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小学三年级班姓名成绩

积累与运用(45分)

1.联系词句,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用“√”标出。(5分)

水洼.(wā wà)钥匙.(chí shi)歌吟.(yín yíng)赠.送(zèng zhēng)

掠.过(lüè nüè)缤.纷(bīn bīng)棕.色(zōng zhōng)振.动(zhèn zhèng)

爸爸挑.着(tiāo tiǎo)送货的担子,哥哥挑.着(tiāo ti ǎo)一盏兔子灯,我和弟弟唱着欢快的歌。

2.根据拼音,填字组成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工整。(10分)

zhēng ní piāo lí pái chéng百花□艳,□土□香。□树成□,橘绿□黄。

wén luàn yóu fēng

远近□名,治□有方。粮□□收,生活小康。

3. 读句子,根据拼音选择合适的字填入括号。(2分)

雨过天晴,jīng()亮的水洼里yìng()着蓝蓝的天,jīn()黄的梧桐叶落了,给小路yìn()上了美丽的图案。

A. 金

B. 晶

C. 印

D. 映

4. 下面几组词语,含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举列排例

B. 棕红粽子

C. 颜料木料

D. 铺开辅助

5.读句子,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4分)

⑴国庆节就要到了,我憧憬

..着即将到来的假期,期待快乐的旅行。

“憧憬”意思是()。(2分)

A. 回忆

B. 回想

C. 向往

D. 思考

⑵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

..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熨帖”的意思是()。(2分)

A. 平平整整

B. 心里平静

C. 身体舒服

D. 事情办完

6.以下诗句分别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将合适的词语与诗句连一连。(4分)

春暖花开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冰雪覆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夏日炎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秋风习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7. 下列哪一个词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2分)

爸爸没有责怪打碎花瓶的小明,小明,松了口气。

A. 忐忑不安

B. 心慌意乱

C. 七上八下

D. 如释重负

8.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3分)

A.金桂飘香

B.春暖花开

C.果实累累

D.层林尽染

大嘴巴乐乐:告诉大家一个好消

息——我们要秋游啦!

马尾巴童童:太好啦!我想去栖霞

山,满山的枫叶红了,(),好

看极了!

淘气包亮亮:我想去()的桔园,我要吃个饱。

大嘴巴乐乐:大馋猫!我想去的是中山陵,老师说那里的桂花早就开了,(),十里之外都能闻到。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⑴远上寒山,白云有人家。枫林晚,二月花。(2分)(《山行》)

⑵秋天的雨,有五彩缤纷的。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扇哪扇哪,扇走了。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飘哇飘哇,邮来了的凉爽。(6分)(《秋天的雨》)

⑶《听听,秋的声音》这首小诗中反复出现“听听,秋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情;而《夜书所见》中“江上秋风动客情”的“情”,则是指诗人的感情。(2分)

10.以下是小语和小文看了小刚的《战“疫”日记》后的对话,判断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3

分)

小语:读了小刚的日记,让

我又回想起今年春节“宅家抗

疫”的生活。看来写日记可以帮

我们记录生活中难忘的事。

()

小文:是的呢!看到、听到、想到的都能写进去。()小语:不过小刚的日记字数太少了,越长越好。()

㈠课内阅读(12分)

迁徙的季节(片段)

秋分过后,黑夜就渐渐比白天长了,缺乏阳光的寒冷时节又开始了。

……

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虽然人们感觉天气还暖和,但候鸟的“生物钟”却对它们说:是时候了,出发吧!它们向着太阳,飞向那白昼更长、气候更温暖的南方。燕子早早地启程了,因为它知道,要不了多久,这里将没有昆虫可吃。金翅雀是一种以蓟类植物为生的雀鸟,它会停留更长的时间,直到大雪覆盖它最爱吃的食物—蓟类植物的种子。

1.“迁徙”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到另外的地方。用“”画出文中与这个意思很接近的句子。(3分)

2. 在文中找出近义词,理解下列词语。(3分)

启程()白昼()

3.对“候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最爱吃蓟类植物种子的鸟类。

B. 随季节的变更而迁徙的鸟类。

C. 喜欢以昆虫为食的鸟类。

D. 在温暖的南方长大的鸟类。

4.文中提到的燕子和金翅鸟这两种鸟类,它们的区别不同在:一是

();二是开始迁徙的时间()。(4分)

㈡课外阅读(13分)

银杏树

①在我们的楼前,有一棵老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

②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的楼顶那么高了。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它耸立

..在一排水杉的前面。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耸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③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微风拂

过,眨呀眨的,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

.....。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会儿就会滴下油来。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摇一树金片。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了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色的天空添上一幅美丽的图画。秋风吹得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

逐嬉戏。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溶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生长提供了养料。

④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现,而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⑤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奋发的力量;你闪光的品德,给人深深的启迪。银杏树,我赞美你!

