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的作用。

3. 理解作者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托物寓意的写法及其作用。

四、教学课时:2 课时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

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包括《<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唐诗二首》。有的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的是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反思。学习本单元,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语文要素:

学习本单元,反复诵读诗文,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习感受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马说》解析

人文主题:

理解韩愈在文中寄托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针砭和控诉。

语文要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题导入

教师语言: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一篇文章——《马说》。说在古代为一种说议文体,即说说谈谈,这儿可以理解为议马、说说马的文章。

【设计意图】导入课题。

了解作者

教师语言:

“唐有韩柳、宋有欧苏”。这里的“韩”就是本文作者韩愈。

【出示资料】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省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八年(792 年)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 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

积累文言字词

1. 【课件出示】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1)需注意的字音、字义:衹辱于骈死槽枥粟一石食马者例:骈pián古时单马为马,双马为骈,三马为骖,四马为驷。骈为两两相对,课文里指成双成对。

(2)通假字食马者:“食”通“饲”,喂养。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3)一词多义根据语境,辨清一个词的不同义项,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饲养。一食或尽粟一旦:吃。一食:一顿。

③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即使。

学生活动:

朗读课文,识记重点词,归纳笔记。

翻译句子

2. 【课件出示】反复诵读,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即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辱没,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

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设计意图】积累文言词句,疏通文意,帮助理解文意。

圈画要点

1.【课件出示】阅读文章,圈画要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回答问题。

(1)马吃什么?

(2)马住在哪里?

(3)赶马的工具用什么?

(4)马的分类是什么?

(5)喂马的是谁?

(6)能辨别马的是谁?

(7)哪个字能够表达“双马”?

明确:

关于《马说》

2. 【课件出示】《马说》的写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 年)至十六年(800 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但结果却是“待命” 40 余日,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他渴望自己能像千里马一样遇见伯乐,有用武之地。

【课件出示】《马说》的构思缘起:

伯乐相马的故事。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向驾车的人说要买马。驾车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楚王听到伯乐对马的介绍后,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半个月后,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可见,假如没有伯乐的慧眼发现,那么又有谁知道这是可以纵横驰骋的千里马呢?

教师语言:

我们可以看出,韩愈是借此文表达自己能像千里马一样遇见伯乐,有用武之地。请大家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想象自己就是韩愈,大声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

揣摩文意,朗读课文。

教师总结:

千里马是这样依赖伯乐,人才同样需要有识之士的慧眼。韩愈由千里马想到当时社会众多优秀人才受迫害、被埋没,想到自己壮志难酬,于是从这个故事中挖掘出新意,构思创作写成《马说》。大家都朗读得非常流利,很有感情,声音嘹亮。

【设计意图】感知文意,依据对文章背景,帮助理解作者写作意图,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课后活动

请大家结合内容思考并分析,韩愈运用了什么写法?

【设计意图】思考写法,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

分析导入

教师语言:

韩愈依托千里马的遭遇寄寓了自己愤懑不平的人生感慨,并对统治者的埋没人才进行控诉。上节课的作业请大家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请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简单说明理由。明确:这篇文章暗含讽喻,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慨,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

【课件出示】托物寓意是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述主观的情思,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

运用此种写法,需要注意寻找托事与寓意之间的某些共同点,以显示出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文中所说的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伯乐善于发现千里马,因此后来人们用伯乐比喻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作业的分析,导入本节课研讨重点——文章写法及思路的分析。

分析文章议论性

教师语言:

那么我们来看看韩愈是如何用千里马和伯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说到观点,大家是否感觉到了,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

教师语言:

是的,这是一篇议论性文章。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活动:

读文,分析讨论。明确:

1. 题目

“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既可用以说明和议论,也可用来

抒发感情。《马说》:即阐述作者对“千里马”(人才)的见解。

2. 文章思路

文章开头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按照语意,第一句划线的“有”可解释为“发现”,第二句划线的“有”当解释为“存在”。文章开端先声夺人,提出中心论点,强调了伯乐地位的重要性,对于发现千里马,舍之其谁?说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千里马是经常存在的,只是伯乐那样的高人很少见,按此逻辑就顺理成章引出千里马常被埋没的社会现象。

在正面提出论点后,作者从反面着笔,分层次论证千里马的遭遇,来证明论点。请阅读这几句:“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骈死”就是“成批地死”。这是千里马遭遇的第一个极端——死马。尊贵的千里马受尽了无知低贱人的腌臜气,再加上成批的死亡。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对世人是无所谓的。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能形容。

那么千里马遭遇的第二个极端是什么呢?

