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凡氏综合征分析

合集下载

马凡氏综合征典型症状

马凡氏综合征典型症状

马凡氏综合征典型症状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以身材高大、四肢长、关节松弛、眼部异常、胸骨凹陷、心血管畸形等一系列典型症状为特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并对其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因及遗传方式马凡氏综合征是由于FBN1基因突变所导致的遗传疾病。

FBN1基因位于15号染色体长臂上,编码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ibrillin)。

Fibrillin在体内形成弹力纤维的基质,并维持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稳定性。

FBN1基因的突变导致了Fibrillin的结构异常,从而影响了细胞外基质的稳定性。

马凡氏综合征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即父母中一方携带异常基因,子代有50%的几率遗传到该异常基因。

受影响的子代不管性别如何都有相同的可能性遗传给下一代。

二、马凡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1.身高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往往身高超过同龄人,这是由于他们的四肢长于正常人,即所谓的“巨人综合征”。

成年患者的平均身高男性为190cm,女性为175cm。

2.四肢过长: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四肢相对于躯干的长度较长。

这是由于马凡氏综合征影响了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导致四肢过长。

3.关节松弛: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关节非常松弛,容易发生关节脱位。

特别是手指关节,往往能够轻松地反曲超过自然弯曲。

4.眼部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往往有眼睛的问题,如近视以及晶体脱位。

晶状体脱位可以导致视力模糊,并可能会引发其他眼部并发症。

5.胸骨凹陷和鸟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胸骨常常畸形,表现为胸骨凹陷和鸟胸。

这种畸形可能会对心脏和肺部发育造成压力,导致呼吸困难。

6.心血管畸形: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往往发生畸形,如主动脉根部扩张、瓣膜脱垂、主动脉瘤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失调,甚至引发主动脉夹层。

7.骨骼畸形: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骨骼往往发生畸形,如脊柱侧弯和颈椎畸形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脊柱和脊髓的压迫,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儿童马凡氏综合征诊断

儿童马凡氏综合征诊断

儿童马凡氏综合征诊断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也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它命名于1861年由法国医生Jerome Lejeune首次描述。

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智力障碍、面部特征异常和发育迟缓。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症状、遗传机制、治疗和预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儿童疾病。

一、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1. 临床表现: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主要包括智力障碍、面部特征异常和生长发育迟缓。

智力障碍的程度因个体而异,大多数患儿智商较低,无法进行正常学习和独立生活。

面部特征异常包括斜眼、小眼、眼裂倾斜、宽鼻梁、小嘴巴、舌头伸出等。

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身高矮小、体重不增、骨龄延迟等。

2. 遗传学检查:进行马凡氏综合征的遗传学检查是诊断这一疾病的关键。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荧光原位杂交)和基因突变检测。

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检测到21三体综合征的存在,但无法确定马凡氏综合征的遗传学类型。

FISH可以检测到21号染色体的具体异常,可以确诊马凡氏综合征。

基因突变检测是通过检测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的突变来诊断马凡氏综合征。

3. 临床评估:诊断马凡氏综合征还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发育评估、认知能力评估和心理行为评估。

体格检查可检测到马凡氏综合征的面部特征异常和生长发育迟缓等。

发育评估可以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情况。

认知能力评估可以了解儿童的智力水平。

心理行为评估可以了解儿童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

二、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1. 智力障碍:马凡氏综合征的儿童智商普遍较低,智力发育迟缓。

大多数患儿无法进行正常学习和独立生活,需要长期抚养和照顾。

智力障碍的程度因个体而异,有些患儿的智商可能较高,但仍存在学习和适应能力的困难。

2. 面部特征异常:马凡氏综合征的面部特征异常具有明显的特征,包括斜眼、小眼、眼裂倾斜、宽鼻梁、小嘴巴、舌头伸出等。

这些面部特征的出现使得马凡氏综合征的患者在外貌上与正常人有明显的区别。

马凡氏综合征x线诊断

马凡氏综合征x线诊断

马凡氏综合征x线诊断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具有多系统表现,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眼睛和骨骼系统。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马凡氏综合征的X线诊断方法,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诊断该疾病。

首先,马凡氏综合征的X线诊断是基于对心血管系统、眼睛和骨骼系统的检查。

其中,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主要包括胸部X 线检查和心脏超声波检查。

在胸部X线检查中,可以观察到主动脉根部增宽、肺动脉扩张、骨骼畸形等特征,这些是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X线表现。