1. 短文按顺序先写了银杏树的(),接着写了它的(),然后写了(),最后赞美了银杏树。(3分)

A. 树干

B. 果实

C. 花朵

D. 树叶

2.读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4分)

⑴这句话把春天的银杏树比作了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

()

⑵“饱蘸”一词写出了满树金黄,色彩很浓,很深。()

⑶从“仰望”这个词也能看出银杏树是高大的。()

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秋天银杏树的喜爱之情。()

3.短文写银杏树时,用了一连串生动而有新鲜感的打比方,请把对应的比方连起来。(4分)

老银杏树千百条铁的臂膀

黄绿的嫩芽射向蓝天的长箭

笔直的树干威武的巨人

向上伸展的树枝少女妩媚的眼睛

4.从短文第②段,我们能读出银杏树“保护弱小”和

“”的品德特点;而第段则表现了银杏树“才美不外露”的品行。(2分)

11、习作与表达(30分)

题目:秋天的早晨

提示: 1.围绕题目,写一写某天早晨自己所看到、听到、想到的。

2.适当用上表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3.注意开头要空两格。

积累与运用

1.

……

……

挑着担子(tiāo)挑着一盏灯(ti ǎo)

2.

百花争艳,泥土飘香。梨树成排,橘绿橙黄。

远近闻名,治乱有方。粮油丰收,生活小康。

3. B D A C

4. A

5. C

6.

春暖花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夏日炎炎-----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秋风习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冰雪覆盖-----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7. D

8. D C A

9.⑶赞美和喜爱;思念家乡

10. √√×

阅读与理解

㈠课内阅读

1.它们向着太阳,飞向那白昼更长、气候更温暖的南方。

2.启程(出发)白昼(白天)

3.B

4.所吃的食物不同;(开始迁徙时间)有先有后(或,有早

有迟,或,一个很早,一个很迟)

㈡课外阅读

1. A——D——B

2. ×√√√

3.

老银杏树——威武的巨人

向上伸展的树枝——千百条铁的臂膀

黄绿的嫩芽——少女妩媚的眼睛

笔直的树干——射向蓝天的长箭4. 奋发向上;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词语积累 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或者严寒可惜肯定诚实突然立刻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记者转告奇怪著名悄悄躲闪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遗迹研究成果震惊欢快果然秦岭 面包渣人行道捉迷藏杂志社照相机 地质学家欢蹦乱跳惹人喜爱阳光明媚翻来覆去勤学苦练 ABB式词语:孤零零绿油油红彤彤笑嘻嘻黄澄澄沉甸甸 ABAC式词语:自言自语自由自在百战百胜全心全意 AABB式词语:严严实实清清楚楚清清白白平平安安 ABAC式词语(B与C是反义词):转来转去有始有终半信半疑 有关“诚实”的词语:一诺千金言而有信抱诚守真开诚布公成语故事:闻鸡起舞亡羊补牢程门立雪画饼充饥 二、比较组词: 低(高低)诚(诚实)安(安全)备(准备)脯(胸脯)秘(秘书)底(海底)城(长城)按(按时)奋(兴奋)捕(捕捉)密(秘密)震(地震)坑(沙坑)杂(杂志)社(社会)者(或者)悄(悄悄)晨(清晨)杭(杭州)朵(花朵)杜(杜鹃)著(著名)消(消灭)究(研究)纪(纪念)考(考卷)旅(旅游)胶(胶卷)错(过错)穷(穷人)记(记者)老(老人)族(民族)校(学校)借(借书)准(准备)胸(胸怀)渣(渣滓)侧(侧身)秦(秦岭)敢(勇敢)推(推动)脑(脑子)查(查找)测(测试)泰(泰山)取(取走) 三、近义词: 果然——果真肯定——一定本来——原来可惜——惋惜 欢快——欢乐严寒——寒冷喜爱——喜欢吩咐——嘱咐 仔细——认真立刻——马上突然——忽然打量——端详 赶紧——赶忙著名——闻名婉转——动听摆弄——摆布 平整——平坦专门——特地特别——特殊考察——视察 奇怪——古怪准备——打算忘记——遗忘解释——说明 四、反义词: 肯定——否定仰望——俯视严寒——酷暑诚实——虚伪 经常——偶尔仔细——马虎清楚——模糊遥远——附近 震惊——平静失信——守信巨大——细小忘记——牢记 平整——崎岖明白——糊涂特别——普通推动——阻碍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章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依课本结构编排,分八个单元,分别罗列各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本资料着重突出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辅佐以基础的字词句知识。对于复习、应考,本份资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编者按】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罗列了各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既有基础的字词句知识,又包含了大量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且以后者为主。对于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与复习、应考来说,本份材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们来看看吧。(一)第一单元 1、多音字 (1)假:假装、假日 (2)好:问好、好奇 (3)发:发现、白发 (4)晃:晃眼、摇晃 (5)朝:朝向、朝霞 2、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

