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白鹿原》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分析陈鹏(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00)摘要:《白鹿原》被誉为一部“民族的秘史”,展现了上个世纪渭河平原五十多年的变迁历史。

小说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有以白灵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女性;有不甘于命运的安排,用身体反抗封建礼教,最后以悲剧收场的田小娥;有被丈夫抛弃,却不得不顶着“贞操牌坊”守活寡过日子的鹿冷氏。

这三位女性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广大女性的缩影,笔者将从这三类人物性格特点入手,分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白鹿原;白灵;田小娥;鹿冷氏;封建礼教;悲剧命运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8)05-0046-04收稿日期:2018-08-04作者简介:陈鹏(1992-),女,聊城大学文学院2017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1]4,《白鹿原》所带给我们的厚重感正好符合巴尔扎克的这句话。

白鹿原是传统文化、封建礼教的缩影之地,而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女性,不可避免地成了社会的牺牲品。

当时的白鹿原正处于新旧文明交替的时期,一部分人因为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女性意识逐步觉醒,向往自由,主动地追求事业和爱情,向吃人的礼教发起反抗,以白灵为代表;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做出了前卫的行为,触碰到了封建礼教,贞操道德这根“高压线”,被一些封建制度的卫道士们抨击,以田小娥为代表;还有一部分人在新旧文明的夹缝里艰难生存,被丈夫抛弃,虽然已经有了反抗的意识,但被贞操道德观念所绑架,将自己困在牢笼里,最终导致心灵扭曲,彻底灭亡,以鹿冷氏为代表。

笔者将对导致这三种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烈士之殇,白鹿精灵———白灵白鹿精灵是白鹿原上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孕育的精灵。

白灵是白鹿精灵的化身,但是白灵并没有成为传统思想的维护者,而是向封建礼教发起了反抗,她的反抗显示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白灵开启了白鹿原女性生活新的一页,她向往个性自由,追求平等解放,为处于闭塞环境中的人们带来启蒙和希望,就像曾经白鹿“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1],但是白灵思想上的启蒙远远比白鹿物质上的给予更有价值。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3汉语言1班姜童摘要:《白鹿原》作为一部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的作品,描绘了从清朝到新中国建立的这一段时间里众多重大历史事件。

而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白鹿原这片深处中国腹地、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甚至作为“封建堡垒”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女性的悲剧,这些悲剧不仅与女性自身的性格有关,更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历史背景有关。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结合性文化与贞操观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来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解读这些悲剧的成因。

关键词:白鹿原;女性主义;悲剧巴尔扎克曾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鹿原》通过其深厚的历史意蕴与文化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画卷。

中国从来以自身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著称于世。

然而,这是助力也是羁绊。

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灿烂的文明,还有悠久的男权社会传统和在男权统治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

这种文化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它不仅为男性谋取社会权利与地位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更为女性带去了深重的苦难。

我国性文化的演变与这种文化的影响性与权利从来相伴相随,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可以很好地揭示男权在我国社会中的一步步发展与巩固。

我国的性文化大体经历了从原始生殖崇拜到先秦较开放的性风俗再到魏晋汉唐时期风雅的性文化直至最后宋明理学时期“存天理,灭人欲”的疯狂时代的过程。

男性在理学发展和兴盛的时期掌握了社会几乎一切特权,并且并未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丧失这些特权,相反男性的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增强,直至清朝灭亡、新思想的传入。

恩格斯曾经说:“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

”女性的权利随着性自由的一步步缺失而逐步衰微,这种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随着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统治手段的进一步加强而愈演愈烈,女性也在这种统治下逐步趋于弱势地位。

白鹿原上的精灵 - 论《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白鹿原上的精灵 - 论《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白鹿原上的精灵 - 论《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白鹿原上的精灵――论《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姜敏(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00)摘要《白鹿原》中女性的命运是悲惨的。