此外,心脏超声波检查可以评估主动脉瓣受累情况、冠状动脉畸形和主动脉内假性动脉瘤等。

眼睛的X线检查主要是通过眼底摄影和眼眶X线检查来进行。

眼底摄影可以观察到眼底动脉扩张、视网膜脱离、视乳头水肿等表现,这些是马凡氏综合征眼部受累的常见X线表现。

眼眶X线检查则能检测眶壁和骨肉瘤的改变,从而评估眶内结构的异常。

骨骼系统的X线检查主要是通过X线片和CT扫描来进行。

X线片的主要目的是检测骨骼畸形和韧带松弛,例如胸骨凹陷、脊椎侧弯等。

而CT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骨骼结构信息,如颞骨的延长和颧弓的宽度评估。

除了上述的常规X线诊断方法外,还有一些进一步的辅助鉴别诊断方法。

例如,心电图(ECG)可以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心脏异常,骨密度测量可以评估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MRI扫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影像。

值得注意的是,马凡氏综合征的X线诊断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家族史来进行综合判断的。

因此,医生在进行X线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总之,马凡氏综合征的X线诊断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可以通过检查心血管系统、眼睛和骨骼系统来评估患者的病情。

然而,仅仅依靠X线诊断是不足以确诊马凡氏综合征的,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家族史来进行综合诊断,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马凡氏综合征马凡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马凡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马凡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MFS),又称为马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特征是面容特殊、智力发育延迟以及多器官和多系统的发育异常。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一、病因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由于 FBN1基因的突变引起。

FBN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纤维连素-1(Fibrillin-1),是一种关键的结缔组织蛋白,主要存在于弹性纤维中。

FBN1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弹性纤维的功能障碍,影响到多个组织和器官的发育。

马凡氏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只需患有一份突变的 FBN1 基因就可导致疾病发生。

然而,由于该疾病在患者家族中表型和临床变异较大,因此有时难以准确确定突变基因的类型。

二、临床表现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多样化的,可以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1. 面容特殊:患者具有琶音面部形态,即窄长而上提的脸,众所周知的“镁石面孔”。

其次,常见的面颊低平且高颧骨等面部特点。

2. 身材高大: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通常具有较高的身材,超过同年龄人群的平均身高。

这是由于结构蛋白Fibrillin-1在骨骼中的异常表达所导致。

3. 长指(趾):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手指和脚趾通常较长,称为五指(趾)过长。

4. 关节松弛:由于结缔组织的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关节易于松弛和脱位。

5. 眼部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常出现眼部问题,如近视、斜视、结膜下出血等。

6. 心血管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心血管系统上也存在一些异常,包括动脉瘤、动脉狭窄、二尖瓣脱垂等。

7. 智力发育延迟: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智力发育往往会有延迟,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智力发育问题。

三、诊断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家族史,辅助性检查可以包括遗传学分析、脑部影像学、眼底检查、心脏超声等。

1. 面部表型分析:通过观察和测量面部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百度

马凡氏综合征百度

马凡氏综合征百度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遗传病,其特点是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和面容异常,同时还可能伴有其他不同程度的身体畸形和内脏异常。

本文将对马凡氏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一、马凡氏综合征的概念马凡氏综合征又称为21三体综合征,是由21号染色体的三体现象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遗传病。

其命名源自于19世纪法国医生约翰·杜帕特朗·马凡斯(John Langdon Down),他首次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关联。

二、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胚胎时期21号染色体的异常分离所致。

正常情况下,人类每个细胞核内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包括一对性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

而患有马凡氏综合征的患者,则有3条21号染色体,即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三、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身高矮小: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身高普遍较矮,成年后一般不超过1.5米。

2. 智力低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智力发育普遍较差,大多数患者智商在50-70之间,少数患者智商可以达到正常水平。

3. 面容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面部特征非常明显,包括上斜的眼裂、内眦赘皮、扁平的鼻梁、大而松弛的舌头等。

4. 内脏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还可能伴有其他不同程度的身体畸形和内脏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畸形、呼吸系统异常等。

四、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身高矮小、智力低下和面容异常等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2. 基因检测:通过核酸杂交技术、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患者是否存在21号染色体的三体现象。

