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幸福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幸福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幸福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批准号:2007-TS-172)

课题承担单位:重庆市田家炳中学

一、课题名称:幸福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

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

当今时代是社会变革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市场经济全球化、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学校发展面临着开放教育市场的挑战,国外办学主体将以各种形式参与中国办学,使办学主体更加多样化,教育体制结构异质化。这一方面为我国学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现有学校生存发展空间面临威胁,迫使我们的学校在同一时空环境下与“狼”共舞,从非义务教育到义务教育的所有学校概莫能外。社会变革、经济全球化趋势,迫使学校教育要重新审视自己生存、发展的策略和走向。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为了培养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创建特色学校的问题,已十分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同样学校的发展也存在许多困惑。一方面,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部分老师对学生管理手段跟不上孩子的发展,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一些学生的个性在校得不到张扬,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得不到保护。同时由于家庭、社会风气、网络的影响,使孩子们感受不到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另一方面,对教师而言,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而感到压力重重;由于长期单调的教学工作而感到职业卷怠;由于收入的清贫而感到生活的拮据。这些因素使部分老师厌倦教师这个职业,感受不到作为教师的快乐和幸福。

再者教师和学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堪忧。一次教师生存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近1/3教师身体亚健康,工作无激情,感到生活不幸福。中学教师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有很大提高,但中学教师的幸福感最近几年却在下降。同时,中学生的心理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负荷考验,还有的因突破了心里承受底线而酿成了悲剧。分数已经不再是能简单的可以控制学生的幸福感的唯一工具了,更多的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幸福指数。而目前对各个层面的幸福指数调查较多,原因分析也较全面,但是对增加幸福指数的举措实施较少,不够系统,不够持久。基于上述的原因,我校提出了“幸福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课题研究,以此加强对教师、学生幸福成长的引导,有计划的开展“幸福教育”,让师生全面认识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分享幸福,从而整体构建和谐校园,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课题的界定

1.特色学校。特色学校应当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的学校。一方面,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高,办学行为规范;但同时它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学校。也就是说它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学校管理、校园文化、教学设施等方面既实现规范办学,又有区别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个性。。

学校特色发展为特色学校,是一个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特色学校≠学校特色“过程。特色学校应是特色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独特的整体风貌。

2.幸福教育。学校课题组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外有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使学生有本事能够得以生存,二是使学生幸福(包括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而追求幸福,应该是教育目的终极价值,也是学生个人发展和人生的终极价值。

幸福教育特色学校的特色化实际上是学校自身教育优化的体现和办学思想个性

化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化就是要让所有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幸福的,让教师的人生是幸福的;学生能够在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体验欢乐、享受幸福。学校创造适合本校学生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校学习是幸福的,在校外是会追求幸福的,要让学生现在是幸福的,在未来是懂得实现幸福的。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提炼和形成学校的幸福教育办学特色,有助于培养以幸福能力为特征的教师与学生,为其今后幸福人生奠定基础,更为学校创建重庆市重点中学乃至今后的大发展奠定基础,具有现实价值。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本课题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为前提,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以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为宗旨,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内化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践行幸福教育的办学行为,打造学校的幸福教育办学特色。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文化育人,探索与构建学校幸福教育的理论文化体系;

2.环境育人,探索与构建学校幸福教育的物质文化体系;

3.活动育人,探索与构建学校幸福教育的行为文化体系。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结合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发挥优势的原则,既努力办出特色,又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本身的客观规律出发、找准突破口、制定配套措施抓具体,逐步实现办学特色。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幸福教育特色学校的内涵与特征;

2.以幸福教育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校本教研课程;

3.幸福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策略。

四、课题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属于综合性研究,针对学校办学各个方面,以全校师生员工的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校训“益物、益人、益己”的三个维度为经,以“幸福文化、幸福校园、幸福课堂、幸福教师、幸福学生、幸福体艺”六个方面为纬,深入挖掘幸福教育的内涵,并使之内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和追求,从而打造学校幸福教育办学特色。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行动研究法作为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观察和访问,对研究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促进进一步的研究。

六、课题的组织管理

(一)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郭华(校长)

维(书记)副组长:姜

成员:段立珠(分管教学副校长)唐杰(分管教学副校长)

何曲(分管德育副校长)

(二)课题主研小组

组长:郭华(校长)

副组长:姜维(书记)

成员:段立珠(副校长)、杨莉曼(办公室主任)、白建勇(教师发展处主任)、唐杰(副校长)、何曲(副校长)、颜晋(学生处主任)、郭兵(教务处主任)、康丽(体艺处主任)、冉井国(后勤中心主任)、王友彬(电教中心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体艺处全体教师