吴仙草全部的人生价值就在“顺从、服从”中得到体现。

白灵是有着觉醒意识的新女性,但最终死在战友们的手下。

田小娥则是不幸女性中的最不幸者,她在屈辱境地中抗争的最终结果是被男权社会以更残酷的方式进行惩罚。

本文从分析三位女性的悲剧性入手,揭示了造成女性不公命运的根源依然是以封建礼教为标准的男权社会。

主题词《白鹿原》女性形象悲剧性《白鹿原》是当代文坛上少有的一部描写乡村题材的力作,这部极具黄土高原情韵的长篇小说,叙述了渭河平原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以白、鹿两大家族恩怨纷争为背景的旧时期中国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史诗”般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鲜明,其中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命运多舛的女性。

在《白鹿原》这个以封建宗教为历史背景的典型性男权社会里,无论哪种类型的女性,总是像流星一样用瞬间的光辉点缀了男性的夜空,然后无息地陷入了难以逃脱的悲剧命运,用无奈和凄惨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一、吴仙草――闪耀着母性光辉的圣女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详细渲染了白嘉轩的六娶六丧,于是仙草便在笼罩着悲情的神秘色彩中出场了。

当白嘉轩在雪地里发现了传说中为白鹿化身的“吉祥草”之后,他娶了第七房也就是他的最后一房女人,而这房女人的名字就是“仙草”。

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不是,这是作者精心、巧妙地安排,他将精灵之气和草的宁静、平凡品性融和到她身上,使她成为作者在小说中母性形象的最佳代言人,在她身上完美地体现着封建礼教对女性所要求的种种行为规范。

思想里根深蒂固的顺夫、从夫意识使她在新婚之夜情愿以自身的牺牲成就丈夫,为白嘉轩..结束了缠绕他的“霉运”,从此好运接踵而来。

她本身就是男权文化安排在白嘉轩生命里的一株仙草。

她以“母性般的灵性”佑护着这个“仁义之家”。

《白鹿原》人物分析

《白鹿原》人物分析

《白鹿原》人物分析《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白鹿原上百年的变迁与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困境。

本文将对《白鹿原》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以揭示他们的性格、命运和作用。

首先,杨六娘是《白鹿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她是白鹿村第一代杨家的女儿,聪明机智,勇敢果敢。

她嫁给了二弟,却因为家族的恩怨而饱受痛苦。

她在家庭和命运的纠葛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个性,最终成为了杨家的支柱。

她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村妇女的坚强和无私,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束缚和无奈。

其次,六爷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

他是白鹿村的首任村长,有着高风亮节的操守和坚定的信仰。

他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保护村庄的利益,但最终却因为家族和政治的纠葛而陷入困境。

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村领导者的责任与困境,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第三个人物是元光。

他是杨家第二代的核心人物,也是全书的叙述者。

他在书中扮演了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通过回忆和讲述,将白鹿原的故事展现给读者。

他通过对自己家族的回忆和反思,探讨了白鹿村的命运和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

他的形象代表了传统乡村的智者,同时也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反思。

最后,白嘉轩是《白鹿原》中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的人物。

他是白鹿村的首富,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成为了一个富有和成功的人物。

他在面对命运的选择时,选择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最终导致了家族破裂和自身的失败。

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人和势利小人,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在面临选择时的迷茫。

综上所述,《白鹿原》中的几个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人性特征。

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和描绘,陈忠实成功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使读者对农村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该小说因此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白鹿原》女性角色研究

《白鹿原》女性角色研究

《白鹿原》女性角色研究《白鹿原》是中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背景,讲述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白鹿原人民的繁荣和逐渐覆亡的历程。

小说的女性角色塑造丰富多样,她们面对家庭、社会、爱情等方面的冲突,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呼声。

一、“弱者”:隶属于权力和男性的比较弱势地位小说塑造的女性角色中,有许多是依附于男性的相对弱势地位。

常常被描述为受制于家庭和社会压力,甚至个人自由和尊严都受到了威胁。

比如,金凤婆婆在家庭中被视为“累赘”,当她的男人去世后,就岌岌可危;巴图夫人在家里也要被长辈或者丈夫压抑,无法自由表达。

这些女性的命运往往受到权力结构的影响。

二、“反叛者”:强调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立在小说中,也有些女性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意识,有过强烈的反叛心理。