我们来阅读这一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一段突出表现千里马和食马者的矛盾,食马者是愚昧无知的,他不知道千里马的食量非同一般,因而千里马遭遇的第二个极端是——饿马。请读“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千里马每天都挨饿,终究力不足,甚至想和平常马一样能吃饱都做不到,又怎能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呢?它的心中真是充满了抑郁不平。

千里马遭遇的第三个极端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阅读这几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这便是第三个极端——冤马。食马者不懂装懂,拿着马鞭,面对着被摧残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非常肯定地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千里马物质上得不到保障,精神上更是不能得到沟通,因此千里马被埋没一定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来品读结尾句: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一句突出表现“无马”与“不知马”的矛盾,其中“不知马”是主要矛盾。“无马”是先天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作者慨叹千里马,亦是慨叹人生与之类似的悲凉:千里马本有与常马不同的特质,可是无知的食马者却使它受辱、挨饿、蒙冤直至死亡;社会上的人才不也是同样因为统治者的昏庸而备受摧残、窘困潦倒吗?唉!能让人才得以施展的伯乐在哪里呀!

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借助千里马的具体形象说明深刻的道理。通过千里马的“死马”“饿马”“冤马”的遭遇,说马亦说己,更是说时代,托物寓意,情理交融,深刻批判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压抑和埋没现象,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怀。

教师语言:

文章通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千里马的遭遇,比喻当时社会贤才难遇明主,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寄寓作者对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现实的慨叹。现在同学们对《马说》以托物寓意的方式表达主题有所了解,对这类文学样式的把握还需多读多体会。

【设计意图】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理解作者如何借助千里马说理寄情。

了解虚词

教师语言:

接下来,我们从遣词造句角度学习如何借助虚词表情达意。

【课件出示】

虚词就是与“实词”相对的词。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功能的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虚词在交际中的使用频率比实词要高得多。虚词在汉语中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一个虚词用得好,不仅能使它所在的句子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而且往往会把整段、乃至整篇文字都搞活了,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课件出示】

文言虚词共 18 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言虚词中,跟语气表达有关的是助词(如“也”)、连词(如“而”)、副词(如“其”)和叹词(如“呜呼”)等。

虚词的作用

教师语言:

请大家反复朗读,琢磨句中虚词加入后对语气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

朗读品析,交流批注。

分析一:也。

明确:

句子: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分析:此处的“也”是一声情感悲凉的叹息,想象一下当时的境况,千里马乃是名马,却辱于低贱的奴隶人之手,更可怜的是宝马成群死去,死后无人同情,其中蕴涵着无限辛酸痛惜与悲愤。

句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分析:此句末的“也”字,是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意图。千里马本来食量大,可是食马者错把眼前这匹千里马当常马看待,千里马只能每天忍饥挨饿,它的心中是多么抑郁不平,对食马者充满了嘲讽与气愤。

句子: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分析:此句中的“也”是句中停顿,强调眼前面对的是一匹有非凡价值的千里马,作者此时心情沉重,对千里马不能得到相应的待遇很怜惜。

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分析:此句中的“也”语气中带着强烈的正义感,情感已至高潮,有对无知的食马者以及黑暗社会的反问与谴责,同时联系自己遭际,包含着辛酸的自叹自怜。在这一也字中可想而知千里马随时会受到责难、惩罚,因食不饱而无力可使,如今连想和常马一样吃饱都做不

到了,这就不只是对千里马的压抑而是摧残了,作者更加哀伤英雄无法展现才能。

句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分析:这最后的“也”字比其他语气词如“邪”“耳”等都更有力量,有作者的痛切之感,也有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联想到前文执策者“天下无马”的丑态,食马者“不以其道”“不尽其材”“不通其意”,致使千里马身心受摧残,“也”字更加显示作者此时心中已是愤激之情,慨叹世间人才很多是被埋没的悲惨境遇,读起来极尽沉郁顿挫之感。

分析二:而。

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分析:此处使用“而”字,使前后语意产生鲜明对比,明确指出伯乐对人才的重要性,又对当时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黑暗社会局面表现出愤慨不平之情。这其中也包含着作者渴望得到上层人士的赏识的心情。

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分析:这句中的“而”字表示语意承接,从中可体会到作者在感慨食马者的愚昧无知。也是在强调指出千里马悲惨结局的根本原因。

