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丝敏_清华大学法学院_研究生导师_创新助手_人物报告_2016-01-03

高丝敏_清华大学法学院_研究生导师_创新助手_人物报告_2016-01-03
高丝敏_清华大学法学院_研究生导师_创新助手_人物报告_2016-01-03

清华大学开题报告ppt

清华大学开题报告ppt 篇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 1 页共 4 页 (5)可以随时修改系统口令。 (6)灵活的数据备份、还原功能。 (7)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易安装性、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 (8)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通过使用超市管理系统可以迅速提升超市的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为提高效益和增强超市扩张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本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另外在技术方面采用了较为先进的Java Swing技术和SQL Server XX,用来实现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系统登陆、基本资料、进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系统维护、信息查询7个模块。 要求能够自觉运用数据库系统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软件设计;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步骤。整个应用系统的设计严格按照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来进行,包括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程序的设计,两部分相辅相成。 数据库设计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需求分析:系统的目的、用户的各种需求、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概念结构设计:用E-R图来描述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逻辑结构设计:确定关系模式,各种约束的声明,如主码外码约束、唯一性约束、非空约束等。同时给出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图,系统各模块功能;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实施; 数据库的实施阶段:数据库用SQL Server XX等创建,前端开发使用Java、.NET等实现。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提高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编写程序、测试分析,撰写文档到最终答辩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京华等. JAVA WEB整合开发王者归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2] 王俊杰. 精通JAVA SCRIPT动态网页编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XX [3] 李宁. Java Web编程实战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4] 孙更新. Java程序开发大全[M].北京:中国铁道出

清华大学2006数学分析真题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2006数学分析真题参考答案 1.若数列{}n x 满足条件11221n n n n x x x x x x M ----+-++-≤g g g 则称{}n x 为有界变差数列,证:令10y =,11221n n n n n y x x x x x x ---=-+-++-g g g (n=2,3,….) 那么{}n y 单调递增,由条件知{}n y 有界, {}n y ∴收敛 ,从而0,0N ε?>?>,使当n m N >>时,有 n m y y ε-<,此即:11211n n n n m m x x x x x x ε---+--+-++-,考虑1()f x 和 3()f x 。 (i)若()132()()()f x f x f x <<,由于()f x 在12[,]x x 上连续,由介值定理,必存在 412[,]x x x ∈,使43()()f x f x =,定与一一映射矛盾。 (ii) ()312()()()f x f x f x <<,这时考虑23[,]x x ,必存在523[,]x x x ∈使得 51()()f x f x =,也得到矛盾。 (2)若存在123,,x x x I ∈且123x x x <<,123()()()f x f x f x ><。由介值定理,存在 412[,]x x x ∈,523[,]x x x ∈,使得42()()f x f x =,也与一一映射矛盾。 ∴f(x)在I 必严格单调。 3.证:设()f x 在(,)a b 内两个不同实根为12x x <,即12()()0f x f x ==。 由罗尔定理,存在12(,)c x x ∈,使()0f c '= (1) 因为()0f x ≥,从而为()f x 极小值点,由费马定理 12()()0f x f x ''∴== (2) 由(1),(2)对()f x '在1[,]x c 和2[,]c x 用罗尔定理,则存在3144(,),(,),x x c x c x ∈∈ 使34()()0f x f x ''''==。再一次对()f x ''在34[,]x x 上应用罗尔定理, 34[,](,)x x a b ξ?∈?,使(3)()0f ξ=。 4.证:令t=a+b-x,则 ()()()b b b a a a f x dx f a b t dt f a b x dx =+-=+-? ??。对6 a π = ,

清华大学数值分析A第一次作业

7、设y0=28,按递推公式 y n=y n?1? 1 100 783,n=1,2,… 计算y100,若取≈27.982,试问计算y100将有多大误差? 答:y100=y99?1 100783=y98?2 100 783=?=y0?100 100 783=28?783 若取783≈27.982,则y100≈28?27.982=0.018,只有2位有效数字,y100的最大误差位0.001 10、设f x=ln?(x? x2?1),它等价于f x=?ln?(x+ x2?1)。分别计算f30,开方和对数取6位有效数字。试问哪一个公式计算结果可靠?为什么? 答: x2?1≈29.9833 则对于f x=ln x?2?1,f30≈?4.09235 对于f x=?ln x+2?1,f30≈?4.09407 而f30= ln?(30?2?1) ,约为?4.09407,则f x=?ln?(x+ x2?1)计算结果更可靠。这是因为在公式f x=ln?(x? x2?1)中,存在两相近数相减(x? x2?1)的情况,导致算法数值不稳定。 11、求方程x2+62x+1=0的两个根,使它们具有四位有效数字。 答:x12=?62±622?4 2 =?31±312?1 则 x1=?31?312?1≈?31?30.98=?61.98 x2=?31+312?1= 1 31+312?1 ≈? 1 ≈?0.01613

