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合集下载

第4节原料药及制剂检查

第4节原料药及制剂检查

篮法
桨法
小杯法-缩小版桨法
溶出度应用的指导原则
1. 重点用于难溶性的药品品种一般指在水中微溶或不溶的;
2. 用于因制剂处方与上产工艺造成临床疗效不稳定的品种以及 治疗量与中毒量相接近的口服固体制剂(包括易溶性药品), 对后一种情况应控制两点溶出量(第一点不应溶出过多);
3. 检测方法的选择:转篮法,以100 r/min为主,桨法,以50 转/分钟为主。溶出量一般为 45 分钟达 70 %,第三法用于 规格小的品种; 4. 溶出介质应以水、0.1 mol/L盐酸、缓冲液(pH值3~8为主); 若介质中加适量有机溶剂如异丙醇、乙醇等或加分散助溶剂 如十二烷基硫酸钠(0.5%以下),应有文献数据,并尽量选用 低浓度,必要时应与生物利用度比对。
色谱条件 考察色谱法 的有效性
(三)确定杂质检查及其限量的基本原则

1. 针对性
如果研究的药物属新药,应按照新药报批的要求逐 项进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整理成报批资料。 对一般杂质的检查 ,针对剂型及生产工艺,应尽可能考察 有关项目。
对特殊杂质或有关物质的研究 ,也应针对工艺及贮藏过程 确定待检查杂质的数量及其限度。
(七)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
装量在100 ml以上的供静脉滴注用注射液,在澄 明度检查符合规定后,再检查不溶性微粒方法与 限度规定均按《中国药典》附录。
(八)异常毒性检查
有的注射液必要时要检查异常毒性,过敏试验、降压 物质、热原,细菌内毒素等项:方法均按《中国药典 》附录,但热原剂量(即家兔体重每1 kg注射多少)要经 实验探索,或参考国外药典及有关文献。
作为缓释、控释口服固体制剂,释放度是必订的主要 项目
(五)有关物质
制剂加工工艺 原料药 稳定 有关物质增加 制剂质量标准√

异常毒性检查法----概述ppt实用资料

异常毒性检查法----概述ppt实用资料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异常毒性检查法国内外药典之比较与思考

异常毒性检查法国内外药典之比较与思考

异常毒性检查法国内外药典之比较与思考
余洋;王秀英;刘彤
【期刊名称】《中国药品标准》
【年(卷),期】2010(011)005
【摘要】@@ 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致的毒性.异常毒性检查法是采用动物实验检查异常毒性反应的方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给予动物,观察48 h内小鼠出现的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总页数】3页(P391-393)
【作者】余洋;王秀英;刘彤
【作者单位】辽宁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沈阳,110023;辽宁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沈阳,110023;辽宁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沈阳,1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1
【相关文献】
1.《中国药典》2010版与2015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四种药物检测结果的比较[J], 李趣嫦;江艳芳
2.中国药典与欧洲药典关于"溶液颜色检查法"的比较与分析 [J], 周怡
3.隔离器技术应用及国内外药典有关无菌检查法对洁净环境要求的比较 [J], 张庆基
4.中国药典含量均匀度检查法与美英日药典的比较 [J], 孙苓苓
5.《中国药典》2010版与2015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两种制剂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J], 贾辉;姚东;王作君;张敬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常毒性检查

异常毒性检查

关于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修订稿)的讨论(续)(2007-11-18 13:59:42)标签:知识/探索分类:药品安全性检查检查限值的设定一、异常毒性检查:本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出现的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

供试品的不合格表明药品中污染了超过正常产品毒性的剧毒杂质,临床用药将可能增加急性不良反应。

(一)、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异常毒性检查法。

(二)、设定限值前研究:参考文献资料数据并经单次静脉注射给药毒性试验确定该注射剂的小鼠急性毒性数据(LD50和LD1及其可信限)。

有条件时,有不同实验室用不同供试品和动物来源进行试验求得的LD50和LD1数据。

静脉注射速度0.1mL/秒,观察时间为72小时。

(三)、设定限值:异常毒性检查的限值应低于该注射剂的正常产品的毒性最小致死剂量,一般应高于人临床一次公斤体重最大剂量。

考虑到实验室间差异、动物反应差异和制剂的差异,建议限值至少应小于LD1可信限下限的1/3(建议采用1/6) ,或小于LD50的1/4(建议采用1/8)。

如药品半数致死量与临床体重剂量之比小于20时,可采用LD1可信限下限的1/3。

静脉注射最大剂量0.8ml/20g体重仍未见毒性反应或死亡,可以此作为检查限值。

注射速度可按常规速度(0.1mL/秒),如有特殊要求可在限值中注明。

一般采用静脉注射给药,特殊品种采用其他适宜方法,应说明理由并在正文中字明。

讨论:1.确定异常毒性检查限值时,应避免因药品正常毒性出现的假阳性。

据文献报告,实验室间同一药物静脉注射LD50有差异但相对较小(同种系小鼠一般不超过1倍)。

由于异常毒性检查观察时间为48小时,因此,限值设定前必须进行以一定注射速度静脉单次给药观察72小时急性毒性试验(常用昆明种小鼠),求得LD50和LD1及其可信限。