3. 超声波检查:对于胎儿期的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查来观察胎儿的面容特征和内脏结构。

五、马凡氏综合征的治疗目前,对于马凡氏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其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干预。

1. 整形手术:针对面容异常的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可以通过整形手术来改善其面部特征,提高其生活质量。

马凡氏综合征的死亡原因

马凡氏综合征的死亡原因

马凡氏综合征的死亡原因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身材高大、骨骼畸形、眼部异常、心血管病变等。

这一疾病的死亡原因多样化且严重,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其他器官的相关并发症。

以下将对马凡氏综合征的死亡原因进行详细探讨。

一、心血管疾病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是心血管疾病。

马凡氏综合征主要由于胶原蛋白突变引起,导致血管结构异常,使得心脏、大血管、瓣膜等处容易遭受损害。

具体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二尖瓣脱垂、僵硬心瓣膜、心肌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严重后果。

1. 主动脉瘤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主动脉结构异常,容易发生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发生于胸主动脉时,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如果主动脉瘤破裂,则会导致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此外,腹主动脉瘤也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当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普通主动脉瘤不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血流穿破血管内膜,形成“假腔”,使血液在真假腔之间流动。

这会导致主动脉周围组织缺血,进一步破坏血管壁。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常情况下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处理。

3. 二尖瓣脱垂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中二尖瓣脱垂的发生率较高。

二尖瓣脱垂指二尖瓣的瓣膜脱离正常位置,导致血液反流至左心房。

这种情况会引起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血液循环异常。

严重的二尖瓣脱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会逐渐影响心脏功能并导致死亡。

4. 心律失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主要是因为心脏结构异常导致传导系统受损。

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

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和治疗,会引发严重的心血管问题。

二、呼吸系统疾病除了心血管疾病外,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还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如肺大泡、气胸等。

马凡氏综合征 判断

马凡氏综合征 判断

马凡氏综合征判断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以异常的身体比例、眼部和心血管系统病变为特征。

它由丹麦遗传学家安东尼·马凡(Antonie Marfan)于1896年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1/5000到1/10000之间,男女同样容易受到影响。

这种疾病患者的结缔组织异常,会导致全身多器官出现病变,最明显的表现是身体的异常比例,如异常高个子、长手指、长脚趾等。

此外,马凡氏综合征还会对眼部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近视、玻璃体混浊、动脉瘤等疾病。

马凡氏综合征的致病机制是由于FBN1基因的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叫做纤维连结蛋白1(fibrillin-1)。

纤维连结蛋白1在结缔组织中起到支持和连接功能,当基因突变时,会导致纤维连结蛋白1的结构异常,进而导致结缔组织的功能受损。

这也是为什么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变主要在结缔组织和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器官中发生的原因。

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不同患者的症状和病变程度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体形高大瘦长,手指细长,双臂伸展时超过身高。

此外,他们可能还有脊柱弯曲、胸骨凹陷、软骨肥厚、平足等表现。

眼部方面,患者常有近视、玻璃体混浊、角膜脱垂等病变。

心血管系统病变是马凡氏综合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主动脉瘤、主动脉弓扩张、二尖瓣脱垂等疾病。

此外,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关节松弛、外伤性脱位、骨质疏松等问题。

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家族史。

在有典型症状的病例中,家族史可能对诊断起到更大的帮助。

此外,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也可以用于确诊马凡氏综合征,但目前基因检测对这种疾病的敏感性尚待提高。

马凡氏综合征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眼部问题,可以通过配戴眼镜、角膜移植等方法改善视力。

对于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如主动脉瘤等,可以通过手术修复或替代来防止主动脉破裂。

马凡氏综合征研究

马凡氏综合征研究

马凡氏综合征研究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简称MFS)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特征为身材高大、四肢异常细长、肢体关节过度活动、视网膜脱落等。

首次由比利时儿科医师Antoine-Bernard Marfan于1896年首次描述,至今仍然是一个相对较为稀有的遗传疾病,患者普遍分布于全球各地。

本篇文章将从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马凡氏综合征进行研究探讨。

第一部分:马凡氏综合征的流行病学1.1 流行病学概述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为2-3/1万人口。

男女发病率相似,但女性患者往往较为严重。

该综合征不受种族、地理区域等因素的限制,几乎在全球各地均有报道。

1.2 病因学相关研究马凡氏综合征是由FBN1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FBN1基因位于15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编码着纤维连接蛋白(fibrillin)-1。

