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贮藏与加工技术
番茄的贮藏保鲜技术

2023-11-09
目 录
• 引言 • 番茄的贮藏特性 • 番茄的保鲜技术 • 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 技术展望与未来发展 • 研究结论与展望应用前景
01
引言
背景介绍
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多样的水果,在全球范围内广受 欢迎。
由于番茄在采摘后仍然会继续呼吸和代谢,因此贮藏保鲜技 术对于保持番茄的品质和延长其保鲜期至关重要。
湿度
番茄在贮藏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防止水分蒸发 过快导致果皮起皱和果实软化。适宜的湿度一般为90%95%。
气体成分
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番茄的呼吸作用,从而延长 保鲜时间。一般来说,适宜的气体成分是氧气浓度为2%3%,二氧化碳浓度为5%-10%。
03
番茄的保鲜技术
预处理技术
挑选成熟度适宜的番茄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应用 前景
研究结论回顾
低温贮藏
气调贮藏
辐射处理
化学处理
低温贮藏是保持番茄新鲜度的有效方法。 在一定时间内,将番茄贮藏在较低的温度 下,可以显著延长其保鲜期。
气调贮藏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 分来达到保鲜目的。在番茄保鲜中,通过 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可以 延缓番茄的成熟过程,延长其保鲜期。
气调保鲜技术也需要同时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持番茄的质量和口感。
辐射保鲜技术
辐射剂量
辐射保鲜技术利用放射性射线照射番茄,以杀灭病菌和虫害,延长保质期。但是,辐射剂量必须严格 控制,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温度和湿度控制
辐射保鲜技术也需要同时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持番茄的质量和口感。
04
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 化
智能化保鲜设备
蔬菜贮藏保鲜实用技术_二_番茄的贮藏技术

专题讲座中国蔬菜CHINA V EGETABL ES2003(3):57~58常 敏,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75蔬菜贮藏保鲜实用技术(二)———番茄的贮藏技术常 敏 番茄又称西红柿,属于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原产于秘鲁,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1 贮藏特性番茄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其呼吸高峰始于变色期,半熟期达到最高值,此时果实品质最佳,然后呼吸强度下降,果实衰老,完成转红过程。
若采取措施,抑制这个过程,就可延长贮藏期。
不同成熟度的番茄适宜的贮藏条件和贮藏期也是不同的。
番茄多以未充分成熟的绿熟果入贮,经过后熟的成熟果供食用。
因此,贮藏温度的控制应以尽量延缓后熟和减少腐烂,使贮藏期得以延长为目的。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番茄后熟的速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慢,腐烂也随之减轻。
但另一方面,番茄是对低温敏感的果实,温度过低会发生冷害。
番茄对低温的敏感程度因成熟度不同而有差异,绿熟果较红熟果不耐低温,低于8℃会遭冷害,果实呈现局部或全部水浸状软烂或蒂部开裂,表面出现褐色小圆斑,不能正常后熟,易感病而腐烂,因此在10~13℃下贮藏最适宜。
半熟期果实在9~11℃下贮藏最适宜。
红熟期只能短贮,在0~2℃下贮藏最适宜。
绿熟果实贮藏时间最长,可达30d (天)左右,若配合气调措施,进一步抑制后熟过程,贮期可达2个月。