比如,担任维权者的苏娘、不顾家庭劝阻选择离家的福娘、认为自己应该自由选择爱情的杨二嫂等。

这些女性表现出了独立精神,她们的行为与言语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封建社会的规范,希望称为人类和家庭的平等成员。

三、“牺牲者”:受到家庭和社会压力的牺牲同时,小说也描绘了许多女性在个人利益和做出牺牲之间进行抉择的场景。

她们被塑造成了伟大的母亲、贤妻良母、乡村好妇女。

比如,花妈、岳父娘、王氏,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婚姻、生育、家务让家庭得以繁盛。

这样的女性角色展现出极高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但她们的牺牲也受到了社会的制约和利益的剥夺。

四、“反抗者”: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反抗除了以上三类角色,小说也塑造了一些能够不断反抗、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女性角色,其中代表人物是开小巧。

她追求自由的心态强烈,致力于为家庭发声,为自己争取喘息的空间。

她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看待事情并不遵循传统思维,而是根据自身体验和经历去思考。

开小巧的强烈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向着封建秩序发起了挑战。

综上所述,女性角色在《白鹿原》中形象丰富多样,有弱者也有强者,有牺牲者也有反叛者。

毕业论文-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男权阴影下女人的悲剧

毕业论文-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男权阴影下女人的悲剧

[论文正文]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男权阴影下女人的悲剧[内容提要]《白鹿原》中的女性因为无法获得男性世界的认同被赋予了悲剧命运,所表达的实质是男性强势性别群体对女性弱势性别群体压制的霸权意识,封建糟粕即男权文化至上思想是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这个恢弘的如史诗般的著作中,在宗法制传统精神的侵淫下,女性的命运可想而知,文中的田小娥、白灵、朱白氏、鹿家大儿媳等在男权阴影下演绎着一个个的悲剧。

关键词:男权、生命力、悲剧、命运、压抑、牺牲品、意识专业编码:11753一、女性的诱惑—--田小娥(与男人抗争的无能,使一个依附于男性的女性生命成了男权至上思想的牺牲品。

)二、原上的精灵—--白灵(完全按照男性的标准尺度培植的女性,在争取民主和自由的过程中逃不脱自身的悲剧命运,终成为男权文化的牺牲品。

)三、贞洁的圣女----朱白氏、仙草(圣女型女性因为回避了自我,没有主体性价值而变成了只是为满足男性心理需求而存在的工具。

在被剥离了所有女性基本生命需求的过程中变成了男权文化的牺牲品。

)男权文化的牺牲品—--鹿家大儿媳(正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幸福的渴望让他成为男权文化下一个最无辜牺牲品)男权阴影下女人的悲剧——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白鹿原》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风波突起的白鹿原作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 原上发生的一幕幕活剧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政治文化角度看, 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 有以鹿兆鹏、韩裁缝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 有以鹿兆谦( 黑娃), 大姆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

以民间文化角度看, 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 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

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 相互融汇交织, 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在这个恢弘的如史诗般的著作中,在宗法制传统精神的浸淫下,众多的男性形象被人们广泛关注,往往忽视了与男人共同构筑世界的另一半——女性。

《白鹿原》女性人物形象分析1

《白鹿原》女性人物形象分析1

湖北文理学院2012-2013学年(下)当代小说研究期末考查作业汉语言文学1011班2010102122 宋雅白鹿原上的女人——读《白鹿原》《白鹿原》讲的是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 一轴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画卷, 一个家庭的两代子孙争夺白鹿原统治争斗不已。

争天下仿佛是男人们的事情, 但是, 男人站在背后的女人却无人提及。

偌大宽阔的白鹿原上只有四个女人, 四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女人, 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女人。

她们有的传统、勤劳, 有的大胆、叛逆, 更有的或许放荡、不堪, 但是, 他们是有自己的名字。

《白鹿原》的开篇是: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读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 白嘉轩娶过七个女人, 而鹿子霖有许多个相好的。