12.(1)、计算101.1?101,要求具有4位有效数字 答:101.1?101= 101.1+101≈0.1 10.05+10.05 ≈0.004975 14、试导出计算积分I n=x n 4x+1dx 1 的一个递推公式,并讨论所得公式是否计算稳定。 答:I n=x n 4x+1dx 1 0= 1 4 4x+1x n?1?1 4 x n?1 4x+1 dx= 1 1 4 x n?1 1 dx?1 4 x n?1 4x+1 dx 1 = 1 4n ? 1 4 I n?1,n=1,2… I0= 1 dx= ln5 1 记εn为I n的误差,则由递推公式可得 εn=?1 εn?1=?=(? 1 )nε0 当n增大时,εn是减小的,故递推公式是计算稳定的。

开题报告附页

开题报告附页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种各样的小型智能家电产品陆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日历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但一般日历都为纸制用品,使用不便,寿命不长。电子万年历采用智能电子控制和显示技术,改善了纸制日历的缺陷。本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构成单片机控制电路,结合DS1302时钟芯片和24C02FLASH存储器,完成时间的自动调整和掉电保护,全部信息用液晶显示。时间、日期调整由三个按键来实现,并可对闹铃开关进行设置。日历能显示阳历和阴历年、月、日以及星期、时、分、秒。在显示阴历月份时,能标明是否闰月。 基本要求: 1能完成数字计数功能 2能完成时间校准功能 3能完成定时报时功能 熟读设备说明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 时间安排: 早进入阶段:和指导老师进行课题的沟通和交流,对课题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第一周:查询各方面资料,熟悉课题,对课题形成直观的了解。 第二周:整理资料,对设计中可能用到的软件进行熟悉,查找相关专业资料。 第三周:根据要求进行软件C语言编写程序。 第四周:画仿真电路进行调试程序。 第五周:用DXP设计硬件电路图,并选择器件。 第六周:做出硬件实物电路并调试现象。 第七周查资料,写论文。 第八周:整理论文,毕业答辩。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方案设计: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初步确定设计系统由主控模块、时钟模块、存储模块、键盘接口模块、显示模块和闹铃模块共6个模块组成,电路系统构成框图如图4-1所示。主控芯片使用52系列AT89S52单片机,时钟芯片使用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带RAM的实时时钟芯片DS1302,存储模块采用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CMOS串行EEPROM存储芯片AT24C02。DS1302作为主要计时芯片,可以做到计时准确。

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水平,紧密围绕国家和辽宁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决定实施新一轮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建设。根据国家、辽宁省、大连市有关科技政策,参照《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以及人才队伍现状等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营造学术氛围,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保持学科研究方向和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高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和科技增长点;打造科技平台,推进博士点、硕士点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科技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建设周期 团队建设周期:三年(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 三、组建条件 1.团队负责人应具备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人员作为团队负责人需具有博士学位),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已形成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团队考核成员需在组建团队前三年内的年度科研量化考核合格。 2.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团队考核人数为

最少3人),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合理,各成员应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3.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合理,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其中,团队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8周岁(男)或53周岁(女),二级教授不受此年龄限制,40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4.团队原则上以博士点学科、硕士点学科、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基地等)为依托。 5.团队分为理工类团队、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和艺术类团队。各类团队的经费条件为:理工类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10万元(含)以上;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5万元(含)以上,其中外语、思政、体育类团队人均3万元(含)以上;艺术类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5万元(含)以上。 四、申报和审批程序 1.学校原则上每三年组织一次团队的申报工作。由拟组建团队负责人向所在学院递交《团队组建申请书》,学院审核并择优推荐上报,每人只能加入一个团队。 2.科学技术处(产业办)进行资格初审,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由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需要邀请校外专家)评审,并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如无异议,公布获批组建团队名单,并签订团队建设任务书。 3.我校首轮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合格的负责人可自动入围组建第二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策划任务书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 编号: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打算任务书

