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华为分册

合集下载

LTE室分优化指导手册V2.2

LTE室分优化指导手册V2.2

XX移动TD-LTE室分优化指导手册目录前言 (1)第一章室分系统网络质量评估体系 (2)第二章MR弱覆盖 (9)2.1 整治流程 (9)2.2 流程分析 (10)2.3 典型案例 (15)2.3.1 肥西中医院老楼弱覆盖—无源器件故障 (15)2.3.2 蜀鑫路营业厅信号泄漏—信号外泄 (17)第三章高重定向 (19)3.1 整治流程 (19)3.2 流程分析 (20)3.3 典型案例 (23)3.3.1 工商行政大楼---分布系统问题 (23)3.3.3 某地XX大市场服装世界—经纬度错误 (25)3.3.2 七里塘镇营业厅—邻区问题 (27)第四章CSFB低回落 (30)4.1 整治流程 (30)4.2 流程分析 (31)4.3 典型案例 (35)4.3.1 XX万通汽车专修学院—经纬度偏差导致 (35)4.3.2 恒盛豪庭二期—深度覆盖不足 (36)4.3.3 星光天地2-- 4G/2G覆盖不同步 (37)第五章零流量 (40)5.1 整治流程 (40)5.2 流程分析 (41)5.3 典型案例 (44)5.3.1 某地生态酒店 (44)第六章室分小区参数优化 (46)6.1 功控参数 (46)6.1.2 原理 (47)6.1.3 涉及参数 (49)6.1.4 验证方案 (50)6.1.5 验证结果 (50)6.1.6 结论 (51)6.2 基于室分泄漏的异频切换 (51)6.2.1 测试背景 (51)6.2.2 测试情况 (52)6.3 测试结论 (53)后记 (55)附录:室分经纬度异常定位方法 (56)前言TD-LTE网络是中国移动新建设的4G网络,TD-LTE室分是对4G网络的必要补充。

对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而言,目前某地GSM室分小区流量占比14.25%,TD-SCDMA室分小区流量占比25.92%,LTE室分小区日流量占全网比例已高达28.61%,4G室分已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华为LTE后台优化操作指导书

华为LTE后台优化操作指导书

华为TD-LTE后台优化操作指导书一、常用指令: (4)二、集中任务管理安全操作: (12)三、数据信息采集类分析 (15)3.1数据项采集法 (15)3.2 故障场景采集法 (15)3.3 采集通道 (15)3.3.1 运行NIC (16)3.3.2 建立数据采集任务 (16)3.3.3 数据采集和导出 (19)3.3.4 分析采集到的数据 (19)四、后台灌包测试 (19)4.1查询小区下所有UE的基本信息 (19)4.2 查询指示UE在线信息 (20)4.3 查询设备IP配置信息: (20)4.4 启动Uu口数据测试 (21)4.5 查询Uu接口数据测试信息 (21)4.6 前台通过Proble进行灌包速率查看 (21)五、监控告警跟踪管理 (21)5.1 告警查询 (21)5.2 信令跟踪 (22)第二部分:KPI分析类 (23)六、切换类 (24)6.1 切换原理 (24)6.2 切换相关定义 (24)6.2.1切换事件 (24)6.2.2 切换失败原因 (25)6.2.3 切换失败参数调整 (25)七、掉线类 (26)7.1 掉线定义 (26)7.2.1 掉线问题范围确定 (27)7.2.2 基本要素排查分析定位 (27)7.2.3 掉线优化调整 (27)八、接入类 (28)8.1 接入定义 (28)8.2 接入问题定位 (29)九、互操作类 (29)9.1 GTL语音互操作 (29)9.1.1 TDL->GSM配置步骤 (29)9.1.2GSM->TDL配置步骤 (29)9.2 GTL数据互操作 (30)9.2.1 TDL->TDS配置步骤 (30)9.2.2 TDS->TDL配置步骤 (30)9.3 互操作参数 (30)第一部分:操作类一、常用指令:TDL站点状态查询指令:1、LST CELL:; 查询小区静态参数可以查询频点、PCI、上下行时隙配比、特殊子帧配比、根序列索引、小区发送与接收模式等参数。

