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章乳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业

乳地胶体性质有那些? 答:. 真溶液:乳糖、水溶性盐类、水溶性维生素等呈分子或离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真溶液.其微粒≤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高分子溶液:乳白蛋白及乳球蛋白呈大分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典型地高分子溶液.其微粒直径约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胶体悬浮液:酪蛋白在乳中形成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胶粒. 胶粒直径约为~. . 乳浊液:乳脂肪以脂肪球地形式分散于乳中,形成乳浊液.直径约为~ . 乳地物理性质有哪些? (一)乳地光学性质乳地色泽是由于乳中酪蛋白胶粒及脂肪球对光地不规则反射地结果 (二)乳地热学性质 . 冰点:牛乳冰点地平均值为﹣~﹣℃,平均为﹣℃. . 沸点:在(个大气压)下约为℃. . 比热牛乳地比热一般约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乳地电学性质 . 电导率由于乳中含有盐类,因此具有导电性,可以传导电流.正常牛乳地电导率℃时为~ . 氧化还原电势一般牛乳地氧化还原电势为~.乳经过加热,则产生还原性强地硫基化合物,而使降低;铜离子存在可使上升;而微生物污染后随着氧地消耗和产生还原性代谢产物,使降低.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四)乳地滋味与气味特殊地香味:挥发性脂肪酸及其它挥发性物质.另外:很容易吸收外界地各种气味.稍带甜味:乳糖.稍带咸味:氯离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五)乳地密度与比重乳地比重(相对密度)指乳在℃时地重量与同容积水在℃时地重量之比.正常乳地比重以℃为标准,平均为=. 乳地密度系指乳在℃时地质量与同容积水在℃时地质量之比.正常乳地密度平均为=.我国乳品厂都采用这一标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六)乳地酸度与值新鲜乳地酸度称为固有酸度或自然酸度,这种酸度与贮存过程中因微生物繁殖所产生地酸无关.挤出后地乳在微生物地作用下产生乳酸发酵,导致乳地酸度逐渐升高.由于发酵产酸而升高地这部分酸度称为发酵酸度.自然酸度和发酵酸度之和称为总酸度.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物化试卷(一) 1. 离子电迁移率的单位可以表示成: (A) m·s-1 (B) m·s-1·V-1 (C) m2·s-1·V-1 (D) s-1 2.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 (A) 发生电子传导(B) 发生质子传导 (C) 离子荷质比大(D)离子水化半径小 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t i) 与离子淌度(U i) 成正比。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则25℃时,0.1 mol·dm-3 NaOH 中Na+的迁移数t1 与0.1mol·dm-3 NaCl 溶液中Na+ 的迁移数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A) 相等(B) t1> t2 (C) t1< t2 (D) 大小无法比较

4.在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Ag 电极电解AgNO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3的浓度增加了x mol,而串联在电路中的Ag 库仑计上有y mol 的Ag 析出, 则Ag+离子迁移数为: (A) x/y (B) y/x (C) (x-y)/x (D) (y-x)/y 5.298 K时,无限稀释的NH4Cl水溶液中正离子迁移数t+= 0.491。已知Λm(NH4Cl) = 0.0150 S·m2·mol-1 ,则: (A)λm(Cl-) = 0.00764 S·m2·mol-1 (B) λm(NH4+ ) = 0.00764 S·m2·mol-1 (C) 淌度U(Cl-) = 737 m2·s-1·V-1 (D) 淌度U(Cl-) = 7.92×10-8 m2·s-1·V-1 6.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kg和0.1 mol/kg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W 和500 W,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 1 : 5 (B) 5 : 1 (C) 10 : 5 (D) 5 : 10 7. CaCl2 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A) Λ∞(CaCl2) = λm(Ca2+) + λm(Cl-) (B)Λ∞(CaCl2) = 1/2 λm(Ca2+) + λm(Cl-)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模拟试卷C

