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的过度使用

抗抑郁药的过度使用
抗抑郁药的过度使用

抗抑郁药的过度使用的现状

【摘要】抗抑郁药使用量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加速增加。如此迅猛地扩张,原因是抗抑郁药是有效的;被用于治疗的疾病是也很常见的疾病;新的抗抑郁药是非常安全的药物。但抗抑郁药仍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形成原因可能有:经济原因、医学本身的复杂性与医生的诊疗水平的原因、法律法规制度的原因、医生的道德水平的原因、医患关系紧张、个别病人的不合理要求、医药企业的不当营销等。这为精神科医生提出新的挑战和责任,即教育、指导公众和医务工作者正确识别能从药物获益的临床情况,以及鉴别无需药物治疗、可自行缓解的自限性应激状况。在解决这个问题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过度使用的抗抑郁药与使用不足同时存在,应当把这些问题纳入一个更为平衡的视角。

【关键词】抗抑郁药;过度医疗

抗抑郁药使用量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加速增加。根据美国医疗保健研究和质量署的数据,美国在1996-2006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费用从3500万美元增至5800万美元,涨幅接近2/3,精神疾病在所有疾病医疗支出排名第五【1】。英国医生在2006年开出的抗抑郁药处方超过3100万张,比2005年增加6%,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英国成年妇女服用抗抑郁药,氟西汀等新型抗抑郁药用量在这一年内增长了10%。生育子女、照顾双亲、离婚等压力都成为触发女性抑郁症的因素。在西班牙,女性公民中服用抗抑郁药的比例高达24%。。为了克服考试等原因引发的焦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开始服用抗抑

郁药。有调查显示在2003年英国就有14万张抗抑郁药处方开给了16-18岁的学生。英国国民健康保险体系在2006年仅抗抑郁药一项就支出2.915亿英镑2006年。我国抗抑郁药物的市场规模已达12.58亿元,我国专家测算显示由抑郁症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约为141亿人民币,总经济负担高达622亿人民币。

抗抑郁药的使用如此迅猛地扩张,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个是,抗抑郁药是有效的,它们被用于治疗的疾病是也很常见的疾病。如抑郁症,预计到2020年,它将成为世界第一的致残原因,现在在许多西方国家它已经超过头号心血管疾病。在最坏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抑郁症自杀,悲剧性的死亡伴随的损失每年约850万人的生命。此外,焦虑症也为致残残疾的十大原因之一。而它们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效果良好,并有良好的预防复发的作用。许多国家希望减少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处方导致切换到新的抗抑郁药,尤其是选择性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虽然SSRIs类药物需要几个星期才开始发挥疗效,可以在开始治疗后数周甚至恶化焦虑。抗抑郁药仍成为非常有效的的抗焦虑治疗,其疗效超过的苯二氮卓类药物。SSRIs类药物同时也有使用其他适应症,如疼痛,有的睡眠障碍和性问题(特别是SSRIs类药物对早泄)【2】。在使用抗抑郁药增长的其他因素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新的抗抑郁药是非常安全的药物。在他们的发明之前,最常用的抗抑郁剂是那些三环类药物如阿米替林和丙咪嗪。然而,它们都过量毒性很大,在其使用的高峰期,它们在英国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过量,现今仍然每年杀死数百人。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性非常

高,在发明前的SSRIs类药物前,抑郁症患者多用他们的抗抑郁药杀自己。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以SSRIs为代表,但也包括文拉法辛,米氮平,度洛西汀和阿戈美拉汀等,比三环类药物过量更安全,精神科医生更喜欢新型抗抑郁药也出于这个原因,它们的使用已普遍地使自杀率减少。

有一些符合抑郁症标准的患者没有得到治疗(美国估计有1/3的抑郁症患者不寻求治疗,而只有十分之一得到恰当的治疗。),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为3%-5%,目前约有3000万人患病,每年带给中国的经济负担达621.91亿元。北京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社区1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87%,调查时点患病率为3.31%,以此推算,北京地区抑郁症的现患人数约达30万。然而,市民对抑郁症的知晓率较低,60%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仅不足10%的患者接受相关药物治疗。因此抗抑郁药处方量增加是个好消息。但抗抑郁药仍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3】。

过度使用(Overuse)一般是指临床上多因素引起的过度运用超出疾病诊疗根本需求的诊疗手段的过程【4】。其判定标准:第一、诊疗手段是否超出疾病诊疗的根本需要;第二、是否符合疾病诊疗的规律和特点;第三、是否超出当时个人、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第四、是否有利于病人的生理、心理的康复,而非损害。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药物的过度使用在医疗界是一个常见的现象【5-6】。在美国的抗抑郁药的过度使用估计

为20%,其中多数集中在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的过度使用(74%)【7】。我国的政府、医疗界也需警惕抗抑郁药的过度使用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有以下原因:

1、经济原因,如: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财政对医院由全额投入变成差额拨款,国家卫生事业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八五”期间的2.37%下降到“十五”期间的1.66%。每年财政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7%—8%.其余90%以上都要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获取。医院的发展和运转资金必须靠医疗服务收费和卖药收益,在医疗服务价格不能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医院和医生物质方面的需求和压力都变大了,医院必然会将经济效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同医疗收益挂钩,极易诱生过度医疗行为,以期获得较好收益。医生作为过度医疗的直接执行方固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驱动此行为的利益机制是医疗服务利益链上各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利润分配的角度剖析医药服务利益链上各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及由利益关系促成的过度医疗利益驱动机制。改变激励机制,改变医院对于政府给予医保定额“不用作废”的观念,政府将结余的医保金额以一定的比例返予院方作为奖励,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使医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劳动可以获得应得的报酬,可以有尊严的工作。这种方法可以在政府与医院间、医院与科室间、科室与医生间贯通使用。如此,医生就会力求以最高效、经济的方法诊治患者。

2、医学本身的复杂性与医生的诊疗水平的原因;抗抑郁药在不同的国家有列为管制药品、处方药和OTC药的不同。抗抑郁药处方

量的增加步伐日益加快,并且呈全球蔓延趋势。美国抗抑郁药处方呈阶梯样增加,主要由精神科医生、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和内科专科医生开具,在美国既往的抗抑郁药主要由精神科医师开具,而SSRI等新型抗抑郁药上市后开具的主体是全科医师。而他们有更少的相关训练的对诊断标准的了解。2003年美国的总统生物伦理委员会提出的谨慎乐观的方法是通过选修精神药理学提高医生的技能来达到减少抗抑郁药过度使用的问题【8】。政府应致力于提高临床试验结果的透明度,使临床医师和监管者都能对药物的不良安全性数据熟悉。