华为TD_LTE优化_热点区域覆盖优化指导书

华为TD_LTE优化_热点区域覆盖优化指导书

TDD-LTE热点区域覆盖优化指导书1.概述随着LTE智能终端的普及,丰富的互联网业务驱动着移动无线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用户数和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同时无线网络对数据吞吐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满足热点区域的容量和数据速率需求将是未来无线网络发展的关键。

目前LTE网络整体上的广度覆盖已经基本实现,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当前的网络模式很难满足热点区域的容量需求,因此改变及优化网络结构,构建多频段覆盖模式,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热点区域覆盖优化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确定扩容标准(网络指标基线)(2)、现网容量评估(3)、全网级/小区级发展预测(可选)(4)、容量规划(5)、扩容效果评估本文可能会涉及的指标如下:上行PRB资源使用率=[上行PUSCH的Physical Resource Block被使用的平均个数]/[上行可用的PRB个数];下行PRB资源使用率=[下行PUSCH的Physical Resource Block被使用的平均个数]/[下行可用的PRB个数];CCE利用率= (公共DCI所占用的PDCCH CCE的个数 + 统计周期内上行DCI所使用的PDCCH CCE个数 + 统计周期内下行DCI所使用的PDCCH CCE个数)/统计周期内可用的PDCCH CCE的个数;无线资源利用率=MAX(上行PRB利用率,下行PRB利用率,CCE利用率)。

2.容量瓶颈分析2.1.P RB资源数据分析显示,从散点图上看,上、下行PRB利用率和无线接通率无明显关联性。

从PRB利用率统计的区间归一化平均值上看,上、下行PRB利用率大于50%时,会出现无线接通率低于95%的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PRB利用率超过70%时,接通率和用户体验明显较差。

PRB利用率高可能有以下原因:➢空口重传率高导致PRB被浪费,可通过优化重载网络性能优化开关优化RACH的拥塞情况,但是会使掉线率增加。

TD-LTE无线参数(V3.10.10)指导优化手册_R1.0_ 提交中移集团版本

TD-LTE无线参数(V3.10.10)指导优化手册_R1.0_ 提交中移集团版本

小区CP ID 端口内部通道能量合并方式 Ir天线组对象 射频口对象 关联的基带设备 上行激活天线位图
小区CP ID 用于当下行小区参考信号某端口 映射多通道时,在端口内部的这 些通道能量合并方式。 Ir天线组对象 射频口对象 线缆级联连接的基带设备 上行激活天线位图
CP标识 用于当下行小区参考信号 某端口映射多通道时,在 端口内部的这些通道能量 Ir天线组对象 射频口对象 线缆级联连接的基带设备 上行激活天线位图 天线端口与天线通道的映 射关系 小区模式
完整性保护算法
移动性管理对象ID 对象描述
NACC开关
本参数定义了PDCP的完整 性保护算法,包括: EIA0,128-EIA1,128EIA2,128-EIA1(优先级 高)和 128-EIA2(优先级 低),128-EIA2(优先级 高)和128-EIA1(优先级 本参数定义了PDCP的完整性保护 低),128-EIA3,128算法,包括:not EIA1(优先级高)和 128support(SAMSUNG),128-EIA1, EIA2(优先级中)和128128-EIA2,128-EIA1(优先级 EIA3(优先级低),128高)和 128-EIA2(优先级低), EIA1(优先级高)和 128128-EIA2(优先级高)和128EIA3(优先级中)和128EIA1(优先级低),spare3, EIA2(优先级低),128spare2,not support(QUALCOM) EIA2(优先级高)和 128EIA1(优先级中)和128EIA3(优先级低),128EIA2(优先级高)和 128EIA3(优先级中)和128EIA1(优先级低),128EIA3(优先级高)和 128EIA1 (优先级中)和 128RDN(Relative Distinguished RDN Name),RDN表示父亲节点 范围内的唯一标识 对象的用户友好性描述,由系统 对象的用户友好性描述, 生成。 由系统生成。 在LTE系统向GSM系统切换时, 在LTE系统向GSM系统切 如果这个参数指示目标GERAN是 换时,如果这个参数指示 目标GERAN支持NACC, 否支持NACC,那么LTE可以通过 那么LTE可以通过NACC获 NACC获得目标领取的相关信息, 得目标领取的相关信息, 这样在下发切换命令时就可以把 这样在下发切换命令时就 这些信息告知UE。 可以把这些信息告知UE。 GERAN RIM过程开关 GERAN RIM过程开关。