物理化学第七章模拟试卷C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 1. 2 分 离子电迁移率的单位可以表示成 ( ) (A) m ·s -1 (B) m ·s -1·V-1 (C) m 2·s -1·V-1 (D) s -1 2. 2 分 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 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3. 2 分 298 K 时,无限稀释的 NH 4Cl 水溶液中正离子迁移数 t += 0.491。已知 Λm ∞ (NH 4Cl) = 0.0150 S ·m 2·mol -1 ,则: ( ) (A) λm ∞ (Cl -) = 0.00764 S ·m 2·mol -1 (B) λm ∞ (NH 4+ ) = 0.00764 S ·m 2·mol -1 (C) 淌度 U Cl -∞= 737 m 2·s-1·V -1 (D) 淌度 U Cl - ∞= 7.92×10-8 m 2·s-1·V -1 4. 2 分 Li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115.03×10-4 S ·m 2·mol -1,在 298 K 时,测得 LiCl 稀溶液中 Li + 的迁移数为 0.3364,则 Cl -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λm (Cl -)为: ( ) (A) 76.33×10-4 S ·m 2·mol -1 (B) 113.03×10-4 S ·m 2·mol -1 (C) 38.70×10-4 S ·m 2·mol -1 (D) 76.33×102 S ·m 2·mol -1 5. 2 分 对于给定离子B ,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中的哪几个,才能使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m,B 和离子淌度U B 为常数。(a )强电解质溶液;(b )无限稀释溶液;(c )一定温度下;(d )一定溶剂下;(e )一定的共存离子。 ( ) (A) (A) a , b , c , d (B) a , b , c , d , e (C) b , c , d (D) b , c , d , e 6. 2 分 在298 K 时离子强度为0.015 mol ·kg -1的ZnCl 2的溶液中,其平均活度系数是: ( ) (A) 0.7504 (B) 1.133 (C) 0.7793 (D) 1.283 7. 2 分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物化试卷(二)

目录(试卷均已上传至“百度文库”,请自己搜索)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一)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二) 第三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二)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一)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一)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二)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二) 参考答案

1. z B、r B及c 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B 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度,对影响 B 离子迁移数 t B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 ) (A) │z B│ 愈大,t B愈大 (B) │z B│、r B愈大,t B愈大 (C) │z B│、r B、c B愈大,t B愈大 (D) A、B、C 均未说完全 2.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水溶液中,带相同电荷数的Li+、Na+、K+、Rb+、… , 它们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但其离子摩尔电导率恰也依次增大,这是由于:( ) (A) 离子淌度依次减小 (B) 离子的水化作用依次减弱 (C) 离子的迁移数依次减小 (D) 电场强度的作用依次减弱 3.在Hittorff 法测定迁移数实验中,用Pt 电极电解AgNO3溶液,在100 g 阳极部的溶液中,含Ag+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分别为 a 和b mol,在串联的铜库仑计中有c g 铜析出, 则Ag+的迁移数计算式为( Mr(Cu) = 63.546 ) :( ) (A) [(a -b)/c]×63.6 (C) 31.8 (a -b)/c (B) [c-(a -b)]/31.8 (D) 31.8(b -a)/c 4.298K,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增加到0.1 mol/kg时,其电导率k 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 (A) k减小, Λm增加(B) k增加,Λm增加

物理化学 电解质溶液 知识总结说课材料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 前言 1. 电化学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工艺有电解和电镀 2. 导体可分为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顾名思义电子导体是由电子承担导电作用,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如金属)。离子导体则刚好相反,且是由离子承担导电作用。 第一节法拉第定律 一:法拉第定律(3) 1.定律内容: 再电极界面上析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荷量成正比。若将几个电极串联起来(通过电量相同)且所选取的基本单位也相同,那么析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2.计算公式: Q=nZF 其中F为常量,数值等于96500 C/mol 3.基本粒子的选取: 注意法拉第定律中的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都是指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我们规定用带电量为元电荷的粒子作为基本单元,例 如H+和 2 4 2 1 SO 都可以做为基本单元。 二:离子的电迁移1.离子淌度:

我们定义离子的迁移速率与两极间的电势差和极间距的商的乘积成正比,公式为u=U(dE/dl)。其中U 为离子迁移速率。(dE/dl)称为电势梯度。我们可以用离子淌度表示离子的流动性。 2. 离子迁移数: 我们定义一段时间内某离子通过产生的电量与总电量的比值叫做离子迁移数。公式为t’=Q’/Q 此外还要知道两件事: (1) Q 总=Q 正+Q 负 (2) t 正+t 负=1 第二节 电导和电导率 一:基本概念 1. 电导:电阻的倒数成为电导,表示通电能力强弱 (溶液的电导是各离子电导的和) 2. 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成为电导率,表示对电流阻碍能力大小 (电导率也可理解为单位长度单位面积的导体的电导) 3. 摩尔电导率:我们为了消除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引入了摩尔电导 率,摩尔电导率就是电导率除以物质的浓度 他的单位是 二: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当浓度足够小的时候,电导率随浓度时呈线性 变化的,变化规律为 m m (1β∞=-ΛΛ。所以我们可以令c 近 C V m m κκ= =Λ1231 mol m S m mol m S ---??=??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一)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一) 关键词: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其理化性质一部分与氨基酸相似,如两性电离、等电点、呈色反应、成盐反应等,也有一部分又不同于氨基酸,如高分子量、胶体性、变性等。 一、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分子量颇大,介于一万到百万之间,故其分子的大小已达到胶粒1~100nm范围之内。球状蛋白质的表面多亲水基团,具有强烈地吸引水分子作用,使蛋白质分子表面常为多层水分子所包围,称水化膜,从而阻止蛋白质颗粒的相互聚集。 与低分子物质比较,蛋白质分子扩散速度慢,不易透过半透膜,粘度大,在分离提纯蛋白质过程中,我们可利用蛋白质的这一性质,将混有小分子杂质的蛋白质溶液放于半透膜制成的囊内,置于流动水或适宜的缓冲液中,小分子杂质皆易从囊中透出,保留了比较纯化的囊内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为透析(dialysis)。 蛋白质大分子溶液在一定溶剂中超速离心时可发生沉降。沉降速度与向心加速度之比值即为蛋白质的沉降系数S。校正溶剂为水,温度20℃时的沉降系数S20·w可按下式计算:式中X 为沉降界面至转轴中心的距离,W为转子角速度,W2X为向心加速度,dX/dt为沉降速度。单位用S,即Svedberg单位,为1×1013秒,分子愈大,沉降系数愈高,故可根据沉降系数来分离和检定蛋白质。 二、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其分子中除两端的游离氨基和羧基外,侧链中尚有一些解离基,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残基中的γ和β-羧基,赖氨酸残基中的ε-氨基,精氨酸残基的胍基和组氨酸的咪唑基。作为带电颗粒它可以在电场中移动,移动方向取决于蛋白质分子所带的电荷。蛋白质颗粒在溶液中所带的电荷,既取决于其分子组成中碱性和酸性氨基酸的含量,又受所处溶液的pH影响。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游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zwitterion,净电荷为O),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isoelectricpoint,简写pI)。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并不移动。蛋白质溶液的pH 大于等电点,该蛋白质颗粒带负电荷,反之则带正电荷。各种蛋白质分子由于所含的碱性氨基酸和酸性氨基酸的数目不同,因而有各自的等电点。 凡碱性氨基酸含量较多的蛋白质,等电点就偏碱性,如组蛋白、精蛋白等。反之,凡酸性氨基酸含量较多的蛋白质,等电点就偏酸性,人体体液中许多蛋白质的等电点在pH5.0左右,所以在体液中以负离子形式存在。 三、蛋白质的变性 天然蛋白质的严密结构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如酶失去催化活力,激素丧失活性称之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变性蛋白质只有空间构象的破坏,一般认为蛋白质变性本质是次级键,二硫键的破坏,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变化。 变性蛋白质和天然蛋白质最明显的区别是溶解度降低,同时蛋白质的粘度增加,结晶性破坏,生物学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分解。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可分为物理和化学因素两类。物理因素可以是加热、加压、脱水、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尿素、重金属盐、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在临床医学上,变性因素常被应用于消毒及灭菌。反之,注意防止蛋白质变性就能有效地保存蛋白质制剂。 变性并非是不可逆的变化,当变性程度较轻时,如去除变性因素,有的蛋白质仍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来的构象及功能,变性的可逆变化称为复性。例如,前述的核糖核酸酶中四对二硫键及其氢键。在巯基乙醇和8M尿素作用下,发生变性,失去生物学活性,变性后如

