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图形和变换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二章图形和变换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二章图形和变换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二章 图形和变换单元检测试卷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温馨提示:每小题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下列图形中,旋转 60°后可以和原图形重合的是(

AC _ AB ■,则? BAC 的度数是(

之比是( ) A 、正六边形 B 、正五边形 C 、正方形

D 、正三角形

2.如图1,面积为12cm 2的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至三角形 DEF 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 BC

3、如图2,将厶ABC 绕着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D 、无法确定

第4题

A

D

20 ° B 点落在一位置,A 点落在A 位置,若

A . 50 °

B . 60°

C . 70°

D . 80 °

4.如图3, —块等边三角形木板 ABC 的边长为 1,现将木板沿水平线翻转 (绕一个点旋转) ,那么

A 点从开始到结束所走的路径长度为(

B.2n

D. 3

5.如图,O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的中心,

将一块半径足够长,

圆心为直角的扇形纸板的圆心放在

O 点处,并将纸板的圆心绕

旋转,求正方形 ABCD 的边被纸板覆盖部分的面积为( A. 1a 2

3

B . -a

2

4

C. -a

2

2

1

D. a 4

6. P 是等边 ABC 内部一点,? APB 、? BPC 、? CPA 的大小之比

是5:6:7,所以PA 、PB 、PC 的长为边的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大小 A . 2:3:4

B. 3:4:5

C. 4:5:6

D.不能确定

36cm

J V

ACED 的面积为 ( 2

C 、 48cm

第3题

B

Q

7.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去观察一个三角形,对此,四位同学有如下说法:甲说:三角形的每个内角

都扩大到原来的5倍;乙说: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扩大到原来的5倍;丙说:三角形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5倍;丁说:三角形的周长都扩大到原来的5倍.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3

8.如图是5级台阶侧面的示意图(每个台阶的宽度和高度可能不同)

在台阶上铺地毯,则至少要测量()

A.1次

B.2沉

C.3次

D.4次

9.已知/ AOB=45,P是它内部的一点,点P关于OA OB的对称点分别是C和D,则厶COD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10.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

如图所示:则所得的图形是()C. 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王計右折右下方折沿虚线剪开<□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 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将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填在空格处!

B

11.已知/ AOB是由/ DEF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且/AOB+ Z DEF = 120°.则/ AOB =_度.

12.如图,三角形ABC中,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若CM=3cm,三角形ABC的周长是22cm,则

三角形ABN的周长是___________

13 .如图,△ ABC可看做是厶DEC通过________________ 变换而得?

14.如图,ABC经过相似变换得A DEF若Z ABC = 20°Z BCA= 40°,

AB:DE = 2:1,则Z EDF的度数是__________

(第13

题)

15.如图所示,把△ 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35 °得到△ AiBQ, AB交AC于点D,若

Z A)DC = 90 ° 则Z A= __________

16.如图,P是Z AOB内一点,P1, P2分别是点P关于OA, OB的对称点,连接P1P2 ,

交OA于点M,交OB于点N,已知P1P2 = 5切,则厶PMN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

C

第14题

三、解答题(共7题,共66 分)温馨提示:解答题必须将解答过程清楚地表述

出来!

17、(本题8分)?作图计算题.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 DEF

(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

(1)作厶DEF关于直线HG的轴对称图形

(2)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则厶DEF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 。

A 18. (本题9分)如图,△ BDE,A CEF都是由△ ABC经平移变换得到的像,

已知/ ABC=70, / ACB=45.

1

(1)BC= DF成立吗?请说明理由:(2)求/ ECF的度数;

2

(3)△ ECB可以看作△ ABC经过哪一种变换得到的?说说你的理由.

19、(本题9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0,点0是正方

形A1B1C1O的一个

定点。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正方形A1B1C1O绕定点O

无论怎样转动,两个正方形

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变,并等于一个定值,你能求出这个这个值吗?

A1

B

1

20、(本题10分)如图,直角三角形ABC到直角三角形DEF是一个相似变换,AC与DF的长度之

比是3: 2。

(1)DE与AB的长度之比是多少?

(2)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周长是12cm,面积是6cm2求直角三角形DEF的周长与面积。

21、(本题10分).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AP=1 , PB=J2 ,

/ APB=135。.求PC 的长.