句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分析:句中使有“而”字,使语意发生转折,突出表现食马者的无知,作者在感慨千里马的思想得不到沟通,心中充满愤懑之情。

句子:执策而临之。

分析:在这句中,“而”字起语意修饰作用,表现出无知的食马者狰狞的面目,同时令人想象千里马遭受责罚的苦痛,作者在这句中对食马者充满厌恶之情。

【设计意图】对文言文中表语气的虚词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课后活动

用图表的方式梳理文章思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图表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为《昌黎先生集》。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提出“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推动了文学发展,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句式灵活多变,文笔流畅而有气势,对后世的文风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故事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待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三、课文翻译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注释 而:表示转折,连词,但是。 故:所以。 祗:同“祇”,只是。 虽:即使。 骈:两马并驾。 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 以:用。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埋没在

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积累文中文言词语,重点掌握常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食马者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3)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社会重视人才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立志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并背诵课文。 难点: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作家作品简介: 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称《韩昌黎集》)。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比较

注重文采和句式特点。 三、强调字词,掌握读音: 祗(zh?)骈(p?an)死槽枥(li)一粟(su) 一石(dan)食(sì)马者其真无马邪(yé) 四、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领读,注意指导节奏和重音。 2.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在看完注释后大声朗读两遍。 3.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4.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5.全班学生整体齐读。 五、参照注释,通译全文: 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参照课后注释和相关资料,通过讨论交流疏通全文大意。教师给予适当引导点拨,并归纳本课重点文言词汇。 1、祗:只是 2、骈死:两马并驾而死 3、以千里称也:称,相称,相当 4、食马者:通“饲”,喂养 5、外见:表现在外边。见,通“现” 6、且:犹,尚存 7、策: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抽打 8、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9、邪:通“耶”,表疑问的语气词。 六、课堂小结,提炼中心: 本文以千里马和伯乐为喻,揭露了封建社会里人才别埋没的原因。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通过托物寓意的写法,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痛惜叹惋之情。 七、布置作业: 从课外搜集找一找关于“马”字的成语和故事,增加知识积累。 第二课时(备课人:沈珍波)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优秀教案

马说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积累一些文言知识。 2.结合课后注释,疏通文章意思,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疏通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了解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今天的优越条件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实现四化的有用之才。 1.理解课文内容,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体会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 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写作方法。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伯乐相马的故事古已有之,本文作者韩愈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发出不平之音,激起了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作者是怎样“说马”的吧。 二、资料助读 韩愈,有杰出才华,仕途却多坎坷。本文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伯乐不常有”之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划出朗读节奏。

3.学生齐读,教师及时纠错。 4.学生自由朗读,了解课文内容,翻译全文。 (1)补充注释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受屈辱。 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称号。 是马也 是,这样,这种 力不足 力,力气;足,足够。 虽有名马 虽,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 虽,虽然。 才美不外见 才,才能;美,美好的素质。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相同,一样;可,能够;得,办到。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求,要求。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通晓,明白,懂得。 (2)一词多义 策?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子) 其?????其真无马邪(其,副词,表反诘)其真不知马也(其,副词,表强调)安求其能千里也(其,代指千里马) (3)词类活用 祗辱. 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受辱) 一食或尽. 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策. 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策、驱使) 食之不能尽. 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用尽,竭尽) 第2课时 一、文本探究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讨论: 1.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的作用。 3. 理解作者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托物寓意的写法及其作用。 四、教学课时:2 课时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 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包括《<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唐诗二首》。有的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的是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反思。学习本单元,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语文要素: 学习本单元,反复诵读诗文,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习感受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马说》解析 人文主题: 理解韩愈在文中寄托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针砭和控诉。 语文要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题导入

教师语言: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一篇文章——《马说》。说在古代为一种说议文体,即说说谈谈,这儿可以理解为议马、说说马的文章。 【设计意图】导入课题。 了解作者 教师语言: “唐有韩柳、宋有欧苏”。这里的“韩”就是本文作者韩愈。 【出示资料】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省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八年(792 年)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 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 积累文言字词 1. 【课件出示】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1)需注意的字音、字义:衹辱于骈死槽枥粟一石食马者例:骈pián古时单马为马,双马为骈,三马为骖,四马为驷。骈为两两相对,课文里指成双成对。 (2)通假字食马者:“食”通“饲”,喂养。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3)一词多义根据语境,辨清一个词的不同义项,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饲养。一食或尽粟一旦:吃。一食:一顿。 ③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即使。 学生活动: 朗读课文,识记重点词,归纳笔记。 翻译句子 2. 【课件出示】反复诵读,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即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辱没,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 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为《昌黎先生集》。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提出“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推动了文学发展,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句式灵活多变,文笔流畅而有气势,对后世的文风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故事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待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

