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措施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摘要:分娩是妇女一生中所经历的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
但是在此期间,产妇因为身体上和社会角色的变化,相应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
尤其以分娩前变化为著。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产科护理也不例外。
产妇临产前的心情有一定紧张、恐惧、焦虑等不同心理状态,她们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的改变,常使她们处于一种应激状态。
因此,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是否能顺利分娩,以及产后产妇的恢复、母乳喂养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临产心理;分娩;护理措施1 心理状态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大致可为如下三种:紧张孤独心理状态;恐惧忧虑心理状态;兴奋和忧伤心理状态。
而这些状态因素又是互为因果的。
所以,提高助产人员的基本素质,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这就要求助产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护德,精湛的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知识;仪表端庄,语言亲切诚挚,热情的对待每一位入院产妇,解除其紧张的心理。
初产妇通常产程较长,自怀孕后自周围人的经验之谈,以及她们对分娩镇痛的渲染、夸大,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大多数初产妇对即将面临的分娩产生一种恐惧感。
有些女同胞因为忙于事业,结婚的年龄相对较大,她们认为自己年龄大,怀孕后有可能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因为某些高危因素需要手术分娩,因为对手术的不了解,害怕用了麻药,会对未出生的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她们对分娩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因为对分娩的不了解。
当进入规律宫缩,产妇往往对出现的剧烈镇痛不能耐受,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
因而想尽快结束分娩。
或期望医护人员能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这种疼痛。
这种愿望往往不能实现。
产妇会认为家人对她不体贴,医护人员对她的痛苦视之无睹,漠不关心,而易产生怨恨的心理。
这就要求助产人员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言行谨慎,尤其注意语言艺术,以免对产妇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护理

2 心 理护 理
在 初产 妇 中 ,大部 分 的孕 妇 在胎 儿娩 出后 ,心理 状 态是 :
兴奋 激 动或 者 表现 的失 落 和沮 丧 。强 烈 的情 绪反 应可 以直接 作 2.1 临产前 的初 产妇 心理护 理 初 次 临 产 的产 妇 的 临产 前 心理 特 点 :由 于对 临产 状 况 了 用 大脑 皮层 继 而影 响 子宫 收缩 ,容易 出 现宫 缩乏 力而 大 出血 。
体 在为 分 娩做 准备 工作 。告诫 产妇 在 内心 中要 相 信胎 儿 和 自己 3 结 果 与 讨 论
的能量 ,一定 能够顺 利生 产下来 。
心 理 护理 可 以有效 的解 除初 产妇 的 心理 负担 ,有利 于生 产
对 于 初 次 生 产 的 产 妇来 说 ,不 安 、不 信 任 和 紧 张是 最 容 的顺 利 进 行 。在 近几 年 的护理 工 作 中 ,不断 探讨 初 产妇 的心 理
症状 以及宫 缩 和分 娩 的关 系 ,像 产 妇介 绍 :如 何利 用 宫缩 问歇 身边 。
时 间少 量多 次进 食 ,如 何做 临 产前 的有 效 动作 ,进 入 临产 时 如
新 生儿 娩 出后 ,为 了解 除 产妇 的担 心 ,护 士 应该 首先 告诉
产 妇婴 儿是 健 康 的 ,并 且无 畸形 。如 果 可以尽 可 能早 一些 把 婴
护 理 园地 .
.
.