22、(本题10分)、用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CDFE拼成一个矩形ABEF ,把一个足够大的直

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这个矩形的边AF的中点D重合,且将直角三角尺绕点D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当直角三角尺的两直角边分别与矩形ABEF的两边BE, EF相交于点G, H时,如图甲,

通过观察或测量BG与EH的长度,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直角三角尺的两直角边分别与BE的延长线,E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H时(如图乙),

你在图甲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

23、(本题10分).如图1,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且厶ABE, △ BCD都是等边三角形,连结AD, CE.

(1) △ BEC可由△ ABD顺时针旋转得到吗?若是,请描述这一旋转变换过程;若

不是请说明理由;

(2)若厶BCD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点A,B,C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2 ),贝恠旋转过中线段AD与EC 的长度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B A

B

B

D

C

二、填空题

11. 60° 12. 16 13.轴对称变换而得到.14.1200

15.55° 16. 5

三、解答题

17、(本题8分)?作图计算题.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 DEF (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 (1 )作厶DEF 关于直线HG 的轴对称图形; (2)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

则厶DEF 的面积为

3 ________

18.(本题9分)如图,△ BDE,A CEF 都是由△ ABC 经平移变换得到的像,

1

(1)BC= DF 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

⑵求/ ECF 的度数;

⑶△ ECB 可以看作△ ABC 经过哪一种变换得到的?说说你的理由

解⑴

. ABC 三 BDE,. BC =DE, . ABC 三 CEF

1 BC =EF,. BC DF

2

(2) A 二 ECF =65°

⑶ ECB 是由ABC 绕BC 的中点旋转1800得到.

、选择题

参考答案

已知/ ABC=7°, / ACB=45.

H

F

:D : | E

faa ■■■ ■■

?■ BJJI A

:G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拥有了许多有理数的知识财富!下面这套试卷是为了展示你在本章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言弃,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定要沉着应战,细心答题哦!本试卷共120分,用100分钟完成,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52- 的绝对值是 ,52-的相反数是 ,5 2 -的倒数是 .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 -1米,那么 +1.2米表示 . 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 4、已知|a -3|+ 24)(+b =0,则2003 )(b a += . 5、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 7、() 1 -2003 +() 2004 1-= 。 8、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 | |y | 9、若|a |+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a |+|b |=0,则a = ,b =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下表中.) 1 A 0 B -1 C 1 D 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 A 8 B 7 C 6 D 5 3、计算:(-2)100+(-2)101 的是( ) A 2100 B -1 C -2 D -2100 4、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 负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正数

第二章 图形和变换

一、教学内容与地位 图形和变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四块内容(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之一。本套教科书在七年级上册先安排图形的初步认识,及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集中学习四种变换的知识,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通过几何学习后,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本章所学的四种变换的初步知识将为后续的内容,如四边形、圆及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相似变换,以及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本章要求学生对各种图形变换有一定的认识,要求了解各种图形变换的一般概念,能够辨别和判断,理解各程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会按要求作出变换后的图形,并应用于图案设计等生活实际。根据本套教科书的整体设计,轴对称、平移、旋转和相似这四种变换在今后图形教学的相关章节将继续渗透,逐步深化。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 (1)了解四种变换的概念,能辨别和判断四种变换; (2)理解四种变换的基本性质,会按要求画出经变换后的图形; (3)能将变换的知识应用于图案设计等生活实际中去。 二、本章教材分析 由于现在的初一学生从未具体接触过轴对称、平移、旋转和相似这四种变换,所以在学生学习时建议增加用折纸等方法来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方格纸画轴对称图形、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设计图案等活动,使学生对轴对称、平移、旋转、相似等变换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本套教科书在这里安排变换的学习,侧重于对其性质的探索和理解,同时能运用其性质进行简单图形变换的作图。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均属于保距变换,和全等图形的关系比较密切,其概念、性质将在本章中作完整地介绍,并在后面的学习中作进一步地渗透和应用。相似变换是保角变换,对相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还须进一步学习相似三角形、位似形等知识,这将在九年级上册学习。因此本 - 1 -

