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
前列腺增生一线治疗药物,非那雄胺,牢记三要一不要,效果翻倍

前列腺增生一线治疗药物,非那雄胺,牢记三要一不要,效果翻倍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大部分人会伴随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个时候采用药物进行干预是最好的办法。
而非那雄胺因其效果显著,价格便宜,安全性好而备受临床和患者的青睐。
然而,是药三分毒,非那雄胺也不例外。
虽是前列腺增生的一线用药,但使用过程中需要牢记这三要一不要。
一、要注意用药人群
非那雄胺虽好,但也并非人人可用。
该药物是男性用药,不适用于妇女及儿童,尤其是已经怀孕或者计划怀孕的妇女,不要接触该药物。
二、要用够疗程
这主要是由于非那雄胺起效缓慢,通常需要连续规律服用3个月后才能发挥药效,连续服用6-12个月可收获最佳疗效。
因此,服用的患者要坚持规律服用,不可擅自停药。
三、要留意规格
市面上非那雄胺有两种常见的规格,分别是1mg和5mg。
其中,小规格的非那雄胺常用于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而5毫克的规格主要用于治疗中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
使用前应当及时鉴别所使用的规格,以及用药的目的。
四、不要献血
这主要是由于男性患者在服用非那雄胺之后,药物会在血液中停留一段时间。
而如果所献的血液不小心被孕妇使用后,会发生危险。
因此,服用该药物,建议停药一段时间后再献血。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1)α1-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通过阻断前列腺平滑肌中的α1-受体,从而放松尿道括约肌和前列腺平滑肌,缓解排尿症状。
常用的α1-受体阻滞剂有洛索洛新、奥曲肽等,可有效改善尿流率和降低尿潴留。
(2)5-α还原酶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5-α还原酶,减少二氢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尿流率和减轻尿潴留症状。
例如:非那雄胺、达替卡星等。
(3)抗胆碱药物:这类药物通过阻断M3胆碱能受体,减少前列腺平滑肌收缩,从而放松尿道括约肌和减轻尿潴留症状。
常用药物有托福葡胺、曲马多等。
(4)其他药物:还有一些药物,如β3-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也可用于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
2.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佳,此时手术治疗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1)经尿道电切术(TURP):是目前最常用的前列腺手术方法,通过电切将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切除,减轻尿道梗阻,改善排尿功能。
(2)经皮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PVP):在经尿道的基础上,使用高能激光对前列腺组织进行汽化,达到切除前列腺的目的。
(3)经皮穿刺前列腺剥离术(TUIP):通过直视下经皮刺入尿道,将前列腺封包剥离,减轻尿道梗阻。
(4)经皮穿刺激光前列腺剥离术(TULIP):是将激光光纤穿刺置入尿道,直接照射前列腺,使前列腺组织汽化,达到剥离的目的。
(5)经输尿管前列腺切除术(TUVP)或经输尿管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是将前列腺手术器械经膀胱输尿管导管置入输尿管,通过输尿管口对前列腺增生组织进行切除或汽化。
3.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常常与药物治疗联合使用。
常见的物理疗法有微波治疗、高能可见光治疗(PVP)、射频治疗、超声波治疗等。
这些疗法通过高能物理介质的能量作用,直接杀死或破坏前列腺组织,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尿流率的目的。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组织的非恶性增生,最常见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障碍症状。
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的常用药物及其治疗原理。
一、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是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疗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减少尿道平滑肌紧张,从而缓解尿道梗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有坦索罗辛、特拉唑嗪等。
这些药物的优点在于临床应用方便,药效显著。
但是,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时需注意患者的血压监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二、5α-还原酶抑制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抑制睾酮向二氢睾酮的转化,从而减少前列腺细胞增殖,达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
常见的5α-还原酶抑制剂有非那雄胺、氟他胺等。
这类药物的优点在于治疗效果持久,长期使用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可减小前列腺体积。
然而,该类药物需要长期使用,且可能会引起性功能方面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三、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胆碱能受体的激活,减少前列腺平滑肌收缩,从而改善排尿功能。
常见的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有托福莫特、丙坦尼等。
这类药物的优点在于药效显著,作用迅速。
短期内可以迅速改善尿频、尿急等症状。
然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引起便秘、干口等不良反应,因此在应用时需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四、草本药物除了上述药物治疗方法外,一些草本药物被广泛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常见的草本药物有锁阳、银杏叶、鬼臼根等。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抑制前列腺细胞生长,减少前列腺压迫尿道的程度,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与化学药物相比,草本药物的药效相对较弱,治疗效果较为温和。