团队研究方向: 示范建设(□理工科□文科)团队建设类不: 重点建设(□理工科□文科)研究起止时刻: 团队负责人: 团队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学科建设办公室制表 填写讲明及要求

一、填写本表前,请认真学习《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治理方法(试行)》,实事求是地填写相关内容。 二、各团队要依照学校批准建设类型、资助额度及目标责任情况进一步调整、细化建设目标的年度任务,科学制定团队的培养打算和措施等。 三、第二项“团队研究的要紧内容”须与团队的研究方向一致。 四、本表用A4复印纸打印,样表请从学科建设办公室网页下载。 五、本表栏目内容较多,样表框格填写不下的可另加附页。 六、本项目建设打算任务书一式3份,电子版一份,经审核无误后报送学科办。 七、其它未尽事宜请电话咨询。办公电话:3092

一、团队差不多情况 二、团队研究的要紧内容及成员分工情况 (依照拟定的团队研究方向,结合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讲明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技术创新和研究思路,拟定研究内容及成员分工情况)

三、团队建设任务及目标 3.1 建设总体目标及措施 (总体目标:通过建设,使团队主导研究方向在所属研究领域达到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团队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学历学位提高)、学科建设和服务地点经济社会进展等方面的任务、措施及预期成果。) 3.2 团队科研工作建设目标 依照《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治理方法(试行)》的

要求,团队在建设周期内须完成如下科研任务。(原则上要求第一年完成总目标任务的30%,第二年30%,第三年40%) 注:以上建设目标中涉及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奖、学术论文、国家发明专利等均指第一署名单位为我校、第一署名人为团队成员,同时与团队研究方向一致的内容。 四、团队建设总经费及2010年经费使用打算(单位:万元)

浅谈高校科研团队组织建设

浅谈高校科研团队组织建设 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国家科研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挖掘高校科研潜力,对于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高校科研团队是以学术研究中心、课题和项目组等为代表的,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的、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为实现某个科研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凝聚力的正式群体。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有利于发挥团体优势,聚集学科优势,凝练特色研究方向。随着科技合作和科技共享更加紧密,每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背后都有一个或者多个团队的支撑,团队成了高校科研的基本单位。构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组织,能使团队内部和谐统一、通力协作,把在科学研究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科研人员通过团队的形式组织在一起,通过分工合作,分享与交换信息,来完成个人和一般团体所无法完成的更高层次的科研任务。 一、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创新团队是为了满足现代科学的交叉综合趋势而产生的一种科研组织形式,是在原有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大胆创新的一种尝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已经决不是某个个体所能独立实现的,建设科研创新团队是新时期科学研究创新的必要前提,因此,在高校,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1、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能有效提升学科水平,支撑学科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已使得传统意义上科学家的个人奋斗无法适应科

研工作的要求,科学家之间需要合作,而团队的建设可以形成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凝聚,共同完成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产生具有显示度的、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2、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能更好地促进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的产生 高校的研究工作大多属于创新型研究,这就要求高校科研人员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团队的建设提供了相互交流信息,切磋思想,阐述见解的渠道,培育了不同学科知识交叉、互补、综合的土壤,容易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创新与成果。 3、创新团队所创造的氛围可以促使学者自身更快速、健康地成长 如果不参与团队工作,个人认识往往具有局限性,在学术探究、追求真理的认识过程中,也没有机会敞开胸怀,自觉容纳他人的指点批评,因而容易产生学术上的武断作风和片面性观点。创新团队建设能使大家在平等、民主、自由、活跃的学术气氛中,对学术问题尽心交流讨论、比较参考、批判创新和融化组合,进而去寻找和推敲真理,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组织构建 1、构建原则 (1)适时引导原则 不少科研团队是由于科研人员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在科研项目的合作中自发形成、自组织发展起来的。政府和高校政府管理部门应及时发现,适时引导和培育,营造有利于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创新是指在立项、论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数据处理、现象分析、设备组合、项目理解及抽象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团队教科研水准,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附(一):基本条件: 具有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学校教学骨干;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经历,或论文获市一等奖以上。 附(二):申报表 2、确定研究方向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及其对策