健康必读杂志 201 0年7月 第7期 Health must—read Magazine 2010 July No1.7 初 产 妇 临产 时 的Fra bibliotek 理 护 理
王 小 兰 【中图分类号 】R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0)O7一O138一O1
分娩前后产妇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研究现状

分娩前后产妇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研究现状在分娩过程中,产程进展顺利与否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对保障母婴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常引起宫缩乏力、产程延长、难产、产后出血等。
现将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分娩前后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恐惧和焦虑心理:孕妇担心陌生的分娩环境、宫缩痛,害怕周围产妇痛苦地呻吟或喊叫、担心阴道分娩不成功再行手术,产程中表现为紧张不安、拒绝饮食和休息。
产前各种检查如肛门指诊、人工破膜、阴道检查、导尿、胎心监护等都会引起产妇的不适而使其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产妇担心疼痛、出血、发生难产、胎儿性别不理想、胎儿畸形等,致使情绪紧张,处于焦虑状态。
依赖心理:产妇人院待产后期望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为她们接生和手术,期望得到一流的护理、更好的待产、分娩及休养环境;从怀孕就受到亲人和社会的重点保护,在分娩过程中,依赖有经验的医生、助产士为其助产[1]。
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剖宫产及术后镇痛技术的发展使剖宫产痛苦减轻,致使有些产妇依赖剖宫产。
矛盾心理:产妇对即将出生的新生命抱着期待、喜悦的心情,另一方面对分娩心怀恐惧,担心分娩不顺利、胎儿是否畸形、胎儿安危、胎儿性别、难产、自己能否做好母亲等,随着分娩的临近,烦恼、恐惧加重,为能否分娩一个理想的孩子而感到忧虑和紧张。
自尊心降低:自尊心低会导致抑郁、孤独、疏离社会,严重影响他们生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全面健康。
在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让他们改变以前对事态的瞻望,重新看待人和事,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进人和社会、人和人的和谐关系,从而增强自信,提高自尊心。
攻击行为:由于无病状态下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妇女在分娩前后经常无法适应,产生抑郁、忧虑、不安、害怕等不良情绪,进而可能发展为烦躁、易怒、具有攻击性等行为。
心理护理措施分娩是否顺利与孕产妇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周围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临产前护理:①产前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时应避免使用书本化的语言向产妇灌输知识。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随着妇产科学的发展,精神心理等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备受重视。
产妇的心理表现和其整个产妇都密切联系。
生产对产妇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初产妇,怀孕晚期产妇经常会感到紧张等心理表现。
产妇由于对生产缺乏了解,一般多是从他人处听来的,故会生产时的疼痛有恐惧感,长期以往会导致产妇的不良心理加剧,影响其整个生产过程。
严重的不良心理会导致产妇生产中易于出现难产等情况[1-5]。
故护理人员应改善产妇此类心理变化,消除产妇的不良心理,保障产妇各个产程的安全。
笔者对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进行阐述,如下。
1 对产妇心理表现分析情况1.1 恐惧紧张心理初产妇通常从怀孕到分娩期间,经常会从周边的人、电视或电脑上获得妊娠、分娩的有关信息。
这些信息多是来自经验之谈,没什么权威性,更多的是渲染和夸大其痛苦,这就对初产妇造成了恐惧、紧张。
由于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大多数初产妇到临产时,会导致产妇出现严重的紧张心理,一些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还有一些产妇因为自身的年龄比较偏大,故会认为自己在生产时会发生难产,有手术指证的患者又担心手术及麻醉会对其造成伤害,对今后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产妇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1.2 烦躁心理临产时初产妇由于阵发性的疼痛剧烈,加之疼痛时间持久,而且还有增无减,特别是在产妇送入到产室时,因为其没有其他人相陪,故此时其会出现心理方面的紧张,多会表现为感到非常没有安全感,需要护理人员的安慰。
1.3 依赖心理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一名医术高明有一定经验的医务人员陪伴着直至分娩结束无疑是每位产妇的殷切希望,因此实行“一对一”陪护可以很好来满足产妇的需求照顾心理。
1.4 怨恨心理在分娩时因为产妇会出现疼痛,且其出现的疼痛随时间而增加,一些产妇会将此疼痛怪罪于他人,埋怨自己的丈夫,想通过手术来减轻疼痛,希望医护人员给予其实施有效措施以降低疼痛。
