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白鹿原》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是一部真实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历史宏大史诗。

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在封建社会中的命运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本文将对《白鹿原》中几个重要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是草儿,她是白嘉轩的岳母,也是白嘉轩一生中最重要的女性。

草儿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宽容的胸怀。

她出身于贫苦的独立农村家庭,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个地位崇高的富有的女人。

她是一个懂得生活的智慧和人情世故的女性,她对待丈夫和家人总是宽容和理解。

她所表现出的坚强和智慧,使得她在家族中成为一个教养子女的表率。

另外一个重要的女性形象是小妮子,她是白嘉轩的姑娘,也是一个代表了封建社会下农村女性的悲惨命运的形象。

小妮子是一个善良无辜的女孩,她因为长相漂亮而引起了许多男人的纷争。

她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被迫嫁给了没有感情的人,并在婚后受到了丈夫的虐待和欺骗。

最终,她不堪忍受这种生活而选择自杀。

小妮子的形象展示了封建农村女性的悲剧和无助,她们在没有人权和自由的社会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白鹿原》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分析陈鹏(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00)摘要:《白鹿原》被誉为一部“民族的秘史”,展现了上个世纪渭河平原五十多年的变迁历史。

小说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有以白灵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女性;有不甘于命运的安排,用身体反抗封建礼教,最后以悲剧收场的田小娥;有被丈夫抛弃,却不得不顶着“贞操牌坊”守活寡过日子的鹿冷氏。

这三位女性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广大女性的缩影,笔者将从这三类人物性格特点入手,分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白鹿原;白灵;田小娥;鹿冷氏;封建礼教;悲剧命运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8)05-0046-04收稿日期:2018-08-04作者简介:陈鹏(1992-),女,聊城大学文学院2017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1]4,《白鹿原》所带给我们的厚重感正好符合巴尔扎克的这句话。

白鹿原是传统文化、封建礼教的缩影之地,而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女性,不可避免地成了社会的牺牲品。

当时的白鹿原正处于新旧文明交替的时期,一部分人因为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女性意识逐步觉醒,向往自由,主动地追求事业和爱情,向吃人的礼教发起反抗,以白灵为代表;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做出了前卫的行为,触碰到了封建礼教,贞操道德这根“高压线”,被一些封建制度的卫道士们抨击,以田小娥为代表;还有一部分人在新旧文明的夹缝里艰难生存,被丈夫抛弃,虽然已经有了反抗的意识,但被贞操道德观念所绑架,将自己困在牢笼里,最终导致心灵扭曲,彻底灭亡,以鹿冷氏为代表。

笔者将对导致这三种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烈士之殇,白鹿精灵———白灵白鹿精灵是白鹿原上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孕育的精灵。

白灵是白鹿精灵的化身,但是白灵并没有成为传统思想的维护者,而是向封建礼教发起了反抗,她的反抗显示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白灵开启了白鹿原女性生活新的一页,她向往个性自由,追求平等解放,为处于闭塞环境中的人们带来启蒙和希望,就像曾经白鹿“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1],但是白灵思想上的启蒙远远比白鹿物质上的给予更有价值。

浅析《白鹿原》中的田小娥

浅析《白鹿原》中的田小娥

浅析《白鹿原》中的田小娥《白鹿原》是20世纪后期的一部作品,塑造了许多悲剧命运的女性形象,特别是塑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田小娥。

田小娥是《白鹿原》中属于一个时代新女性与传统女性之间的过渡女性,书中分析了她在压抑中反叛与挣扎的人生,阐释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时代、社会和个人性格上的原因以及对当代女性的警示。

标签:女性;封建;制度在小说《白鹿原》中,田小娥出生于书香门户之家,她父亲是位乡间秀才,她在诗书礼教的环境中长大。

从书中田小娥窗前梳头的描写:小女人黑油油的头发像一条闪光的黑缎从肩上滑到胸前……宽宽的衣袖就倒捋到肩胛处,露出粉白雪亮的胳膊,可看出田小娥是一个正值青春美丽可人的女子,却嫁给了一个年过花甲的郭举人作妾。

