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卦气与历法中节令的不同步性
试析干支历法存在的问题

试析干支历法存在的问题1.干支纪年传统的干支纪年以立春为界,立春为新年第一天。
这一天的起点是从立春交节时刻起算,还是从前一天的23点,即子时起点起算,还是从24点(o点)起算?这个不明确,很为难相者对命运八字的确定。
公元2017年5月12日(农历丁酉年四月十七)国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3661—2017〈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规定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起于正月初一零点。
即正月初一零点,既是年与年的分界点,也是月与月、日与日的分界点。
显然,传统的干支历法与国家新订干支历法有矛盾。
2.干支纪月传统的干支纪月以节气为准,立春第一天为新年一月的第一天。
与现行历法矛盾。
传统的干支纪月,把一月称寅月,而不是从子月开始,十一月称子月,一到十二月与十二地支不是一一顺序对应,而是交错对应,给推算人为制造了难度和麻烦。
月与月的分界时刻也不明确,究竟是以交节时刻为界,还是以前一天23时(子时起点)为界,还是以24点(o点)为界?3.干支纪日前面已经说了,传统的干支纪日,日与日的分界点如同月与月的分界点,是不明确的,与现行国家历法规定有矛盾。
4.干支纪时传统的干支纪时,从前一天的23点到后一天的23点,作为一个地支周期,与一天的十二个地支对应,这个一天的概念也与现行国家规定历法相矛盾。
总体上看,传统的干支历法与国家规定的干支历法是不吻合不一致的。
算命先生,可以坚持传统的干支历法,但是推算很麻烦,消耗脑能过多。
现在的命理大师,只要眼睛好好的会上网查手机,基本从网上日历表上很快就能轻松查得年月日的干支六个字。
至于时的干支二字推算,时地支简单,主要是时天干推算稍微难一点。
现在还有一个相关问题,就是互联网上日历干支的准确性问题。
从网上看,年干支是依据国家规定制定的,以正月初一零点为界。
月干支还是按传统以节气为界,日干支也是按传统从古至今顺序排来的。
这样一来,网上日历上的干支历法就是一个杂烩,既没有完全按现行国家规定来,也没有严格按传统来,对我们多数人丝毫没有什么影响,但对命理大师和被算命的人就影响大了。
天文历法大成,《周易》天象解密,易经背后的天象规律

天文历法大成,《周易》天象解密,易经背后的天象规律《周易》被誉为我国群经之首,从古至今对《易经》的研究浩如烟海,同时由《易经》延伸出的道理和应用更是遍布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发出感慨“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做《易传》流传于世,成为后人学习《易经》最重要的参考。
历代更不乏各领域的名家阐发《易经》中的道理。
可以说,如果没有《易经》,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不可能如此的丰富多彩。
然而从古至今,对《周易》的研究,多从道理和使用入手。
很少涉及《周易》的最底层逻辑。
1.《周易》是一本什么书?凭什么被誉为群经之首?2.《周易》根据什么设计的?有什么客观依据?3.《周易》为什么是64卦?不可以是50卦,70卦?4.《周易》乾卦“苍龙星象”是否完全描述了六龙历?5.《周易》为什么可以用来卜筮,到底有没有准确率?本文从根本上回答这些问题。
破解《周易》背后最根本的天象规律。
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是多么的科学,我们的传统文化根源,是一代代圣贤们花费一生的精力总结的自然科学。
视频参考:历法溯源10 天文历法大成周易天象解密易经的天象规律先来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周易》是一本什么书。
《周易》是我国上古历法的大成之作。
是古人经历数千年的时间发现太阳,月亮,木星规律之后,编制的一套内涵极为丰富的历法。
同时,也是上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系辞.下》在这段话中,最后一句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讲的是伏羲发明先天八卦后,到了神农氏时代,砍削树木做成犁头,曲转木材为犁柄,以便耕种和除草,创作许多耕作器具,教导人民,使天下增加粮食,是取象于《益》卦。
节气与中国古代历法的演变与调整

节气与中国古代历法的演变与调整中国古代历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节气。
节气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太阳直射地球的点与地球赤道相交的两个点,即春分和秋分这两个点。
