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胃动力药剖析
促胃肠动力药物探析

促胃肠动力药物探析【摘要】促胃肠动力药物是目前国内外治疗FD研究较多、运用较广泛的一类药,也是目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药物,主要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节前神经元5-羟色胺受体(5-HT)、兴奋剂及具有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双重作用的新型促胃肠动力药物。
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几类促胃肠动力药物。
【关键词】促胃肠动力药物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伊托必利1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胃肠道有较多的多巴胺受体表达,多巴胺能够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节律和胃内压力,影响胃窦、十二指肠运动的协调性,多巴胺这些影响效应是通过激活多巴胺能受体起作用,但也有学者认为是通过肾上腺素受体起作用,该学者进一步通过动物活体研究认为多巴胺能通过胃肠道外的受体来影响胃肠道动力。
此类主要的代表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商品名:胃复安、灭吐灵)和多潘立酮(商品名:吗叮琳)。
胃复安是1964年合成的、临床上最早应用的促胃肠动力药,是中枢与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多潘立酮是20世纪90年代末第一个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避免了甲氧氯普胺的中枢不良反应。
这类药物可增加食管蠕动,促进胃的排空,同时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区而具有较强的抗呕吐作用。
甲氧氯普胺还能兴奋5-羟色胺受体,有更明显的胃排空效应。
尽管有关甲氧氯普胺的临床数据资料有限,在500等篇所做的系统评价中没有一篇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其纳入标准,但一些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甲氧氯普胺可能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效。
然而由于甲氧氯普胺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中枢的Dz 受体,大剂量长时间的使用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约10%~20%,使其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由于胃复安有注射剂,并有止吐作用,临床上目前多作为止吐药临时使用。
多潘立酮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常规剂量应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主要有口干、头晕、溢乳、月经不规则等。
(精选课件)促胃肠动力药 文献报告PPT幻灯片

.
14
Yang Y J, Chang S B, Baik G H, et al. Prokine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J]. Bmc Gastroenterology, 2017, 17(1):83.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 FD)
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 血生化及内镜等检查无异常发现 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
.
Page 3
药物治疗:无特效药+经验性治疗
1 抑制胃酸分泌
2 促胃肠动力
餐后饱胀、早饱为主
上腹痛、上腹灼热感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HT4受体
主要H2受体拮抗剂及
甲氧氯普胺的疗效与曲美布汀、 莫沙必利无显著差异。
甲氧氯普胺疗效优于伊托必利
多潘立酮也显示疗效优于伊托必利
.
16
甲氧氯普胺、曲美布汀、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对 FD的治疗效果优于伊托必利和阿考替胺。考虑到 与甲氧氯普胺或多潘立酮有关的不良事件,短期 内可使用曲美布汀或莫沙必利缓解FD的症状。
.
17
西沙必利、替加色罗
促胃动素释放,促胃排空但对食 管和下消化道无促动力作用
短期使用适合于各种病因的 胃轻瘫
长期口服疗效不确切
曲美布汀
外周阿片类受体激动药 对全胃肠道动力具有 “双向”调节作用 高动力时使其降低, 低动力时促进运动
.
11
各类促胃肠动力药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
12
5-HT4受体作用最能改善口-结肠转运效率
胃肠动力差,促胃肠动力药物有哪些?有何区别?

