为我们奉献

了自己一切的父母,面对着他们所给予我们无私的爱,试问我们又怎么能输给古人呢? “凡出言,信为先。”孔子曾说过,“假如一个人没有守住信用,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以算得是人的了。”由此可见,“信”乃做人之本。 我们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宣称要“弃医从文”,决心要揭出几千年来的民族劣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于是乎,他为自己的信念用辛辣的笔来唤醒麻木的中国人,指引清醒的人们与一切恶势力进行顽强不屈的对抗。最终,他坚定了人们心中的信念。 然而,多少年后的今天,物欲的横流冲扫着社会的腹地,人类的良知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的徘徊。于是, __洪钟叩响浑厚的激音,穿越时光的洪流,震撼了今人的灵魂。21世纪的我们,被誉为有高素质的 __,又怎能失去做人之本“信”呢? 在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的今天,从物质享受的高度发达到精神世界的极度衰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片欲望的海洋,充斥着竞争、斗争、战争的价值观,充满了刺激、享受,纵欲的人生观。而中国以五千年传承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验证了《弟子规》必将以其灿烂的火焰,为我们的人生照亮一片坦途。

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4篇

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4篇Learning experience document of disciple GUI 编订:JinTai College

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4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2、篇章2: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3、篇章3: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4、篇章4:弟子规的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教材之一,是一部针对儿童的行为规范,全部需要身体力行,执行力与示范性很强的读物。下面是带来的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章1: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品读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弟子规原文及弟子规全文内容

弟子规原文及弟子规全文内容: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1)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七集)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看下一句经文: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道人善,即是善』。当大家听到很多善人的行持,善人的风范,每个人心中都会生起这种效法之心,是绝对会这样,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在这几天当中,一定有人已经做到『愈思勉』,已经学到了,一定有。从诸位朋友的脸上就看得出来有法喜。这个法喜绝对不是念经念出来,而是有落实在生活之中。所以这个道人善很好,因为会让更多的人得利益。所以现在卢叔叔的名字已经到全中国去了,这也是我落实《弟子规》的结果,叫「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我们也要非常用心去把这些好的风范记在脑子里,随时都可以告诉别人,让他们都可以得到一个效法的对象,甚至於从中找到一些很好的方法。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当我们去宣扬别人的过失,对方假如知道了,可能会非常难受,所谓「背后之议」,背后的议论,说他的是非;「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评他这一些不好的言语,在他的心中就好像刻入骨头里面去了,时时想著报复你。这都是在意气用事,这样不可取。所以不要去『扬人恶』,可能会树立敌人。十个朋友不嫌多,一个敌人可以给你烦死了。所以我们存心仁厚,不与人起冲突。当假如别人有善我们都不称扬,别人一有一点小恶马上就到处传,这样不只折损了自己的福分,更大的罪过,它是影响了团体跟社会的风气。你看假如每一个人都不讲人家的善,都只宣扬人家的恶,那将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人与人将会纷争不断。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是在影响整体社会的风气,这个罪过不单是个人,还可能跟整个社会结罪。所以言语不可不慎。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善相劝』。我们之前课程也提到,「善」必须先分辨真善假善、是善非善,还有很多的判断在《了凡四训》这一本书。当你判断正确才能够去劝,不然到时候是非都没分清楚,那就不见得是利益到他人。那古代人面对别人善的劝告,或者是听到善的言语行为,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接受?孔子赞叹颜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颜渊只要听到一个善,马上时时刻刻放在心中,一定要去落实。所以只要提到贤德,孔子都会直接说到「有颜回者好学」。对於颜渊这个学生,夫子非常欢喜,也因为他的学习非常扎实,只要老师说过的话、说过的善,他都会时时刻刻不忘去实践。所以当我们有这样学习善的态度,自然就能够『德皆建』。 在古代所有当官的,我们都称他是「父母官」,为什么叫父母官?因为比方说一个县令,他与整个人民相处得很密切,而且整个县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都是由县长在负责,所以他也有责任把他这一县的人民教育好,能够「爱民如子」的这种态度,所以也称为父母官。那当然这一些地方领导人,他也有要落实「善相劝,德皆建」,让整个社会风气能够愈来愈好。那我们现在当官的有没有这个态度?还是有,我们要隐恶扬善。但是为什么比例没有像以前那么高?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错了,我们也没有把《弟子规》跟他们讲,现在又功利主义这么炽盛,所以重利轻义。只要他能够有这个机缘看到《弟子规》,应该会唤醒他那种为官的责任心。 在隋朝时代,有一个读书人叫辛公义,这个姓比较少。诸位朋友,这个父亲取的名字好不好?他取这个名字,他儿子绝对不可能作奸犯科,因为每天人家都喊他公义。他一定全身都是