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 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古诗积累 《小儿垂钓》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 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强调话语) (3)话语分隔式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姓名: 听力部分(60分) 一、听录音,在你所听到的图片旁的括号里打“√”。(8分) 1 ()()() 2 ()()() 3 ()()() 4()()() 二、听录音,写出相应身体部位的编号。(16分) ()()()()()()()()三、判断下列图片与录音内容是否相同,用“√”或“×”表示。(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听录音,根据句子意思判断图片是否正确,用“√”或“×”表示。(8分) 1() 2() 3() 4() 五、听句子,给下列图片标上正确的序号。(8分) 1() 2() 3() 4()

笔试部分(40分) 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 ) 1. John: Good morning ,Miss White . Miss White: A. Hello ,John . B. Good morning ,John . C. Good afternoon ,John . D. I’m Miss White . ( ) 2. Kate: Nice to meet you ,Tom . Tom: A. Bye ,Tom . B. Good bye ,Tom . C. Nice to meet you ,too . D. My name’s Tom . ( ) 3. Miss White: What’s your name ? Lili: A. My name’s Lili . B. Nice to meet you . C. Good bye , Miss White . D. This is Lili. ( ) 4. Mike: Good afternoon , Mr.Black . Mr.Black: A. Nice to meet you ,Mike. B. This is Mr.Black . C. Good afternoon , Mike . D. Good morning , Mr.Black . ( ) 5. Meimei: Lucy: Good afternoon ,Meimei . A. Good morning ,Lucy . B. Bye ,Lucy . C. Good bye ,Lucy . D. Good afternoon ,Lucy . ( ) 6. 当在8:00左右,向人问好,应说: A. Good bye ! B. Bye ! C. Good morning . D. Good afternoon . ( ) 7. 当你向别人介绍你的朋友Mike时,应说: A. My name’s Mike . B. I’m Mike . C. This is Mike . D. See you ,Mike . ( ) 8. 当2、3点时你向人问好,应说: A. See you . B. Good afternoon . C. Good morning . D. Good bye . ( ) 9. 与别人初次见面,应说: A. What’s your name ? B. Nice to meet you . C. Show me your name . D. Good morning . ( ) 10. 当你想知道对方的名字时,应说: A. Good afternoon . B. What’s your name ? C. My name’s Tom . D. Nice to meet you . 七、为单词选择正确的图片,把序号填入括号里。(20分) ( ) 1.eye ( ) 2.mouth ( ) 3.arm ( ) 4.nose ( ) 5.ear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词语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词语表(课文中词语) 第一单元 第一课: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 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第二课:耍、装、劲、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 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爬山 第三课:爬、峰、顶、似、苍、仰、咱、奋、辫、勇、居 顶峰、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仰起、 第二单元 第五课: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诚、 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勇敢、低头 第六课:基、突、按、摆、弄、准、备、侧、胶、卷、辆、秘、杂、社侧面 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按照、第七课:着、藏、悄、闪、坑、卧、推、旅、考、秦、纪、遗、究、震 奇怪、着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 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纪念 第三单元 第九课:促、深、忆、异、逢、佳、倍、遥、遍、插 第十课:精、希、却、依、拼、命、奔、村、抖丧、磨、坊 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抖动、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 磨坊、继续、垂头丧气、村子 第十一课:扇、枚、邮、爽、柿、仙、梨、菠、萝、粮、紧、杨 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艳、内、梦、醒、苏、湿、娇、嫩、强、适、昆、播、修、致 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留心、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 适应、展示、需要、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修理 第十四课:论、实、验、袋、证、概、减、阻、测、括、确、误、途、超 无论、实验、纸袋、证明、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证明、陌生、路途 第十五课: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 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大腿、眼镜 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闻、尘、仆、纳、闷、丘、迎、等、止、镜、授、品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加、减法》测试 班级…….. 