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武原中学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2.5分×20=50分) 1、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发生?………………………………()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 ③天空仍然蔚蓝色 ④生命从地球上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2、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 与气温无关的是( ) A、青蛙冬眠 B、小狗呼吸加快 C、兔子换毛 D、 小鸟觅食 3、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 的快,这是因为( ) A、水田不易吸热 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 C、砂石吸热本领强 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 4、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 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压上升,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气温下降 C、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D、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5、我们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 带季风气候 6、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参照的是………………………………………………( ) A、沙尘扬起的方向 B、旗帜飘扬的方向 C、水波移动的方向 D、石头滚落的方向 7、“ ”在天气符号中表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8、下列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图形和变换 习题 作业

图形和变换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图案是几种名车的标志,在这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都为1,右上角的圆柱体是由 左下角的圆柱体经过平移得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先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沿垂直的方向 平移4个单位长度,然后再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先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上沿垂直的方向 平移4个单位长度 C.先向上沿垂直的方向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沿水平方向向右 平移7个单位长度 D.直接沿正方形网格的对角线方向移动7个单位长度 3、下面给出的是一些产品的商标图案,从几何图形的角度看(不考虑文字和字母),既是轴 对称图形又能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的是( ) 4、4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面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2)所示, 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数起是() A.第一张 B.第二张 C.第三张 D.第四张 5、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右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 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6、 7、如图△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P 为MN 上任意一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P=A ’P B .MN 垂直平分AA ’,C C ’ C .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D .直线AB ,A ’B ’的交点不一定在MN 上 第7题 第8题 8、如图,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将△AP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D 重合,则△APD 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横向阴影部分是矩形,另一阴影部分是平行四边形,依照图中所标柱的数据,计算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 A .2bc ab ac c -++ B .()()c b c a -- C .2a +ab ac-bc + D .22b -bc a -ab + 10、右图是跳棋盘,其中格点上的黑色点为棋子,剩 余的格点上没有棋子,我们约定跳棋游戏的规则是: 把跳棋棋子在棋 盘内沿直线隔着棋子对称跳行,跳行一次称 为一步。已知点A 为己方一枚棋子,欲将棋子A 跳进对方区域 (阴影部分的格点),则跳行的最小步数为( ) A 、2步 B 、3步 C 、4步 D 、5步 二、填空题(每题3分) 11、计算机软件中,大部分都有“复制”、“粘贴”功能,如在“Word ”中,可以把一个图形 复制后粘贴在同一个文件上,通过“复制”、“粘贴”得到的图形可以看作原图经过_______变换得到的。 12、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_条对称轴.

《管理会计》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 加工成本 D. 非生产成本 2、 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 A. 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 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 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 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3、 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 A. 半固定成本 B. 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成本 4、 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 成本的目标 B. 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5、 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 高低点法 B. 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6、 当相关系数 r 等于 +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基本正相关 B. 完全正相关 C. 完全无关 D. 基本无关 7、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 指降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半固定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8、 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技术性变动成本 D. 约束性变动成本 9、 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产品成本 D. 期间成本 10、 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 )。 A. 变动成本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 D.变动成本率 11、 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12、 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 a ,然后 才能计算出b 的 方法时( ) A. 直接分析法 B. 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3、 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 定:该企业应 用的是( ) A.高低点法 B.回归直线法 C.多步分析程序 D.同步分析程序 1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 )。 )。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 小题, 1-10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 分。11-18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 2O22H2O+O2↑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C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D.2CO+O2=2CO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代数式,4xy,,a,2009,,中单项式的个数是() A. 3 B. 4 C. 5 D. 6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项式的系数是; B. 单项式的次数是; C. 是四次多项式; D. 不是整式; 3.已知单项式与是同类项,那么a的值是() A. -1 B. 0 C. 1 D. 2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A. B. . C. D. 6.任意给定一个非零数,按下列箭头顺序执行方框里的相应运算,得出结果后,再进行下一方框里的相应运算,最后得到的结果是() 平方结果 A. B. C. D. 7.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多项式:ab,a2b3,a3b5,a4b7,??,其中第10 个式子是() A. a10 b15 B. a10 b19 C. a10 b17 D. a10 b21 8.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是,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A. B. C. D. 9.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单项式的系数是3,次数是2. B. 单项式m的次数是1,没有系数. C. 单项式﹣xy2z的系数是﹣1,次数是4. D. 多项式5x2-xy+3是三次三项式. 10.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是分数 B.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C. 的系数为 D. 的余角 二、填空题(共7题;共19分) 11.计算:________. 12.多项式2x2y-xy的次数是________. 13.把多项式按字母升幂排列后,第二项是________.