一.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内涵、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团队的概念,最初来源于西方现代企业,后因企业员工以其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而迅速扩展至教育、管理、经济和社会领域。美国学者乔恩·R.卡曾巴赫认为,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1]因此,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指以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为目的,针对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或学术方向,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由若干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相互承担责任的专业人员组成的正式群体[2]。组成要素主要包括研究方向、研究项目、研究平台、专业人员、信息资源和制度文化等。科研创新团队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共同的学术目标,这是团队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团队成员的工作追求和行动方向。 二、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活动基本组织管理模式是课题(项目)制。课题(项目)制是指按照公平竟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立科学研究课题,并以课题(项目)为中心、以课题(项目)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研究、和管理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课题(项目)制极大地激发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潜能,但是,由于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利益约束、引导政策等方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组织表现为分散化和小型化,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单一学科、单一部门的团队多,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大多是在原来的学科组或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二)团队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我国高校的学科组织虽然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等方面经历了多次变革,但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校院系的三级结构、二级管理模式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型大学中行政色彩极浓的科层结构模式;就学校而言,具体表现为:学术权力集中于行政系统,行政行为包办科技创新团的学术事务现象比较严重,使团队的学术权力没有多少生存和发挥的空间;具有参与决策及管理职能的学术权力过于虚弱,代表学术的广大教授和学者的发言权和参与管理权不够,导致行政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的主从关系错位即使为了共同的学术目标组成了科研创新团队,由于受到长期形成的习惯势力和思想意识壁垒的影响,他们也普遍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存在一定困难。除了体制障碍之外,团队内部也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科研团队成立后,

清华大学杨顶辉数值分析第6次作业

9.令*()(21),[0,1]n n T x T x x =-∈,试证*{()}n T x 是在[0,1] 上带权()x ρ=的正交多项式,并求****0123(),(),(),()T x T x T x T x . 证明: 1 1 * *0 1 1 * *011**0 ()()()(21)(21)211()()()()()2()()()()()()()()n m n m n m n m n m n n m n m x T x T x dx x T x dx t x x T x T x dx t T t dt t T t dt T x x T x T x dx t T t ρρρ---=--=-== = ???? ?令,则 由切比雪夫多项式1 01=02 m n dt m n m n ππ ≠??? =≠??==??? 所以*{()}n T x 是在[0,1] 上带权()x ρ= *00*11* 22 2 2*33233()(21)1()(21)21 ()(21)2(21)188()(21)4(21)3(21)3248181 T x T x T x T x x T x T x x x x T x T x x x x x x =-==-=-=-=--=-=-=---=-+- 14.已知实验数据如下: 用最小二乘法求形如2y a bx =+的经验公式,并求均方误差 解: 法方程为