在11~13℃下,绿熟番茄气调指标是氧和二氧化碳均为2%~5%,当氧的含量过低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会产生伤害。
2 对品种和栽培的要求用于贮藏的番茄,一般应选用果皮较厚、果肉致密、心室小、干物质含量高、抗病性强的品种,因为这类品种耐藏性强。
相反,果皮薄、易裂果的品种不耐贮藏。
适于贮藏的番茄品种有佳红4号,佳红5号,苏抗5号,以色列的144、189、加西亚以及适于加工用的红杂25、东农706等。
在栽培过程中应避免过多施用氮肥,适当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
还应避免缺钙缺水,以减少脐腐病的发生。
水分管理应做到浇水均匀,不要忽干忽湿,既经常保持湿润又不积水。
番茄的采收和贮藏技巧

番茄的采收和贮藏技巧番茄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蔬菜,其特别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使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采收和储存番茄是保持其新鲜和口感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番茄的采收和储存技巧。
一、番茄的采收技巧1. 选择成熟的番茄:成熟的番茄通常有鲜艳的红色,质地坚实而有光泽。
当触摸番茄时,可以感觉到它的表面稍微有一丝柔软。
此时的番茄才熟透且口感最佳。
2. 采收时避免受伤:采摘番茄时要轻柔并避免用力拉拽,以免造成伤害和损坏。
3. 进行采收频率:番茄的成熟度和采收频率相关。
一般情况下,每一周采摘一次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确保果实的最佳口感和维持植株的健康。
二、番茄的贮藏技巧1. 选择合适的存放温度:番茄对温度和湿度都非常敏感,存放时应选择较低的温度,通常在12-15摄氏度是最佳的。
2. 避免阳光直射:番茄应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阳光会使番茄迅速变软和腐烂,因此最好将其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3. 储存前清洗和晾干:在储存番茄之前,使用清水将其轻轻清洗干净,然后晾干。
这样可以减少微生物的滋生并延长番茄的储存期。
4. 分层储存:将番茄分层储存有助于延长其保鲜期。
可以在不同层中使用报纸或干燥的材料将番茄分开,防止它们直接接触并相互传染。
5. 定期检查: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番茄的状态,以确保早发现任何腐烂或变质迹象。
一旦发现不良的番茄,应及时将其取出,以免影响其他番茄。
三、番茄的优化储存条件1. 蒸汽处理:将番茄放入特殊设备中进行蒸汽处理,这可以延长番茄的储存时间并保持其质量。
2. 调节湿度: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助于延长番茄的储存期。
可以使用湿度控制袋或将湿布放置在储存番茄附近来调节湿度。
3. 低温冷藏:将番茄放入冰箱冷藏室可能会延长其储存期,但应尽量避免与其他蔬菜水果直接接触,以防止温度不均匀。
总之,番茄的采收和储存技巧对于保持其新鲜和口感非常重要。
正确选择成熟的番茄以及注意存放温度、湿度和日常检查都是延长番茄储存期的关键。
番茄采后处理、贮藏和保鲜技术要点

番茄采后处理、贮藏和保鲜技术要点作者:于延申郭希有来源:《吉林蔬菜》2016年第07期番茄性喜温暖,不耐0℃以下的低温,但不同的成熟度对温度要求也不一样。
用于长期贮藏的番茄一般选用绿熟果,贮藏适宜温度为10~13℃。
温度过低,番茄易发生冷害,不仅影响质量,而且缩短贮藏期限。
用于鲜销或短期贮藏的番茄一般选用红熟果,其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2℃,相对湿度85%~90%。
根据不同的用途采收不同成熟度的番茄。
用于长期贮藏或远距离运输的,应选已充分长大、内部果肉已经变黄、外部果皮泛白的番茄在绿熟期采收。
用于短期贮藏或近距离运输的,可选表面开始变色、顶部微红的番茄。
需长期贮藏的果实应在转色期以前采收;如只需短期贮藏可在顶红期采收。
1 采后处理选绿熟的,且大小适中、果面光滑、发育充实、无病虫害,不开裂的果实供贮藏。
为增强番茄的耐贮藏性,采前3-5天应停止灌水或浇水,防止果实吸水膨胀和果皮产生裂痕,从而导致微生物感染和果实腐烂变质。