观《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观后感心得范文精选7篇_观《弟子规》 心得体会 《弟子规》观后感心得范文精选(一) 小时候,我总以为是因为自己在父母心中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她 们对我言听计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读完《弟子规》之后,我才 明白了父母之所以能听我的,不过是因为她们爱我,所以才容忍了 我的放肆和傲慢。 曾经的我,每每一回到家里,就一幅霸王的架势,不仅不顾及父 母的感受,还大呼大叫的说:“给我来一杯水”,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我大声叫了一句:“把饭端来”,妈妈把饭端来时,我没有及 时接应,只是说:“放在这,我先看电视,等一下再吃”。可自从 我学了《弟子规》中的“出则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气了,听从父母教诲,顺从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坏习惯更多,一 时改不了,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先坐下开吃了,这样是不好的。有道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之 古老文化来指点迷津,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会儿就 直叫他们名字。可学了《弟子规》里有一句:“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从此以后,我会有事无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们非常欣慰,他们还都说我乖了呢,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 《弟子规》观后感心得范文精选(二) “闻过怒,闻欲乐,损友来,益友却。闻举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这是我在弟子规中学到的。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碰到人家说我们的过失我们就生气,听到别人的赞美就得意,这样坏朋友就会来接近,真正的益友就会

渐渐疏远我们。如果听到别人的赞美,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欢喜接受那么正直的人就会渐渐和我们亲近了。 这几句话让我茅塞顿开,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每次听到自己的优点就会得意忘形,听到自己的缺点就会觉得很刺耳,像浇了一盆冷水,读了这几句话才觉得这盆冷水可以让我们头脑清醒,修正自己的缺点,我们不能迷失在鲜花和掌声中,越是顺利的时候越应当有人泼一盆冷水。只有交到真正的良朋益友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不断修正自己不断进步! 《弟子规》观后感心得范文精选(三) 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规》观后感心得范文精选(四)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对哥哥说:“何俊,给我倒杯水。”现在想想,这是不对的,自从我学了“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以后,每次我都喊他一声“哥哥”。 还有一次吃饭时,妈妈把饭端来,我就自顾自的吃了起来,完全没有想到刚刚劳累过的妈妈。学了弟子规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后,我每次吃饭前都等父母坐下后我才坐下。

弟子规全文全

精选文档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力为具亲所好精选文档 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忿自泯言语忍精选文档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 夜眠迟朝起早.精选文档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忙多错事勿忙.精选文档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 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 勿轻传知未的.精选文档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 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 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 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 损友来益友却

《细讲弟子规》读后感

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中埠中学李强 近几年来,我们张店区的教育提倡学生诵读《弟子规》。自己以前虽然大致看过,知道所说的大致内容,但是,还真没有认真读过,在假期中,利用空余时间,比较仔细的翻阅了台湾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阐述《弟子规》的书,而是通过讲解《弟子规》并结合许多事例和道理,教会人们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幸福在哪里?要想营造幸福的人生,首先,要完美自己。我们普通人都是对别人要求太多,对自己要求太少,“严以待人,宽以待己”,寻找真诚时,自己没有对世界付出真诚,却希望别人对自己真诚,追求完美时,只是要求别人完美。其实最应该完美的是自己。只有主动付出人生才会幸福,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幸福还在于安于职守,敦伦尽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只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幸福自然会在你身边。在家你是一个好的父母,在学校你是一个好的老师,,那你就会时时体会到幸福,只要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幸福的理由。 幸福还在于把握当下,要和谐对待自己和他人,理解和关爱他人,心胸宽广“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人生天地之间,要演出天地无私之德”,只要心中有爱,幸福就在身边。 “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要下对抉择,人生才会幸福。人生也要抉择轻重缓急,什么事请先做,什么事情后做,先后顺序要下对抉择,人生第一件大事是把孩子教育好。怎么教孩子?身教。我们知道教孩子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态度,而不是分数最重要,但是我们还是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名利,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太注重名利。应该教孩子学会做人,与人相处。做事要有责任心,一个孩子有责任心,,他才会有担当。让孩子明白念书,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一种责任。有孝心的孩子是希望让父母放心,希望让父母有好的生活,所以他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跟能力,这样的孩子才会大有发展。“真正成功的主管和企业家,学历都不是顶尖的。”什么样的特质才会让人成功呢?诚实、责任心、谦虚、信用、耐心。智商很重要,但是,情商更重要,品德最重要。现在西方人一经发现,原来还有一个比把东西做好更重要影响企业的因素,就是员工的德行。既然德行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要教育孩子“使作善也”,孩子又善良的心,就会有善的行为,自然会有善良的朋友,他的人生就会幸福。所以教孩子不是要读很多的书,而是先要求自己要做到,当我们表现出善的行为,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假如现在你的孩子扎根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你已经让他这一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抉择最重要,你抉择要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将会影响的孩子一生的幸福,也会影响到你的幸福。 我们如何才能下对抉择?建立理智。如何才能建立理智?还要透过学习,有好的判断力,才能下对判断。理智要愈早建立,人生才会下对重要的抉择。当我们理智时,我们会下对抉择。抉择中最重要的是你的思想观念。思想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决定你的习惯,习惯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以一个人能不能幸福,关键是“思想”思想会影响你的一言一行。但是现在人的思想普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自私。如何才能教育孩子不自私呢?就应该从我们自身做起,当我们真正修养身心,就能够对家庭、社会产生很大的力量。百善孝为先,其实要对社会有贡献,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困难,就是要好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首孝悌”,你让一个人真正有孝心,他面对所有为人父母的人他都会恭敬。子让回去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所以重视孩子的德行,整个社会就会呈现祥和之气。如果孩子从小注重物质享受,家长不给于合理的管教,等到花钱习惯了,就很难改。他的努力目标就不是为了孝顺父母,不是为了照顾妻儿,而是满足他的物质欲望,就会变得自私。因此从小要教育孩子要有仁爱之心,要替他人着想,他将来一定会为社会造福,自己也就会过得幸福。