有些产妇会因为疼痛从而对其家人及丈夫产生怨恨的想法,此心理表现会延续到产后,导致其不良心理加重。
对临产初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

状 , 后不 佳。 效的 抗结核 、 感染 处置对 缓解症 状 , 救其生 命有 重要・ 预 有 抗 挽
意义, 但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才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 提 高其生 活质量 , 终使 其痊 愈出 院 。 最
本 组以20年 l月一2l年i月我院收 治的3例肺 结核 芹腔 口结核患 o9 i oO 1 2
的产 妇应告诉 她预 产期并 不代表 分娩 期 , 并告诉 她医生 们会根 据 隋况作 出
高危孕妇( 巨大儿、 骨盆畸形等) 需手术分娩者, 惧怕麻药会对胎儿及个人产 生不 良影响 , 部分初 产妇 因对 胎儿 性别的 企盼 以及惧 怕胎儿 畸形 等 , 另有 导致初 产生 紧 张、 心理 。 恐惧
疲乏无力, 不能很好地配合, 有时受到助产人员的呵斥或责备等 , 产妇往往 会有筋 疲力尽 的 感觉 , 产生 孤独 无助 , 心有 余而 力不 足 的心理 。
2 护理 措 施
初产妇通常自怀孕到分娩这段时间里, 常从同事、 同学、 亲朋好友及书 本 等处接 受有关妊娠 、 娩的信 息。 分 在这 些信息 当中 , 自周围人的 信息最 来
对临产初产妇心理护理 的体会
刘 磊 ( 山东 省沂水县黄 山铺镇计生服务 中心 山东 沂水 2 60 ) 7 4 0
【 摘要 】 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作简要分 析。 随着产科学的发展。 精神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受到重视。 实施针对
性 的护理 措施 可 以减 轻 产妇 的各 种 心理 反应 程度 。 整 个 产程 中要热情 接 待孕 妇 , 在 关心 孕 妇 , 好孕 产 妇正 常分 娩知 识 的宣传 , 儆 讲解 影 响分 娩 的各 种 因 素 , 分 了解 孕 妇 各 方 面 的情 况 , 安 慰 、 充 多 多鼓 励 , 除其 陌 生 、 惧 、 安 全 感 , 而减 少 产 后 出血 , 短 产程 , 证 母 婴 平 安 。 消 恐 不 从 缩 保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孕产妇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时十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后果,本文对孕产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办法。
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鉴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产妇为初产妇,无经验。
加之社会家庭对分娩的重视程度提高,更增加了对分娩的精神紧张程度,孕产妇的心情更是十分复杂,因急躁,紧张,惊恐常可引起宫缩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泌乳减少,因此应该注意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分娩。
大部分孕妇临产前的共同心理活动是紧张,焦虑,恐惧,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帮助,关心,怕分娩时疼痛。
怕出血,怕难产,担心胎儿不正常,一旦出现产兆常表现出心慌意乱,吃睡不宁,高度紧张的心理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致造成原发性宫缩乏力,使分娩不能按正常进行,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熟练的专业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善于掌握孕产妇的不同心理,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的保健逐渐完善,孕产妇在怀孕期间、临产时的心理监护越来越被医务人员所重视。
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分娩时的障碍及产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至今后的健康。
1孕期妇女的心理护理1.1初产妇由于对生育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怀孕了就不免产生紧张的心理,应向其说明妊娠早孕反应的有关知识,保持心情舒畅,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少量多餐,顺利渡过早孕时期。
1.2随着早孕反应的减轻,随之而来的中、晚孕期间,腹部逐渐隆起,孕妇对婴儿期望较高并存在各种顾虑,担心胎儿不正常或畸形,是否漂亮,少数人考虑性别,应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向孕妇宣传优生优育、有关妊娠、分娩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各种科普知识,使她们对妊娠这一生理过程有所了解,认识到孕期的具体特点和可能出现的现象,学会自我保健和监护胎儿情况,并指导其丈夫关心体贴孕妇,稳定情绪,树立信心,从而解除孕妇的恐惧焦虑心理。
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论文