3、法律法规制度的原因,如:医疗事故鉴定法法规定了医生在鉴定过程的举症倒置制度,可能导致医生对病人的过度用药;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00名全科医生中,有98%的人承认自己在医疗过程中有增加各种化验检查、院内院外会诊,多为病人开具药物等自卫性或者称之为“防御性”的项目。而医生自卫性医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避免吃官司”。

4、医生的道德水平的原因,比较少见。可以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行业自律。医者仁心,医生的工作应该是为病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鼓励他们养成明智、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不是鼓励他们用药和对他们多用药。世界上不缺药物,真正缺乏的是用药的思维和方法,以及对人的关怀。少用药、巧用药和最好别用药,应当是医生首要的治疗原则。

5、医患关系紧张;个别病人的不合理要求,在“手头”越来越宽裕的情况下,人们对治病也越来越“大方”,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当前医

疗改革中依然享受着公费医疗或者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由于看病不花自己的钱或者很少花自己的钱,所以在看病的过程中就容易滋生过度医疗消费的愿望与需求。美国的过度使用预计是20%,大多数的过度使用集中在更新一代的药物。新型的抗抑郁药物让人感觉更安全和有效,让它们对健康个体有吸引力。一些个体使用抗抑郁药来调解情绪,但抗抑郁药对健康个体的效果已有的多项研究,但结果是有争论的。澳大利亚在1990-2000年间抗抑郁药有3倍的增长。其中一种的解释是不必要的医疗的使用。英国的报道数千计的患者被不需要的开具了抗抑郁药。作为明确的精神疾病,临床重度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无可厚非,然而当人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出现情绪低落,或感到难过、茫然,也必须有赖药物治疗吗?抗抑郁药在健康群体中使用是全世界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个特殊和有挑战性性的问题。美国的总统生物伦理委员会采取特殊的药品管理政策,首选药物可以没有限制的获得,而其它药物仅能通过处方获取,目的是使患者与需要的药物匹配,而降低不需要的使用。换句话说,那些喜欢不恰当用药的人更可能的是买到不是那么强效的OTC药物。另一个方法是提高患者的花费分担。Mayo的临床研究表明提高花费分担可降低不需要的治疗,但药物成本分担的即使是温和的水平可能会降低为弱势群体和那些最贫穷人的健康。医疗保险的广泛覆盖使人们不必要付药物的全款也提高了人们获取其实并不必要药物的的“道德风险”。药品的广告更可加重这种风险【9】。2011年美国的报道表明抗抑郁药的超适应症的使用十分普遍,而抗抑郁药在这些疾病中的使用其获益

与风险却仍不明确,所以超适应症的使用也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10-12】。

6、医药企业的不当营销:2012年7月2日,美国司法部宣布了到迄今为止一项史上最大的医疗保健欺诈案,而相关的药物主要就是抗抑郁药。该欺诈案的被调查公司是大名鼎鼎的葛兰素史克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对未经批准即销售和推广两种其公司所生产的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和丁氨苯丙酮认罪,并需向美国政府支持高达30亿美元的和解金。这两种抗抑郁药被认为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情况下便在市场推广超批准的适应症的行为即是所谓的“标示外推广”。因疗效接近,市场的争夺只能依靠给医生回扣的方式进行。这种行为其实并非葛兰素史克公司一家公司的个别行为,而在众多医药公司中是相当普遍的,因此美国政府自从2009年以来已经从此类案件中对各个医药企业进行了高达110亿美元的罚款。但仍有专家质疑仅仅进行罚款和依靠医药企业主动的建立诚信协议能否真正阻止企业的不法行为?这是因为2012年对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罚款虽然看似巨大但相比这家公司盈利却是很微小的比重,仅相当于他们全球收益的九牛一毛而已。美国的制药公司仅数十家,其中大部分为跨国公司,除制药外,尚从事严谨细致的医药开发研制工作。那么这样微不足道的罚款对促使他们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改变。对医药行业颇为了解的律师Robert M. Thomas认为:“葛兰素史克公司是惯犯。为什么一家公司的犯罪金额足有10亿美元而没有一个人为此负责呢?”。由于来自政府和公众的压力,葛兰素史克公司提出了新的企

业诚信协议,其中包含许多目的为改变该公司文化的条款。例如修改其奖励机制以“确保财政激励不会不适当地刺激销售渠道”,这些改变对药物标示外推广的奖励机制进行了限制。葛兰素史克公司出台了一项措施,旨在改变对销售代表“单一目标销售业绩”的激励措施,而形形色色的“药代”是加剧过度医疗的“中坚力量”,这将有助于改变医药销售代表贿赂医师以获取奖金的现象。该诚信协议也规定享受分红或奖励的葛兰素史克公司高级主管和其他雇员,如果被发现存在违反公司诚信协议的欺诈行为,则分红或奖励将被全额剥夺。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看,如果存在对企业罚款过轻的现象,则应修改相关法律提高罚款金额在因欺诈行为而获利中的比例。同时政府应当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和鼓励举报者以避免他们免遭报复和支持举报行为。这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发生在医药企业的欺诈行为,只能从企业内部举报者中得到相关的文件。由于药物利润巨大,我国大小制药企业成千上万,又都以仿制成熟药物为生,进而造成了我国药物品牌纷繁复杂却种类单一的现象。其中抗生素的情况最为严重,而抗抑郁药被有的专家认为有可能是第二个被过度使用最严重的药物。对此新医改中推行的基本药物制度即旨在实现这一改变。该制度是国家针对主要影响人群健康的疾病问题,在所有上市的同类药品中,由专家利用科学方法优化选择出的、最具安全有效性、成本效益最佳的药品。政府可对进入医保同一类型的药品须统一招标,以高效低价者为先。同时对回扣现象予以严查、重罚。若此,大部分不合格的医药企业都将被市场淘汰。

过度医疗的定义虽然很明确,但在现实中却又是非常难以界定的。因为,临床医学非常复杂,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病也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种病的不同时期治疗方法也不同。很多病症相似,医生需要数据来确诊,有时医生采取全面检查的手段,其中哪些检查是正确诊断所必需的、哪些是多余的,都是由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水平而定的,一个抗抑郁药使用的现实例子就是在双相抑郁中的使用,在不同的专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认识阶段抗抑郁药是否是过度使用的判断是不同的【13】。因此,对过度医疗的判断也就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此外,在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度医疗的认识也不同【14】。这为精神科医生提出新的挑战和责任,即教育、指导公众和医务工作者正确识别能从药物获益的临床情况,以及鉴别无需药物治疗、可自行缓解的自限性应激状况。因此,医务界应以完善公众对抗精神病药物正确使用为己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且更具针对性的公众运动【15】。在解决这个问题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过度使用的抗抑郁药与使用不足同时存在,应当把这些问题纳入一个更为平衡的视角

参考文献

1.Hanlon J T, Handler S M, Castle N G. Antidepressant

prescribing in US nursing homes between 1996 and 2006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taffing patterns and use of other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2010, 11(5): 320-324.