中国古代历法的演变与调整与节气密切相关,下面将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这一主题。
古代中国的历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当时的历法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以农时为基准。
这种历法以农历为主,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标志着农事的不同阶段。
这种历法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太阳直射地球的点来确定节气的时间,因此在当时的历法中,节气的时间是根据观测太阳的位置来确定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古代中国的历法逐渐发展和完善。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孔子提出了一种新的历法,即夏历。
夏历是以太阳运行周期为基础,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以农历初一为起点。
这种历法在古代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后来历法发展的基础。
随着汉朝的兴起,汉武帝在位期间,下令编纂了一部历法,即《太初历》。
这部历法在夏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并且规定了每个节气的具体时间。
这种历法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后来历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历法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唐朝时期,唐太宗下令编纂了一部新的历法,即《大衍历》,这部历法在太初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正和改进。
宋朝时期,宋仁宗下令编纂了一部新的历法,即《宣和历》,这部历法对太初历进行了更加精确的修订,使得历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历法逐渐被西方的格里高利历所取代。
然而,中国的传统历法仍然在农业生产、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中国的农历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管理、农作物种植等方面,节气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节气与中国古代历法的演变与调整密不可分。
古代中国的历法以农时为基准,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标志着农事的不同阶段。
大学《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模拟答案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模拟答案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建师范大学)1.1《周易》一书1、【单选题】()创制了八卦。
A、盘古B、伏羲C、蚩尤D、黄帝我的答案:B2、【单选题】“《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是()对《易》的评价。
A、孔子B、庄子C、许慎D、孔颖达我的答案:D3、【单选题】《周易》一直被神秘面纱笼罩,其原因不包括()。
A、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B、梅花易数的难解C、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D、古远的传承我的答案:B4、【单选题】“易,变易也,卦殊其义,爻异其旨”出自()。
A、周文王B、孔子C、赵汝楳D、孟子我的答案:C5、【单选题】《周易》真正的精髓在于其()。
A、朴素唯物论B、占卜易数C、哲理思想D、文学成就我的答案:C1.2《周易》与历法1、【单选题】“三羊开泰”这一成语与《周易》中的()有关。
A、九辟挂B、十辟挂C、十二辟挂D、十六辟挂我的答案:C2、【单选题】“甲乙丙丁”属于()。
A、十天干B、十二天干C、十地支D、十二地支我的答案:A3、【单选题】夏历是以()为正月。
A、建子月B、建丑月C、建寅月D、建卯月我的答案:C4、【单选题】坤卦象征()。