如用14天的结果,有的药品因LD50变小而降低限值水平。

异常毒性检查法----方法(精)

异常毒性检查法----方法(精)

小时,并还应记录下48小时内动物的死亡数量。
2018/9/28
8
生物制品的异常毒性试验可采用小鼠试验法 或豚鼠试验法。 小鼠试验法:每批供试品用5只小鼠,体重18~ 22g,按品种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小鼠分 别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观察7日,并记录观察 期内动物的反应(表7-1)。 豚鼠试验法:每批供试品用2只豚鼠,体重250~ 350g,每只豚鼠腹腔注射供试品5.0ml。观察7日, 并记录观察期内动物的反应(表7-1)。
异常毒性检查法
药品毒性检查的方法
一、实验前准备 二、操作过程
一、试验前准备 (一)检查材料 1.试剂 75%酒精、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或
其他规定的溶剂
2.实验动物 小鼠或豚鼠
(二)器材与设备 1.器材:注射器、注射针头、秒表、棉球、大称 量瓶、吸管、移液管、小烧杯、胃管灌注针头、 试管等。 2.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天平、小鼠固定器和 支架、消毒设备等。
表7-1 异常毒性试验动物反应观察指标
程度 无 轻 反应 未见任何毒性反应 轻度症状,但无运动减少、呼吸困难或腹部刺激

重 死亡
腹部刺激、呼吸困难、运动减少、眼睑下垂、腹泻
衰竭、发绀震颤、严重腹部刺激、眼睑下垂、呼吸困难 注射后死亡
2018/9/28
5
(三)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检查环境
药品异常毒性检查须在洁净室内进行,洁净
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定期进行消毒、洁净度检查,
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彻底消毒灭菌。操作前
应开启紫外杀菌装置和空气过滤装置至少30分钟。2018 Nhomakorabea9/28
6
二、操作过程
(一)供试液的配制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剂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西南大学网教22秋作业参考答案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西南大学网教22秋作业参考答案

1168 20222判断题1、由于使用和要求不同,标准品可分为国际、国家、工作用三级标准。

( ). A.√. B.×2、实验动物的分组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重要的是不要受到主观愿烈的影响。

(). A.√. B.×3、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下产品的操作和转运,如产品灌装(或灌封)、分装、压塞、轧盖等应在A级或B级背景下局部A级环境下完成。

(). A.√. B.×4、在破伤风梭菌毒力实验中,小白鼠强直性痉挛,抽搐。

呈现弓背反张,腿部强直,尾巴竖立等症状,最后死亡,即为阳性反应。

(). A.√. B.×5、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 A.√. B.×6、在药品的微生物检验中,若作静置培养,则100 ml培养基/250 ml的三角瓶,最多不能超过150 ml培养基/250 ml的三角瓶,否则灭菌时培养基沸腾容易污染棉塞,造成染菌。

(). A.√. B.×7、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为不低于D级背景下的B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 A.√. B.×8、在控制菌检查中,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均接入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中,作适应性检查。

(). A.√. B.×9、药物微生物总数检测时,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在30〜35 ℃培养3〜5天,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在20〜25 ℃培养5〜7天。

(). A.√. B.×10、霉菌、酵母菌计数平板倒置于23-28℃培养箱中培养24 h。

(). A.√. B.×11、单向流系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与气流方向垂直的断面上风速均匀的气流,所以仅有垂直单向流。

(). A.√. B.×12、空态系指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但是没有生产设备、原材料或人员的状态。