胃肠动力差,促胃肠动力药物有哪些?有何区别?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楚雄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消化道疾病伴有胃肠动力不足,因此,促胃肠动力药广泛用于消化道疾病的对症治疗。
促胃肠动力药可以促进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加强胃排空,缓解患者胃肠动力不足导致的腹胀、嗳气、呕吐、便秘以及胃食管反流等症。
临床上常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便秘等的治疗。
此类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以及曲美布丁等。
这些药物有着不同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对从食管到结肠的胃肠道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程度的促动力作用,并各有特点,以下逸仙药师为大家介绍。
1、甲氧氯普胺甲氧氯普胺又名胃复安、灭吐灵,是中枢性和外周性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可提高胃肠肌对乙酰胆碱敏感性,从而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排空,并能防止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
因为甲氧氯普胺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如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和泌乳素增多的副作用。
因此,这种药物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逐渐被新的促胃肠动力药所代替,目前多作为止吐药使用,因为其有较强的镇吐作用。
2、多潘立酮多潘立酮促胃动力作用强,是胃动力不足的常用药物。
多潘立酮的特点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内多巴胺受体几乎无拮抗作用,因此,不易导致锥体外系反应,但仍可在一些缺乏血脑屏障保护的中枢部位如垂体前叶(释放催乳素)产生效应,进而引起催乳素的过度分泌,对于老年男性长期服用可导致乳房肿胀、溢乳的副作用。
有研究提示在60岁以上患者或每日口服剂量大于30mg的患者中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可能更高,因此,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应谨慎,避免超过30mg/天或长期服用。
分泌催乳素的垂体肿瘤(催乳素瘤)、嗜铬细胞瘤、乳癌患者禁用。
另外,多潘立酮经过肝药酶CYP3A4代谢,与一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对CYP3A4酶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可导致多潘立酮的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升高,因此,禁止与红霉素、克拉霉素、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胺碘酮等合用。
胃肠促动力药是一类通过不同环节抑制胃肠逆蠕动

胃肠促动力药是一类通过不同环节抑制胃肠逆蠕动、恢复正常蠕动而抑制呕吐反应的药物,也称止吐药。
助消化药是指能促进胃肠道消化过程的药物。
消胀药是指能消除胃肠道中的气体,使腹胀得以缓解的药物,又称消泡剂。
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是胃肠逆蠕动的结果。
要解除这种症状就需要使用胃肠促动力药,使胃肠道恢复正常蠕动。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录的胃肠促动力药只有一种:多潘立酮(吗丁啉)。
虽其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但并不是没有不良反应,偶见轻度胃部痉挛、口干、眩晕、腹泻、头痛等,少见的副作用有月经失调、乳胀、四肢颤动、头颈部不自主运动等。
这些反应都是其药理作用增强的表现,不必惊慌失措,只要减量或停药即可恢复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该药时要注意病因治疗。
因为呕吐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在使用前应先明确病因,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另外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多潘立酮可增加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的一种)、氨苄西林、左旋多巴、四环素等药物的吸收,减少地高辛的吸收;而普鲁苯辛、阿托品、颠茄可削弱多潘立酮的作用。
用药时应多加注意。
消化不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
食欲不振、嗳气、进食后腹胀、上腹部疼痛或灼烧感、排便习惯改变等,使人感到不舒服,持续消化不良还可导致营养不良。
应用助消化药可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或消除不适症状。
非处方药目录收录的助消化药活性成分有干酵母、乳酶生和胰酶三种。
前两者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制止肠道内容物过度发酵;后者本身就是一种消化酶,可以发挥替代疗法的作用。
这种药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但在应用时应注意:①乳酶生是一种活菌制剂,在肠内分解糖类产生乳酸、醋酸,使肠内酸度升高,以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防止肠内蛋白质发酵,减少产气,促进消化和止泻等。
但其作用都是以活菌并能在肠道内定植为前提。
因此,凡能抑制、杀灭乳酸杆菌或具有吸附作用的药物均不能同时服用,如各种抗生素、鞣酸、活性炭等。
②胰酶是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混合物,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可促进蛋白质、淀粉及脂肪的消化。
红霉素促胃动力剖析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详细描述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症状,红霉素促胃动力有助于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减少胃酸反流 ,从而缓解症状。
红霉素促胃动力在其他胃肠疾病中的应用
总结词
潜在的治疗作用
