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完整版)数学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

教研求实效创新促发展 谷有东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在座的各位一起交流和学习,我想这对我们更好的开展教研工作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提高机会。一年来,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们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和其它各组一样,认认真真的搞好日常教学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教研活动,在实干中创新,在发展中争先,并取得了可喜的教学和教研成绩,展显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们深知,这与其他学科组教研活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里我仅将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点滴作法做一汇报,求得在座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一、精诚合作,和谐共进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老师们都说数学组和谐、融洽,的确如此。 1、精诚合作,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非常重视集体备课,确定每周二下午是我们数学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时间,数学教研室集体备课每次都有徐书记、刘主任亲自参与指导。保障了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教师组织与实施能力、评析能力、专题研究能力、研讨能力及撰写能力。 每学期,我们数学组全体成员都是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学案、

课件制作。在备课可过程中,备课组长把任务分配到人,严格把关。特别地,在学案制作上,我们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献言献策,精诚合作,进行了再学习,再探讨,最后达成了共识,探讨完成了适合本学科的学案制作模式。一年来,学案制作都是在假期分工制作完成,为新学期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献言献策,改进教学: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问题中学习数学,在合作中、探索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课题。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太少,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针对这一现状,我校提出推广“236”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上,我们不但积极推进“236”课模,也在积极改进我们的“236”课模,特别是对自学案的处理做了较大改进,改进后,老师们感觉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流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善学善研,提升自己: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听评课等活动,着力把每一位老师打造成科研型教师。教研组内认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对本学科的公开课每个老师都要去听并做好记录。评教、评学活动时,每位教师都要畅所欲言,中心发言人要精心做好准备,积极做好说课、评课工作。除了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老师们经常到外面去听课、学习、参观等.每当有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我们都积极报名参加。

小学数学优秀教研组汇报材料_四年数学组

聚焦核心素养打造学研团队 ——科右前旗第二小学数学优秀教研组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们四年数学教研组拥有一批朝气蓬勃而敬业的教师,全组4名教师,其中2名高级教师,均具有独立处理教材和娴熟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四位成员都好学上进,均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全组人员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观念,加上我们组成员以中青年为主,又有多年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学校领导作指导,教师们干劲足、热情高、教研氛围十分浓厚。这些优势为我们组顺利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研组特色 我组全体教师具备了“二强”(合作意识强、工作能力强)和“三能”(能吃苦、能学习、能钻研)的良好素质。在教学科研中形成了“抓基础,重研究,扬个性,注和谐”的教研活动特色。几年以来,我们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切合小学生学习的需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我们的课堂更扎实有效,逐步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水平。

三、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形式 “做有序教研,展二小风采”这是我们前旗二小四年数学教研组一直以来的宗旨,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一直认为有序的做好一系列基本的教学教研工作是开展其他特色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一直十分关注细节,强调和谐发展,一切都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有序的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一)加强常规管理,有序进行常规教学。 数学是一门基础而又重要的学科。学校领导经常参与和指导我们四年数学教研组的各项活动,宗校长亲自主管数学教研工作。学校注重教研工作的常规管理和制度建设。几年来,学校先后制定了《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备课组组长工作职责》、《教研工作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一系列教学教研管理制度。 我们抓实集体备课,每学期制定年级组备课教学计划,集体备课计划,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五落实”,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中心发言人、落实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落实备课的记录,教研组规范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真正做到以集体的智慧备教材、备学生,在备课活动中推行个人单元说课,每周有一名主备人,以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益和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单元说课要有详细的记录。课后注重教学回顾与反思,做到勤记录、勤思考。要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 程整合的案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 《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十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计算机上展示的各式各样的钟表及自身尝试用鼠标随意转动时针、针分活动认识钟面;初步了解时针、分针。 2.运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使学生自己动手用鼠标转动钟表的时针、分针,掌握并能熟练认读这些整时的时间。 3.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随意转动时针、分针,并认读这些整时的时间,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建立时间观念,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地认识时间;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运用计算机拨动钟表的指针,认读所表示的整时的时间,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地点:计算机教室。 教学工具:教师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可控制每台计算机、一个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运用计算机播放音频“滴答”声,请学生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 2、运用计算机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学生看一看,看到什么(钟表) 3、大家愿不愿意“认识钟表”,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都成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计算机展示课题:时、分、秒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一)认识钟面 1.寻找生活中的钟表