2.Nutt D. Massive overuse or appropriate medical intervention? The modern-day use of antidepressants[J].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 2012, 12(1): 109.

3.Jureidini J, Tonkin A. Overuse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J]. CNS drugs, 2006, 20(8): 623-632.

4.毕玉田, 蔺武军, 程晓斌, 等. 过度医疗的成因, 危害及对策探讨[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 19(2): 32-34.

5.Polinski J M, Donohue J M, Kilabuk E, et al. Medicare Part D's Effect on the Under‐and Overuse of Medic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11, 59(10): 1922-1933.

6.Zhang T. Possible overuse of psychoanaleptics in children in BC[J]. PharmacoEconomics & Outcomes News, 2012, 659: 4.

7.Conti R, Busch A B, Cutler D M. Overuse of antidepressants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adult patient population in 2005[J]. Psychiatric Services, 2011, 62(7):

720-726.

8.Nasser A, Yurk R. Global Psychopharmacology Overuse[J]. IntHealthCert International.2012, 2(3):7-10.

9.Kravitz R L, Epstein R M, Feldman M D, et al. Influence of patients’ requests for direct-to-consumer advertised antidepressants[J].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5, 293(16): 1995-2002.

10.Joseph T. Hanlon PharmD, Xiaoqiang Wang, Nicholas G. Castle,et al. Potential Underuse, Overuse, and Inappropriate Use of Antidepressants in Older Veteran Nursing Home Residen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1, 59(8):1412–1420.

11.Memari A H, Ziaee V, Beygi S, et al. Overuse of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Perspective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J].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2, 33(2): 563-569.

12.Harris T, Carey I M, Shah S M, et al. Antidepressant prescribing in older primary care patients in community and care home settings in England and Wal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2012, 13(1): 41-47.

13.Gitlin M J. Antidepressants in bipolar depression: Much confusion, many questions, few answers[J].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2, 46(4): 295-297.

14.刘颖. 论治理“过度医疗”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J]. 中国卫生法制, 2012, 20(002): 37-39.

15.欧阳英林. 过度医疗中的信任与可信任性[J].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2, 33(2): 24-26.

药学毕业论文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

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 感冒药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药物,大多数感冒药已被列为非处方药物(英文缩写OTC),其种类多达百余种,感冒药的OTC 在药物销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很多朋友都会在家准备一些感冒药,以备不时之需。如何正确地选择、合理地应用感冒药,发挥感冒药的疗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广大医师、药师和患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对老年人群,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着凉”,又称上呼吸道感染。70% 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及咳嗽等;有时伴有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若无伴发症,7天左右多能自行康复。而流行性感冒(流感)则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与感冒类似,有明显呼吸道症状,但头痛、关节疼痛、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呈暴发流行,有集体发病和集中流行趋势。 受寒冷本身并不会引起感冒,个体的易感性与其健康和营养状况、上呼吸道异常(如扁桃体肿大或腺样体)有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在24~72 小时的潜伏期后突然起病,伴鼻或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咳嗽和全身不适。感染症状受宿主生理状况的影响,过度疲劳、心情苦闷、鼻咽部过敏性疾患和月经来潮期间等可加剧症状。如无并发症,感冒症状一般在1周左右消失。但在特定人群、高危人群中,感冒可以引起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加重,引发心肌炎、急性肾炎等重危并发症,并可显著增加高危人群的死亡率。感冒,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很多人自以为“久病成良医”,往往 自己采用一些习惯的做法来治疗,这样一来有时反而使感冒症状 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这些错误的习惯做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抗生素治感冒 这种用法不仅错误而且有害,因为一般抗生素对感冒病毒均 无效,而且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副作用。 二、运动治感冒 有些人用出去跑几圈,或使劲儿干一阵子体力活儿出点汗来 治疗感冒,也是不对的。感冒发热时体内消耗增加,加上食量减少,抵抗力下降,此时再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体力耗损过大, 可使病情加重,并容易合并其他严重的疾病。 三、饮酒治感冒 有人认为感冒喝上几杯酒,寒气出来就会好,这也是不正确 的做法。伤风感冒是上呼吸道炎症的反映,咽喉部的症状最为明显。感冒时喝酒,酒精的强烈刺激会加剧粘膜血管扩张充血,使 症状加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如同雪上 加霜,延长治愈时间。

现有抗抑郁药的优缺点

现有抗抑郁药物的优缺点 关键词:抗抑郁药物、单受氧化酶抑制剂、三环内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 摘要:①异丙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是指早期应用的经典药物,如地昔帕明、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等,主要阻断NA和5-羟色胺两种神经递 质的再摄取,保持突触间隙两种递质有较高的浓度而起到抗抑郁效果,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是本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 物。 ②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是指早期应用的经典药物,如地昔帕明、阿 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等,主要阻断NA和5-羟色胺两种神经递质 的再摄取,保持突触间隙两种递质有较高的浓度而起到抗抑郁效果,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正文:抗抑郁药系指具有提高情绪,增强活力的药物。抗抑郁药是众多精神药物的一个大类,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普遍公认的 两类药物: 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 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受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解间隙单受含量升高的缘故。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经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惩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因有明显的毒副反应,已基本被三环类抗抑郁药所取代。研制新一代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主要目标应是作用时间短,可逆性及选择性抑制单胺氧化酶A。此外,使用非选择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如果使用含酪胺的食物,容易引起高血压、高烧和惊厥等危象。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作为最早的抗抑郁药物,作为二线抗抑郁药,即当患者对其它抗抑郁药物无反应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副作用是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引起高血压危象,表现为严重的枕部头痛,恶心,呕吐,血压聚升,瞳孔缩小及心律不齐等。因此,高血压患者要禁用此类药物,如果服药后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立即停药并迅速降压治疗。另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还可出现类似三环类的副作用。因而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心脏病患者禁用,老人需慎用。 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一个亚型(MAO-A)抑郁剂,它的特点是: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同功酶MAO-B选择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从而减少高血压危象风险。2对MAO-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仅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险。

抗抑郁药物发展现状及用药选择要点

抗抑郁药发展现状及用药选择 寻广磊博士 E-mail: xungl@https://www.360docs.net/doc/837285822.html,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奈发唑酮 米氮平 文拉法辛 氟西汀 舍曲林 帕罗西汀 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 苯乙肼 异唑肼 反苯环丙胺 氯丙咪嗪 去甲替林 阿米替林 去甲咪嗪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麦普替林 阿莫沙平 丙咪嗪 多作用机制抗抑郁药 (多受体作用) 安非他酮 2000s 度洛西汀 噻奈普汀 选择性的抗抑郁药 (单一受体作用) 对多种单胺类靶目标有效的新药 抗抑郁药的发展史 2010s 阿戈美拉汀 异丙异烟肼

与情绪调节有关的神经递质 心境情绪、认知功能动机 性食欲攻击 焦虑、易激惹 精力兴趣强迫 内驱力 NE 5-HT Dopamine Stahl SM. In: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Neuro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2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35-197.