郁,离开长安。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三、课文翻译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注释 而:表示转折,连词,但是。 故:所以。 祗:同“祇”,只是。 虽:即使。 骈:两马并驾。 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 以:用。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埋没在那些做仆役的马夫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人们当然不会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注释 一食:吃一顿。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地第23课《马说》教案

23* 马说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 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翻译并背诵课文。 二、学习重点 1.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 2.翻译并背诵课文。 三、学习难点: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四、学习时数:一课时。 五、学习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小黄马是一匹千里马,而杨过则象是我们传说中的伯乐。小黄马在遇到杨过之前,最多也只不过给奴隶他的人运运柴火,还要遭羞辱;遇到杨过之后,本是一匹干瘪的瘦马变成了一匹日行前里的宝马。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二)正音正字 祗(zh?)骈(p?an)一石(da?)食(sì)马者其真无马邪(yé)(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4.学生在看完注释后大声朗读两遍。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6.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7.学生齐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③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④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⑤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⑥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要求: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原句回答) 讨论明确: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⑥其真不知马也。 2.翻译课文 这篇短文文字不深,不须逐字逐句的翻译,让学生在前面对照注释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大家共同讨论。 教师指出几个常用的实词、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3.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①同桌间互相听读 ②男女生比赛朗读 ③全班齐读 (五)研读课文,品味意境。 1.教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学生不难理解: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初中语文_23 马说韩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马说》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学习目标设置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及分析 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③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④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教材解读 《马说》出自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六单元。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古代的经典名篇,其中《马说》为第三篇自读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初登仕途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篇幅虽短却寓意深刻,有尺幅千里之势,引人深思。全文通过托物寓意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3.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二十几篇的文言文,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们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这篇短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学习目标具体表述 1.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能当堂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积累重点文言实虚词。 3.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经历来深层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摧残人才的讽刺,能辩证看待作者的观点。 (三)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1的评价:1.学生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停顿。 2.学生根据提示能当堂背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3《马说》教案

23.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2、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修炼真才实学,努力奋发。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文中所阐述的深刻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韩愈的资料,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并结合文章下面的注释能自己疏通课文。 一、新课导入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很好。有很多关于马的成语,如一马当先、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龙马精神、跃马扬鞭。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一篇关于马的文章。 二、正课学习 (一)识其人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和柳宗元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

十卷。 2.背景资料 《马说》大约写于韩愈步入仕途之前。韩愈于二十五岁考中进士,因文章而名扬四方。他奉经守儒,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为了积极出仕,他多次上书宰相,以及地方的封疆大吏,一再重申自己的观点,希望当权者能理解自己、信任自己、重用自己。可惜,韩愈多次上书,当权者却未予理睬。此时,韩愈正值壮年,雄姿英发,空有满腹经纶而没有施展的机会,于是,感慨激烈之志、抑郁不平之气便沛然充盈于胸,愤然写下《马说》,以寓其志。 3.知识链接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即“说马”,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问说》等就属于这一文体。 (二)读其文 1.正音。 衹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 / 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 /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 才美不外见xiàn / 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 其真无马邪yé? 2.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听读课文,疏通文意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 识点及教案 课文原文 《马说》 蹄上铁衣响,斗转星移间。 铁蹄荡秋千,玲珑十三弦。 悠悠一片心,端坐倚长松。 轻轻抚我鬃,细语我嘶鸣。 我是天上孤月,舞遍长空街。 九天彩云里,相约赛华清。 飞艇入九天,岂复下凡人? 随意驾轻云,马蹄不沾尘。 作者:贾谊 知识点 1. 文学体裁 本课文为诗歌,结构为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汉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指每句七个字,一首四句,用以表达美好的情感和抒发感情。 2. 修辞手法 •拟人:将马人性化,赋予了思考、表达的功能。例如:细语我嘶鸣。 •比喻:如将马比作孤月,表现马在天空中的自由与高傲。 •排比:一连串近似的表达,强化语境,使语言生动有力。例如:蹄上铁衣响,斗转星移间。铁蹄荡秋千,玲珑十三弦。 3. 诗歌韵律 本课文为七言绝句,韵脚为ABAB CDCD EFEF GG,即一句押一韵。这种韵律 的运用可以让诗歌更加优美动人,让读者更容易记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七言绝句这种文学形式; 2.加深学生对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3.培养学生欣赏优美的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强化学生对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2.帮助学生理解七言绝句的韵脚和节奏,加深对整体语感的掌握。 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 2.如何让学生在掌握韵脚和节奏的同时感受整体的语感。 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七言绝句这种文学形式,以及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2. 学习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诗歌表达的主题,感受诗歌的情感和语感; •学生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 3. 模仿和创作 •学生模仿《马说》的韵律和语感,写出一首自己的七言绝句; •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 4. 总结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回顾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内容。

