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铜142-71-2

乙酸铜142-71-2
乙酸铜142-71-2

冰醋酸知识

冰醋酸知识 【给药说明】 1.治疗甲癣,病甲清洁后以刀片将病甲削薄后用药,注意不要接触甲沟,指甲邻近皮肤可涂一薄层凡士林作保护。 2.面部癣病勿用该品治疗。 3.高浓度冰醋酸有腐蚀作用,除甲癣外,勿作其他癣病治疗。 4.治疗鸡眼和疣,用药前将病变部位清洁,并浸在热水中15~30分钟,邻近正常皮肤以凡士林涂抹保护,然后以药品滴上。 【用法与用量】 1.甲癣:以浸有30%冰醋酸溶液的棉花球放在病甲上,每日1次,1次10~15分钟,直至病甲去除,继续治疗2周。 2.手足癣:用10%冰醋酸溶液浸手足,每日1次,1次10分钟,连续10日,如未痊愈,隔1周可重复1次。 3.花斑癣:用5%冰醋酸溶液外涂,每日2次。 4.体癣:用5%~10%冰醋酸溶液外擦,每日2次。

5.鸡眼和疣:用30%冰醋酸溶液滴患处,每日1次。 6.灌洗创面:用0.5%~2%溶液。 【不良反应】可引起接触性皮炎。以30%的冰醋酸溶液治疗甲癣可引起化学性甲沟炎。也有刺痛或烧灼感。 【禁忌证】过敏和中耳炎穿孔者禁用。 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乙酸发酵细菌(醋酸杆菌)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现,每个民族在酿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发现醋——它是这些酒精饮料暴露于空气后的自然产物。如中国就有杜康的儿子黑塔因酿酒时间过长得到醋的说法。 乙酸在化学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详细描述了乙酸是如何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美术上要用的颜料的,包括白铅(碳酸铅)、铜绿(铜盐的混合物包括乙酸铜)。古罗马的人们将发酸的酒放在铅制容器中煮沸,能得到一种高甜度的糖浆,叫做“sapa”。“sapa”富含一种有甜味的铅糖,即乙酸铅,这导致了罗马贵族间的铅中毒。8世纪时,波斯炼金术士贾比尔,用蒸馏法浓缩了醋中的乙酸。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通过金属醋酸盐的干馏制备冰醋酸。16世纪德国炼金术士安德烈亚斯·利巴菲乌斯就描述了这种方法,并且拿由这种方法产生的冰醋酸来和由醋中提取的酸相比较。仅仅是因为水的存在,导致了醋酸的

醋酸铜简介

醋酸铜简介 醋酸铜,暗绿色单斜结晶,熔点115℃,240℃时脱去结晶水,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和甘油。用作分析试剂,色谱分析试剂。还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陶瓷着色及农药等。 简介 Copper(II) acetate,monohydrate 工业级 中文别名:乙酸铜,一水合乙酸铜 英文学名: Cupric acetate 英文别名: CuOAc 分子式: Cu(CH3COO)2.H2O 分子量: 199.65 CAS 号: 6046-93-1 产品名称:醋酸铜 产品类别:;农药系列/铜盐系列/陶瓷系列; 其他名称:乙醋铜 产品英文名:Cupric Acetate CAS No.:6046-93-1 分子式:Cu(CH3COO)2·H2O 分子量:199.65 性状:暗绿色单斜结晶, 熔点115℃,240℃时脱去结晶水,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和甘油。 技术指标:

产品用途:用作油漆快干剂,医药化工、农药助剂、瓷釉颜料原料,医药杀虫剂、杀菌剂和化学试剂等。 包装:25Kg纸板桶装,内衬塑料袋,注意密封。 储运注意事项:应贮存于通风干燥库房中。袋口必须密封扎牢,防止受潮。严禁明火、易燃物。 结构式: 产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色谱分析试剂。还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陶瓷着色及农药等。还用作油漆快干剂,医药化工、农药助剂、瓷釉颜料原料,分析试剂等。