常用抗抑郁药物 ?MAOI ?不可逆:苯乙肼、超苯环丙胺 ?选择性可逆性:吗氯贝胺 ?TCA ?叔胺类: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 ?仲胺类:去甲丙咪嗪、去甲替林 ?SSRI(5-HT再摄取抑制):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SNRI( 5-HT和NE再摄取抑制):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 ?NaSSA (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米氮平、米安色林 ?SARI (5-HT2A受体拮抗剂及5-HT回收抑制剂):曲唑酮、奈法唑酮 ?NRI (NE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 ?NDRI (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布普品(安非他酮) ?SSRA(5-HT再摄取激活剂):噻奈普汀(达体朗) ?其他:阿莫沙平、路优泰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 用途: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指一组用于治疗抑郁症状的精神活性药物,有时也用于治疗某些其他特定状况,如焦虑、惊恐,或强迫症状。主要分为: ①三环抗抑郁药,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及多虑平(多塞平)等,为目前 较好的抗抑郁症药,其中以阿米替林为最常用。 ②四环抗抑郁药,临床常用的有麦普替林等,其作用和三环类相似。 ③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SSRI),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赛乐特)、氟 伏沙明(兰释)、舍曲林(郁洛复)、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思)等 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异卡波肼,反苯环丙胺等。还有较新推出的新型抗 抑郁药,如瑞美隆等。 副作用:使人困倦、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心跳加快、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这类副作用一般不影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逐渐适应;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尿潴留和肠麻痹少见。过量可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一、经典抗抑郁药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异丙肼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物。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胺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解间隙单受含量升高的缘故。从而提示了动物行为和大脑单受类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奠定的基础。 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经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惩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一个亚型(MAO-A)抑郁剂,它的特点是: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同功酶MAO-B 选择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从而减少高血压危象风险。2对MAO-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仅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险。主要产品有吗氯贝胺,剂量150-450mg/d,分次服。据称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 虽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安全,但仍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及潜在的食物、药物间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为首选药。 2、三环类抗抑郁药 以丙咪嗪为代表,常用的还有阿米替林。 化学结构:三环类抗抑郁药由两个苯环和一个杂环构成,咪唑类杂环上含氮,这一类衍生物较多,一般简称TCA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口服本药后,出现困倦、头晕、口干、视力模糊及血压稍降等。若连续用药数天,以上症状加重,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相反,抑郁症患者连续服药后,情绪提高,精神振奋,出现明显抗抑郁作用。但丙米嗪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见效,故不作应急药物应用。

现有抗抑郁药物的优缺点

一、从抗抑郁药物本身来看: (一)、药物类型及药理作用: 现有的抗抑郁药主要类型包括:传统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三环四环等杂环类抗抑郁药(TCAs))、SSRIs、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RIs)、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S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E 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5-HT2受体拮抗剂及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和其他抗抑郁药包括噻奈普汀及草药等。 1.传统抗抑郁药: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较早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抗抑郁药,主要有异丙肼、苯乙肼苯、环丙胺等药。与富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酵母、鸡肝、酒类等合用时可发生高血压危象。有非选择性和非可逆性。近几年研制出新型选择性的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克服了非选择性非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高血压危象、肝脏毒性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缺点。代表药物为吗氯贝胺。 (2)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丙咪嗪(咪帕明)、氯丙咪嗪(氯咪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和马普替林等。杂环类抗抑郁药能使70%左右抑郁症患者获得较好缓解,50%左右完全缓解。但杂环类抗抑郁药有如下缺点:约30%患者疗效不佳;有明显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很多患者因不能耐受,降低了治疗依从性;有心脏毒性,过量时可危及生命;起效慢,一般需2周以上。 2.SSRIs是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药,已占了世界抗抑郁药市场的一半以上的份额。包括: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及氟伏沙明。对各种抑郁发作有效;不良反应轻;对α-肾上腺素受体没有影响,避免了体位性低血压;对心脏没有毒性作用,药物过量时安全;患者对一种SSRIs无效时,可以对另一种SSRIs仍然有效。另研究表明,SSRIs(尤其是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对焦虑症状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由于SSRIs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因此其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也最多、最受关注。a.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出汗、眩晕、嗜睡、震颤、睡眠障碍、焦虑不安、尿潴留、

中药治疗抗抑郁药不良反应的研究

中药治疗抗抑郁药不良反应的研究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高复发、高自杀、易致残的精神障碍,以明显的心情低落为要紧表现,可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WHO 推测在以后50 a 内,抑郁症将成为最严峻的公共健康咨询题。抑郁症差不多成为继交通事故、心血管疾病之后导致人类生命丧失的第三大杀手。抑郁症具有反复发作的趋势,其病程迁延,严峻地阻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抑郁症患者具有学习和经历功能的改变,因此大大地损害了患者的社会功能。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大,患者用药依从性差,难以完成全部疗程。我中心采纳中药治疗抗抑郁药不良反应,成效中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样资料选取在我院专科门诊就诊收入院的抑郁症患者188 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6~86 (46.2±53) 岁。将188 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加服自拟中药解郁汤治疗组(治疗组) 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比组) ,每组94 例。治疗组:男43 例,年龄(45.5±7.5) 岁;女51 例,年龄(46.9±5.8) 岁。对比组:男 41 例,年龄(45.9±7.3) 岁;女53 例,年龄(46.7±6.4) 岁。研究对象符合ICD-10 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17 项总分≥18 分,既往未通过抗抑郁治疗。2 组在性不、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评分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解郁汤,解郁汤差不多方药组成为党参、川芎、当归、丹参、香附、合欢皮、栝蒌、郁金等。睡眠障碍者,酌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石菖蒲、茯神等;焦虑者,酌加龙骨、牡蛎、磁石等; 食欲减退者,酌加山楂、鸡内金、麦芽等;恶心呕吐者,酌加陈皮、神曲、莱菔子、半夏、茯苓、丁香、柿蒂等;腹胀者,酌加木香、青皮、厚朴、大腹皮等;便秘者,应用大承气汤加减化裁;口干者,酌加麦冬、沙参、芦根等;腹泻者,酌加莲子、芡实等;视物模糊者,酌加决明子等;心动过速者,酌加葛根、龙眼肉等; 性功能障碍者,酌加菟丝子、沙苑子、淫羊霍、仙茅、锁阳、肉苁