《马说》省级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5篇

《马说》省级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篇5 知识教学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能够疏通文意。 2、了解作者,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能力训练点 1、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注意节奏。 2、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情感渗透点: 背诵课文。学会推销自己,展示才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导入。(幻灯片展示)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 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韩愈:字退之……(幻灯片)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幻灯片展示 二、朗读时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准节奏,读得流畅,读懂情感) 1、学生读,找出错误,结合意思简单讲(先展示要注意的字音,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按照课下注释注音,点学生读课文,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喊停,讲解后换人读)

祗骈槽枥一食或尽粟一石邪通耶食马者(幻灯片显示注音) 2、学生初读,领会课文内容,读出情感。 三、疏通文意 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则老师讲解 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翻译,课堂展示的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完成后,教师评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课堂检测。 四、链接写作背景,思读品读课文。 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来寄托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文中具体句子进行说明。 明确学生组内讨论课堂展示分享后,教师幻灯片展示。 五、古为今用 质疑:“千里马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吗?请同学们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3、请你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选择一个事物,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 七、板书设计 千里马人才

部编语文八下《23马说》[邓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部编语文八下《23马说》[邓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马说》教学设计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邓倩【教材分析】《马说》是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充溢其中。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学情分析】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勇于表现等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环节,安排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现。2.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3.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背景资料等,理解作者的情感。【设计理念】从刘备和的卢马的故事导入,引发学生们对千里马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整堂课的设计过程中,“读”贯穿课堂始终,采用“走进文本,读出‘意味’”、“探究内容,读出‘情味’”、“知人论世,读出‘寓意’”、“各抒己见,谈出‘新意’”四个大环节来逐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以及教师的参与,在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情感,合作探究中愉快学习,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最终让学生明白当 今社会的优越性,并寻找到自我被赏识的途径,最终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短文中“食、见、策、尽”等实词和“其、也”等虚词的用法。2. 理解文中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的关系,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3.

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23课《马说》教案

23.马说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阅读理解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 3.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马说》 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3课课题《马说》 【课标与教材分析】 1.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2.教材分析 《马说》是选自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P122)的一篇文言文,是唐代韩愈的颇为著名的散文。该文巧比善喻,奇偶交错,一气呵成,文气浩然。托物寓意,雅俗易懂,全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韩愈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重点) 2.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准确把握主旨,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学会有感情的朗读。(重点) 3.联系现实社会,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寻求人才被赏识的途径。 【学情分析】 1.学生知道了什么:朗读的基本要求;通过预习,字词积累能较好完成;具有一定的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能力;已经学习过《爱莲说》《北冥有鱼》;已具备对文学性语言的初步鉴赏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 2.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什么: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3.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什么:利用朗读、研讨、对比等手段,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不仅要了解韩愈怀才不遇的心情,更要结合本文寓意反思当前社会,反思个人在同等情况下会做出如何选择。多请平时口语表达较弱及不爱动脑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每个人生活中总会遇到不能读懂自己的人,通过联系我们的生活,更能加深我们认识韩愈、理解韩愈的程度。加深对本文语言特色的感受、理解和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查阅工具书,积累掌握课下注释策、之、而、其等用法,掌握“祗、食、是、耶”等词的音形义 2.学习作者托物寓意写法,理解千里马的不幸遭遇,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感。 3.拓展延伸,思考当下或今后当自己遇到相同的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教学评价】 设计当堂检测,以卷面检测为主。 【教学方法与媒体】:朗读法、讨论法、交流法、表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一等奖创新教 学设计 6.23《马说》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己经学习了二十几篇文言文,他们已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并且也积累了许多文言文词语,这篇短文可读性强,内容也不算难懂,学生理解应该不成问题。基于此种情况,本课应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课文,在朗读中领悟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之情,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马说》这篇课文比较简单,教学任务既要表现在积累文言知识,又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正确认识伯乐和人才的关系。 教材分析 《马说》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的自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在享受审美愉悦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同时引发对人才观的思考,对于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通过论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之情,给人启发,耐人寻味。本课的阅读教学从分析中心论点入手人手,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紧接着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最后,点明中心,辛辣地讽刺了“食马者”的愚昧无知。在评价认识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习本文,就应该仔细体会文章是怎样一步一步论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除了教师讲解外,学生还可以充分合作交流,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多学年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可以阅读简易的文言文,但是对一些文言活用现象掌握的还不是很清