果实采收前的5~10天,要喷一次50%的多菌灵1000~1200倍液,或0.1%的甲基托布津,可有效预防贮藏中的病害产生。
雨天、雨后和露水未干时不要采果,否则易腐烂;晴天露水干后的早晨最适采收。
应在早晨或傍晚无露水时采摘,采摘时轻拿轻放,避免造成伤口。
然后装入筐内,每筐装3~4层。
层与层之间最好用柔软材料衬垫,以防损伤番茄,所用包装材料最好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
包装容器不宜过大,以免上面的果实将下面的压伤。
用于贮藏的果实必须无病虫害、无日灼、无破损,且是植株中、下部的果实,否则严重影响其贮藏期;果实可按需要分不同成熟度采收;绿熟果实贮藏的最适温度为10~13℃,低于8℃易受冷害;成熟果实贮藏最适宜温度为0~2℃,且只适宜短期贮藏。
果实要轻采、轻放、轻运,采收时要去掉果柄,否则易引起黑腐病和机械伤。
用于贮藏的果实采收后,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散热,或放在冷库内预冷10小时以上,预冷到13℃,然后挑选分级入库贮藏,成熟度不同的果实要分别存放,便于管理。
番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PPT课件

洒2~3次,以刺激植物产生免疫机能。
10
番茄采收时最大的耗损主要是因果腐病、根
霉腐烂病等病害所造成之腐损,在果实完熟时滋
长发病。于果实采收前使用卡多产增强对病菌的
抵抗力,采摘后尽快使用安喜培能有效地减缓后
熟老化。使用欧威将物体(包括周转箱、运输车
等储藏接触物表面)和库体提前喷雾或者擦拭杀
灭病菌。这样番茄经过适当处理后,必能将贮藏
采收方法:1、人工采收; 2、机械采收。
采收注意问题:采收过程中要注意轻摘轻放,以免造成 机械损伤。
6
(二)、番茄采后处理
1、分级:按一定的品质标准和大小规格将产品 分成若干个等级。分级方法有手工操作和机械操 作
2、清洗、防腐、灭虫、与0~13℃ 2、气体:O2 2%~5 ,CO2 2~5% 3、湿度:85%~90%
时间延长至少一倍以上,有助于产期调节及货架
寿命之延长,具体储存时间要根据产地和品种经
过实际的实验后才能确定。
11
初熟期的番茄表面开始转色,顶部微红,俗称“一点红” ;
半熟期的番茄果身已经半红; 硬熟期的番茄果面基本变红,但仍然保持有一定的硬度
;
3
绿熟期 初熟期 半熟期 硬熟期 完熟期
4
三、番茄的采收与采后处理
5
(一)番茄的采收
采收期的确定:完熟期的番茄果身已经全部变红、变软 。从优质商品的角度考虑,应该采收初熟期的顶红果。 一点红的初熟果虽然没有绿熟期采收的果耐贮藏,但是 在适合的条件下也可以贮藏15天~ 20天,是供应超级市 场的理想采收成熟度。
空间,若现场为较大空间如货柜或冷藏库适当间 隔距离分别置放熏蒸杯,每杯5~10片1-MCP, 加水后开始计时。
番茄采收后贮运期间,除了极少数机械损伤
西红柿的贮藏保鲜

03
气调保鲜技术
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 体成分,延长西红柿的保 鲜期。
冷链物流技术
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贮藏和 运输,保证西红柿的新鲜 度和品质。
辐射保鲜技术
利用辐射能量杀死西红柿 表面的微生物,延长保鲜 期。
西红柿加工制品的开发和应用
番茄酱
通过加工西红柿,制成口 感和营养价值更高的番茄 酱。
番茄汁
用榨汁机将西红柿榨汁, 制成口感清爽、营养丰富 的番茄汁。
。
05
案例分享:西红柿贮藏保 鲜的成功案例介绍
某西红柿种植基地的贮藏保鲜实践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贮藏品种
采收处理
在合适的成熟度下进行采收,避免过熟或未 熟的西红柿
贮藏条件
建立适宜的贮藏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 等
保鲜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该基地成功地延长了西红柿 的保鲜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化学处理
使用化学物质处理西红柿,以抑制病原菌繁殖和延缓 衰老,延长保鲜期。
03
西红柿贮藏保鲜过程中的 问题和解决方案
病害防治
灰霉病
西红柿在贮藏期间容易感染灰霉病,导致果 实腐烂。可以通过控制湿度、保持通风良好 、使用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预防。
早疫病