七、课题研究过程及主要措施

用一年的时间强化管理,磨炼内功,实现“内涵发展”;实现“特色强校”:两年时间保持学校特色,夯实基础,进一步丰富艺体特色教育的内涵,着力打造以学生学会“做幸福的人”为核心的教育特色;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用三年的时间提升档次,扩大规模,打造“特色教育精品”。

(一)课题准备阶段:(2007年3月-2008年10月)

学校课题组下设各个研究小组,相关处室牵头,组织干部教师深入研究。

1.学校办公室牵头,成立幸福文化研究小组

2.学校后勤中心牵头,成立幸福校园研究小组

3.学校教务处牵头,成立幸福课堂研究小组

4.学校教师发展处牵头,成立幸福教师研究小组

5.学校学生发展处牵头,成立幸福学生研究小组

6.学校体艺处牵头,成立幸福体艺研究小组

(二)课题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10年10月)

第一阶段:学校文化理念及框架的构建

组织全校师生大讨论,深化内化幸福教育理念,挖掘其深刻内涵,并外请专家最终形成幸福理念文化体系。

第二阶段:深入内涵研究

学校统一协调,各处室牵头,各研究小组组织干部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深入研究,形成研究过程性资料。

(三)总结阶段(2010年10-12月)

2010年10—12月,由课题组组长负责撰写研究报告,副组长撰写工作报告,其他人员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对相关资源进行整理完善,申请结题。

2010年12月,请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中心教研员及市课题研究专家进行指导,充实完善结题资料,并申请结题。

八、课题的研究基础:

1、有优化课堂教学的科研成果作铺垫,相关的课题研究为基础。建校起,我们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以致力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为己任,瞄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课堂教育为载体,自主探究性学习为基石,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依托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进行了市区级课题《普通中学艺体特色建设研究》、《挖掘音乐、美术美育功能,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中学生户外体验式训练》的研究并取得的一些成果。所有这一切都为学校特色的研究作了有力的铺垫。

2、有精良的师资、先进的装备作保障。校教职员工中具有大专学历及以上美术、

学校装备了微机、几年来,进取向上。整个教师队伍和谐尚真,,96%者占.

艺术、音乐、舞蹈房等专用教室,铺设了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网球场,游泳池,建造了艺体楼。这一切为幸福教育的特色建设提供了保障。

3、有丰富多彩的艺体教育活动作基础。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将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作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学校就成立了合唱团,排球队、足球队、舞蹈、美术、书画、等各项兴趣小组,更是丰富了学生课外外活动内容,充实学生课外活动生活。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的举办,极大地为幸福教育的特色建设打下了基础。

九、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2002年至2008年,我校相继申报了7个课题的研究。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中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研究》已结题。校长郭华亲自主持了区级课题《普通中学艺体特色建设研究》、《普通中学各年级的差异和衔接研究》的研究工作;书记姜维带头申请了市级课题《挖掘音乐、美术美育功能,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段立珠副校长主持了市级课题《高完中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系统构建的研究》;副校长何曲担任了《中学生户外体验式训练》课题研究工作,本课题组的。通过课题的研究,我校培养了一支教育科研的队伍,形成了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学校被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参与该课题研究的多位教师在研究的各个阶段获得表彰。学校自己编定出版了《科研通讯》、《我的教育故事》、《课堂教学优秀反思文章集》、《教育科研各项制度汇编》,每年都有教师的科研论文在《地理杂志》、《数理报》、《科学咨询》、《今日教育》、《教育科研》等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郭华、段立珠被评为全国科研先进工作者,孟颖老师获全国录像课赛课一等奖,杨萍老师在全国“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上研究课获二等奖,戴卫东、唐建红老师获九龙坡区录像课赛课一等奖,颜晋获市女职工双语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张卓捷老师获市综合实践课赛课一等奖,谭红利老师获市赛课一等奖,肖辉、何曲、颜晋、李勤一、李昕、康丽老师获区级赛课一等奖。

本课题的核心成员有校长、学生发展处、教师发展处、教务处、后后勤中心、体艺处、市区级骨干教师组成。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校长郭华、段立珠是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既有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干部和一线教师,又有具有一定教育科学理论修养的“研究型教师”,更有长于理论归纳,善于课题设计的专家学者作为后盾。这是完成本项研究的技术力量保证。

学校领导和老师都深切体验和感悟到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幸福教育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特别是郭华校长对他本人提出的“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他亲自担任本课题组组长,对本课题的研究做直接、有效的筹划、组织、协调和领导,各部门全力协调,在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的保障及其他方面真正得到落实,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定中,制定有关教育科研考核奖励条例,从管理机制上保障本课题的顺利实施,使课题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学校还在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上给予了时间的保证。

学校已建成一座占地约七百平方米的先进的艺术教育中心(拥有声乐教室3间、形体练功房1间、专业琴房18间、钢琴26台、播音主持专业教室1间、美术画室四间),建成了灯光网球场和多功能的全塑胶运动场,有标准的排球场一块,篮球场三块,游泳池一个。完善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等,着手建设学校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学生阅览室、教.

