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事变ppt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ppt优秀课件

精神支持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顽强 抵抗和民族精神,为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 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评价
抗日战争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它不仅使中 国获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出了巨大贡献。
在一次战斗中,赵一曼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贞 不屈,最终英勇就义,成为民族英雄。
地道战与地雷战: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
地道战的战术运用
地道战是华北抗日根据地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游击战方式,通 过挖掘地道,利用地道进行战斗和生活。
地雷战的威力
地雷战则是人民群众利用自制地雷打击敌人的一种有效方式,给敌 人造成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综合实力。
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告诫我们要不断进 取,不断进步,不能停滞不前,否则就
会落后于时代,遭受挨打的命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战争给人 类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和平 发展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
和平发展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 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国 家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济落后
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和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02
抗日战争的历程
战争的爆发与初期阶段
战争爆发
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 一八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
国民政府在初期采取不抵抗政策,导 致东北、华北等地迅速失守。
初期阶段
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未能有效抵抗日 本侵略,导致大片国土沦陷。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事变ppt课件

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二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 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之决斗。宁叫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 之区不愿华胃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
3. 国民党内部:抗日反蒋。
13
福建事变
上海一二八事变后,蒋光鼐、蔡廷锴率领的十 九路军因在事变中坚持抗战而被蒋介石驱赶到 闽赣前线“剿共”在与红军连战失利后,十九 路军内部 许多人逐渐认识到内战没有出路, 决心走抗日反蒋的道路,并采取联合共产党的 步骤。1933年10月26日,十九路军代表与中共 代表在瑞金签订了《反日反蒋对的初步协定》 11月24日以李济深为主席的“中华共和国人民 革命政府”在福州成立,史称“福建事变”
中村事件:1931 年6月下旬,日军 参谋本部上尉中村 震太郎等在兴安岭 索伦山一带进行非 法军事地理调查, 被中国驻军查获并 秘密处死,此事件 为“中村事件”。
5
爆发: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6
九一八事变[1](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 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 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 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 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 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 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 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 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 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 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 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 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 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1
3. 国民党内部:抗日反蒋。
13
福建事变
上海一二八事变后,蒋光鼐、蔡廷锴率领的十 九路军因在事变中坚持抗战而被蒋介石驱赶到 闽赣前线“剿共”在与红军连战失利后,十九 路军内部 许多人逐渐认识到内战没有出路, 决心走抗日反蒋的道路,并采取联合共产党的 步骤。1933年10月26日,十九路军代表与中共 代表在瑞金签订了《反日反蒋对的初步协定》 11月24日以李济深为主席的“中华共和国人民 革命政府”在福州成立,史称“福建事变”
中村事件:1931 年6月下旬,日军 参谋本部上尉中村 震太郎等在兴安岭 索伦山一带进行非 法军事地理调查, 被中国驻军查获并 秘密处死,此事件 为“中村事件”。
5
爆发: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6
九一八事变[1](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 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 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 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 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 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 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 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 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 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 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 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 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 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1
日本侵略中国相关资料PPT

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人民
日本侵略者将手无寸铁 的中国人捆绑起来集体 屠杀
历史反思
祖用中们的该回永日 国于汲对同仅顾远本 更现取历时是历不对 加代教史更憎史会中 美社训的多恨,随国 好会,反的,我时人 的中更思应勿们间民 未,好,该忘有而的 来期地并是国的变杀 。待运从我耻不化戮 。
七七事变 (或卢沟桥事变 )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 宛平县城搜查。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遂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 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军国 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此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 华北大片领土,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内陆腹地。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 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反 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日本侵略者用大炮轰炸中国士兵
卢沟桥战斗要图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 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 大规模屠杀。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 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 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 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 达30多万人。
日本侵略中国相关资料PPT
商本1班 张笑笑 学号:1227050107
【初中历史】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PPT课件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结果
双方签定《凇沪路
一二八事变中日军在向中国士兵射击
蔡 廷 锴 军 长 马 上 照
蔡廷锴军长故居
蒋 光 鼐 总 指 挥 铜 像
蒋 光 鼐 和 周 恩 来
蒋光鼐故居
十九路军与日军的巷战
十九路军中的敢死队在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
一二八事变中日军在焚烧中国居民宅
被炸毁的柳条湖路段
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
北大营残堡
沈阳在占领前的繁华
蒋介石
的态度如何?
等 待 国联调停 不抵抗政策
黑
龙
江 吉 林
辽
宁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 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一二八事变中正在指挥杀人的日本刽子手
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时间 后果 1932年3月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伪满州国的建立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卢沟桥事变.ppt