Fibrillin-1是一种结构性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对于维持组织的弹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FBN1基因突变导致纤维连接蛋白-1的异常合成,进而破坏结缔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第二部分: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较为广泛,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

常见的症状包括:2.1 身材高大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身高一般超过正常人群。

这是因为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骨龄发育相对滞后,骨骼长大得更迅速,导致身高远超同龄人。

2.2 四肢异常细长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四肢异常细长,表现为手指和脚趾的过度延长。

这是由于结缔组织的缺陷导致了骨骼的异常生长。

2.3 关节过度活动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关节过度活动,常见的表现为关节过度伸展和过度屈曲。

这是由于结缔组织的弹性异常导致的。

2.4 心血管系统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的异常,最常见的是主动脉根部扩张和僵硬。

这项异常除了增加主动脉破裂的风险外,还可能导致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瓣反流。

2.5 眼部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眼部异常,最常见的是眼球脱位、近视和视网膜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
可是尸体解剖的结果证明海 曼本是马凡氏综合征,即蜘 蛛状指症患者,本症病人四 肢特长,同时经常并发心血 管异常, 最常见的是动脉瘤 动脉导管未闭。海曼是因为 动脉瘤破裂而猝死的。其身体瘦高、肢体超 长正是本症的显著特点,可惜生前被医生忽 略了。但1.9 米的高身材与长臂腿确实曾给 海曼平添了非凡的球技。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临床表现 3.心血管病变
(1)主动脉病变 (2)二尖瓣脱垂 (3)冠状动脉受累 (4)其他先天性心血管 畸形 (5)心脏增大、心律失 常等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临床表现 4.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1)硬脊膜膨出。 (2)蛛网膜下腔囊肿。 (3)盆腔脊膜膨出。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诊断
二、有家族史的患者,满足以下任一情况, 可诊断马凡综合征
1、晶状体异位,并且有马凡综合征家族史; 2、系统评分≥7,有马凡综合征家族史,并排除 Sphrintzene-Goldberg 综合征,Loeyse-Dietz综合征和血 管型Ehlerse-Danlos综合征等类似疾病; 3、主动脉根部Z评分≥2(20岁以上)或≥3(20岁以下), 有马凡综合征家族史,并排除Sphrintzene-Goldberg综合征, Loeyse-Dietz综合征和血管型Ehlerse-Danlos综合征等类似 疾病。
1.骨骼病变
(1)身材瘦高,四肢细长,尤其 是前臂和大腿 (2)蜘蛛指/趾样改变 (3)头颅骨病变 (4)胸、脊椎畸形改变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临床表现 2.眼部病变
(1)双侧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全脱位者伴高度近视。 (2)视网膜剥离、虹膜震颤、白内障(发生于病变晚期)、 斜视、瞳孔缩小、继发性青光眼等。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并发症
并发症
1.心血管最可能并发主动脉特发性扩张、主动脉瓣狭窄,主 动脉夹层动脉瘤和二尖瓣异常等。 2.眼部病变可并发晶体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青光眼、 视网膜剥离、虹膜炎等。 3.神经系统病变可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颈内动脉瘤,癫痫 大发作。此外,马方综合征病人还可发生脊柱裂、脊柱脊髓 膨出、脊髓空洞症。
马凡氏综合征
——药学6班 赵婷婷
马凡氏综合征
目录
1 简介及病因 2 临床表现 3 检查与诊断 4 并发症 5 预防与治疗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简介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令人惋惜的天才病, 要及早确诊,并手术治疗。
有一种病症,其患者通常拥有异于常人 的体格,似乎是上天给予他们的礼物,令他 们在各个领域发挥出色;又似乎是对他们的 一个玩笑,使这份"礼物"总是被凡氏综合征的人在其他某些方面可谓 是“天才”。
马凡氏综合征——检查方法
2.超声心动图
(1)主动脉根部扩张按Brown 等的标准:①主动脉宽度 >22mm/m2体表面积;②实测主 动脉内径>37mm;③左房主动 脉内径<0.7cm;具备3项中的2 项者可诊断本病。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征象。 (3)二尖瓣脱垂征象及二尖 瓣闭锁不全征象。 (4)有主动脉夹层分离者可 发现相应征象。 (5)其他心血管畸形。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病因