数学教研组三年特色建设规划

数学教研组三年特色建设规划 上海思源中学数学教研组 一、教研组情况简析: 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年轻的集体,9位教师本科学历达100%。每个教师承担着思源数学教学稳步发展的重任。希望今后三年在学校领导的关注和教学指导团专家的引领下,全组上下同心协力、奋发向上,在不断提高个人专业化素养的同时,使数学教学特色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二、特色建设项目的意义 课堂小练习是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因此,课堂小练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 三、现有中学数学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1、针对书本上的习题按部就班,把例题,作业题当做了练习 2、有些练习课练习形式、方法较单一 3、重视封闭性练习 4、练习“一刀切”,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 四:思源特色的数学课堂小练习的设计原则 (一)课堂小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小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小练习的目的性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编排练习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练习。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小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即通过该题的练习将促进

学生深化理解哪些知识、形成掌握哪些技能、侧重发展哪些能力等等,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盲目多练,摒弃臃肿的“题库”,走出“题海战术”多劳少得的误区,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 (二)课堂小练习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小练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是紧密相联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的练习,其实就是目标更明确的目的性练习,它通常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专门设计编排的,往往是完成一题便解决一个问题,对学生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某项技能的形成起到铺垫、促进、强化作用,是教学中突破重点、强化技能等常用的手段。(三)课堂小练习要有阶梯性 小练习的阶梯性是指一堂课或某一环节的练习,在设计编排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学生认识的有序性,将练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依次安排,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拾阶而上,一步一步迈向掌握知识的最高点。通常这样的练习分五个层次,即:基础练习、变式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教师在编排练习时要做到各类练习深浅适宜,分量适当,搭配合理,使学生在自己临近的思维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五:课堂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 教师要针对某一知识采取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组织多样性的小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率,达到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小练习形式有口算、口答、板演、书面作业、游戏活动、实践运用等。课堂小练习的形式又有模仿型、同类变式、对比式、一题多变等。 我们所提倡的数学课堂小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

数学教研组课题

数学教研组课题 班班通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数学课堂 程立群在没使用班班通之前的数学课堂,主要是老师讲知识点,学生练习为主。老师边讲解边板书,学生被动学记,效果很差,老师累,学生还厌学。 自从班班通开通以后,数学课堂变得活跃多了。首先教师不用很辛苦一边板书一边讲解,主要知识点可以用多媒体在白班上展示,学生一目了然。可以有很多时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知识的形成,知识的应用,知识的拓展。班班通,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符合学生的天性,信息技术提供学生绚丽的色彩,惟妙惟肖的动画,优美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视听感官,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感官,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信息技术拥有独特的魅力,有很强大的存取功能,给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课堂效力。电子白板锦上添花。电子白板结合信息技术的功能,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更适合数学课堂的教学,特别是数学图形的教学,更有神奇的,长方形也可以立起来,还可以立起菱形,可以翻转变换不同的图形,抛物线的平移动慢演示,学生在新奇之余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 要想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的课前导入要新,以兴趣激发思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班班通,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通过数学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借助班班通声,色,光等丰富的媒体优势,给学生形,色,体等直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和启发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为学生营造想学能学,巧学的良好氛围。 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在上两数之和为8时,先用班班通播放8个小朋友跳神,把学生的目光吸引的画面上来了,学生观察小朋友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有4个女孩,4个男孩;7个戴帽子,1个没带;3个穿裙子,5个没穿裙子;2个摇绳,6个跳绳等各种情况。然后老师和学生顺理成章的列出不同算式,4+4=8,7+1=8,3+5=8,2+6=8,0+8=8等等,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轻松愉快的数学活动中获取了新的知识。 再例如上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时,先用班班通播放一些全等的动物画片,字母,有学生观察直观感受到全等的意义,在用动漫展示旋转、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图形也是全等形,全等的概念就理解。 其次教师的课堂讲解要注意技巧,班班通教学环境下的课堂也不是无需老师的讲解,相反老师更要注重精讲,注重语言技巧。正确、科学的讲解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新知。在实际课堂中,讲解技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案例3: 一位教师上“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人体会颇深。(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题目,其中2道退位题。请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养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的知觉能力就在这样简短的问话里得以深刻体现。) (2)动笔做,互相检查。我们也来开个儿童医院,请你们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来,我们一起来会诊,最后请学生们给得病的算式开个小处方。在这里老师提了个要求: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病人应该注意什么。(改错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老师没有停留在热闹的场景中,而是专注于让学生总结错误的原因和改错的方法。(3)自己出一道退位减法题给同桌做。 (4)老师出题:3000—();再请每人写一道题。……