VS
详细描述
研究表明,红霉素促胃动力可能对其他胃 肠疾病如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也有 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
调节胃肠激素受体
红霉素还能调节胃肠激素受体的表达,影响激素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调节胃 肠功能。
04
红霉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胃动力的临床应用
红霉素促胃动力在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总结词
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详细描述
红霉素通过刺激胃黏膜释放胃动素,促进胃排空,从而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早饱、食欲不振 等。
红霉素促胃动力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
胃动力的生理机制还包括了胃的蠕动和胃排空 等过程,这些过程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功 能具有重要意义。
胃动力障碍的原因与影响
01
胃动力障碍是指胃部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的异常,导致食物在 胃内滞留,影响消化和吸收。
02
胃动力障碍的原因包括神经调节异常、激素分泌失调、消化系
统疾病等。
胃动力障碍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长期存在
02
开展大规模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估,寻找具有更高疗 效和更低副作用的药物候选者。
03
深入研究新型药物的构效关系,为药物设计和优化 提供理论支持。
提高红霉素促胃动力临床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
常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总结2024

常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总结2024促胃肠动力药物可通过增加胃肠推进性运动,增强胃肠道收缩,促进和刺激胃肠排空,同时减轻食物对胃窦部G 细胞和壁细胞的刺激,抑制胃酸的分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状。
常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和西尼必利等。
01、甲氧氯普胺甲氧氯普胺为对氨基苯甲酸的水溶性衍生物,多巴胺D2 受体拮抗剂和中枢5-HT4 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强的中枢镇吐作用,能增强胃动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对于胃肠道的作用主要在上消化道,促进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提高静息状态胃肠道括约肌的张力,增加下食管括约肌的张力和收缩的幅度,使食管下端压力增加,阻滞胃食管反流,加强胃和食管蠕动,并增强对食管内容物的廓清能力,促进胃的排空;促进幽门、十二指肠及上部空肠的松弛,形成胃窦、胃体与上部小肠间的功能协调。
适应证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运动障碍,改善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常用于肿瘤化疗、放疗引起的各种呕吐。
可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和特发性胃轻瘫的胃排空速率,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也有效,对反流病效果不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 mg,每日3 次,餐前服用;肌内或静脉注射。
一次10~20 mg,一日剂量不超过0.5 mg/kg。
肾功能不全者,剂量减半。
注意事项1)主要不良反应为镇静作用,可有倦怠、嗜睡、头晕等。
2)甲氧氯普胺能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长期使用会有个体化特征的中枢不良反应。
3)甲氧氯普胺与西咪替丁、慢溶型地高辛同用,后者的胃肠道吸收减少,间隔2 小时服用可减少这种影响;甲氧氯普胺还可增加地高辛的胆汁排出,从而改变其血药浓度。
甲氧氯普胺与能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如吩噻嗪类药等合用,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与严重性均可有所增加。
02、多潘立酮多潘立酮为苯并咪唑衍生物,选择性外周多巴胺D2 受体拮抗剂,直接作用于胃肠壁,通过特异性拮抗胃肠道平滑肌D2 受体发挥促动力作用。
其可增加纵肌收缩频率和振幅,增强胃的紧张性收缩和蠕动,促进胃窦与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加快固体和液体排空;可作用于下食管括约肌,通过增加其压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且不影响胃液分泌。
胃肠动力药物背景分析

IBS,TMB是较好的药物,而对于以胃肠动力不 足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诸多症状,促动力药物 仍然应该是首选
第20页/共25页
药理作用
1 肠道运动的调节作用 犬类试验: 空腹状态下: 延迟MMC三相
的活动出现
人体试验: 进食及空腹状态下均可刺激肠道 运动
• 曲美布汀 (trimebutine 诺为 )
第2页/共25页
作用机理分析
胃 肠动力药物竞品分析
▪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类
❖ 甲氧氯普胺 (胃复安) ❖ 多潘立酮 (吗丁啉)
第3页/共25页
胃 肠动力药物竞品分析
➢各种神经递质与对应的受体结合,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 ➢不同器官和结构中受体类型和分布的不同,成为胃肠动力药发挥药理作用的生理 学基础。
第10页/共25页
作用机理分析
促 胃 肠 动 力 作 用 强
西沙必利 5-HT
5-MeOT mosapride metoczlaocporparmiiddee
作用效价评估
120 100 80 60 40 20
0
Cisapride, a gastroprokinetic agent, binds to 5-HT4 receptors K Katayama, Y Morio, K Haga, and T Fukuda Nippon Yakurigaku Zasshi, June 1, 1995; 105(6): 461-8.