姓名………… 一、口算:(12分)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300+600= 523-200= 420+300= 200+800= 二、填空:(21分) 1.笔算加、减法时,()要对齐。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位进()。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位退()再减。 2.验算加法时,可以用()减去(),看是不是等于()。 验算减法时,可以把()和()相加,看是不是等于()。 3.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和()。 4.公园里有杨树489棵,柳树312棵,杨树和柳树大约一共有()棵。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多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6.在括号里填上“〉”“<”或”=”。 324+417()700 800-3()800+3 415+425()800 894-178()700 235-25()233 982-482()500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2. 最小的四位数减去最大的三位数差是1。() 3. 最大的四位数加1得最大的五位数。() 4. 405+197可以看作400+100估算。() 5. 和是100的两个数一定是70和30。() 四、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8分) 1. 一台电话105元,一台风扇65元,一个电子手表25元,花200元够买吗?() A. 不够 B.不多不少,刚刚够 C.够买,而且还有剩钱 2. 下面的结果刚好是250的是() A.1500-500 ; B.500-250 C.150+150; 3. 564=()-63 A.501 B.627 C.170 4.两个加数的和是536,已知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计算。 A.加法 B.减法 C.除法 五、笔算下面各题,要求验算的要验算:(24分)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一、生字词 Píng bàyóu xìzhāo yǐn huān chàng zhāo hūjìng lǐ (坪坝)(游戏)(招引)(欢唱)(招呼)(敬礼) piāo yáng hú diéhào qífèng wěi zhú chuān dài dǎ bàn (飘扬)(蝴蝶)(好奇)(凤尾竹)(穿戴)(打扮) yáo huàng tóng zhōng cū zhuàng kǒng què wǚjié bái rè nào (摇晃)(铜钟)(粗壮)(孔雀舞)(洁白)(热闹) jiǎ zhuāng zhè xiēshèng kāi róng máo wán shuǎhé lǒng (假装)(这些)(盛开)(绒毛)(玩耍)(合拢) yìběn zhèng jīng yǐn rén zhù mùshǐ jìn yǒu qùshǒu zhǎng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使劲)(有趣)(手掌) huā bàn diào yúguān chábái fà cāng cāng sì hūzán mèn (花瓣)(钓鱼)(观察)(白发苍苍)(似乎)(咱们) jué xīn jū rán biàn zi yǒng qìfēng dǐng fèn lìlì liàng (决心)(居然)(辫子)(勇气)(峰顶)(奋力)(力量) zhōng yúpá shān yáng qǐ (终于)(爬山)(仰起) 二、复习课文: 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课文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a) 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b) 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会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c)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作者和弟弟快乐的童年生活。(注意:文章想表达的不是蒲公英为什么会变色;而是让孩子体会到作者快乐的童年生活。)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单元主题名人 故事 1、《灰雀》 2、《小摄影师》 3、《奇怪的大石头》 4、《我不能失信》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读19个认读生字;会读会写40个能识会写的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牢记正确书写习惯,掌握书写技巧,积累成语、四字词语,摘录优美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列宁、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体会李四光、宋庆龄身上的可贵品质。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 单元重难点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 过;透过言语、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透过对话、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 活动。 3、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4、体会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 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 单元知识点1、生字与词语:本单元共出现能识会写的生字40个;认读生字19个; 还有课文中出现的成语、词语。 2、课文的朗读:准确把握课文朗读的感情基调,读正确、会停顿,语言流 畅。 3. 情感: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 到陶冶升华,体会列宁、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护,体会李四光、宋庆龄身上的可贵品质。