师资料室、电子备课室等,并购买了大量丰富教学应用软件,还组织力量广泛收集特色教育教学的有关文字、声像、图片等素材。

由于本研究内容多、涉及面广、构成要素复杂,因此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十、预期成果

1.2008年10月—2008年10月,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2.2008年10月—2010.10,按计划全面实施课题研究,形成学校特色建设调查报告、个案研究报告和中期研究报告。

3.2010年整体推进,汇集研究资料,12月形成最终成果《幸福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报告》。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课题组

月10年2008

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

阿扎克乡麦玉中学办学特色与发展目标 2015年5月13日

阿扎克乡麦玉中学办学特色 与发展目标 一、办学特色规划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学校高位发展的标志和突破教育发展高原状态的有效途径,学校特色建设应该 按照“优势项目--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轨迹,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有效打造并 整合学校特色项目为主线,以校本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为保障,不断突出教育创新,以点带面,牵动全局,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下面,结合麦玉中学学校教 育的发展实际谈学校特色的发展。 (1)、加强领导,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特色建设是一个学校整体优化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 系统性和创新性,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和积淀。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牢固树立“特色兴校”观念,切实加强对学校特色建设的领导。 一是要整体构思,科学规划,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有效、持久、深入开展。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特点,学校要制订相应的特色建设方案、目标检测方案和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明确特色项目 建设的目标、途径、方法和保障措施,并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予以体现,不断加以推进。 二是在实施行动上,努力做到全面落实,持之以恒。在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特色建设项目的基础上,行动落实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首要环节。学校分管领导在特色建设上必须主动实践、勤于实践、坚持实践,定期检测特色建设的目标达成情况,在反思、回

顾和总结中不断调整、提高,努力展现阶段性成果,避免茫然困惑、无处着手、固步自圭寸等现象阻碍学校特色建设。 (2)、特色学校创建实施途径 1、开发作文校本课程“阅读进校园”,中华经典和世界优秀文化教育进校园,我们倡导校园诵读之风。开发“快乐作文”校本课程一一把学生阅读的积累充分的运用到写作中去,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链条,使学生学习资源更为有效、充分的利用。“快乐作文”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校本课程。在富有趣味性的故事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美德浸润学生的一生。“世界优秀儿童文学”一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为世界优秀文化。既有必诵篇目,也有选诵篇目。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与知识积累和获取的程度,进行科学的、序列的习作教学安排。 2、我们通过校园广播设立了每天十分钟的感受经典环境,中午“名篇聆听十分钟”让学生感受名篇名作的魅力,课前自我诵读五分钟,直至背诵,学生在书海漫步,浸润在书香之中。每天,学生沐浴着经典文化的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品格和思想的熏染,真正达到“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 3、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倡导教师读书风气,打造学习型 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每天写一篇有关教育教学的文章,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加快教师成长。 4、与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 素质教育的环境里,传统文化经典的接触必须与学校的学科教学融为一体。语文教学是与之结合的主要学科,现代文学的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正是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最佳途径。在写作特色创建过程中,在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中,争取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个不断探索、摸索的行动研究过程,这需要

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许昌县苏桥镇中心小学 一、【学校概况】: 苏桥中心小学创建于2001年,校园占地面积7923平方米,建筑面积2128平方米。教学环境幽雅,教学设备先进。目前共有11个教学班,在校生437人,教职工28人,大中专以上27人,小学高级职称16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8人。我们学校坚持“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校风;保持“严谨、博爱、乐教、敬业”的教风;培养“勤学、慎思、诚实、活泼”的学风,本着使学生“快乐成长”的目标,努力把学校办成方向正、校风好、纪律严、校园美、质量高为特色的现代化农村小学。“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们的办学理念。首先,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规范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狠抓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制校,情感激励,经济驱动等方式,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进步。其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建设。现在学校办公室电脑已连网,便于老师备课,设有多媒体教室两个,有效地利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图书、仪器、体育器材、劳动用具配备齐全,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我校正在努力实现班班通工程。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素质的提高,科学有序的管理,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稳步上升。 二、【具体做法】: 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确保了我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三抓三促”。 (一)、抓“环境育人”,促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优美的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因此,我们十分注重环境育人。 1、校园环境优美宜人。我们的校园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整洁优美,