毒性:无毒至轻度毒性,一数据为LD50(口服,啮齿-鼠)为710 mg/kg[1],另一数据为LDLo(口服,啮齿-鼠)为1600 mg/kg[2]。 性状:一水物为蓝绿色粉末性结晶,熔点115℃,240℃时脱去结晶水,密度1.882g/cm3,溶解度为冷水7.2g/100g,热水20g/100g,溶于乙醚和甘油 合成 现在实验室中的制备方法分为三步,总反应为: 2CuSO4.5H2O+ 4 NH3 + 4 CH3COOH → Cu2(OAc)4(H2O)2 + 2 [NH4]2[SO4] + 8 H2O 一水合物会在100°C真空失水: Cu2(OAc)4(H2O)2 → Cu2(OAc)4 + 2 H2O 将无水Cu2(OAc)4和金属铜一起加热会得到无色易挥发的乙酸亚铜: 2 Cu + Cu2(OAc)4 → 4 CuOAc 乙酸铜的双核结构 结构 Cu2(OAc)4(H2O)2,以及类似的Rh(II)、Cr(II)四乙酸盐都采取“中国灯笼”式的结构。每个乙酸根的一个氧原子都与一个铜原子键连,键长1.97Å(197pm)。两个水分子配体占上下,Cu-O键长为2.20Å(220pm)。两个五配位的铜原子之间的距离为2.65Å(265pm),与金属铜中Cu--Cu距离相近。 两个铜原子互相作用,导致在大约90K时磁矩减小;由于自旋方向相反抵消,Cu2(OAc)4(H2O)2实质上是反磁性的。Cu2(OAc)4(H2O)2对推动现代反铁磁体耦合理论发展有很重要的贡献。 应用 乙酸铜更多的是在有机合成中作为催化剂或氧化剂使用。例如,Cu2(OAc)4可以催化两个末端炔烃的偶联,产物是1,3-二炔: Cu2(OAc)4 + 2 RC≡CH → 2 CuOAc + RC≡C-C≡CR + 2 HOAc 反应的中间体包括乙炔亚铜等,再经乙酸铜氧化,得到炔基自由基。此外,用乙酸铜来合成炔胺(含有氨基的末端炔烃)也涉及乙炔亚铜中间产物。 技术指标

原花青素的分析方法概述

原花青素的分析方法概述 作者:李晓静, 赵国欣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实验管理中心,河南郑州,450044 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11,39(1)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60条) 1.方胜;李英杰;陆守道高压电场加速食品解冻的探讨 1999(03) 2.方胜.李里特静电场对番茄保鲜过程的影响 1997(1) 3.马红江;李予霞;王莹葡萄籽中高聚原花青素水解工艺优化研究[期刊论文]-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02) 4.万本屹.李宏.董海洲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002(2) 5.凌智群;张晓辉;谢笔钧原花青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2(01) 6.凌智群.张晓辉.谢笔钧.曾繁典原花青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2002(1) 7.李春阳;许时婴;王璋利用区带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葡萄籽原花青素[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05(04) 8.方胜.李英杰.陆守道高压电场加速食品解冻的探讨 1999(3) 9.黄炜;薛婉丽;钱蕾芸高压静电场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 2004(04) 10.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2004 11.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2004 12.黄炜.薛婉丽.钱蕾芸高压静电场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 2004(4) 13.马亚军;杨秉勤;郎惠云高铁盐-铁氰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含量[期刊论文]-西部粮油科技2003(01) 14.丁昌江.杨军.梁运章高压电场干燥马铃薯的试验研究 2004(5) 15.申烨华;刘海英;李娜KMnO4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期刊论文]-分析试验室 2006(11) 16.那日.杨体强.梁道明静电干燥特性的研究 1999(6) 17.许丽梅;杜永峰;姚秉华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期刊论文]-食品科技 2008(05) 18.MITSUNAGA T.DOI T.KONDO Y Color development of proantho-cyanidins in vanillin hydrochloric acid reaction 1998 19.黎源倩;吕星;邹晓莉CCD阵列检测-流动注射分析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10) 20.向阳.马龙.苏德奇比色法测定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含量 2003(10) 21.姚开;何强;吕远平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不同测定方法比较[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02) 22.姚开.何强.吕远平.石碧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2002(3) 23.MITSUNAGA T;DOI T;KONDO Y Color development of proantho-cyanidins in vanillin hydrochloric acid reaction[外文期刊] 1998 24.赵平.宋学娟.张月萍.贾宏海.于国强葡萄籽原花青素含量测定 2007(1) 25.那日;杨体强;梁道明静电干燥特性的研究 1999(06) 26.李春阳.许时婴.王璋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葡萄籽、梗中原花青素含量的研究 2004(2) 27.丁昌江;杨军;梁运章高压电场干燥马铃薯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4(05) 28.PORTER L J.HRSTICH L N.CHAN B G The conversion of procyanidins and prodelphinidins to cyanidin