14.关于m、n的单项式的和仍为单项式,则这个和为________ 15.多项式中不含项,则常数的值是________. 16.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照此规律第9个数为________ 17.已知香蕉,苹果,梨的价格分别为a,b,c(单位:元/千克),用20元正好可以买三种水果各1千克;买1千克香蕉,2千克苹果,3千克梨正好花去42元,若设买b千克香蕉需w元,则w=________.(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 三、计算题(共6题;共38分) 18.化简求值:3x3-(4x2+5x)-3(x2-2x2-2x),其中x=-2。 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0.已知2x m y2与-3xy n是同类项,试计算下面代数式的值:m-(m2n+3m-4n)+(2nm2-3n). 21.若关于x,y的多项式my3+3nx2y+2y3-x2y+y不含三次项,求2m+3n的值. 22.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x3-3x2y-2xy2)-(x3-2xy2+y3)+(-x3+3x2y-y3)的值,其中x=,y=-1.”甲同学把“x=”错抄成“x=-”,但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试说明理由,并求出正确结果. 23.已知A=2x2+3xy﹣2x﹣1,B=x2﹣xy﹣1. (1)化简:4A﹣(2B+3A),将结果用含有x、y的式子表示; (2)若式子4A﹣(2B+3A)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求y3+ A﹣B的值. 四、解答题(共2题;共26分) 24.观察下列等式:=1﹣,= ﹣,= ﹣,….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 =1﹣+ ﹣+ ﹣=1﹣= . (1)猜想并写出:=________.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 ① + + +…+ =________; ② + + +…+ =________. (3)探究并计算:+ + +…+ . 25.找规律 如图①所示的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②,再分别连接图②中间的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③,按此方法继续连接,请你根据每个图中三角形的个数的规律完成各题.

第二章图形的变换(姜小龙)

第二章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变化的、运动的观点来处理孤立的、离散的问题的思想,很好地领会这种解题的思想实质,并能准确合理地使用,在几何的解题中,当题目给出的条件显得不够或者不明显时,我们可以将图形作一定的变换,这样将有利于发现问题的隐含条件,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使问题得以突破,找到满意的解答,也将有效地提高思维品质. 初中图形变换包含平移、翻折和旋转,我们要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想象的方法掌握运动的本质,在图形的运动中找到不变量,然后解决问题 2.1图形的平移与对称 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上面图片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一些场景?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与同伴交流.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translation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例1如图,将面积为5的△ ABC沿BC方向平移至△ DEF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 长的两倍,那么图中的四边形ACED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⑴对应点的距离等于平移的距离; (2)利用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是解决平移问题的基本方法. 解设点A到BC的距离为h, 戸, 1 则S SBC = 2BC h = 5. ???平移的距离是BC的长的2倍, ??? AD = 2BC, CE= BC, 1 ?四边形ACED的面积=^(AD + CE) h = 1 1 2(2BC + BC) h= 3 >^BC h = 3 X5 = 15. 例2 如图,两个全等的△ ABC和厶DEF重叠在一起,固定△ ABC,将△ DEF进行如下变换: (1) 如图1, △ DEF沿直线CB向右平移(即点F在线段CB上移动),连接AF、AD、BD,请直接写出 S^A BC与S四边形AFED 的关系; (2) 如图2,当点F平移到线段BC的中点时,若四边形AFBD为正方形,那么△ ABC应满足什么