2018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与正确使用

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与正确使用 1、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服用ACEI类药物若疗程中出现干咳,首选的措施是使用含有止咳药的抗感冒药治疗。 B:疑似或确诊的重症流感患者应尽早(起病48 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超过48 h 的重症流感患者依然能够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C:头痛、发烧、四肢关节酸痛的患者,若使用复方盐酸伪麻黄碱 缓释胶囊(新康泰克)则无效,因为新康泰克不含解热镇痛药。 D:以干咳为主要表现的感冒患者使用感康(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冒通(氯芬黄敏片)、速效伤风胶囊(氨咖黄敏胶囊)、泰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疗效差,因为上述制剂无镇咳的成分。 2、有关抗感冒药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孟鲁司特无常规抗组胺药引起的嗜睡不良反应,可用于单纯咳嗽、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慢性咳嗽的症状改善。。 B:酮替芬兼有组胺H1受体拮抗作用 和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作用可用于咽痒及引起的咳嗽。 C:氨溴索和桃金娘油兼有黏液调节和黏液促排作用。 D:中枢性止咳药包括甘草流浸膏、那可丁。 3、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孕妇禁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B:孕妇禁用复方甘草合剂。 C: 孕妇禁用泰诺感冒片、日夜百服宁、白加黑、复方甲氧那明胶囊。 D:应用含苯海拉明的抗感冒药时,要注意苯海拉明是CYP2D6强抑制剂,会抑制CYP2D6底物例如美托洛尔的肝清除,造成不良反应增加。 4、有关风热感冒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风寒感冒的常见症状可见发热重、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干痛、咳嗽、 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B:风热 感冒的治疗原则应以辛凉解表为主。例如可选择连花清瘟胶囊。 C:国内有的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随着抗抑郁药的发展,针对不同的抗抑郁药的药理特性,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合理选择应用,对提高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概念 抗抑郁药物 (antidepressant drugs) :是一类治疗和预防各种抑郁障碍的药物,对强迫症、惊恐障碍、恐怖症和焦虑情绪以及和 5HT 相关的疾患有治疗效果。不会提高正常人的情绪。 (一)抑郁症的病理基础 1. 抑郁症与 5- 羟色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胆碱能等系统功能障碍有关; 2. HPA 轴活性增高和甲状腺轴功能降低; 3. 神经发育障碍和细胞凋亡; 4. 其它。 (二)抗抑郁药物的机制假说—单胺递质理论 抑郁症与脑内生物胺的缺乏有关, 5- 羟色胺的作用是心境、冲动控制;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内在驱动力和动机;多巴胺的作用是奖赏。这些神经递质的耗竭如用利血平,可以导致抑郁;长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以下是 5-HT 和 NE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代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主要的代表药物有哪些,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种类 (一)第一代抗抑郁药 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是苯已肼和反苯环丙胺,是第一个抗抑郁药,疗效与 TCAs 相当,可能存在严 重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时应注意:禁食含丰富酪胺食物,以免引起高血压危象。 禁与交感胺、 TCAs 、 SSRIs 等,以防引起 5-HT 综合症。 2. 新一代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RIMAs 代表药物是吗氯贝胺,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新一代 RIMAs 对 MAO-A 选择性强,保留 了抗抑郁疗效,避免了诸多不良反应,对多种与抑郁相关的障碍有效,副反应小。

抗抑郁药市场热销品种分析展望

抗抑郁药市场热销品种分析展望 2010年05月25日 18:03:02 来源:医药经济报编辑:耿健【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抑郁症目前被医学界公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全球人口中基本上每20人就有1人患有抑郁症。西方医学界认为,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某一时段会患抑郁症。只不过症状有轻有重而已。患了抑郁症以后如不及时治疗有些病人会产生自杀倾向并因此走上绝路。所以抑郁症并非小事而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一种精神疾病。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症定为是世界第四大疾病,并预测到公元2020年时它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但令人意想不到是,仅仅过了6~7年时间,抑郁症现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由此可见,抑郁症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地发病率增长速度之快。 国内市场大有潜力 综合国外消息,目前全球约有3.4亿人患抑郁症。在国外,抗抑郁症与焦虑症药物销量合计已占中枢神经药物市场的45%份额,抗抑郁药与精神分裂症治疗剂合计占世界精神病药物的80%。据国外报道,去年全球抗抑郁药物总销售额已达190亿美元左右,比2002年纯增约90亿美元。已上市或正在研制中的抗抑郁药品种合计有50~60种之多。数量已超过精神分裂症治疗剂。据国外报道,8只畅销抗抑郁药销售额合计超过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的80%。这8只全球最畅销抗抑郁药分别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米氮平、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等。 我国抑郁症患者总数最保守估计有2600万人。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医学界无论在抑郁症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上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诊断技术的落后于西方同行以及国内百姓对此病的认识不足,人们即使得了抑郁症也很少会主动去医院治疗,所以直至今天,国内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比例仍只有10%左右,远远落后于世界抑郁症病人的治疗率。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人员才真正开始重视抑郁症的治疗。与此同时,我国抗抑郁药市场长期以来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如据国内医药商业部门的统计,2001年,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仅有10亿~12亿元人民币。经过8年时间,目前全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仍只有不到5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抗抑郁药物百优解(氟西汀)最高年份的全球销售额曾一度达到28亿美元之多,即使现在此药已失去专利保护,世界各地仿制者众多,其市场规模仍有20亿~23亿美元。而我国的抗抑郁药市场规模不到美国氟西汀全球销售额的零头。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国民的抑郁症发病率并不比世界各国低,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总而言之,相对其他药物市场(尤其抗生素之类)而言,我国抗抑郁药市场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市场。 帕罗西汀:销量上升 帕罗西汀也是一只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但起效比氟西汀更快。帕罗西汀于 1999年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赛乐特”),但由于进口赛乐特价格比较昂贵, 当时每片赛乐特售价高达25元人民币,故国内市场销量并不大(此药尚未进入 我国医保药品目录中,这意味着病人必须自费)。 2008年,随着帕罗西汀专利的到期,世界各国出现多只帕罗西汀仿制药,故 赛乐特在我国市场售价随之下降,现在帕罗西汀的售价已降至每片10元左右。 由于帕罗西汀的副作用小于氟西汀且起效较快等因素,故此药在国内市场销量开 始上升,并有望取代百优解在我国抗抑郁药市场的地位。目前帕罗西汀在国内市 场销售额不到10亿元人民币。