(). A.√. B.×13、IMVC试验是指靛基质试验(I)、甲基红试验(M)、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枸橼酸盐试验(C),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该法,(二部)
正文品种共有20个品种、(三部)正文品种共
有86个品种规定应进行异常毒性检查(含特异
性常毒检查)。
返回
返回
返回
小白鼠尾静脉注射影片
② 皮下注射法
可采用由小白鼠腹部皮下,于 腹部左侧皮下刺入,并使针头在 皮下平行通过腹部中线后,立即 注入0.5 ml供试品溶液。
拔出针头时,如发现有供试品 溶液外溢,此小鼠应废弃,另取 一只小白鼠依法注射。
返回
小白鼠皮下注射影片
③ 肌肉注射法
可采用由小白鼠后腿肌偏于股 静(动)脉血管外侧,将针头刺入至 肌肉内缓缓注入0.5 ml供试品溶液。 拔出针头时,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一种新药或新的制剂临床使用前, 以及一些毒性较大或生产、贮存中易引入毒性物质或分解 导致毒性增大的药品制剂要进行毒性试验。随着新科技的 发展,药品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改变,特别是改变提炼方 法及精制工艺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追踪检查各工艺段的 半成品及成品是否引入了毒性反应的杂质。如其中可能存 在慢性毒性杂质时,还需要作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试验观察。 对生产过程中毒性杂质作追踪考察,弄清提炼精制过程中 毒性杂质的踪迹,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或去除,不但有利于 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也有利于生产上进一步提高产品 质量。
结果的判断标准
教学难点: 异常毒性检查方法、检查结
果的判断标准
教学方法:讲解法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一、概述 二、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步骤 三、注意事项
一、概述
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概念:
异常毒性检查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 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断供 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小鼠-异常毒性检测小结

小鼠-异常毒性检测小结

小鼠异常毒性检测
一、实验过程
(1)将各种试验用具及供试品溶液按一定位置有序摆放在工作台上,鼠盒贴好标签(供试品批号、试验日期)。

(2)小鼠固定:捏住小鼠尾巴从饲养笼中拿出,放入固定器中固定。

(3)左手扭转鼠尾,使其尾静脉向上,右手用镊子取75%酒精棉球擦试小白鼠尾巴,使其扩张及消毒。

(4)在近尾尖1/3处(尾巴下段)用左手三指捏住尾巴,右手持注射器,针尖与尾巴成一适宜的角度(小于30度)刺入静脉,平行地推入少许供试品溶液(约0.01ml,判断是否顺畅在血管内)。

(5)若推注顺畅,立即将注射器内栓平行地推入,应在4—5秒内匀速注入供试品溶液0.5ml(规定缓慢注射的品种可延长至30秒)。

如皮下发白且药液阻力很大,表示针头未刺入静脉内。

(6)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左手拇指按住注射部位,压迫止血。

(7)正常饲养,观察即时反应。

(8)结果判定: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如有死亡时,应另取18—19g小鼠10只复试,全部小鼠48小时不得有死亡为符合规定。

二、实验照片
见下图:
三、实验小结
异常毒性实验用到了尾静脉注射技术,在动物实验技能中,由于小鼠尾静脉较细,技术要求高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现能完成实验操作。