北航大一上工科数分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工科数学分析试卷(2011.12.25) 一、计算(5’*8=40’) 1) 用Stolz 定理计算极限41233122123lim n n n n n +→∞++++L . 2) 设32()(1)x f x x x x =++,求()f x '. 3) 求极限1 0(1)e lim x x x x →+-. 4) 求函数2()(4)f x x x = -的拐点。 5) 设(cos sin )()=(sin cos )x a t t f x y a t t t =+??=-?,求d d y x . 6) 求函数()ln f x x x =在(0,)+∞上的最值. 7) 判断函数21 1()=e x n f x x -?间断点的类型. 8) 求函数2()=ln(1)f x x x ++在0x =处直到四阶的Taylor 展开(Peano 余项形式). 二、证明(15’) 1) 3 sin (0)6 x x x x >-> 2) 设函数1()=ln ()n f x x x n -+∈¢,证明()(1)!n n y x -=. 三、(10’) 设1110,0,(2),1,2,n n n A x x x Ax n A +><<=-=L ,证明不等式11n n x x A +<<对任意

n +∈¢成立,并求出极限lim n n x →∞ . 四、(10’) 用Cauchy 收敛原理证明数列2sin (sin )n n k kx x k k kx == +∑收敛. 五、(15’) 设()f x 在0x 处二次可导,且()0f x ''≠,由Lagrange 中值定理知存在0()1h θ<<,使得式子000(+)()(())f x h f x f x h h h θ'=++成立,计算或者证明下列结论: 1) 写出()f x 和()f x '在0x x =处的Taylor 公式; 2) 证明01lim ()2 h h θ→=. 六、(10’) 设()f x '在(0,]a 连续,且极限lim ()x x →'存在,证明()f x 在(0,]a 上一致连续. [附加题] 七、(10’) 以下题目任选其一: 1) 设()[01]f x ∈£,,且()0f x >,令0()max (),[0,1]t x M x f t x ≤≤=∈, 证明:函数()()lim ()n n f x Q x M x →∞??=???? 连续的充要条件是()f x 单调递增. 2) 证明开区间套定理 1. 设开区间序列(,),n n n I a b n +=∈¥ 满足12121n n n a a a b b b b -<<<<<<<

数学教研组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科组教研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成长,我组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数学教研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务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立足课堂,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研工作,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鼓励本组教师勤写教学反思,教学论文。 4.针对各年级、班级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具体措施 1.本学期将组织教师认真解读新版课程标准,强化学习目标的研究,了解新旧课标的相同点、变化点和创新点,把握其变化的本质,用新课标理念有效地指导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常态课堂为抓手,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重点,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多学精教,教为学服务”教改理念,开展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实验,力求变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继续坚持集体备课,让教研常态化。教案坚决杜绝教师上不备之课,打无准备之“仗”。教案和课件年级教师作好分工撰写,及时上传校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教师的重点工作。 4.每天布置适量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倡面批。对学生的作业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的发展。 5.坚持每周四下午一次的教研活动,作好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数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扎实开展一人一课、磨课等研讨活动,为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多渠道提高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最终在校内形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继续 6.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教研活动安排表