布局精巧,花团锦簇,绿树成荫。逸夫楼、综合楼美观整洁,交相辉映,充满现代化气息。进入校门,“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尊师爱生、求实创新”的校训,“勤学、慎思、诚实、活泼”的学风映入眼帘。板报栏设计美观大方,内容丰富,“安全文明校园知识宣传栏”、“法制教育宣传栏”、“三风”和各种积极向上,争做文明学生的版面不仅色彩鲜明,而且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教育性。 2、校园“温馨话语”随处可见。为了让每块墙壁活起来,让每个角落充满人性化,我们在楼层及校园内都设计、张贴了许多名人佳句和温馨提示话语。如:“上下楼梯请靠右行”;“为了一切学生,请家长不要上楼接送孩子”;和“出门走好路,开口说好话,动手做好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提笔要写规范字,开口请说普通话”等。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的育人环境来时刻警示学生如何从点滴小事中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学习等习惯,做到从细微处着想,从小事中育人,从言行中培养。 (二)、抓“管理育人”,促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总体施行“分层管理”,形成教育网络。对于一个拥有近500名学生的乡村学校,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全校师生多管齐下,并制定横向和纵向的管理措施,分层管理,形成一个“教育网络”,只有这样,学生的养成教育才能逐步见成效,学生才能在这种教育网络中得到健康成长。 (1)值周教师管理楼层。当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以后,有时往往又会在你不经意间“反弹”,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尤其在上学与放学这一时间里,学生比较悠然自得,对自己的要求也往往会随之放松。因此,我们在每个楼层都设立了安全监督岗,每天在上、下班30分钟前后均安排了值周老师督促、巡查与

小学体育特色学校中长期发展计划

三阳小学足球特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为活跃校园生活,体现校园足球特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提高师生身体素质,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小学生身体特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施推行素质教育和新的课改为工作方针,以创建和谐校园为工作落脚点,以活跃学习生活为目标,以特色项目为引领,以师生身体健康快乐成长为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立足于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传统项目优势开展创建活动。 2.适应性原则。开展的体育活动必须适应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有利于增强体质。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掌握一项运动技术和技能。同时要组建专业运动队,注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4.全面性原则。摆正《体育课程标准》与特色体育项目教学的关系,坚持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防

止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而造成体育课堂教学的单一化。 5.教育性原则。坚持以育人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三、现状分析 1、从我校发展历史来讲在多年办学的风雨历程中,我校足球传统项目已呈特色,优势明显,在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丰厚的资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体育工作策略与方法,多次得到了申请省市示范校的资格。学校成立足球队每天早上、下午第二节课后集中训练,由专门体育老师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训练目标、计划,并推荐优秀学员参加各种大型比赛如:市运动会、市足球邀请赛对抗赛等,均取得优异成绩。 2、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来讲,我校足球特色校分为两个校区本校与赵埠小学。12个教学班集体,6个年级,学生数700人,教师数30人,体育教师数9人,专项足球教师数1人。有两个体育场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本校区有专门的足球专项场地,环境优美,体育设施齐全,赵埠小学塑胶足球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 总之,工作中体现特色,特色又指导工作。我校以“兴趣带动少数、少数带动多数、普及同时提高”为特色方针,以“踢出自信、踢出快乐、踢出健康”为宗旨理念,并以申报全国及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满足学生足球学习需要。为