第二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三极管用来放大时,应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2.型号为3CG4D的三极管是PNP型高频小功率管。 3.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增大,反向饱和电流I CBO增大,正向结电压U BE下降。 4. 有两只三极管:A管β=200,I CEO=200μA;B管β=80,I CEO=10μA,其他参数大致相同,一般应选B管。 5.共射基本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为负值,说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差180o。 6.放大电路未输入信号时的状态称为静态,其在特性曲线上的点称为静态工作点;有输入信号时的状态称为动态,动态工作点移动的轨迹称为交流负载线。 7.在放大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处,幅度的放大倍数为中频处的0.707倍,这主要是由电路的频率失真引起的。 8.场效应晶体管是通过改变栅源电压来改变漏极电流(输出电流),所以它是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或电压控制)器件。 二、判断题 1.由于放大的是变化量,所以在输入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量都没有变化。(×)提示: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就有变化。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3.放大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分是由交流信号源提供的。(×)提示:增加的幅度所需能量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 4.通常,JFET在漏极与源极互换时,仍有正常放大作用。(√) 三、选择题 1.测得某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三个管脚对地电压分别为U1=2V,U2=6V,U3= 2.7V,则三极管三个电极为(B)。 A.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基极,③管脚为集电极; B.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集电极,③管脚为基极; C.①管脚为集电极,②管脚为基极,③管脚为发射极; D. 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集电极,③管脚为基极。 2.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 C的作用是(C)。 A.放大电流 B.调节I BQ C.防止输出信号交流对地短,把放大了的电流转换成电压。 3. 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当用直流电压表测得U CE≈V CC,有可能是因为(A);当测得U CE≈0,有可能是因为(B) A. R b开路 B. R b过小 C. R c开路 4.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信号时,如果PNP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发生饱和失真,则输出电压波形将(A)。 A.正半周削波 B.负半周削波 C.不削波 5.为了使高阻输出的放大电路与低阻输入的放大负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插入(B)。

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A 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若0a >,且,m n 为整数,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m m n n a a a ÷= B 、n m n m a a a ?=? C 、 () n m m n a a += D 、01n n a a -÷= 2.指数函数y=a x 的图像经过点(2,16)则a 的值是 ( ) A . 41 B .21 C .2 D .4 3.式子82log 9 log 3的值为 ( ) (A )23 (B )3 2 (C )2 (D )3 4.已知(10)x f x =,则()100f = ( ) A 、100 B 、100 10 C 、lg10 D 、2 5.已知0<a <1,log log 0a a m n <<,则( ). A .1<n <m B .1<m <n C .m <n <1 D .n <m <1 6.已知3.0log a 2=,3 .02b =,2.03.0c =,则c b a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 .a c b >> B .c a b >> C .c b a >> D .a b c >>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5分,共20分). 7.若24log =x ,则x = . 8.则,3lg 4lg lg +=x x = . 9.函数2)23x (lg )x (f +-=恒过定点 。 10.已知3 7222 --

第二章函数单元检测题

第二章 函数单元检测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各式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有 ①y =x -(x -3);②y =2-x +x -1;③y =???≥+<-);0(1), 0(1x x x x ④y =???). (1),(0为实数为有理数x x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解析:①③表示y 是x 的函数;在②中由???≥-≥-0 1, 02x x 知x ∈?,因为函数定义域不能是空集, 所以②不表示y 是x 的函数;在④中若x =0,则对应的y 的值不唯一,所以④不表示y 是x 的函数. 答案:C 2.函数f (x )=2x 2-mx +3,当x ∈[-2,+∞)时是增函数,当x ∈(-∞,-2]时是减函数,则f (1)等于 A.-3 B.13 C.7 D.由m 而定的常数 解析:由题意可知,x =-2是f (x )=2x 2-mx +3的对称轴,即- 4 m -=-2, ∴m =-8.∴f (x )=2x 2+8x +3. ∴f (1)=13. 答案:B 3.已知f (x )=3x +1(x ∈R),若|f (x )-4|0),则a 、b 之间的关系为 A.a ≤3b B.b ≤3a C.b >3 a D.a >3b 解析:|f (x )-4|