从这个注脚开始,整个中国已经被全民族 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大潮所席卷。抗战胜利 到现在已经近66年了,谨以此缅怀当年在 卢沟桥事变中的战士们。
制作名单
7-228 资料组: 王卓佩 黄秋霞 潘妍杏 黄苑婷 制作组:周 璇
罗柳香 张珍珍 王慕婷 赵可然 张 琴
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掀起,如火如 荼。日本帝国主义面临的对手是空前觉醒 的中华民族,所以这就注定了它必然灭亡 的命运,中华民族则一天天开始复兴。卢 沟桥畔的枪声引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 圣火,将中国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 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 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 略的伟大胜利。
地理背景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 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 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 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自 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 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 经之路。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 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 得。
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 军事要塞。卢沟桥在地理上就占着很 重要的地位,日军只要能占据卢沟桥, 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 失据,华北就可以拿下。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 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 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 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 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 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遭到中 国守军的拒绝。
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日 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 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 37师219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 族抗日的序幕。
史实记载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 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 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 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 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918事变主题ppt课件

918事变主题PPT课件
目录
• 918事变的背景 • 918事变的经过 • 918事变的影响 • 918事变的反思与启示 • 918事变中的英雄人物 • 918事变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01
918事变的背景
历史背景
19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萧条
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各国为转嫁危机,在国际市场上展开 激烈争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掠夺
日本在东北地区推行经济统制政 策,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严重 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918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 怒潮,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01
领土完整破坏
918事变后,中国东北地区沦为 日本的殖民地,中国的领土和主 权遭受严重侵犯。
02
03
民族危机加深
918事变后,中国面临空前的民 族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 盾,国内阶级矛盾一度缓和。
中国内战
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内战持续不断,国力消耗巨大,人民生活困苦,社 会矛盾激化。
国际背景
日本的军国主义扩张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军国主义 道路,对中国等邻国怀有侵略意图, 试图通过局部战争逐步扩大势力范围 。
国际联盟的绥靖政策
国际联盟在面对日本侵略行为时,采 取绥靖政策,纵容日本侵略行径,未 能有效制止战争爆发。
3
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
回顾918事变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历 史根源和危害,推动中日两国在历史问 题上取得共识,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和发展。
当代价值
0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918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录
• 918事变的背景 • 918事变的经过 • 918事变的影响 • 918事变的反思与启示 • 918事变中的英雄人物 • 918事变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01
918事变的背景
历史背景
19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萧条
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各国为转嫁危机,在国际市场上展开 激烈争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掠夺
日本在东北地区推行经济统制政 策,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严重 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918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 怒潮,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01
领土完整破坏
918事变后,中国东北地区沦为 日本的殖民地,中国的领土和主 权遭受严重侵犯。
02
03
民族危机加深
918事变后,中国面临空前的民 族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 盾,国内阶级矛盾一度缓和。
中国内战
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内战持续不断,国力消耗巨大,人民生活困苦,社 会矛盾激化。
国际背景
日本的军国主义扩张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军国主义 道路,对中国等邻国怀有侵略意图, 试图通过局部战争逐步扩大势力范围 。
国际联盟的绥靖政策
国际联盟在面对日本侵略行为时,采 取绥靖政策,纵容日本侵略行径,未 能有效制止战争爆发。
3
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
回顾918事变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历 史根源和危害,推动中日两国在历史问 题上取得共识,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和发展。
当代价值
0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918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共29张PPT)

北京 天津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已沦陷城市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南京 上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重庆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 为战时的陪都。
四、南京大屠杀
开始时间:1937年12月13日 持续时间:6个星期 被屠杀者: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
士兵
屠杀手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 砍头、杀人比赛等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 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国民党决心抗日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工农红军的改编
中国工农 红军主力
南方八省 红军游击队
国民革命军 第八路军
总指挥 朱德
副总指挥 彭德怀
国民革命军 新编第四军
军长 叶挺
副军长 项英
一、七七事变 北平保卫战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 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时任第29军副 军长,抗战后 中国军队殉国 的第一位高级 将领
佟麟阁(1892-1937)
北平保卫战中 率部死守南苑, 壮烈牺牲。是 抗日殉国的第 一位师长
赵登禹(1898-1937)
= 七 七 事 变
卢沟桥事变
一、七七事变 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首先在卢沟桥爆发?
卢沟桥背靠宛平 城,是北平通往 南方等地的唯一 通道,中日军事 上的必争之地。
卢沟桥 宛平
北平
卢沟桥事变 示意图
一、七七事变 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已沦陷城市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南京 上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重庆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 为战时的陪都。
四、南京大屠杀
开始时间:1937年12月13日 持续时间:6个星期 被屠杀者: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
士兵
屠杀手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 砍头、杀人比赛等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 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国民党决心抗日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工农红军的改编
中国工农 红军主力
南方八省 红军游击队
国民革命军 第八路军
总指挥 朱德
副总指挥 彭德怀
国民革命军 新编第四军
军长 叶挺
副军长 项英
一、七七事变 北平保卫战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 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时任第29军副 军长,抗战后 中国军队殉国 的第一位高级 将领
佟麟阁(1892-1937)
北平保卫战中 率部死守南苑, 壮烈牺牲。是 抗日殉国的第 一位师长
赵登禹(1898-1937)
= 七 七 事 变
卢沟桥事变
一、七七事变 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首先在卢沟桥爆发?
卢沟桥背靠宛平 城,是北平通往 南方等地的唯一 通道,中日军事 上的必争之地。
卢沟桥 宛平
北平
卢沟桥事变 示意图
一、七七事变 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PPT课件(原文)