合理用药—SSRIs类抗抑郁药大不同

SSRIs类抗抑郁药大不同 SSRIs差异 毫不夸张地说,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彻底改变了精神科临床实践。除抑郁障碍外,SSRIs在焦虑障碍、经前期心境障碍、进食障碍等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SSRIs类药物主要包括六种,即“五朵金花”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以及艾司西酞普兰。目前,主流指南在进行药物推荐时往往强调SSRIs作为整体的疗效及耐受性优势,但对于个体药物的讨论有限。事实上,这些药物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独特的药理学特征。 SSRIs的共同点 顾名思义,SSRIs的主要药理学机制类似,即选择性(S elective)对5-羟色胺(S erotonin)再摄取(R euptake)进行强效抑制(I nhibitor),机制为阻断5-HT转运体(SERT)。 基于单胺假说,当机体处于抑郁状态时,突触前胞体树突及突触近轴突末端处的5-HT可能缺乏,单胺递质受体上调。服用SSRIs后,SSRIs可阻断SERT,但并不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立即升高突触处5-HT的水平,而是首先引发中缝核胞体树突部位5-HT水平的显著升高,刺激邻近5-HT1A自受体,这一效应可能与SSRIs治疗初期的一些副作用(如焦虑的一过性加重)相关。一段时间后,5-HT1A受体下调脱敏,5-HT释放脱抑制,继而产生一系列药理效应。上述生理过程存在延迟,或可解释SSRIs的起效延迟现象。 简言之,目前看来,SSRIs仍是通过诱发关键通路5-HT再摄取的脱抑制发挥药理效应,这一过程颇为强效但存在延迟。SSRIs治疗早期可出现种种副作用,但随着特定受体的脱敏,这些副作用往往可以缓解。 从临床角度而言,SSRIs的耐受性均显著优于传统抗抑郁药;过量中毒风险较低;用药方便,每天基本仅需服用一次。另外,不同SSRIs的副作用也较为相似,如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枢神经副作用(焦虑、失眠、头晕等)、性功能障碍、5-HT 综合征等。 SSRIs的不同点 尽管SSRIs的机制类似,但临床中患者对一种SSRI应答/耐受不佳,而对另一种SSRI 应答/耐受良好的情况非常常见。上述现象提示,SSRIs之间存在微妙的差异。例如,不同SSRIs的“选择性”有所差异;另外,除上文提到的阻断SERT这一主要机制外,SSRIs往往具有一系列次要药理学效应,而任何两种SSRI的次要药理学效应均不相同。

2014年全球主要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销售市场简况

2014年全球主要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销售市场简况 根据IMS health的统计数据,全球精神疾病用药已经超过360 亿美元,占药品销售总额的5%。精神科药物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躁狂药和镇静催眠药等。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占据精神科药物市场的80%。 抗抑郁药主要分为五类,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 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和其他类如植物药和中药类等。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主要有SSRI和SNRI类药物,SSRIs类主要抗抑郁六朵金花,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氟伏沙明(兰释)以及西酞普兰(喜普妙)和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等;SNRIs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比SSRIs类药物的更轻,逐渐成为抗抑郁药的主流产品,如度洛西汀(欣百达)和文拉法辛(怡诺思)等。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抗精神病药行业专项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指出:抗精神病药主要分为两类,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和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后者多为多巴胺受体阻断剂(SDAs),是目前市场主流的药物,如阿立哌唑(安律凡)、奥氮平(再普乐)、喹硫平(思瑞康)、利培酮(维思通)和齐拉西酮(卓乐定)等。 2006-2012年全球主要抗精神病药销售情况:亿美元 新药研发上,PhRMA最新发布的《2014全球精神疾病药物研发报告》称,目前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在研的精神疾病药物共有119种,其中抗精神病药物36 个,抑郁症药物29个,治疗药品滥用的药物20个,注意力缺陷障碍/多动症药物15个,抗焦虑药物15个,自闭症药物6个。这些药物分别处于临床前或者等待FDA审批的阶段,其中大约75%处于早期临床研究阶段。 由于精神疾病药物致病机理的复杂性,近十多年在新药开发依然没有弄清楚基因表达水平上的机理,所以新药开发依然多是围绕5-HT、DA和NA等受体蛋白及亚型靶点开发新药,基本上都是小分子药物。 全球主要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在销售产品情况

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治疗发展现状及应用

抗抑郁药的发展概况 1、曲唑酮属于()。 A、自受体阻断剂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传统的抗抑郁药 D、突触后受体阻断剂 2、适宜用于伴有巴金森病或有泌乳素水平增高的抑郁症病人的药物是()。 A、帕罗西汀 B、丙米嗪 C、安非他酮 D、多虑平 3、去甲肾上腺素起源于()。 A、中缝核 B、上丘脑 C、蓝斑核 D、尾状核 4、对多巴胺转运体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是()。 A、奈法唑酮 B、舍曲林 C、帕罗西丁 D、安非他酮 5、米氮平是()。 A、5- HT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 B、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NaSSA) C、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6、会引起震颤、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是()。 A、阻断胆碱能M受体 B、阻断DA转运体 C、阻断5-HT转运体 D、阻断NE转运体 7、抗抑郁药的最早的现代化学物质是()。 A、丙咪嗪 B、文拉法辛 C、度洛西汀 D、瑞波西汀 8、属于5- HT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的是()。 A、苯乙肼 B、氟西汀 C、曲唑酮 D、噻奈普汀

9、被称为非典型抗抑郁药的是()。 A、文拉法辛 B、米胺色林 C、舍曲林 D、阿米替林 10、所有的抗抑郁药中作用于转运体的药物要严格的禁止和()合并使用。 A、传统的抗抑郁药 B、NE再摄取抑制剂 C、新型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 1、STAR*D的研究治疗方案增效治疗的结果显示痊愈率最高的是()。 A、安非他酮 B、丁螺环酮 C、认知行为 D、舍曲林 2、传统的增效剂主要是()。 A、甲状腺素 B、丁螺环酮 C、锂盐 D、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 3、临床上有()的抑郁症属于难治性的抑郁症。 A、30%—50% B、40%—50% C、40%—60% D、50%—70% 4、可能会增加癫痫发作风险的药物是()。 A、抗胆碱能药 B、曲马多 C、拟交感神经药 D、抗高血压药 5、尽量禁止和其他抗抑郁药合并应用的是()。 A、三环类抗抑郁药 B、SSRIs类 C、SNRIs类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6、《中国抑郁症防治指南》中对难治性抑郁症病人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合并用药 B、增加药物种类 C、增效治疗 D、联合用药 7、作为增效剂在难治性抑郁症病人时,会与酒精相互作用导致中枢镇静作用的是()。 A、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B、三环类抗抑郁药 C、苯二氮卓类药 D、左旋多巴 8、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会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是()。 A、麻黄素 B、三环类抗抑郁药 C、左旋多巴