第二章 图形与变换单元检测2013

第二章 图形与变换及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将图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 2.如图1-2,有四个图案,它们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都能和原来的图案相互重合,其中有一个图案与其余三个图案旋转的角度不同,它是( ). 图1-2 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x 2-2x=x(x+1) B .x 22 -2x=x 2-2x C .4x 2+3x=5 D .2x 2-4x+1=2x 2 -21 4.下列方程适合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的是 ( ) A .x 2-4x+1=2 B .x 2+1=2 C .x 2-4x=0 D .x 2 -4x+4=-2 5.方程x 2 -4x-3=0配方正确的是( ) A.x 2-4x+4=4-3 B.x 2-4x-4=4+3 C.x 2-4x+2=3+2 D.x 2 -4x+4=7 6.请你先观察图,然后确定第四张图为 ( ) 7. 如图1-6,将ΔPQR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顶点P 平移后的坐标是( )A . (-2,-4) B . (-2,4) C .(2,-3) D .(-1,-3) 8.在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中,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如上图1-7中的△ABC 称为格点△ABC .现将图中△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80?,并将其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变形后点B 的对应点所在的位置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图1-6 图1-7 9.如图1-8,ΔACD 和ΔAEB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D = ∠EAB =900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 .ΔACE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900 后与ΔADB 重合B .ΔACB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2700 后与ΔDAC 重合 C .沿AE 所在直线折叠后ΔACE 与ΔADE 重合D .沿AD 所在直线折叠后,ΔADB 与ΔADE 重台 10.如图1-9,△ABC 中,A ,B 两个顶点在x 轴的上方,点C 的坐标是(-1, 0).以点C 为位似中心,在x 轴的下方作△ABC 的位似图形,并把△ABC 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记所得的像是△A ′B ′C .设点B 的对应点B ′的横坐标是a ,则点B 的横坐标是( ) A .12a - B .1(1)2a -+ C .1(1)2a -- D .1(3) 2a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如图1-10,P 是正△ABC 内的一点,若将△P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P ′AB ,则∠PAP ′的度数为________. 12.三角尺在灯泡 的照射下在墙上形成影子(如图1-11 所示). 50cm OA '=,这个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是 . 13.如图1-12,ABC △与A B C '''△是位似图形,且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位似中心的坐标是 . 14.一元二次方程(m-2)x 2 +6x-16=0的根是 。 图1-9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A A.费用的增加 B.收入的增加 C.负债的减少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 A.六类 B.五类 C.七类 D.三类 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 A.无余额 B.借方 C.贷方 D.借方或贷方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 A.重记经济业务 B.借贷方向相反 C.漏记经济业务 D.借贷金额不等 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 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 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 A.账户结构 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 C.会计等式 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三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 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 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 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C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 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 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 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借:银行存款(资产) 贷:预收账款(负债) 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C A.只能在借方 B.只能在贷方 C.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D.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某些账户的余额是只可能出现在借方的,比如现金账户。 13、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 )。C A.在借方 B.在贷方

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图中() A. 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 湖泊湿地,b能和缓的加热大气 C. 二氧化碳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 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2.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读下列图表,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4.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下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左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 某种辐射。回答5-6题。 5.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6.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据石家庄机场透露,7日,16时30分,受雾霾影响 石家庄机场能见度由1400米骤降至100米,导致55个