然而,由于草本药物的成分复杂,剂量及质量控制相对困难,因此在使用时需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前列腺增生并发症的西药治疗适应症及使用指南

前列腺增生并发症的西药治疗适应症及使用指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前列腺体积的增大,导致尿流不畅、尿频、尿急等症状。
在一些情况下,前列腺增生还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尿潴留、尿路感染等。
针对这些并发症,西药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增生并发症的西药治疗适应症及使用指南。
一、前列腺增生并发症的西药治疗适应症针对前列腺增生引发的并发症,西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尿潴留尿潴留是前列腺增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弱等症状。
对于轻度尿潴留,西药治疗通常采用α1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Tamsulosin)或盐酸奥曲肽(Terazosin)。
这些药物能够放松尿道括约肌,改善尿流动力学。
2. 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可导致尿液在尿道内滞留,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
对于前列腺增生并发的尿路感染,常见的西药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和抗炎药物。
常用的抗生素有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
3. 合并尿结石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潴留还可能引发尿路结石的形成。
尿路结石常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溶解或排除。
某些碱化尿液的药物(如柠檬酸钠)和尿路镇痛药(如去痛片)常被应用于前列腺增生并发的尿路结石患者。
二、西药治疗的使用指南对于前列腺增生并发症的西药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应用。
以下是一些使用指南的建议:1.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药物耐受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使用哪种药物治疗。
2. 药物副作用的注意事项西药治疗虽然有效,但也有一些副作用。
特别是α1受体阻滞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疲乏和性功能障碍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向患者详细说明可能的副作用,并告知患者及时就医。
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方法

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方法
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非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托拉唑嗪、奥替卡因等。
这类药物能够使尿道括约肌、膀胱颈部平滑肌松弛,改善尿流,减少尿频、尿急等症状。
2. 选择性α1A-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硝酸噻吩等。
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前列腺组织α1A受体,能够减少尿道收缩,改善尿流,同时对血压的影响更小。
3.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非那雄能)等。
这类药物能够抑制前列腺组织中5α-还原酶的活性,减少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的过程,从而减少前列腺组织的增生。
但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见效。
4. 草药治疗:如三七、肾宝片等。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改善前列腺血液循环、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来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前列腺大小、合并疾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治前列腺增生的特效药舍尼通

治前列腺增生的特效药舍尼通舍尼通是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特效药物。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会出现尿流变得迟缓、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而舍尼通作为一种专门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对于缓解这些症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舍尼通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舍尼通的作用机制。
舍尼通属于5α-还原酶抑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氟那雄胺。
它能够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二氢睾酮(DHT)的水平。
DHT是一种促进前列腺细胞增生的重要物质,通过降低DHT的水平,舍尼通能够抑制前列腺细胞的增生,减少前列腺的压迫,从而缓解尿流受阻等症状。
在使用舍尼通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
一般情况下,每天应口服1片舍尼通,每片含有5毫克的氟那雄胺。
该药物需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才能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应在用药期间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用药方案。