抗抑郁市场 2020 年将达140 亿药企大佬纷纷觊觎

抗抑郁市场 2020 年将达140 亿药企大佬纷纷觊觎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 2012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抑郁症在世界十大疾病中发病率位列第四,全球发病率达 5%,发病人数约为 3.5 亿。据预测,抑郁症 2020 年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心脏病,其发病率攀升速度令人咂舌。 根据 IMS 的数据,全球精神疾病用药规模已经超过 360 亿美元,占药品销售总额的5%。2013年,全球七大药市500强药品市场上,抑郁症用药总销售额为95亿美元。据预测,2020 年,该类药物市场规模将达140亿美元。 虽然国内抗抑郁药市场总体规模偏小,但随着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逐渐提高,以及就诊观念的改变,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连年攀升,未来抗抑郁药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国内优质企业早已看中该品类市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 欣百达全球最畅销 据全球畅销药数据,目前全球畅销的抗抑郁药有:度洛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米氮平、阿米替林等。其中,2013年销售额最高的产品为度洛西汀,销售额达51.0亿美元,排在全球医药市场最畅销药物第 11 位。2011 年同比增长19.5%,2012 年同比增长 20%,2013 年同比增长 1.8%。从 2005~2012 年销售趋势来看,其复合增长率为 28.6%。经过 6 年的高速增长后,2013 年开始放缓。 度洛西汀商品名为欣百达,是礼来公司的主打产品,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本品为 5- 羟色胺(5-HT) 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双重抑制剂,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的情绪症状和躯体症状,弥补了当前主流抗抑郁药在躯体疼痛症状治疗方面的不足。该药 2004 年年底在美国上市,目前已在全球 70 多个国家上市。 礼来的度洛西汀在市场上成功,还源于对其适应证的不断开发。除了用于成人抑郁症之外,后期还开发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重度应激性尿失禁症、纤维肌痛、慢性肌骨骼痛等新的适应证。 进口品牌盘踞 2013 年国内销售额排名前 10 位的产品是: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文拉法辛、复方氟哌噻吨 / 美利曲辛、度洛西汀、氟西汀、米氮平、西酞普兰、氟伏沙明。前 10 位产品占整体市场 95%。其中,帕罗西汀用药金额为 2.0 亿元,占 19.1%;艾司西酞普兰 1.3 亿元,占 12.7%;舍曲林 1.5 万元,占 13.8%;文拉法辛 1.2 万元,占 11.2%。前 4 位产品用药金额均过亿元,占整体市场 57% 份额。 当前,抗抑郁药在国内样本医院市场上仍然属于小品类,进入样本医院的产品有 25 个。生产企业 60 多家。其中,前 10 位企业销售额为 9.5 亿元,占整体市场 89.3%。外企 6 家,本土企业 4 家,外企占75.3% 份额,本土企业占 14.0%。其中,丹麦灵北药厂的产品用药金额为 2.4 亿元,占 22.6%;礼来的产品用药金额为 1.72 亿元,占 16.2%;中美天津史克制药的产品用药金额 1.68 亿元,占 15.8%;辽宁大连辉瑞制药的产品用药金额 1.3 亿元,占 12.3%;惠氏制药的产品用药金额 9093 万元,占 8.5%。 总体来看,国内抗抑郁药市场的畅销药物主要被进口企业垄断,本土企业山东京卫制药、四川成都康弘制药、浙江华海药业、上海中西药业近年也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重点产品: 帕罗西汀节节攀升 帕罗西汀由葛兰素史克研发,1991 年获得 FDA 批准上市。帕罗西汀剂型为肠溶缓释片,目前进口品有 12.5mg 和 25mg 两个规格;国产有 20mg 一个规格。 1996 年,帕罗西汀获批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赛乐特”。帕罗西汀属于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具有双重作用的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在抗抑郁市场的快速启动下,

谈抗感冒药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精)

谈抗感冒药的【论文集】合理选择与应用 关键词:抗感冒药合理选择应用 感冒作为一种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常见病,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7d左右患者多会自行康复。目前并没有可以有效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提高滋生免疫力产生抗体来消灭病毒。感冒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道症状,即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喉部不适、乏力等。抗感冒药大多数是非处方药,虽然药品名称不同,但药物组成类似,药物作用大同小异。他们多是复合制剂,所含成分不外乎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 抗感冒药是临床医师最常用的药物,而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今后将有更多的人自行选择抗感冒药,目前市售的抗感冒药品种繁多,如何指导患者选择抗感冒药,提高抗感冒药的疗效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这是医务工作者必需认真关注的一件事情。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中心医院,临床用药品种多,用量大,随着大量新药、特药的不断涌现,老药新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安全性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就其目前感冒患者日益增多,特就应用感冒药浅谈自己粗浅见解。抗感冒药在我国和其他国家都是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不仅是家庭的常备药,也是患者可以在药店随时买到的药品。据报道 1998年全球在非处方(OTC)药市场中,抗感冒药药物的销售额占第二位,达17.2%,因此,正确应用本类药品和充分认识其 ADR对社会、家庭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1这类药品种类繁多,配方也极其复杂,它既不同单纯的中药制剂,又与单纯的化学药相异,由于医生难以记清及区分导致病人重复用药。如我院曾发生一例男患者75a,医生使用新速效感冒胶囊与金刚烷胺并用,两天后患者精神不安,严重头痛和失眠为此住院。因新速效感冒丸含有金刚烷胺,再与金刚烷胺合用导致金刚烷胺超量,该药每日超过300mg可导致失眠、精神不安和运动失调等症状。这例病人以典型的 ADR所致。OTC药大多用商品名,不用品牌的抗感冒药大多为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大多是相同的,患者错误地认为商品名不同就是不同的药物,因此在连续服用不同商品名,但含有相同成分药物时会导致药物超量服用,就有中毒的可能性,在患者自用OTC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2例中,1例是超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腹胀、返酸、烧心、呕吐等症状而就诊。另1例是在2001年11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停用含笨丙醇胺(PPA)的药品制剂以前,康泰克胶囊与白加黑片伍用,引起较严重的头痛及血压升高,急诊入院治疗。康泰克含有PPA,收缩血管作用较强,能引起头痛和血压升高,白加黑片中含有伪麻黄碱,也有收缩血管作用,两者呈现协同作用,故发生ADR。 2药品分类管理后,病人根据感冒症状自我选取药物的机会增加,按广告宣传去药店自购和点名开药所占比例提高,尽管OTC药“安全、有效、稳定、方便”,但在广告宣传中指明的药品特点和适应证是从药品功能方面介绍的,并不适应每位患者,重点突出药物特点和疗效,目的是吸引患者,对ADR则避重就轻。再则药物虽有说明书,但我国国民群体文化程度还不够高,能完全读

