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威 锆石年代学87页PPT
锆石U-PB测年-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图5 麻粒岩相变质锆石CL特征 (a)扇形分带, (b)面状分带, (c)冷杉状分带,
(d) 弱分带或无分带
榴辉岩相变质增生锆石一般为半自形、椭圆形 和它形等,内部分带特征主要有无分带(6(a))、弱 分带(6(b))、云雾状分带(图6(c))或片状分带(图6}d) 等。角闪岩相变质增生锆石通常具有规则的外形, 且以柱面发育为其主要特点,在CL图像中一般为 无分带或弱分带的特征(图7)。
但是锆石发生重结晶作用的区域不仅仅是发生过蜕晶化作用的区
域,在没有发生蜕晶化作用的晶质锆石区域同样可以发生重结晶作 用,只是发生重结晶作用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或较长的流体作用时 间。
由于变质重结晶过程中只是锆石晶格的重新调整,没有新的锆石
生成,因此重结晶锆石往往为自形到半自形,且外形与原岩岩浆锆 石环带形状相似,与原岩锆石之间没有明显的生长界限。同时,变 质重结晶锆石区域的CL强度比原岩锆石明显增强,内部结构一般为 无分带、弱分带、斑杂状分带或海绵状分带等,局部有岩浆环带的 残留, 见这些变质特征的锆石区域切割原岩锆石的振荡环带(图 12(a) 。在重结晶锆石与原岩锆石之间有时会出现弱CL强度的重结 晶前锋(图12(b)),而变质增生锆石则是指变质过程中发生成核和结 晶作用,有新的锆石从周围的介质中结晶出来。所以变质新生锆石 具有多晶面状-不规则状-规则外形,与原岩残留锆石之间界限清楚, 不同变质环境中增生的锆石有其特征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且受变质 锆石形成时的温度条件和寄主岩石的化学性质制约(图12(c), (d))。
岩浆锆石通常为半自形到自形,粒径20~ 250μm。产于金伯利岩及其相关岩石中的锆石常 为它形(少数情况下为半自形),较大的粒径(毫米级 到厘米级)。部分基性一超基性岩中的锆石同样具
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技术概论及定年方法(PPT)

4
6
8
207Pb/235U
10
12
Tera-Wasserburg图解对于含普通Pb锆石的年龄计算非常合适(Jackson et al., 2004, CG)
超镁铁岩
不适合
锆石U-Pb定年 不是形成年龄,反应交代作用时间
基性侵入岩 玄武岩 闪长岩-花岗岩 安山岩-流纹岩
可以
必须正确区分岩浆结晶锆石和捕获锆石
700 680 660 640 620 600 580 560 540 520
Mean = 601.9±5.7 [0.95%] 95% conf. Wtd by data-pt errs only, 0 of 33 rej. MSWD = 0.50, probability = 0.992 (error bars are 2s)
20
207P b/235U 238U/232T h
206P b/238U Int egral
40 T ims 60
80
207P b/235U
206P b/238U
238U/232T h
Int egral
40 T ims 60
80
207P b/235U
206P b/238U
238U/232T h
Int egral
TIMS SIMS MC-ICP-MS
离子计数器
Q-ICP-MS
Krogh (1982b)
气磨锆石 无磁性锆石 弱磁性锆石
气磨、无磁性、弱磁性锆石
束斑直径: 通常10-30μm
Yang et al. (2012, JAAS)
束斑直径 1280: 5-- μm
NanoSIMS: Pb-Pb <2 μm U-Pb <5 μm
19604559_粤北长江花岗岩型铀矿田沥青铀矿原位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广西北部新元古代花岗石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注 :n 为样品数;s .d .为标准偏差 ;IA S =Al 2 O3 /(Na2 O +K 2 O +CaO)分子比。 资料引自文献[ 3, 16 , 17] 和作者未发表数据 。
2 分析方法
本文的锆石 U-P b 定年采用 SH RIM P 和常规颗粒级锆石化学分离 - 质谱分析两种 方法 , 分别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
5
3 锆石 U-Pb 年龄结果
锆石 U-P b 年龄分析结果列于表 2 和图 4 , 其中图 4 中三防岩体的数据包括李献华 等 [ 23] 发表的 3 个 SH RIM P 和 3 个常规的颗粒级锆石化学分离 -质谱分析数据以及本次
新测定的结果 。
测定的 13 个本洞岩体锆石颗粒均为 长柱状 、透明 、无裂缝 、自形晶体完好的锆 石 。虽然这些锆石的 U 含量变化范围较大 (90 ~ 1 081 μg/g), 但它们的207 Pb/206Pb 、 206 Pb/238U 和207 Pb/235U 三组年龄在分析误 差范围内一致(图 4a), 其加权平均年龄值 分别为 (816 ±11)M a 、 (818 ±10)M a 和 (822 ±9)M a 。这些一致的 U-P b 年龄[ 总 平均年龄为 (820 ±7)M a] 代表了本洞岩 体的形成年龄 。