表面处理用醋酸铜盐水喷雾试验法

表面处理用醋酸铜盐水喷雾试验法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项金属底材于电镀装饰用铜-镍-铬、 铜铁或锌压铸件底材于电镀镍-铬后,以及铝阳极处理后等各项表面处理的醋酸铜盐水喷雾耐蚀性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本方法是使用盐水喷雾试验机将含有氯化铜的醋酸- 氯化铜试样液,以雾状喷于电镀被覆膜或氧化膜上之一种腐蚀试验方法。试验的主要条件如下表所示。 3.试验液的配制:试验液依下列顺序配制。 3.1溶解试剂氯化钠于蒸馏水中(或总溶解固体量小于200ppm以下 的水中),调配成浓度为5%的盐水液①。此盐水液的PH值应在

6-7之间,否则蒸馏水或氯化钠中可能有不纯物存在。 3.2于每公升的盐水液中添加0.26g试剂氯化铜(CuCl2〃2H2O),混 合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3.3并以试药剂冰醋酸调整此含氯化铜的盐水液的酸碱值,使其收 集液的PH值为3.0-3.2②,即成试验液. 3.4喷雾前,此试验液不能含有固体悬浮物③. 注①:在25℃测量试验液的比重应为1.03-1.04之间.此试验液中的氯化钠浓度亦可利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法或其他方法标定. ②:每公升盐水液中所需的冰醋酸调整量,如果大于 1.6ml或小于 1.3ml,则试验系统中可能有某些问题存在.(例如PH值不标准、蒸馏水或氯化钠含有不纯物或者试验系统不清洁.) ③:为避免喷雾喷嘴阻塞,此试验液须过滤或小心倾斜地注入盐水桶,或于喷雾吸水管前端处装上玻璃过滤器或适当的纱布为宜. 4.设备:本试验所需之设备为喷雾喷嘴、盐水桶、试验片支架、喷 雾液收集水桶、试验室④、盐水补给桶、压力桶、压缩空气的供给设备与排气设备等构成,其装置如图1所示,并按照如下条件试验。 注: ④试验室的大小,须在0.43m3以上. 4.1盐水喷雾试验机与其所需的管路应采用纯性材料,不能对喷雾液的腐蚀试验产生影响或本身会被腐蚀者. 4.2 喷雾喷嘴不可直接将试验液喷向试样,喷雾室顶部聚集的溶液不得滴落在试验片上.