作为妾,田小娥有三个作用:一是郭举人“逢一”兽性宣泄的对象,二是郭举人延年益寿的“泡枣”工具,三是操持家务听候使唤的仆人,她在郭举人家连只狗都不如。

她的感情和需求被压抑和扭曲。

当同样年轻、身体强健而又性格憨厚的黑娃出现时,唤醒了她的情爱,使她自我意识觉醒。

她先是试探,继而挑逗,一旦得到如意的回应,她“走路的步子轻盈了”,以往那种死气沉沉的神色已经一扫而尽。

田小娥不顾一切的与黑娃相好,是她对自己感性欲望的追求,是对自己幸福大胆的向往,更是对郭举人、对父亲的一种反抗。

田小娥与黑娃的恋情暴露后,小娥被休,黑娃被辞。

父亲田秀才觉得自己女儿坏了传统,伤了脸面,一心想以最快速度把她扫地出门。

此时黑娃正找上门来扛工,便主动求亲,顺利地娶了小娥,这对小娥是绝处逢生。

田小娥不是一个传统女子,她所作所为是当时封建礼教绝对不允许的。

当她被黑娃领进白鹿村,迎接他们的是如“庭院里的一泡狗屎”一样的唾骂,连一向稳诚持重的鹿三从看见儿媳妇第一眼就“疑云起”,白嘉轩也只搭眼一瞅就断定田小娥不是平常家过日月的女人,便告诫黑娃你会有祸事的。

公公鹿三执意要黑娃赶走小娥,黑娃不依,无奈父子情绝,黑娃被撵出家门。

他只好带着小娥走出村子,买下了一孔别人堆放草饲料和柴禾的破窑洞。

《白鹿原》人物分析

《白鹿原》人物分析

《白鹿原》人物分析《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白鹿原上百年的变迁与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困境。

本文将对《白鹿原》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以揭示他们的性格、命运和作用。

首先,杨六娘是《白鹿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她是白鹿村第一代杨家的女儿,聪明机智,勇敢果敢。

她嫁给了二弟,却因为家族的恩怨而饱受痛苦。

她在家庭和命运的纠葛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个性,最终成为了杨家的支柱。

她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村妇女的坚强和无私,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束缚和无奈。

其次,六爷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

他是白鹿村的首任村长,有着高风亮节的操守和坚定的信仰。

他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保护村庄的利益,但最终却因为家族和政治的纠葛而陷入困境。

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村领导者的责任与困境,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第三个人物是元光。

他是杨家第二代的核心人物,也是全书的叙述者。

他在书中扮演了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通过回忆和讲述,将白鹿原的故事展现给读者。

他通过对自己家族的回忆和反思,探讨了白鹿村的命运和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

他的形象代表了传统乡村的智者,同时也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反思。

最后,白嘉轩是《白鹿原》中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的人物。

他是白鹿村的首富,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成为了一个富有和成功的人物。

他在面对命运的选择时,选择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最终导致了家族破裂和自身的失败。

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人和势利小人,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在面临选择时的迷茫。

综上所述,《白鹿原》中的几个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人性特征。

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和描绘,陈忠实成功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使读者对农村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该小说因此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白鹿原》女性角色研究

《白鹿原》女性角色研究

《白鹿原》女性角色研究《白鹿原》是中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背景,讲述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白鹿原人民的繁荣和逐渐覆亡的历程。

小说的女性角色塑造丰富多样,她们面对家庭、社会、爱情等方面的冲突,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呼声。

一、“弱者”:隶属于权力和男性的比较弱势地位小说塑造的女性角色中,有许多是依附于男性的相对弱势地位。

常常被描述为受制于家庭和社会压力,甚至个人自由和尊严都受到了威胁。

比如,金凤婆婆在家庭中被视为“累赘”,当她的男人去世后,就岌岌可危;巴图夫人在家里也要被长辈或者丈夫压抑,无法自由表达。

这些女性的命运往往受到权力结构的影响。

二、“反叛者”:强调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立在小说中,也有些女性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意识,有过强烈的反叛心理。