TD-LTE无线参数(V3.10.10)指导优化手册_R1.0_提交中移集团版本

TD-LTE无线参数(V3.10.10)指导优化手册_R1.0_提交中移集团版本

/频分权相位(T310_UE)(T311_UE) (T300)(T301)(T302)(N310_UE)(N311)值系统频率的AR系统频率的AR系统频率的ARFCN值系统频率的ARF系统频率的ARF系统频率的系统频率的检测门限SO个数1的指示UE最大可用发射功率1的指示RSRP高门限RSRP低门限最小值接收水平接收电平偏移RSRQ判决门限RSRP判决门限RSRP判决门限RSRQ判决门限配置开关载频小区重选优先级小区重选所需要的最小接收UTRAN小区的高门UTRAN小区的低门小区重选所需要的最载频小区重选优先级小区重选所需要的最UTRAN TDD 小区UTRAN TDD 小区最大允许发送功率频带的ARFCN小区重选优先级HRPD小区的高门限HRPD小区的低门限小区时间比例因子小区时间比例因子频带的ARFCN小区重选优先级1xRTT小区的高门限1xRTT小区的低门限小区时间比例因子小区时间比例因子因子ARFCN格式指示等间距值ARFCN数目小区重选UE最大可用发射GERAN小区的高门GERAN小区的低门小区重选优先级ARFCN异系统重选载频组对应“网络22频点重定向优先级系统优先级系统优先级系统优先级系统优先级1的频偏调整值2的频偏调整值3的频偏调整值4的频偏调整值5的频偏调整值6的频偏调整值7的频偏调整值ARFCN系统测量载频ARFCN数目系统间频率偏移值NCC是否允许监控的位图频点CSFB优先级频点重定向优先级系统中心载频系统间频率偏移值频点重定向优先级频点CSFB优先级系统ANR测量频点指示类型频带的ARFCN系统间频率偏移值异系统切换测量是否需要频点CSFB优先级频点重定向优先级.GERAN系统空闲.UTRAN-FDD系统.UTRAN-TDD空闲.CDMA2000-1xRT.GERAN连接态用.UTRAN-FDD连接.UTRAN-TDD连接.CDMA2000-1xRTRB的个数(Nd)codebook可用集合codebook可用集合的循环偏移的循环偏移的信道个数RB数目TTI值(Ncs)动态上升范围动态下降范围是否有效的功控步长是否有效的功控步长UE相关相关的功率偏差(P_A_BCCH)(P_A_CCCH)(P_A_PCCH)(P_A_MSG2)(P_A_DCCH)(P_A_DTCH)(%)功能ID后启动定时器的定时器释放定时器上下文释放定时器后重发的定时器的定时器(1xRTT)的定时器长度和2/2a/2b混合使用时和SRS的支持指示表示父亲节点范围内的唯一,见,36.表示父亲节点范围内的唯一表示父亲节点范围内的唯一表示父亲节点范围内的唯一表示父亲节点范围内的唯一。

中国移动 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 华为分册

中国移动 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 华为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华为分册(征求意见稿)目录TABLE OF CONTENTS1 前言1.1 关于本书1.1.1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华为TD-LTE系统版本的各个专题的相关参数,对参数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系统中的参数,提高系统性能。

1.1.2读者对象本手册适用于TD-LTE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一定认识的华为公司内部工程师。

1.1.3内容组织本手册是基于TD-LTE产品版本的参数介绍,其内容组织如下:第一章:对本手册的目的,读者对象,内容组织进行介绍。

第二章上行资源分配:介绍Sounding RS资源分配和上行调度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三章上行ICIC:介绍上行ICIC相关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四章下行资源分配:介绍PUCCH资源分配、下行CQI调整、下行调度和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五章下行ICIC:介绍下行ICIC相关参数的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六章下行MIMO:介绍下行MIMO(含Beamforming)与CQI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调整的影响。