胃 肠动力药物竞品分析
目前常见胃肠动力药物分类
▪甲氧氯普胺 ( Metoclopramide胃复安)
▪多潘立酮 (Domperidone,吗丁啉)
胃肠动力影响消化道的药物治疗

胃肠动力影响消化道的药物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GIMD)系指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病因病机的一些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等。
现仅就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药物治疗现状概述如下。
一、胃肠动力药(一)促进胃肠动力药凡有胃肠动力不足表现者,如早饱、嗳气、腹胀、恶心、反胃、上顶感等;或胃肠电图呈胃肠动力减弱征象者;或实验室检查呈胃排空延迟或肠传输缓慢者,均应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药。
1. 胃复安(灭吐灵)作用于多巴胺第一受体(D1)和第二受体(D2),拮抗多巴胺受体兴奋引起的胃肠动力的抑制作用,相对地增强了Ach的兴奋作用;并能兴奋5-HT4受体,产生促动力作用;抑制呕吐中枢呈明显止呕作用;同时能透过血脑屏障拮抗中枢的D2受体,产生锥体外系的副反应。
因此目前较少用于促动力,而主要用于抗呕吐。
2. 多潘立酮(吗丁啉)是D2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作用基本同上,但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而无锥体外系副作用,又因D2受体分布于食管和胃,故目前主要用于上消化道促动力,如用于GERD和FD等。
不能抑制呕吐中枢,但可抑制血脑屏障外的呕吐化学感受器,故也有一定的止呕作用。
3. 西沙比利(普瑞博思)属苯甲酰胺类,系5-TH4受体激动剂。
主要通过兴奋肌间神经丛的节前和节后神经原的5-TH4受体,释放大量Ach,促发全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收缩。
作为全胃肠道促动力药,可用于GERD、FD、胃轻瘫、麻痹性肠梗阻和功能性便秘等。
但部分病人用药过量或对药物敏感者可产生Q-T 间期延长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故目前已为新一代5-TH4受体激动剂所取代而较少应用。
但对无心脏病者按常规用量(5~10mg),一般未见发生心脏副作用。
4. 莫沙比利(加斯清、貝铬钠)是苯甲酰胺类新一代5-TH4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理同上,但因其化学结构较西沙比利有所改进故无Q-T间期延长和严重心律心常等心脏副作用,故目前作为全消化道促动力药,广泛应用于胃肠动力不足的各种病症,如GERD、FD、胃轻瘫、麻痹性肠梗阻、便秘型IBS和功能性便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0/1
甲氧氯普胺药理作用
• 1.药效学 本药为多巴胺受体阻断药,其结构类似普鲁 卡因胺,但无麻醉和心脏作用,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和 胃肠道兴奋作用。
本药主要通过抑制中TZ的阈值使传入自主神经(植 物神经)的冲动减少,从而呈现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 (较大剂量时亦作用于5-HT3受体) 。
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本药有潜在的致畸危险,孕 妇不宜使用。
6.药物对哺乳的影响 哺乳期少患者可短期用于催 乳。
7.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醛固酮与血清催乳 素浓度可升高。
2019/10/1
2019/10/1
甲氧氯普胺注意事项
• 1.禁忌症 (1)对普鲁卡因或普鲁卡因胺过敏 者。(2)癫痫患者(因癫痫发作的频率及严重 性均可因用药而增加)。(3)胃肠道出血、机 械性梗阻或穿孔患者(本药可使胃肠道的动力增 加,使前述疾病病情加重)。(4)嗜铬细胞瘤 患者(可因用药而出现高血压危象)。(5)进 行放疗或化疗的乳癌患者。(6)有抗精神病药 致迟发型运动功能障碍史者。(7)孕妇。
Sphincter 上食道括约肌
Esophagus 食道
LES
Lower Esophagus Sphincter
下食道括约肌
Stomach 胃
Small Bowel 小肠
Colon 结肠
Rectum 直肠 AAnnaal l SSpphhiinncctteerr肛肛门门括括约约肌肌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胃肠动力紊乱可导致多种消化道症状的一种综合症。临床表现
为腹胀、恶心、呕吐、胃灼热、反酸以及便秘、腹泻等。
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灼热、胃炎、食管炎、功能性消化
不良(FD)、胃轻瘫(GP)、便秘、胃潴留、神经性厌食、肠易
激综合征(IBS)等。 约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