4
地 球化 学
1999 年
素地球化学实验室完成 。上述两种分析方法同文献[ 22 , 23] 。颗粒级锆石化学分离- 质谱 分析的 P b 和 U 全流程本底分别为 30 ~ 50 pg 和约 5 pg 。
图 2 广西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全碱 -SiO2 分类图
F ig .2 T otal alkali ne vs .SiO2 diag ram f or classifi cation of t he Neop roterozoic grani tic rocks f rom nort hern Guangxi
工作笔记——锆石定年

工作笔记——锆石定年工作笔记—锆石定年2014年4月4日,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经与多接受等离子质谱实验室联系,老师安排我做两天LA-MC-ICP-MS锆石U- P b 定年实验。
一、工作内容整个锆石定年过程大致包括锆石分选、样品制靶、锆石U-P b 测年、分析测试数据。
我们的实验工作主要为锆石U-P b测年,包括装靶/换靶→定位→吹气→打点→调数据→吹气→打点。
仪器运行几乎是全自动控制,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选好要测试的锆石颗粒以及每颗锆石要测试的年龄位置。
此次实验样品采自塔里木盆地前寒武纪基底的碎屑岩、变质岩、岩浆岩,测试时使用锆石标样GJ1、SRM610/620和91500作为参考物质。
二、工作流程方法(一)锆石分选锆石采集之前要对采样区的岩石出露情况、风化、剥蚀程度,岩浆活动的期次、成分,变质作用的程度、期次以及岩石成因机制等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
锆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锆,由于岩石酸性不同,不同类型岩石一般采集重量不同。
偏酸性的岩类一般含锆石相对多一些,而偏基性岩类含锆石则相对较少。
对于花岗岩、流纹岩等偏酸性岩石,采集3~4kg重的样品就行;对于闪长岩、安山岩等中性岩石,通常采集7~10kg;而对辉长岩、玄武岩等偏基性岩石,一般采集40~50kg。
对采集样品进行机械粉碎(以不破坏锆石晶体形态为标准)、淘洗、重力分选或磁选、双目镜下把锆石分选开来。
(二)样品制靶在双目显微镜下挑选锆石颗粒粘到双面胶上,加注环氧树脂,待固化后,将靶内锆石打磨至原尺寸一半大小。
样品靶抛光后在显微镜下拍摄锆石反射光和折射光照片,在等离子质谱实验室拍摄阴极发光(CL)照片。
(三)锆石U-P b测年实验根据锆石CL照片、反射光和折射光照片选择锆石测试位置,利用激光器对锆石进行剥蚀。
每个实验样靶一般粘有6~8个样品,每个样品可以根据情况测试不同数量的样点,而样点多时一般分成几组进行打点。
样点分组时,每组前后都有四个标样,即两个GJ1、一个SRM610/620和一个91500,其中SRM620不能出现在总体样点的首位位置且只出现一次。
宝石学教程2PPT课件

最新课件
5
二、钻石(金刚石)的历史及 传说
自古以来,人们对钻石都无比宠爱,甚至崇敬, 说它是“星星的碎片”、“女神的泪滴”…。
最新课件
21
图6 金刚石的晶体形态
最新课件
22
五、金刚石(钻石)的晶体结构、性质及其与宝石 特征的关系
硬度
金刚石的摩氏硬度为10,是最硬的物质。这种10级硬 度计是相对的。实际上它比硬度为9的刚玉的绝对硬度 大100倍,比硬度为7的水晶大1000倍。
金刚石的硬度还有一个特点,即异向性。就是晶体不同 方向硬度有一定差异,(111)>(110) >(100) ……(用立 方模型表示)。这给钻石的加工带来了方便。“煮豆燃 豆萁, ……”(曹植七步诗)。金刚石的高硬度保证了 钻石的耐久,永不磨损。
最新课件
7
图2 库利南I ,II及英王权杖
最新课件
8
二、钻石(金刚石)的历史及传说
第二大钻“阿巴依戴”1680ct,1798年发现于巴西, 为三犯人发现(葡萄牙将犯人流放到殖民地开矿),是在 找金矿时偶尔发现的,鹅蛋大,蓝色。钻石献给葡萄 牙王室,犯人被赦免。
还有个叫“希望之星”的名钻,并不重,44.50ct。传 说就是泰坦尼克号女主人公罗丝的那块。极富传奇色 彩,1642年产自印度。传说它传到谁手中,其主人必 遭厄运。它从印度传到法国富商,后献给法王路易十 四。前者被野狗咬死,后者得了天花死去。又传给路 易十五,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头;后传给路易十六, 他也被送上断头台。后被盗,在伦敦市场又露面,被 一银行家霍普(Hope)买下,从此该钻定名为“希望之 星”,后来银行家穷困潦倒;以后又传到土耳其商人 手中,该家车祸翻下悬崖;1911年传到美国,现藏于 美国一家博物馆。
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摘要:锆石是一种分布范围广,稳定性极强,封闭温度高的富矿物;并且锆石中普通铅含量较低,铀钍较为富集。
锆石的成因主要有岩浆成因,变质成因,热液成因。
区分锆石不同成因的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 从锆石的结晶习性,环带b 从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c从锆石的包裹体矿物,d 从微区拉曼的图像特征等方面来区分。