A、天B、地C、君D、亲我的答案:B5、【单选题】“一阳来复”与节气()有关。
A、春分C、秋分D、冬至我的答案:D1.3《周易》与方位1、【单选题】古代的图示,一般()在上方。
A、东B、南C、西D、北我的答案:B2、【单选题】“后天八卦方位”也称()。
A、伏羲八卦方位B、文王八卦方位C、仲尼八卦方位D、炎帝八卦方位我的答案:B3、【单选题】从方位而言,“坤”是()之卦。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我的答案:C4、【单选题】用五行的观点看,从春到夏是()。
A、木生火B、火克金C、金生水D、水生木我的答案:A5、【单选题】在“先天八卦方位图”中,“山泽通气”指的是()两卦。
A、乾坤B、震巽D、艮兑我的答案:D1.4论阴阳1、【单选题】韩国国旗中间的圆,代表()。
二元八运与三元九运合用方法

二元八运与三元九运合用方法[复制链接]樓主发表于 2013-8-19 15:50 |只看该作者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x二元八运与三元九运合用方法王富彪玄空六法与玄空飞星在元运的使用方法各有不同。
玄空六法使用二元八运;而玄学的研究风水爱好者感觉到矛盾重重,认为是两套不同的风水学、两个门派。
其实不然,二元八运与三元九运在应用于风水时,对同一环境是同一使用的。
只于看环境的阴阳平衡,属先天之气(阴阳);而三元九运则是用来看旺衰之气所到之方的是一个体系,而不是两个风水门派。
前者多用于寻龙点穴、阳宅选址;后者多用于断吉凶使用,才明白风水之真理气。
评分参与人数1銀元+20收起理由何有+ 20 感謝您發表原創內容!查看全部评分楼主热帖[巒頭] 黄昏形峦格外美[巒頭] 大自然的神奇“石门”与“四维山峦”[巒頭] 身居深山辟壤,文人秀士一方[风水理气] 五峰联珠[巒頭] 一阴宅辛兼酉,形峦直断图[巒頭] 清明考察一坟记[风水理气] 对学习《金锁玉关》易友的忠[巒頭] 将军山[陰陽宅风水实例] 金锁易友断断:阆中宝[巒頭] 此形峦,阳宅发的是文还是武?[巒頭] 兄弟同甲形峦赏析[巒頭] 上水龟形峦赏析收藏6转播分享淘帖赞回复举报2樓发表于 2013-8-19 19:44 |只看该作者支持楼主的看法,三元九运紫白断事其实就是六法中太岁法的一种。
二元颠倒诀是杨法重用的地方不同罢了。
回复支持0 反对 1举报3樓发表于 2013-8-20 09:41 |只看该作者这个观点有意思,请问LZ是师传这样的用法,还是自己所悟呢?回复支持反对举报zhuangjy4樓发表于 2013-8-20 11:48 |只看该作者本帖最后由 zhuangjy 于 2013-8-20 11:50 编辑风水学讲求的就是阴阳,阴阳是成对相依共存的,而宇宙中在天成其象,在地成其形;天体有其运行规律,地体就有时序阴“天卦”而推演,设“地卦”而应天。
完整版中国古典哲学经典名著选读课后及考试答案吴根友版

洪范九畴分已完成成绩:75.01【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经部的是()。
、A?《六祖坛经》、B?《大学》、C?《周易》、D?《尚2书》分得分:0.0我的答案:A【单选题】《论六家要旨》的作者是()。
、A?左丘明、B?班昭C、?司马迁D、?司马谈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判断题】《经传释词》一书由清代王引之所撰。
()√得分:25.0我的答案:分4【判断题】在《尚书.洪范》一文中,“王访于箕子”中的“王”指的是周文王。
()×得分:25.0分我的答案:五行五事分100.0已完成成绩:1【单选题】《尚书.洪范》中“言曰从”的“从”具有两层含义,一为语言本身的通顺柔和,二为()。
A、?话多且乱B、?人云亦云.、C?言而有信令人顺从、D?恭顺25.0分我的答案:C得分:2意为()。
”中的“革”【单选题】在《尚书.洪范》一文中,“金曰从革、A?皮革、B?变革、C?甲3胄、D?免除分B得分:25.0我的答案:的是()。
“五事”【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尚书.洪范》的、A?貌、B?言、C?视、D?行分25.0我的答案:D得分:4概念。
()”“五行”概念不同于后世阴阳家所谓的五行【判断题】《尚书》中的“√25.0我的答案:分得分:八政五纪分100.0已完成成绩:1。
”不包括()洪范》中的【单选题】《尚书.“八政、A?食、B?货、C?牧、D?祀分C我的答案:得分:33.32。
”的“司空”指的是()【单选题】“八政”里,“四曰司空、A?是管理朝觐、B?治理盗贼、C?管3理教育、D?管理居民分我的答案:D得分:33.3排在第一位,体现了饮食和农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将食“【判断题】《尚书.洪范》的“八政。
1要性()√分得分:33.3我的答案:皇建有极分已完成成绩:100.0。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一句出自()【单选题】“、A?《孟子》、B?《大2学》、C?《尚书》、D?《论语》25.0分我的答案:D得分:【单选题】《尚书.洪范》中提到的“五福”指的是()。