第八章 铝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八章铝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电解质,它主要是以冰晶石为熔剂,氧化铝为熔质而组成。 冰晶石熔剂的特性 1. 熔融的冰晶石能够较好的熔解氧化铝,而且所构成的电解质可在冰晶石的熔点1008℃以下(一般950~970℃)进行电解,从而也降低了氧化铝的还原温度。(溶铝性) 2. 在电解温度下,熔体状态的冰晶石或冰晶石-氧化铝熔液的比重比铝液的比重还小约10%,它能更好地漂在电解出来的铝液上面。(分离性:密度差,不相溶) 3. 冰晶石-氧化铝熔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4. 具有相当良好的导电性。 一、NaF-AlF3二元系相图 ?两个稳定化合物 ?两个共晶点(L=NaF+ Na3AlF6,L=AlF3+ Na5Al3F14)一个包晶点(L+ Na3AlF6= Na5Al3F14) ?在氟化铝的摩尔百分含量为25~46%时,电解质的初晶温度随着氟化铝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氟化铝的摩尔百分数在25~33%时,变化率较小,表明电解质分子比的变化对初晶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分子比在2.0~1.5时,温度变化较大,意味着分子比的轻微变化将会使初晶温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对电解过程极其不利。 密度:冰晶石组成点密度最大 导电率:导电率随AlF3浓度的增高而线性减小。 粘度:冰晶石组成点黏度最大 蒸气压:随着A1F3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迁移数:n Na+=0.58~ 二、Na3AlF6-Al2O3系相图 ?共晶点在21.1%氧化铝浓度处,温度为962.5℃,L=Al2O3+ Na3AlF6 ?共晶点右侧的液相线为氧化铝从熔体中析出α-Al2O3的初晶温度,在该液相线中任意一点所对应的温度和氧化铝浓度,就是该温度下的电解质熔体中氧化铝的饱和浓度。 密度:随Al2O3含量增多而减小 导电度:随Al2O3含量增多而减小 粘度:随Al2O3浓度增高而升高 蒸气压:随氧化铝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迁移数: n Na+= 1.0~ 三、Na3AlF6-AlF3-Al2O3系相图 1: 冰晶石初晶区; 2: 氟化铝初晶区; 3: 亚冰晶石初晶区; 4: 氧化铝初晶区。 P:Lp+N3AF6(晶)=N5A3F14(晶)+A(晶) E: L E ======N5A3F14(晶)+AF3(晶)+A(晶)(p132有误) 初晶点:随AlF3等浓度增大而减小; 密度: 随AlF3和Al2O3浓度增大而减小; 导电率:随AlF3和Al2O3浓度增大而减小; 蒸气压:随AlF3浓度增大而增大。

完整版物理化学第8章电解质溶液教案.doc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一、基本内容 电解质溶液属第二类导体,它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含有能导电的阴、阳离子。 若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则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同时在电极/ 溶液的界面上必然发生氧化或还原作用,即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法拉第定律表明,电极上起作用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若通电于几个串联的电 解池,则各个电解池的每个电极上起作用的物质的量相同。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行为,可以用离子迁移速率、离子电迁移率( 即淌度 ) 、离子迁移数、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和离子摩尔电导率等物理量来定量描述。在无限稀释的电 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遵循科尔劳施离子独立移动定律,该定律可用来求算无限稀释的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此外,在浓度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中,其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 平方根成线性关系,据此,可用外推法求算无限稀释时强电解质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为了描述电解质溶液偏离理想稀溶液的行为,以及解决溶液中单个离子的性质无法用 实验测定的困难,引入了离子强度I、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和平均活度因 子等概念。对稀溶液,活度因子的值可以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定律进行理论计算,活度因 子的实验值可以用下一章中的电动势法测得。 二、重点与难点 1.法拉第定律:Q nzF,式中法拉第常量 F=96484.6 C·mol -1。若欲从含有 M Z 离子的溶液中沉积出M ,则当通过的电量为Q时,可以沉积出的金属M 的物质的量 n为: n Q ,更多地将该式写作n Q ,所沉积出的金属的质量为:m Q M ,式中M为 Z F F F Z Z 金属的摩尔质量。 2.离子 B的迁移数:t B Q B I B ,t B 1 Q I B 3.电导:G 1 1 A κ A R ρ l l l 电导池常数:K cell A ( 为电导率,单位:S·m-1)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的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对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和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以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主要包括有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ing、粘度合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的等等。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定性地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 二、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1. 实验材料 2.1.1 2%蛋清蛋白溶液:取2g蛋清加98ml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夜。 2.1.2 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2.2 试剂 2.2.1 硫酸铵、饱和硫酸铵溶液 2.2.2 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 2.2.3 花生油 2.2.4 酒石酸 2.3 仪器 若干试管、100ml烧杯、冰箱、均质机 三、操作步骤 3.1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 在10ml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

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3.2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 取10g卵黄蛋白于均质机料液瓶中,加入90g 水,加入5ml花生油,均质1min后,取约10ml于试管中;另取100g水于均质机料液瓶中,加入5ml花生油,进行均质1min后,取约10ml于试管中,两试管中液面相平即可,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每隔15min观察一次,共观察4次,观察油水是否分离。 3.3蛋白质起泡性的测定 (1) 在二个100ml的烧杯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30ml,一份用玻璃棒不断搅打1~2min;另一份用吸管不断吹入空气泡1~2min,观察泡沫的生成、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时间的长短。 (2) 在二支10ml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一支放入冰箱中冷至10℃,另一支保持常温(30~35℃),以相同的方式振摇1~2min,观察泡沫产生的数量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 (3) 在三支10ml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其中一支试管加入酒石酸0.1g,一支加入氯化钠0.1g;另一支作对照用,以相同的方式振摇1~2min,观察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 3.4蛋白质凝胶作用的测定 在试管中加入1ml蛋清蛋白,再加1ml水和几滴饱和食盐水至溶解澄清,放入沸水中,加热片刻观察凝胶的形成。 四、实验结果 4.1蛋白质的水溶性 蛋白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受到一些条件,如pH值、离子强度、温度、溶剂类型的影响。蛋清蛋白加水后产生白色沉淀,这是因为蛋清蛋白的水合能力比较差。随后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了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这是由于不同浓度范围的盐类对蛋白质的溶解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中性