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关键词】初产妇;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22-02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产妇的心理状态良好与否和分娩的顺利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初产妇的比例大大增高,年龄趋向偏大,分娩时的良好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产妇的具体心理状态给以适时地心理护理,对产妇减轻疼痛,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官产率及难产发生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分娩前的心理特征及护理1.1 分娩前的初产妇的心理特点处于分娩前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
由于产妇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孕产次的不同,所以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需求也不相同。
1.1.1恐惧、紧张、兴奋心理初产妇开始都有一种喜悦与满足心理。
但随着临产后的阵痛出现,尤其是临近分娩时,来自亲朋好友的传说,以及目睹其他产妇的表现,心理压力逐渐增长。
其中以高龄初产妇且文化程度较高者为多。
她们往往多敏感,对自己能否正常分娩持怀疑态度。
另外一种初产妇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妊娠及分娩的一般常识。
由于宫缩所致的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导致心理反应过强,过分紧张与恐惧。
1.1.2担心、焦虑心理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初产妇在忍受疼痛的同时一方面期望尽快结束分娩。
一方面对自己能否生一个理想的孩子感到烦躁不安。
还有就是极少数孕妇,隐瞒其婚前的人流史甚至是手术史,担心对此次分娩有影响而感到不安。
种种原因导致一些产妇拒绝自然分娩,盲目要求剖宫产,增加了剖宫产率。
1.1.3 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顺利完成分娩。
由于心理压力的加大,导致产妇怕产痛,怕难产,怕胎儿发生意外。
入院待产后期望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为她们接生和手术,期望得到一流的护理,更好的待产、分娩及休养环境。
1.2心理护理措施在母婴健康、婴儿安全的前提下,为满足孕妇在分娩期的心理需求,根据产妇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以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
孕妇临产时的心理护理

产妇创造一个有亲切感 和安 全感 的环境 , 病室 内可以看看电 视, 看看分娩方面的录像 , 使产妇对分娩有所了解 , 知道 分娩 是一个正 常的生理过程 , 每个妇 女都必须经历 的 , 而减 是 从 少其紧张情绪 。对 产妇 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释 , 其与 使 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 听从指导 , 为顺利 分娩创造 良好 的条件 。 22 产 时 的心 理 护 理 : 妇 进 入 待 产 室 以 后 , 开 亲 人 , . 产 离 怕 孤 单 , 医 护人 员态 度 不 好 、 疼 、 出 血 、 难 产 等 。 根 据 怕 怕 怕 怕 产妇的这种心理 , 院安 排其最 亲近、 任的一名亲属 更换 我 信 衣帽、 鞋子进入 陪伴 , 同时有 一名助产人员床旁守护 , 亲切交 谈、 耐心解 释产妇提 出的一切问题 , 应用通俗易懂 的语 言 , 鼓 励产妇进食 、 水补充 能量 , 进 鼓励产妇 及时排尿 以利产 程的 进展。检查时动作 要轻 柔 , 将 进展 的情况 主动告 知 临产 并 妇, 让她们感觉 到 自己被重视 , 了解产妇 的内心想法 及心理 状态 , 不时的和她们 交 流思想 , 加她 们的 信心及 安全 感。 增 除此以外 , 助产人员在 护理 临产妇时应特别 注意表情 、 语言 护 理 。 表情 是 沟 通 护患 情 感 纽 带 , 神 在 表情 护 理 中 占显 赫 眼 的位 置 。柔 和 亲 切 的 目光 给 人 以安 慰 、 持 、 励 、 赖 , 支 鼓 信 冷 淡 的眼光 , 表明对人 漠 不关 心、 烦 , 厌 使临 产妇 自尊受 到侮 辱, 增加思想负担, 阻碍产程进展。产妇疼痛时 , 要指导其掌 握三大技巧 : 22 1 分散注意力 的技 巧 : .. 给产妇选择一个 实际或 想象的 事物作为注意点 , 比如, 让她想象朱出世小宝宝的模 样 , 指导 产 妇 将 注 意力 集 中 到此 点 , 其 从 疼 痛 不 适 上转 移 开 , 加 使 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措施
关键词】初产妇;心理状态;护理
妊娠分娩是妇女一生中所经历的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在此期间,妇女因为生理上及社会角色的变化,相应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尤以临产前的变化为著,而临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顺利分娩,产后母体恢复及母乳喂养的成功均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产科学的发展,精神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受到重视。
认为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分娩应激即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同时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