第二次鸦片战争
爱国将士等
中日甲午战争 爱国将士、台湾人民的反割台
八国联军侵华 爱国将士、义和团运动
中国军民的斗 争基本上以失 败告终,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会并逐步加深
日本全面侵华 全民族的抗战
第一次完全胜 利-----
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斗争规模和组织 水平、斗争结果等方面比较抗日战争与以前的历次反侵略 斗争的不同,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人左右,最多不到一万人,占全
四、扬眉吐气:八年抗战终于胜利
B、国际环境的不同
八一三事变 淞沪会战 占领上海
2、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一败一胜,最主要的原因是( )
C.1938年
D.1939年
认真观察比较,简要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B、国际环境的不同
第一次完全胜利-----
认真观察比较,简要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材料2:1930年10月起,蒋介石接连向各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 。
三、众志成城: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
第16课 抗 日 战 争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谜语趣闻: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一次庆祝晚会上,有一则灯谜引起很大争议。
材料21:1“9按30明年治10大月帝起遗,蒋策介,石第接一连期向征各服根台据湾地,发第动二大期规征模服“朝围鲜剿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4万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 广材岛料: 3:20自0经1年济,大公萧布条原爆子发弹蔓受延害全者球2,2日1本89139人29,-1精93确1到期个间位出。口下降了7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
“七七事变”时守卫在卢沟桥的中国军人
卢沟桥事变现场
卢沟桥事变现场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 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 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清水节郎大尉指挥士作战
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演 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失踪,日方立即要
华北自治
«秦土协定»
影响:
首先,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 升到主导地位。
其次,华北事变使中国抗日救亡运 动进一步高涨。
第三,华北事变改变了国共两党的 关系,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 现提供了可能。
第四,日本侵略华北,严重侵犯 了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最后,华北事变促使国民党统治 集团内部急剧分化,在对日政策 上发生分歧,形成以蒋介石为首 的亲美英派和以汪精卫为首的亲 日派。
热河失陷与长城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本着它蚕食 中国最后独占中国的既定方针,于1933年春侵 占我山海关、热河,为越过长城侵略华北作准 备。中国一部分爱国军队在长城线上奋起抵抗, 曾给日军的侵略气焰以相当的打击。但由于蒋 介石及国民党政府顽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 的错误政策,与日本妥协,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塘沽协定》,使当时华北陷于更加深重的 危机。
(8)日本分别于1936年1月、1936年8月、 1937年2月发表了三次《华北处理纲 要》,继续实行“华北分治政策”。
(9)1937年4月,日本内阁抛出《对中 国实施的策略》,决定今后“不进行谋 求华北分治,或者可能扰乱中国内政的 工作”,“华北分治”政策被停止。 “华北自治运动”因“华北分治”政策 而产生,“分治”政策既已破产,“自 治运动”遂成无源之水,历时两年之久 的“华北自治运动”以失败而告结束。
事件:
(1)1933年,日本向山海关发动军事进攻——标 志着日本侵略华北的开始
(2)1934年12月日本冈田内阁正式抛出“华 北分治政策”。
(3)1935年1月4日,日本关东军首脑在大连 举行会议,决定采取旁敲侧击、逐步推进的办 法,以达到其占领华北的目的。(侵略方式: “武力鲸吞”→“渐进蚕食”。日本在华北以 军事威胁与讹诈为主,外交压迫为辅,以全面 利用汉奸与重点打压相结合,大肆对华北实行 经济侵略。)
方
涉力 ,
一二八事件: 淞沪会战
一二八事变是1931年九一八事 变后,日本为支援和配合其对 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对东北, 建立为满洲国的丑剧,自导自 演的丑剧在上海挑衅引发的冲 突,日本海军的陆战队在1932 年1月28日夜对上海当地中国驻 军,第十九军发起攻击,十九 军随即起而应战时间长达一个 月,在英美法等国调停下,国 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淞沪停战协定》。
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 了“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 当前的紧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 力。民族危机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 族,无情的战争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从 沿海到内地、从都市到偏乡僻壤的全中国 人民都被动员起来了。
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掀起,如 火如荼。日本帝国主义面临的对手是空前 觉醒的中华民族,所以这就注定了它必然 灭亡的命运,中华民族则一天天开始复兴。 卢沟桥畔的枪声引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抗 日圣火,将中国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发动炮击,守卫 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 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进行负隅顽抗。 最后战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 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军长:宋哲元
司令官:田代皖郎中将
事件影响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 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 斯战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 军、新四军。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 团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 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 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 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主讲人:杨锦 朱姝
课程要求:
1.日本对中国发动重大侵略事变的原因? 2·了解日本对中国的重大侵略事变? 3·日本发动侵略事变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作为当代中国人怎样看待这一段侵略历史?
日本对中国发动重大侵略事变的原 因?
➢ 政治上:日本受华盛顿体系影响。
➢ 经济上: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 对侵略政策:1927年日本首相 田中义一提出了征服满蒙,称霸世界
名称:九一八事变 地 点:中国东北地区时 时间:1931年-1932年 参战方:日本,中国 结果:日本获胜 参战方兵力:
中国:160000人 日本:30000-66000人 主要指挥官:张学良,本庄繁,南次郎主要 后果:日本占领东北三省 退出国际联盟
主要人物:张学良 、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
现实意义
在21世纪,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值得 特别珍视和发扬。日本军国主义在和平 年代仍然阴魂不散,日本极右势力极力 通过各种方式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中 国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 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前事不忘,后事之 师。只有尊重和正视历史,才能赢得未 来。
经过八年的抗战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 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 签降仪式。
作为当代中国人怎样看待这一段侵略历史?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资治通鉴》司马光
(4)1935年:5月初,在天津日租界 “河北事件”→《何梅协定》;6月 , “张北事件”→《秦土协定》; (5)8月5日,广田外相制定了对华三 原则:
1.中国应彻底取缔反日言行; 2.中方承认“满州国”,实行华北地 区与满洲国的经济文化合作; 3.中日合作反对共产主义势力。
(6)9月24日,日本驻伪满洲国最高军事 顾问多田骏招待日本记者时散发了一本 《日本对华基础观念》的小册子,宣布要 “依靠华北民间力量,逐渐使华北明朗 化”,提出清除反满抗日分子,建立华北 经济圈,实现华北军事合作,扶持华北自 治等措施。 (7) 日本帝国主义在迫使国民党中央的 势力退出华北后随即积极策动华北五省 (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的 所谓自治运动,企图使华北五省成为“第 二个东北”。
(1)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2)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3)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九一八事变
察哈尔民众抗日民众同盟军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1935——1937.7)
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 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而制造的 一系列侵略事件,其内容应包括“河 北事件”、《何梅协定》、“张北事 件”、《秦土协定》、“华北五省自 治运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这 些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华北地区,故 称华北事变。
中村事件:1931 年6月下旬,日军 参谋本部上尉中村 震太郎等在兴安岭 索伦山一带进行非 法军事地理调查, 被中国驻军查获并 秘密处死,此事件 为“中村事件”。
爆发: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1](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 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 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 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 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 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 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 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 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 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 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 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 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 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的大陆方针。
➢ 自身原因:日本 地小物博,资源匮 乏
开端:
万宝山事件:1931年4 月,过境的朝鲜农民在 长春西北万宝山地区开 渠引水,占用中国农民 的田地,与当地农民发 生冲突;被日本驻长春 领事馆捏造朝鲜农民死 伤累累,中国将驱逐所 有朝鲜侨民的消息,导 致朝鲜发生大规模的排 华事件。
矛盾激化:
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
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 在熟睡为由,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 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 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 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 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 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发动 炮击,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 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进行负隅顽抗。最后战死。驻守在卢沟 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 37师第110旅第219团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 一面因“枪声”和士兵“失踪”,与中国方面交
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 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
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
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
签订《塘沽协议》
《塘沽协定》的签订,打 开入侵华北的门户)面对 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 国民政府态度:不抵抗, 妥协投降,破坏抗战,国 民政府不仅不支援爱国军 民的抗日壮举,反而百般 阻挠和破坏。致使日军得 —寸进尺,中国大片’国 土沦丧,主权一次再一次 被出卖。华北的权益拱手; 1—给日本侵略者。造成 了更加严重的民族危亡。
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