最新优秀数学备课组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 上午好!数学组在教导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已圆满完成了本学年度中计划中的任务,下面我就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向大家做一个汇报,请你给予评价和指点。 我将从以下10各维度对数学组的教研工作作如下梳理, 凡遇事则立,不预则废。教研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每学期各两份,教师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共计12份,分别体现在手写在教案本上或打印出来的,这些不用赘述,因为学校评比的优秀中,像九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七,八年级大部分数学老师,都在学校的表彰之列。他们的计划科学详实,易于操作,总结到位,有利于学科教师的成长,是教科研规划中的亮点。 在学科教研组学术科研方面,学科课题研究,我们准备以“和真课堂”开展新课改的探索。论文方面,各位老师积极撰写心得体会,让自己的教研心得体会和及时整理,做到积少成多厚积而薄发。 教研组的常规活动,各位老师积极参加,认真研讨,大家集思广益,敢于展示自己的不足,同时把自己的好的做法与大家共同分享,教研组记录详实,首席发言人,准备讲稿,充分准备,让自己的见解得以充分展示。公开课,示范课,授课者的努力让人钦佩,备课组的磨课,你谈我论,进行思维碰撞,情感的交流,把新的理念传播,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融合,最终讨论形成智慧结晶,不管是校内公开课,还是展示课,赛课都取得了专家和观摩课的老师一致好评。 教学诊断方面,每次大型的期中,期末考试,我们都结合学校的成绩分析,进行撰写分析报告,不仅体现在组内,更针对性的体现在每位老师身上。不仅如此,每位老师还结合自己班的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成绩分到个人,横向,纵向进行比较。最终找到有效的方法,开展培优补差。教学效果也逐渐成效,教师也从分析中得到了成长。 教研组学习态度评价方面:数学老师每学期听课都在30-45节之间,听课记录的详实,认真,评价有针对性,小节中并提价自己独到的的见解。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教师们都是抱着求知若渴的态度,虚心向同行,专家请教,不管条件多磨艰苦,大家都一如既往的参加学习和培训。读书活动,每月比交,每周必读,数学组老师正在以一种刻苦的精神,好学得姿态,把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教研组的信息化的建设也稳步推进,向袁xx,李xx的微课,翻转课堂。杨xx,丁xx 的精品课堂都收到了观摩者的一致好评。本学期我们组大部分老师都进行了精品课的录制,翻转课堂的落实也在进行着,相信在技术和教学的融合中,数学组会做的更好,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列。 教研组的特色活动有三项,一是上学期开展的数学科学社团,总共开展了五次,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下学期开展的创意寒假手抄报的评比中更是精彩纷呈,一幅幅作品凝聚着孩子们智慧的结晶,给大部分学生的视觉一个视觉上的享受,知识上的充实。三是几乎是全年级一半以上的学生参与的数学能力展示活动,不少学生获得了省一二三等奖。 教研组教师的发展,建立了省市专家(许xx,刘xx,廖xx)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的青蓝工程,每学期专家来指导的次数不少于8次,教师也在不同程度的取得了成长。教师不管参加区级还是市级的比赛中都获得了较高的奖次,获得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共4人,正在积极准备申请学科带头人做扎实的准备。 学生特色发展方面,每次的大型考试都取得了经开区第一的好成绩,并以绝对的优势领先第二名10分以上。能力展示和数学竞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教研组的辐射和影响力方面,校内公开课,备课组长带头,青年教师是主力军。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次校内公开课,并接受不少于两位专家的现场指导。校级公开课同课异构,教师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区域联动更是显示数学组的实力,数学组到科大附中参加“本真课堂”的课题组研讨课,李伟莉代表经开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受到与会者的好评。袁保玉老师到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资料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龙源期刊网.cn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述作者:郭鹏飞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11期时代呼唤课堂教学改革,翻转课堂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自从被引入国内以来,翻转课堂就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大批教育工作者围绕翻转课堂进行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随着翻转课堂概念的兴起,一些地区的中小学也掀起了学习翻转课堂的热潮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尚不能给出有力的证明为此,我们联合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以期从中获取一定的答案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甲班和乙班学生,两个班级的基本情况相似甲班作为实验班,共45人;乙班作为对照班,共45人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为教师特质、学习内容、教学时间和评价工具等,保证以上项目相同;自变量为教学方法,即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因变量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成效和认知负荷本研究选取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统计图》整个单元作为实验教学内容,该单元主要学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实验开始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均接受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学习成效前测然后开