2016年_2020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16.9-2020.8) 一、学校概况 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位于扎鲁特旗东部,背靠巍峨的黄花山,前面是坦荡如砥的大草原,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始建于1959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占地面积85000平方米,有12个教学班,一所中心幼儿园,在校学生500余人,住宿生287人。教职工125 人,教师的专业合格率100%。 自2010年校安工程以来,乌额格其牧场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逐年的改善,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2015年学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接受并通过国家教育部的检阅,以此翻开了乌额格其牧场学校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始终遵循“为家长着想,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以李森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反复思辨,在传统中继承和突破,提出了以“争创全旗农村牧区一流学校,造就未来高素质合格小公民”的办学目标和“知感恩、讲节俭、学知识、懂礼仪”的育人目标,形成了“为学生体验健康成长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的办学理念。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努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办学优势 1、学校的校园环境明显改观,尤其是硬件建设得到全面的改善,教学设备齐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得到全面的应用。 2.学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项制度完备科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内涵的不断发展。 2.有爱岗敬业、善思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有本事,能创新,做实事,干成事。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工作经验丰富,乐于奉献;中青年教师思维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3.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在全旗的抽测考试中成绩优秀。 4.办学特色逐步凸现。学校的常规管理和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剪纸和各类兴趣班等特色项目成果初显。 (二)存在问题 1.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确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烈。 2、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和基本功水平还有待提升。 3.学校的办学特色虽已形成,但还不够鲜明,特色项目不特别强。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为家长着想,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思想,培养“知感恩、讲节俭、会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为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发展,巩固课改成果,更好地发挥学生特长,彰显青少年的青 春活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本学期,在我校教务处的组织下,各教研组开展了丰富 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 (1) 准备阶段 1、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开题论证,组织讨论,认清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校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3、制定创建方案,准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并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 宣传落实,注重过程,进行阶段评估,提供实验报告,总结经验论文。 (2)途径与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活动;以人文化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与指导,如对学生实行“合约式”评价、对教师考核实行“四评”制度等;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教育,通过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检验。 (3)保证措施 1、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亲自抓落实,由教务处具体抓课题实施的过程及内容的选择,落实讲座及实验活动项目,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具体负责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指导。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学校在研究教师培训、器材、资料、教材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特色校创建的顺利进行。 3、不断学习各校的先进经验,调整方案,改进方法,围绕德育科研课题,组织系列研讨活动。 4、引入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及考评制度,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 5、做好材料的 收集与整理,加强过程管理。 1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指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学校的特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校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潜在优势,依托“泉湖”创建与提炼为突破口,确立了“承泉湖星火,做柘溪新人”办学理念,并在此推动下致力追求“书声琅琅,琴声悠扬”的办学境界,为此特制订大柘小学《特色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分析: 1、所在辖区情况:大柘地处遂昌县中部,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1.5万。这里土地肥沃,茶翠粮丰,民风淳朴,是红色古镇,是龙谷丽人名茶之乡。 2、学生情况: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大柘镇26个行政村,有一部分是来自外乡镇的移民,有极少数是外地来的务工子女。由于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农村,所接受的家庭背景、家长素质、所受的家庭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内部背景分析: 1、学校发展优势: (1)有一支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本着“教师是学校的支柱”这一思想,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全校有60名教职工,有42名专任教师,

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2人,浙江省农村突出贡献奖1人,浙江省优秀音乐教师1人,丽水市名校长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县级名师1人。全体教师心态稳定、关系融洽,正以踏实、严谨的精神,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 (2)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学校领导工作踏实,严以律己,注重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学校有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各项工作能规范有序地进行,能保障德、智、体、美教育的全面贯彻落实。 (3)特色项目建设初露端倪。自2008年9月起,学校的艺术教育依托“泉湖”作为特色品牌建设的突破口,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活动,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得以不断提升。全校涌现出具有书法、美术、器乐、篆刻等方面的特长生,学校的“泉湖”师生乐队多次承担省、市、县的现场表演,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经验、综合实践教育成果等方面材料先后在省、市、县有关工作会议上交流,市县级媒体也多次报道了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有关新闻消息。 2、特色学校创建基础 (1)历史地理基础:大柘小学始建于1919年春,悠久的历史,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血雨腥风的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遂昌支部在学校(今泉湖寺)成立,当时的校长陈恂担任支部书记,教员谢甫庸、杨则时任委员,点燃了我县的革命火种。而今的“泉湖寺”环境幽雅恬静,四周田园翠竹簇拥环抱,前有柘溪水流潺潺,后有青山绿荫葱葱。于是我们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确立了“承泉湖星火,做柘溪新人”的办学理念。

xx小学创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培养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xx区xx小学创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根据《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精神及相关 要求,现将我校自评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xx小学位于美丽的木兰山南麓,创办于1958年7月,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953人。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53人;有本科学历的14人,专科学历的39人;有国家级科研先进个人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优秀青年教师5人,区标杆教师1人,教学能手6人,百优班主任3人。 学校占地面积19720平方米,建筑面积9138平方米。建设了塑胶操场,运动场面积达5600平方米,建有200米的环形跑道,100米的直跑道,操场中间建有二个篮球场和三个羽毛球场。校园绿化率达30%。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休闲区、运动区、生活区,四区分明;砺学楼、艺馨楼、知辛楼三楼设计合理,给学生生活、学习提供了方便。学校功能室齐全,设置了多媒体教室、音、体、美、计算机专用教室、科学实验室、劳技室、图书室、学生心理辅导室和卫生室等。今年实现了“班班通”,白板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学校坚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狠抓教、科研,着力促进教师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重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改革创新,追求个性发展,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逐步彰显。近几年学校被评为xx区“教育教学绩