22222(1,)(1,1)(1,)(,)(,1)(,)a y x b x y x x x ?????? =???? ?????? ?? 即 5 5327271.453277277699369321.5a b ??????=???????????? 解得 0.972579 0.050035a b =?? =? 拟合公式为20.9725790.050035y x =+ 均方误差 2 4 2 2 0[]0.015023i i i y a bx σ==--=∑ 21.给出()ln f x x =的函数表如下: 用拉格朗日插值求ln 0.54的近似值并估计误差(计算取1n =及2n =) 解:1n =时,取010.5,0.6x x == 由拉格朗日插值定理有 1 100.60.5 0.693147 0.510826 0.50.(60.60.51.82321)0 1.()6047()52 j j j x x x L x f x l x ==------=-=∑ 所以1ln0.54(0.54)0.620219L ≈=- 误差为ln 0.54(0.620219)= 0.004032ε=-- 2n =时,取0120.4,0.5,0.6x x x === 由拉格朗日插值定理有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一)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一) 摘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本文就我校以及目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看法。 关键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对策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产生,新的科技发展形势客观上要求不同学科进行交流和合作。为此,我校在不同专业学科引进了大量高职称、高学历科研人才的基础上,组建了一系列科研创新团队。例如在我校由生命科学学院组建的外来生物入侵科研团队、食品快速检测团队、农产品深加工团队;由计量测试学院组建的精密测试与控制团队、自动检测与控制、流体检测与仿真团队;由信息工程学院组建的无线电子技术团队和嵌入式系统研究团队等。科研团队是由一些知识技能互补、协作完成一项科研共同目标的成员组成的特殊群体,被普遍认为是提高和促进高校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然而,不论是我校还是国内其他院校,在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均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目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做一个简要论述。 一、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交叉缺乏,无法共享资源 目前高校内单学科、单部门的团队多,而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大多数团队从事基础研究,搞应用研究的团队却很少。而将基础研究学科和应用研究学科相结合的团队更少,这造成了知识资源和科研资源无法达到共享,相互的学科以及团队的建设不能取得应有的更高的效率。 (二)缺乏时间积累和积淀,难以产生原始创新 随着各高校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不断涌现,但它们不少是生拼硬凑等方式组合成的团队,缺乏时间积累和积淀。甚至有一些团队成员只是在申报项目或应付检查时才将各自的成果临时包装在一起。即使一些高校中的科研创新团队不是自发拼凑,但常常由导师及博(硕)士研究生组成,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相似,缺乏科研经验,研究方向单一,创新活力不足,因而难以产生原始创新。 (三)缺乏加强团队文化建设的意识 团队文化能为团队的高效运行提供科研动力。但在现实中,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间以及成员和团队领导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成员间缺乏互助合作精神,有些团队成员急功近利,只把科研成果作为个人晋升的台阶,造成团队的不和谐。团队领导因忙于申请课题通常与成员之间交流较少,导致大家对团队目标认同的缺乏,非常不利于团队凝聚力的形成。 (四)考核和激励机制欠合理,引发团队成员的消极态度 许多高校评定职称或考核时,一般只认项目的第一主持人和文章的第一作者,而对于排名第二、第三等的重要骨干,年终考核或评职称时却不计算或者计算很少,这将极大地挫伤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1)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和支持我校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创新,凝聚并稳定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培养和扶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构建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创新团队,提升我校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培植自治区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的后备力量,争取部分团队跻身于全国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能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保证我校科学研究持续稳定地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团队是以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为首席专家,以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优秀研究群体。创新团队遴选实行公开选拔,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目标考核,合同管理。 第三条创新团队建设遵循“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主要资助具有优势与特色的开创性与探索性研究;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前沿研究以及能产生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研究。 第二章条件 第四条创新团队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一般应为8人以上),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一致稳定的研究方向;必须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行业和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主要骨干成员应具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2、创新团队应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及年龄结构。主要由本校人员组成,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联合申报,成员应有3~5人为40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团队中博士学位(含本校在职在读博士)和高级职称人员应占一定比例。能够为今后3到5年内取得重大突破起到关键的作用。团队首席专家和成员只能参加一个创新团队。 3、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必须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影响。首席专家应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团队中能发挥较强的凝聚作用;同时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严谨的科学作风、创新性学术思想;应具有正高职称或博士学位,近三年至少主持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以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在校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8个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资助的研究工作。 4、创新团队研究方向是集中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并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近三年至少应承担或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已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优势。团队核心成员应承担过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团队在近三年内实际到位研究经费,自然科学类不少于30万元,人文社科类不少于15万元。 5、创新团队在近三年内取得过标志性研究成果,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或有一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或国家发明专利。 6、创新团队原则上以校内的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自治区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科技创新平台及重点学科为依托,具有相对完备的研究条件支撑。 第三章推荐、评审与批准 第五条创新团队以项目形式申报,采取团队申报、学院推荐、专家评审、学校审批的方式产生。每两年评选一次,具体申报时间,以发布的通知为准。 第六条凡符合申报条件的研究群体,填写《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申请书》,经学院(部)审定同意后,报学校科技处。

清华大学硕士开题报告doc

清华大学硕士开题报告 篇一:所有大学的开题报告格式 本文由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有大学的开题报告格式(各个大学开题报告格式)中国十大名校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汇总与开题报告写作指导 1 清华大学北京 2 北京大学北京 3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4 吉林大学吉林 5 复旦大学上海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7南开大学天津 8 山东大学山东 9 上海交通大学 10 北京师范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七、教研室可行性论证结论 开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开题报告的格式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 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开题报告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前言、 一、 1、 2、 3、 二、结论 1、 2、 3、 三、 1、 2、 3、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七、教研室可行性论证结论 免费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