最新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治疗发展现状与应用

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治疗发展现状与应用

抗抑郁药的发展概况 1、曲唑酮属于()。 A、自受体阻断剂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传统的抗抑郁药 D、突触后受体阻断剂 2、适宜用于伴有巴金森病或有泌乳素水平增高的抑郁症病人的药物是()。 A、帕罗西汀 B、丙米嗪 C、安非他酮 D、多虑平 3、去甲肾上腺素起源于()。 A、中缝核 B、上丘脑 C、蓝斑核 D、尾状核 4、对多巴胺转运体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是()。

A、奈法唑酮 B、舍曲林 C、帕罗西丁 D、安非他酮 5、米氮平是()。 A、5- HT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 B、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NaSSA) C、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6、会引起震颤、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是()。 A、阻断胆碱能M受体 B、阻断DA转运体 C、阻断5-HT转运体 D、阻断NE转运体 7、抗抑郁药的最早的现代化学物质是()。 A、丙咪嗪 B、文拉法辛 C、度洛西汀 D、瑞波西汀

8、属于5- HT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的是()。 A、苯乙肼 B、氟西汀 C、曲唑酮 D、噻奈普汀 9、被称为非典型抗抑郁药的是()。 A、文拉法辛 B、米胺色林 C、舍曲林 D、阿米替林 10、所有的抗抑郁药中作用于转运体的药物要严格的禁止和()合并使用。 A、传统的抗抑郁药 B、NE再摄取抑制剂 C、新型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 1、STAR*D的研究治疗方案增效治疗的结果显示痊愈率最高的是()。 A、安非他酮 B、丁螺环酮 C、认知行为 D、舍曲林 2、传统的增效剂主要是()。 A、甲状腺素 B、丁螺环酮 C、锂盐 D、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 3、临床上有()的抑郁症属于难治性的抑郁症。 A、30%—50% B、40%—50% C、40%—60% D、50%—70% 4、可能会增加癫痫发作风险的药物是()。

抗抑郁药之五朵金花

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 SSRIs正逐步占据抗抑郁用药市场,也是目前抗抑郁新药中开发最多的一类药物;未来抗抑郁药的主流市场将会被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SNRIs类药物长期占据。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抑郁症正以日益扩大的姿态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表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正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而在国内,调查也显示出我国的抑郁症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成年人口中的患病率约在3%~5%之间,终生患病率约为7%。 抗抑郁药的第一只药物是抗结核剂异烟肼,但由于其肝脏毒性较大使临床受到了很大限制,最终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如丙咪嗪等,也因为其严重的副作用迫使研究人员努力寻找新的更为安全的抗抑郁剂。1972年礼来公司研制出了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这是有史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药,它的成功也吸引了众多制药厂家紧随着开发类似药物。 随着抑郁症人群的逐步扩大,一系列安全性较高的新型抗抑郁药相继上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HT再摄取抑制剂(NaSSAs)、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s)、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s)等。同时,除了各种合成类抗抑郁药,天然药物和中药也广泛用于缓解抑郁病征,比如金丝桃属植物圣约翰草在西方用于治疗抑郁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中药中的合欢、冠叶连翘等也有很好的抗抑郁效果,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照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三环类抗抑郁药目前已进入了生命末期;随着各类新型抗抑郁药的上市,SSRIs类药的市场份额已逐步缩小(见图2)。 三环类(TCAs)日渐衰退 三环类抗抑郁药已使用多年。首只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丙咪嗪,以后又陆续上市了数十个三环类药物。 三环类药又可再分为叔胺类(如咪帕明、阿米替林)和仲胺类(如地昔帕明)。四环类药物(如马普替林)由于药理性质与三环类相似,因而一般也归于三环类药。三环类药通过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产生确切的抗抑郁效应,因此,至今仍是首选的治疗重度抑郁症的药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氯米帕明(氯丙咪嗪)、马普替林以及阿米替林。近年来,由于此类药物的安全性远低于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上已经普遍不使用此类药物,医院用药所占份额从2002年的6%下降到2006年的2%。 SSRIs类如日中天 在SSRIs类药物氟西汀上市后,抗抑郁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SSRIs与三环类近似,但无依赖性,不良反应低,正逐步扩展抗抑郁用药市场,也是目前抗抑郁新药中开发最多的一类药物。在全球畅销药的前10名中都可看到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舍曲林这3只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的“身影”,年销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目前,SSRIs类的5个产品被我国精神医学界形象地称为SSRIs类的“五朵金花”,分别是: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氟伏沙明(兰释)以及西酞普兰(喜普妙)。而去年上市的艾司西酞普兰被喻为“第六朵金花”,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艾司西酞普兰为西酞普兰的左旋异构体,为高度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作用微弱,其作用为西酞普兰右旋体作用的100 倍,不良反应较西酞普兰更为轻微。目前,艾司西酞普兰在国内的市场由西安杨森独霸(见表3)。 新药百花开放 由于抗抑郁药的前景被制药企业所看好,因此也使得该类药的新药研发十分活跃且成果

抑郁症现状研究

抑郁症现状研究 一、前言: 抑郁症是严重精神疾病之一,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及高自杀死亡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中心的临床症状。它包括多种症状与体征,其中躯体方面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丧失自尊、有自罪感,注意力不集中,有自杀自伤[3]想法等。虽然抑郁症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导致抑郁症,如产前抑郁、产后抑郁、青少年抑郁、老年抑郁以及各种疾病原因引起的抑郁症。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也间接影响其家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因此对于抑郁症现状与治疗方式研究,对保证人们健康,正常,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物质、精神)有重大意义。 二、现状 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重性抑郁所导致的功能残疾将仅次于缺血性心肌病,位居第二,因此,应该重视抑郁症的治疗。心理干预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继心血管病后的第二大疾病。全球处方量最多的10种药品中,抗抑郁药占了3种。 三、基本症状 抑郁症最基本的症状为:悲伤,焦虑,兴趣缺乏(通常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在患者看来都是没有愉快感),失眠(早醒),食欲下降,过度自责,精力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每天情绪波动,其中早上感觉最糟是本病特点。 抑郁心境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特征,轻者自卑、心情不佳、自觉身体疲倦、力不从心、回避社交活。重者情绪低沉、有自杀倾向闭门独居、甚至连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兴趣减退等心理行为症状,睡眠障碍、疼痛、心悸、胸闷、胃肠不适及性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以及便秘、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等表现。其中,睡眠障碍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容易被病人和家属忽视的症状。 四、治疗方法 1 、心理干预方法 1.1 工娱治疗除了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外,联合采用辅助治疗方法会使疗效事半功倍,工娱治疗就起着显著作用。工娱治疗不仅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患者很快融人集体活动中,从而改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常用的工娱治疗有下围棋、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牌、跑步等,如果患者不喜欢这些活动,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