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现状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现状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现状

肺的生理解剖

肺的生理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和肺泡囊。 呼吸道包括上下气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及支气管,以环状软骨为界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支气管由肺门进入肺中逐级分支形成支气管树,直径<1mm,壁内无软骨及粘膜下腺体者称为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的末段称为终末细支气管,当其管壁上有肺泡开口时,则称为呼吸细支气管。 呼吸细支气管继续分支为肺泡管和肺泡囊。临床上通常将直径<2mm的小、细支气管统称为小气道,3~5个终末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及分支末端的肺泡组成肺小叶(lobule),肺小叶呈大小不等的锥体形。Ⅰ级呼吸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称为肺腺泡(pulmonary acinus)。 气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均被覆假复层或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或柱状上皮,肺泡表面覆盖两种肺泡上皮细胞。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呈扁平状,肺泡表面的90%以上为其覆盖。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共同组成气血屏障,是气体交换必需经过的结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数量少,能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为一种磷脂蛋白,具有降低肺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直径及小气道通畅、防止肺萎陷的功能。肺泡壁上的肺泡间孔是肺泡内气体、渗出液或细菌向邻近肺泡扩散的通道。 呼吸系统具有黏液-纤毛排送系统,可将吸入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粉尘颗粒或病原微生物粘附在气管、支气管粘膜表面的黏液层上,随痰排出体外,若被吸入肺泡,则被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吞噬。 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天约有1万升的气体进入呼吸道,肺具有广泛的呼吸面积,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有100m2(有3亿~7.5亿个肺泡)。由于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蛋白变应原、有害气体等,皆可进入呼吸道及肺部引起各种疾病。

气管与支气管的解剖

气管、支气管的应用解剖 气管是人体进行呼吸的通道,气管与支气管连接于喉与肺之间,属于下呼吸道。气管自分叉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具有呼吸调节、清洁、防御性咳嗽反射与免疫等生理机能。 气管(trachea)是由一串马蹄形透明软骨环与膜性组织连接而构成的管腔。透明软骨位于外层和粘膜下层之间,为马蹄形的不完整环,占气管前2/3;后壁为无软骨的坚实膜壁,由纤维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气管上起于环状软骨下缘,相当于第6颈椎平面,下达气管隆嵴处,相当于第5胸椎上缘水平。成人气管长度约为10~12cm,气管腔的左右径稍大于前后径,左右径约为2~2.5cm,前后径约为1.5~2cm。气管长度及内径依年龄、性别而逐渐变长增粗,呼吸时,内径也有变化。中国人体质调查统计结果见表4-1-1。 表4-1-1 气管的长度与内经 年龄气管长(mm)前后径(mm)横径(mm) 1个月3个月5个月1岁3岁5岁7岁12岁成人男成人女40 42 43 45 50 53 60 65 103 97 4 5 5.5 7 8 8.5 9 10 15 12.6 6 6.5 7 8 9 9.5 10 11 16.6 13.5 气管约有16~20个马蹄形软骨环,包括颈段气管与胸段气管两部分,上段居于颈前正中,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约有7~8个气管环称为颈部气管,因位置较浅,可在颈前触及;从胸骨上窝至气管隆嵴,约有9~12个气管环称为胸部气管,进入胸腔后,气管的位置较深。第1、2气管软骨环常连成一体,呈分

支状,其他气管环可能也有连着现象。颈部气管前面被覆有皮肤、筋膜、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等;在第2~4气管环的前面,有甲状腺峡跨越。颈部气管的长度及其位置深浅与头位有关,当头前倾时,颈部气管环部分进入胸腔,位置较深;头后仰时,颈部有较多气管环,位置变浅,易于暴露。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时,取垫肩后仰头位,易暴露颈部气管,有利于手术。 气管壁自内向外有粘膜层、粘膜下层、纤维软骨层,其外层即为纤维和肌肉层。粘膜层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含有很多杯状细胞;粘膜下层为疏松的脂肪结缔组织,含有分泌浆液与粘液的两种不同腺体,散布在整条气管内;外层内含有血管、淋巴管与神经。 气管的血供来自甲状腺下动脉与甲状腺下静脉,其分支分布于颈部气管前面,在胸骨上窝水平,气管前面尚与无名动脉及左无名静脉邻近;临床上气管切开术时若位置过低,套管弯度不合适,伤口感染累及上述血管时,可并发严重的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气管的末段最后一个气管环呈三角形突起,位于左右两侧主支气管交角处,组成气管杈(bifurcation of trachea)。其内形成一边缘光滑锐利的矢状嵴突,称为气管隆嵴(carina of trachea),是左右主支气管的分界,也是支气管镜检查时定位的一个重要解剖标志。 气管肌肉与粘膜的感觉神经由喉返神经支配,交感神经主要是由中部颈神经节支配,并与喉返神经相联系。淋巴引流至气管旁与气管前淋巴结。 支气管(bronchus)结构与气管相似,由软骨环、结缔组织与平滑肌组成,支气管进入肺门后,如树枝状反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此时分支愈分愈细,软骨环数目逐渐减少,软骨环也不完整。成人气管在第5胸椎上缘平面分为左右两主支气管,分别进入两侧肺门后,继续分支如树枝状,按自上而下分支顺序为:①主支气管(principle bronchus),入左右二肺;②肺叶支气管(lobar bronchus),右侧分3支,左侧分2支,分别进入各肺叶;③肺段支气管(segmental bronchus),入各肺段;④细支气管,直径1mm以下,入肺小叶;⑤终末细支气管;⑥呼吸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治(完整版)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治(完整版)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VLBW )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ELBW )存活率明显增加,BPD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低,发病率愈高。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 000g)与极早早产儿(胎龄<28孕周)BPD发生率可高达50%。我国不同研究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差异较大,出生体重<1 000g与胎龄<28孕周BPD发生率19.3%-85%。重度BPD是VLBW和ELBW死亡的主要原因,存活者者常出现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生后一年内病死率高。且有较高的神经发育障碍率。目前对BPD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 1、BPD的定义 1967年No rthway等首次提出BPD这一概念并作为一种病理学诊断。主要临床特征为:需要吸入高体积分数氧和机械通气较高气道压力呼吸支持的严重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出生后28天仍需要用氧,此称为“经典或旧BPD”。认为BPD的发生与氧中毒和机械通气气压伤有关。以后临床研究发现,发生BPD的新生儿并非都是RDS患儿,并提出RDS 不能作为诊断BPD的必要条件。1979年Bancalari等将BPD定义修改为:

(I)患呼吸衰竭的新生儿;(2)需要机械通气至少3天并且持续给氧超过28天; (3)有呼吸困难的体征和肺部的放射影像学表现。Jobe 为首的研究者们发现:BPD多发生于体重≤l kg的早产儿,且多发生在出生后仅有轻度或无肺部疾病,需低浓度氧或不需要氧疗及机械通气的低出生体重儿,患儿在住院期间逐渐出现氧依赖,并且持续时间超过纠正胎龄36周。同时在影像学方面,No rthway阐述的4阶段典型X线表现已不多见,此称为“新型BPD”。2000 年6月由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 of ChildHealtha n d Human Development,NICHD)、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院及少见疾病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研讨会上,制定了BPD新定义,根据末次月经后孕龄(PMA)并基于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度。根据该定义的界定,BPD是指任何氧依赖(FiO2> 21% )超过28天的新生儿。二十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产前糖皮质激素和出生后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广泛应用,以及保护性通气策略实施,“经典型BPD”已很少见,临床上常见的是“新型BPD”。 2、病因及发病机制 BPD的本质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各种不利因素(如炎症、氧中毒及气压伤等)对发育不成熟肺导致的损伤,以及损伤后肺组织异常修复。

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期胸部影像的研究

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期胸部影像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影像学表现及其意义,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胸部影像的认识,尤其是该并发症的早期胸部影像的认识。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66例患儿,随访2年,出院诊断明确,有完整胸部影像资料和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NRDS治疗后并发BPD 66例,治疗过程中平均治疗2~3周后复查影像检查,几乎所有并发BPD患儿胸片均开始出现“两肺透亮度减低,呈‘磨玻璃’样改变,两肺野可见斑片及云絮状阴影,边界模糊不清”表现,而且治疗过程中该影像较肺水肿影像持续时间长、吸收相对较慢。66例最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网格状囊泡状阴影改变,25例此后连续拍片影像无明显变化。结论:胸部影像是临床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最直观、最方便、最快捷的首先方法,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病史及影像学资料,胸片、CT表现虽无特征性,但具有诊断意义,尤其是高分辨率CT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征象,有助于BPD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及患儿尽早预防治疗赢得时间。 标签: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胸部影像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主要发生于早产儿特别是低体重儿。随着机械通气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激素等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高速发展,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BPD发病率也有随之不断上升的走势,并成为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及生活质量[1-2]。因此,BPD是目前国内外新生儿科研究的热门课题,临床近年来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多,而影像学的研究报道相对滞后。胸部影像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及首先方法,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胸部影像是临床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最快捷、最方便、最直观的方法之一。此病的早期诊断尤其显得更为重要。现就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NRDS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进一步探讨早期BPD的影像学诊断及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及患者早期预防治疗提供依据、争取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胎龄28~36周,出生体质量920~2500 g,出生4 h内发生新生儿NRDS的早产儿66例,男41例,女25例,诊断标准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标准[3]。其中超低体重儿(≤1000 g)3例,极低体重儿(≤1500 g)35例,低体重儿(1500 g≤体重32周13例。所有病例均经吸氧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且有不同程度的氧依赖。临床表现:入院时表现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63例,呻吟58例,三凹征53例,青紫54;血气平均值:pH (7.22±0.12),PaCO2 (43.53± 13.23)mm Hg,PaO2 (60.00±20.23)mm Hg。纳入和排除标准:(1)4 h 内发生严重的新生儿ARDS需机械通气治疗者;(2)初始需求吸气体积分数≥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