尽管舍尼通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乳房胀大、乳房敏感、性欲减退等。
这是由于舍尼通降低DHT水平的同时,也会对雄激素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然而,这些副作用大多数是暂时的,而且发生的频率较低,一般不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
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持续乳房胀大、严重性欲减退等情况,患者应立即向医生咨询并调整用药方案。
除了副作用外,舍尼通也有一些使用注意事项。
首先,舍尼通禁用于孕妇和儿童。
其次,患者在使用舍尼通时应定期进行前列腺抗原(PSA)的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前列腺癌的可能。
最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如膀胱颈部切除术等)之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舍尼通,以免对手术产生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舍尼通是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特效药物。
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降低DHT的水平,它能够减少前列腺细胞的增生,从而缓解尿流受阻等症状。
然而,患者在使用舍尼通时需要注意副作用的可能性,并定期复诊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前列腺增生须用好四类药

前列腺增生须用好四类药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会逐渐变大,压迫尿道,引起尿流变得困难和不正常。
为了治疗前列腺增生,我们通常会使用四类药物,包括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草本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药物之一。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在尿道旁组织的作用,从而减轻前列腺增生对尿道的压迫,并改善尿流的问题。
常见的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有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
这类药物的优点是治疗效果好,能够快速缓解尿道压迫症状。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头晕、低血压等。
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
5α-还原酶抑制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是另一类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的速度,减少前列腺组织的增生。
常见的5α-还原酶抑制剂有非那雄胺和达替卡酮等。
5α-还原酶抑制剂通常需要长期使用,治疗效果较为稳定,可以减少前列腺的体积,缓解尿道症状。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性功能障碍、乳房增生等。
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充分告知患者并谨慎监测。
草本药物草本药物在治疗前列腺增生中有一定的应用,常见的包括锁阳、补骨脂等。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改善前列腺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相关症状。
草本药物相对较安全,副作用较少,但疗效相对较弱,需要较长时间的使用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在选择草本药物时,需要谨慎选择,并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其中最常用的是益气复脉胶囊等。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的兴奋,减轻前列腺平滑肌的收缩,改善尿道通畅性。
抗胆碱药物的优点是治疗效果较好,可以缓解尿道症状,但副作用较明显,如口干、便秘等。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咨询医生并遵循医嘱。
综上所述,治疗前列腺增生通常需要使用四类药物: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草本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前列腺增生可用三类药缓解

龙源期刊网
前列腺增生可用三类药缓解
作者:
来源:《华声文萃》2020年第01期
男性在出现前列腺增生症状之后,部分患者在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一些药物干预,临床上治疗该病的药物主要有3大类。
α1受体阻滞剂如多沙唑嗪、特拉唑嗪、阿夫唑嗪、坦索罗辛等。
这类药物可松弛平滑肌,起到缓解膀胱出口梗阻的效果,主要改善患者尿线细、尿无力等症状。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保列治)和度他雄胺等。
这类药物可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困难症状的目的。
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奥昔布宁、索利那新等。
这类药物可抑制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从而改善膀胱储尿功能,改善尿频尿急等症状。
若吃药不解决问题,或者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比如急性尿潴留、出現血尿、膀胱结石等,就要考虑做手术了。
最常用的是前列腺电切手术。
(摘自《生命时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所引起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是患者的切身感受,最为患者本人所重视。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是目前最常用的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手段。