单元习作 结合例文,领会写人记事文章的要领,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对话来反映人物心理是它们的主要特点。本次习作内容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单元教学措施1、生字词学习:我主要采用课外预习和课内扩展相结合的办法,还特别注 重小组的合作学习。 2、朗读:我采用听录音、教师范读、优秀学生范读以及小组内合作轮读 多种形式,让学生正确把握课文朗读中的细节技巧,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做好铺垫。 3、感悟体会: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要表 达的感情。培养学生读书动笔、做批注的好习惯,注重小组交流,班内交 流,让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同时教师点拨提升。 4、拓展阅读:搜集名人故事。 5、习作教学:要写好一篇作文,单凭学生自己脑海中的原始积累远远不够,因此我在单元学习一开始便让学生认真学习课文,了解刻画人物和写 好一件事情的方法所在。习作课上,先让学生从自己的朋友、同学中选择 一位,打开思路,回忆一下曾经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情,然后从中选取一件。想好以后,可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大家通过互相交流,达到启发、补 充的目的。然后调整自己要写的内容。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特别是那些选材有新意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全套)

第一单元 一、生字词 píng bày?u xìzhāo yǐn huān chàng zhāo hūjìng lǐ (坪坝)(游戏)(招引)(欢唱)(招呼)(敬礼) piāo yáng hú di?hào qífang wěi zhú chuān dài dǎ bàn (飘扬)(蝴蝶)(好奇)(凤尾竹)(穿戴)(打扮) yáo huàng t?ng zhōng cū zhuàng kǒng qua wǚji? bái ra nào (摇晃)(铜钟)(粗壮)(孔雀舞)(洁白)(热闹) jiǎ zhuāng zha xiēshang kāi r?ng máo wán shuǎh? lǒng (假装)(这些)(盛开)(绒毛)(玩耍)(合拢) yìběn zhang jīng yǐn r?n zhù mùshǐ jìn yǒu qùshǒu zhǎng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使劲)(有趣)(手掌) huā bàn diào yúguān chá bái fà cāng cāng sì hūzán man (花瓣)(钓鱼)(观察)(白发苍苍)(似乎)(咱们) ju? xīn jū rán biàn zi yǒng qìfēng dǐng fan lìlì liàng (决心)(居然)(辫子)(勇气)(峰顶)(奋力)(力量) zhōng yúpá shān yáng qǐ (终于)(爬山)(仰起) 二、复习课文: 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课文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a) 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b) 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会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c)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作者和弟弟快乐的童年生活。(注意:文章想表达的不是蒲公英为什么会变色,而是让孩子体会到作者快乐的童年生活。) 3、《爬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a) 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b)天都峰有什么特点? 一是高,高的如上青天。二是陡,陡得似直上直下。 4、《槐乡的孩子》课文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a)槐乡的孩子可爱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三、背诵、背写: 1、第一课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成绩 一、学用字词句(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q 1 nl ue q i fur a nsh a of u j in ()()()() chu a n g li a nzh i hu i sh e nzh i m e it an ()()()() 2. 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3分 乳汁(r 订u )兴奋(x 1 n g x i n g )舒服tfu ) ? ? ? 外壳(k e i a o )拜f mg (仿访)(托拖)付 3. 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分别写成一句话。 8分 ()日当空意味()长()光溢彩无影无(??)? 人流如(??)?一(?)而上?美不(?)收?报仇()恨? 4 .选词填空。5分 承受承担承认 (1) 这件事关系重大,你一个人()不了责任。 (2) 他不得不()了自己的错误。 观看观赏欣赏 (1) 同学们正在( )一首外国名曲。 (2) 游客们正在池边( )那群美丽的金鱼。 如果……就……即使……也…… (1)同学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5. 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8分 (1) 冬天来了,树叶。 (2) 月亮挂在天空中。 (3)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4) ,脑越用越灵。 6. 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X”。 5分 (1)“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是指中秋节。() (2) “陋习”中“陋”应解释为“不文明、不合理、不好的”。() 小学语文三年级 (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学 校O 姓名O 班 级 试 号O 语 文试 卷装订 线