中南大学物化课后习题答案 8 章 电解质溶液

第8章电解质溶液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As 2S 3 (s)+HNO 3 (浓)→H 3 AsO 4 + H 2 SO 4 + NO 2 + H 2 O FeS 2(s) + O 2 →Fe 2 O 3 (s) + SO 2 Cr 2O 3 (s) + Na 2 O 2 (s)→Na 2 CrO 4 (s) + Na 2 O(s) S + H 2SO 4 (浓)→SO 2 + H 2 O 2.用铂电极电解氯化铜CuCl 2 溶液,通过的电流为st1:chmetcnv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20" UnitName="a">20A,经过15分钟后,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克铜?在阳极上能析出多少dm3的300.15K,101.325kPa的氯气? (答案:2.297 dm3) 解:(1)在阴极 Cu2++ 2e → Cu 析出铜 (2) 在阳极 2Cl-→Cl 2 (g) + 2e 析出氯 3.一电导池中装入0.02mol·dm-3的KCl水溶液,298.15K时测得其电阻为453Ω。已知298.15K0.02mol·dm-3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1。在同一电导池中 装入同样体积的浓度为0.55g·dm-3的CaCl 2 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计算电 导池常数、该CaCl 2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Λ m (1/2CaCl 2 )。(答案:125.4 m-1, 0.1194 S·m-1,0.02388 S·m2·mol-1)

解:(1)电导池常数G (2)CaCl 2 的电导率 (3) 摩尔电导率 4.在298K,H+ 和HCO- 3的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 H + =3.4982×10-2S·m2·mol-1,λ HCO - 3 = 4.45×10-3S·m2·mol-1。在同温度下测得0.0275mol·dm-3H 2 CO 3 溶液的电导 率κ=3.86×10-3S·m-1,求H 2CO 3 离解为H + 和HCO- 3 的离解度。(答案:α= 3.56 ×10-3) 解: 5.已知291K时NaCl ,NaOH及NH 4 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1.086×10-2, 2.172×10-2及1.298×10-2S·m2·mol-1,291K时0.1及0.01mol·dm-3NH 3·H 2 O的 摩尔电导率λ m 分别为3.09和9.62S·cm2·mol-1,利用上述实测数据求0.1及 0.01mol·dm-3NH 3·H 2 O的离解常数K。(答案:K = 1.7×10-5)

大学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模拟试卷A

物理化学第七章模拟试卷A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 1. 2 分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k≡j/E =∑B│z B│F r B c B/E,式中z B、c B代表B种离子的电荷数及 浓度。影响k值的下述分析哪个对?() (A) 迁移速率r B愈大,则k愈大 (B) 电场强度E愈大,则k愈小 (C) 电流密度j愈大,则k愈大 (D) r B、E及j的大小对k值无影响 2. 2 分 AgCl 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 ) (a) 0.1mol·dm-3 NaNO3(b) 0.1mol·dm-3 NaCl (c) H2O (d) 0.1mol·dm-3Ca(NO3)2 (e) 0.1mol·dm-3 NaBr (A) (a) < (b) < (c) < (d) < (e) (B) (b) < (c) < (a) < (d) < (e) (C) (c) < (a) < (b) < (e) < (d) (D) (c) < (b) < (a) < (e) < (d) 3. 2 分 z B、r B及c 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B 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 度,对影响B 离子迁移数(t B) 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 (A) │z B│愈大,t B愈大 (B) │z B│、r B愈大,t B愈大 (C) │z B│、r B、c B愈大,t B愈大 (D) A、B、C 均未说完全 4. 2 分 在298 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A) La3+(B) Mg2+ (C) NH4+(D) H+ 5. 2 分 0.001 mol·kg-1 K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 6.0×10-3 mol·kg-1(B) 5.0×10-3 mol·kg-1 (C) 4.5×10-3 mol·kg-1(D) 3.0×10-3 mol·kg-1 6. 2 分 0.3 mol·kg-1Na2HPO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 () (A) 0.9 mol·kg-1(B) 1.8 mol·kg-1 (C) 0.3 mol·kg-1(D)1.2 mol·kg-1 7. 2 分 在浓度为c1的HCl 与浓度c2的BaCl2混合溶液中,离子迁移数可表示成:( ) (A) λm(H+)/[λm(H+) + λm(Ba2+) + 2λm(Cl-)]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第三节蛋白质理化性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这一章里最重要的一节课,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体会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如何更好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们的课堂教学常用“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忽略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无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泯灭了很多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乐趣。努力改变课程实施过程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突破 以生活为源泉,善于创设情景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探求过程 1、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思考:电泳法分离蛋白质机理? 动画演示:氨基酸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电泳法分离蛋白质机理[讲解]醋膜电泳法将血浆蛋白 质分成5条带 蛋白质为什么带电荷? 倾听 思考 学习新知识(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 电点 [讲解] 1.两性基团(羧基和氨基)。 2.两性解离 酸性解离:-COOH -COO- + H+ 碱性解离:-NH2+ H+ -NH3+ 3.等电点 [讨论]兼性离子是否“不带电” 聆听、理解、记忆 讨论发言 巩固和提高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 电点 [探讨]如何判断蛋白质的带电 情况。 1. 绘图解释蛋白质pHpI时蛋白质的带电 情况。 2.总结带电情况如何判断 3.[示例]血清蛋白醋膜电泳时 蛋白质的带电情况。 观察、分析、讨论 分析、判断、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因此选择感兴趣的、与