比如,担任维权者的苏娘、不顾家庭劝阻选择离家的福娘、认为自己应该自由选择爱情的杨二嫂等。

这些女性表现出了独立精神,她们的行为与言语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封建社会的规范,希望称为人类和家庭的平等成员。

三、“牺牲者”:受到家庭和社会压力的牺牲同时,小说也描绘了许多女性在个人利益和做出牺牲之间进行抉择的场景。

她们被塑造成了伟大的母亲、贤妻良母、乡村好妇女。

比如,花妈、岳父娘、王氏,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婚姻、生育、家务让家庭得以繁盛。

这样的女性角色展现出极高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但她们的牺牲也受到了社会的制约和利益的剥夺。

四、“反抗者”: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反抗除了以上三类角色,小说也塑造了一些能够不断反抗、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女性角色,其中代表人物是开小巧。

她追求自由的心态强烈,致力于为家庭发声,为自己争取喘息的空间。

她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看待事情并不遵循传统思维,而是根据自身体验和经历去思考。

开小巧的强烈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向着封建秩序发起了挑战。

综上所述,女性角色在《白鹿原》中形象丰富多样,有弱者也有强者,有牺牲者也有反叛者。

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以田小娥、白灵为例

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以田小娥、白灵为例
【参考文献】 [1] 陈忠实 . 白鹿原 [M].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2] 洪子诚 . 中国当代文学史 [M]. 北京 : 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9. [3] 杨朴 . 文学批评方法论 [M]. 北京 : 中国华侨 出版社,1996. [4] 陈晓明 .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M]. 北京 : 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9. [5] 温儒敏 .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M]. 北京 : 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文学院 中国现当代 文学专业 2012 级)
(责任编辑 刘月娇)
文化视界 2015.04 143
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以田小娥、白灵为例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以田小娥、白灵为例
◎白永斌
一、田小娥对封建礼教的抗争
田小娥本来是一个大户家的女儿,对幸福生 活也充满着期望,但是在封建礼教的眼里,田小 娥是烂女人、坏女人,其自身力量的局限性以及 封建礼教的残忍逼迫使她一步步沉沦,逐渐走向 灭亡。
从郭武举厢房中偷偷的初体验,到自“家” 窑洞中的男耕女织、酣畅淋漓,经过种种困难, 黑娃与小娥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这时, 小娥感受到了家的幸福。但是小娥忘记了残暴的 封建礼教是不允许这样的感情存在的,在封建礼 教束缚下,这样的感情无疑是他们心里的一把尖 刀,他们会不择手段地毁灭这一段爱情。
后来在整风运动中,白灵被误杀,随着白灵 的死,白灵与鹿兆鹏这段爱情也随之结束。他们 的爱情生活虽然如烟火般短暂,但是却在读者的 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她勇敢地挑战男权 主义,对自由爱情进行不懈地追求,自主地选择 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所爱,有力地打击了近代中 国的封建传统思想。白灵虽然做出了大胆的选择, 进行了多次抗争,但是在那样一个男权至上的社 会里,白灵也只能作为一个选择者出现,而从来 不是一个被选择的对象。拒婚、与家庭决裂表现 了白灵与封建礼教的直接对立,也使她失去了家 庭的温暖,与鹿兆海的分手也成为她感情生活中 的一道深深的伤疤。不管白灵做出什么样的抗争, 最终受到最大伤害的始终是她自己。

《白鹿原》女性人物形象分析1

《白鹿原》女性人物形象分析1

湖北文理学院2012-2013学年(下)当代小说研究期末考查作业汉语言文学1011班2010102122 宋雅白鹿原上的女人——读《白鹿原》《白鹿原》讲的是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 一轴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画卷, 一个家庭的两代子孙争夺白鹿原统治争斗不已。

争天下仿佛是男人们的事情, 但是, 男人站在背后的女人却无人提及。

偌大宽阔的白鹿原上只有四个女人, 四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女人, 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女人。

她们有的传统、勤劳, 有的大胆、叛逆, 更有的或许放荡、不堪, 但是, 他们是有自己的名字。

《白鹿原》的开篇是: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读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 白嘉轩娶过七个女人, 而鹿子霖有许多个相好的。