航班被迫取消。16时58分石家庄机场能见度提高,达到起飞标准,第一个离港航班NS3267石家庄至深圳顺利起飞,机场航班陆续恢复正常。下图为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回答7-8题。 7.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8.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火山冬天是指因一座较大的火山爆发,全球数年或者某年没有夏天而只有冬天。2014年9月2日冰岛东南部的巴达本加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下图为火山喷发对大气影响示意图。回答9-10题。 9.火山冬天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弥漫在对流层散射了太阳辐射 B.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到达平流层削弱了太阳辐射 C.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D.火山喷发形成酸雨削弱了太阳辐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爆发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对航空运输不会产生影响 C.冰岛冬季受低压控制,天气晴朗 D.火山喷发可能会导致降雨量增大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实验(如下图)。完成11-12题。 1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水循环 B. 温室效应 C. 热力环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2.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回答13-14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检测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检测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3锦州中学月考)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贮存着大量的能量 B.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山石墨制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石墨能量比金刚石能量低 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2013山西大学附中月考)下列关于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需加热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3.(2013山东师大附中期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能量守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的 C.氢氧化钞!晶体与氯化钱固体反应是吸热的 D.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 i一的H100niL6mol-LS0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4. (2013重庆八中期中)42度下,要想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乂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适量浓HSO B.硫酸钾固体42 D?硝酸钾溶液C.酷酸钠固体 5?有一新型燃料电池,是用两根金属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X极通入CH4,向Y极通入02,关于此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入CH4的X极是负极,通入02的Y极是正极 B.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减小 C?在标准状况下,通入5.6 LO2,完全反应时有1.0 mol电子转移 D.放电时,通入屮烷一极附近的pH升高 6.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9 /I 2第二章单元检测高中化学必修 Win jo■悔軼 H" O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整式的加减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命题人:刘忠田 班级: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代数式:x y x abc ab 3 ,,0,32,4,3---中,单项式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下列各项式中,是二次三项式的是 ( ) A.22b a + B.7++y x C.25y x -- D.2223x x y x -+- 3.下列各组式子中,是同类项的是 ( ) A.y x 23与23xy - B.xy 3与yx 2- C.x 2与22x D.xy 5与yz 5 4.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 A.32x -2x =3 B.32a +23a =55a C.3+x =3x D.-0.25ab +41 ba =0 5.化简m+n-(m-n)的结果为 ( ) A .2m B .-2m C .2n D .-2n 6.三个连续奇数的第一个是n,则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 ( ) A. 3n B. 3n+3 C.3n+6 D.3n+4 7.两个四次多项式的和的次数是 ( ) A.八次 B.四次 C.不低于四次 D.不高于四次 8.一个多项式与x 2-2x +1的和是3x -2,则这个多项式为( ). A .x 2-5x +3 B .-x 2+x -1 C .-x 2+5x -3 D .x 2-5x -13 9.将多项式a a a -++-132按字母a 升幂排列正确的是 ( ) A.123+--a a a B.13 2++--a a a C.a a a --+231 D.32 1a a a +-- 10.当2=x 时,代数式13++qx px 的值等于2016,那么当2-=x 时, 代数式13 ++qx px 的值为 ( ) A.2015 B.-2015 C.2014 D.-201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单项式2512 R π-的系数是___________ ,次数是______________。 12.多项式2532 +-x x 是________次_________项式,常数项是___________。 13.若m y x 35和219y n +是同类项,则m=_________,n=___________。 14.如果3-y + 2)42(-x =0,那么y x -2=_____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二章图形和变换

轴对称图形(教参)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能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理解“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的性质. 3.会用对折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理解作对称轴的方法. 4.通过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验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广泛的运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会作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得出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探索过程,其中包括推理和表述,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从现实生活中找4-5个轴对称图形. 教师:准备教学活动材料,收集轴对称图形,可上互联网查询.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列举识别 1.怎样又快又好地剪出这个“王”宇.说明:让学生用纸、剪刀剪一剪. 2.这个“工”字有什么特征? 说明:对折后能够互相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 做对称轴. 3.在小学时,我们已经学过轴对称图形,请例举一些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说明:让学生举例以回顾小学所学的知识,丰富学习情境,但要注意学生所举的例子会存 在思路偏窄,教师要注意引导拓宽. 4.教师展示教学多媒体:指出下列图片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说明:进一步丰富情境,体验轴对称的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广泛的运用价值. 二、合作探索,明晰性质 1.发给学生活动材料1 教学活动材料1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别的?讲给同伴听. 2.上述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找出对称轴. 3.在上述图形中,任选一个轴对称图形,绕着对称轴对折重合后,任选一对重合的点作上记号,如点A,A’,问: (1)点A,A’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检测题

第二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甲苯、溴苯和辛烷的混合物 B.催化裂化不仅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而且可以提高汽油质量 C.裂化汽油可使溴水褪色 D.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 解析:多种液态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通常是利用蒸馏的原理进行分馏,分离甲苯、溴苯、辛烷的方法不是蒸馏,应该是分馏。 答案:A 2.甲烷、乙烯和苯属于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但它们之间也有共性,下列关于它们之间共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平面结构 B.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都生成CO2和H2O 解析:甲烷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A错误;甲烷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甲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甲烷、乙烯和苯只含C和H两种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都生成CO2和H2O,故D正确。 答案:D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用水就可以鉴别四氯化碳、苯和乙醇 B.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C.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解析: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D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CH CH可以与Br 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2 mol Br2 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说明苯分子不具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 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D.己烷的沸点高于2甲基戊烷 解析:由CH CH+2Br2―→CHBr2CHBr2。1 molCH CH 可以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若苯为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则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两种结构,B正确;苯环上的原子与甲基中的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可处在同一个平面内,甲基的另外两个氢原子不可能在这个平面上,故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C不正确;己烷与2甲基戊烷的分子式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D正确。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