始进行教学,实验班通过对整个单元内容的分析、知识点的梳理、教学微视频制作、课前和课上教学活动的设计,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照班则严格按照同年级平行班的要求进行实验研究四周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均接受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成效和认知负荷的后测,并进行访谈辅助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述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显著增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促使该学习活动朝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本研究指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学生在数学领域所表现出努力和投入的内在趋力对于学习动机的测量,主要参考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数学学习动机量表修订而成,每道题有五个选项,分别是“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学习者根据每题题意描述,选出最符合自我感受的选项,对应得分分别计为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表明学习者在数学领域学习动机越强下页表1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数学学习动机前、后测结果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在肥城实验小学的实现的一点思考本周六在泰安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名师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小学数学观摩课”,让我颇受启发几位名师的讲课深入浅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整节课,老师都在提问:“为什么呢”,注重学生的启发诱导,从提问自己的年龄、身高等入手,不断向学生发问,启发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让数学联系的生活,同时也锻炼了能力尽量让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

小学数学整合课《快乐的大森林》案例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董艳春(一)分析与思路设计: 本节课时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应用部分的“用数学”知识点,属于第三课时。学生在第一、二课时已经认识了8和9,并掌握了8和9加减的计算方法,在前面也接触了6和7的应用题,但经常因为不能理解图意而不能准确地提出问题。而平时只是利用主题图来解决问题,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我在对相关教学理论和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 point 2003软件制作了演示文稿的课件,设计了这节整合课,增强了本课教学的感染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的意识,我设计了“联系生活、整体感知”的环节,并融入了热爱家乡的品德教育。设计这节整合课,为了增强了本课教学的感染力。多种学科的融合,使数学教学不在乏味。 (二)教学资源及环境: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三)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认识计算机外设的结构,有些学生家中没有计算机,还不会开、关机,不会使用鼠标,因此,主要由教师个人操作。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通过出示课件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 2、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练习八的第13、14题。 教具、学具准备

初中数学教研组的建设及监控.doc

2007 杭州市 数学会评选论文 初中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研组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教研组建设不仅需要构建和谐团队,还需要落实教学常规 制度化和课堂教学问题课题化研究。并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教学常规制度化课堂教学问题课题化教研组建设 一、初中数学教研组建设的现状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的教学行为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改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许多一下子解决不了的课堂教学问题。 目前,大多数初中数学教研组没有建立学科特色的教学常规制度或者教学常规制度甚少,学校教学工作的落实仅凭教师的经验和教师的责任心。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学校教学工作落实缺乏制度的引领和监控,课堂教学质量很难保障。教 师有问题经常得不到支持和解决。 二、应对策略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因此教研组建设得好坏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教研组建设围绕教研组的职能开展的,构建相互关心,相互学习、共同研究、资源共享、优 势互补的团队。教学常规制度化有效监控并落实教学工作;课堂教学问题课题化研究促使教师共同探讨、相互学习、共 同进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学常规制度化 教学常规制度化是指通过不断健全教研组制度,并利用制度来监控教学的正常进行。 1.构建初中数学教研组的管理模式 教研组长要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措施、确定各备课组的教学任务与要求,用制度引领和监控教师备课、上课等,使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具体的教研组管理模式如图一所示: 教研组管理模式 ( 1)建立教研组制度( 1)监控全组教学正常进行 ( 2)备课组每月汇报制( 2)培养青年教师 ( 3)展示课、汇报课 措施教研组长职能( 3)确定每学期工作重点 ( 4)磨课、讨论(教法)( 4)营造学习、研究氛围 ( 5)每月一次学情分析( 5)传达并落实学校精神 ( 6)每学期听课 2课 /人( 6)关注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学教中 法法考 、 竞 赛 初一备课组初二备课组初三备课组 图一:教研组管理模式 教研组管理模式的补充说明: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各年级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 ① 初一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求教师课堂练习题在课堂上面批(学生做练习题时, 教师边巡视边批改,培养学生动手练习的习惯)。经常性、长期性指导学生,如何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作业的订正、晚自修如何安排时间做课外练习等。 初一课堂教学设计突出四点:课堂教学梯度小一点、节奏快一点、趣味多一点、反馈及时点 初一学生参与的活动:《有理数的竞赛》、《优秀作业展示》《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比 赛》② 初二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防止学生滑坡,做好补差工作