这许许多多的女人里只有四个女人用自己的一生换的一个名字。

而开篇的头一句话就统领了全文, 他告诉我们这是男人们的故事, 女人就靠边站吧, 站在男人身后, 默默无闻的吧, 就这样一辈子吧!白鹿原上有名姓的四个女人, 她们分别是: 吴仙草、田小娥、百灵、高玉凤。

总体上来说她们有名字也是因为男人,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自古以来, 都有许多规范是专为女子设立的: 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这些道德准则在建立之初就是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设定的。

这是儒家的思想, 并在历代的统治中占有绝对的、正统的地位。

它们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女人的身上, 让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大事中站在男人的背后沉浮, 在死后也没有博得身后名。

那么, 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 白鹿原上的这四个女人是怎样这一部关中大戏中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名字呢?是因为男人吧?吴仙草——最后的传统开篇说过, 白嘉轩七娶六殇, 而他娶的第七个女人——第七个娶回来并且活下来的女人。

作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 但是在白家这个活下来的女人是在原上对白嘉轩的“妖怪”的谣言中活下来的, 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身体, 她带来的也是白家的“面子”“荣誉”。

女性的挽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女性的挽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女性悲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摘要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构成了新时期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作品中重点描述了传统社会中的几大类女性,不管她们有着怎样不同的性格和家庭背景,她们最后的结局都十分悲惨。

本文将着重分析作品中三类女性的形象,从中挖掘出造成其悲剧结局的原因,对其进行反思总结。

关键词:女性分析悲剧因素正文目录一、《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3)(一)传统观念操控下的的践行者 (3)(二)传统文化毒害中的牺牲者 (3)(三)传统社会的叛逆者 (5)二、《白鹿原》中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 (5)(一)欲望因素 (5)(二)政治因素 (6)(三)传统文化因素 (6)三、思想启示 (8)参考文献 (9)女性悲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白鹿原》是一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以白鹿原白鹿两大家族三代子孙间的斗争来真实地展现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近50年间中国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剧烈冲突。

作品中塑造了在传统宗法制度浸润下的众多男性形象,比如白嘉轩、鹿子霖等,而这部作品中所推出的众多与男人共筑世界的女性形象也同样风姿绰约,备受关注。

《白鹿原》中这一群女性形象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有“贤妻良母型”的吴仙草,有“叛逆淫荡”型的田小娥,有“敢想不敢行动”的鹿冷氏,更有“聪明反叛”的先进人士白灵。

然而,这几位女性形象不论是性格还是家庭背景或是生活背景如何不同,她们得到的结局都几乎称得上是“厄运”。

本文主要从欲望因素、政治因素、传统文化因素这三个方面来对《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分析她们的悲剧命运。

一、《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一)传统观念操控下的的践行者吴仙草是白嘉轩的第七房妻子,是盘龙镇中药材收购店掌柜吴长贵的三女儿。

按照常理来讲,作为盘龙镇四大富户之一的吴长贵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传说“命硬连续克死六房女人,而且那东西上头长着一个有毒汁的倒钩,能把女人的心肺肝花全都捣得稀烂,铁打的女人也招架不住1”的白嘉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文理学院2012-2013学年(下)当代小说研究期末考查作业汉语言文学1011班2010102122 宋雅
白鹿原上的女人
——读《白鹿原》
《白鹿原》讲的是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一轴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画卷,一个家庭的两代子孙争夺白鹿原统治争斗不已。

争天下仿佛是男人们的事情,但是,男人站在背后的女人却无人提及。

偌大宽阔的白鹿原上只有四个女人,四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女人,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女人。

她们有的传统、勤劳,有的大胆、叛逆,更有的或许放荡、不堪,但是,他们是有自己的名字。

《白鹿原》的开篇是: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读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白嘉轩娶过七个女人,而鹿子霖有许多个相好的。

这许许多多的女人里只有四个女人用自己的一生换的一个名字。

而开篇的头一句话就统领了全文,他告诉我们这是男人们的故事,女人就靠边站吧,站在男人身后,默默无闻的吧,就这样一辈子吧!
白鹿原上有名姓的四个女人,她们分别是:吴仙草、田小娥、百灵、高玉凤。