协纪辨方书

协纪辨方书择吉术形成于汉,迄今已二千余年。
但元代以前的有关著述,大都湮没无存致使许多问题难以考辨。
目前可见的择吉文献,以清朝乾隆时所编纂的《协纪辨方书》最详备,最具代表性。
《协纪辨方书》是清朝通用的历书,万年通书。
在我国,记载年、月、日、节气的历书通常由朝廷编修颁发。
自汉代择吉术与历书结合,历代历书上也记载有择吉的内容,称为通书、黄历。
这种通书、历书民间需要量很大。
宋代印刷术产生后,坊间印历书以牟取暴利的很多,各朝政府都有禁令。
清乾隆年间,经过康熙之治,生产有了较快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趋加深,繁荣的表面下蕴含着动荡的因素,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更为迫切,以择吉为生的江湖术士走红,坊间私自印历书,通书不计其数,这些私印历书,通书不仅错漏百出而且荒谬绝伦。
乾隆皇帝有鉴于此,接受大臣的建议,命当时编修《四库全书》的馆臣重新修订历书,修纂一部既纠正过去历书对纪年、月、日、节令的错误,又辨析充斥其间的荒谬择吉理论和术语的通书。
由著名数学家梅文鼎的孙子天文学家梅毂成主持编修,书成后取“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二义,名为《协纪辨方书》,送乾隆皇帝审定颁发天下,又名《钦定协纪辨方书》。
《协纪辨方书》由允禄、梅毂成、何国宗等人编篡。
全书三十六卷。
计本原三卷,义例六卷,立成、宜忌、用事各一卷,公规二卷,年表六卷,月表十二卷,日表一卷,利用二卷,附录、辨伪各一卷。
本原三卷,叙述择吉术所依据的各种基础理论,将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方位及次序,以及天干地支、十二律、二十八宿、四序六辰、干支五行学说、纳音纳甲,等等,一一详加论列,以正本清源,使人明白择吉术有所归依。
义例六卷(卷三至卷八),逐一叙述择吉术中年、月、日、时四大类神煞的由来、基本性质(吉凶)、所宜所忌、所值时辰、所处方位与运行规律等,相当于择吉术的名词解释。
立成一卷(卷九),将年月日时四大类神煞,各依起例,以类相从,编为各种表格,使各神煞所值时辰及方位,一目即可了然。
京房《易传》中的卦气与纳音

色于孟氏。”3又:“京氏又提出了不同于孟喜‘四正卦’的六卦主二十四节气说,……别出
心裁,将震、兑、坎、离、巽、艮六卦配以二十四节气”,“完全不同于孟氏的四正卦说”。4
所谓孟喜卦气说,现仅存于《大衍历议·卦议》5中:“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一月之策,
九六、七八,是为三十。而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乘,消息一变,十有二变而岁复初。
表五 京房二十四节气纳音表
节气
所在十二支 八卦所纳干支 干支纳 Nhomakorabea 同用节气
立春
寅
坎卦初六
戊寅
太蔟宫 立秋
雨水
丑
巽卦初六
辛丑
大吕宫 处暑
惊蛰
子
震卦初九
庚子
黄钟宫 白露
春分
亥
清明
戌
兑卦九四 艮卦六四
丁亥 丙戌
应钟宫 无射宫
秋分 寒露
谷雨
酉
离卦九四
己酉
南吕宫 霜降
立夏
申
坎卦六四
戊申
夷则宫 立冬
小满
未
巽卦六四
1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144 页。 2 邢文:《帛书周易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181 页。
与传统的说法也不一致。如传统以子为十一月,但京氏以子为二月节、八月节等等。京氏以
六子卦配一年二十四节气,与孟喜以四正卦配二十四节气相比较,其规范性与条理性远远逊
未
大暑
太蔟
背阳之维
立秋
夹钟
申
处暑
姑洗
庚
白露
仲吕
酉
秋分
蕤宾
辛
寒露
林钟
戌
霜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也就是根据太阳所在二十八星宿的位置所定的。《汉 自景祐甲戌岁,二十四气,日宿次合,分璧度数,以定月
书 · 律 历 志 》 说 :“ 凡 十 二 次 , 日 至 其 初 为 节 , 至 其 中 将,故得用式无差,占事有准,祸福符应,时变以周,悔
为中。”这样北斗所指再配合太阳所入星宿,节令的干支五行之 吝凶吉与神道而和契。假令十一月十五日冬至,在南斗六度,至
大梁,初胃七度,谷雨。今曰清明。中昴八度,清 明。今曰谷雨,於夏为三月,商为四月,周为五月。终 於毕十一度。
实沈、初毕十二度,立夏。中井初,小满。於夏为四 月,商为五月,周为六月。终於井十五度。
鹑首,初井十六度,芒种。中井三十一度,夏至。於 夏为五月,商为六月,周为七月。终於柳八度。
鹑火,初柳九度,小暑。中张三度,大暑。於夏为六 月,商为七月,周为八月。终於张十七度。