第七章移动性管理:介绍切换、重选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八章LC(过载控制):介绍负载控制算法、随机接入控制算法、系统消息SIB映射、移动性负载平衡算法、准入控制算法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九章功控算法:介绍影响上行功率控制算法、下行功率控制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章信道配置&链路控制:介绍影响DRX控制算法、上行定时控制算法、上行无线链路检测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一章数传算法:介绍影响AQM算法、TCP Agent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二章传输TRM算法: 介绍影响LMPT接口板下行流控算法、TRM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三章SON:介绍影响ANR算法、ICIC自组织模式选择算法、MRO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1.1.4撰写和评审记录1.1.5参考文献1)< LTE eRAN2 2 性能参数分册>2)<V100R005C00B009 离线MML>3)<LTE TDD eRAN 参数配置规则>4)< -DBS3900 LTE TDD 产品文档-(V100R005C00_01).chm>1.1.6本文的约定和说明本文重点关注和性能相关的参数:(基于M2000平台,以R版本为基础,缺省配置带宽为20MHz,)本文对应的产品版本请参看修订记录,未作特别说明的参数均是该版本的参数。

(完整版)TD-LTE网络优化性能指标类问题处理指导手册V5

(完整版)TD-LTE网络优化性能指标类问题处理指导手册V5

LTE网优性能指标类问题处理指导手册V5.0目录目录 (1)前言 (4)一、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优化 (5)1、理论介绍 (5)2、指标定义 (5)3、优化方法介绍 (5)3.1上行随机接入的问题 (7)3。

2小区重选参数问题 (7)3。

3下行初始发射功率偏低问题 (7)3。

4上行初始功控问题 (8)4、相关案例介绍分析 (8)小区重选参数问题 (8)问题描述: (8)问题分析: (8)定位过程: (9)解决建议: (10)二、ERAB建立成功率 (10)1、理论介绍 (10)2、指标定义 (12)3、相关案例介绍分析 (12)路由配置错误无法接入的问题 (12)问题描述: (12)问题分析: (12)定位过程: (13)定位结果: (14)安全参数配置问题 (14)内容描述 (14)问题分析: (14)定位结果: (15)解决建议: (15)三、切换成功率优化 (15)1、理论介绍 (15)2、指标定义 (15)3、优化方法介绍 (16)3。

1切换信令流程 (16)3.2涉及话统打点 (18)3.3 切换问题分类 (20)4、相关案例介绍分析 (23)硬件和传输故障 (23)邻区漏配问题 (25)邻区数据配置不当 (27)四、无线掉线率优化 (29)1、理论介绍 (29)2、指标定义 (31)3、相关案例介绍分析 (31)切换不及时问题 (31)核心网问题 (33)帧头未对齐导致的干扰问题 (36)前言话统KPI是中国移动考核项之一,也是对网络质量的最直观反映。

日常话统监测是进行网络性能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日监测,识别突发问题小区,将问题消除在初级阶段。

通过周监测,识别网络性能持续短木板小区,针对性的进行提升优化.话统KPI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接入性指标、保持性指标、移动性指标、业务量指标、产品运行类指标、系统可用性指标和网络资源利用率指标.通过上述重点话统KPI指标的监测,可以达到:识别突发问题、风险提前预警、话统KPI的稳定与提升,目前TD-LTE系统需要重点关注的话统KPI指标如下表:一、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优化1、理论介绍RRC连接建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在准备阶段中,UE会根据NAS 层的触发原因和系统广播中的接入限制信息,通过一系列检查来判断自己是否被允许进行接入过程,如果可以,则执行后续的实施阶段;否则UE的RRC将启动相应的定时器,在该定时器超时前UE无法发起任何接入过程。

华为TDLTE功率配置说明

华为TDLTE功率配置说明

TD-LTE功率配置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1基本知识.............................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LTE导频图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功率参数的概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天线端口映射方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RSPowerBoosting..................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导频功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对覆盖的影响.....................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对容量的影响..................... 错误!未指定书签。

3产品功率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基本概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配置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1 .......................................... 已知RRU功率配置导频功率错误!未指定书签。