蛋白质化学课后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肽平面:形成肽键的四个原子(羰基氧、羰基碳、酰胺氮、氢原子)及与之相连的两个α碳原子所在的刚性平面。 2蛋白质超二级结构:蛋白质中若干个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上有规则相互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3结构域:蛋白质中二级结构和超二级结构以特定的方式组织连接,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在空间上可识别的折叠实体。 4蛋白质等电点:当溶液中蛋白质所带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即总净电荷为零,这是溶液的pH 值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5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天然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原有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其物理化学性质、失去生物学活性而一级结构未改变的现象被称为蛋白质变性;当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被除去后蛋白质恢复其天然构象,生物学功能部分或全部恢复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6盐析与盐溶: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中性盐,蛋白质颗粒聚集沉淀而析出的现象叫蛋白质的盐析;而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稀浓度的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增加这种现象叫盐溶。 8、变构效应:含有多个亚基的蛋白质由于一个亚基的构象改变引起其余亚基和整个分子构象、性质和功能变化的效应。 9、简单蛋白质与结合蛋白质:蛋白质仅有α氨基酸组成称为简单蛋白质;由简单蛋白质和非蛋白部分组成的蛋白质称为结合蛋白质。 10亚基: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中,每条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 11、电泳:蛋白质在溶液中解离成带点粒子,并可在电场中向异性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电泳。 二、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依据结构通式说明其结构上的共同点。 2试比较Gly与Pro与其他蛋白质氨基酸的异同,他们对多肽链二级结构的形成有什么影响?3写出氨基酸重要呈色反应的方程式及反应产物的颜色 4简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四级结构并说明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维持键及分子力。 5试述蛋白质水溶液稳定因素。 6蛋白质沉淀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用途? 7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8、区别变性与失活、变性与沉淀。举例说明实际工作中应用和避免蛋白质变性的例子。 9、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几种?哪一种为蛋白质分子中的特征性成分?测其含量有何用途? 10将下列氨基酸按照其在中性溶液中带电情况分别归入:(1)不带电荷;(2)带负电荷;(3)带正电荷。 组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甘氨酸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模拟试卷B

物理化学第七章模拟试卷B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 1. 2 分 电解熔融NaCl时,用10 A的电流通电5 min,能产生多少金属钠?() (A) 0.715 g (B) 2.545 g (C) 23 g (D) 2.08 g 2. 2 分 德拜-休克尔理论用于解释:() (A) (A) 非理想气体引力 (B) (B) 强电解质行为 (C) (C) 氢键 (D) (D) 液体的行为 3. 2 分 对于同一电解质的水溶液,当其浓度逐渐增加时,何种性质将随之增加?() (A) 在稀溶液范围内的电导率 (B) 摩尔电导率 (C) 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D) 离子淌度 4. 2 分 德拜-休克尔理论及其导出的关系式是考虑了诸多因素的,但下列因素中哪点是它不曾包括的? () (A) (A) 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解离 (B) (B) 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 (C) (C) 每一个离子都被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所包围 (D) (D) 溶液与理想行为的偏差主要是由离子间静电引力所致 5. 2 分 将铅酸蓄电池在10.0 A电流下充电1.5 h,则PbSO4分解的质量为() (A)(A) 84.8 g (B) 169.6 g (C) 339.2 g (D) 无法确定 (已知M r(PbSO4) = 303) 6. 2 分 在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Ag 电极电解AgNO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 AgNO3的浓度增加了x mol,而串联在电路中的Ag 库仑计上有y mol 的Ag 析出, 则Ag+离子迁移数为:( ) (A) x/y(B) y/x (C) (x-y)/x(D) (y-x)/y 7. 2 分 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淌度 ∞ + U,正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M (2 m, + ∞ + λ 和法拉第常数F 之间的关系是:() (A) z+ ∞ + U/∞+m, λ =F(B) z+ ∞ + U∞+m, λ =F