这许许多多的女人里只有四个女人用自己的一生换的一个名字。

而开篇的头一句话就统领了全文, 他告诉我们这是男人们的故事, 女人就靠边站吧, 站在男人身后, 默默无闻的吧, 就这样一辈子吧!白鹿原上有名姓的四个女人, 她们分别是: 吴仙草、田小娥、百灵、高玉凤。

总体上来说她们有名字也是因为男人,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自古以来, 都有许多规范是专为女子设立的: 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这些道德准则在建立之初就是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设定的。

这是儒家的思想, 并在历代的统治中占有绝对的、正统的地位。

它们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女人的身上, 让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大事中站在男人的背后沉浮, 在死后也没有博得身后名。

那么, 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 白鹿原上的这四个女人是怎样这一部关中大戏中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名字呢?是因为男人吧?吴仙草——最后的传统开篇说过, 白嘉轩七娶六殇, 而他娶的第七个女人——第七个娶回来并且活下来的女人。

作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 但是在白家这个活下来的女人是在原上对白嘉轩的“妖怪”的谣言中活下来的, 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身体, 她带来的也是白家的“面子”“荣誉”。

女性的挽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女性的挽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女性悲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摘要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构成了新时期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作品中重点描述了传统社会中的几大类女性,不管她们有着怎样不同的性格和家庭背景,她们最后的结局都十分悲惨。

本文将着重分析作品中三类女性的形象,从中挖掘出造成其悲剧结局的原因,对其进行反思总结。

关键词:女性分析悲剧因素正文目录一、《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3)(一)传统观念操控下的的践行者 (3)(二)传统文化毒害中的牺牲者 (3)(三)传统社会的叛逆者 (5)二、《白鹿原》中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 (5)(一)欲望因素 (5)(二)政治因素 (6)(三)传统文化因素 (6)三、思想启示 (8)参考文献 (9)女性悲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白鹿原》是一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以白鹿原白鹿两大家族三代子孙间的斗争来真实地展现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近50年间中国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剧烈冲突。

作品中塑造了在传统宗法制度浸润下的众多男性形象,比如白嘉轩、鹿子霖等,而这部作品中所推出的众多与男人共筑世界的女性形象也同样风姿绰约,备受关注。

《白鹿原》中这一群女性形象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有“贤妻良母型”的吴仙草,有“叛逆淫荡”型的田小娥,有“敢想不敢行动”的鹿冷氏,更有“聪明反叛”的先进人士白灵。

然而,这几位女性形象不论是性格还是家庭背景或是生活背景如何不同,她们得到的结局都几乎称得上是“厄运”。

本文主要从欲望因素、政治因素、传统文化因素这三个方面来对《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分析她们的悲剧命运。

一、《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一)传统观念操控下的的践行者吴仙草是白嘉轩的第七房妻子,是盘龙镇中药材收购店掌柜吴长贵的三女儿。

按照常理来讲,作为盘龙镇四大富户之一的吴长贵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传说“命硬连续克死六房女人,而且那东西上头长着一个有毒汁的倒钩,能把女人的心肺肝花全都捣得稀烂,铁打的女人也招架不住1”的白嘉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文理学院2012-2013学年(下)当代小说研究期末考查作业汉语言文学1011班 22 宋雅
白鹿原上的女人
——读《白鹿原》
《白鹿原》讲的是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一轴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画卷,一个家庭的两代子孙争夺白鹿原统治争斗不已。

争天下仿佛是男人们的事情,但是,男人站在背后的女人却无人提及。

偌大宽阔的白鹿原上只有四个女人,四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女人,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女人。

她们有的传统、勤劳,有的大胆、叛逆,更有的或许放荡、不堪,但是,他们是有自己的名字。

《白鹿原》的开篇是: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读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白嘉轩娶过七个女人,而鹿子霖有许多个相好的。

这许许多多的女人里只有四个女人用自己的一生换的一个名字。

而开篇的头一句话就统领了全文,他告诉我们这是男人们的故事,女人就靠边站吧,站在男人身后,默默无闻的吧,就这样一辈子吧!
白鹿原上有名姓的四个女人,她们分别是:吴仙草、田小娥、百灵、高玉凤。