效管理先进学校”、武汉市“教育管理年先进学校”、武汉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武汉市“文体活动工程示范校”等。 第二部分自评过程与结果 创兼素质教育特色校是一次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检阅,更是一次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机会。因此,我校高度重视创建和自评工作,对照《评估方案》,坚持全员参与、规范评估,以创建促管理,以创建促发展。 1、学习方案,明确标准。申报市级素质教育特色校后,学校先后召开行政办公会和全体教师大会,认真学习《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并将《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印发给每个干部教师,组织学习,讨论,明确标准,向全体教职工宣讲创特色校的重大意义。学校还通过请专家指导、外出考察、网上咨询等形式提高评估人员自评水平,科学、高效地做好学校自评工作。 2、组建专班,明确职责。我校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由胡奇校长任组长,全面指挥、督导、协调创建工作;其他行政成员,按照硬件设施、资料建设、文化建设、课堂教学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学生习惯训练、测试项目、宣传协调等八个方面指标划分,把相关内容具体落实到每个小组和教师个人,分工负责,相互协作。 3、制定方案,严格自评。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制定了《xx小学创建武汉市级素质特色学校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日程表,按照29个C级指标认真收集整理资料,如实填写各种自评表,自评小组通过参与活动,深入课堂、调查分析、讨论总结、寻找差距,全面公正、客观地自查自评。 4、全面整改,完善提高。在自评的基础上,学校各部门对照督导评估标准进行了认真梳理,积极反思工作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

借力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规划

借力科技创新教育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郑铁桥 ——会宁完小特色教育总结会宁完小以新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如何发展学校内涵”为导向,立足本校实际,倡导科学精神,点亮科技理念,拓宽科教途径,创立品牌学校。近年来,确立了走“科技创新”的内涵发展之路。 一、画科幻画,结缘科学体验之路 2009年学生创作了一幅科幻画,以未来的玉米移植到火星上生长为主题,勾勒出对玉米利用的展望,课堂上孩子们议论纷纷,“我可以画太空船……”,“我可以画飞天扫帚……”,科技创新教育的种子就是因这幅科幻画开始了萌芽、成长。 后来,以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DV比赛等科技活动为契机,我校的科学教育活动逐渐开展。我校组织学生办科技黑板报、手抄报,营造科学的舆论氛围。通过这些学习宣传,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二、科技大篷车,探索科学奥秘之路 2014年以来,邢台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多次到会宁完小开展巡展活动。在懒惰环、神秘的磁力等26个展台前,小小科普员认真给学生讲解,学生们仔细听讲,用心观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奥秘。除了科普大篷车活动,市

科协、县科协、县教师发展中心等各级领导还多次来我校指导工作。为小学生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倡导了科学方法、传播了科学思想,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奠定了基础。2018年4月1日,邢台县科协向邢台市科协提出申请,让科技大篷车放到会宁完小,让学生近距离体验科技的奥秘。4月20日科技大篷车送到会宁完小,学校组织教师对大篷车26个展台进行学习,培训26名学生作为小小解说员。4月13日中午,在邢台县发展中心巩主任带领下,邢台市150名小学科学教师冒雨到会宁完小参观科技活动。教师们在引导员的带领下,,观看了蚕的饲养、创意搭建、科技大篷车等学生科技活动。体会了小球运动、铿锵锣鼓等。4月26日上午,在邢台县2018年科技开放日暨会宁中心第二届科技文化节上,共计800多人参加大篷车体验活动。我们每周安排两个班学生的学生利用下午第四节课到科技馆观察体验大篷车活动。学生再次体验了科学的奥妙,进一步提高了科学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素养。 三、科技体验,承载科学梦想之路 会宁完小历来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绿色点亮生活,创新实现

素质教育示范校创建自查报告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奠定终身发展基础 ---罗汉小学创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综合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罗汉小学校创办于1958年7月,校园占地面积19720平方米,建筑面积9138平方米,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生953人,教职工62人,其中,中教高级职称1人,小教高级职称 59人,小教一级教师1 人,高级工一名;教师学历较高,本科学历人,专科学历人;教师综合素质较高,党员教师25人,国家级教科研先进个人2名,市级减负增效教学能手1人,市区级“高效课堂”建设先进个人各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5名,区级“标杆教师”1人,区级教学能手6人,区级百优班主任3人。近几年有二十多名教师在省、市、区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2013年,,学校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进行办学条件的改善,其中包括新建教学楼2918.35㎡,校园绿化率达30%,扩建了运动场,建设了塑胶操场,运动场馆面积达5600平方米,建有200米的环形跑道,100米的直跑道,操场中间建有二个篮球场和三个羽毛球场。学校还将投入15万多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备设施一流。教学区、休闲区、运动区、生活区,四区分明;砺学楼、艺馨楼、知辛楼三楼呼应,给学生生活、学习提供了方便。学校设置了24间多媒体教室,音、体、美、计算机专用教室、科学实验室、劳技室、图书室、学生心理辅导室和卫生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今年实现了“班班通”,白板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教育总支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把创建罗汉小学素质教育特色校活动作为全校各项工作的重心,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依托,以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资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重要意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1.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