醋酸铜氧化取代靛红一锅法合成色胺酮衍生物

2018年第26卷合成化学V;26&2018第2期,12, ~126 Chinese Journal of Synthetic Chemistry No. 2,123 ~126 ?研究简报? 醋酸铜氧化取代靛红一锅法合成色胺酮衍生物 邵莺!,黄磊,郑昊,童晶晶,吴铭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以取代靛红为原料,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醋酸铜作用下,于120C经一锅法合成了色胺酮衍生物,其结 构经1H N M R,13C N M R,I R和 M S(E S I)确证。 关键词:取代靛红;醋酸铜;色胺酮衍生物;一锅法;合成 中图分类号:0626.1文献标志码:A D O I:10. 15952/j. cnki. cjsc. 1005-1511.2018.02. 17100 O n e-p o t S y n t h e s i s o f T r y p t a n t h r i n D e r i v a t i v e s b y O x i d a t i o n o f S u b s t i t u t e d I s a t i n s w i t h C o p p e r A c e t a t e SHA0Ying!, HUANG Lei, ZHENG Hao, TONG Jing-jing, WU Ming (School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C h a n g z h o u University,C h a n g z h o u 213100,China) Abstract:Tryptanthrin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by one-pot method at 120 C in copper acetate,using substituted isatins as materials,D M S O as solvent.The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1H N M R,13C N M R and M S(E S I). K e y w o r d s:substituted isatin;copper acetate;tryptanthrin derivative;one-pot method!synthesis 色胺酮为重要的喹唑啉酮类生物碱,主要天然 来源为产蓝植物[1_2]。色胺酮具有特殊的杂环结 构和良好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3—4%、抗结核$5%*免 疫调节[6]、抗炎[$]、抗菌[8]及抗利什曼虫[9]等。天 然产物来源的不足限制了色胺酮及其衍生物的广 泛应用,人工合成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10]。 色胺酮的合成方法主要为:以靛红为原料,通 过电化学合成(或直接在K M n O'/P O C l,作用下合 成)[11_12],该方法产率较低。近年来,色胺酮的 合成方法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P r k o[13]利用 2-氯苯甲酸和2-氨基喹啉的关环反应合成中间 体,然后经C O,氧化制得色胺酮。该方法也可用 于合成色胺酮衍生物。Wit t等[14]以取代靛红为 原料,在五氯化磷-苯中,在2-位发生氯化,再与邻 氨基苯甲酸在三乙胺作用下进行关环反应合成色胺酮衍生物。Y a g等[15]以甲苯为溶剂,通过取 代靛红和取代靛红酸酐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 色胺酮衍生物。以上方法虽然提高了产率,但仍 然存在原料价格昂贵、合成路线较长、操作复杂和 底物适应性差等缺点,制约了产物结构的多样性。 醋酸铜是一种廉价的金属盐,可用于催化或 介导[16]合成一系列杂环化合物。本文以取代靛 红(la ~l h)为原料,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醋酸 铜作用下,于120 C经一锅法合成了色胺酮衍生 物(2a~2h,S c h e m e l),其结构经1H N M R,13C N M R,IR和 M S(E S I)确证。 l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X R C氯型熔点仪(温度未校正);Varian640- 收稿日期:2017氯5氯3;修订日期:2017氨2-0 基金项目:江苏省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A C G M2016氯6-3) 作者简介:邵驾(1981 -),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博士,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和超分子化学的研究。E-mail: ying s h a o^c c z u e d u.n

铜缺乏的几大症状

你好 铜缺乏容易引起营养不良,贫血,中性白细胞减少症,中枢神经系统退化,骨骼缺陷,血清胆固醇升高,心血管损伤,不育,免疫功能受损,溃疡,关节炎,毛发褪色,变硬,卷毛综合症,动脉异常,脑障碍,生长迟缓,情绪容易激动,冠心病. ①保健疗法:乙酸铜,柠檬酸铜,1%的硫酸铜溶液,食品加入铜盐,食补. ②食物疗法:河虾,牡蛎,谷物,动物肝脏,鱼类,乳品,虾皮,莲子,黑芝麻 如果铜摄取不足可致神经系统失调,大脑功能会发生障碍,铜缺乏将使脑细胞中的色素氧化酶减少,活力下降,从而使记忆衰退,思维紊乱,反应迟钝,甚至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铜元素一旦缺乏,金属酶的合成减少,心血管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从而给冠心病入侵以可乘之机.如果体内缺铜,血浆铜蓝蛋白的浓度势必降低,从而导致铁难以转化而诱发贫血症.摄取足量的铜可防范癌症发生,而癌症病人补铜可阻止癌细胞的繁衍,妇女缺铜就难以受孕,即使受孕也会因缺铜而削弱羊膜的厚度和韧性,导致羊膜早破,引起流产或胎儿感染.含铜的金属硫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具有较强的清扫此种代谢废物的功能,保护人体细胞不受其害,可见铜元素在抗衰老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专家将维生素C与铜元素称为一对防治流感的最佳“搭档”. 铜元素还能防止头发早白,补铜给常简单,常食动物肝脏,各类坚果就可以了.

