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习方法指导丛书参考答案

学派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孙武 孙膑
时代
主要主张
著作
春秋 野仁冶的思想曰有教无类尧因材施教
叶论语曳
战国
野仁政冶曰野民贵冶尧野君轻冶和野富贵不能淫袁贫贱 不能移袁威武不能屈冶的道德准则
叶孟子曳
春秋
主张野无为冶袁要求人们顺应自然曰具有辩证思 想
叶道德经曳
1
新课标窑学习方法指导丛书窑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窑上册
渊圆冤地理环境证明院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袁这里终年干旱少雨袁尼罗河成了唯一的水 源遥 若无此水源袁埃及人将无法生存遥 由于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袁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袁还 给地面铺上了一层肥沃的淤泥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遥 河水退却后袁埃及人依靠集 体的力量袁用粗糙简陋的工具袁清除荆棘袁排干沼泽袁开沟筑坝袁辛勤耕耘遥
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
我做做 员援阅 圆援悦 猿援粤 源援月 缘援悦 远援粤 苑援阅 愿援悦 怨援悦 员园援悦 员员援悦 员圆援阅
读与思 员猿援渊员冤罗马与迦太基国进行争霸战争遥 罗马胜利袁成为地中海霸主遥 渊圆冤罗马在扩张过程中袁掠夺了大量的奴隶袁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遥但奴隶地位
低下袁处境悲惨袁与奴隶主阶级矛盾冲突日益激化遥 员源援渊员冤古代的征战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遥 同意袁因为虽然在征战这
公元前 员愿 世纪
印度河与恒河
古埃及
汉谟拉比
渊圆冤印度的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首陀罗
用野原人冶的手创造
统治阶级
第二等级
刹帝利
用野原人冶的嘴创造
第三等级
吠舍
用野原人冶的腿创造
被统治阶级
八上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第三单元答案

【拓展提升】 7、略
交通
思想 文化
大修驰道,拆除所有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 距离。 秦统一后,下令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为加强思想控制,实施了“焚书坑儒”。
2.B 3.B 4.D 5.A 【拓展提升】 7.略(言之有理即可)
6.C
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基础巩固】 1.C 2.B 3.B 4、(1)图1指宫殿群(阿房宫), 图2指骊山陵墓(兵马俑)。 (2)秦朝的暴政使人民生活在水深 火热之中。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 木;秦朝赋税、徭役繁重;刑罚严酷。 5、(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 贫穷;汉文帝、汉景帝时,社会比较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基础巩固】 1.B 2.C 3.B 4.A 5.A 6、(1)河西走廊 玉门关 阳关 (E标注在“大秦”上) (2)A 长安 (3)张骞。 (4)西亚;瓷器、铁器、漆器、丝 绸;毛皮、香料、药材、珠宝。 (5)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
重要通道。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 漆器等商品经此运送到西方。而西方 商人则利用此路把毛皮、香料、药材、 珠宝等物品运到中国。丝绸之路也是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古罗马的魔 术表演、波斯的马球游戏经此传入中 国。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 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 了巨大的作用。
现。 【拓展提升】 6、(1)“李斯”改成“董仲舒”; “平定了‘七国之乱’”改成“削弱 了诸侯王的势力”;去掉“出现了 ‘文景之治’”。 (2)如:汉武帝的“功”:颁布 “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 监督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统一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 安设立
太学;军事上,打败匈奴,开疆拓土; 民族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 了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派官员修建通 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与西南少数 民族之间的联系等。汉武帝时期,西 汉出现了新的大一统局面。汉武帝的 过:汉武帝时期,多次开展对外战争, 加重了人民的赋役负担。(可从汉武 帝采取的措施中进行表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知识点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班级姓名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1、秦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意义:结束了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大帝国。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中央设、、;地方实行。
(首创“”一词成为两千多年中国王朝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法律上:颁布大量律令文化上:统一文字,将秦的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的重要纽带。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
统一、、。
(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交通上:大修,拆除所有路障,统一。
思想上:(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
)3、秦朝的疆域:东到,西到,南到,北达一带。
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1、秦朝亡于暴政秦朝的暴政(统治者的残暴,滥用民力;沉重的兵役、徭役;繁重的赋税;刑罚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激起民众的反抗,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2、秦末农民起义1)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蕲县大泽乡影响:2)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率军入咸阳,灭亡。
3、楚汉之争与汉朝建立1)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前202年项羽、刘邦2)汉朝建立时间:建立者:(汉高祖)定都:长安史称: 4、西汉初年的统治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采取政策来恢复经济。
如:汉高祖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减轻刑罚;汉景帝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进一步减轻刑罚等。
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为西汉的全盛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汉武帝采取的大一统措施:政治上:颁布“”,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加强监察制度,建立,设立。
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盐铁官营思想文化上:(董仲舒的建议)大力推行(长安设太学,地方设官学。