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概述。
1心理状态
1.1待产期
1.1.1恐惧心理初产妇通常自怀孕到分娩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们经常从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及书本等处接受到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在这些信息当中,来自周围人的信息最具权威性,因为这些是她们的经验之谈,而这些人往往将个人的经历加以渲染、夸大,由于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大多数初产妇到临产时对即将面临的分娩这一必然过程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常常感到害怕、恐惧和紧张,加之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更加重了这种感觉。
部分年龄较大者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巨大儿、骨盆畸形等)需手术结束分娩者,因为对手术不了解,惧怕麻药会对胎儿及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另有部分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多见于独生子或纯女户家庭)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导致初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1.1.2焦虑、不安心理一般来讲,产妇入院后都希望尽快分娩,早日出院,但因个体差异,胎位、胎儿大小、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这时,这些孕妇就会认为到期不分娩是一种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担心胎儿是否有问题,自己分娩是否会不正常等。
还有部分经济困难者,害怕不及时分娩会增加经济负担,因而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1.2临产期
1.2.1烦躁心理临产时初产妇因剧烈阵痛,觉得这段时间漫长无边,而疼痛却有增无减,尤其是进入待产室后,身边无家人陪伴,产妇易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不由自主的寒战、出冷汗等,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1.2.1怨恨心理有少部分初产妇因难以忍受临产时的剧烈疼痛,而将这种疼痛怪罪于腹中的胎儿,企盼能尽快处理掉胎儿或期望医护人员或家属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或缓解这种疼痛,当这种愿望一旦无法实现,则会认为家人及医护人员对她痛苦视之无睹,对她漠不关心,而产生怨恨心理。
1.3分娩期
1.3.1害羞心理分娩期因产妇此时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稍有缓解,但是因抬头下降,肛门坠胀感明显,产生便意,此时需要用腹压和肛提肌的力量,但是产妇往往因为惧怕大便(害羞)而不敢用全力,导致产程延长。
1.3.2无助心理经过第一产程较长时间的疼痛,到第二产程时,助产人员要求产妇配合尽可能地向下屏气,但是由于产妇体力消耗过大,体能补充不足而出现疲乏无力,不能很好地配合,有时受到助产人员的呵斥或责备等,产妇往往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产生孤独无助,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理。
2护理措施
2.1待产期首先对新入院患者护士要热情接待,介绍周围环境、病室的设施及住院的各项制度,使产妇尽快熟悉环境,介绍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感到和蔼可亲,减轻或消除其紧张情绪。
其次向患者宣讲有关分娩的一些知识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对分娩这一生理过程有一正确的认识。
对已到预产期的产妇应告诉她预产期并不代表分娩期,并告诉她医生们会根据情况作出处理的,即使不想马上采取措施,想等待自然分娩也是可以的,对胎儿及母亲不会有影响,更不会难产,让其消除顾虑。
对已过期的孕妇,报告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并让产妇及家属适当了解一些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耐心细致的说明,使产妇有所了解,主动配合,在进行操作时做到轻、细、稳。
在进行交谈时,要使用文雅和气、通俗易懂的语言,态度
要亲切、和蔼,使患者对你产生信任,使其精神、情绪都得以放松,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从而平静地过渡到临产期。
2.2临产期临产后因宫缩、胎儿下降等会引起阵发性腹痛、腰痛、肛门下坠感等一系列症状,特别是到加速期,宫缩增强、宫缩持续时间和强度不断增加,但间歇期相对缩短,对此,患者常常有较强的不适感和疼痛感,甚至有些体质较差或痛觉敏感者更是觉得难以忍受,因而心情烦躁,大喊大叫,并产生恐惧、孤独感,甚至怨恨情绪。
在此期首先护士要有强烈的同情心,不能对患者的哭闹、喊叫等行为责骂或者是熟视无睹,漠然置之,应针对其恐惧心理进行安慰及心理开导,消除其恐惧心理。
其次有意识地与患者多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给予一些生活上的帮助,例如:
可以问她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小便等,鼓励多进食,告诉她保存体力的好处,使患者能用自身的意志克制自己的行为,对部分极度烦躁、恐惧的患者,可酌情让家人陪伴,使患者获得一种安全感,必要时可使用一些镇静剂,帮助患者休息,同时给予安慰,体贴和鼓励的语言和行为引导,使患者感到受到了尊重、关心和重视,以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证充沛的精力,顺利分娩。
2.3分娩期因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相对减弱,而肛门下坠感和憋胀感增加,并伴有便意,此时护士应耐心安慰,告知有便意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也不必要害羞,在应该用力时大胆地向下屏气,并告知胎儿在产道时间过长的危害性,讲解分娩时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并询问是否口干,是否需要喝水等,尽可能满足产妇的正当要求,在宫缩间歇期可告诉产妇全身放松休息,适当地应用表扬、鼓励的语言,帮助初产妇解除畏惧、害羞、无助心理,使其放松心情,配合助产人员安全分娩。
3小结
大部分初产妇临产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烦躁、无助等心理状态,因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产妇的各种心理反应程度。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护士良好的心态可以调节孕妇的情绪,在整个产程中要热情接待孕妇,关心孕妇,做好孕产妇正常分娩知识的宣传,讲解影响分娩的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孕妇各方面的情况,多安慰、多鼓励,消除其陌生、恐惧、不安
全感,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平安。
【关键词】临产妇;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我们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产妇的影响。
当怀胎十月的胎儿即将出世,作为母亲感到紧张而兴奋,产妇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初产妇能影响子宫收缩和产程进展。
1产妇的心理探析
1.1恐惧肚子一疼,就大喊大叫,身体乱动,不能配合产程的顺利进展。
由于恐惧可以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紧张,使交感神经的活动功能超过了副交感神经的正常抑制能力,因此,一切外来刺激都会引起产妇的疼痛感觉。
1.2紧张对每一次的宫缩都高度紧张,不能良好地调节宫缩与间歇之间的关系,心理上不能处于最佳状态。
由于紧张而导致植物神经系统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子宫肌肉收缩功能紊乱,从而形成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妇体力、精力耗损。
1.3忧郁总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分娩,情绪低落,亦有人担心自己生下来的是女孩,遭到家人的不满意。
由于抑郁,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下丘脑发出的冲动减少,垂体后叶分泌的催产素减少,从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1.4急躁宫缩刚几个小时,就以为自己的孩子生的慢,总是着急、烦躁,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顺利待产。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作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2心理护理
(1)温馨待产室的设立:
设一个床单元,环境整洁,床头上备有鲜花,墙壁上有关于待产的图画和富有鼓励性的文字以及可爱的娃娃图像,有一种温馨的家的感觉。
允许丈夫陪伴妻子等待分娩,丈夫可以给妻子以精神安慰和鼓励,生活上的照顾和关心,丈夫的一言一行都会使妻子信心百倍,消除产妇的恐惧感。
(2)介绍产房的环境,使产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解释临产的各种征象,宫缩的特点,整个产程的时间,待产过程中出现的情况:
如腹痛、腰痛、小腿部肌肉痉挛、排便感、恶心、呕吐等,以及发生这些情况的处理方法,消除紧张感。
(4)助产人员做好自我介绍,对产妇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对产妇的询问耐心解答,做好心灵沟通。
(5)对存在重男轻女的产妇及家属做好思想说服工作,纠正其不正常的心态,嘱其家属多说些鼓励性的话,帮助产妇渡过这一时刻。
(6)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音变化,尽量在一个班上专人负责,在接班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详细介绍产妇的情况,并向产妇介绍值班人员的情况,给产妇一个信任感、依托感,消除其急躁情绪。
(7)对于已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或停滞的产妇更应加强护理,对无明显胎位异常者,要给予鼓励,嘱其进食水。
不能进食水者,可静点10%葡萄糖加ATP,维生素C,5%碳酸氢钠以补充热量和水分,缓解精神和体力的消耗,在恢复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加强宫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