早疫病是一种常见的西红柿病害,会导致果 实的早期落叶和腐烂。可以采取轮作、使用 抗病品种和使用生物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
技术研发
针对西红柿贮藏保鲜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开发新型 的贮藏保鲜技术
技术应用
将研发的新型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保鲜效果
通过技术研发和应用,该科研机构成功地解决了西红柿贮藏保鲜的 关键技术难题,提高了保鲜效果和经济效益。
加工番茄机械采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加工番茄机械采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加工番茄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加工番茄机械采收和高产栽培技术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下面将介绍加工番茄机械采收和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1. 机械采收设备:选择适合的机械采收设备是实现番茄机械采收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番茄机械采收设备有采摘机、采收机和收获机等。
根据不同的地块面积和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机械采收设备。
2. 机械采摘时间:机械采摘的最佳时间是番茄成熟度达到一定标准时。
采摘机械对主茎、侧枝、叶片和果实的适应性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摘机械的最佳时间。
3. 机械采摘方式:机械采摘时应避免叶片和枝条的破损,避免果实受损。
采摘时要注意刀片的角度和力度,保证果实完整无损。
4. 机械采摘后处理:机械采摘后,应及时将果实转运到加工厂进行加工,避免果实破损、变质等不必要的损失。
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地块进行种植。
避免选择重力土壤和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块。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环境和市场需求的番茄品种,根据栽培目的选择适用的生产季节和产量。
3. 土壤改良:对于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可以进行有机物的添加和肥力修复,改善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肥力状况。
4. 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番茄高产栽培非常重要。
根据品种和生长条件确定适宜的行距和株距,保证植株间的通风透光和病虫害的防治。
5. 管理措施:及时修剪和支撑植株,保持植株整洁有序;合理施肥和浇水,确保植株的营养供应和水分需要;科学管理病虫害,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6. 病虫害防治:对于常见的番茄病虫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避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7. 采收和贮藏:番茄成熟后及时采收,避免果实超熟或烂掉。
采收后及时清洗、除杂、分类和贮藏,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加工番茄机械采收和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择适合的机械采摘设备、掌握机械采摘的时间和方式,选择适宜的地块和品种,合理改良土壤,掌握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科学管理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后的贮藏处理。
番茄常用贮藏方法