铜缺乏症 国内有人将缺铜分为两类:一类为单纯缺铜,指原发性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仅有缺铜生化指标改变并无缺铜临床症状、体征、病理变化者;另一类称缺铜综合征,包括原发和继发,凡有缺铜生化指标,又有临床症状、体征、病理变化者皆属此类,包括单纯性缺铜综合征(婴儿症状性缺铜等)、缺铜性贫血、低血铁-低血铜-低血浆蛋白综合征、Menke氏综合征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缺铜综合征。 造成铜缺乏症的病因主要有: (l)供给不足。主要见于婴幼儿,因牛奶中铜含量低,人乳中铜含量随哺乳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完全胃肠道营养而未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2)吸收不良。膳食中的蛋白质可促进铜的吸收,但牛奶中的铜的生物利用率比人乳低。豆类食品含铜很高但利用率低,可能与大豆蛋白对铜的吸收有抑制作用有关。关于植酸对铜的吸收利用有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维生素C可降低铜的吸收利用,可能是抗坏血酸直接干扰铜的吸收,也可能是通过增加铁的吸收而间接抑制铜的吸收。动物实验表明,蔗糖、果糖对铜的吸收有不利的影响,食物中过多的锌、铁、钼以及胃酸缺乏、胃肠胰切除等皆为影响铜吸收的不良因素。 缺铜对身体的危害- --铜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非常多重要作用。铜可促进铁的吸收、运输及利用,因此贫血也与缺铜有关;铜与骨骼及胶原组织关系密切,可促进生长发育;铜还能影响到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缺铜有碍智力发育等。由此可见,铜营养失调,体内铜缺乏或过剩时,都可引起疾病。 缺铜对身体的危害---小儿缺铜表现为全身营养不良、长时间腹泻、体重减轻、肝脾肿大、发育迟缓、皮肤苍白、毛发由黑变黄且易断、低色素性贫血,经铁剂治疗无效。有的患儿还要出现皮疹、浅表静脉扩张、视觉反应迟钝、肌肉张力低下、骨质疏松等。 缺铜对身体的危害---此外,还有一种叫“钢丝样头发综合征”的疾病,虽不多见,但属于先天性铜代谢缺陷而发病。主要表现为头发硬而卷曲、色浅易断、面色苍白、大脑发育受到影响、智力低下等。 缺铜可引起低血铁——低血铜——低血清蛋白综合征,简称“三低综合征”,病名就准确反映出该病临床检验的诊断依据。表现症状有低色素性贫血、面色苍白、水肿、肝脾肿大、易怒、生长发育停滞等。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严重缺铁而干扰了铜的吸收、利用或增加铜的排泄所引起。本症的疗法应采取综合疗法,在输血的同时可补充铁制剂和铜制剂,全面而均衡地加强营养。 缺铜与白癜风也有关系,一般常见皮肤病多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有传染性。而白癜风这种特殊皮肤病是由于自身代谢紊乱造成的,因而无传染性。白癜风的临床表现,就是皮肤上出现大小不同、程度不等的白斑。白斑出现的部位多为脸部、胸背部、四肢及手足部

缩合反应

缩合反应 百科名片 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后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大分子,并常伴有失去小分子(如水、氯化氢、醇等)的反应 目录 简介 缩合反应器 1常见的缩合反应类型羟醛缩合反应 1克莱森缩合反应 1珀金缩合反应 1苯偶姻缩合反应 1斯托贝缩合反应 1偶姻缩合反应 1曼尼希反应 1维蒂希反应 1乌尔曼缩合反应 1罗宾森增环反应 1达村斯缩合反应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condensation (reaction) 两个或多个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后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大分子,同时失去水或其他比较简单的无机或有机小分子的反应。其中的小分子物质通常是水、氯化氢、甲醇或乙酸等。缩合反应可以是分子间的,也可以是分子内的。在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分子内部发生的类似反应则称为分子内缩合反应。缩合反应可以通过取代、加成、消除等反应途径来完成。 多数缩合反应是在缩合剂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常用的缩合剂是碱、醇钠、无机酸等。缩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机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很广,是由较小分子合成较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有时两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互相作用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而并不放出简单分子,也称缩合。