总体上来说她们有名字也是因为男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自古以来,都有许多规范是专为女子设立的: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些道德准则在建立之初就是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设定的。

这是儒家的思想,并在历代的统治中占有绝对的、正统的地位。

它们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女人的身上,让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大事中站在男人的背后沉浮,在死后也没有博得身后名。

那么,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白鹿原上的这四个女人是怎样这一部关中大戏中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名字呢是因为男人吧
吴仙草——最后的传统
开篇说过,白嘉轩七娶六殇,而他娶的第七个女人——第七个娶回来并且活下来的女人。

作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在白家这个活下来的女人是在原上对白嘉轩的“妖怪”的谣言中活下来的,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
身体,她带来的也是白家的“面子”“荣誉”。

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为白嘉轩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她完成一个女人的最基本的三种身份。

在历来的传统里,女人只是生殖工具,在其本质上只是工具,而不是一个人。

这就是女性的悲哀。

她的到来也为白家带来了新的财富,这是她对白家额外的贡献,在某种意义层面上,她就是白家的功臣。

在那场“人们悄悄算计的已经不是谁家死过人,而是还有谁家没有死过人”的瘟疫里,白吴氏——吴仙草也表现出了一个传统女人的“风范”。

在人们都躲避瘟疫的时候,她留了下来,她说:“要是这屋里非走一个人不可,只有走我好”,这是一个拥有最传统的所谓的美德的女人,纵使她身体健全,纵使她对这个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需要人去牺牲,她一定是义无反顾的那一个。

在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她就表现出了平静。

文中这样说“……她便断定了自己走向死亡的无可更改的结局,从最初的慌乱中很快沉静下来”,还有后来丈夫为她哭泣,“她大为感动”。

一个女人的一辈子仅仅只是得到丈夫一次的哭泣,就笑得温柔说:“我说了我先走好!我走了就替下你了,这样子好。


她的一生都是为男人而活,为丈夫,为儿子。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变着花样的为丈夫做饭,为自己做老衣。

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她摸到他的手歉疚不堪地说:‘谁给你跟老三做饭呀’”这就是一个女人,一个被传统枷锁束缚的在传统道德规范下生活了一辈子的女人。

她一辈子好像也只向丈夫提出过一个请求:“你把马驹跟灵灵叫回来让我看一眼……”,可是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请求也没能实现,她为之服务一辈子的男人用一个谎言欺骗了她。

白嘉轩在鹿子霖疯了之后说过一句话:“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

”我想问问他在外做了一辈子公正耿直的族长,可曾做一天令妻子感动的丈夫。

也许他一辈子只对妻子撒过一次谎,那么这个谎也是不可饶恕的,因为他欺骗的是世世代代为家庭而活的女人!
我们常说阿Q无赖麻木,鲁迅先生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吴仙草呢谁能给她一个公道,恐怕她的墓碑上上的字也是“亡妻白吴氏之墓”,而也不会加上“吴仙草”这个名字吧!
田小娥——夹缝中的蝴蝶
如果说吴仙草是封建宗法制下的男权文化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影响的一个
典型的体现,那么田小娥就是对这种男权统治反抗的悲剧代表。

在传统与新型观念交替的时代,敢于挑战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挑战男性的主导地位的人,没有好的结局。

她有自己的追求,但是,她没有自己的时代。

其实,在情感上我是非常不喜欢田小娥这一人物形象,但是,在理智上,我又不得不欣赏她。

她出身在一个秀才的家庭,有一定的文化思想,但是迂腐的父亲却把她卖给了郭举人做小老婆。

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只是买来了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符合他的举人身份的妾。

而田小娥的用途也只是“泡枣”,甚至连生孩子的自由都没有。

她在夫家只是洒扫庭院、洗衣做饭,完全不像一个大财东家的姨太太。

这些给予她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和伤害,而是对她的在身份上的压迫和侮辱。

这些加注在她身上的一切迫使她在见到黑娃的时候主动勾引他,这不仅仅是对性德渴望,也是一个活在传统里的女人对传统的反抗,她用让人最不齿的方式狠狠的打了传统一巴掌。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对田小娥持一种反对的态度,但是,我又不得不同情她,欣赏她。