关键词:锆石成因;岩浆成因;变质成因;热液成因由于锆石分布于三大岩中,且记录信息丰富,所以弄清锆石的成因不仅可以还原锆石的形成环境,还可以演绎当时的地质过程。
1岩浆成因锆石1.1岩浆成因锆石的晶体形态及其环带:岩浆成因锆石一般较为自形,为四方柱,四方锥,复四方双锥形,无色透明。
岩浆成因的锆石一般有振荡环带;在基性岩中由于成岩温度较高,微量元素扩散较快,环带较宽;在偏酸性岩石中由于成岩温度较低,微量元素扩散较慢,环带较窄且CL为亮色。
1.2岩浆成因的锆石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成因的锆石铀,钍含量比较高,铀钍比值较高(一般大于0.4)且REE分布较为均匀,HREE较为富集,正Ce异常,适度的Eu负异常;岩浆成因的锆石由核部至边缘ZrO2/HfO2减小而HfO2,UO2,ThO2含量增多1.3岩浆成因锆石包裹体矿物:岩浆成因的锆石结晶时难免会包含一些矿物和包裹体如金红石,磷灰石,熔体包裹体。
1.4岩浆成因锆石的拉曼光谱特征:岩浆成因锆石由核部至边缘拉曼峰强度减小并且Δ355值减小.图2 不同类型岩浆锆石的CL 图像(a) 辉长岩中的岩浆锆石; (b) 花岗岩中的岩浆锆石和残留核; (c) 花岗岩中的扇形分带锆石.(a) 引自赵子福等人[41] , (b)和(c)分别为大别山主薄源和北淮阳花岗岩样品(本文)图3岩浆型锆石从晶体核至边缘(1→5)喇曼光谱图(a)T9305; (b)9303; (c)M -y-1; (d)M -y-2Fig. 3Raman spectra from core to rim (1→5) ofmagmatogenic zircons2 变质成因锆石变质成因的锆石有三种类型:a 变质过程中新生成的变质结晶锆石,b 变质增生锆石(在原来锆石的基础上继续增长),c 变质重结晶锆石(在原来锆石的基础上重新结晶,晶体比较自形)2.1变质成因的锆石的晶形及内部特征:变质成因锆石的形态从他形到自形都有,一般他形较多,为卵形,不规则形状,晶棱圆滑,晶面有溶蚀。
23885684_锆石微量元素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000 0569/2021/037(04) 0985 99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4 03锆石微量元素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进展邹心宇1,2 蒋济莲2,3,4 秦克章1,2,3 张毅刚4,5 杨蔚2,3,4 李献华2,3,6ZOUXinYu1,2,JIANGJiLian2,3,4,QINKeZhang1,2,3 ,ZHANGYiGang4,5,YANGWei2,3,4andLiXianHua2,3,61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2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3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4 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5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6 中国科学院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1 KeyLaboratoryofMineralResource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 InstitutionsAcademyforEarthScienc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3 College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4 KeyLaboratoryofEarthandPlanetaryPhysic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5 KeyLaboratoryofComputationalGeodynamics,College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6 StateKeyLaboratoryofLithosphericEvolution,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020 05 07收稿,2020 11 23改回ZouXY,JiangJL,QinKZ,ZhangYG,YangWandLiXH 2021 Progressintheprincipleandapplicationofzircontraceelement ActaPetrologicaSinica,37(4):985-999,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4 03Abstract