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3.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三、实施过程 1、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加以落实。

学校特色发展规划方案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深化学校办学特色 ——宜春市上高田心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宜春市委上高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 代化的决定》精神,落实宜春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文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进一步深化我校办学特色,特制定《宜春市上高田心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一、基本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了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随着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的日益彰显,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近十年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从主管部门到学校校长、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价值、程序、方法等还存在认识不清,实施起来举步维艰的困难,其主要表现在:集中化课程管理模式阻碍校本课程的发展

进程,统一化考试制度影响校本课程的实施实效,封闭化校本课程开发妨碍校本课程质量提升,形式化校本课程实践限制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今后的五年中,我们要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突破现有课程体系的藩篱,举全校之力,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特色化、选修课程超市化。具体实施以下四项基本策略:自觉以教育哲学作为校本课程实践的理论基础,以完善校本制度作为校本课程实践的重要保证;将校本课程实践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校本课程实践与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办学特色相结合,把深化办学特色作为目标追求。 二、简要回顾 校本课程是在保证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在国家赋予的权限内,以学校为基地,自主开发的课程。过去的五年中,我校秉承“关爱全体”、“全人教育”,“个性特长”,“特色品牌”办学思想,在已有写字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拨出专项经费,从学校传统、教师特长、学生需求三个方面考虑,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为实施特色教育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一)写字教育校本课程日臻成熟 2003年9月,在探索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校率先在写字教育校本教材上取得了突破,开发了《硬笔书法》教材12册,供全校各年级每周一节写字课使用。2005年9月,我校在原有《硬笔书法》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硬笔书法》教材,将12册压缩为6册,大

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

朱王堡明德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及省、州、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新建,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用文化和环境育人,力争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优良,学生习惯良好,学生品质高尚”的先进学校。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增加设施、设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园林化校园”,创建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德育内容、德育活动的方向。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走主课题统摄下的小课题研究的道路,重点做好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整体推进各级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创建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规划方案

创建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规划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宜宾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评活动的意见》(宜教办发〔20XX〕239号)精神,积极引导学校发挥优势,凸显个性,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校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实现扬长避短的优势发展,让每一所学校都办得精彩,进一步推动我区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特制订我区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为支撑,以政策推动、学校自主为基本途径,以《宜宾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评活动的意见》为方向,坚持规范办学基础上的个性优化,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教育在区域内的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为“学在南溪”品牌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总体思路 按“全面参与,分层发展,分类培育”的思路,分批分层推进。 三、创建原则 1.分计划创建的原则。学校历史积淀有深浅,在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中不可能同一模式、同步建设,必须分层次要求,分步骤推进,在特色建设上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可直接对照《宜宾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估细则》进行申报,而一般学校则应从建设项目特色起步,循序推进。 2.重过程创建的原则。各校要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综合考虑学校实际,科学定位学校特色和发展方向;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使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觉行为;要树立创新意识,为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提供智力支持;要狠抓落实,提高执行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谷亭街道中心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立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立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立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经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经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

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全校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但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最新范文

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办学目标 以卢湾区教育现代化目标为指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前提下的个性长足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立美育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托“五育并举”的操作载体,加强艺术教育与基础型课程学科教学的统整,构建美的课堂、美的教学;拓展艺术教育特色的外延,整合各类美育资源,进而加强美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联系,营造美的班级、美的校园;依凭课程实施载体,建设一支术有专攻、教有专长、师德高尚、具有艺术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学科美育方面独有建树的特色教师,拥有美的教师、美的职业;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内聚精神、外塑形象,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开放度,辐射品牌效应,形成美的学校、美的形象。 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在国家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以下方面可以形成更加鲜明、更富个性化的状态,形成富有“七色花”个性的我校学生形象: 1、学业基础优良基础上艺术特色的初步形成与潜能的初步激发 这是就学生各方面的学科素养与艺术特色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形成整体的特色,部分学生艺术才华初步呈现并得到积极的关注与高质量的培养。