鹑尾,初张十八度,立秋。中翼十五度,处暑。於夏 为七月,商为八月,周为九月。终於轸十一度。
寿星,初轸十二度,白露。中角十度,秋分。於夏为 八月,商为九月,周为十月。终於氐四度。
作者简介:姜桂芝(1970-),女,山东巨野人,山东经济学院马列部讲师。
·1 4 8 ·
大火,初氐五度,寒露。中房五度,霜降。於夏为九
我 们 先 看 什 么 是 “ 气 ”。《 史 记 · 律 书 》 曰 :“ 书 曰 [七正]二十八舍、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
以成熟万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气也。”[ 4 ] 没 有日月舍于二十八星宿,就没有相应的干支之气。正是日月 舍于周天恒星位置,天体间存在引力场的作用,形成了复杂 的气场,古人以干支记之。也就是说,是日月舍于二十八 星宿,才给干支灌注了真实的宇宙之气。确定干支之气的另 一个根据还有北斗的斗柄。它也是古代制订律历的重要依据。 先 秦 的 《 鹖 冠 子· 环 流 》 曰 :“ 斗 柄 东 指 ,天 下 皆 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样时令 又与空间方位连成一体,卦爻中的干支具有了时空的双重含 义。夏历就是观察北斗斗柄指向东北方向时,此时就定为寅 月。
参 九 。( 西 八 十 度 )。
此 历 法 始 正 , 不 止 六 壬 而 已 。”
井三十三。鬼四。柳十五。星七。张十八。翼十八。
宋朝杨维德在《景祐六壬神定经》中说:“臣等谨按历
轸 十 七 。( 南 百 一 十 二 度 )。
法,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太阳一祐日行一度。
这个表有一点需要说明: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十二次来定 八十五岁,则行不及一度。臣等今依大宋《崇天历》,起
气就树立起来了。上表还显示一个月的节气来临时太阳刚好入 二十日在南斗十二度,于辰在丑方,用大吉为月将。若二十日
宫,二者是同步的。干支灌注了以天体为背景的宇宙之气。但 以前用式占事,犹用功曹为月将,余皆仿此。”这是最精确的定
是由于“岁差”的缘故,节气点与二十八星宿的对应关系并不 月将的方法。是说,当时十一月十五冬至日太阳在斗 6 度 26 分
气即春木、夏火、秋金、四季土的产生,实质上就是由于地球 是标准的圆。现代制订节气时是用平气制定,就是把地球的轨
年复一年的绕日运动形成的。并不能表征四时之气的特异性。 道当成圆。地球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把此轨道平均分为
四时之气的特异性是由于太阳不同的恒星背景造成的。它导致 24等份就是24节气。这样制定出的节气不能反映实际的气的变
二十八星宿范围
斗 120 牛 女 70 女 80 虚 危 150 危 160 室 壁 奎 40 奎 50 娄 胃 60 胃 70 昴 毕 110 觜 120 参 井 150 井 160 鬼 柳 80 柳 90 星 张 170 张 180 冀 轸 110 轸 120 角 亢 氐 40 氐 50 房 心 尾 90 尾 100 箕 斗 110
了四时之主气有太过、中和、不及的分别。例如:当春季里春 化。只有用定气制订 24 节气,干支才能反映宇宙的真实气机。
木之气不及时,五行土受当令之木所克的力量比往常大大减少, 即从实际出发把地球轨道当作椭圆来制订节气,才能以历推气,
此时土的实际状态应该比往常更旺一些。而我们在这个时候仍 卦与历合。利用平气与定气制订出的节气交节时间是不同的,
西汉的孟喜、焦延寿、京房都建立了各自的卦气说。他 们使卦和爻同历法中的四时、月令、二十四节气衔接起来, 建立起了庞大的解说阴阳灾异和筮占的体系。发出了“易与 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宇宙豪情。[ 1 ] 在京房的视野 下,卦气更是与节令紧密结合在一起。他说,“吉凶之位, 考乎四序。盛衰之道,在乎机要”。[ 2 ] 如乾卦二爻寅木旺于 立春后的春令;死于立秋后的秋令。因此才有“六爻有吉 凶,四时变更,不可执一以为规”。[ 3 ] 他们认为卦气与历法 中的节令同步,卦和爻之五行气的力量与节气亦步亦趋,如 影随形。然而星移斗转,沧海桑田。由于古今制订历法的 理念不同和“岁差”的影响,四时之气有太过、不及和中 和之分。而我们仍然用四时之常气来衡量卦爻的力量,这就 使卦气与实际月令之气不能同步了。
寒露 角2度54分 霜降亢4度98分 立冬氐11度48分 小雪危1度48分 由两表对比可知,东汉班固时太阳入宫与节气是同步 的。例如东汉时立春日太阳在危 16 度,恰好在亥宫之初。那 时六壬应用月将是:只要交节就用与月支相合的宫位为月将。 北宋时中气雨水在危 16 度 53 分。而太阳在危 16°室壁奎 4° 时才为入亥宫(表 1 所示)。所以到了北宋时,交了中气后 太阳才躔于诹訾。那时六壬应用月将是:交中气换月将。换 将时间正好迟十五天。《梦溪笔谈·象数一》在六壬月将 的用法上精辟的论述了这个问题。沈括说:“若不有太阳躔 次,则当日当时日月、五星、支、二十八宿,皆不应天