电解质水溶液性质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1998-12-10 作者简介:汪蓉,女,25岁,博士生电解质水溶液性质研究进展 汪 蓉1 李 权2 (1.四川大学原子分子物理所,四川成都610064; 2.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概述了电解质水溶液的理论模拟和相平衡与相图的实验研究两方面的研究现 状以及发展趋势.总体而言,电解质水溶液的实验研究主要限于五元或五元以下(少数涉 及六元)体系的研究;理论模拟则朝着经验模型和统计力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力图解决 多相、多组份、高浓度、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电解质水溶液的理论问题. 关键词:电解质水溶液;理论模拟;相平衡 中图分类号:O646.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395(1999)03 0344 04在化学化工、湿法冶金、环境化学、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及盐湖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研究领域都涉及电解质水溶液.但长程静电力和溶剂效应的同时存在使得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处理比非电解质溶液复杂得多.因此国内外学者都试图应用各种理论模型来解决这类问题,从而使电解质水溶液体系的化学模拟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1 电解质水溶液性质的理论模拟 黄子卿[1]总结了国内外不同时期在电解质水溶液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分子间力、离子水化、非缔合式电解质的离子互吸、离子缔合、盐效应、电解质溶液的扩散和Debye Huckel 模型等方面的理论和进展.李以圭、李春喜[2] 从经典溶液理论及半经验模型、近代统计力学和分子模拟三大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电解质水溶液热力学的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的研究已从经典的溶液理论和半经验模型转向统计力学模型,从电解质的原始模型转向非原始模型.李军[3]指出,电解质溶液理论正朝着与非电解质溶液理论相统一的方向发展.在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中,密度、活度系数和渗透系数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其相关研究有较多的文献报道.P.Novotny 等[4]由306种单一电解质水溶液密度数据关联得到一个通用方程,可以方便地计算给定温度、浓度下的密度;申屠雁明等[5,6]将Pitzer 理论用于电解质溶液密度和表观摩尔体积的计算,并用于混合电解质溶液偏摩尔体积的预测. 1.1 半经验活度系数模型 1923年,Debye Huckel 建立了著名的电解质溶液理论,但该理论模型只适用于离子强度小于0.1m 的稀溶液.此后,许多物理化学家企图将Debye Huc kel 理论引申到实际的浓溶液,但都不尽人意.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B romley 、Missner 、Pitzer 和Chen 等模型,其中以Pitzer 模型的应用最广泛.该模型将电解质溶液理论与水盐体系固液相平衡实验研究联系起来,从而使高浓电解质溶液溶解度的理论计算及热力学性质研究成为可能.用这个理论推导出来的活度系数和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可以应用到实际高浓 1999年5月 第22卷 第3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 ty(Natural Science)May,1999 Vol.22,No.3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次 13 食工 1 班 题目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 姓 名 黄俊怡 组别 201330500107 日期 2015.07.11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定性地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 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对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性质,这 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和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 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 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主要包括有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 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等。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1. 实验材料 (1) 2%蛋清蛋白溶液:取 2g 蛋清加 98ml 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夜。 (2) 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2. 试剂 (1) (2) (3) (4) 3. 仪器 (1) (2) (3) 刻度试管 100ml 烧杯 冰箱 硫酸铵、饱和硫酸铵溶液 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 花生油 酒石酸
1