下尿路症状及其所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
因此,下尿路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程度是治疗措施选择的重要依据。
目前对于BPH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外科治疗,本节主要介绍药物治疗。
一.观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部分患者感觉BPH引起的LUTS尚未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尚可耐受,不选择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并且考虑到这些症状并不是由泌尿系统肿瘤等恶性疾病引起的。
因此在没有绝对手术指征之前,观察等待往往是患者自己选择的治疗方式。
但是观察等待并不意味着不进行治疗。
观察等待应该是一种非药物、非手术的治疗措施,包括病人教育、生活方式指导、随访等。
对于大多数BPH患者来说,观察等待可以是一种合适的处理方式,特别是患者生活质量尚未受到下尿路症状明显影响的时候。
根据2006年出版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的BPH临床诊疗指南,观察等待适合的是轻度下尿路症状(I-PSS评分≤7)的患者,以及中度以上症状(I-PSS评分≥8)同时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
接受观察等待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以除外各种BPH相关合并症。
观察等待的内容应该包括:(一)患者教育应该向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提供BPH疾病相关知识,包括下尿路症状和BPH的临床进展,特别应该让患者了解观察等待的效果和预后。
同时还应该提供前列腺癌的相关知识。
BPH 患者通常关注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研究结果显示有下尿路症状人群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与无症状的同龄人群无差别[1]。
(二)生活方式的指导适当限制饮水可以缓解尿频症状,例如夜间和出席公共社交场合时适当限水。
但每日水的摄入不应少于1500毫升。
酒精和咖啡具有利尿和刺激作用,可以引起尿量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因此应限制酒精类和含咖啡因类饮料的摄入。
指导排空膀胱的技巧,如重复排尿等。
精神放松训练,把注意力从排尿的欲望中转移开。
(三)合并用药的指导BPH患者常因为合并其它全身性疾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了解和评价患者这些合并用药的情况,必要时在其他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以减少合并用药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治疗同时存在的便秘。
(四)随访是接受观察等待BPH患者的重要临床过程观察等待开始后第6月进行第一次随访,以后每年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是否出现临床进展以及BPH相关合并症和/或绝对手术指征,并根据患者的愿望转为药物治疗或外科治疗。
随访内容应包括病史及I-PSS、QOL评分、体格检查(直肠指诊)、尿常规、血清PSA、超声检查(包括残余尿量测定)和尿流率。
研究显示观察等待的患者在随访至1年时85%保持病情稳定,5年时65%无临床进展[2]。
一项研究将556名有中度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随机分为外科治疗和观察等待两组,随访3年发现观察等待组治疗失败的比例是8.2%,治疗失败主要表现为残余尿的异常和症状评分的上升。
随访到5年时观察等待组有36%的患者转入外科治疗组,64%保持稳定[3]。
二.药物治疗(一)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达到缓解膀胱出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
根据尿路选择性可将α-受体阻滞剂分为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Doxazosin、阿呋唑嗪Alfuzosin、特拉唑嗪Terazosin)和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Tamsulosin)。
根据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的BPH临床诊疗指南的推荐意见,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有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
推荐坦索罗辛、多沙唑嗪、阿呋唑嗪和特拉唑嗪用于BPH的药物治疗。
不推荐哌唑嗪(Prazosin)以及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酚苄明治疗BPH。
α-受体阻滞剂临床用于治疗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Djavan和Marberger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各种α1-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使症状评分平均改善30-40%,最大尿流率提高16-25%。
最初采用的酚苄明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因而难以被患者接受。
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48小时即可出现症状改善,但采用I-PSS评估症状改善应在用药4-6周后进行。
连续使用α-受体阻滞剂1个月无明显症状改善则不应继续使用[6]。
一项关于坦索罗辛治疗BPH长达6年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α-受体阻滞剂长期使用能够维持稳定的疗效[7]。
同时MTOPS研究也证实了单独使用α-受体阻滞剂的长期疗效。
BPH患者的基线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不影响α-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同时α-受体阻滞剂也不影响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BPH诊疗指南制定委员会采用特殊的Bayesian技术进行总结的结果显示,各种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相近,副作用有一定的不同。