目前操作小鼠体重较大,血管相对较粗,进针容易。

今后练习应以20g左右小鼠为对象,提高技能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概念:
异常毒性检查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 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断供 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一种新药或新的制剂临床使用前, 以及一些毒性较大或生产、贮存中易引入毒性物质或分解 导致毒性增大的药品制剂要进行毒性试验。随着新科技的 发展,药品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改变,特别是改变提炼方 法及精制工艺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追踪检查各工艺段的 半成品及成品是否引入了毒性反应的杂质。如其中可能存 在慢性毒性杂质时,还需要作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试验观察。 对生产过程中毒性杂质作追踪考察,弄清提炼精制过程中 毒性杂质的踪迹,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或去除,不但有利于 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也有利于生产上进一步提高产品 质量。
混匀。 2. 注射液的稀释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瓶塞。 精密量取一定量药液。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 混匀。
静脉注射前的准备 (给小白鼠光照)
用注射器吸取供试品溶液
取小白鼠
固定小白鼠
尾静脉注射
注射完毕,立即 将小白鼠松开,使 其在铁丝网盖内自 由活动以观察即时 反应,并作记录。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授课人:汪穗福(高级讲师) 苏惠虹(助理讲师)
广州市医药中专学校
教学目标:学习异常毒性检查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异常毒性检查的方法、检查
结果的判断标准
教学难点: 异常毒性检查方法、检查结
果的判断标准
教学方法:讲解法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一、概述 二、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步骤 三、注意事项
返回
小白鼠尾静脉注射影片
② 皮下注射法
可采用由小白鼠腹部皮下,于 腹部左侧皮下刺入,并使针头在 皮下平行通过腹部中线后,立即 注入0.5 ml供试品溶液。
拔出针头时,如发现有供试品 溶液外溢,此小鼠应废弃,另取 一只小白鼠依法注射。
返回
小白鼠皮下注射影片
③ 肌肉注射法
可采用由小白鼠后腿肌偏于股 静(动)脉血管外侧,将针头刺入至 肌肉内缓缓注入0.5 ml供试品溶液。 拔出针头时,
雌者不得有孕。动物体重是按正常饲 养条件下的体重。在正常动物饲养条件 下,小白鼠体重17~20 g者,鼠龄约25 d。 (图)
形态表现衰老体弱,背部弓起,行动 蹒跚,毛皮松稀等现象者不宜供使用; 由于饲养条件较差或差异较大的不同鼠 龄的小鼠,虽体重符合要求,也不宜供 使用。
复试时,用18~19 g小白鼠(称量精确 至0.5 g)。试验动物在称重前,自然饱腹。 做过试验的动物不得重复使用。
药品的异常毒性试验是用稳定剂量按指定的 操作方法和给药途径给予规定体重的某种动物, 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反应的判断以试验动物 死亡与否为终点,这实际上是一个限度试验。 在此剂量下,一般供试品不应使动物中毒致死; 如果出现实验动物急性中毒而死亡,则反映该 供试品中含有的急性毒性物质超过了正常水平。
因此,本试验又称为异常毒性检查法。在出 现试验动物死亡时,除动物试验方法存在的差 异或偶然差错外,主要决定于供试品在生产过 程中是否带入可引发异常毒性反应的杂质。
返回
小白鼠腹腔注射法影片
⑤ 口服(灌胃)给药法
将注射器装上胃管,缓缓伸入 小白鼠口腔至食道部,将注射器 内栓缓缓推入供试品溶液0.5 ml, 如供试品溶液体积较大,给药量 在1 ml以上者,宜空腹给药。
口服(灌胃)给药法影片
4. 结果判断
除另有规定外,全部小鼠在 给药48 h内不得有死亡;如有死 亡时,应另取体重18~19 g的小 鼠10只复试,全部小鼠在48 h内 不得有死亡。
① 静脉注射法
小白鼠的固定方法,可将其放在铁丝网 盖内,通风较好且便于观察其活动。注射 速度与反应密切相关,应以准确5 S匀速注 入0.5 ml。
注射完毕,立即将小白鼠松开,使其在 铁丝网盖内自由活动以观察即时反应, 并作记录
实验用具
供试品溶液
1. 原料药 精密称取适量,置适宜容器中。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
异常毒性检查的局限性:因为毒性试验是用 试验动物作为模型的,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氯霉素所致精神症状,在一般常规动物试验 上是不可能显现的。
变态反应常与某些内在因素有关,常规异 常毒性试验中是检不出的,只有用免疫学试验 方法才能在动物身上表现出来。
异常毒性检查规定的方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异常毒性检查法为 小白鼠法,通过检查结果了解药品在毒性方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否有异常现象、被试药品的毒性强度及观察 毒性症状的表现等。
返回
2. 试验动物的准备
首次试验所用的小白 鼠可用同一性别。按体 重17~20 g平均分配,复 试则用18~19 g的小白鼠。
返回
3. 试验操作
除另有规定外,取上述小鼠5只, 按该药品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 小鼠分别给予供试品溶液0.5 ml。异常 毒性试验操作方法有
尾静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肉 注射法、腹腔注射法及口服给药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该法,(二部) 正文品种共有20个品种、(三部)正文品种共 有86个品种规定应进行异常毒性检查(含特异 性常毒检查)。
返回
二、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步骤:
1. 对试验动物小白鼠的要求 2. 试验动物的准备 3. 试验操作 4. 结果的判断
1. 对试验动物小白鼠的要求:
须健康,无伤,毛色光滑,眼睛红亮, 活泼;体重17~20 g。其来源、饲养条件、 品种、性别均应相同。
三、注意事项
1. 为了使试验结果真实可靠,试验动物要严 格按规定的要求准备。
2. 结果判断,《中国药典》(2005)规定“除 另有规定外, 全部小鼠在给药后48 h内不得有
死亡。”给药后,在规定时间内不引起小鼠死
亡的任何反应不属于异常毒性检查范围,不作 为判断结果的依据。
如发现有血及供试品溶液外溢 者,此小白鼠应废弃,另取一只 小白鼠照上法注射。
返回
④ 腹腔注射法
可采用由小白鼠腹部 左侧皮下刺入,并使针头 在皮下平行通过腹部中线 后,进入小白鼠右侧腹腔 部位,立即注入0.5 ml供 试品溶液。拔出针头时,如发现有供试品溶 液外溢,此小鼠应废弃,另取一只小白鼠照 上法注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