清华大学杨顶辉数值分析第5次作业答案

2.定义映射22:B R R →,()B x y =,满足y Ax =,其中 0.80.40.10.4A ??=????,2,x y R ∈ 则对任意的2 ,u v R ∈ 1111119 ||()()||||||||()||||||||||||||10B u B v Au Av A u v A u v u v -=-=-≤-=- 故映射B 对一范数是压缩的 由范数定义 ||||1 ||||max |||| 1.2 x A Ax ∞∞∞===,知必然存在0 x , 0||||1 x ∞= 使得0|||||||| 1.2 Ax A ∞∞== 设012(,)T x x x = 取 12(,0),(0,)T T u x v x ==-,则 u v x -=,有 00||()()||||||||()|||||||||| 1.21||||||||B u B v Au Av A u v Ax A x u v ∞∞∞∞∞∞∞ -=-=-===>==- 故有||()()||B u B v ∞->||||u v ∞ -,从而映射B 对无穷范数不是压缩的 4. 证明:对任意的,[,]x y a b ∈ 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有 ()()'()()() 1e G x G y G x y x y e ξ ξξ-=-=-+ 其中0111b b e e e e ξξ<≤<++ 所以 |()()||()||| 11b b e e G x G y x y x y e e ξξ-=-≤-++ 故G 为[,]a b 上的压缩映射 而 ()ln(1)ln x x G x e e x =+>= 即()G x x =无根

开题报告清华大学2016自动化系开题报告

基于相位的双目转多目虚拟视图 生成方法研究 系别: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姓名:戴威 指导老师:索津莉

1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阿凡达》的火爆热映、世界杯的3D播出使人们感受到了立体影视的巨大魅力,如今3D电视的热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家电厂商,三星、LG、索尼、海信、创维、TCL等国内外主流厂家都推出了各自搭载3D技术的电视新产品。3D电视画面固然震撼,但是电视节目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停留在策划、筹备的阶段,立体片源的匮乏以及制作立体片源的困难成为3D电视发展的瓶颈。 图1.1 立体电视 目前3D电视显示技术主要分为两类:眼镜式3D电视和裸眼式3D电视,目前在家用消费领域,大多数3D显示设备需要配合3D眼镜使用,但是使用时间过长会产生疲劳甚至晕眩的感觉。裸眼3D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共商务、大型会展等场合,将来还会应用到手机等便携式设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裸眼显示技术主要有两种:视差障壁式和柱状透镜式,视差障壁式裸眼3D 技术是利用特定算法,将影像交互排列,通过设置显示器背光源和液晶面板之间的视差屏障,将左右眼可视画面分开,由于左右眼观看屏幕角度不同,利用这一角度差遮住光线就可将图像分配给左眼或右眼,经过用户大脑将这两幅图片合成具有深度信息的立体图像。柱状透镜式裸眼3D技术则是在LCD面板的最表层添加一层密集的柱状透镜组,这样每个柱透镜下面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于是双眼从不同角度观看屏幕就看到不同的图像。

图1.2 视差障壁式和柱透镜式显示原理 目前获取多视角片源的方法主要有多视点采集以及2D转3D技术对现有平面素材进行渲染。多视点采集具有数据量与成本控制,相机联合标定、同步等问题,而利用平面图片推测三维空间信息需要利用许多先验信息例如时域一致性,空域一致性等等。如果用2路相机采集得到双目图像则可以真实并且完全的反应物体三维信息,而且相对于多视点采集一般几十个相机的成本有了很大的降低。因此根据双目视频进行虚拟视图合成的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前景。 2 研究现状及分析 虚拟视图生成的算法是双目转多目视频的关键,目前虚拟视图的生成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基于模型的渲染(MBR)和基于图像的渲染(IBR)。MBR技术通过使用模型可以充分细节化,可以解决遮挡问题,渲染质量较好,但是MBR建模的复杂度和场景成正比,数据量较大。IBR与MBR相比不需要进行三维立体架构,绘制速度更快并且产生的虚拟视点图像真实感更强。基于图像的视图生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基于图像空间域变形(IDW)的方法、基于全光函数的方法、基于深度图像绘制(DIBR)、基于相位图像绘制、基于非线性视差映射的方法。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研究比较成熟的是基于深度图像绘制的方法。 2.1基于图像空间域变形的方法调研 图像空间域变形仅依靠双目图像空域信息进行新视角图像的合成,Farre等人在2011年设计了能量最小值函数对应变形函数,输入的视频通过稀疏深度匹配、垂直边缘检测、显著性标注得到的信息进行变形计算,能量函数表达式如下:

清华大学高等数值分析实验设计及答案

高等数值分析实验一 工物研13 成彬彬2004310559 一.用CG,Lanczos和MINRES方法求解大型稀疏对称正定矩阵Ax=b 作实验中,A是利用A= sprandsym(S,[],rc,3)随机生成的一个对称正定阵,S是1043阶的一个稀疏阵 A= sprandsym(S,[],0.01,3); 检验所生成的矩阵A的特征如下: rank(A-A')=0 %即A=A’,A是对称的; rank(A)=1043 %A满秩 cond(A)= 28.5908 %A是一个“好”阵 1.CG方法 利用CG方法解上面的线性方程组 [x,flag,relres,iter,resvec] = pcg(A,b,1e-6,1043); 结果如下: Iter=35,表示在35步时已经收敛到接近真实x relres= norm(b-A*x)/norm(b)= 5.8907e-007为最终相对残差 绘出A的特征值分布图和收敛曲线: S=svd(A); %绘制特征值分布 subplot(211) plot(S); title('Distribution of A''s singular values');; xlabel('n') ylabel('singular values') subplot(212); %绘制收敛曲线 semilogy(0:iter,resvec/norm(b),'-o'); title('Convergence curve'); xlabel('iteration number'); ylabel('relative residual'); 得到如下图象:

为了观察CG方法的收敛速度和A的特征值分布的关系,需要改变A的特征值: (1).研究A的最大最小特征值的变化对收敛速度的影响 在A的构造过程中,通过改变A= sprandsym(S,[],rc,3)中的参数rc(1/rc为A的条件数),可以达到改变A的特征值分布的目的: 通过改变rc=0.1,0.0001得到如下两幅图 以上三种情况下,由收敛定理2.2.2计算得到的至多叠代次数分别为:48,14和486,由于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际叠代次数都比上限值要小较多。 由以上三图比较可以看出,A的条件数越大,即A的最大最小特征值的差别越大,叠代所需要的步骤就越多,收敛越慢。 (2)研究A的中间特征值的分布对于收敛特性的影响: 为了研究A的中间特征值的分布对收敛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固定A的条件数,即给定A的最大最小特征值,改变中间特征值得分布,再来生成A,具体的实现方法是,先将原来的生成A进行特征值分解: [U,S]=svd(A);

清华大学杨顶辉数值分析第6次作业

清华大学杨顶辉数值分析第6次作业

9.令*()(21),[0,1]n n T x T x x =-∈,试证*{()}n T x 是在[0,1]上带权 2 ()x x x ρ= -****0123(),(),(),()T x T x T x T x . 证明: 1 1 **2 1 1 * *20 12 2 1**20 ()()()(21)(21)211()()()()()211()22 ()()1()1()()()()()1n m n m n m n m n m n n m n m x T x T x dx x T x dx x x t x x T x T x dx t T t dt t t t T t dt t T x x x T x T x dx t T t t ρρρ---=---=-=++-= --= -???? ?令,则 由切比雪夫多项式1 01=02 m n dt m n m n ππ ≠??? =≠??==??? 所以*{()}n T x 是在[0,1]上带权2 ()x x x ρ= - *00*11* 2 2 2 2*33233()(21)1()(21)21 ()(21)2(21)188()(21)4(21)3(21)3248181 T x T x T x T x x T x T x x x x T x T x x x x x x =-==-=-=-=--=-=-=---=-+- 14.已知实验数据如下: i x 19 25 31 38 44 i y 19.0 32.3 49.0 73.3 97.8 用最小二乘法求形如2y a bx =+的经验公式,并求均方误差 解: 法方程为

团队建设方案3篇

团队建设方案3篇 团队建设方案(一) 一、明确科技创新团队定义 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相配套,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的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 二、创新团队的特点 有引领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必然要有一个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学科透视与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发挥较强的凝聚和领衔作用,并已经取得优秀业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有明确稳定的研究目标团队。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开展基础、应用和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等。 有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已经或能够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和学术成就。

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团队内部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甚至包括个性结构,能够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发展能力。 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团队内部具有和谐的氛围,能够进行知识交流和有效沟通,同时团队成员具有以淡泊个人名利为主的协作精神。 宁波市20**年开始开展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目前,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创新团队和第二层次创新团队。从今年评审情况看,第一层次主要是高校研究单位。 “十二五”期间,我市力争培育建设30个左右创新人才集聚,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综合性科技攻关、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发战略性产品、培养中青年创新人才能力,并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三、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 1、依托单位(申报单位) 从重点企业中遴选(重点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及省、宁波市及本市工程技术中心中培育);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依托企业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能提供持续的经费保障、。 2、团队组成 创新团队人员:首席专家(或带头人)、核心人员、其它人员,创新团队规模:创新团队应具备合理的人才规模和结构。从事研究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