读《弟子规》有感6篇

读《弟子规》有感 6 篇 1 读《弟子规 》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弟子规》,《弟子规》被称为我国的国学,是我国 清代非常流行的一种启蒙课本, 用三字一句的方式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 其中有 几句是这样写的: “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的教诲要恭 敬认真地听个明白;父母的责备、批评,应该虚心、顺从地接受。现在生活条件 好了,很多同龄孩子学习不肯用功,非常贪玩,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及时完成,甚 至不听老师和父母的话,学习成绩就不能提高。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尖酸刻薄的话, 下流不干净的话,千万不要说。粗俗无赖的不良习气,要坚决戒除掉。经常有许 多小朋友喜欢说脏话, 既不文明也不礼貌, 俗话说: 习惯成自然。 要是老说脏话, 长大了就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人都必 须互相关心爱护,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小 学生不管成绩好坏、家庭条件如何,从小就要养成谦虚谨慎、互相关心、互相爱 护的优秀品格,团结一致,长大了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弟子规》这本书上的好句很多,意义也非常深刻,值得我学习一辈子。 2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名著。 它备受古今中外学者的推崇, 内涵广傅 精深,很值得一学。 弟子规是以《三字经 》的形式,从接人待事方面给我们以指导。儿童对人的一生而言,就像一张 白纸,以后怎么定,起笔很重要。在这里,弟子规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方向。 它有利于我们将来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当然《弟子规》对于 我们小学生来说对它的内容和文字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书读千遍, 其 意自见”通过老师、家长的指导,再加上自身不断的背诵,不断的理解,自然而 然地朗读水平、记忆力、行为品德等多有较大的提高。 我读完弟子规后,觉得自己受益不浅。弟子规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什么叫 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宽容,什么叫友谊。回想以前妈妈关心我,教导我的情 景;同学们帮助我,鼓励我的情景;老师辅导我,教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阵激

弟子规全文解释(最新)

弟子规全文解释 弟子规解释: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译文全文总计6000多字,加上弟子规原文全文共计1080字。弟子规全文解释和翻译是一篇宏著,对理解认识弟子规原文有积极意义。 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 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 【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

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 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500字 这个学期通过参加研究学习活动,我接触到并且开始学习《弟子规》。我和许多人一样,提到《弟子规》都存在一个误解:那是给小孩子学的,我都这么大了,学它何用?但当我开始学习《弟子规》就发现我错了,里面所说的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我做到的很少,有一些道理还不太明白,有一些虽然明白了,但是没有落实到生活中。不过我很庆幸我在高二就接触到《弟子规》并认真去学习,它使我能够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能够少留下遗憾。 首先,提到《弟子规》会让我想起”道德”二字,我总以为自身与人相处时内心最初的反应,便是道德的根本。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从以往的错误认识中醒悟过来,原来道德的根本是孝。更让我感到羞愧的是,我很少做到“孝”这个字,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有道德呢!此后我就开始认真学习《弟子规》中“孝”的部分,它让我懂得了以前对父母的诸多不是。《弟子规》中有不少孝敬父母的准则,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但都体现了“孝”这个字,也说明孝顺父母不需要多少财富或多大的名气,就算是一些小小的关怀也能让父母感到开心满足。世上不求回报地对你