3.2.2 .......................................... 已知导频功率计算RRU功率错误!未指定书签。

3.3功率配置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功率配置建议.....................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1 ............................................................................. 两天线错误!未指定书签。

3.4.2 ............................................................................. 四天线错误!未指定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华为分册(征求意见稿)目录TABLE OF CONTENTS1 前言........................................................ 2上行资源分配................................................ 3上行ICIC (7)4下行资源分配................................................ 5下行MIMO.................................................... 6移动性管理.................................................. 7LC(过载控制).............................................. 8功控算法.................................................... 9信道配置&链路控制........................................... 10数传算法.................................................... 11传输TRM算法................................................12 SON ......................................................... 13附件:华为ERAN3.0参数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LTE无线网优参数集》....................................... 15《TD-LTE无线参数指导优化手册》..............................1前言1.1关于本书1.1.1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华为TD-LTE系统eRAN3.0版本的各个专题的相关参数,对参数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系统中的参数,提高系统性能。

1.1.2读者对象本手册适用于TD-LTE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一定认识的华为公司内部工程师。

1.1.3内容组织本手册是基于TD-LTE产品eRAN3.0版本的参数介绍,其内容组织如下:第一章:对本手册的目的,读者对象,内容组织进行介绍。

第二章上行资源分配:介绍Sounding RS资源分配和上行调度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三章上行ICIC:介绍上行ICIC相关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四章下行资源分配:介绍PUCCH资源分配、下行CQI调整、下行调度和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五章下行ICIC:介绍下行ICIC相关参数的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六章下行MIMO:介绍下行MIMO(含Beamforming)与CQI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调整的影响。

第七章移动性管理:介绍切换、重选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八章 LC(过载控制):介绍负载控制算法、随机接入控制算法、系统消息SIB映射、移动性负载平衡算法、准入控制算法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九章功控算法:介绍影响上行功率控制算法、下行功率控制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章信道配置&链路控制:介绍影响DRX控制算法、上行定时控制算法、上行无线链路检测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一章数传算法:介绍影响AQM算法、TCP Agent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二章传输TRM算法: 介绍影响LMPT接口板下行流控算法、TRM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三章 SON:介绍影响ANR算法、ICIC自组织模式选择算法、MRO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1.1.4撰写和评审记录1.1.5参考文献1)< LTE eRAN2 2 性能参数分册 V0.4>2)<V100R005C00B009 离线MML>3)<LTE TDD eRAN 2.2参数配置规则>4)<>1.1.6本文的约定和说明本文重点关注和性能相关的参数:(基于M2000平台,以R版本为基础,缺省配置带宽为20MHz,)本文对应的产品版本请参看修订记录,未作特别说明的参数均是该版本的参数。

文中对每个参数独立一节进行描述,各个描述项定义如下:1.参数简要说明“含义”:主要描述该参数的基本信息,重点描述该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类型”:区分该参数为“区间型“,“枚举型”等。

“取值范围”:主要介绍该参数的取值,包括步长。

“单位”:参数界面取值的单位。

“缺省值”:为配置中的缺省值和建议值;对于FDD/TDD、以及不同配比/带宽/天线数等配置不同的场景,如果建议值不一样,需要分别描述。

“约束关系”:该参数与其他参数的约束关系。

“影响范围”:该参数设置后的影响范围,用户、小区、基站等。

2.参数的设置和调整针对该参数的设置大小对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说明;通常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描述,用来体现参数设置是如何在各种资源和性能指标之间进行平衡设置的。

对于属于设置对象的参数,将不存在该项描述。

3.参数查看修改方法主要列举了与该参数有关的修改和查询命令;查询:LST CELLALGOSWITCH修改:MOD CELLALGOSWITCH部分参数内容相同或相似,或共同使用将放在一起进行描述。

1.2缩略语2上行资源分配2.1SRS资源分配LTE系统中,UE周期性发送SRS,发送带宽尽量覆盖整个PUSCH频带。

eNodeB接收所有UE的SRS并进行处理,测量出各UE在PUSCH频带内各子载波上的SINR及定时值。

SINR用于上行信道的频选调度、链路自适应、功率控制等功能。

如:频选调度:调度UE的PUSCH信道使用最佳的子载波资源。

定时值:用于对UE进行上行定时控制,保持同步。

SRS相关参数包括SRS的分配相关参数和功控参数。

2.2上行调度上行调度算法位于LTE系统的MAC层,主要负责为用户分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上的资源,并选择合适的MCS用于用户数据的传输。