她在去到白鹿村却得不到公公的赞同,也不被族长允许写入族谱,最后只能和黑娃住进村边的一方破窑洞里。

就算是这样,她也没有怨言,她把自己“勾引”来的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开辟菜园、养鸡养猪,一心只为这个家庭。

也没有得到“腰挺得又硬又直”的族长的肯定。

及到后来,黑娃因为农协的事而逃跑,这个女人也在这个不待见、鄙夷她的村子里求人,希望他们救救自己的丈夫,如果说田小娥是一个完全沉迷在肉欲里的不知廉耻的女人,那么在这个时候她就会开门让狗蛋进来,而不是走到太阳底下让那些不齿她的人辱骂讽刺。

她为了自己的丈夫终于让鹿子霖进来了自己的家,当她知道这个虚伪的人在欺骗她之后,她也义无反顾的把尿洒在了他的脸上。

她用自己唯一的资本——身体摧毁了族长的脸面,她让他昏在了她的家门口。

她的放荡、堕落也许都不是出自她的心底,她只是对这个让她无能为力的社会做出了她自己认为最有力的反抗。

她被她的社会抛弃,所以,她就反过来反抗他。

在她死了以后,借鹿三之口喊出了自己的抗争“我到白鹿村惹了谁了我没偷掏旁人一朵棉花,没偷扯旁人一把麦苗柴禾,我没骂过一个长辈,也没搡戮过一个娃娃,白鹿村为啥容不得我住下,我不好,我不干净,说到底我是个婊子,可
黑娃不嫌弃我,我跟黑娃过日子。

村里住不成,我跟黑娃搬到村外烂窑里住。

族长不准俺进祠堂,俺也就不敢去了,咋么着就还不容让俺呢……”这就是一个女人对传统最有力的斥责!
白灵——蜕变的精灵
吴仙草、田小娥是死在传统的大山的牺牲品,那么,白灵就是对传统的一个救赎。

她拥有女孩子所有的优点:善良、美丽、活泼、聪颖,她才是白鹿原上那个带来希望的神秘的白鹿。

她从一开始就具有反抗的意识,主动追求新的思想、追求自由的婚姻、追求正义的革命。

就连神仙般的朱先生都说她:“习文可以治国安邦,习武则可能统帅千军万马。

”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她注定的与众不同。

她出身在一个宗法制思想非常严重的家庭里,却最终以性命威胁父亲进入了新式学堂,并且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

她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与父亲撕破了脸,与兆海私定终身却因为理想的不同分道扬镳,这也体现了她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

这不仅仅是与恋人的决裂,更是与传统的价值观、封建道德的彻底决裂。

在后来的雨鹿兆鹏的几次相处中,发现了他的优点并且与自己志同道合,自然而然的就走在了一起,实现了婚姻自主。

她志愿加入共产党后爱党敬党、积极组织学生起义,并且严守党的秘密,最终因为反“右倾”的错误思想而为党捐躯,走完自己光荣而坚定的一生。

但是,她最后的死亡不仅是生命的终止,也是因为反抗的力量太单薄而暂时变弱的反传统的悲哀。

从吴仙草到田小娥再到白灵三个女人她们有不反抗到反抗再到反抗初有成效,这是女人的故事,让男人靠边站吧!
文中更有神仙般朱先生喊自己妻子为母亲,更有“闯荡半生、混账半生、糊涂半生”的黑娃喊自己的妻子高玉凤也为母亲。

这一个称呼就是在传统里以传统方式得到肯定,既是欣慰,又不乏悲哀。

《白鹿原》是一部浩荡的英雄史,也是女人的反抗史,虽不是最浓墨重彩、慷慨悲壮的一笔,但一定是最光亮闪耀的一笔。

她们就是一代先驱,在封闭愚昧的白鹿原上敲响了鼓点,并在封建的祠堂里震荡、回响,并经久不衰,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