好的就是父母了,只要给父母一点点关爱他们就心满意足。回想以前我对父母的种种不好的行为,我就感到愧疚。父母辛苦地工作赚钱养育我们,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但我们并没有懂事,和父母顶嘴,惹父母生气,让父母伤心。我常常因为父母的一句轻声责骂就非常地不高兴,因此两三天不理睬父母,现在想起真是非常后悔,就因为那么一点小事我就如此对待父母,父母心里肯定也伤心难过。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一点帮助而感激不尽,却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难道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对父母好,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就应憎恨父母吗?不是这样的,《弟子规》中有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就是无论父母对我们好不好,我们都应孝顺父母,岂能因父母一时对我们不好而憎恨他们呢?父母对我们好,我们做到孝顺不难。若父母对我们不好,而我们仍不变其心地孝顺父母,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孝顺和高尚品德。“孝”不仅是对父母的行为,还是对师长,对朋友的的行为。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开始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弟子规》中有在家、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准则。这些准则无一不体现出先贤所凝聚的大智慧,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它正确地引导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落实。书中提到的“欲平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读弟子规感悟心得范文

读弟子规感悟心得范文 读弟子规感悟心得范文1 弟子规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名著。它备受古今中外学者的推崇,内涵广傅精深,很值得一学。 弟子规是以《三字经》的形式,从接人待事方面给我们以指导。儿童对人的一生而言,就像一张白纸,以后怎么定,起笔很重要。在这里,弟子规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它有利于我们将来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当然《弟子规》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对它的内容和文字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过“书读千遍,其意自见”通过老师、家长的指导,再加上自身不断的背诵,不断的理解,自然而然地朗读水平、记忆力、行为品德等多有较大的提高。 我读完弟子规后,觉得自己受益不浅。弟子规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宽容,什么叫友谊。回想以前妈妈关心我,教导我的情景;同学们帮助我,鼓励我的情景;老师辅导我,教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阵激动。是啊!他们对我多好!我以后,不,我现在就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比如每天帮妈妈多做一些家务,考出好成绩来回报老师,同学有困难热心帮助……总之,我要善待他人,与他们和睦相处,自己的心情也就好多了。同时,我也要时刻地提醒自己,善待每一位同学,尊敬每一位老师,孝顺自己的父母,遇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让我们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换来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信我们

的成绩会蒸蒸日上的。 读弟子规感悟心得范文2 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弟子规有很多块: 入则孝、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力在看完弟子规的时候,在我生活不足的地方改进了。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长者没坐下吃饭,我们应该等着大人们吃饭。 还有,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它的动乱,我们可以说源于家庭不健全。如果说来改善这样的社会,应该要从我们的学习中着手,而我们最根本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家庭当中。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所以,家庭教育才是我们的根本。 你知道吗?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

(完整版)《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一章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则告,反必面,居有长,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恶色,柔吴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礼尽,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第二章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第三章章谨 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务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闻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明,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第四章章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宁巧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且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 《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现在的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假若两个人同时去面试,学历一样,其他条件差不多,但一个衣冠整齐,讲求衣服的卫生;一个

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说老板会选谁呢?当你找工作面试时,别人不但看你的学历、能力,还要看你的形象呀。我们校园里也提倡过讲究衣着整齐,形象要做好。所以我们从小讲求衣着整齐,衣着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

读弟子规有感作文.doc

读弟子规有感作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读弟子规有感作文”。本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弟子规有感作文(一) 欲治国先齐家,欲齐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先师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特别要讲信用;然后要有一颗慈悲的爱心,对一切事物都平等博爱,善待天地万物,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更要主动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最后在利用剩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好好地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 我们90年代的小孩,似乎每个人都呈现出不同于别人的个性。有的时候,我们爱去哪就去哪,根本不会跟父母说;有些时候,我们回到家里,就一头栽进房间里,根本也不会跟父母说。其实,在背后的父母都隐含着无比的担心。孩子在外边的时候,担心他是否迷路了,被拐了。我们根本不会想象到他们的焦虑,只会自己玩,不会想到别人的感受。我们爱我们的父母就该“出必告,反必面”,即出去的时候告诉父母知道你们去哪里,回来的时候,要当面告诉父母我们回来了,让他们放心。 曾经,我跟我的哥哥姐姐们相处,或许是因为我们玩得太熟了,所以我总爱直称呼他们的名字。也许是因为习惯了吧,我叫他们名字时候,他们也不见怪,哥哥姐姐们也没跟我说过什麽怨言。但其实,他们自己背后可能有些怨言,但却不会跟我说任何,或许怕我难为。我爱哥哥姐姐们就该“称尊长,勿呼名”,即称呼长辈的时候,不要直称呼他们的名字,要称号“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称呼,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是长辈。 我最喜欢不分大小的跟长辈说话。有的时候,遇到我跟他们意见不同时,我总爱大声反驳,不分尊卑。他们有时候也会教训一下我,但我总是这样子左耳入右耳出,不太理会。其实,他们内心也很不满,但也不会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