编辑本段缩合反应器 用于进行缩合反应的反应器。为了较精确的控制反应温度,一般采用设有中间冷却器的塔式反应器或是套管式反应器[1]。反应热随冷却水排出。有时也可用普通的反应釜。 编辑本段常见的缩合反应类型 羟醛缩合反应 为醛、酮或羧酸衍生物等羰基化合物在羰基旁形成新的碳-碳键,从而把两个分子结合起来的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一个羰基化合物在反应中生成烯醇或烯醇负离子后进攻另一个羰基的碳原子,从而生成新的碳-碳键。最简单的例子是乙醛的羟醛缩合反应,产物3-羟基丁醛有可能进一步失水而成2-丁烯醛,酸催化有利于失水反应的进行。由乙醛生成2-丁烯醛的反应是羰基与亚甲基发生缩合的例子,这类缩合都以羟醛缩合的形式开始,并随即失水而得碳-碳双键的产物。 克莱森缩合反应 含有α-活泼氢的酯类在醇钠、三苯甲基钠等碱性试剂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形成β-酮酸酯类化合物,称为克莱森缩合反应,反应可在不同的酯之间进行,称为交叉酯缩合;也可将本反应用于二元羧酸酯的分子内环化反应,这时反应又称为迪克曼反应(Dieckmann reaction)。例如,乙酸乙酯在乙醇钠作用下生成乙酰乙酸乙酯。 珀金缩合反应 芳香醛与脂肪族羧酸酐在相应羧酸钠作用下生成肉桂酸型化合物。 珀金缩合反应 苯偶姻缩合反应 芳香族醛在氰化钾作用下发生两分子缩合,生成苯偶姻类化合物。 斯托贝缩合反应 醛或酮与丁二酸酯在强碱作用下生成2-亚烷基丁二酸衍生物。

醋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醋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醋酸又称乙酸,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的饱和羧酸,是烃的重要含氧衍生物。分子式C2H4O2,结构简式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因是醋的主要成分,又称醋酸。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熔点16 .6℃,沸点117 .9℃,相对密度1.0492(20/4℃)密度比水大,折光率1.3716。纯乙酸在16.6℃以下时能结成冰状的固体,所以常称为冰醋酸。在生活中醋酸的应用十分广泛。 关键词:醋酸,醋酸在生活中的应用,醋酸的历史 (一)醋酸在古代文明中的应用和历史: 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乙酸发酵细菌(醋酸杆菌)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现,每个民族在酿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发现醋——它是这些酒精饮料暴露于空气后的自然产物。如中国就有杜康的儿子黑塔因酿酒时间过长得到醋的说法。乙酸在化学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详细描述了乙酸是如何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美术上要用的颜料的,包括白铅(碳酸铅)、铜绿(铜盐的混合物包括乙酸铜)。古罗马的人们将发酸的酒放在铅制容器中煮沸,能得到一种高甜度的糖浆,叫做“sapa”。“sapa”富含一种有甜味的铅糖,即乙酸铅,这导致了罗马贵族间的铅中毒。8世纪时,波斯炼金术士贾比尔,用蒸馏法浓缩了醋中的乙酸。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通过金属醋酸盐的干馏制备冰醋酸。16世纪德国炼金术士安德烈亚斯·利巴菲乌斯就描述了这种方法,并且拿由这种方法产生的冰醋酸来和由醋中提取的酸相比较。仅仅是

因为水的存在,导致了醋酸的性质发生如此大的改变,以至于在几个世纪里,化学家们都认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质。法国化学家阿迪证明了它们两个是相同的。1847年,德国科学家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第一次通过无机原料合成了乙酸。这个反应的历程首先是二硫化碳经过氯化转化为四氯化碳,接着是四氯乙烯的高温分解后水解,并氯化,从而产生三氯乙酸,最后一步通过电解还原产生乙酸。1910年时,大部分的冰醋酸提取自干馏木材得到的煤焦油。首先是将煤焦油通过氢氧化钙处理,然后将形成的乙酸钙用硫酸酸化,得到其中的乙酸。在这个时期,德国生产了约10000吨的冰醋酸,其中30%被用来制造靛青染料。 (二)调味作用: 人们在烹调菜肴时缺少不了醋,醋可增加菜肴的鲜、甜、香等味道。在烹制食品过程中加点醋,可保护食品中的维生素C不受减少和破坏,因为维生素C在弱酸性的环境下比较稳定,醋有破坏抗坏血酸酶的作用,因而保存了维生素C不被破坏。所以在炒菜时加点醋,不仅使菜肴脆嫩可口,还能保护其营养成分。如炒绿豆芽既可使豆芽脆嫩可口,又有保存维生素C少受损失的作用。在做鱼时,如糖醋鱼、酥鱼加醋,不仅可以去除腥味,增加鲜味,还使鱼刺软化,有利于钙的吸收。炖牛、羊肉时放点醋,能使肉容易煮烂味美。食用海带,先在水中放几滴醋煮一下,海带可变柔软可口,吃油腻的食品,加点醋或蘸醋吃可减少油腻感。食醋还有降低咸味的作用,如食物过咸可加些醋可降低咸味。醋含钾较多,在人体中有利于把多作的钠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