上行调度算法支持基本的调度算法:最大载干比算法(Max C/I)、轮询算法(RR)和比例公平算法(PF)。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保证QoS特性,上行调度算法支持增强的比例公平算法(EPF)。

上行基本调度算法的输入、输出及完成的基本功能如图所示。

上行增强调度是对上行基本调度功能的增强,包括根据上行信道质量选择高阶调制方式提升上行的容量,采用连续N个子帧传输相同的数据块,增加上行的覆盖,增强上行QoS 业务的保证。

3上行ICICLTE系统下行采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多址接入方式,上行采用SC-FDMA(Single Carrier- FDMA)接入方式。

由于OFDMA/SC-FDMA本身固有的特点,即一个小区内所有UE使用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彼此在频域上是正交的,所以小区内干扰很小。

但是由于LTE的频率复用因子为1,即所有小区同时在使用整个系统频带,从而令小区间的干扰变得不可忽视,特别是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CEU(Cell Edge User),受到的邻区干扰更加严重。

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抑制小区之间的干扰,对提高小区CEU的吞吐率很有意义。

在华为ICIC架构下,小区用户被分为两类:CEU和CCU(Cell Center User)。

ICIC关键技术包括CEU/CCU识别和边缘频带模式设计。

各关键技术间的协作关系如图所示。

4下行资源分配下行调度位于LTE系统的MAC层,主要负责为UE分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的资源,并选择合适的MCS用于系统消息或用户数据的传输。

下行调度支持基本的调度算法、最大载干比算法(Max C/I)、轮询算法(RR)和比例公平算法(PF)。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保证QoS特性,下行调度算法支持增强的比例公平算法(EPF)。

下行调度的输入、输出以及完成的基本功能如图所示。

4.1PUCCH资源分配LTE系统中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

PUCCH 承载三种控制信令:下行HARQ反馈(ACK/NACK/DTX)SRI(Scheduling Request Indicator)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包括CQI、PMI和RI4.2下行CQI调整3GPP TS 36.213(Release 8 standard)规定了若干种CQI上报方式,包括周期CQI上报和非周期CQI上报,子带CQI上报和全带CQI上报,开环传输模式上报和闭环传输模式上报。

周期CQI可以通过PUCCH进行上报,非周期CQI可以通过PUSCH进行子带CQI上报。

周期CQI上报的周期由系统配置,TDD模式下非周期CQI的最小周期为5ms。

4.3下行调度下行调度的基本功能包括:优先级计算优先级计算是根据调度输入的因素,确定承载的调度优先级和选定调度的用户,保证用户QoS的同时,最大化系统吞吐量。

MCS选择根据调度输入的信息,确定每一个选定用户的MCS。

资源分配根据用户数据量和确定的MCS,确定用户分配的RB数和RB位置。

5下行MIMO多天线发射是指在发送端采用一定的处理算法处理发射信号,并使用多个天线来发射信号。

eNodeB支持多天线发射,UE暂不支持多天线发射。

eNodeB侧多天线发射从MIMO技术上分发射分集和空间复用两种方案,每种模式下根据接收端是否反馈信道预编码信息又可以分闭环和开环两种方案,一共四种MIMO方案。

3GPP TS 36.213协议在R10版本(2012年6月发布)定义了9种传输模式,本版本eNodeB 支持如表所示的7种传输模式。

Transmission mode DCI format Search Space Transmission scheme of PDSCHcorresponding to PDCCHMode 1DCI format 1A Common andUE specific byC-RNTISingle-antenna port, port 0Mode 8 (R9新增)DCI format 1A Common andUE specific byC-RNTIIf the number of PBCH antennaports is one, Single-antennaport, port 0 is usedotherwise Transmit diversityDCI format 2B UE specific byC-RNTIDual layer transmission; port7 and 8 or single-antennaport; port 7 or 86移动性管理移动性管理是指UE(User Equipment)向网络侧报告它的位置、提供UE标识以及保持物理信道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