)(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的局面。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D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劳动人民共同劳动,逐渐融合,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中央政府与各民族之间曾经有过战争,也有过友好交往。但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01
在古代,中华民族通过同邻邦的广泛交往,既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也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陆路、海陆贸易,把中华民族文明远播异域,同时也带回了异国文明。
当代史学研究者这样评价: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对南方的经营
秦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5、对南方的经营
汉武帝与云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赐“滇王之印”。
02
பைடு நூலகம்
单击添加标题
编辑:pgfcsdvfggr346777
01
搜集有关张骞的历史资料,如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写写你的感受。 搜集有关丝绸之路沿线风景的图片,观看一些有关丝绸之路的视频资料,写写你的感受。(任选一题)
01
作业:
02
习题时间
1、丝绸之路促进了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中输入了那些物品( ) A 葡萄、胡萝卜、杏子、桃子 B汗血马、黄瓜、蚕豆、芝麻 C 葡萄、梨子、黄瓜、桃子 D芝麻、汗血马,桃子、葡萄 2、《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天 山 山 脉 塔克拉玛干沙漠
评一评
”
不畏艰险
有胆识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第一课—第三课 练习卷(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新课程学业成长评价题(三)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三课)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D.三国—东晋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图1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拓本《秦诏版》,其铭文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据此回答3—5题。
3.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应是()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行书4.由材料可知“秦始皇二十六年”是()A.公元26年B.公元221年C.公元前26年D.公元前221年5.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的经济措施是 ( )A.统一思想B.统一车轨C.统一文字D.统一度量衡6.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重要因素的是()A.大修驰道,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C.统一文字,推行全国D.建立皇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7.下列举措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自称“始皇帝”B.地方设县C.修筑长城D.使用圆形方孔钱8. 假如你穿越到秦朝,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那么你的职务应该是()A. 丞相B.尚书令 C.郡守 D.县令9.毛泽东说:“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
”“秦法政”不包括()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D.皇帝制10.中国银行行徽(右图2)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右图3),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朝B.唐朝 yC.宋朝 21* cD.清朝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坑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第3单元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局面。
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东汉政权灭亡。
课节概述:秦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秦朝确立起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推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政策。
秦后的汉朝,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成就斐然。
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1.掌握秦统一的史实和统一的措施。
2.了解秦朝灭亡和汉朝建立的概况。
3.掌握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4.了解秦汉统治者为抵御匈奴侵扰所采取的巩固边疆的措施及结果。
5.知道秦汉昌盛的文明成就。
【重点】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末农民起义;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及其影响;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变化;秦汉文化、科技成就。
【难点】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对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评价;我国古代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秦汉文化兴盛原因。
2.推恩令: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王国问题而推行的政策,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后,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3.大一统: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4.西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区,称为西域。
5.丝绸之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因此,人们称这条陆上中西交通要道为“丝绸之路”。
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节)
2.汉朝沟通张西骞域张两的次骞起出—始使事—西件域汉概朝—况—出对使比一张西览骞域表出第使西一域人
内容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
背景 目的 影响
武帝继位准备对匈奴采取 攻势,以解除西汉北疆的 威胁。
西汉占领河西走廊,设置河 西四郡;漠北一役,匈奴远 遁大漠。
安背威景:大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两帝的励精 得 加 风图治,武帝继位时,国力强盛
猛海起
士内兮
兮 兮 云三次击败匈奴后,取得河套地区和河西
守四影归故响:飞扬 方乡
走廊,移民垦殖,设置郡县,派驻军队, 实施统治。基本解除匈奴对西汉北疆的 直接威胁。
卫青
霍去病
(5)汉武帝后,西汉对匈奴的政策 ——与呼韩邪部和亲
军 事 防 御 政策
匈奴国里又冒出了个冒顿单于,东击 破胡,西走月氏,又北服丁令等小国, 处塞北瘠薄之地,当然要向南方丰富之 地发展。——《中国通史》
天之骄子VS2大、汉汉朝天与子匈奴的白关登系 之 围
(1)秦末汉初,匈奴雄踞蒙古草原多次南下劫掠, 重占河套地区。
原 冒顿单于雄才伟略
因 中原地区战乱频繁
深度思考: 在西汉政府开拓西域的历史进程中,你认为是
什么因素直接推动了这一历史进程?由此可得出 什么结论?