第23课《马说》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马说》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⑵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⑶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2、过程与方法: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中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悲苦是先后都遇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只能对着宇宙独自喟叹,生不逢时。能够和他感同深受的古代文人数不胜数,而韩愈是最为突出的一位,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马说》。(板书)【作者简介:课件展示。请同学读】 韩愈(768~824)唐代诗人、文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提倡先秦两汉的文章,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师:好。希望大家能熟记于心。那么,谁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标题——马说? 师:【教师结合课件说明】 二、听马识音 师:接下来我想请三名同学来读课文,每人读一段,看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生读课文】 师:【诵读的第一要求是:读准。】 【除了读准,第二要读出感情。】《马说》表现的是深沉的感叹。在作者笔下,马的遭遇是不幸的,因此我们要将对千里马的同情读出来。如何读出那种感情呢? 第一点、通过语句的内部停顿。大家拿起笔把文中停顿稍长的地方做个记号。 【老师范读:】课件展示说说哪些地方要停顿? 师:“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达不到(都不可能)。特别是第三段,“呜呼”前要停一下,因为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嘴脸和作者的愤慨不能连读。注意语速,不能快,要缓慢。请大家读。 【学生齐读】 第二点,是通过句中的关键的词语来表达语气。《马说》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词语——不,你们数一下,有多少个? 【学生数——11个】11个。 朗读《马说》就要把这11个“不”字读好,它表现了千里马的遭遇,作者的不平,表现了作者的愤慨和嘲讽。下面大家各读各的,一定要慢一点,要旁若无人地读。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 通过句末的叹词——三个“也”字来体会文章的语气。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 及教案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_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为《昌黎先生集》。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提出“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推动了文学发展,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句式灵活多变,文笔流畅而有气势,对后世的文风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故事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_)间。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待了_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三、课文翻译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注释 而:表示转折,连词,但是。 故:所以。 祗:同“祇”,只是。 虽:即使。 骈:两马并驾。 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 以:用。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埋没在那些做仆役的马夫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人们当然不会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注释 一食:吃一顿。 或:有时。 食:喂,现在写作“饲”。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去喂养它。 原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注释 能:才能,能力。 外见:表现在外面。 且:尚且,况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样。 安:怎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23马说》优质课教学设计_0

23 马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疏通文意,理解短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掌握常见实词,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质疑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爱现今社会、努力学习、争取成才。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故事激趣。 同学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相信学习本课,大家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2、文体简介。 “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注重文采,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 3、作者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正音读马)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2、教师范读、正音。 祇()骈()槽枥()辱()食() 策()见()邪()石()粟() 3、学生自由读、范读。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3课《马说》教案

23* 马说 课文解读 大家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伯乐路遇千里马拉盐车,下车挽住千里马并流泪;千里马也抬头长嘶,以谢伯乐的知遇之恩。今天我们将学习韩愈的《马说》,相信大家在学完课文之后会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疏通文章大意; 2.诵读理解课文,了解托物寓意。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了解托物寓意手法,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 1.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伯乐相马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 2.伯乐相马:指伯乐能发现千里马。也比喻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 3.你能讲出几个含有“马”字的四字成语吗?马不停蹄、马齿徒增、马耳东风、马首是瞻、马放南山、马前泼水、马瘦毛长、一马平川、驷马难追、走马观花、快马加鞭、马革裹尸、龙马精神、指鹿为马、千军万马、万马奔腾、老马识途、天马行空…… 二、课文讲授 1.文体。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特点:写法灵活,讲究文采,言辞华丽,跟杂文相近。 例:《爱莲说》:莲——人,托物言志。 《马说》:马——人,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