这些症状的产生大部 分与胃肠道的收缩力
• 2.慎用 (1)肝功能衰竭。(2)肾衰竭(因 重症慢性肾衰竭使本药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的危险 性增加: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 碍)。
2019/10/1
甲氧氯普胺注意事项
3.药物对儿童的影响 小儿长期大量应用,容易出 现锥体外系症状。
4.药物对老人的影响 老年人长期大量应用,容易 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 3.用于残胃排空延迟症、迷走神经切除后胃排 空延缓。
• 4.用于糖尿病性胃轻瘫、尿毒症以及硬皮病等 胶原疾患所致的胃排空障碍。
2019/10/1
甲氧氯普胺临床应用
• 5.可用于幽门梗阻及对常规治疗无效的 十二指肠溃疡。
• 6.用于十二指肠插管、胃肠钡剂X线检 查,可减轻检查时的恶心、呕吐反应,促 进钡剂通 过,并有助于顺利插管;可增加 食管括约肌压力,从而减少全身麻醉时胃 肠道反流所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中枢神
下降或运动协调性减
经系统
弱有关。
(CNS)
自主神 经系统 (ANS)
2019/10/1
肠神经 系统 (ENS)
促胃肠动力药的分类
临床分类
药理分类
第一代:甲氧氯普胺 第二代:多潘立酮
多巴胺受体阻断剂 5-HT激动剂
第三代:西沙必利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
第四代:莫沙必利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2019/10/1
本药阻断胃肠(外周)DA2受体,间接增强胆碱能兴奋作 用,增加胃肠运动,可引起从食道至近端小肠的平滑肌运 动增强,增加贲门括约肌张力,松驰幽门平滑肌,加速胃 的正向排空。
本药尚有刺激催乳激素释放的作用。
2019/10/1
呕吐(vomiting)是机体排出进入消化道的 毒物和保护性反射。其产生机制如图:
促胃肠动力药简介
2019/10/1
消化道的解剖
Pylorus 幽门
Liver 肝脏 Gallbladder 胆囊 Duodenum 十二指肠
Sphincter of Oddi Oddi括约肌
Pancreas胰腺
Appendix 阑尾
2019/10/1
Pharynx 咽
UES
Upper Esophagus
2019/10/1
因此,常用的止吐药主要阻断呕吐中枢 或者阻断CTZ,也有作用于传导通路的。
甲氧氯普胺
2 药动学 本药易自胃肠道吸收,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由于本药促进胃排空,
故吸收和起效迅速,静脉注射后1~3分钟,肌注后10~15分钟, 口服后30~60分钟后起效,作用持续时间一般为1~2小时。 本药口服有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为70%,直肠给药生物利用度5 0%~100%,鼻内给药的平均生物利用度为50.5%,生物利用 度及血药峰浓度有显著的个体差异。进入血液循环后,13%~22 %的药物迅速与血浆蛋白(主要为白蛋白)结合。 经肝脏代谢,半衰期一般为4~6小时,根据用药剂量大小有所不同, 肾衰竭或肝硬化患者的半衰期延长。 本药经肾脏排泄,约口服量得85%以原形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 随尿排出,也可随乳汁排泄。 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和胎盘屏障。
2019/10/1
常用促胃肠动力药的作用机制及效应
2019/10/1
甲氧氯普胺
规格:10mg/支,5mg/片
2019/10/1
甲氧氯普胺临床应用
• 1.用于各种原因(如胃肠疾患、放化疗、手术、 颅脑损伤、海空作业以及药物等)所致恶心、呕 吐、嗳气、消化不良、胃部胀满等症状的对症治 疗。
• 2.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胆 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胃滞留、胃下垂等
最新:依托必利
促胃肠动力药分类
2019/10/1
现代消化病学
促胃肠动力药
能增强胃肠平滑肌收缩力,协调胃肠运动 并促进胃肠排空的药物,其化学结构及作 用机制不尽相同。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这类药物主要有: 甲氧普胺(胃复安) 多潘立酮(吗叮啉) 莫沙必利
2019/10/1
作用部位
• 促动力药按照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胃动力药及消化道动力药。前者主要作用 于胃及十二指肠,可促进胃的排空,并协 调胃十二指肠运动;后者则可促进包括食 管、胃、小肠、结肠及胆囊在内的全消化 道运动。作用于食管时可促进食管蠕动, 并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作 用于肠道时可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