(3)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4)戏剧中的“黑脸”代表正直。() (5)“秋高气爽”中的“爽”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sh”°() 二、阅读积累运用( 33 分) 1.根据课内外的积累填空。14 分 ( 1 )“东方之珠”——?是我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 、和的街市。 ( 2 )杭州素有“ ”的美称。生活在北大荒的人们,喜欢用“ ”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 3 )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 ,出自张继的《》。你一定还背诵了不少与秋天有关的诗,请默写一两句:,。 (4)每天清晨,当我们捧着课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早读时,心中一定常常被书中的人物所感动:越王勾践,终于转败为胜;刘伯承以钢铁般的意志被德国医生沃克称为。由刘伯承的这种行为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至少写两个)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 分 (一)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1.这段话选自课文《》。1 分 2.“注视”的近义词是,再写出几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或成语:(至少两个) 2 分 3.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2 分 (二)石榴妈妈买回来两个石榴。我发现石榴并不好看。一层粗糙的黄皮,土里土气的,在它的上面还有一个裂口,像咧着嘴在傻笑。我不明白这儿怎么会有一个裂口。妈妈告诉我,那是石榴开花的地方。 我打开石榴的黄皮,啊!里面全是水晶珠子似的非常美丽的籽儿。它们挤得紧 紧的,长得满满的,真是好看极了。那一粒粒籽儿吃在嘴里,甜甜的,酸酸的,真是味道好极了!我和妹妹都说石榴好吃。 妈妈对我们说:“石榴不仅籽儿好吃,它的皮还有用呢!它是一种专门治拉肚 子的中药。”吃着石榴,想一想妈妈的话,我懂了,看事物可不能只看外表!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 分 光滑 () 内心 () 糊涂 ()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本单元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加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P.16-17,例1、练习四) (2)三位数加三位数。(P.18-21,例2、练习五) 2、减法 (1)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P.22,例1) (2)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P.24,例2) (3)笔算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P.24,例3) 3、加减法的验算 (1)加法的验算。(P.27,例1) (2)减法的验算。(P.28,例2) 4、整理与复习(P.32-33) 根据《标准》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材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加、减法计算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根据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有讨论交流的要求或画面,例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均是以讨论的形式呈现的,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除了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外,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开放题,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NO1 课题连续进位的加法课时1 教学内容课本第16页例1 教具学具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课件 教学目的 要求掌握“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加法连续进位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100)的进位加法。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使学生了解中国野生动物的情况,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连续进位的方法(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教学过程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主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和一个语文园地。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完成。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记者,但如果是那位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的故事。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心和爱护。 《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石头产生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我不能失信》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收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5、灰雀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学。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第一单元 1、多音字 (1)假:假装、假日 (2)好:问好、好奇 (3)发:发现、白发 (4)晃:晃眼、摇晃 (5)朝:朝向、朝霞 2、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 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古诗积累 《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 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强调话语) (3)话语分隔式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注意不同方式里,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方法) 2、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 3、积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 4、写人记事作文训练(通过事情反映人物性格) 5、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句子,简单分析人物性格(三)第三单元 1、古诗积累与翻译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共三套大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一)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liáng shuǎng yǎng wàng bǎi nòng jì xù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5分) 访()娇()推()秦()瓣()坊()骄()准()春()辫() 3、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凉爽。 (2)小伙伴围着石头转(zhuàn zhuǎn)来转去。 4、选词填空。(4分) 震动惊动震惊 (1)李四光的这一研究成果,()了全世界。 果然当然居然 (2)(),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5、按要求写句子,我能行。(6分) (1)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的像钟面一样。(改成“被”字句。) (2)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修改病句) (3)要是在白天开花,昙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用带点词语写一句话) 6、我会连。(5分) 烟草花欣然怒放 万寿菊从梦中醒来