在人体很多组织如心内膜、心瓣膜、大 血管、骨骼等处,有硫酸软骨素A或C等黏 多糖堆积,影响了弹力纤维和其他结缔组 织纤维的结构和功能,使相应的器官发育 不良及出现功能异常。 病人尿中羟脯氨酸排泄量增高,血中黏蛋 白和黏多糖也增高。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临床表现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检查方法 3.CT和或MRI检查
可以明确发现有无主动脉病变、血管壁厚度、主动脉夹 层分离及撕裂、管腔内闭塞等。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检查方法 4.裂隙灯检查
可以发现晶状体脱位。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诊断
一、无家族史的患者,满足以下任一情况,可诊断马 凡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治疗 治疗原则
防治心血管并发症,内科对症支持治疗,有 条件时外科治疗。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治疗
治疗措施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①避免剧烈运动; ②防治感染; ③补足大量维生素C。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治疗
(2)内科防治并发症①同化雄激素,以促进 蛋白合成,防止结缔组织损害。可口服去氢 甲基睾丸素1次/天,长期使用。②无心力衰 竭者可用β受体阻滞药,以减轻升主动脉压 力、防治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口服 普萘洛尔或美托洛尔。③积极防治心力衰竭 和心律失常。④防治眼部病变。 (3)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指征:①严重主动脉 瓣闭锁不全或二尖瓣闭锁不全者,②主动脉 夹层分离或动脉夹层分离者,③合并其他先 天性畸形者,④眼部病变等,可酌情纠正或 争取早期手术。
马凡氏综合征——临床表现
5.其他部位
(1)皮下脂肪稀少,肌 肉发育不良。 (2)关节松弛、膨胀性 萎缩纹或皱纹。 (3)腹股沟疝、脐疝、 横膈疝等。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检查方法 1.X线检查
(1)指骨细长。 (2)掌骨指数测定。 (3)指骨指数测定。 (4)主动脉根部宽度明显扩张。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简介
之所以称其为"天才病"是因为,纵观历史, 许多知名人士都患有该病。 例如,天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美国总统林 肯、篮球名星chrisspatton、苏格兰的玛丽 皇后、排球女将海曼,甚至在“三国志”中 对天生异相的蜀主刘备的描述"身长七尺五寸, 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也挺符合马凡氏综合 症的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简介
患有马凡氏综合症的病患除了身体异于常人外,总 是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 常和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最主要的危害便是破裂 大出血,其一旦承受不住主动脉内压力而破裂,可 与几分钟之内因大出血休克而导致病人猝死。 约有50%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即因破裂死亡,而从 急性期幸存下来、进入慢性期患者也往往最终死于 夹层动脉瘤破裂,因此,夹层动脉瘤往往被称为人 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简介
• 马方综合征亦称为先天性中胚层发育不 良、Marchesani综合征、蜘蛛指征、肢 体细长症。
• 主要表现为周围结缔组织营养不良、骨 骼异常、内眼疾病和心血管异常,是一 种以结缔组织为基本缺陷的遗传性疾病。
• 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
1、主动脉根部Z评分≥2,晶状体异位,并排除SphrintzeneGoldberg 综合征,Loeyse-Dietz综合征和血管型EhlerseDanlos综合征等类似疾病; 2、主动脉根部Z评分≥2,并且检测到致病性FBN1基因突变; 3、主动脉根部Z评分≥2,系统评分≥7,并排除 Sphrintzene-Goldberg 综合征,Loeyse-Dietz综合征和血管 型Ehlerse-Danlos综合征等类似疾病; 4、晶状体异位,并且检测到与主动脉病变相关的FBN1基因突 变;
号称“巨人杀手”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 世界排坛名将,美国女排的 一号扣球手海曼1 9 8 5 年 1 2 月在日本的一次比赛中, 突然倒地猝死于比赛场上。 人们对海曼的印象是人瘦, 个子很高,上下肢很长,也 很灵活 她在网前从高处扣 球的技术是第一流的。至于消瘦的原因,人 们认为是由于黑人出身低微,营养不足,训 练过度引起。
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简介
尽管病变发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但总体看来 预后险恶。
据调查,有1/3的马方综合征患者死于32岁以前, 2/3死于50岁左右。
死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是心血管病变。最常 见的是主动脉瘤破裂、心包压塞或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和二尖瓣脱垂而致的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 严重的心律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