总体上来说她们有名字也是因为男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自古以来,都有许多规范是专为女子设立的: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些道德准则在建立之初就是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设定的。

这是儒家的思想,并在历代的统治中占有绝对的、正统的地位。

它们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女人的身上,让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大事中站在男人的背后沉浮,在死后也没有博得身后名。

那么,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白鹿原上的这四个女人是怎样这一部关中大戏中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名字呢?是因为男人吧?
吴仙草——最后的传统
开篇说过,白嘉轩七娶六殇,而他娶的第七个女人——第七个娶回来并且活下来的女人。

作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在白家这个活下来的女人是在原上对白嘉轩的“妖怪”的谣言中活下来的,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
身体,她带来的也是白家的“面子”“荣誉”。

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为白嘉轩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她完成一个女人的最基本的三种身份。

在历来的传统里,女人只是生殖工具,在其本质上只是工具,而不是一个人。

这就是女性的悲哀。

她的到来也为白家带来了新的财富,这是她对白家额外的贡献,在某种意义层面上,她就是白家的功臣。

在那场“人们悄悄算计的已经不是谁家死过人,而是还有谁家没有死过人”的瘟疫里,白吴氏——吴仙草也表现出了一个传统女人的“风范”。

在人们都躲避瘟疫的时候,她留了下来,她说:“要是这屋里非走一个人不可,只有走我好”,这是一个拥有最传统的所谓的美德的女人,纵使她身体健全,纵使她对这个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需要人去牺牲,她一定是义无反顾的那一个。

在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她就表现出了平静。

文中这样说“……她便断定了自己走向死亡的无可更改的结局,从最初的慌乱中很快沉静下来”,还有后来丈夫为她哭泣,“她大为感动”。

一个女人的一辈子仅仅只是得到丈夫一次的哭泣,就笑得温柔说:“我说了我先走好!我走了就替下你了,这样子好。


她的一生都是为男人而活,为丈夫,为儿子。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变着花样的为丈夫做饭,为自己做老衣。

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她摸到他的手歉疚不堪地说:‘谁给你跟老三做饭呀’”这就是一个女人,一个被传统枷锁束缚的在传统道德规范下生活了一辈子的女人。

她一辈子好像也只向丈夫提出过一个请求:“你把马驹跟灵灵叫回来让我看一眼……”,可是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请求也没能实现,她为之服务一辈子的男人用一个谎言欺骗了她。

白嘉轩在鹿子霖疯了之后说过一句话:“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

”我想问问他在外做了一辈子公正耿直的族长,可曾做一天令妻子感动的丈夫。

也许他一辈子只对妻子撒过一次谎,那么这个谎也是不可饶恕的,因为他欺骗的是世世代代为家庭而活的女人!
我们常说阿Q无赖麻木,鲁迅先生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吴仙草呢?谁能给她一个公道,恐怕她的墓碑上上的字也是“亡妻白吴氏之墓”,而也不会加上“吴仙草”这个名字吧!
田小娥——夹缝中的蝴蝶
如果说吴仙草是封建宗法制下的男权文化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影响的一个
典型的体现,那么田小娥就是对这种男权统治反抗的悲剧代表。

在传统与新型观念交替的时代,敢于挑战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挑战男性的主导地位的人,没有好的结局。

她有自己的追求,但是,她没有自己的时代。

其实,在情感上我是非常不喜欢田小娥这一人物形象,但是,在理智上,我又不得不欣赏她。

她出身在一个秀才的家庭,有一定的文化思想,但是迂腐的父亲却把她卖给了郭举人做小老婆。

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只是买来了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符合他的举人身份的妾。

而田小娥的用途也只是“泡枣”,甚至连生孩子的自由都没有。

她在夫家只是洒扫庭院、洗衣做饭,完全不像一个大财东家的姨太太。

这些给予她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和伤害,而是对她的在身份上的压迫和侮辱。

这些加注在她身上的一切迫使她在见到黑娃的时候主动勾引他,这不仅仅是对性德渴望,也是一个活在传统里的女人对传统的反抗,她用让人最不齿的方式狠狠的打了传统一巴掌。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对田小娥持一种反对的态度,但是,我又不得不同情她,欣赏她。