最新小学优秀数学教研组经验交流(定稿)

教研求实效创新促发展 东疏镇花园小学赵雪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很荣幸能坐在这里,我想这对于我们花园小学数学教研组又是一次难得的提高机会。下面我把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点滴作法做一个汇报,请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指导与帮助。 我们数学组每两周举行一次活动,所有成员全员参与,王校长、韩校长、郑主任全程参与指导。学校的高度重视保障了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从以下几方面逐一汇报: 一、落实教学常规,培育个人特色 教学常规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也是确保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基石和前提。这五个环节我们精益求精。 1、有效备课 我们组提倡“三备五有”。“三备”指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五有”指有教学流程、有学生活动、有教法学法设计、有二次备课、有教后记反思。 管理实行“备课签字制度”,每周老师们将完善好的备课,交到学校教学研究室,装入指定的档案盒,周五下午教研组长检查签字盖章,教导处进行抽查,最后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本人,进行整改。 2、有效上课 课堂上,我们组不但积极推进“东疏镇小学数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也在积极改进自己的课堂。

老师们上课必须落实3个必讲,8个有效的要求。重点知识核心知识必讲,知识规律思维方法必讲,典型题目易错点必讲;做到教学内容有效,活动有效,指导有效,交流有效,教学手段有效,教学语言有效,提问有效,评价有效。学校把3个必讲,8个有效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突出以学定教,以学论教,践行为学而教。 3、有效练习 数学练习做到“六有六必”:有练必选,有选必做,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4、有效讲评辅导 讲评要做到科学及时,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激励性。辅导要尊重差异,因人而异、分类分层,兼顾“培优提中和补差”,切实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5、有效检测 我们学校实行“单元试卷监管”。老师们根据教学进度提出申请,学校组织考试,学校领导完成阅卷,并将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任课老师。 平时教学质量检测,我们严格执行“日结—周清—月考”制度,教学研究室每人一张桌子,摆放周清,月考材料。周清和月考要求有计划、有评价、有分析,教研组有检查,有总结,实行“闭环”式管理。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案例 《统计》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 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特别是对数学来说,由于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对数学问 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P. 93内容。这部分内容是 数学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新内容,它重视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 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 用;还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娱乐项目、统计喜欢哪种水果等,使学生在玩中体验到统计的 用处确实很大。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体验数据的收 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学生对去公园玩这些生活经验都很熟悉和感兴趣,对涂色也很感兴趣,因此,选取了这 些内容让学生统计,并对统计图进行涂色,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数据收集、比较多少 也比较熟悉,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但对数据的整理、描述比较难掌握,要让学生在玩 一玩、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中掌握这个知识难点。 二、设计理念及意图: 本教学设计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竞争和环保意识、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 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玩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 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以达到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目 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遵照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教学教研计划,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学实效,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切实加强教学管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加强教研力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工作,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本学期,数学组全体老师能认真完成学校教科研室布置的任务,每月按时上传教科研论文、教学心得、听评课反思等到学校的网站上,进行交流共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