Zirconiswidelyusedingeologicalstudiesduetoitschemicalandphysicalrobustness,widespreadinaseriesofrocktypesandmultiplegeochemicalusageskeptinisotopes,traceelementsandinclusions Therelativelyrecentdevelopmentofanalysisallows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ageandtraceelement,whichbuildsabigtraceelementsdatasetandhelpsmakeprogressintheprincipleofzircontraceelements,suchasrevealingtheconcentrationandthedistributionoftraceelementsinzirconaredominatedbyzircon slattice,whichisruledbylatticestrainmodelandsubstitutionmechanism,affectedbythetraceelementcompositionofmeltthatzirconcrystallizedfromratherthanthatofthewholerock,andevennotrobustifinclusions,alteration,hotspotsormetamictizationinzirconwerenotproperlyscreened Inaddition,researchersalsomakeprogressintheapplicationofzircontraceelementsuchasusingzircontraceelementindexes,diagramsandpartitioningcoefficientstotracethecomposition,typeandtectonicsbackgroundsofparentalmagmasource,largelyextendedtheusageinigneousrocksstudies However,weshouldnoticethat,themultipleexplanationsofzircontraceelementindexes,theoverlappingofzircontraceelementdiagramsandthedisputeofpartitioncoefficientsmayweakentherobustnessinusingzircontraceelementstotracingmagmasourcesandprocesses Thefuturezircontraceelementstudieswillnotbelimitedbythetraditionallow dimensionalindexes,diagramsandpartitioningcoefficients,instead,willusenewtools,suchasmachinelearningmethodsandanalysiswithhigherspatialresolution,tofindmorecorrelationbetweenzircontraceelementandtorevealthethermalordynamicfactorsthataffectthezircontraceelements Inadata drivenandtheoreticaldrivenperspective,wewillrevealmoregeologicalandgeochemicalinformationhiddenbehindzircontraceelementsKeywords Zircon;Traceelement;Theoreticalbasis;Geologicalapplication;Prospects摘 要 锆石是地质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副矿物,其分布广泛、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记录了结晶时的年龄、温度、氧逸度以及本文受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3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3021、41830430)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邹心宇,男,1991年生,博士后,从事锆石微量元素及成矿地球化学研究,E mail:zouxinyu@mail.iggcas.ac.cn通讯作者:秦克章,男,1964年生,研究员,从事造山带演化与成矿学研究,E mail:kzq@mail.iggcas.ac.cn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O Hf Si Zr Li等多元同位素和微量元素信息,被广泛运用于地球科学的研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露
凝
无
游氛,天来自高风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