如坦索罗辛引起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但是逆行射精的发生率较高。
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无力、困倦、体位性低血压、逆行射精等,体位性低血压更容易发生在老年及高血压患者中。
(二)5-α还原酶抑制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属于雄激素抑制剂,其作用基础在于Shapiro等发现的双氢睾酮(DHT)对胚胎期前列腺发育的影响[4]。
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双氢睾酮。
手术和药物去势都会抑制睾酮或双氢睾酮的合成或者降低其活性,从而起到缩小BPH患者前列腺体积的作用[5]。
前列腺体积的缩小会降低BPH患者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的静力性因素,从而缓解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达到改善排尿困难的治疗目的。
目前在我国国内应用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包括非那雄胺(Finasteride)和依立雄胺(Epristeride),国外应用的还有度他雄胺(Dutasteride)。
1.非那雄胺非那雄胺是选择性的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血浆平均消除半衰期为6小时,常用剂量为每日5mg,服用12月后可以使血浆中的DHT含量减少70%,前列腺中的DHT含量减少80-90%。
服用非那雄胺一般不会降低性欲和影响性功能,是目前唯一可耐受且有效的雄激素抑制治疗的药物。
Gormley及其同事开展于1992年开展了研究非那雄胺的安全性和疗效的第一个随机双盲对照试验[6]。
他们将895名BPH患者随机分入安慰剂组、非那雄胺1mg组和5mg组,服药的时间均为1年。
这个试验也被称为非那雄胺北美试验(North American Finasteride Trial)。
以上3组患者一年之后症状评分下降的平均比例是2%、9%和21%,前列腺体积缩小的平均比例是3%、18%和19%。
1mg组和5mg组的患者前列腺体积缩小的比例与安慰组相比都有统计学差异,5mg组患者症状评分下降的平均比例与安慰组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但是1mg组患者症状评分下降的平均比例与安慰组的平均比例之间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
这两项试验结果说明非那雄胺缓解BPH患者下尿路症状的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但是它缩小前列腺体积的作用却不依赖于药物的剂量。
这项研究也说明非那雄胺对BPH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不会由于治疗后前列腺体积的缩小而受到影响。
1998年发表了非那雄胺(保列治)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PLESS)[7],PLESS是一个前瞻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大规模长期研究,共纳入了3040名有中到重度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前列腺平均体积为55ml,试验措施为每日5mg保列治。
经过4年的研究发现保列治组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为2.8%,安慰剂组为6.6%,保列治组降低达57%(p<0.001);保列治组手术干预率为4.6%,安慰剂组为10.1%,保列治组降低达55%(p <0.001);保列治组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了18%,安慰剂组平均增长了14%(p<0.001);保列治组的最大尿流率(PFR)较安慰剂组高1.7ml/s(p<0.001)。
在体积大于55ml的亚组中,保列治组的急性尿潴流的发生率和手术干预率降低达70%。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主要是一些性相关不良事件,且经1年的治疗后,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多项研究显示非那雄胺能减少BPH患者血尿的发生率。
研究的资料显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前应用非那雄胺(5mg/日)能减少前列腺体积较大的BPH患者TURP术中的出血量[8]。
将拟行TURP术的BPH患者随机分为术前2周服用非那雄胺组(每天5mg)及对照组,每组50例。
记录TURP前列腺切除重量,计算术中失血量。
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
结果发现服药组和对照组前列腺组织平均手术切除量分别为(19.36±7.95)g和(20.32±8.66)g (P>0.05)。
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5.8±62.9)ml和(245.1±168.9)ml(P<0.05)。
前列腺组织MVD值分别为21.4±9.7和33.4±l1 2(P<0.05)。
VEGF平均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2.1±30.1和214.6±53.4(P<0.05)。
这项研究说明术前服用非那雄胺可抑制前列腺组织内VEGF蛋白表达,进而抑制前列腺组织血管生成,从而减少TURP术中出血。
另外服用非那雄胺每天5mg持续1年可使血PSA水平降低约50%[9]。
因此在检测PSA水平时应增加一倍来考虑,再结合前列腺指检,服用非那雄胺并不会影响前列腺癌的检出率[10-11]。
2006年出版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的BPH临床诊疗指南指出,非那雄胺适用于治疗有前列腺体积增大伴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
对于具有BPH临床进展高危性的患者,非那雄胺可用于防止BPH的临床进展,如发生尿潴留或接受手术治疗。
应该告知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出现BPH临床进展的危险,同时也应充分考虑非那雄胺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较长的疗程。
2.依立雄胺依立雄胺是一种非竞争性5-α还原酶抑制剂[13],国内一项为期4月、含2006例的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显示,依立雄胺能降低IPSS评分、增加尿流率、缩小前列腺体积和减少残余尿量[16]。
目前尚无来源于随机临床试验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