4、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六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文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每次检测各年级都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3、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备课本2次,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教后反思。 4、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听课15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记录。 5、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学生作业2次,教师们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及对学生的作业要求都很认真、规范。各年级段针对作业设计,作业量等问题进行讨论,在平时布置了科学的、有价值的作业。

优秀教研组长发言稿

欢迎阅读 在团队合作中实现自我超越 抚松二实验 官明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抚松二实验五年级年部组长数学教研组长,很荣幸,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其实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无论是在教学上,。 《备课制度》、《教研组长职责》、《优秀教研组评选制度》、《帮扶制度》等,为教研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个教研组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同样教研组的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与完善也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因此在教研组发展过程中,我们制定《教研组工作制度》、《主题教研制度》、《听评课制度》、作业教案检查以及期中、期末的试卷分析

制度,促进推动教研组有序稳步发展。 二、严格执行教研计划,将教研活动开展到位。 学期初,教研组依据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和教研室的工作安排,从教学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活动计划及日程安排,使整个教研活动制度化、系统化,并且严格按照计划,安排好教研活动的每个环节。为确保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 始,杨洪毅校长与进修学校李洪涛校长共同研究决定,在二实验开展此项课题,李校长与刘修良主任先后几次到学校,进行动员及细致的理论指导,并深入到课堂听评课做教学实践研究的具体指导,老师由开始观望质疑,到思考尝试;由几位骨干教师选择合适的单元进行尝试,到各教研组共同研究每位教师参与,最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确定了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模式,设计了“感受课——理解课——练习

课——整理课”四种基本课型。历时一年的教学实验研究为课题开题做了充足的准备,2012年3月,宋玉春校长对《小学数学单元整合(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这项课题的深入研究更推进了一步,学校结合“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把此课题申报为子课题。 什么是“单元主题教学”?我简单介绍一下: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 1. 2. 3. 4. 题组实验教师,率先上教研课,尝试单元整合教学的四种课型,提供了研究的案例。之后,组织教师钻研教材、梳理知识体系,选择确定适合的单元进行课题教学实践研究,集体备课,每人上一节研讨课,互相听评课,主题会诊,交流反思,总结教学所得与困惑。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就非常适合进行单元整合。根据

实用文档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

实用文档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 《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十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计算机上展示的各式各样的钟表及自身尝试用鼠标随意转动时针、针分活动认识钟面;初步了解时针、分针。 2.运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使学生自己动手用鼠标转动钟表的时针、分针,掌握并能熟练认读这些整时的时间。 3.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随意转动时针、分针,并认读这些整时的时间,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建立时间观念,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地认识时间;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运用计算机拨动钟表的指针,认读所表示的整时的时间,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地点:计算机教室。 教学工具:教师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可控制每台计算机、一个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运用计算机播放音频“滴答”声,请学生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 2、运用计算机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学生看一看,看到什么?(钟表) 3、大家愿不愿意“认识钟表”,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都成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计算机展示课题:时、分、秒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一)认识钟面

1.寻找生活中的钟表 (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钟表的? 生:家里、商店里、学校里以及人们的身上…… (2)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的钟表都有些什么形状? 生答: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老师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出各种各样的钟表。) 2.认识钟面 师:到底该怎样看时间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的结构。 (利用上面计算机展示的各种各样的钟表,并控制让它们走) 师:钟面上有几根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最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观察到它们朝着什么方向走?用手比划一下。像这样的方向我们称为顺时针。 (1)议一议:从钟面上,你还知道什么? (2)显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3)想一想:分针走一小格,时针走一大格分别表示多少时间? 3、时、分的进率。 (1)师用钟面模型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观察: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怎么走?你们可以知道什么? 得出结论:1时=60分。 (2)尝试练习: 引导学生认识1小时大约有多长? 一节课是(40)分,课间休息是(10)分,再加上(10)分,就是1小时。 (3)体验练习: 利用计算机显示时间,计时一分钟,让学生摸自己脉搏跳动多少次、一分钟可以写多少个字等等,让学生体验一分钟可以干的事,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