四、实验步骤 1. 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 在 10ml 刻度试管中加入 0.5ml 蛋清蛋白, 加入 5ml 水, 摇匀, 观察其水溶性, 有无沉淀产生。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 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3ml,加入 3ml 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 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 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2. 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 取 0.5ml 卵黄蛋白于 10ml 刻度试管中, 加入 4.5ml 水和 5 滴花生油; 另取 5ml 水于 10ml 刻度试管中,加入 5 滴花生油;再将两支试管用力振摇 2~3min,然后 将两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每隔 15min 观察一次,共观察 4 次,观察油水是否分 离。 3. 蛋白质起泡性的测定 (1) 在二个 100ml 的烧杯中,各加入 2%的蛋清蛋白溶液 30ml,一份用玻璃 棒不断搅打 1~2min;另一份用吸管不断吹入空气泡 1~2min,观察泡沫的生成、 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时间的长短。 (2) 在二支 10ml 刻度试管中,各加入 2%的蛋清蛋白溶液 5ml,一支放入冰 箱中冷至 10℃,另一支保持常温(30~35℃),以相同的方式振摇 1~2min,观 察泡沫产生的数量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 (3) 在三支 10ml 刻度试管中,各加入 2%的蛋清蛋白溶液 5ml,其中一支试 管加入酒石酸 0.1g,一支加入氯化钠 0.1g;另一支作对照用,以相同的方式振摇 1~2min,观察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 4. 蛋白质凝胶作用的测定 在试管中加入 1ml 蛋清蛋白,再加 1ml 水和几滴饱和食盐水至溶解澄清,放 入沸水中,加热片刻观察凝胶的形成。
2

2013-2014学年二学期物理化学章节习题-电解质溶液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1、欲要比较各种电解质的导电能力的大小,更为合理应为 ( ) A 、 电解质的电导率值 B 、 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值 C 、 电解质的电导值 D 、 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值 2、在一般情况下,电位梯度只影响 ( ) A 、离子的电迁移率 B 、离子迁移速率 C 、电导率 D 、离子的电流分数 3、在CuSO 4溶液中用铂电极以0.1 A 的电流通电10 min ,在阴极上沉积的铜的质量是: ( ) A 、19.9 mg B 、 29.0 mg C 、 39.8 mg D 、 60.0 mg 4、在饱和 AgCl 溶液中加入 NaNO 3,AgCl 的饱和浓度如何变化 ? (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判定 5、当一定的直流电通过一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时,在阴极上析出金属的量正比于: ( ) A 、阴极的表面积 B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C 、通过的电量 D 、电解质溶液的温度 6、在298 K 的无限稀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 CH 3COO - B 、 Br – C 、 Cl - D 、 OH - 7、按物质导电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类导体,下述对它特点的描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 A 、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其导电的原因是离子的存在 D 、当电流通过时在电极上有化学反应发生 8、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 0.01 mol ·kg -1和 0.1 mol ·kg -1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 1000 Ω 和 500 Ω,则 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 A 、 1 : 5 B 、 5 : 1 C 、 10 : 5 D 、 5 : 10 9、室温下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 ?La 3+ B 、?Ca 2+ C 、NH 4+ D 、 OH - 10、浓度为 1.0 mol ·dm -3 的强电解质溶液,它的摩尔电导率数值近似于: ( ) A 、 与电导率相等 B 、是电导率的 103倍 C 、是电导率的 10-3倍 D 、 是电导率的 102倍 11、Al 2(SO 4)3的化学势 μ 与Al 3+ 和 SO 42- 离子的化学势 μ + ,μ-- 的关系为: ( ) A 、 μ = μ + + μ-- B 、 μ = 3μ + + 2μ-- C 、 μ = 2μ ++ 3μ--- D 、 μ = μ +·μ--- 12、对于0.002 mol ·kg -1 的Na 2SO 4溶液,其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 ±是: ( ) A 、3.175×10-3 mol ·kg -1 B 、2.828×10-3 mol ·kg -1 C 、1.789×10-4 mol ·kg -1 D 、4.0×10-3 mol ·kg -1 13、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 ( ) A 、 发生电子传导 B 、 发生质子传导 C 、 离子荷质比大 D 、 离子水化半径小 14、用0.1 A 的电流,从200 ml 浓度为0.1 mol ·dm -3的AgNO 3溶液中分离Ag ,从溶液中分离出一半银所需时间为:( ) A 、10 min B 、 16 min C 、 100 min D 、 160 min 15、对于德拜-休克尔理论,下述哪一点说法是正确的?( ) A 、认为离子严格讲不是独立单元 B 、只适用于饱和溶液 C 、只适用于过渡元素的离子 D 、只适用于水溶液 16、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 (t i ) 与离子淌度 (U i ) 成正比。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则 25℃时,0.1 mol ·dm -3 NaOH 中 Na +的迁移数 t 1 与 0.1mol ·dm -3 NaCl 溶液中 Na + 的迁移数 t 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 ) 一、选择(40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