巨。因为六壬中月将的选择是根据太阳过宫,不是根据太阳在 真太阳时。总之,只有采用“定气”来推算节气,即认为地球
黄道上的位置。正如《梦溪笔谈·象数一》所说:“六壬天十 运动是不均匀的,才能反映宇宙的真实气机。唯有如此卦气才
摇 指 辰 ,昏 七 星 中 ,旦 牵 牛 中 … 。”《 淮 南 子·天 文 训 》 也 指 出 ,“ 斗 指 子 , 则 冬 至 , 音 比 黄 钟 。 加 十 五 日 指 癸 , 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 加十五五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加十五五指甲,则雷 惊蛰,音比林钟。加实物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 行 … ”。《 汉 书 · 律 历 志 》 更 加 详 细 地 记 录 了 节 气 与 二 十 八星宿的对应关系。应用了十二次与节气对应,并标明了各 次的起讫度数。所谓十二次就是“中国古代为了观察日、 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 部 分 , 称 为 十 二 次 ”。
冬至点每隔71年8个月要西移1度。夏代时,冬至点在虚宿。节 这就是以变化后的实际天象灵活地实践应用的例子。
气点与太阳入宫是一致的。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岁差的影响冬
最后现代制定的历书所标明的节气同自然界实际的气的变
至点在牵牛初度。目前冬至时太阳在尾宿。我们知道四时之常 化并不是完全同步、协调的。因为地球的实际轨道是椭圆而不
月,商为十一月,周为十二月。终於斗十一度。为明显起
芒种 参3度89分 夏至井9度13分 小暑井23度66分 大署柳5度40分
见,现 整 理 为 如 下 表(1 ):
立秋 星 5 度 98 分 处暑张 13 度 86 分 白露翼10 度12 分 秋分轸6 度1 分
月建与十二次 的对应关系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年 第 22 卷 第 3 期
论卦气与历法中节令的不同步性
姜 桂 芝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只是表征四时之气的常态变化。由于岁差的影响,当太阳运行到同一位置时,它的恒 星背景是不同的。正是这个相异的恒星背景,才导致了每年四时之气的差异性和特异性。而我们仍然依据四时之 常气来衡量卦爻旺衰,这就造成卦气与实际气的脱节。而且当代制订历法节气是按照地球的圆形轨道即采用平气 来制定的,没有按照地球的椭圆轨道即采用定气来制定节气,从而也导致了卦气与时令之气的脱节。 关键词:卦气;历法;岁差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6)03-0148-02
雨后五日合建辰,如此始与太阳相符,復会为一说,然须
斗二十六。牛八。女十二。虚十。危十七。营室十 大改历法,事事釐正。如东方苍龙七宿,当起于亢,终于
六 。 壁 九 。( 北 九 十 八 度 )。
斗;南方朱鸟七宿,起于牛,终于奎;西方白虎七宿,起
奎十六。娄十二。胃十四。昴十一。毕十六。觜二。 于娄,终于舆鬼;北方玄武七宿,起于东井,终于角。如
大雪 萁初度 30 分 冬至斗 6 度26 分 小寒斗22 度 22 分 大寒女6 度77 分
月,商为十月,周为十一月。终於尾九度。
立春 危初度 97 分 雨水危 16 度53 分 惊蛰室14 度 20 分 春分奎2 度50 分
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於夏为十
清明 娄初度 40 分 谷雨胃 2 度 40 分 立夏昂2 度52 分 小满毕6 度28 分
然按照四时之常气旺衰,认为卦爻中五行土处于死地!这就使 甚至有几天的差异。而且节气的交接(即气的转换)时间也不
得卦气的变化与自然界气的真实变化相脱节!
是全国各地都相同,它是因地而异的。气的交节时间也不是120
这个恒星背景的变化对于六壬术中月将的选择影响颇 度经线上的北京时间,而应当是依据当地的经度换算为当地的
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中牵牛初,冬至。於夏为 十一月,商为十二月,周为正月。终於婺女七度。
玄枵,初婺女八度,小寒。中危初,大寒。於夏为十 二月,商为正月,周为二月。终於危十五度。
诹訾,初危十六度,立春。中营室十四度,惊蛰。今 曰雨水,於夏为正月,商为二月,周为三月。终於奎四度。
降娄,初奎五度,雨水。今曰惊蛰。中娄四度,春 分。於夏为二月,商为三月,周为四月。终於胃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