她在去到白鹿村却得不到公公的赞同,也不被族长允许写入族谱,最后只能和黑娃住进村边的一方破窑洞里。

就算是这样,她也没有怨言,她把自己“勾引”来的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开辟菜园、养鸡养猪,一心只为这个家庭。

也没有得到“腰挺得又硬又直”的族长的肯定。

及到后来,黑娃因为农协的事而逃跑,这个女人也在这个不待见、鄙夷她的村子里求人,希望他们救救自己的丈夫,如果说田小娥是一个完全沉迷在肉欲里的不知廉耻的女人,那么在这个时候她就会开门让狗蛋进来,而不是走到太阳底下让那些不齿她的人辱骂讽刺。

她为了自己的丈夫终于让鹿子霖进来了自己的家,当她知道这个虚伪的人在欺骗她之后,她也义无反顾的把尿洒在了他的脸上。

她用自己唯一的资本——身体摧毁了族长的脸面,她让他昏在了她的家门口。

她的放荡、堕落也许都不是出自她的心底,她只是对这个让她无能为力的社会做出了她自己认为最有力的反抗。

她被她的社会抛弃,所以,她就反过来反抗他。

在她死了以后,借鹿三之口喊出了自己的抗争“我到白鹿村惹了谁了?我没偷掏旁人一朵棉花,没偷扯旁人一把麦苗柴禾,我没骂过一个长辈,也没搡戮过一个娃娃,白鹿村为啥容不得我住下,我不好,我不干净,说到底我是个婊子,
可黑娃不嫌弃我,我跟黑娃过日子。

村里住不成,我跟黑娃搬到村外烂窑里住。

族长不准俺进祠堂,俺也就不敢去了,咋么着就还不容让俺呢?……”这就是一个女人对传统最有力的斥责!
白灵——蜕变的精灵
吴仙草、田小娥是死在传统的大山的牺牲品,那么,白灵就是对传统的一个救赎。

她拥有女孩子所有的优点:善良、美丽、活泼、聪颖,她才是白鹿原上那个带来希望的神秘的白鹿。

她从一开始就具有反抗的意识,主动追求新的思想、追求自由的婚姻、追求正义的革命。

就连神仙般的朱先生都说她:“习文可以治国安邦,习武则可能统帅千军万马。

”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她注定的与众不同。

她出身在一个宗法制思想非常严重的家庭里,却最终以性命威胁父亲进入了新式学堂,并且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

她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与父亲撕破了脸,与兆海私定终身却因为理想的不同分道扬镳,这也体现了她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

这不仅仅是与恋人的决裂,更是与传统的价值观、封建道德的彻底决裂。

在后来的雨鹿兆鹏的几次相处中,发现了他的优点并且与自己志同道合,自然而然的就走在了一起,实现了婚姻自主。

她志愿加入共产党后爱党敬党、积极组织学生起义,并且严守党的秘密,最终因为反“右倾”的错误思想而为党捐躯,走完自己光荣而坚定的一生。

但是,她最后的死亡不仅是生命的终止,也是因为反抗的力量太单薄而暂时变弱的反传统的悲哀。

从吴仙草到田小娥再到白灵三个女人她们有不反抗到反抗再到反抗初有成效,这是女人的故事,让男人靠边站吧!
文中更有神仙般朱先生喊自己妻子为母亲,更有“闯荡半生、混账半生、糊涂半生”的黑娃喊自己的妻子高玉凤也为母亲。

这一个称呼就是在传统里以传统方式得到肯定,既是欣慰,又不乏悲哀。

《白鹿原》是一部浩荡的英雄史,也是女人的反抗史,虽不是最浓墨重彩、慷慨悲壮的一笔,但一定是最光亮闪耀的一笔。

她们就是一代先驱,在封闭愚昧的白鹿原上敲响了鼓点,并在封建的祠堂里震荡、回响,并经久不衰,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