随着汉朝与西域各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双方
这日种益你重中来要国我,古往 最, 终代互 促民通成族有西无域关的地系区区发纳域入展交中往的央,主政对轴权彼管此之辖社一。会:的发展 农牧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2)汉高祖刘邦的对策: 北上抵御(战)
大 结果:出击失利(教材P58第3节)
(3)西汉初期对匈奴的政策—— “和亲”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

思想上:读史料思考:
史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 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1.史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 君权神授
史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4、西汉对西南的经营:汉武帝征讨云南,封“滇王”。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
西汉与匈奴和战
(1)汉初被动和亲
原因
汉初国力较弱;休养生 息,稳定边疆。
措施 结果
公主嫁给单于
பைடு நூலகம்
每年赠送大量财物
汉高祖刘邦 白登之围
虽然没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
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复习
统
一
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是
我
国
历
史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 政权分立与民族
立和发展
融合
发
展
的
趋
开放革新、经 多元文化碰撞、
势
济文化繁荣 文明高度发展
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1、秦朝建立及疆域:建政立灭时六间国:建公立元统前 一2的2中1年央秦集王权嬴
西域都护府
长安
公元前
西汉时期全图
西汉比秦朝疆域有所扩大,增 加了西域地区。
意义: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 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进一步 促进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
济文化交流。
和秦朝疆 域比较发 生了什么 变化?有 何意义?
原因:公元前60 年西汉政府设置 西域都护,新疆 地区正式归中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2015·浙江杭州)7.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A.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2015·福建福州)2.“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杭州◆(2015·广西玉林)3.“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
”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C.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 D.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2015·广西桂林)5.“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11.美洲改为亚洲,华人改为唐人(2分)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唐与新罗交往频繁、玄奘西游等(答出任意两个,1分)对外交通发达,便于对外交往;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有巨大的吸引力。
等等(答出任意两层意思即可,1分)12.广州、泉州(两项正确,1分)市舶司(1分)13.新航路的开辟(1分)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答出一层意思即可,1分)“一带一路”关系亚非、亚欧,甚至辐射到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国家,最终要形成的就是跟周边国家和区域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带一路”会再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相符的一层意思即可,1分)◆(2015·齐齐哈尔)34.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
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
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囷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究一:古代交往篇(1)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
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1分)(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1分)(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1分)探究二:近代探索篇(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
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1分)(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1分)(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1分)探究三:现代复兴篇(1)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分)(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己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1分)(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1分)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1分)【答案】探究一:(1)张骞。
(1分)(2)玄奘。
(1分)(3)郑和。
(1分)探究二:(1)洋务运动。
(1分)(2)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
(1分)(3)民主、科学。
(答案完整方可得分)(1分)探究三:(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2)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港澳回归。
(答出一点即可得分)(1分)(3)邓小平理论。
(1分)感悟: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贏的开放战略;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积极推进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等。
(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得分)(1分)◆(2015·广东揭阳)38.(11分)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相适应。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并联结地中海欧洲各国的通道,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2013年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一系列务实合作结出了早期的果实。
近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图景和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材料四: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请回答:(1)现有一个旅行团希望重温丝绸之路的辉煌,依据材料一盒所学内容,作为导游的你将带领旅游团从中国的哪个城市出发?最终到达世界的哪个地区?(4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最重要的影响。
(2分)(3)材料三中,中国政府制定的“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应对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请指出体现这一趋势的世界经济组织。
(2分)(4)从材料四克林顿的评价我们知道,全球化对某些国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境地的主要是哪类国家?原因是什么?(3分)【答案】(1)长安(或者西安)欧洲。
(2)使世界联成一个整体,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世界贸易组织。
(4)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
◆(2015·湖南衡阳)26.(13分)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经济交流】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图(1)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1分)(2)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西汉时期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
(2分)材料二: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
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
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2分)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2分)【文化交流】材料三:图一鉴真坐像图二玄奘(4)图片一中的人物主要出使哪个国家?(1分)图片二中的人物主要贡献是什么?(2分)【政治交往】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5)中美建交是在哪一年?(1分)就如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分)【答案】(1)人物:张骞(1 分)(2)西汉设西域都护。
(2 分)。
(3)特点:和平交往,公平交易。
(2 分)影响:扩大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2 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4)图片一中的人物出使国家:日本(1 分)图片二的人物主要贡献:西游天竺,学习佛法,写有《大唐西域记》。
(2 分)(5)时间:1979 年(1 分)看法:加强合作与交流;求同在异;增强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
(2 分。
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言之有理者皆可)◆(2015·甘肃兰州)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材料二: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初行”的目的是什么?(8分)(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6分)(3)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6分)【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4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4分)(2)使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3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3分)(3)促进了西域社会的发展;(2分)丰富了中亚、西亚等地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2分)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分)◆(2015·山东济南)一、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决策,使丝绸之路成为热门话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4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的起止点的名称。
A:(城市); E:(国家或地区)【答案】A:长安 E:古罗马材料二: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
……宋朝时,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面对北方好战民族的侵袭、围困,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宋朝发展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个高峰。
4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海上航路日益发达”的原因。
【答案】①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②经济重心的南移③北方民族侵扰路上丝绸之路。
43.《大公财经》评价说:“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国际交流的典范,成为和平跨国贸易和跨种族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作者的观点。
(有观点,有史实)【答案】观点:作者认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是国际交流的典范。
史实: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西域特产大量传入中国。
◆(2015·内蒙古赤峰)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钱币和陶器。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o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
……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
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