睡莲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昙花含笑一现 牵牛花在暮色中苏醒 7、填空。(6分) (1)()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争着要人们去摘呢!(2)花朵()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 (3)(),天才在于积累。 二、阅读(34分) (一)《秋天的雨》选段(17分)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xíng xián )来树枝()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jiào jué)。松柏()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shǎng shang),杨树、柳树的叶子()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3分) 2、按照原文在()里填上合适的动词。(4分) 3、填空。(3分) ()的小喇叭()的衣裳()地睡觉 4、照样子写词语。(4分) 舒舒服服(AABB) 油亮亮(ABB) 5、这段文字写了三种动物:和三种植物:准备过冬。(3分) (二)课外文段《了不起的音乐家》(17分) 在乡下一家并不豪华甚至有些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楼上传来的优美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如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着。忽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了他的脸上,他睁眼一瞅,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整理

复习资料是提供给家长的。家长根据此资料就可以带领孩子把一个单元知识点复习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课文内容复习 课题主要内容 古诗三首<山行>,诗人笔下的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赠刘景文>描写秋末冬初的景色,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用橙子的金黄和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的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夜书所见>抒发了亲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描写了上学的那条小路铺满了金黄金黄的梧桐落叶,这些梧桐落叶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充满了儿童情趣. 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 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过冬的情景. 听听,秋的声音课文通过描绘秋天大自然里的美妙动听的声音,展现了秋天景色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第一单元 关键词导读 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 一、需要学生注意的基础知识点: 山行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被秋霜染过,比二月的鲜花还艳丽。 (山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我们还读过他的诗<清明>) 赠刘景文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描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色) 夜书所见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的叶绍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第一单元多音字 假:假装、假日好:问好、好奇发:发现、白发晃:晃眼、摇晃朝:朝向、朝霞 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古诗积累《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 1《我们的民族小学》主要内容:课文层次清楚。先写同学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的情形,最后以自豪的赞美之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忘的学校。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有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主要内容:课文语言平实。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第三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读者理解草地会变色的原因;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主题思想:本文描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通过对这两个情景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欢乐和探索发现的喜悦,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爬天都峰》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我”爬天都峰的经过,“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我”与老爷 爷的两次对话以及一起登上天都峰;最后,爸爸的话含义深刻,发人深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可见,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我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主题思想:本文写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一起爬天都峰的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金额信心的道理,教育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从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槐乡的孩子》主要内容: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唱着欢乐的歌,满载而归,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可以看出孩子们有很强的自立精神。主题思想: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淳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一、生字词 Píng bày?u xìzhāo yǐn huān chàng zhāo hūjìng lǐ(坪坝)(游戏)(招引)(欢唱)(招呼)(敬礼)piāo yáng húdi?hào qífang wěi zhúchuān dài dǎbàn (飘扬)(蝴蝶)(好奇)(凤尾竹)(穿戴)(打扮)yáo huàng t?ng zhōng cūzhuàng kǒng quawǚji?bái ranào (摇晃)(铜钟)(粗壮)(孔雀舞)(洁白)(热闹)jiǎzhuāng zhaxiēshang kāi r?ng máo wán shuǎh?lǒng (假装)(这些)(盛开)(绒毛)(玩耍)(合拢)yìběn zhang jīng yǐn r?n zhùmùshǐjìn yǒu qùshǒu zhǎng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使劲)(有趣)(手掌)huābàn diào yúguān chábái fàcāng cāng sìhūzán man (花瓣)(钓鱼)(观察)(白发苍苍)(似乎)(咱们)ju?xīn jūrán biàn zi yǒng qìfēng dǐng fan lìlìliàng (决心)(居然)(辫子)(勇气)(峰顶)(奋力)(力量) zhōng yúpáshān yáng qǐ (终于)(爬山)(仰起) 二、复习课文: 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课文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a) 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b) 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会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c)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作者和弟弟快乐的童年生活。(注意:文章想表达的不是蒲公英为什么会变色,而是让孩子体会到作者快乐的童年生活。) 3、《爬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a) 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b)天都峰有什么特点? 一是高,高的如上青天。二是陡,陡得似直上直下。 4、《槐乡的孩子》课文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罗艺二次使用修改教师: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用估算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学习了100以内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100以内笔算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板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二是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计算起着铺垫作用;三是结合运用计算进行解决问题,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从而将估算当作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让学生根据旧知和经验迁移、类推、转化等方式,经历探索100以内口算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算法和算理 二、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正确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 估算,掌握估算的策略,体会估算的意义

四、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万以内的加法 第二课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 第三课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 第四课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万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2,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一)情境创设: 1.图片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 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二)引入新课:二次修改使用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