番茄常用贮藏方法番茄,多年生草本,其形状、大小、颜色都因产地不同而不一、通常为圆形、扁球形、长椭形、色泽则以红色为主,表面平滑而肉汁多。
【1】番茄含有大量的果胶、柿胶酚、可溶性收剑剂等成分,容易与胃酸发生化学作用,凝结成不易溶解的块状物。
这些硬块可将胃的出口——幽门堵塞,使胃里的压力升高,造成胃扩张而使人感到胃胀痛。
番茄属于喜温性蔬菜,较耐低温,但不耐炎,在月平均温度18~25℃的季节里生长良好,但不同的生育段对温度的要求及反应是有差异的。
【2】番茄是喜光性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充足的阳光不仅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对花芽分化和结果都是有利的。
水分是番茄的重要组成部分,果实中有90%以上的物质是水分。
水又是番茄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和营养物质运转的载体。
番茄植株高大,叶片多,果实多次采收,对水分需要量很大,要求土壤湿度在65%~85%之间,一般在湿润的土壤条件下生长良好。
番茄的根系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30厘米的耕作层内,最深可达1.5米,根群横向分布的直径可达1.3~1.7米,根系再生能力强,幼苗通过移栽,主根被截断,容易产生许多侧根,从而使整个根系的吸收能力加强,因此,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为了获得优质高产,肥沃的壤土比较好。
【3】主要品种有浙粉202、英石大红、博玉368、粉红天—80等。
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
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
番茄贮藏条件1)温度绿熟番茄比红熟番茄对低温敏感。
前者在低于10 ℃下稍长时间贮藏易发生冷害。
绿熟果和顶红果贮存温度为11~13 ℃,成熟果为0~2 ℃。
2)湿度番茄保水能力较强,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可控制在90%左右。
气调贮藏对抑制番茄的后熟,延长贮藏期有良好的作用。
3)气体成份氧2%~5%,二氧化碳2%~5%。
2.2番茄贮藏的技术措施1)品种选择番茄贮藏一般应选用果皮较厚、果肉致密、子实少、干物质含量高、含糖量在3.2%以上,抗病性强的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的贮藏与加工技术
一、贮藏技术
贮藏用的番茄采收前2天不宜灌水,防止果实吸水膨胀和果皮产生裂痕,从而导致微生物感染和果实腐烂变质。
应在早晨或傍晚无露水时采摘,采摘时轻拿轻放,避免造成伤口。
包装容器不宜过大,以免上面的果实将下面的压伤。
采收后,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散热,或放在冷库内预冷到13摄氏度,然后挑选分级入库贮藏,成熟度不同的果实要分别存放,便于管理。
二、贮藏方法
1.塑料帐气调贮藏法。
将装好的番茄堆码在窖或通风库中,用塑料薄膜将码好的垛套上,封住口成为塑料帐。
利用番茄本身的呼吸作用使塑料帐内的氧气逐渐减少,而二氧化碳逐渐增加,以此来减弱番茄的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期。
在贮藏期间,每隔2-3天将塑料帐揭开,擦干帐壁上的小水滴,15分钟后重新套上,封住门,以补充帐内新鲜空气,排除帐内过多的二氧化碳,避免番茄腐烂。
每隔10--15天翻垛检查1次,挑出病果。
用此法可贮藏l个多月。
2.硅窗气调贮藏法。
薄膜越薄其透气性越好。
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贮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0.08毫米厚的硅窗,帐内氧的含量将控制在6%左右,二氧化碳在4%左右,效果较好。
番茄采用硅窗气调贮藏时,要求硅窗面积的大小与品种的呼吸强度、温度高低成正比。
在固定容积的贮藏帐内,随着贮藏量的增多或减少,硅窗面积也需作相应的扩大或缩小。
一般有效体积为4立方米
的塑料薄膜帐,贮藏550千克需要开0.45平方米-0.5平方米的硅窗。
3.薄膜袋贮藏法。
将青番茄轻轻装入厚度为0.04毫米的聚乙烯薄膜袋(食品袋)中,一般每袋装5千克,装后随即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处。