而这一特色的形成,同时要求建立在学业基础优良的前提下,而不是顾此失彼。为此,在全面的课程建设中,尤其是在基础型课程建设中,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探索基础型课程与拓展性课程、艺术教育特色的整合,为我校学生艺术特色的形成提供更深厚、宽广的基础与平台。这是我们新三年特别要强化的内容。 2、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基础上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与能力的初步发展 艺术活动中充满着群体的合作,但同时不掩盖个体的独特,反而要求每位个体为群体贡献其才华,这是一种群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具体到对我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思考,我们认为可以突出对当代学生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当代独生子女,对于国际交往、国内交往日益增多的具体办学情况与社会发展情况,都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我们将继续研究培养学生在融入群体、建设群体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无论是在艺术活动中,还是在其他学校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是我们对学生发展的新期待。 3、行为举止得体基础上精神世界的敏感与丰富 这是就学生外显的行为举止与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有着得体的行为举止,健康、活泼、有礼、有度,部分学生达到举止优雅的境界。 与此同时,通过艺术教育及所有的学校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精神世

学校特色发展及内涵提升

一所学校特色发展及内涵提升,离不开其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物质文化反映了学校建设的外在美,制度文化体现学校管理的优质化,而精神文化则成为学校的“精神灵魂”,体现了学校成长的价值和实质,从管理学角度所讲的“环境反映文化”、“制度决定成败”、“学校精神创造奇迹。所以我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这样的学校哪怕是校长更换,有了这样的文化底蕴,他还是会走在前列。 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应因地制宜,因校而论,谈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主体 1.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是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的体现。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凝聚力。精神文化建设要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统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办学行为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创新,都必须依靠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3.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

二、“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积绽者,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 三、“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生命,德育活动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它从学生的角度体现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外在形式: 四、“教学及科研”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 教育教学是学校存在的基础,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五、“特色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亮点 学校的特色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同时它也为学校内涵的发民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是学校内涵的真正灵魂,创建特色化学校的寻求途径并不简单,也不相同,应经有个程序:1.进行准确的自身定位,从而形成鲜明个性,固化并彰显出特色,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创建的基础。

【精品文档】素质教育特色校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素质教育特色校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上午好! 欢迎大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党的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的动员令,为进一步做好 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根据《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 的文件精神,就我校近几年来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我校创办于1958年7月,校园占地面积19720平方米,建筑面积9138平方米,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生953人,教职工62人,专任教师58人。学校现有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6名,“标杆教师”1人,近 几年有十多名教师在省、市、区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我们始终把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突出学校特色作为工作主线;遵循“质量强效、科研兴校”的发展思路,夯实教学常规,大力开展“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活动。学校已形成“雅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勤学励志崇 德和-谐”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乐学善思勤奋合作”的学风、形成了“文明活泼健体尚美”的校训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 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 我校于201X年12月通过市标准化验收,实现了教育均衡和整体优化,办学水 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几年来,学校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进行办学条件的改善,其中包括新建教学楼2918.35㎡,校园绿化率达到30%,扩建了运动场, 建设了塑胶操场,运动场馆面积达5600平方米,建有200米的环形跑道,100 米的直跑道,操场中间建有二个篮球场和三个羽毛球场。学校还将投入15万多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今年实现了“班班通”,白板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措施、成效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学校特色发展规划一【最新版】

学校特色发展规划一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校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千校一面”的发展状况已经很难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特色兴校”就成了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教育的个性化也就成了我们必然的选择。 为此,我校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学校”的事业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一、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路 特色一、读一本本好书,营造书香校园 我校认真贯彻教科局精神,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周四下午,教生同读,营造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在学生之间开展“购书、读书、评书”活动,形成一个读书热潮,做到人人想读书、人人爱读书,人人争读书,让书香与学生同行。

特色二: 加强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有一个好身体 做好三操活动,已成为学校工作重中之重,学校以大课间活动为主体,做到人人参与,重点是大型扇子舞《开门红》,争取四十分钟的课间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特色三:加强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各班成立美术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在学校由 老师组织,节假日由家长带领指导,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并用心去感受美。 特色四:丰富多彩生活,培养学生兴趣 为丰富学生多彩的生活,学校成立特长小组,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二、实施办法 1、每天的课间操,由副校长狄小燕负责、各班主任和

任课老师协助,带领学生上好大课间。 2、自主选择,突出主体根据我校教师特长,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小组。 3、学生在自选项目时,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选好自己的项目,训练中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指导为辅,让学生多练、多动,给学生以可能多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发展自己的运动天赋和艺术特长。 4、我校把注重的特色教育规定在星期三下午,其余课余时间,教师指导分类,做到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学生三落实。 学校由于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全校学生的需要,为此,学校力求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满足全校学生的需要,通过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协作,学校与社会协作,形成教育共同体,加强对学生学习的鼓励、指导和督促,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选项,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展示个人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