贮藏初期,每隔2-3天,在清晨或傍晚,将袋口打开15分钟,排出番茄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补入新鲜空气,同时将袋壁上的小水珠擦干,然后再扎好密封。
贮藏1-2周后,番茄逐渐转红。
如需继续贮藏,则应减少袋内番茄的数量,只平放1-2层,以免相互压伤。
番茄红熟后,将袋口散开。
采用此法时,还可用嘴向袋内吹气,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抑制果实的呼吸。
另外,在袋口插入一根两端开通的竹管,固定扎紧后,可使袋口气体与外界空气自动调节,不需经常打开袋口进行通风透气。
4.吸附剂贮藏法。
方法(1):把沸石、膨润土、活性炭、氢氧化钙按①50:50:0:0,②0:50:50:0;③35:30:35:0;④045:45:10的比例配制成不同组成的复合保鲜剂,在其中一种保鲜剂中取10克,装入一透气的小袋内,再把小袋放在盛有4千克番茄的容器中。
在20℃的温度下封存,容器内的番茄14天内颜色不转变,21天内无霉菌生长。
可使番茄的贮藏期延长3倍左右。
方法(2):将30份佛石、20份活性炭、30份硫酸亚铁、30份氢氧化钙和1份水混合配成复合保鲜剂。
将此混合物称10克装人一内衬有多孔聚乙烯薄膜的小纸袋内,并用O.5克水将纸润湿,然后与番茄一起封装在一个大聚乙烯袋中。
在一定温度下贮藏60天,番茄
颜色不变。
5.防腐膜贮藏法。
涂料的配制:蜜蜡10份,酪玩2份,蔗糖脂肪酸酯1份,经充分混合制成一种乳浊状涂料。
用保鲜涂料徐于番茄梗部形成防腐膜,可有效地控制番茄的呼吸强度,达到防腐保鲜,延迟成熟的目的。
二、加工技术
(一)番茄脯
1.原料选择。
挑选刚成熟转红约2厘米直径大小的中等番茄。
挑出青果、病虫果及烂果。
2.脱皮处理。
用沸水处理1-2分钟取出,侵于清水中使番茄脱皮。
3.硬化处理。
配制0.1%二氯化钙溶液浸泡脱皮后的番茄6-8小时,捞起沥干备用。
4.配制糖液。
按白糖与原料比0.75:1,配制40%糖液,在糖液中加入0.1%-0.2%柠檬酸,0.05%山梨酸钾防腐剂。
5.透糖。
将糖液煮沸,采用多次透糖法浸渍原料,第二天糖液浓度下降时把糖液抽出加热浓缩。
每次提高糖度5%-6%,趁热加进原料中,这样反复操作,直到糖液浓度达到60%-65可停止加热,继续浸渍1-2天。
当原料逐渐收缩,而且变得透明时说明原料吸糖达到接近60%糖度,透糖便可停止。
6.干燥。
从糖液中捞起在65摄氏度下排风烘制,使其含水量达25%--26%.
7.包装。
可用玻璃纸单粒包装,或枕式单个包装。
制出的番茄脯色暗红透明,体积收缩呈颗粒状。
具浓厚番茄风味,甜酸适口,人口爽脆。
(二)番茄复合果酱
1.原料选择。
加工果酱的番茄应充分成熟,挑选出腐烂、病虫危害和未熟果实。
2.打浆过滤。
用打浆机将果实打成浆状,除渣取汁液。
3.蒸发浓缩。
加入与料1:1的白糖及原料重0:7%的海藻酸钠(海藻酸钠需加入5倍水浸泡缓慢加热呈均匀胶体后再加入),0.2%的柠檬酸和0.05%的山梨酸钾,使其固形物达到40%-2%便可停止加热待用。
4.菠萝果酱的制备。
取新鲜成熟菠萝去皮去芯,打浆,加热浓缩,加人1:1白糖,同时加人原料重0.7%的海藻酸钠(海藻酸钠需加入5倍水浸泡缓慢加热呈均匀胶体后加进原料中),与白糖和菠萝浆加热浓缩后,再加入原料重0:2%的柠檬酸和0.05%的山梨酸钾,使其固形物达到40%-42%便可停止加热待用。
5.番茄酱与菠萝酱混合。
将番茄酱和菠萝酱按1:1或2:1比例混合后加热煮沸。
6.灌瓶。
采用200克四旋瓶包装,灌瓶后立即扭紧瓶盖。
7.杀菌。
100摄氏度沸水杀菌15-20分钟。
品质:具有菠萝和番茄风味,色橙黄,甜酸可口,用于涂抹面包或馒头食用。
(三)番茄汁
1.选料。
选用成熟适度、香味浓、色泽鲜红、可溶性固形物在5%以上、糖酸适宜(约为6:1)、无霉烂变质的番茄,洗净,除去果柄、斑点及青绿部分备用。
2.去籽。
将准备好的番茄进行破碎去籽(可使用番茄去籽机).
3.预热。
将破碎去籽的番茄迅速加热到85℃以上,杀死附在番茄上的微生物,并破坏果胶酶。
4.打浆。
用三道打浆机打浆,取得汁液。
5.配料。
将番茄原汁200千克,砂糖0.7-0.9千克,精盐0.4千克,混匀。
6.脱气、均质。
将番茄汁喷入真空脱气机,脱气3-5分钟,然后用高压均质机在100-150千克力/平方厘米压力下均质。
7.装罐。
加热到85-90摄氏度,热装入消过毒的罐内,并趁热封罐,罐中心温度应在70℃左右。
8.杀菌、冷却。
封罐后在沸水中杀菌,然后在冷水中冷却到3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